登陆注册
3336700000021

第21章 思想体系的时代(2)

当他分得一份遗产、不必再为生计奔波时,便给另一位好友谢林写信:

“什么地方能够既有好书看又有好酒喝呀?”

谢林当即明白了,立刻回复:“那你就到耶拿来吧!”

恰巧,黑格尔遇到了歌德。歌德慧眼识才,立即对黑格尔青眼相待。没过几年,经歌德的大力推荐,黑格尔自己向当局递交了一份材料,便顺利地当上教授,第二年拿到了第一笔工资。黑格尔对歌德既崇敬又感激:

“我纵观自己精神发展的整个进程,无处不看到您的踪迹,我可以把自己称做您的一个儿子。我的内在精神从您那里获得了恢复的力量,获得了抵制抽象的营养品,并把您的形象看做是照耀自己道路的灯塔。”

当拿破仑挥师进入耶拿城,黑格尔还在马路边瞻望,那晚,他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写信给朋友:“我见到了皇帝——这位世界精神——骑着马出来在全城巡视。看到这样一个个体,他掌握着世界,主宰着世界,却在眼前集中于一点,高踞马上,令人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但那些趾高气扬的法国兵可不像拿破仑那般和蔼可亲,他们搔扰民宅,也让黑格尔尝到了被伤害的滋味,他便带着第一部杰作《精神现象学》的草稿逃之天天。翌年,他将这部黑格尔哲学的“独立宣言”出版,而成为最后一位体系的建构者。

在黑格尔那里,历史已经终结,他在《精神现象学》的结尾处写道:

“对那些成系列的精神或精神形态,加以保存,就是历史;从它们被概念式地理解了的组织方面来看,就是精神现象的知识的科学。两者汇合在一起,被概念式地理解了的历史,就构成绝对精神的回忆和墓地,也构成它的王位的现实性、真理性和确定性,没有这个王位,绝对精神就会是没有生命的和孤寂的东西;唯有从精神王国的圣餐杯里,他的无限性给他翻涌起泡沫。”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去理解,而不仅仅是狂想”,那么作为科学的体系,就把走出自身去理解个人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作为它的任务。黑格尔的学生用可理解的术语为我们解读了黑格尔的规划:

“历史的目标,即知识,自身的知识,就是哲学,最终成为智慧。

人类创造历史性的世界,只是为了认识世界是什么,也是为了理解处于世界中的他自己。”

终于,黑格尔时来运转,在一所高中做了校长。他不拿教条和校纪去绑缚学生,而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学生们得到校长如此信任竟也不好意思捣乱了,于是一切井然有序。与此同时,41岁的黑格尔完成了终身大事。他心满意足,婚后不久就写信给朋友:

“我尘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了一个官职和一个亲爱的妻子。”

黑格尔到海德堡大学的第二年,就出版了展示他哲学完整体系的《哲学全书纲要》。这部书将他的名声推传到普鲁士教育大臣的耳朵里,黑格尔立即被邀请到柏林大学主持哲学教席,这个位子自费希特死后一直空缺着。

至此,黑格尔成为无可争议的德国哲学界之王了,他的崇拜者将他的课堂挤得爆满,到处都是虔诚的弟子和追随者。他那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折服了不少听众,每学期的学生人数都成倍增长。

“他坐在那里,面前摆着鼻烟壶,头低垂着,看上去不那么悠然自得。他不断翻动对开的笔记,讲话常常被一阵咳嗽打断;每个句子都是挣扎出来的,语调也不规则:忽而平铺直叙,显得格外笨拙;忽而深奥妙谈,似乎无拘无束,发出一阵自然的雄辩,用富丽堂皇的措词把听众搞得如痴如狂。”

有一次,黑格尔走进课堂时仅一只脚穿了鞋子,另一只脚光着。原来,那只脚上的鞋在半路被泥巴吃掉了,他竟浑然不觉。天才似乎都这样。黑格尔哲学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一个学派的主张了。有哲学家不禁大发感慨:“哲学从来没有吹响过如此高亢的调子,它的殊荣也从来没有那样充分地得到承认和保障,如1830年在柏林。”

就在这一年,黑格尔被授予柏林大学校长职位。第二年,国王腓特烈三世郑重授予他勋章,这对一个哲学家而言几乎是前所未闻的崇高荣誉。岂料,如日中天的黑格尔不幸染上霍乱,第二天便溘然长逝。

意志的悲苦

——叔本华(1788-1860)

叔本华引用伏尔泰的话来赞美康德:“真正的天才,尤其是开辟新途径的天才,他们可以铸成大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其实,这句话放到叔本华自己身上应该更加合适。

1788年2月22日,叔本华出生于但泽。原本,父亲想让儿子成为英国公民,就计划带妻子到英国后再生下他。可事不凑巧,母亲经不住颠簸,在途中生病了,只得返回家乡,在但泽生下了他;不过,父亲还是给他取名叫“亚瑟”。

叔本华的家庭是当地望族,彼得大帝和皇后出游但泽时曾住在他祖父的家中,弗雷德里克大帝也试图劝说他父亲迁到普鲁士去。

意志坚定、头脑精明的父亲非常热爱自由,而文雅热情的母亲是当时有名的通俗小说家,因此,少年时代的叔本华已跟随父母遍游了世界各地。9岁时,他更被单独留在了勒哈夫,同一个亲戚一起生活了两年,他半点都没接受法国人的浪漫气质,却将法语练得相当娴熟。若干年后,长大了的叔本华不无得意地说:“父亲给了我意志,母亲给了我智慧。”

叔本华17岁那年,父亲的精神开始变得抑郁,不久便在家里货仓旁的运河中溺水而亡,而祖母也在这之前刚刚发疯而死。很快,母亲自己迁居到魏玛,热衷于开办文艺沙龙,如日中天的歌德也成了她那里的常客。

有一天,叔本华作为客人去看望母亲。当大家兴致勃勃地谈天说地、欢声笑语时,他却愁眉苦脸地独坐在客厅的一个角落。一群姑娘众星捧月般地围着歌德,还不时用怪异的目光瞟一眼叔本华,歌德却对她们说:“让那个青年独自呆在那里吧,将来他会超过我们所有人。”

母亲实在无法再忍受了,原本就没获得过母爱的叔本华也愈加对母亲充满了敌意,一场惊天动地的争吵终于爆发,母子两人彻底决裂,再也没有见过面。

就像杜兰特教授谈到的:“一个从未体验过母爱的人,或者更糟,一个曾被母亲痛恨过的人,没有任何理由迷恋这个世界。”

母亲对儿子的态度决定了儿子对世界的态度,后来,叔本华自己也写道:“从我一开始思考问题起,我便觉得自己与世界很难和谐相处。”

离开母亲后,叔本华全心全意投入到他的惊世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仿佛那是神授给他的:“在我手里,主要是在我思维里,正构思着一部著作,一种哲学,一种把伦理学和形而上学融为一体的哲学……这部著作在成长,存在慢慢地具体化,就像一个孩子在子宫里成长着一样:我不知道最先形成的是什么,最后又将形成什么……我看到了一个环节、一个容器、一个接着一个的部分……因为我知道,一切来自一个根源,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只有这样,这个整体才能生存……我,坐在这里的我,朋友们认识的我,并不理解一部作品如何诞生,就像母亲不理解她体内的孩子如何诞生一样。我注视着它,并像母亲一样说:‘我害怕怀孕。”’“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也就是说,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能奉献的90%已经完成了,其余的只是些次要的东西,我的生命和命运也是如此。”

可惜,这部不朽的杰作不仅没有支付稿费,而且在其出版后的16年,绝大部分都被当作废纸卖掉了。难道“贫困、疲惫的世人无法再阅读自身的贫困与疲惫了”吗?叔本华俏皮地自讽道:“一头蠢驴照镜时,你不能期望照出一个天使来”,“当大脑和书相撞发出空洞的声响时,该不会归咎于书吧”。

叔本华既不快乐,也不容易满足,更不值得称赞。正如他自己所说: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痛苦使人追求快乐,快乐预兆着新的痛苦,它们都来自于生命意志;而且,生命意志愈强烈,痛苦也就愈强烈。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生即苦。

那如何避苦呢?

叔本华告诉说,其实这很简单,基本原则就是:放弃生命意志。

这里有三条道路:通过哲学达到理性之境驾驭意志,通过艺术让痛苦在美感中升华,通过宗教彻底超脱人生苦海。这里还有三种方法:

发疯、自杀、消灭全人类,不过想来他自己是很难做到的。

据传言,叔本华年轻时长相英俊,衣着考究,说话机智风趣,颇得异性青睐;他一生都保持着活跃的性生活,却从没结过婚。

叔本华不算有亲人,也无朋友,更不相信上帝。“他孑然一身,在一和无之间是无穷大”,而他宁愿“保持疑虑,也不依靠信仰”。

他怕有人趁他睡着后谋害他,每天晚上都将一把上好子弹的手枪放在枕头底下;他怕理发师为他刮脸时割断他的喉咙,就绝对禁止理发师给他理发后刮脸;他怕别人传染病给他,因此不管到哪家咖啡馆都带着一只特制的皮杯子,而他要塞进嘴里的雪茄烟斗就更不准人碰了;他怕有人来偷钱,便将它们放到他认为小偷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他甚至怕别人知道他有多少钱、怎么花,竞用一般人不懂的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来记账;他还想了个高招,给房子的一些贵重摆设贴上假标签……

罗素曾对其性格这样描绘:“除对动物的仁慈外,在他一生中很难找到任何美德的痕迹,即使他对动物的仁慈已经达到反对为科学做活体解剖的程度。在其他方面,他完全是自私的。很难相信,一个深信禁欲主义和知命忍从是美德的人,会从来也不打算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信念。”

那时,黑格尔正广受欢迎,叔本华出于忌妒希望使其蒙羞;于是,他给自己的讲座起了个颇为诱人的名字,并故意与黑格尔的讲座排在同一时间。可事实恰恰相反,黑格尔的课堂里人满为患,大家只能站着听;叔本华的教室里却从没超过三个人,几次讲座后更是空空如也了,他只好灰溜溜地落荒而逃。叔本华的学院生涯就此终结,他再也没穿那身礼服戴那顶学位帽了。

到他70岁生日时,柏林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他院士称号;他虽然很高兴,却还是拒绝了,并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叔本华总是到一家叫安格拉特的饭馆吃饭,这里的菜很合他胃口,他也算是个美食家,不仅食不厌精,而且饭量惊人。有个新顾客看到他面前小山一样的食物,很是惊讶,便站在对面看个不停。叔本华回敬了他一眼,异常冷静地说:

“先生,你似乎对我的胃口感到吃惊。确实,我的饭量是你的三倍,但我的智慧也是你的三倍。”

这家饭馆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每次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饭后又把金币收回自己的口袋里。

按照一般客人的习惯,侍者以为这枚金币会被当作小费,所以,每次他都格外殷勤地伺候叔本华,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有一天,这位侍者终于忍不住问叔本华他到底在干什么。

叔本华解释说:“我每天都在心里与那些军官打赌,只要他们哪天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这枚金币放进教堂的施舍箱里去。”

直到晚年,叔本华终于得到了追求已久的世人瞩目,而他的那条卷毛狗好像比他更有名。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在家时,狗便躺在专门为它准备的那块价格不菲的黑熊皮上,像个老爷,叔本华则成了最忠实的仆人,按时替它准备一日三餐;出门时,它便大模大样地跟在主人后面,也一副高高在上、旁若无人的样子。市民们管这条狗叫“小叔本华”,叔本华自己称它“你这个人”,还有人说它名为“艾特玛”,这是古印度人的话,意指“宇宙精神”。

“宇宙精神”一直陪叔本华到了最后一天,1860年9月21日,他像往常一样独自用过早餐,却没有起身去写作。房东太太感觉很奇怪,便过来看看,才发现这位悲观主义者在幸福中快乐地去世了。死时72岁。

在困顿中热精地批判宗教

——费尔巴哈(1804—1872)

1804年7月28日,费尔巴哈出生在巴伐利亚的朗茨胡特镇一个法学教授家里。他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

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曾立志做神学家,并于1823年进入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神学系。然而,一年的学习生活使他“看透了盲从的、狭隘的、愚昧的天主教教义的空虚”,他很快因信仰和理性发生冲突而对神学失望了。

第二年春天,费尔巴哈来到当时德国思想文化的中心柏林大学,他在哲学系旁听黑格尔的所有课程。黑格尔对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课程的讲授深深影响了青年费尔巴哈,让他萌生了转往哲学王国的意向。一年后,费尔巴哈果真正式成为了柏林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主要也都是听黑格尔的讲课。但不久,费尔巴哈又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于是,费尔巴哈转学到了爱尔兰根大学,开始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两年后,他撰写了论文《论统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编外讲师,主要讲授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平静安稳的生活没过上两年,费尔巴哈亲手打碎了这如镜的湖面。

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朽》,借以揭露基督教教义的虚伪,可书中的泛神论思想和否定个人不死的观点却给他带来了终生不幸。

该书立即遭到宗教人士的猛烈攻击,并被当局没收。费尔巴哈的真实作者身份也被查明,他被赶出了学校。从此,费尔巴哈离开了大学讲坛,即使他后来发表的那些论著都证明他有足够能力胜任教授职务,但他求职的努力终成徒劳。费尔巴哈只好在穷乡僻壤,依靠妻室的产业、自己微薄的稿酬和政府的少量津贴,过着俭朴孤寂的生活。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所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世界观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必须看到抽象的人性论的危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而没有抽象的、全人类共同的人性。毛泽东阐述了在阶级社会里只存在阶级性的道理。邓小平十分重视批判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经济人假设”、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公平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等,都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抽象的人性论,任重而道远。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本书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历史联系及内在逻辑关联性;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理解和体系定位,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难题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解答。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吧

    你是我的吧

    阮玉,作为我的幸运星的你,今天准备好了吗?
  • 心理师2:家族诅咒

    心理师2:家族诅咒

    疑云重重,人心难测,惊险刺激,多次反转,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神作,步步解除致命音频蛊惑人心的都市危机。心理师孟新建所在城市接连发生受害人发狂事件,公安部门将此作为“一号案件”侦办,孟新建临危受命成为案件的专业顾问。在公安分局领导的带领下,他和楚楚、秦剑的调查团队,发现案件发展已远超自己的想象,事件的幕后黑手似乎就在自己身边。整个城市即将陷入危机,而所有人似乎浑然不觉,如何运用心理学破案成了调查团队共同的挑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融投资400年:投资者必读金融理财宝典

    金融投资400年:投资者必读金融理财宝典

    本书是一部内容翔实、案例鲜活的金融投资类通俗读物,集合了两部投资经典《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和《困惑之惑》。前者通过密西西比计划、荷兰郁金香狂潮和南海泡沫事件,描绘了深陷于投机狂潮中的人们的疯狂举动;后者以对话的形式,将交易所里价格涨跌动因、投机原则、经纪人贪婪的原因及空头的花招等一一予以揭露。全面展示了“一段关于财富、贪婪、欺诈与金融创新的精彩历史”。
  • 星罗九州

    星罗九州

    天道无情,黑暗终究会将再来.......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御龙:地下国度

    御龙:地下国度

    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之后,五个面临遣散的特种兵和两个身份神秘的地质学家接到任务,秘密潜入昆仑山调查地震之后裂开的冰川大裂缝。历经万险,他们终于靠近裂缝,在一番惊心动魄的冒险后却发现在裂缝下隐藏着一座神秘莫测的地下空间,当中尽是宛如神迹的惊天景象。此时,队伍当中一名地质学家张国生诡异的举动引起了所有人的怀疑,他真实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巍峨壮丽的昆仑山下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地下空间难道仅仅只是无稽之谈?这个神秘的勘察任务究竟目的何在?古老的种族御龙氏究竟在守护着一个什么样的神迹?神龙是不是真的存在于世?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物被埋藏于不见天日的地下?一个在五十年前就设好的诡局即将揭晓。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破天战神

    破天战神

    只身少年却偶然从母亲的遗物中获得神圣的传承之力和强力的圣兽护体天赋,技能点满值!废柴少年从此平步青天,逆转乾坤。且看废柴少爷如何逆天杀神,成就无上战神道。
  • 九雷

    九雷

    一个不一样的斗气世界。一部绝世的《九雷功法》。注定要让这名少年,遨游九天之上,俯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