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16

第16章 尼采的学园梦想(1)

张文举凡具有伟大影响的思想总是很简单的,我认为如果坏人能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势力,那么好人也同样应该那样做。

——〔俄〕托尔斯泰

西方哲学的源头——希腊智慧,并非出自学者的书斋,它不是离群索居、苦思冥想的产物。希腊半岛夜空闪烁的群星,大自然四季晨昏的变幻,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舒爽的空气,以及最大限度的户外活动,是哲学的最大启示者。希腊人强健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是哲学最好的土壤之一。哲学成熟和传播于众多学人聚集的学园里,在高大的廊柱下,在人们的散步中,智慧被孕育、催生;在普通平民街头巷尾的小聚中,哲学也被讨论和传授。健康、开放、交流与生长,是希腊智慧的灵魂。

一、尼采的梦想

尼采很早以研究古典语言学而跻身学院门墙,他终身保持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颂扬,并以其独特的眼光,直探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幽秘源头——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所分别体现的生命的沉醉欢乐与崇高境界,他以此为基准,展开了对现代文化以及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文明的猛烈批判。大约正是这一精神渊源,使尼采终身保有一个梦想,渴望创建一所新型的希腊式学园,一座“现代式的修道院,理想主义的群居地,自由的综合性大学”。这将是一座精神上的安全岛,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为经过挑选的极少数人开设出第一流的高水平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一直延续到三十岁,因为尼采认为,“在高级文化的意义上,一个人三十岁还是一个起跑者,一个孩子。”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是不进行真正的智育教育的,在学会读、写、算外,教育主要以体育、音乐为主。二十岁开始进行十年的科学教育,“在三十岁开始进一步选择,最好的被允许进行一个为期五年的学习,学习辩证法和哲学,准备在政府高级机关中服务”。尼采所梦想的学园,在形式上被设想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方式,朋友们相聚一处,互相训导和激发,共同进步。学园将建在一座小岛或一处远离繁华的古城堡里,其间要建筑一条修道院式的廊道,“不管天气怎样,我们都可以边散步边交谈。因为我们要经常交谈、只作少量的阅读,而且几乎不写作”。显然地,这是一种高度精神性的团契,一个独立于世俗社会的贵族性质的隐修地与理想国。它的职能是延续与创造一种高贵品质的精神文化,以对抗和反对世俗与庸众的颓靡与粗鄙。他引用《浮士德》的诗句,说:“难道我不该以我的渴望之力,使这独一无二的美人复活吗?”

1870年,德国在德法战争中获胜,整个国家陶醉于所取得的军事成就,为民族扩张而欢呼。针对这种浅薄庸俗的气氛,为唤醒民众,继续在德国维持精神生活的传统,尼采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一个“神学院”。所有具有卓越精神标志的人,将聚集在一起,建立美好的同道之谊,为发展和创造一种基于对所有崇高事物的爱的文化而共同努力,并以之领袖群伦,教育民众。他写信告诉朋友罗德,他已经开始节省开支,以便建立一个小小的储备基金。然而,罗德回信拒绝了他的邀请。理由很简单,首先是没有资金,其次是他还没有感到一个类似于叔本华、贝多芬那样的足以唤起他的创造与追随的热情的精神中心,尽管他自己赞成,并认为这样一座精神修道院在当前是必要的。尼采沉默了。两年以后的1872年,尼采因病在妹妹陪同下去格林森山区疗养。一天,他们散步来到一座处地偏僻的小城堡边,“多美的隐居地啊!”城堡正好待售,他们走进去,参观了各处房间,问了房价,甚至设想了各个房间由谁来支配,他们想到了瓦格纳、布克哈特、欧维贝克、罗德等。事后,伊丽莎白还给房主写了信。尼采后来回忆这件逸事,因自己太年轻,园林工人只当是他们在开玩笑。1876年,在意大利的索伦托,在一处风景优美的疗养地,尼采与梅森伯格夫人谈起了这件事。这位有过在汉堡组织一种社会主义者团体经验的夫人,帮助尼采策划了起来。在远离市区的海岸附近,他们发现了各式各样经过人工扩建的宽敞洞穴,这些岩洞里,有类似于讲坛的东西,他们设想,“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这所特殊学校的课程便可以开始了……”

尼采这一长期萦绕于心怀的梦想,渊源有自。早年的普尔塔中学,那悠久的历史、庄严的建筑、秩序井然的生活,以及所开设的严格古典的课程,都是远离世俗和带有崇高气息的,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期间,他研究古希腊,古代的智慧滋养了他的精神;他熟稔于毕达哥拉斯神秘的团体,向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城郊美丽的大花园里建立的精神理想国;他渴望恢复那种由武备齐全的哲人和勤于思考的骑士所构成的贵族圈,热爱那种自由探讨、生机盎然的生活。面对近代以来日趋卑下的文化和精神趋势,他想复兴和延续那些伟大古老的传统,哪怕他的努力与时代风俗和趣味格格不入。

按尼采设想,“学园”,或者说“修道院”最大的特色,是自由、平等与开放。它是口语对话的,因此,它是生动活泼、富于智慧的。他要营造一种精神空气,维护和延续精神与文化的健康、崇高和卓越品质。关于学园的形式,我们还可以想起所有昔日那些伟大的人类导师:苏格拉底、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他们都以口头形式和行为的光辉,而直接进入“他在者”的心灵,并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他们从未有文字著述留传,即使弟子的记述,也只是些语录片段,绝非系统的大讲章。至于在漫长的中世纪,正是在遍布欧洲的一座座修道院里,文明的火种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修道院,犹如一盏盏不灭的灯火,照亮在那漫漫长夜里。

二、科学与民主的吊诡

尼采对当时的德国教育,做了深刻反省和批判:“亟须自我教育的教育家,有卓越、高贵的灵魂,每时每刻以身教言教体现日趋成熟、甜美的文化——而不是文科中学和大学今日作为‘高级保姆’提供给青年的那种博学的粗汉。除了极少数例外,缺少教育家,教育的这第一前提:德国文化的衰落由此而来。……德国‘高等学校’事实上所做的是一种残忍的训练,以求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使无数青年男子适宜于、彻底适宜于为国家效劳。……在今日德国,任何人都不再能够自由地给他的孩子以一种高贵的教育。我们的‘高等学校’,包括其教师、课程、教育目标,全都安排好了一种最暧昧的中庸。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倘若二十三岁的青年人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知道‘主要问题’——从事什么职业——的答案,便好像会耽误什么似的。”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现实。近五十年来,我们可曾有过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可曾有过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教育目标。陈旧的教材贯穿小学、中学、大学。今日的大学养活并源源不断地产出着多少“博学的粗汉”和“无知的学者”。我们的心胸狭窄,精神与灵魂在平庸卑下中而不自知。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当今各级管理层中工程和科技专家一统天下,综合性大学的校长均为理科出身,都是历史上未有的。自然,这种种表现,与其说是科学主义,不如说是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更为恰当。”“在各级教育中,对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技能的片面强调和倚重,是文化价值失衡的新表现,英语能力几乎成了衡量学问的最高和最终标准,而中文水准反而无关紧要。”“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1949年,在校大学生中,文科类学生共占33.1%,至1953年院系调整后,下降为14.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比例通常在20%—50%之间)。”

面对忽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当时社会,尼采说:“科学的巨大范围今日强加给每一个人的严酷的奴隶状态,是禀赋更完满、更丰富、更深刻的天性找不到相应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首要原因。”科学技术,作为近代文明的最大特征,一方面把人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失于人性与人道的规约,而为人的贪欲和平民暴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媒介和交通媒介覆盖下,在“意识形态”和“意象形态”的专制独裁里,“意义形态”晦暗不明,“世界历史正趋午夜”。我们失去了审慎与常规的判断能力,只陶醉于物质的狂欢盛宴;我们忘却了自身命运的脆弱与暧昧不明,亦忘却了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潜在可能性:那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我们正走向温和宁静的沙漠,在那里,人类将不再有道德激情和精神烦闷……人类不再是堂吉诃德或是浮士德,他们将成为自动化文明世界驯服的仆从。”

著名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说:“我认为当代最令人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人类对于一切美的感受力已被摧毁殆尽。以‘消费者’为诉求对象的现代大众文化和加工文明,正摧毁着我们的灵魂,使得人类不再探索其存在的决定性问题,不再意识到自己为性灵的实体。”由于时代生活对最优秀分子的“无形”排拒和消灭,人类精神正日趋平面化和衰败化,所有昔日崇高伟大的东西,在浅薄喧嚣的平民汪洋中,均告式微。而且,人类的物质生活前景,在今天亦呈极大的危机局面: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等,这个小小的星球早已不堪重负。总之,那些人类世代赖以存在下去的基本的立场、原则和标准,在今天,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全部被置于可笑与荒谬的境地,被无情地怀疑、嘲笑和弃置不顾,亦即所谓的“解构”。神学家汉斯·昆说:“伴随细节上彻底的理性的,是在整体方面缺乏意义。”“这是一个‘人化的’、但绝对不是人性化的世界,是自由与压迫、生产率与销毁、成功与衰退、科学与迷信、欢乐与凄惨、生与死的奇特的和谐。……这是一种起破坏作用的进步、一种带有非理性面貌的理性、一种导致非人性化的人道化。”

伴随技术极权和美国生活方式而来的人类精神与思想的贫困化,以及彻底的世俗化姑且不说。近代文明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即所谓“平等”的理念与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正实际引致着某种真正不平等的,甚至灾难性的结果。

同类推荐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书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女儿的亲身体会,把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心理分析,用举例和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轻松明快地呈现给读者,教你如何引导和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好孩子,书中没有枯燥冗长的理论却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非常强。
  •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聘请陈尔强教授讲述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的选取基于判断;而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则基于诚信。科学工作者需按学术规范行事,致力于不断批评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使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能够满足科学说明的相关性要求和可检验性要求。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将终止于发表。原创性的科学工作只有在公开发表后,其真伪、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和评价,其成果才有可能进入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工作者必须将写作科学研究的内容看做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是自觉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热门推荐
  • 鸢鸢不得羽

    鸢鸢不得羽

    有些事,有些人,一旦提及,就是字字诛心。“苏墨羽,你可知何为孤寂?”“……”“长夜,雨声,骄阳渐隐,若要具体,便是独身,一人,黑夜为伴。若再具体,即为挑灯回首,不见你。”这是一场爱与恨的纠缠,明明是两个难割难舍的两个人,却,可遇而不可得,偏偏又沉迷其中不可自脱。“苏墨羽,你可知我多希望,此生,未曾遇见你。”“慕鸢,你醉了。”花落不知人悲意,复年桂花开满天。“今年的花……不会再开了。”
  • 佛说法律三昧经

    佛说法律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探险家之星际大冒险

    我是探险家之星际大冒险

    千奇百怪的外星生物,形态各异的星舰战船,光怪陆离的神秘星球,还有热血沸腾的探险故事……五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少年,为了实现梦想开启了星际探险的征程!他们并不完美,但是他们却能勇敢的走在梦想的路上。
  • 黑腹庶女

    黑腹庶女

    她是上官炎侧妻所生的庶女,年幼的时候,亲眼目睹嫡母杀死她亲娘。在幼小的心灵埋藏着仇恨。或许她不像别的女人狠毒,但是千万别惹毛她,不然等她发怒的时候,有你好看。她是个名副其实的弃妇,整个咸阳城无人不知上官府的三小姐被休弃两次,还生下女婴。官家以她为耻,除了爹和奶娘,没有人真正发自内心关心她、爱护她。在二叔的逼婚下,她再次穿上红妆,带上红头盖,于她素未谋面的相公拜了堂,喝了交杯酒,洞了房,成了真正的夫妻。但谁会想到他们之间是签下婚姻契约呢?身为君府的少夫人,就该有少夫人的威严,岂能容忍那些女人的欺负,原本腹黑狠毒性格终于在一瞬间爆发了,在人前楚楚可怜,在人后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毒妇。谁惹怒她,便下重手,不杀人,但也让人生不如死。片段一:“啪~”屋子里一阵响着巴掌声音,一道巴掌大的五爪印烙在牡丹脸上。她气得想还手,却被上官熙牢牢的抓住,带着委屈的声音怒喝道:“你算什么东西,敢打我?”“我打你怎么招了?你只不过是相公暖床的工具,我不仅要打你,我还要把你的孩子打掉,这就是你忤逆我的下场。”上官熙说着,阴森森的把目光打落在牡丹肚皮,勾起一丝冷笑。“你敢!”牡丹声音带着颤抖,那种不安分的眼神顿时让牡丹心里阵阵恐惧。上官熙勾起笑意:“那你要不要试试看呢?”片段二:美人见君浩已经走远了,便得意的看向上官熙,整理好衣衫笑道:“姐姐,你是不是很嫉妒妹妹我呢?没办法啊!姐姐长得平凡无趣,当然爷是不会喜欢你这种女人。”上官熙突然把脸拉近她,伸出手粗鲁的抓起她的头发,口气带着威胁:“你是什么身份,也敢在我面前摆架势?劝你最好有自知之明,不然你这漂亮的脸蛋。。。。。”阴险的笑着,手在她脸上游走着,长长的指甲深深陷入她那张漂亮的脸蛋。————————————————————————————————————————————精明的医术、武功,外表却弱弱无能的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月月的读者群:103866632有兴趣可以加入。请支持凌玖儿的新文《一品弃妃》推荐好友文:十七妾刁一妾废妾惹桃花傲妃多夫九岁庶女娇女惹挑花
  • 故乡的童年

    故乡的童年

    家乡的村庄极小,四周皆峭拔着摩天的山,紫巍巍的,有几缕轻云在山尖儿上擦来擦去。山环儿里的人家,被一层层的树紧拥着,院落里是斑斑驳驳碎金般的花荫。有一径石板墁就的梯形路,依山在树影里绕;绕到山口便看不到踪迹,仅有一片贼蓝贼蓝的天,镜般在山口两壁上嵌。故乡老旧而内闭,山外便极具诱惑。山口外有学校。偌大个四合院,墙刷得极白;且有一行极光彩的红字,队伍般在墙上雄赳赳、气昂昂。院中有棵极老的柿树,黝黑的干上已有锅口大的洞蚀出,干瘦的学子仄进身去,顷刻便掩了身影。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错天

    错天

    无限的宇宙,永恒的纪元,回归的一切,考验……早已开始!世界的命运也只不过掌握一念之间,存活?还是灭亡?这一切,都是未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人生在世,饮食男女。有人说搞定女人很容易,只需要以她喜欢的方式爱她即可。也有人说搞定男人很容易,只需要陪他吃饭和陪他睡觉。在爱情里,女人总渴望占据男人更多的空间,而男人则渴望拥有自己的更多空间。男人希望做完之后倒头睡一觉,女人则希望谈谈心。两个物种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生理需要,男人更愿意和男人在一起。那么,在矛盾遍布的前提下,如何正确的打开爱情呢?这是一本从男性角度给姑娘们的建议书,不是要求你们用男人的思维与男人谈恋爱,只是为了姑娘们更好的打开爱情。
  • 绑住花心美男

    绑住花心美男

    7岁,她的父亲背叛了母亲,她发誓这辈子不相信爱情。27岁,身为心理医生的他,治好了她心灵上的伤痛,也给了她爱情。28岁,她迷茫,不知道自己深爱着的男人是否拿真心对待自己……两年后,她带着自信和完整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是爱情的延续还是无休止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