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100000009

第9章 饮酒之风(1)

何以解忧

解忧灵药

建安十三年(208)十一月十五日,正值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爆发前夕,这天深夜,54岁的曹操在军中大摆宴席,与众将领把酒畅饮。酒过数巡之后,曹操已经大醉,想自己戎马一生,屡建奇功,统一大业,指日可待,不由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当时月明星稀,江面上风平浪静,正是“风景这边独好”,于是曹操就乘着酒兴,摇摇晃晃地走到船头,拿起他那支着名的大槊,横在胸前,慷慨赋诗。他做了一首可以入乐演唱的乐府歌,就是文学史上传唱不衰的四言绝唱——《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这几句诗,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他“炒作”出了一个酒的品牌,从此,“杜康”酒天下闻名,甚至成了酒的代名词。第二,这诗揭示了一个文学的母题——那就是感叹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忧患多多。慷慨激昂之间,蕴藏着挥之不去的伤感。第三,也是跟我们本讲所说的内容相关的,就是曹操告诉我们,解忧消愁有且只有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饮酒。的确,古往今来,最常见、也最具权威性的解忧方式,莫过于饮酒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赞成这种以酒解忧的方式。一遇到烦恼,大家都会说:“走,喝酒去!”

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认为酒能解忧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酒有麻醉作用,饮酒能使人忘却烦恼,体味快乐,哪怕很短暂。

其次,人们认为酒能解忧消愁,大概跟一个很神奇的故事有关。这个故事记载在《殷芸小说》中。故事说,汉武帝刘彻有一次驾临甘泉宫,在驰道中发现一种红色小虫,五官分明,有鼻子有眼儿的,可是大家都不认识。武帝很好奇,就让东方朔去看看。东方朔是当时武帝身边的一个侍从文人,博学多闻,见多识广,差不多是个人体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东方朔看后说:“这虫名叫‘怪哉’。”武帝一听,更好奇了。东方朔接着说:“当年秦朝法令严酷,滥杀无辜,百姓愁怨,都仰首感叹说:‘怪哉,怪哉!’这虫子就是感动上天所生,所以名叫‘怪哉’。”东方朔进一步断言:“这里一定是秦朝监狱所在之处。”当即按察地图,果然是秦朝的监狱所在地。武帝就问:“怎么才能把这虫子消掉呢?”东方朔说:“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就是凡是忧愁之类的东西,只要遇到酒就会消解,用酒一灌,肯定就会消失了。于是叫人把虫子放进酒中,不一会儿,那些叫“怪哉”的虫子果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故事其实暗含着一种讽谏之意,就是希望统治者不要用严刑峻法镇压无辜的百姓。但东方朔的一句“凡忧者得酒而解”,一不小心就使那杯中酒成为天下第一解忧灵药了。不知道曹操是不是知道这个传说,如果知道,那以酒解忧的“发明专利权”,就应该让给人家东方朔。

可以想象,曹操当时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一定是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曹操也许并不知道,他兴之所致唱出的几句四言诗,揭开了一个波诡云谲的乱世的时代主题。什么主题呢?那就是饮酒。而且不是一般的饮酒,是席卷整个魏晋时代的一股饮酒的风气。可以说,曹操的这首慷慨激昂的《短歌行》,几乎是魏晋饮酒之风的前奏和序曲。从此以后,酒就成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酒以成礼”

除了解忧,在古代,酒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看《世说新语·言语》篇的一则小故事: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故事说,三国时着名的书法家钟繇养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钟毓,小的叫钟会。这兄弟俩小的时候很顽皮,有一天,他们趁父亲睡午觉时,就一起偷喝父亲的药酒。他爸爸钟繇也很有趣,这时虽然已经醒了,却假装还在睡着,想借机观察一下两个儿子的行为。哥哥钟毓还算老实,他拿到酒,先跪在地上拜了拜,然后才喝酒。弟弟钟会却狡猾得多,他拿到酒只顾喝,压根儿不行跪拜之礼。看他们喝完,钟繇也不装睡了,马上起来,将俩小子抓了个“现行”。然后就问钟毓:“你为什么要行拜礼呢?”钟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这句“酒以成礼”,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酒是用来使礼仪完备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这个钟毓一不小心道出了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那就是——酒以成礼。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是非常庄严的国家意识形态,怎么和酒挂上钩了呢?我们来做一个拆字游戏就明白了。汉字的“礼”字,繁体写法是“礼”。“礼”的本义是什么呢?就是举行礼仪,祭神求福。左边“示”字旁,说明与祭祀有关,右边的“豊”,是行礼之器。下边的“豆”字代表礼器,上边的“曲”字,代表礼器所盛之物。这个“曲”就是酿酒时引起发酵的酒曲,也就是说,礼器中装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酒。

礼器里为什么要装酒呢?因为人们认为,酒可以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的桥梁和纽带。比如,古代有一种天子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大型祭祀典礼,叫“禘”礼,其中有一道非常重要的礼仪名叫“灌”,就是斟酒浇地,以求神降临。人们认为,酒味醇香,可以袅袅上升,上达天听,告慰神灵。所以,在古代,酒在重大礼仪活动中几乎无处不在,大到宗庙祭祀,小到婚丧嫁娶,只要有大型的聚会,只要涉及到礼仪,都离不开酒。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古代青铜器,很多都是酒器,说明酒器是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可以说,在古代,是无酒不成礼。

我有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我以为中国文化能够当之无愧地号称“世界第一”的不是其他这个文化那个文化,而是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中,最具文化含量和哲学意味的不是烹饪文化,而是又热又辣、见仁见智的酒文化。

回到刚才的那个小孩偷酒的故事。钟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说明他对酒的与礼仪有关的内涵非常清楚。钟毓这么说,说明他没少读儒家经典,而且对礼仪规矩心存敬畏。

相比之下,他弟弟钟会就不这么厚道了,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拜,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偷酒本来就不合礼仪,所以我不拜。有道是:从小看大,三岁至老。钟会长大后,果然是个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阴谋家,他先是投靠了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做了一件最臭名昭着的事,就是在司马昭跟前进谗言构陷“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导致嵇康被无辜杀害。后来他又奉司马昭之命率军伐蜀,平蜀之后进位司徒,不可一世,竟想背叛朝廷,拥兵自立,结果被部下所杀。不过这都是题外话。在这个故事中,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虽然有点嘴硬,但也没有否定酒对于礼的作用。

既然酒与礼有关,当然就会受到礼的制约。所以,古人认为,比较符合礼节的饮酒方式就是要适度节制。比如《礼记·乐记》中就说:“一献之礼,其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所以备酒祸也。”就是说在举行重大献祭典礼的时候,宾主都要饮酒行礼,行礼必喝酒,但又必须节制,终日饮酒却又不能喝醉,以免因喝醉搅乱了整个庄严隆重的仪式。因为酒这个东西本身是有麻醉作用,喝得多了就容易醉,醉了就容易“乱”。所谓“酒能乱性”。

孔子在喝酒方面就很注意节制,说自己是“不为酒困”。“不为酒困”,就是不为酒所困扰,所扰乱,也就是喝酒能够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在《论语·乡党》篇里,孔子说:“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饮酒一般不限量,但不能喝醉;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也就是与礼仪活动无关的酒肉,他一般是不吃的。有了这个“双保险”,孔子才能做到“不为酒困”。

可见,酒这个东西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跟礼有关,是“成礼”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很容易导致“越礼”、“无礼”甚至“非礼”,所以,儒家的这个规范是很有道理的。

酒以避祸

然而,到了魏晋时代,酒与礼的关系就完全被颠覆了,“酒以成礼”的神话被打破了,“不为酒困”的告诫被抛弃了,人们沉浸在酒的狂欢中,喝得昏天黑地!什么礼教,什么纲常,什么清规戒律,一律被抛诸脑后,人们尽情地享受酒带来的麻醉、快乐、忘我和超越!酒,不再是礼仪的一本正经的道具,而成了“违礼”“越礼”的工具了!可以说,不是“酒以成礼”,而是“酒以越礼”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着名的“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而七贤中,阮籍与刘伶对于中国酒文化贡献最大。可以说,没有这两个人,饮酒之风的价值和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魏晋杰出的诗人、思想家和音乐家,是当时名士群体中领袖级的人物。《晋书·阮籍传》里有一段话,几乎是了解魏晋之际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的一把钥匙: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就是说,阮籍本来也有济世安民之志,但是因为生在魏晋改朝换代的多事之秋,天下变故层出不穷,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名士很少有能够保全性命的,于是阮籍就不再参与政事,“以酣饮为常”。一个人天天喝酒醉酒,正是被专制暴政逼出来的一种“变态”,而阮籍不得不把这种“变态”当做“常态”,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天下多故”四字,指的是一系列血雨腥风的政治事变。当时司马氏集团和曹魏集团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曹魏集团的军政大权已经旁落,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皇帝宝座,党同伐异,穷凶极恶。一批又一批倾向于曹魏宗室的名士和大臣,先后被杀害,一时间真是万马齐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就是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把才能收而藏之,退隐保身。阮籍碰上的正是一个“邦无道”的时候,所以他只好不问政事,天天泡在酒缸里,喝得昏天黑地。

然而,像阮籍这样的出身和才华,很难摆脱政治的网罗。司马氏家族看准了阮籍在名士圈里是个“大腕儿”级的人物,千方百计拉拢他。万般无奈,为了保全身家性命,阮籍不得不先后出任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从事中郎是大将军府所设的一个参谋官。阮籍做这个官,可以说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具体事情是不干的,每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这要放在今天,说好听点叫“行政不作为”,说难听点叫“尸位素餐”。但是知道阮籍的为人的话,你也可以说,这是“非暴力不合作”!

阮籍这样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论语》里有句话:“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就是国家有道的时候,你有发挥聪明才智;国家无道的时候就装傻充愣,难得糊涂。还有一句,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国家有道的时候不至于被废黜,国家无道的时候你又能够免于刑罚杀戮,保全自己。这两句话都是孔子夸奖人的,说明这样的人懂得如何立身处世,明哲保身。阮籍也是深谙此道。他并不是真糊涂,他只是装傻,他也不是真狂,他只是佯狂。所以,虽然他在司马昭的手下做官,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十分谨慎,绝不逾越自己的道德底线。实在不行,他还有一招——就是喝得烂醉如泥。

比如有一次,司马昭想要为儿子司马炎娶媳妇,就派人求婚于阮籍。按说,这是攀龙附凤的事,对于那些名利之徒来说,可能是求之不得的,但阮籍立场非常坚定,坚决不干这种为虎作伥的事。不过作为司马昭的下属,阮籍实在没法当面拒绝,怎么办呢?只好求助于酒。于是阮籍就每天喝得醉醺醺的,人事不省,醉的时间估计能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多少天呢?整整六十天!前来提亲的人每天都对着一滩烂泥似的阮籍,怎么开得了口呢?于是这件事终于宣告作废。

大概是这件事引起了司马昭的警觉,于是就派了个“思想警察”前去刺探,谁呢?就是那位“偷酒不拜”的钟会。钟会确实是个干特务的好料,但是面对阮籍,他也没辙。因为他每次去找阮籍交流“国家大事”,讨论人是人非,人家阮籍都是醉眼迷离,一问三不知,抓不到一丁点儿把柄。

在阮籍这里,酒的功能和作用被大大拓展了,既不是为了享乐,也不仅是为了解忧,更不是为了成礼,那都太小儿科了。酒,就是阮籍的“保护伞”、“避雷针”、“挡箭牌”和“烟幕弹”。正是靠了酒,阮籍总算没有身首异处,死于非命。

说穿了,阮籍喝酒的真实动机,就是为了保身避祸。

同类推荐
  • 回到上古当大王

    回到上古当大王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越到数千年前,成了一名奴隶。为了摆脱奴隶的身份,杨浩策划了奴隶暴动,这一年,夏启即位,华夏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因杨浩的到来会发生哪些改变,上古时代的古老文明,能否谱写新的篇章。尼罗河畔,两河的空中花园,还有那次大陆上的名言中,能否会回荡着中原大地的古老传说。“朕乃万王之王!”
  • 回到大明当崇祯

    回到大明当崇祯

    一个现代人回到大明成为崇祯,原本只想改变自挂东南枝的命运,然而数十年后,全世界都响起了一首战歌:我们的大明将惩罚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将屈服,我们将主导一切,每个角落都将响起日月颂歌!东方巨人来了!!!所有人都站在这里,我们已经征服了世界,你们应向我们鞠躬,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万岁!!!万岁!!!……PS1:战歌参考《苏维埃进行曲》PS2:已有三百万字作品《重启九七》,完本保障,值得信赖!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科技三国之吕布奉先

    科技三国之吕布奉先

    一次爆炸,成为三国吕奉先。他不想碌碌无为,成为那历史上只有勇猛之称的吕布,他要志勇无双。当然,在这三国群起的年代,专门靠头脑,武力是不行的,还需要科技。手枪,机枪,丹药,飞机,坦克,样样都来。不过据说张飞啥的,一声爆喝,能够挡子弹,看来我吕奉先也不能落后。武有赵云,黄忠,夏侯惇,马超。文有诸葛亮,周瑜,庞统,他都要一一收服。随我一统天下……
  • 三国弑

    三国弑

    兴汉室,振华夏。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血染黄沙万里,论今朝仍是汉土江河…其父刘虞兵败,公孙瓒得势猖狂,看我如何力挽狂澜,收猛将,笑沙场……
热门推荐
  • 机械大魔王

    机械大魔王

    这是李若穿越成人工智能,一步步统治魔法与科技并存世界的故事。李若在研究机械战甲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纳米技术、液态金属、机甲内构筑魔法阵……机甲+风系元素魔法=后羿号?竟然比精灵的箭术还厉害?!机甲+变大化巫术=夸父号!比巨人族还要大十倍!机甲+十二支羽翼+十二种元素魔法阵构筑=十二翼神圣天使号!天堂下来的家伙们,跟我硬刚试试?大圣号、伏羲号、玉帝号……战神号、恶魔号、宙斯号……朋友,你见过漫天全是钢铁侠吗?别怀疑,那全部都是我!
  • 从主播走向巨星

    从主播走向巨星

    乐坛,影坛,他全都玩得转。名,利,他全都要。从主播开始,他一步步成为最耀眼的巨星,没有之一。(平行世界娱乐文)
  • 解一人清欢

    解一人清欢

    一个心思深沉,心怀天下的大夫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郡主一步乱,步步乱乱世,家国天下,怀大夫心里却享有一片安宁之地,他在心里为这个地起了个名字解明妆
  •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实录(套装共2册)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地下2》是继《地下》之后,村上春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 破晓缘月

    破晓缘月

    苍芒世界的两大主宰,龙族与凰族对立竞争上万年,却出现了一场惊天追逃,龙族族长四儿子和凰族大女儿私定终身,因两个种族的仇恨,不得不私奔寻求幸福,却不巧被撞破已拥有身孕,纵横整个苍芒世界只为让自己的孩子顺利成长。却不巧自己的孩子如此之强,镇压人族,拯救兽岛,重振深海,最终……
  • 汉末仙侠传

    汉末仙侠传

    不打怪升级换地图,不对怂天,不对怂地。轻松欢乐种点田,开店经商赚点钱。空了就修会仙,闲下来就拉出队伍揍揍人。侄儿,别禅让给我啊,我不想天天上朝...刘备只想和一群小妖精们过点没羞没臊的日子是小说,别较真........
  • 引鹿人

    引鹿人

    野史怪志常记载,书生与妖精相知相惜相爱却不能相守,愁,愁,愁...鹿呦呦却是不屑,只觉得那妖精傻,只是没有想到后来自己也成了那傻妖精。
  • 联盟之称号系统

    联盟之称号系统

    称号【马老师的假设性原则】,【起小点的关系户】【明先生的粉丝】……白昊获得称号系统,从此化身峡谷杀猪人!
  • 超萌师徒

    超萌师徒

    历经两世,相遇相识却未能相知下一世会将如何?白逸肖:“为寻得你,我将灵魂碎片历经三生三世,我终于寻得你,而你可还记得我。”惋曦经历三世,第一世在星际,遭遇不测,身死,失去部分记忆。第二世,刚刚穿越到异麟大陆这异世的一个炮灰身上,与主角斗智斗勇,拥有强大力量,却败在了自己的自以为是和算计下。第三世主角,配角,炮灰,又有谁知道真正的天道之子是谁呢?
  •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神医世家乔家之后,尽得乔家中医术真传,拥有传家宝-----伏羲九针,配合家传御气功,医术几乎通天!乔阳在都市邂搅动各种势力,他们纷纷拜倒在乔阳医术之下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