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200000048

第4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超越(1)

经济、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经济体制须要有一定的政治、文化体制与之相适应。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文化体制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过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边倒”国策指导下学习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治、文化体制成了改革的对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制逐步形成并正走向成熟。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化教育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革。

一、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这一体制是为了适应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而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我们党和中央政府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都进行了直接的全面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的做法被市场调节所取代,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不再是直接的行政管理,而是要为经济活动创造一个有集中的法制化的政治管理体制。这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与苏联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别。

1.我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对苏联模式的继承我国传统政治体制同样经历了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的发展过程,因而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对于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就二者关系而言,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政治体制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与苏联模式的影响密不可分。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它的建立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为其他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方面苏联政治体制是在完全不同于旧社会的基础上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作为社会主义的框架,它体现了以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体制。如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共产党领导等。其形成既是无产阶级的一个创造,也是社会形态的一个质的飞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体制,它在很多方面具有巨大优越性,反映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苏联政治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它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促进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易于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攻某些关键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也有助于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迅速作出决策,果断有力地应对各种旨在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行为。

我国对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继承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同样具有这些积极作用,同时还具有与苏联结盟以抵抗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敌视的积极作用。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来说,这种积极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抹杀的,这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的开端,没有这种独立主权,任何民族解放事业和振兴中华的事业都无从谈起。当时,新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政局的稳定,又要做好准备以抵御外国侵略者的颠覆活动。高度集中的中央领导权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实现,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领导权的集中,有利于调动有限的资源用于新中国急需的国防建设、重大的科研项目的研究以及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顺利建成等。这一全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传统政治体制对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学习和借鉴,事实上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在斯大林时期,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党的领导机关决定,致使人民代表苏维埃形同虚设,无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在此基础上,党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党的少数领导人。这些对中国党政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权力越来越趋向于集中到少数领导人手中。二是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权力也逐步集中到了中央。在苏联,中央集权过多,地方缺少必要的自主权。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了大行政区,保留大区的相对独立性,以便因地制宜地处理其所辖范围的政治经济等问题。1954年各大行政区随各中央局、分局一并撤销,减少了一个行政组织层次,加强了中央对省、市的直接领导。与经济的全国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相适应,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各项行政管理权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三是由党组织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名义上由各级政府任命,实际上一律由党组织委派和决定,政府的人事大权全部掌握在党委手中。四是集权政体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给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危害,助长了个人专断、家长制、个人崇拜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个人意志决定全国命运的局面。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集权政治体制恶性膨胀,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

以上是我国政治体制对苏联模式的继承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它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政治体制的消极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为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起点。这次大会不仅指出要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且也采取了一些属于政治体制改革范畴的具体措施,以改革存在很多弊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随着拨乱反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实际上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从十三大开始,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就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这个目标是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按照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来的。而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同上书,第180页。

近期目标是针对现行具体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并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了改革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也就确定了下来,即解决党政不分,以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行权力下放,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精简机构,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等。可见,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导向与具体内容是结合在一起的。

政治体制改革一开始,邓小平就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和应该遵循的原则。邓小平认为,衡量政治体制改革行为是非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第一条明确揭示了改革与稳定的辩证统一关系,后两条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相一致。这样就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评判标准和目标导向与“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统一了起来。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邓小平提出三点:一是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二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三是要采取积极稳妥、审慎从事的方法。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原则包含了政治改革的根本目的和评判标准,同时也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一次高度概括。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初步调整和发展。首先是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如在党建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大通过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干部的职务不是终身的,是可以变动和解除的;在国家政权体制方面,1982年通过新宪法,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家主要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设立人大常委会,设立乡政权;在政府机构方面,从1982年开始,国务院系统和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了机构改革,撤并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等等。其次是民主法制建设。新宪法明确规定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是法制建设的主体,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最后是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坚力量。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局面。首先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并以此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这就强调了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实现政府对经济管理职能的规范化,保持行政体制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其次,政治体制改革要将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针对长期高度集权和具有人治特征的原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把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就抓住了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根本症结和新世纪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后,政治体制改革应着重于体制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体制创新上,确立了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和公开、公平、公正为标准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人事制度,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代议制、责任制和公务员制等。[黄南珊:《论江泽民的政治体制改革观》,《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在机制创新上,建立和健全社会监督制度,用法律程序方式约束国家权力,使权力运作达到规范化和程序化。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并逐渐提炼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文明”都已作了战略部署,特别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原则、基本思路都作了详细阐述,而且提出了9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对策,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十六大报告作为党的重要文献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认识的历史性飞跃。从十四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再到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二维结构”向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的“三维结构”跃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与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比较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具体体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方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正在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一体制与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相比较,在国家性质(国体)、政权组织方式(政体)、政党制度、权力分配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和相近之处,也存在诸多区别。

同类推荐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生态和谐”“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稿共15章,计20万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本书在全面总结、系统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做法、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着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部署要求,提出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突出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导引。
热门推荐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本书不是教你拼命地迎合别人、丢掉个性、忘记自我,而是告诉你,做人不但要善良、真诚、宽容,还要灵活而圆融,在保护自己和不伤害到他人的基础上做事。即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一起出发,对你的性格死角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
  • 倾城皇后在此

    倾城皇后在此

    梁毓因为救了一个小女孩,而被劫匪害死,灵魂被修炼了千年的狐狸精看中,赐予了一场造化,重生为一名皇后。虽然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她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既然成为皇后,那就要成为史上最强的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我被大魔王独宠了

    快穿之我被大魔王独宠了

    在人间,他是运筹帷幄、心怀天下的文官,独揽大权的丞相。在仙界,他是待人温文尔雅,但却高冷不可攀的冰山一枝花。在魔界,他是让人闻风丧胆,心狠手辣的妖冶俊美新晋魔帝。当他遇上了她,一切原则都被打破。不近女色?NO!凛若冰霜?NO!残酷无情?NO!遇上了她,他所有的冷酷无情漠然不动冰清玉洁简傲绝俗道貌岸然桀骜不驯,一一都会化为绕指柔。然而,他失忆了。为了找回他失去的记忆,小浮萍开始穿梭万千世界收集感情碎片之旅。然而,时空隧道也不是很稳定,三番两次回到现实世界的浮萍,懵懵懂懂的小模样不知道扰乱了谁的心湖。……你是我穿梭平行世界,那止不住的甜蜜。【1V1,甜宠,小白文】(全篇架空)###推书推书~~新书《双面男神恋爱警告》
  • My Lady Ludlow(I) 勒德洛夫人(英文版)
  • 还说你不会武功

    还说你不会武功

    上古洪荒诸天神佛百鬼夜行一个废材觉醒者在都市中自我救赎的道路哦!林咚,还说你不会武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生帝图:邪王的逆天妃

    九生帝图:邪王的逆天妃

    她是,修炼学院之女,排行老九,最没用,最慵懒的一个。他是妖界之王,渡劫灭体,丢失灵魂,无法回归妖界。是懒女配残废?还是神女配至尊男?姐姐们篡谋夺修炼学院,杀父,要她性命,她继承遗志,重夺修炼学院,要将修炼学院成为大陆上赫赫有名的顶级学院!片段一某女深夜睡眠,忽然有人闯入帘帐。“臭和尚,你竟然闯女子闺房,简直是恬不知耻,淫荡!”某爷清冷一笑,“就你这小身板,比妖界婢女的身材还差,本王会看上你?”“那你现在在做什么,还想亲我,色徒!”“本王是在吸取灵魂,把你吸的魂飞魄散。”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