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600000004

第4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发展(2)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人,马克思当时认为自由的人就是真正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2页。, “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自由的人就是共和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09页。此时,马克思显然仍是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地主和奴仆都是庸人,他们不感到自己是人的人。德国是属于最完善的庸人世界,它远远落后于使人复活的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因为现有德国制度的原则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0页。, “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1页。,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4页。,所以普鲁士是一个颠倒了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1页。

对于什么是真正人的世界,当时,马克思以为资产阶级的民主世界是真正人类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2页。他最痛恨的是政治上的各种专制制度,对专制制度的批判是相当的辛辣。如果在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实质性了解,尤其是在分析了异化劳动之后,那么他痛恨的就不仅是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还包括资本主义的经济专制制度。马克思同样会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因为这个制度尽管政治上是“民主的”,但经济上却是专制的,同样使人不成其为人。当然,这是他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后才可能产生的认识。当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还只停留于政治自由层面,而没有触及经济自由层面时,他就不可能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来。

总而言之,马克思痛恨任何形式的专制制度。马克思激情澎湃地呐喊道:“我们就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8页。要向世界指明理论批判究竟为什么而斗争。所谓的工作和斗争就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哲学批判,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因此,必须进行“意识改革”,但“意识改革”不能靠教条,而是靠理论分析、哲学批判那神秘的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意识。为什么要进行意识改革?其意义在于“使世界认清本身的意识,使它从迷梦中惊醒过来,向它说明它的行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8页。

马克思着手进行理论批判的第一个成果是写于1843年3月中至9月底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我们知道在同年5月份的《德法年鉴》的书信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封建专制制度是一个颠倒了的世界,是违反人性的,它使人不成其为人,理论的任务是要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世界。“新世界”是什么呢?要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就必需弄清楚旧世界的本质和新世界的本质以及它们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在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头足倒置的思辨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是采用费尔巴哈式的颠倒黑格尔主词和宾词的方法,从而一举颠覆和扳正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在黑格尔那里,作为观念的国家变成了主体,而现实的主体即市民社会、家庭变成了谓语。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能够颠倒的都给予了颠倒。马克思认为“其实恰好相反,观念应当从现实的差别中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抽象的东西。只有人民才是具体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页。、现实的东西。“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它们是国家的现实的构成部分,是国家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1页。“国家是从作为家庭的成员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这种群体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批判的方法尽管是费尔巴哈式的,但却增加了费尔巴哈所缺失的社会历史维度。[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制度的错误观点。在黑格尔那里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个人只有在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国家中才能获得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在本质上是不自由的。而黑格尔认为世袭君主制是国家制度的顶峰,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民主制是君主制的真理,君主制却不是民主制的真理”,“君主制不能从自身中得到理解,而民主制则可以从自身中得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在君主制中,整体,即人民,从属于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即政治制度。在民主制中,国家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君主制中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形式的国家制度的已经解开的谜。在这里,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40页。“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页。马克思分析认为在未来民主制中政治国家消亡了,就国家是政治制度而言,国家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页。因此,民主制是符合人类自由的本质。

可见,民主制社会就是马克思对“什么是新世界”问题所给予的一个初步回答,但不是最后回答。从马克思当时的立场和理论研究来看,实质上,这个民主制的“新世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也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从人的解放的研究角度来讲,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马克思试图撇开人的特定社会关系的因素规定来认识真正的人的本质,他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市民社会的成员在自己的政治意义上脱离了自己的等级,脱离了自己真正的私人地位。只有在这里,这个成员才获得人的意义,或者说,只有在这里,他作为国家成员、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规定,才表现为他的人的规定;因为他在市民社会中的其他一切规定,对于人,对于个体,都表现为非本质的,都表现为外在的规定,尽管这些规定对他生存于整体中是必需的,就是说,都表现为把他同整体连接起来的纽带,不过这个纽带他同样可以重新抛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由他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特质决定的。在市民社会中其他一切规定,除了真正的人的本质规定之外,显然是指各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如果我们抛掉这些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规定,那存在的就是一般人,也就是真正的人。可见,马克思试图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的人。这时他心目中的自由人只是属于理性自由、政治自由范畴的。由于理论研究还没有进入经济生活领域,因而不可能得出用一般劳动去规定关于人的真正本质的结论来,但马克思俨然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要向他的敌人宣战了,这也进一步促使他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相,并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必要的证明;同时马克思也迫切需要参与到这场工人运动之中去。

§§§第三节普遍人的解放命题的确立

从1843年10月起,马克思在巴黎与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的正义者同盟盟员建立了联系,观察了那里的工人运动,研究了当时先进的政治思想,并写下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对人的本质理解开始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赫斯的金钱异化理论的影响。具体内容将在第四章§§§第三节“异化劳动和人的解放”部分进行阐明。马克思开始接触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现实问题了。

马克思为了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于1843年10-12月写了《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认为鲍威尔混淆了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的关系。政治国家从宗教下解放出来虽然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国家可以摆脱宗教的束缚成为自由的国家,国家以自己的方式废除了出身、等级、文化程度、职业的差别,但由于国家自身的局限性,它会以固有的方式表现这些差别。国家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废除这些实际差别,相反国家正因为这些差别才得以存在。国家虽然不受宗教束缚,但其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他仍然受宗教的束缚,而且照样受国家束缚,因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照样处于对立之中。生活在市民社会中的人是作为私人进行活动的,他们在把他人看作工具的同时,也把自己降格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所以“人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人照样不成其为人。由于“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并不是现实的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因此“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是非现实性的自由,不是真正人的自由,因而政治解放就不能成为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从封建专制继承下来的基础是利己的人,市民社会基本原则是实际需要和利己主义,其精髓就是金钱。政治是从属于经济的,“虽然在观念上,政治凌驾于金钱势力之上,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奴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它成了评价人的一切的尺度并统治着人,人们不得不向它顶礼膜拜,由此产生了拜物教。所以马克思认为鲍威尔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哪一类解放”,这类解放的本质条件有哪些。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解放应该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9页。,使人成其为真正的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9页。也就是说,当个体存在物和他作为类存在物之间不存在冲突时,人的解放才可以完成。这样的社会有点像费尔巴哈和赫斯那个没有异己的集体。总而言之,当这种社会不存在异化现象时,真正人的解放才有可能。现代人的自我解放就是从做生意和金钱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的条件是建立一种消除做生意的新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表述为要废除人的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新社会就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指称的那朵新鲜的花儿:这种宗教批判要“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尽管市民社会是从与其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中分离出来的,但存在着新形式的对立与异化,生活其中的人都受到经济异化的统治,所以仅仅完成政治解放是不够的,真正人的解放是社会解放、经济解放。当马克思抛弃抽象思辨而立足现实批判时,批判的视野从政治解放转向到经济解放时,并切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运动和工人的革命实践运动时,他的立场就从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种转变体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同类推荐
  • 中国:“十三五”大战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十三五”大战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走向何处?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专论和报告等形式,系统阐释国新中国六十年来,在以往的基础上人权理论研究、人权建设实践以及人权对外交流的发展。其中既肯定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巨大成就,也指出国尚待解决的问题的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全书分三个部分:其一,综论篇,按人权保障的内在逻辑,汇集了人权概念、人权理论和人权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人权问题应有的科学态度等专论。其二,分论篇,以《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公约之分类,结合我国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内容分题做了论述。其三,国际交流篇,收入了作者二十年来参与我国与外国人权对话、参与主持人权对话研讨,以及其他形式的对外人权交流之部分报告、讲话和重要发言。此外,还收入了作者本人及其与胡云腾先生一起对我国人权建设撰写的研究报告,作为附录。本书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朴实,可资理论研究、高校教学、人权建设实践参考,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人权知识的良好辅助材料。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的讲话。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热门推荐
  • 时光不老所不暧

    时光不老所不暧

    当天使输给了魔鬼,是否还有重来的机会?体面,让错爱成为一场朦胧的误会,是不是你都无所谓,反正现在的感情都暧昧。
  • 堕魔

    堕魔

    一个身怀石心的的人,一颗不灭石心是万年前的羁绊,一柄灵刀之中藏得是灭世之功。坚定道心是否就能求证大道?求道的意义又在哪里?自流星雨降临的那一刻起,天下便注定风起云涌。佛的极端是魔,魔的极端是佛。绝世凶器也只不过是遵循人的心灵,天生杀胎同样也能放下执念,只问情为何物?屠天灭地之时心中所念不过是最初相遇,放下屠刀之日才是大劫的开始!冰火之棺中躺的究竟是谁?石碑又究竟是不是大道之书?当重新踏上征程,又是谁在操控着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轮回?万年前的悲剧原来只是心中贪恋,剪不断的羁绊才最是杀人。当最终一切都恢复平静,人生若只是初遇,岁月静好!
  • 万界魔尊

    万界魔尊

    天才少年苏铭遭家族背叛,七窍神心被夺,垂死之际意外得到混沌魔胎,重塑魔心,再踏武道,誓要屠尽奸邪和狗辈,成就万界魔尊。
  • 畴昔记

    畴昔记

    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的距离有多远?刘著不知道,但她一直在奔跑着缩短这个距离。十六岁时同班的阳光少年喻文少对她一见钟情,紧张的高三学年里,喻文少不知道刘著正在遭受着焦虑情绪和母亲去世的双重打击,极力挽留想要退学的她。他们约定毕业后在一起,刘著熬过了高考,却等来了喻文少的放弃。为了接近他,刘著故意选择了与喻文少只有一墙之隔的大学,从大学到相继实习,两人后来发生了怎样的纠葛,当年的误会又如何浮出水面……
  • 玉姒传

    玉姒传

    大邕的暴君和妖妃,市井里还未长大的混混,南方小雨里戴冠登上权利阶梯的庶子,还有那个躲在衣柜里捂着嘴哭泣的姑娘。玉姒很清楚,在她从宫里城墙狗洞放走刺客的那一瞬间,这世间的变动便已经朝着命运写好的那样朝四面八方扩散开了。这一劫,谁都不会逃过。
  • 傲世天龙帝

    傲世天龙帝

    那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在大陆之上有许多的异能者,异能者也分为一至九等,而强悍的异能者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组织!
  • 女配逆袭之脱离轨迹

    女配逆袭之脱离轨迹

    (此处因一些原因章节不完整)她一直都在他身后等待,等他有一天回过头看她。什么鬼!她又不是那个为爱疯狂的女配,同名同姓是因为作者跟她爸一样才华横溢!但也不至于一睡醒就穿越成了恶毒女配吧?!想想女配的凄惨下场,她不禁身冒冷汗。女主光环太强大,得罪她者不是残就是死,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她决定远离女主男主,最好半毛线关系都不要扯上!(不定时更新,内容大幅度修改,希望更合理化,不喜勿跳。)
  • 听闻风自北而来

    听闻风自北而来

    没有人能明白。成长,需要流多少眼泪和忍受多少孤独。
  • 霍少,偏偏爱上你

    霍少,偏偏爱上你

    四年前,他:“拿着钱滚。”她:“好。”四年后在她订婚宴上,他突然出现,痛打她的未婚夫。“我的女人,你也敢肖想,活腻了?”她:“霍先生,我们分手了。”他:“什么时候分的?我怎么不知道?”“……”
  •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你能看透对方的心理,一切都会变的轻松自然。爱情高手之所以能够笑傲情场,就是因为洞悉了爱情的秘密,而这秘密,正是爱情心理。这本书先从表象切入爱情,介绍爱情本质。要经营好爱情和婚姻,就要了解恋爱各个阶段的爱情心理。不是每段爱情都能开花结果,认识到爱情失败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开始。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