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0400000028

第28章 最后的故事(4)

尽管在钱学森晚年,各种各样的荣誉如雪花般飞来,但是钱学森本人非常低调,他坚持“四不”:

一不题词,不好为人序;

三不出席各种应景活动;

四不担任顾问、名誉顾问。

当人们称颂他是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父”,他总是说,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那么多人共同努力,哪有火箭?哪有导弹?

钱学森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我曾经仔细看过钱学森与中共四代领袖的合影,仿佛浓缩了不同岁月的钱学森身影: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国宴上请钱学森坐在他的身边,那时候45岁的钱学森一头黑发,显得那么年轻活跃;

1989年9月,邓小平接见钱学森时,78岁的钱学森头发稀疏,但是仍很精神;

1996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去看望钱学森时,85岁的钱学森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但是谈吐自如,思维活跃;

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去看望97岁的钱学森时,钱学森坐在床上,虽然听觉差一些,仍能与胡锦涛交谈。

钱学森有严格的作息制度。由于年事已高,通常不见客。每年的12月11日,来客特别的多,因为那是钱学森的生日。

另外,“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之后,航天员们前来拜访钱学森,这差不多成了惯例。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都上门看望过钱学森。

胡锦涛同钱学森亲切交谈

钱学森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是:

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步入晚年,钱学森思索的范围更加广阔,迎来了人生丰硕的秋天。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开拓新的领域,提出新的科学理念和理论。他主持编辑了《论系统工程》及其增订版、《关于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创建人体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等着作,并支持他人将自己的讲话、文章、书信分类整理出版。

“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是一个谦逊的人,他从未称自己是“大科学家”。然而,在他的晚年,却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声疾呼自称:“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向我讲述这一有趣的故事的,是钱学森的保健医生赵聚春。钱学森晚年,久卧病榻,语言不多,有人怀疑钱学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兹海默氏症”。据不完全统计,在6164岁的老年人中,患老年痴呆的比率为1%;在6580岁的老年人中,达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达15%20%。

当时,钱学森年已九旬。

于是,趁钱学森有一回住院时,大夫就对他进行老年痴呆症测试。

老年痴呆症的表现之一,就是计算数字产生障碍。大夫按照老年痴呆症的测试“规矩”问钱学森:“100减7是多少?”

钱学森不假思索回答说:“93。”

大夫继续问:“93减7是多少?”

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道:“86。”

大夫再问:“86再减7呢?”

这时,钱学森发觉大夫似乎怀疑他的思维能力,拿这种测承试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题目对他进行测试,顿时脸露愠色,大声资呵斥道:“你知道你问的是谁?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负责测试的大夫先是一怔,然后忍俊不禁笑了。因为这清楚表明,钱学森没有老年痴呆症。

听了赵聚春医生转述的这一趣事,我特地査阅了老年痴呆症测试问卷,其中果然有一道测试题:“请受试者计算:100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依此类推,计减5次为止’每答对1次得1分从2002年起,赵聚春医生接替周顺祥医生担任钱学森的保健医生,直至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病逝。在2002年之前,周顺祥医生休假时,就由赵聚春医生代替,所以赵聚春医生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多年。赵聚春医生总是称钱学森为“首长”。

给赵聚春医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钱学森的时间观念特别强,非常守时。记得有一段时间钱学森患牙病,需要到301医院补牙。

赵聚春医生事先为钱学森约好诊治时间,每一次都在上午8时。赵聚春医生总是在7:30到301医院南楼取出钱学森病历,做好准备工作。将近8时,他到楼下等候。这时,钱学森的黑色轿车会准时到达。一身军装的钱学森下车之后,赵聚春陪他乘电梯上楼,来到牙科诊室,不早不晚,8时整!

一连看了5次牙病,钱学森都是如此分秒不差。

同样,医生到他家给他打针,约好8:30,他就坐等,但是过时不候。

赵聚春医生说,钱学森体质不错,中年时期几乎不生病,不住院。钱学森的健康亮起红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体检时,工作非常仔细的30诓院化验员从钱学森尿液沉渣中发现了肿瘤细胞。于是,医生对钱学森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査,査出尿液沉揸中的肿瘤细胞来自膀胱。这表明,钱学森可能得了膀胱癌。钱学森不得不住院检査。

经过膀胱镜检査,确诊患膀胱癌。著名泌尿科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吴阶平关注钱学森的病情,过问钱学森的膀胱癌手术。

幸亏发现得早,钱学森经过外科手术切除恶性肿瘤之后,直至他98岁病逝,都没有发现癌症转移。

1991年10月16日,80岁的钱学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授奖大会上,钱学森站起来讲话。当时在场的赵聚春医生说,钱学森穿一身中山装,站得笔挺,声音洪亮。赵聚春医生特别注意到,钱学森的声音带有金属之声,非常好听。

80岁之后,随着年岁的增长,毕竟“老而病”乃人生不可抗拒的规律,钱学森的病渐渐多了起来,开始走下坡路。他觉得走路困难,双腿疼痛,经检査患“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不得不坐上轮椅。在家里,钱学森则依靠推着圆形步行器行走。

接着,钱学森又患“腰椎楔形骨折”,难以久坐。90岁之后,钱学森只能卧床静养。为了使终日卧床的钱学森能够有机会锻炼身体,照料钱学森生活的公务员每天要给钱学森套上钢丝背心,小心翼翼把他放在轮椅上,在房间里转上十几圈。然后脱去钢丝背心,再躺到床上。

毕竟年事已高,钱学森住院的日子也渐渐多起来。钱学森每一次住院,蒋英必定亲自送他下楼,在家门口注视着他被抬上救护车。然后,蒋英到301医院的病房探视钱学森。

赵聚春医生向我讲述了难忘的一幕:在301医院的病房里,钱学森跟蒋英在那里聊天。晚年的钱学森和蒋英的听力都差,他们似乎都听不清对方的话,聊天时“各说各话”然而却聊得那样津津有味!

钱学森的堂妹钱学敏则回忆说,“钱学森晚年听力很差,要戴助听器,我跟他说话也要大声音。有一回在医院里,我跟他谈话,谈到下午快三四点钟的时候,他突然说,蒋英来了。我就奇怪,因为我还没听到蒋英来了呢。一看,蒋英正从电梯出来,往病房里走,他就听出来了,所以他们好像有心灵感应似的。蒋英进来之后,把外套一脱,把袖子一挽,然后就给他揉肚子,要正着揉36圈,倒着揉36圈,其中有大圈、小圈。我看见他们两个人互相看着、笑着,两个人就这么贴得很近,互相看着,然后一块数,一圈,两圈,三圈……这么数着。”

蒋英晚年也多病。有时钱学森与蒋英同时患病,钱学森住在301医院,蒋英住在306医院。赵聚春医生发现,他在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第一句话就是问蒋英怎么样,而他在看望蒋英时,蒋英第一句话就是问钱学森怎么样。为此,赵聚春在看望钱学森之前,先要弄清楚蒋英的病情;而在看望蒋英之前,先要弄清楚钱学森的病情。

赵聚春医生还记得,2005年3月29日下午,钱学森在301医院对他的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谈人才培养问题,当时赵聚春医生在侧。94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仍然那么关注国家的命运,使赵聚春医生深受感动。

不过,钱学森很不喜欢住院。住院之后,他老是问赵聚春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由于久卧病榻,钱学森肌肉萎缩,原本体形壮硕的他,不断消瘦,体重减轻,公务员轻轻一抱,就把他从床上抱起。

就在这个时候,钱学森被怀疑得了“老年痴呆症”然而他那“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一声怒斥,把“老年痴呆症”的嫌疑用到九霄云外。

最后的岁月

钱学森是怎样度过最后的岁月的呢?

赵聚春医生说,那时候如无特殊情况,他总是在星期三下午3时前往钱学森家中探望。他一走进钱学森卧室,钱学森会在床上举起手来,伸出三个手指头,表明今天是星期三。如果他有事,提早到星期二来钱学森家,钱学森会说:“今天怎么早来了?”倘若他在星期四前去探望,钱学森会说:“怎么今天才来?”

每一次探望钱学森,赵聚春医生坐在床边,给钱学森量血压,测心跳,钱学森就会把闹钟放在他跟前,让他看时间。接着,赵聚春医生检査钱学森的脖子、腋窝,摸淋巴结、心脏、左腿、右腿,最后检査有无祷疮。每回,都按照程序,步步检査。有一回,赵聚春医生发现钱学森右侧腋窝有一颗黄豆般的黑色素瘤,仔细进行了检査。钱学森马上就发觉今天赵医生没有按照程序检査,钱学森追问为什么。

赵聚春医生说,钱学森是与众不同的病人。钱学森是“大科学家”,对自已要服什么药,清清楚楚。每个月钱学森都要请医院给他补充一次药品。每一回,钱学森总是亲笔写一纸条:“司药同志,请给我发下列药品……”接着,他一一开列药品的名称,然后签上名字,交给赵聚春医生。最为特殊的是,钱学森甚至还附上药品的外包装。赵聚春医生接触那么多病人,钱学森是唯一如此细致对待药品的人。

有几次,药品的外包装改变了,钱学森要向赵聚春医生询问是怎么回事。还有一次,药品的生产厂变了,钱学森仔细询问了药品的成分是否如同原先的那家药厂的产品。

钱学森另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大剂量服用维生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能够有益于健康,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鲍林的创意。钱学森与鲍林有着多年的友情,尽管鲍林的这一创意在美国有着激烈的争议,但是钱学森对此深信不疑。

301医院大夫对此持慎重态度,不主张钱学森服用大剂量维生素。钱学森不向301医院领维生素,而是托人自购维生素C、B、E,大剂量服用。钱学森自称,他的心血管功能不错,是由于大剂量服用维生素的效果。

钱学森晚年,由于体弱,多次发生肺炎。赵聚春医生以体温37尤为临界线,发现钱学森的体温升到37尤,就马上送301医院住院。如果稍有咳嗽,也立即送301医院住院。

在301医院南楼病房,钱学森常常自称“小弟弟”,因为住在那里的萧克上将比钱学森大3岁,活了101岁,而吕正操上将比钱学森大7岁,活了104岁。跟萧克、吕正操相比,钱学森怎不是“小弟弟”?

每次见到钱学森被送进301医院,赵聚春医生总是为他担心,希望“首长”能够像萧克、吕正操那样超过百岁。钱学森指着一幅油画安慰赵医生。那是在火箭发射基地,在聂荣臻元帅之侧,站着风华正茂的钱学森、李福泽和栗在山。

聂荣臻元帅生于1899年,1992年去世,终年93岁;

李福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防科委副主任兼20基地司令员,生于1914年,1996年去世,终年82岁;

栗在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防科委副政治委员,生于1916年,2007年去世,终年91岁。

钱学森说:“我活得比他们都长。”

同类推荐
  • 回忆邵力子

    回忆邵力子

    被誉为“和平老人”的邵力子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促进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曾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折冲樽俎,几十年如一日。本书是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以身许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和平老人所编选的,所辑录的文章,大部分是邵力子生前好友、学生、亲朋故旧所撰写的。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回顾了邵力子毕生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
  •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青团辽宁省委组织编写的红色文化书系之一。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既作为思想家,又作为儿子、作为学生、作为丈夫、作为朋友、作为父亲、作为外祖父存在的马克思!他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飘扬着的一面旗帜!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威震中外的抗法英雄冯子材

    威震中外的抗法英雄冯子材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王爷,你等我休夫

    王爷,你等我休夫

    余思瞳带着药妆的金手指穿越了,没想到还免费赠送了个娃。可谁是孩子爹?
  • 盖世天人

    盖世天人

    杀一百成魔!杀一千成神!我先成魔再成神!
  • 陪伴一朝一夕

    陪伴一朝一夕

    这是一部古代言情小说,这是一个充满玄奇的世界,讲真的,这是我的世界观。这是两位女主最终与真爱长相思守的故事。
  • 快穿之明月归来

    快穿之明月归来

    蜉蝣一只,沧海一粟,千亿年难寻携手。在宇宙的某处角落,一处名叫第七空间的小千世界开启了快穿系统,月曦作为其中一个任务者也参与了快穿。几世浮沉,百年光阴,月曦走过了无数小千世界,温暖感动的岳灵篇,男尊女卑的如蓝篇,风华绝代的云烟篇,异世不速之客杨落篇,倾国倾城的妲己篇……这无数小千世界,为月曦空白的记忆链上增添了斑斓色彩。月曦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她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方向在哪里,她只知道,每一处记忆空白的填补,都让她空荡荡的心脏,多了零星温暖……但是……总有狗子想打我女王主意!某系统:{月姑娘,月大爷,咱需要让着反派大佬啊啊啊~}某月:“什么?不可能,本姑娘我行我素惯了,不稀罕惯着别的。}某系统:{月大爷,这是大佬啊,上面的大佬特别指定要照顾的大佬啊~}某月:“管我屁事儿?”某系统:{行,大爷你有种别给我来个真人版的真香定律}某月:“……”婉转的,缓缓的,翻了一个……白眼。谁稀罕!
  • 解说·信康

    解说·信康

    忆起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不少人都会有多少的惜春感觉。时值百废俱兴,现代艺术如强劲的风,使我们都陶醉在它的沐浴之中。穿着磨破的靴子、冻疤尚未褪尽的我,那时对自己教养中的欠缺,有一种很强的补足愿望。回到都市我觉得力气单薄,我希望捕捉住“现代”,以求获得新的坐骑。那时对形式、对手法和语言特别关心,虽然我一边弄着也一直在琢磨:这些技术和概念的玩意究竟是不是真有意味的现代主义。裹挟的时代,把我们从六十年代投入了蜕变更新的八十年代。我从一个职业牧民,变成了一个职业写作者。“现代”冲淘着那时的中国文学界。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 漫天星辰只许你

    漫天星辰只许你

    他说过,要娶她,就一定要排除万难娶她为妻…………“嫁给我,你想要什么,都能满足。”“我想要包养小鲜肉都可以?”“做梦!”
  •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如水的月光轻轻笼罩着大地,她觉得从未有过这般快意。温柔、恬静的月光是这般的恰到好处。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魂生天地

    魂生天地

    太平盛世只是表象,盛世背后,是无数的尸山血海,他们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你们活着过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