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700000080

第80章 胡适之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3)

校勘学的方法,可分两层说。第一是根据,第二是评判。根据是校勘时用来作比较参考的底本。根据大约有五种:(1)根据最古的旧本子例如阮元的《论语注疏校勘记》,引据的本子,是《汉石经残字》,《唐石经》,《宋石经》,皇侃《义疏》,《高丽本》(据陈鳣《论语》古训引的),《十行本》(宋刻的元明修补的),《闽本》(明嘉靖时刻),《非监本》(明万历时刻),《毛本》(明崇祯时刻),共计九种古本。(2)根据古书里引用本书的文句。例如《群书治要》《太平御览》等书,引了许多古书,可以用作参考。又如阮元校勘《论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一句,先说:“皇本高丽本而作之,行下有也”,这是前一种的根据。阮元又说:“按《潜夫论·交际篇》孔子疾夫言之过其行者,亦作之字”,这是第二种的根据。又如《荀子·天论》“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这四项是平等的,不当夹一个“则”字。《韩诗外传》有这一段,没有“则”字。《群书治要》引的也没有“则”字。故王念孙根据这两书说“则字是衍文”。(3)根据本书通行的体例最明显的例,是《墨子·小取篇》,“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第二个“也”字,初看似乎无意思,故毕沅校《墨子》,便删了这个字。王念孙后来发见“《墨子书》通以也为他”一条通例,故说这个“也”字也是“他”字,“举他物以明此物谓之譬”,这就明白了。他的儿子王引之又用这条通例来校《小取篇》:“无也故焉”的“也”字,也是“他”字;又“无故也焉”一句,也应改正为“无也故焉”,那“也”字也是“他”字。后来我校《小取篇》“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两句,也用这条通例来把第一和第三个“也”字,都读作“他”字。(4)根据古注和古校本。古校本最重要的,莫如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古注自汉以来多极了,不能遍举。我且举两个应用的例:《易·系辞传》“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议字实在讲不通。《释文》曰:“陆姚桓元荀柔之作仪。”而“仪”字作效法解,与拟字并列,便讲得通了。《系辞》又有:“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我不懂得此处何故单说“吉”,不说“吉凶”?后来我读孔颖达《正义》说:“诸本或有凶字者,其定本则无也”,方才知道唐初的人,还见过有“凶”字的本子,可据此校改。后来我读《汉书·楚元王传》:“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此又可证我的前说。(5)根据古韵。我引王念孙《读书杂志》一段作例:

《淮南子·原道训》:“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按始终,当作终始。(上文云“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公洞为韵。右始为韵(右古读若“以”说见《唐韵正》。)。若作始终,则失其韵矣。

又《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圄,驰于外方(外方据道藏本各本作方外),休乎宇内,烛十日而使风雨,臣电公,役考父,妾宓妃,妻织女。”按“宇内”当为“内宇”(内宇犹宇内也。大林中谓之中林,谷中请之中谷矣),内宇与外方相对为文。宇与野,圄,雨,父,女,为韵,(野古读若“墅”说见《唐韵正》。)若作“宇内”,则失其韵矣。

说林篇:“无乡之社,易为黍肉;无国之稷,易为求福。”案“黍肉”当作“肉黍”。后人以肉与福韵相协,故改为“黍肉”。不知福字古读若偪;不与肉为韵也。社黍为韵,(社古读若墅,《说文》社从示,土声。(《甘誓》:“不用命戮于社”与祖为韵,《郊特牲》“而君亲警社”与赋旅伍为韵,《左传》闵二年成季将生卜辞“间于两社”与辅为韵,《管子·揆度篇》“杀其身以衅其社”与鼓父为韵)稷福为韵。若作黍肉,则失其韵矣。

以上五项,是校勘学的根据。但是这几种根据,都有容易致误的危险:先说古本。我们所有的古本,已不知是经过了多少次口授手写的钞本了,其中难保没有错误。近人最崇拜宋版的书,其实宋版也有好坏,未必都可用作根据。次说古书转引本书的文句,也有两大危险:第一引书的人,未必字字依照原文,往往随意增减字句。第二初引或不误,后来传钞翻印,难免没有错误。次说本书的通例,也许著书的人偶然变例。次说古注与古校本。古校本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究竟应该从那一个校本。古注本也有被后人妄改了的。例如《老子》二十三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句本当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看上文第六节)。故王弼注云:“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也。”(此据《永乐大典》本)但今本王注改作“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焉”,这便不成话了。最后说古韵的根据,有时也容易致误。我且引一条最可注意的例:

《易经·剥象传》:“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又《丰象传》:“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这两条的韵,很不容易说明。顾炎武作《易音》,竟不懂“用”何以能与“载”“事”为韵?杨宾实说,两“用”字皆“害”字之误。卢文弨赞成此说,说:“害在十四泰,载在十九代,事在七志,古韵皆得相通。古害字作,故易与‘用’字相混。”这一说从表面看去,似乎很圆满了。后来王念孙驳他道:“凡《易》言君子小人者,其事皆相反。君子得舆,小人剥庐,亦取相反之义。……非谓小人不能害君子也。右肱为人之所用,右肱折,则终不可用。……折肱,则害及肱矣,何言终不可害乎?今案‘用’读为‘以’。《苍颉篇》:‘用,以也。’用与以声近而义同,故用可读为以。犹‘集’与‘就’声近而义同,故集可读为就;‘戎’与‘汝’声近而义同,故戎可读为汝也。……《剥象传》以灾,尤,载,用为韵,《丰象传》以灾,志,事,用为韵,……于古音并属‘之’部。……若‘害’字则从丰声,丰读若介,于古音属‘祭’部……(在诸经中与害为韵者)凡发,拨,大,达,败,皙,逝,外,未,说,牵,迈,卫,烈,目,揭,竭,世,艾,岁等字,皆属‘祭’部。遍考群经《楚辞》,未有与‘之’部之灾,尤,载,志,事等字同用者。至于老庄诸子,无不皆然。是害与灾,尤,载,志,事五字一属‘祭’部一属‘之’部,两部绝不相通。”(《经义述闻》卷二)因为这些根据,都容易弄错,故校勘学不能全靠根据。校勘学的工夫,在于“评判”。校勘两字,都是法律的名词,都含有审判的意思。英文“Textual Criticesm”译言:“本子的评判。”我们顾名思义,可知校勘学决不单靠本子或他种的根据,可知校勘重在细心的判断。上文王念孙校一个“用”字,便是评判的工夫。段玉裁有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一篇,说这个道理最明白。

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其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二者不分,如治丝而棼,如算之淆乱其法实而瞀乱乃至不可理。何谓底本?著书者之稿本,是也。何谓立说?著书者所言之义理,是也。《周礼·轮人》:“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自《唐石经》以下各本,皆作“下迤”。唐贾氏作“不迤”。故疏曰:“不迤者,谓辐上至毂,两两相当,正直不旁迤,故曰不迤也。”文理甚明。今各本疏文皆作“下迤”(下迤者,谓辐上至毂两两相当,正直不旁迤,故曰下迤也),其语绝无文理,则非贾文之底本矣。此由宋人以疏合经注者,改疏之“不”字,合经之“下”字。所仍之经,非贾氏之经本也。然则经本有二:“下”者是欤?“不”者是欤?曰:“下者是也。”“望而视其轮”,谓视其已成轮之牙。轮圜甚,牙皆向下迤邪,非谓辐与毂正直两两相当也。经下文:“县之以视其辐之直”,自谓辐;“规之以视其圜”,自谓圜轮之圜在牙。上文“毂,辐,牙为三材”,此言轮,辐,毂,轮,即牙也。然则唐《石经》及各本经作“下”是;贾氏本作“不”非也。而义理之是非得矣。倘有浅人校疏文“下迤”之误,改为“不迤”,因以疏文之“不迤”而改经文之“下迤”,则贾疏之底本得矣,而于义理乃大乖也!(段氏共引五例今略)故校经之法,必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各得其底本,而后判其义理之是非,而后经之底本可定,而后经之义理可以徐定。不先正《注疏释文》之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经韵楼集》)我们看了这种校勘学方法论,不能不佩服清代汉学家的科学精神。在浅学的人,只觉得汉学家斤斤的争辩一字两字的校勘,以为“支离破碎”,毫无趣味。其实汉学家的工夫,无论如何琐碎,却有一点不琐碎的元素,就是那一点科学的精神。

凡成一种科学的学问,必有一个系统,决不是一些零碎堆砌的知识。音韵学自从顾炎武,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直到章炳麟,黄侃研究古音的分部,声音的通转,不但分析更细密了,并且系统条理也更清楚明白了。训诂学用文字假借声类通转文法条例三项作中心,也自成系统。惟校勘学的头绪纷繁,很不易寻出一些通则来。但清代的校勘学,却真有条理系统,故成一种科学。我们看王念孙《读淮南子杂志》的《后序》,说他订正《淮南子》共九百余条,推求“致误之由”,可得六十四条通则。这一篇一万二千字的空前长序(读书杂志九之二十二)真可算是校勘学的科学方法论。又如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的五,六,七三卷,也提出许多校勘学的通则,也可算是校勘学的方法论。

我想上文举的例,很可以使读者懂得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了。他们用的方法,总括起来,只是两点:(1)大胆的假设。(2)小心的求证。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证据不充足,不能使人信仰。上文举的许多例,大概多偏重求证一方面。我现在且引清学的宗师戴震论《尚书·尧典》“光被四表”的光字的历史作为最后的一条例,作为我这一篇方法论的总结束。

考《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蔡沈解“光”为“显”,这是最普通的解法。但是孔安国《传》说:“光,充也。”光字作显解,何等近情近理。为什么古人偏要解作“充”字呢?岂不是舍近而求远吗?但是戴震说:

《孔传》:“光,充也。”陆德明《释文》无音切。孔冲远《正义》曰:“光,充;释言文。”据郭本《尔雅》,“桄,颎,充也”。注曰:“皆充盛也。”《释文》曰:“桄,孙作光,古黄反。”用是言之:光之为充,《尔雅》具其义。……虽《孔传》出魏晋间人手,以仆观此字,据依《尔雅》,又密合古人属词之法,非魏晋间人所能;必袭取师师相传旧解,见其奇古有据,遂不敢易尔。后人不用《尔雅》及古注,殆笑《尔雅》迂远,古注胶滞,如光之训充,兹类实繁。余独以谓病在后人不能遍观尽识,轻疑前古,不知而作也。

戴震是不信伪《孔传》的人,但他却要为“光,充也”一句很不近情理的话作辩护士。我们且看他的说法:

《尔雅》桄字,六经不见。《说文》:“桄,充也。”孙愐《唐韵》:“古旷反。”《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郑康成注曰:“横,充也;谓气作充满也。”《释文》曰:“横,古旷反。”《孔子·闲居篇》:“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至五致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郑注曰:“横,充也。”疏家不知其义出《尔雅》。

《尧典》古本必有作“横被四表”者。横被,广被也。正如《记》所云:“横于天下”“横于四海”。横四表。格上下对举,横转写为桄,脱误为光,追原古初,当读“古旷反”。庶合充霩广远之义。

这真是大胆的假设。他见郭本《尔雅》的桄字在孙本作光,又见《说文》有“桄,充也”的话,又见《唐韵》读“桄”为“古旷反”。而《礼记》的横字既训为充,又读古旷反。——他看了这些事实,忽然看出他们的关系来,遂大胆下一个假设,说《尧典》的光字就是桄字,也就是横字。但是《尚书》的各本,明明都作“光”字。戴震于是更大胆的提出一个很近于武断的假设,说“《尧典》古本必有作横被四表者”。这话是乾隆乙亥(一七五五)年与《王内翰凤喈书》里说的。过了两年(一七五七),钱大昕和姚鼐各替他寻着一个证据:

(证一)《后汉书·冯异传》:“有横被四表,昭假上下。”

(证二)班固《西都赋》有“横被六合。”

过了七年多(一七六二),戴震的族弟受堂又替他寻着两个证据:

(证三)《汉书·王莽传》:“昔唐尧横被四表。”

(证四)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化溢四表,横被无穷。”

过了许多年,他的弟子洪榜又寻得一证:

(证五)《淮南·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高诱注:“横,读桄车之桄。”是汉人横桄通用,甚明。

他的弟子段玉裁又寻得一证:

(证六)李善注《魏都赋》引《东京赋》“惠风横被”。今本《东京赋》作“惠风广被”,后人妄改也。

这一个字的考据的故事,很可以表示清代学者的学问的真精神。假使这个光字的古本作横已无法证实了,难道戴震就不敢不下那个假设了吗?我可以断定他仍是要提出这个假设的。如果一个假设是站在很充分的理由上面的,即使没有旁证,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假设。但他终究只有一个假设,不能成为真理。后来有了充分的旁证,这个假设便升上去变成一个真理了。

戴震自己讲这个字的考据道:

述古之难,如此类者,遽数之不能终其物。六书废弃,经学荒谬,二千年以至今,……仆情僻识狭,以谓信古而愚,愈于不知而作。但宜推求,勿为株守。例以光之一字,疑古者在兹,信古者亦在兹。

“但宜推求勿为株守”八个字,是清学的真精神。

同类推荐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以期实现完善社会管理的目的。从夏商周时期,古代国家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民言论的征集和采纳,专门设立负责采风的官员收集民间歌谣,用做国家对人民心声的倾听,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对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季札称赞的《唐风》中有一首《蟋蟀》,其情真挚,其思殷切,当称季札之赞美。
热门推荐
  • 双面老公的契约娇妻

    双面老公的契约娇妻

    原以为你真心爱我,却没想到你接近我是怀有目的,即便知道真相,我却还愿意沉迷不误。
  • 朋友的遗憾

    朋友的遗憾

    后来的时间里,朋友的遗憾渐渐的也成了我的遗憾。
  • 永效鸾凰

    永效鸾凰

    谢鸣凰恃才傲物,素来视天下男子如草芥。唯一入她眼的师兄却眷恋权势,一心入赘皇家。东兰大军来侵,四大名将联袂,西蔺岌岌可危。谢鸣凰临危授命。世事如棋,变幻不定,究竟谁是她的真命天子?谁又是这瑰丽江山的真命天子?
  • 训世评话

    训世评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潜夫论笺校正

    潜夫论笺校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这该死的禁忌

    快穿之这该死的禁忌

    女主穿梭万千世界攻略男主,第一次写文,要是有不好的地方,一定会多多改善的呢。
  • 柯南世界的魔术师

    柯南世界的魔术师

    搭乘上最后一般穿越列车的冲野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日本,附身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身上。之后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个三无产品,无亲戚、无金钱、无工作。幸好有爷爷留给自己的饺子铺,不过这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店铺能干啥啊。正想着好好赚钱能吃顿包饭的冲野失,意外看到了一份报纸...小胡子大叔?日本警视厅?搜查一课目暮警官?一串问号三连,惊的冲野失体无完肤,雷的是外焦里嫩。幸好冲野失从犄角旮旯里找到了一个覆盖着奇妙符文的古朴盒子,里面竟然有一本记载着名为‘魔术’的奇怪书籍,从此冲野失的平静生活彻底被打乱了...
  • 那个大夫厉害爆了

    那个大夫厉害爆了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界乱——恍若成了永恒;战——恍若成了主题门派混战、妖魔横行、各国争斗……且看出身富贵,长于山野,只想做个小大夫、与世无争、逍遥过日的少年,深陷重重迷雾、国恨家仇的少年,如何逆天改命,习武修仙,怎么拨迷雾报家仇,怎么利用睿智和能力斩邪妖除魔……
  • 一品夫人荣宠记

    一品夫人荣宠记

    作为侯府毫无存在感的庶女,上一世的洛简澜被情爱蒙蔽了双眼,最后却被所爱之人灌下毒酒,受尽折磨凄惨而亡!重活一世,她斗嫡母,护生母,前世欺她负她辱她之人,今世她必将百倍奉还!不料惹上闷骚小侯爷,以近乎蛮横的姿态霸占了她身边的位置。然而,这男人白天看着人模人样的,怎么一到了晚上就化身为狼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