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4100000005

第5章 从“仁宣之治”到孝宗中兴(1)

(一)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是明成祖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在位仅十个月。

朱高炽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他为人稳重,爱好读书,深得祖父明太祖的喜爱。

朱高炽长得过于肥胖,行动不便,总要由两个内侍搀扶着才能行动,走起路来跌跌撞撞。为此,一生嗜武的明成祖不喜欢这个儿子。明成祖起兵争夺帝位时,让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众成功地阻挡了明惠帝大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才使明成祖另眼相看。在此期间,明惠帝曾写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他归顺朝廷。朱高炽接信之后连看都没看,就原封不动地派人送到明成祖面前,使明惠帝的反间计彻底失败了。

由于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二弟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曾多次救过明成祖,明成祖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帝位必将是你的了。”听了这话,朱高煦热血沸腾,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明成祖登上帝位后,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仁厚儒雅,深得文臣拥戴,而且他是明太祖亲自为明成祖选择的继承人。更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聪明过人,深得明成祖的喜爱,人称“好圣孙”。于是,明成祖终于下了决心,于永乐二年(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煦落选后并未屈服,迟迟不肯到封地去,留在京城准备伺机而动,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后来,大臣杨士奇和徐皇后出面说服明成祖,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到乐安(山东省惠民县)就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在北征返京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不知所措,与大臣杨荣密商如何处置。杨荣指挥若定,认为离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为了避免二皇子朱高煦、三皇子朱高燧趁机作乱,应暂秘不发丧。于是,他们用锡铸棺将明成祖尸体收殓起来放在车中,每到一地和平时一样进膳,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军中浑然不觉。杨荣先回北京向太子报告情况,决定了处理方法。结果,朱高炽顺利地即位了。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国家政局未发生丝毫骚动,也未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明仁宗继位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明仁宗赦免了明惠帝旧臣和永乐年间因连坐流放到边疆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

明仁宗平反冤狱,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一案,永乐朝解缙一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

这样,便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明仁宗选用贤臣,任命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辅政,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百姓得到了实惠。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因肥胖症猝死于钦安殿。

明仁宗在位虽不到一年,但实际在位时间并不短。明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一切政务均由他掌管,由他监国,等同皇帝。因此说,他为明朝作的贡献是不小的。

(二)明宣宗

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明仁宗的长子,29岁继位,史称明宣宗,年号宣德。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日,朱瞻基出生在北京。朱棣夺得天下后在南京登基,朱瞻基随祖母离开北京也来到南京。祖父明成祖和祖母徐氏非常钟爱他,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朱瞻基自幼聪明,喜好读书,过目不忘。永乐五年(1407年)四月,他出阁读书,明成祖特命姚广孝做他的老师。朱瞻基学习刻苦,留意古今兴衰和历朝治乱,从中领会治国的道理。

明成祖用言传身教来影响这个招人喜爱的孙子,为他以后君临天下做准备。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巡幸北京,令朱瞻基同行。途中,明成祖特意带朱瞻基到田间观察农作物、农具和耕种的过程,到农民家里看他们的衣食住行,让朱瞻基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治理国家必须体恤农民。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亲征蒙古,让尚书夏原吉辅佐朱瞻基留守北京,学习处理日常政务。当时,北京是国家的陪都,地位十分重要。夏原吉每天早上辅佐朱瞻基处理政事,从容不迫,井井有条,让朱瞻基积累了许多处理政务的经验。夏原吉还陪朱瞻基深入乡村,体察百姓疾苦。此后,朱瞻基多次在夏原吉的侍从下往返于两京之间,经常谈论治国方略,获益匪浅。

永乐十二年(1414年),为了让朱瞻基接受战场的历练,明成祖命他随军亲征蒙古。朱瞻基经常随明成祖检阅军队,学习战法。

在祖父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一直没有放弃争夺帝位的念头,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安定。朱高煦在被父亲安排到乐安之后,并没有改过自新,而是准备随时发难。当明仁宗突然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往北京。朱高煦在他必经之路上埋伏人马准备截杀他,而他行动极为神速,赶到北京登基为帝,阴谋才没有得逞。

朱瞻基继位后,加强了对两位皇叔的防范。但表面上重加赏赐,仍以礼相待。朱高煦认为少主新立软弱可欺,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仿照父亲起兵争夺帝位,派人到北京秘密联络英国公张辅作内应,结果为朝廷所知。明宣宗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劝他罢兵,他执意不听。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群臣意见不一。有些大臣主张命将出讨,而杨荣、夏原吉等大臣则力主以明惠帝为前车之鉴,要明宣宗御驾亲征。明宣宗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建议,皇帝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民心也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朱高煦闻讯,只得投降。大臣请求将其就地正法,明宣宗顾及亲情,没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押回北京,废为庶人,在西安门内辟出囚室,械系朱高煦。

明宣宗回师途经献县时,大学士陈山劝明宣宗移师彰德(赵王朱高燧封地),袭执赵王朱高燧,大臣多表同意。朱高燧早存夺位之心,始终是朝廷之患。明宣宗颇有移军彰德之意,因杨士奇等人苦苦劝谏,最终班师回京了。

回到北京后,朝臣交章上奏,请求将赵王的护卫削去,将他拘留北京。明宣宗没有同意,念及就这一个叔父了,应该想个保全的办法,于是他将群臣的奏章派人送给赵王看。赵王看到奏章,十分惊恐,立即上表谢恩,并自请削去护卫,得以寿终正寝。

其实,赵王这次没有起兵,并不是因为他已改过自新。他对汉王的叛乱极为赞成,并且积极招待汉王派来的联络使者。赵王府左长史胡永兴力劝赵王不可造次,赵王根本不予理睬。胡永兴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杀了汉王的使者,烧掉了来往的信件,将赵王参与叛乱的证据销毁了。这样,赵王才逃过一劫。

汉王朱高煦本来是可以留住性命的。三年后,明宣宗带着内侍前去探望朱高煦,不想朱高煦对自己遭到禁锢耿耿于怀,竟用脚将明宣宗勾倒。明宣宗惊魂未定,盛怒之下命人将朱高煦罩在一个300斤重的铜缸下,四周燃起炭火,将其活活烤死。最后,铜缸烧化了,朱高煦尸骨无存。

汉王和赵王的威胁解除后,社会安定,为明朝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明成祖曾经发兵八十万征讨交趾,将其并为明朝的一个省,在那设置官吏加以统治。但交趾不肯臣服,起兵反对明朝的战争时有发生。明朝连年用兵交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渐感难以承受了。宣德六年(1431年),明宣宗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安南再次独立,脱离了明朝的直接统治,但仍然是明朝的属国。直到明朝末年,明朝和安南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放弃安南之举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明宣宗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下令招人垦荒,发展农业生产。

明宣宗是位仁君,十分爱护百姓,认真为百姓选拔好官。当时,苏州府是他的一块心病。苏州府每年上交税粮281万石,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可是苏州官吏贪污成风,百姓端着金饭碗却要挨饿,不少人被逼得背井离乡,流落他乡。从明成祖以来,朝廷多次选拔官吏去治理,均未收到成效。

明宣宗反复考虑后,降旨让百官保举京官中廉洁公正而又精明强干的人去做苏州知府。经百官推荐,明宣宗选中了况钟。况钟是江西靖安人,曾在县里当过九年书吏,因办事认真、考核成绩优秀被推举进京担任礼部小吏。明宣宗任命况钟担任苏州知府,特地颁给况钟一道玺书,允许他先斩后奏,有权独自处理事情。

况钟上任后,先是装糊涂,胥吏抱着案卷请示他时,他只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胥吏见他这样,无不窃喜。一个月后,况钟经过充分调查,摸清了情况。这时,他让人在知府大堂摆上香案,把府中的官吏、城乡的里长以及府学的学生都叫来,然后取出皇帝的玺书高声朗诵,当念到“官吏有犯法者可直接处置”一句时,那些平时为非作歹的胥吏吓得浑身乱抖。

况钟读完玺书,把里长叫到跟前,要他们在善、恶两个簿子上填写胥吏的名字,然后优待并宴请善者,从严惩治恶者,将那几个极其贪婪的胥吏当堂摔死在阶下,并将尸体摆在闹市上示众。此后,所有胥吏再也不敢贪赃枉法,百姓纷纷回乡务农,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况钟整顿官纪的事一下子传遍了苏州一府七县,百姓都夸他是皇帝派来的救星。况钟在苏州九年任满后,按惯例要进京接受吏部考核,重新安排。但苏州百姓一再挽留,不放他走。明宣宗体恤民心,让况钟仍为苏州知府,但给他加官晋级,让他食二品俸禄。

苏州百姓把明宣宗和况钟的像挂在祠堂里,由衷地礼拜。

由于明宣宗任贤惩恶,地方官无不勤政爱民,全国大治。

仁宣两朝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史称“仁宣之治”。清代历史学家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人们都说这样的评论是有道理的。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病逝。

(三)明英宗和明代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9岁继位,年号正统。

明英宗继位时年纪尚幼,军政大事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手中。太皇太后张氏是明仁宗的皇后,明宣宗的母亲,明英宗的祖母,很有才智,一心关怀幼帝,国家大事多禀她裁决,处理十分得当。“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相。他们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接着三杨也先后退休,明英宗幼时的贴身太监王振掌握了朝中大权。

元朝灭亡后,蒙古虽然无力与明朝争天下了,但他们雄踞北方,时刻都是明朝的严重威胁。

明英宗时,蒙古在瓦剌部首领也先的领导下渐渐强大起来,蒙古的势力范围西起今日的新疆、甘肃、青海,东到辽东,疆域辽阔。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二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派使者到北京进贡,要求与明朝皇帝通婚,娶公主为妻。明朝翻译官马云、马青和指挥吴良私自答应了他,于是也先特地前来贡马作为聘礼。明廷大臣问道:“皇上并未许婚,为何送聘礼?”也先一听,又羞又恼,悻悻而去。

这年七月,也先率军攻打山西重镇大同。边报传来,太监王振劝明英宗说:“也先要求通婚,无礼已极,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是不会老实的,请陛下御驾亲征吧。”明英宗对王振言听计从,立即答应了。

原来,王振是明英宗的贴身太监,粗通文墨。入宫后,他曾教幼年的明英宗识字,因此明英宗怕他。他很有心机,常出宫买些儿童玩具给幼年的明英宗玩,因此明英宗从小就特别喜欢他。明英宗亲政后,王振不仅掌管后宫,在前朝也是说一不二。他恃宠专权,朝廷内外无人不怕他。

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后,任命王振为全军统帅。粮草还未准备充足,五十万大军就仓促出发了。一路上正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泞,行军缓慢,士兵饿死无数,遍地都是尸体。

也先闻报,心中大喜,认为这正是捉拿明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他命令将士佯败,要将明军引入重围。王振以为瓦剌军惧怕明军,正在逃跑,便下令追击瓦剌军。也先见明军中计,下令道:“兵分两路,从两侧包抄明军!”结果,明军前军遭到瓦剌军伏击,全军覆没。明英宗见败局已定,急忙下令道:“速速班师回京!”

明军撤到土木堡时,已近黄昏时刻,大臣纷纷建议说:“请陛下令大军再前行二十里,进怀来城等待援军吧。”王振驳斥道:“糊涂!尚有千辆辎重未到,岂能抛弃?必须在土木堡等待!”明英宗在王振面前是个不敢拿主意的人,连忙点了几下头。其实,那些车里装的大多是王振一路上收取的礼物。

也先深怕明军进驻怀来据城固守,急忙下令军中道:“马不停蹄,给我猛追!”在明军抵达土木堡的第二天,也先就追了上来,将土木堡层层包围。

明英宗几次突围不成,被也先生擒。明军见天子做了俘虏,顿时溃不成军,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大哭不止,忙从内库拿出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上去寻找瓦剌军,想把明英宗赎回来,结果只是徒劳一场。

从土木堡逃回来的伤兵陆续在北京城里出现,有断手的,有缺腿的。官民见了,人心惶惶。京城里留下的兵马不多,瓦剌军来了怎么抵挡呢?这是大家最担心的事。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代理皇帝的职权,并召集大臣商量御敌之策。

朱祁钰是明宣宗的次子,自幼受过很好的教育。朱祁钰的生母原是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朱高煦谋反兵败后,汉王宫的女眷全部充入后宫为奴。御驾亲征的明宣宗在返京途中邂逅了吴氏,被吴氏的美貌与聪明打动,一见钟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罪人的下人吴氏不能被封为嫔妃,于是明宣宗将她安排在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一年后,吴氏为明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吴氏因此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

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病重,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中,并托付给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和孙皇后,让她们善待朱祁钰母子,婆媳二人都答应了。两年后,明宣宗病逝,孙皇后没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钰为郕王,并为他修建王府,供他们母子二人居住。

明英宗被俘时,郕王已经二十出头了。大臣们七嘴八舌,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见大臣徐有贞说:“瓦剌兵强马壮,我们抵挡不住,不如迁都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再说。”兵部侍郎于谦严肃地向皇太后和郕王说:“主张逃跑的应该斩首。京城是国家根本,如果朝廷一撤,人心一散,大局就不可收拾了。我们要记取北宋亡国的教训啊!”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太后决定叫于谦指挥军民守城。

同类推荐
  • 大国师万岁

    大国师万岁

    宫灿是一名热爱历史的理科生。因为车祸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他发现他有精钢不坏之身,并且力大无穷。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想天下大同!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封建两千年社会进步缓慢真的是因为认知不够吗?
  • 牛史·晚清篇

    牛史·晚清篇

    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故事为纬,在广博的史料基础上,从细节入手,以人性角度厘清了晚清群星璀璨历史中的诸多误读,再次展现谭伯牛对历史的精通和对人性的了然,精细打磨一个与你印象中不一样的晚清军政界。这里的事,知者或鲜,值得一记;这里的人,百年后思之,仍使今人感佩万分。这里既有爱吐槽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絮絮叨叨的左宗棠,一身痞气的李鸿章;也有靠个人力挽狂澜的名将鲍超,有着高明的权术、却看不清时势走向的“海翁”钱阿穆……在谭伯牛笔下,晚清群雄跳出你我刻板的印象框架,或庄或谐,或悲或喜,尽显鲜活人性。
  • 三国之我霸三国

    三国之我霸三国

    赵云是我师兄,司空杨彪是我爸,冀州牧是我姑父,对不起,我就是这么牛的背景,我就是杨信,不管你是公孙瓒还是袁绍,冀州是我的,幽州我会来取,天下我会来取,你们只管等着。。。。
  • 建文帝传奇

    建文帝传奇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谜案——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之谜。
  • 武道三国

    武道三国

    这是一位小小政委,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张鲁搞风搞雨的故事。ps:这是低武三国。
热门推荐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班纳特太太的毕生大志就是把五个闺女体面地嫁掉,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于是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门子弟达西与聪慧机敏的二女伊丽莎白之间的谗言误会,富家公子彬格莱与贤淑善良的长女吉英之间的欲说还休,浪荡公子韦翰与轻佻无理的小女丽迪雅的私奔秽闻……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深入人心。
  •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回到明朝开工厂

    回到明朝开工厂

    穿越到万历五年,这是最好的时代,朝有张居正改革、外有戚继光靖北。倭寇靖、四海平,正是太平盛世,寻思着农妇山泉有点田,过个小日子,娶个小媳妇,种上几亩田,整点小发明,顺便医个病开个厂……这种日子挺悠闲的。可救命之恩不是应该以身相许嘛,怎么能倒打一耙哪?在时代的裹挟下,施奕文只能一路向前,从小人物一步步走向巅峰……——————————书友群:150536833
  •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内容,将精彩的好句子好段落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既为小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供急需的素材,又助其在借鉴经典句段中升华思想;既为其寻找到了一位常伴身旁的良师益友,又能激发其创新灵感,进入迷人的作文世界。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感时上卢相

    感时上卢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魂夜之默契情人

    销魂夜之默契情人

    他们是最默契的床伴,在一起整整四年他们共有无数个唯美的销魂夜他一直以为终有一天他会和她结婚,却没有想到一夕之间所有的一切全都破碎她离开了他,去寻找她梦想中的欢乐园他恨她,却在不知不觉中依然爱她爱得那么深他越是恨她,她就越不在乎她从没后悔成为他的床伴,但却拒绝用心去爱他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女人她怕再受到伤害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仇恨掩盖了一切、、、、、、、随心作品交流新群号:60031218敲砖石:随心作品中任何一个角色名字.《尝欢掠爱》已经完结!〈销魂夜之冷心情人〉新文《剜心》正式开坑,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欢迎亲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心的新文!
  •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保罗·高尔文的一生》向我国企业界、经济界和广大读者逐一介绍这些世界著名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创业历史、经营现状以及他们的管理体制与经验,希望对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能够有所裨益。对高尔文来说,他的商标名称的重要性及它代表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宝贵财产。不止一次的重要决定都与“摩托罗拉”有关,在公司的形成时期这一名称帮助它克服了困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