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4100000004

第4章 略谈明朝(3)

朱棣的燕军虽然勇猛,但数量有限,和号称百万的南军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叛乱初期虽然互有胜负,总体上却一直处于劣势。

在仔细分析了形势后,姚广孝提出避免和南军进行硬碰硬的对抗,放弃夺取城市,直接从南军缝隙穿过,南下直取南京的建议。朱棣接受这一建议,燕军很快杀进南京,夺得了天下。

朱棣做了皇帝,极其感激姚广孝,认为他的功劳最大,超过了所有的武将。

朱棣在登上帝位的第二年,不顾姚广孝的和尚身份,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恢复姚姓,同时要他蓄发还俗,赐给他府第和两名宫女。这一切姚广孝均未接受,平时穿朝服上朝议政,退朝后随即换上僧服,而且依旧住在寺院里。朱棣以为他佛缘太深,只得作罢,也不怪他。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朱棣即位之后大肆诛杀异己,让姚广孝心有余悸。

朱棣攻取南京后,主张削藩的主要谋士黄子澄被砍去双手和双腿,然后被杀。齐泰也被灭族。朱棣对在战场上抵抗最为坚决的铁铉极其愤恨,命人割下他的耳鼻后才将其杀死,妻女沦为官妓。礼部尚书陈迪不肯投降,和儿子等六人同日就刑。朱棣在行刑前将陈迪儿子的耳鼻割下煮熟让陈迪吃掉,并问味道如何。陈迪毫无惧色,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鲜美无比。”说罢坦然就刑。

朱棣从北京出发时,姚广孝曾劝他不要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说如果杀了方孝孺,读书人就绝种了。

朱棣进南京后,召方孝孺为其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肯。朱棣以死相逼说:“你自己的性命不要了,难道不顾及九族吗?”方孝孺大义凛然,朗声回答说:“便杀十族又奈我何?”朱棣盛怒之下,灭了他的十族。所谓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将朋友门生也算在内。

姚广孝拒绝还俗后,奉命赈济苏州、湖州等地。他特意顺路到家乡长洲探亲,把明成祖赏给他的金银布匹全部散发给宗族和乡亲了。

不料,姚广孝帮助朱棣夺位,被视为叛乱,颇为人所不齿。他的朋友王宾拒绝与他见面,唯一的亲人姐姐不理他,他要叙叙亲情,结果被姐姐厉声骂了出来。

这一切让姚广孝大为失望,不得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并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此后,他把心血全部倾注在纂修《永乐大典》上了。

明朝不设丞相一职,明成祖在永乐元年组建文渊阁,代替丞相参预国家决策,类似内阁,直接听命于皇上,有利于皇帝掌控朝政。文渊阁极为重要,进文渊阁的人都是大才子,而且年龄都很轻,解缙是其中年龄较大的,也只有34岁。

永乐元年,一天明成祖到文渊阁视察工作,问起文渊阁藏书的情况,解缙回答说:“藏书太少了。”明成祖说:“百姓家如有余资,尚欲购书,何况朝廷了?”说罢让解缙开出书单,送交礼部购买。解缙乘机说:“有些典籍在战乱中散失,已经难以寻觅,不如编纂一部文献大成流传百世。”明成祖一听此言,大喜道:“好啊!正合朕意,此事就交给你来完成吧。”于是,一部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解缙主持下开始编纂了。

解缙于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初七日出生在吉水鉴湖(今江西省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类书进呈明成祖。明成祖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还赏赐了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不久,明成祖发现这部类书与他的要求相距甚远,还有许多佛道典籍未收录,只收录了儒学等方面的典籍。于是明成祖决定重新编修,任命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负总责,前后参与编纂的近三千人。

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姚广孝等人将编好的《永乐大典》进呈明成祖,明成祖终于满意了。

《永乐大典》共22877卷,外加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此前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只有100卷,北宋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都各有1000卷。《永乐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前无古人的。《永乐大典》的显著特点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在《永乐大典》的庆功会上没有解缙的身影,原来九个月前解缙被贬到广西做布政司参议去了。

明成祖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后,次子朱高煦不服,赖在京城不肯到封地去,还不把太子放在眼里。因他受到父皇的宠爱,竟得寸进尺,进出宫殿都与太子并肩而行,有时竟拍太子的脑袋,显得很随便。解缙熟读圣贤之书,是个重礼之人,看到朱高煦这样骄横,就跟明成祖说:“陛下这样纵容朱高煦是错误的,他不去云南,陛下就同意让他留在身边,给他的待遇类似太子。他和太子平起平坐,甚至戏弄太子,陛下却装着没看见。如果陛下不立刻制止朱高煦这种越礼行为,会对国家不利的。”

解缙这种善意的提醒竟被明成祖视为离间骨肉,明成祖当场将解缙大骂一通。

安南即现在的越南,汉唐时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设有郡县。五代十国时期,国内大乱,安南乘机独立,从此成为中国的属国,与朝鲜、日本等国一样,他们的国王由中国皇帝删封,每年要向中国皇帝进献贡品。

明惠帝时期,安南发生政变,安南国王陈氏被胡氏取代。后经调解,胡氏表示愿意让出王位,迎接陈氏回国。没想到胡氏撒了个弥天大谎,陈氏回安南后立即被杀,胡氏还杀了送陈氏回国的明朝使臣。

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明成祖决定在安南国设置郡县,改安南为交趾。解缙独持异议,不同意在安南设郡县,主张继续保留安南作为属国的历史现状。于是,解缙被明成祖赶出朝廷,到广西去当布政司参议。后来的历史证明,解缙是有远见的。

后来,解缙又被贬到交趾。

永乐八年(1410年)一月,明成祖要解缙进京汇报交趾的情况。这年二月,解缙回到南京,偏巧明成祖在前几天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蒙古去了。明成祖这一去将近一年,解缙等到十个多月时,有些急了,心想皇帝不在,向监国的太子汇报不是一样吗?不料,这给恨死解缙的朱高煦落下了口实。明成祖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明成祖报告,说解缙“私见东宫”。

明成祖是个皇帝迷,这也是他起兵夺位的主要原因。听说解缙私见太子,明成祖气不打一处来。暗想:我还没死,就有人想抢班夺权,这还了得。于是,立即下令逮捕解缙。

解缙被捕入狱,在天牢里一关就是五年多。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锦衣卫头子纪纲照例向明成祖呈上天牢罪犯花名册,明成祖看后说:“解缙还在吗?”只问了这一句,别的什么也没说。

纪纲见解缙在明成祖心目中已经无关紧要,回到天牢后,竟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放在雪地上活活冻死了。忠心耿耿、功在千秋的大才子解缙就这样冤死了。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受明成祖派遣,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海远航,最远时到过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交流,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曾七次下西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比哥伦布远航要早一百多年。郑和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保。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被掳入明营,被阉割当了太监,进入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为燕王立了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亲笔写了个“郑”字赐给马三保。马三保从此改姓郑,改名为和,升任内官监太监,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他精通航海图、牵星过洋航海术,熟知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技能与修理知识。

郑和下西洋前,南洋和西洋一带国际环境动荡,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暹罗(泰国)对外扩张,欺压周边国家,威胁满剌加(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占城(在今越南南部)、真腊(在今柬埔寨),甚至在三佛齐(大巽他群岛上的一个古代王国)杀害了明朝使臣,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同时,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海上交通得不到安全保障。于是,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调解了各国之间的矛盾,维护了海上的安全,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从而提高了明王朝的国际威望。

明成祖称帝后,曾五次御驾亲征,打败了蒙古入侵军,让北方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最后一次亲征归途中病逝。

同类推荐
  • 奉臣

    奉臣

    西北边镇的年轻人,习剑跨刀!漠北来的和尚红衣红帽;出场无敌的是那御剑术。谁能一剑拦江?谁能一刀搅海?谁能一指断山?书院的大师兄对此漠不关心,只关心那屡红衣三十年后能否春风满面。那冲锋的铁骑、如林的陌刀、强劲的箭簇、无畏的战士,还有那背以微驼的老人。剑道,江湖,王朝,霸业。我有一壶酒,能否慰奉臣?
  • 秦汉岁月

    秦汉岁月

    战争的硝烟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和平的时光。何时为战,何时为宁,已经没有人分得清楚。但他们似乎也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幸存下来的人们已经学会了在命运的缝隙中苟活。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幸运儿,也并未觉得自己人生有多悲惨。麻木,是这个时代最真切的感受。这里是公元前256年,华夏大地上的战国时期。不断有小国被歼灭,有城池被烧毁,有些种族甚至被灭亡……这是一个历史融合的时代,也是一个残酷冷漠的时代。中国统一的前夕。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 三国之袁氏天下

    三国之袁氏天下

    终于突破了两百四十万字,关于袁绍的书籍写到这里,真心不容易。请大家多多支持,人品保证,绝不太监,大家可以放心收藏!离五百万字,还有不少的路程要走,大大会继续努力!PS:由于大大是新手菜鸟,文笔稚嫩,前期写的真心不好。请观看此书的粉丝们,直接从VIP章节开始看吧,从这里开始文笔还算是不错。实在不行就从最新一卷开始读吧,这一卷写的还算是成熟。大大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请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支持。兄弟姐妹们的支持,就是大大前进的不竭动力!袁氏联盟:QQ群716402136欢迎大家加入!
  • 八百载

    八百载

    天地是炉鼎,苍生并煎与其中,八百载的乱世春秋,将由谁来终结?他是英雄?还是罪人?他是战神?还是人屠?曾经的善良与脆弱远去,深藏在灵魂深处,化作了坚硬的外壳,只剩下冷血,只剩下屠戮。
热门推荐
  • 心若浮尘之伫倚危楼风细细

    心若浮尘之伫倚危楼风细细

    那一日,婶母来学堂唤我,说阿爹病重。方才,我来时,阿爹还好好的,怎么说病重就病重了。但这种事情別人怎敢瞎传,我便赶快随同婶母回去了!
  • 天魂经

    天魂经

    一个少年因为灵魂变异饱受灵魂折磨,在一次病发后,偶遇炼金师封离天,封离天传授他天魂经,从此少年命运得到改变!不但成功度过灵魂变异,还从此一步一步的走上大陆的巅峰!…………这里有各种神兽,各种修炼体质,灵魂异变,肉身异变,炼金师,召唤师,武者各种争锋!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天才,缺的是被发现后的天才!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少年的修炼旅途吧!
  • 剑气长城之拂晓

    剑气长城之拂晓

    他、木讷少年被人轻。勤能补拙追前鸟。他、遭人算计毁长生。以武入道证我行。他、身处红尘心不偏。仗剑江湖走天涯。他、怒为红颜闯异界。长剑一出破拂晓!
  • 流年长歌

    流年长歌

    风度翩翩的少年,为了复仇走上一条强者之路,为了江湖的秩序,为了想要守护之人不惜与整个江湖为敌。
  • 月下鸾

    月下鸾

    云山之巅,雪樱之下,他凝望着她,目光中盛了三千柔情,“月儿,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女孩儿双眸澄澈如水,她回望他,“如果可以,我希望站在最高处的人,也是最美好,最良善的。”男子眼睫微垂,沉吟片刻,他说:“这恐怕无法实现了。”女孩儿听到这句话,觉得有些黯然。“不过……”男子接着说道:“如果有人能做到,那一定是我。”……
  • 天宇一中初一时光

    天宇一中初一时光

    作者斯摩奇距《海山小学队,加油!》之后又一震撼巨作!本书是上一本《海山小学队,加油!》中海山小学队全队升上初中之后的故事。更多精彩情节,敬请期待!试读内容:退步奖:何改云[当然,这是袁国生老师加上的,但是有人很气:获得者:“老师,这是什么玩意儿?”袁国生老师(淡定):“奖状呀。”获得者(o(╥﹏╥)o):老师能不能不要坑我?我来重点班读了一年就只整了个退步奖,我家人会怎么看我呢?”袁国生老师:“不好意思,我想发什么奖状就发什么奖状,轮不着你管!”获得者:“真是个任性的老师,我晕!”袁国生老师:“对呀,我就是这么任性,怎么了?”获得者:“......”袁国生老师:“送客!慢走不送!”获得者:“刚刚说好了要送的......o(╥﹏╥)o”]
  • 末世之原型体崛起

    末世之原型体崛起

    当天边出现诡异的陨石,从此世界开始变得不同,奇形怪状的生物从感染区之中冲出似要改变这个世界!人性开始在这里释放,一切从这里崩坏!偶然获得系统的凌墨在其中搏杀,进化,直到最后一刻!弹奏起孤傲的交响乐!
  • 宫闱浮尘

    宫闱浮尘

    浮云扰扰,风月无关。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名门贵胄,终此一生明艳张扬,却在杭州毁在了自己的一头秀发上,也断送了自己与儿子的荣华,世人皆说皇后鬼迷心窍,可她从未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清白一身怎容旁人污垢,这是她一生都在奉行的东西。却不知道,早在她嫁与宝亲王的时候,在世人眼里,她就是悔婚再嫁的弃妇。毁约的是弘昼,守了她大半生的也是弘昼,红墙绿瓦,她拼死挣脱这牢笼。
  • 燕家有恶女

    燕家有恶女

    兄台,听说过燕家堡吗,没听过燕家堡你还算江湖中人?什么,你不混江湖?那你总见过的燕形标记的茶馆、酒楼、当铺,听过燕家小姐的传闻。燕家小姐,出生克死了娘亲,满月就送到了尼姑庵。十二岁第一次回家,逼死了继母,逼疯了幼弟,逼走了父亲。十七岁嫁给指腹为婚的飞鱼山庄少庄主,才三天就红杏出墙被休回家。从此,纵横商场,游戏江湖,抢得美少年无数,连当今皇上最宠的七皇子都躲不过。若是你连这些惊世骇俗的事儿都没听过,真是白做了几年人,问问别人,谁不知道燕家有恶女。。晚上更,一周断更一天。。场景一:她斜睨父亲的盛怒,抱紧怀里吓得失神的少年,“你真不认弟弟当儿子了?”“住口。这贱种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我要。以后,他就是我的夫君了。”“你可知道夫君是什么?”燕傲天问那个在尼姑庵里住了十二年的女儿。“不就是要一辈子在一起,全心全意爱他宠他对他好。”她坦然说。…“好,罢了,”看到她沉静的眸子,燕傲天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你就留在家里继承家业吧。你的名字,就叫燕惊鸿。”“惊鸿?”她邪气一笑,“父亲大人,你的名字取晚了。我自取了名字,叫笑悠。我先是燕笑悠,再是你的女儿燕惊鸿!”。。场景二:“你就是我要嫁的夫君于修朗吗?娶我可不代表娶了燕家堡。”“好。”他微笑,眸中印着她的容颜。…“修朗,你等我一年,北方的生意出了一点问题。”“好。”他仍是微笑,淡淡地,掩着些许寂寞。…“修,你再等我一年,南方水患,有许多商铺受损。”“好。”他淡淡微笑,忍下心中的不舍。…一年复一年,她十七岁,在外地查帐时,听说他纳妾的消息。于是,一身嫁衣到了飞鱼山庄门口,三日夫妻换得一纸休书。“于修朗,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也是我唯一能容忍跟别人分享的男人。从此,你管你的飞鱼山庄,我管我的燕家堡。我们只言商,不言情。”。。场景三:“我知道燕家堡是朝廷控制江湖的工具,父亲让我继承燕家堡自然让我继承所谓的职责。”她低笑,不掩饰眼中的算计。“不过,这是我家祖宗定下的狗屁誓言,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我做的,只要有利可图,我当然会做。你想扶持谁,我会帮忙稳固他的势力,你需要钱财赈灾,我就是抢也会给你,你要掌握邻国的动静,我连皇帝床上的话都能一字不漏的传给你。我要的是通商的自由和便利,还有,别打你家小七的主意,我定下他了,绝不让他去当什么皇帝。”皇帝震惊,指着她说不出话来。。
  • 都市之谁都惹不起

    都市之谁都惹不起

    你敢惹我吗?我是万年重生者;你敢惹我吗?我的身上有系统;你敢惹我吗?我是仙帝穿越者。对不起,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薛宙打了一个响指,所有的人灰飞烟灭。在绝对牛逼的人面前,所有喜欢装逼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