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已经32岁的安徒生爱上了16岁的索菲。索菲是物理学家奥斯特的女儿,家世不俗。安徒生依然不敢表白,他怕自己给不了她富足的生活。年轻的索菲没有为他驻足,她订婚了。安徒生“淡定”地祝福她,在日记本里写着:“上帝保佑你,我的亲爱的,我钟爱的索菲!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如果我有钱的话,那我和你生活在一起会是多么快乐!”
1839年,安徒生到瑞典旅行,爱上了他生命中的第5个女人——伯爵家的千金马蒂尔达。已经名震四方的安徒生这次鼓足勇气写了一封信向马蒂尔达沟通感情,可是因为送信人的失误,安徒生两年以后才收到了回信。这时,多情的他已经移情于另一位女人——瑞典女歌手詹妮·林德。
1840年,林德来哥本哈根演出,安徒生与她相识在哥本哈根的宾馆里。林德被称为瑞典的“夜莺”,深受观众喜爱。安徒生既爱她的歌喉,又爱她的容貌和气质。随后的10多年里,安徒生痴痴地恋着这个女人,好几次试图求婚,却都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1854年,“夜莺”结婚并定居美国,安徒生被她永远定格为“大哥”。
这位童话王子,在6位公主面前,居然都没有“创作”成功爱情的“童话”!
“童话王”讨厌小孩儿
安徒生的童话中不仅充满了梦幻般的奇异火花,而且这位从苦难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对劳动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十分清楚孩子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并在童话作品中将这些一一体现出来。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划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着圣诞夜的欢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身上插着刀叉的烤鹅冒着热气蹒跚走来……
然而,这个童话王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喜欢孩子、亲近孩子,也不如孩子们心中想象的那般神圣。根据安徒生的自传透露,作为作家,他最看重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童话在他的创作中只居次席。安徒生基金会曾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也许能说明这个反差:“他理解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但他绝不愿意孩子坐在他的膝上。”在他临终前出版的最后一套童话书上,他涂去了“献给孩子们”的字样,说明即使是这些带给他荣誉的童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写给成年人的。大概是因为只有成年人能带给他想要的荣耀和声名,抑或是只有征服成年人而不是孩子,才会让他更有成就感。
童年是每个成年人永恒的记忆,不管幸福还是辛酸,所以,童话无疑是同时抓住儿童和成人的好体裁,所以,安徒生把自己的作品打造成了“适合7—70岁的人阅读”的“万金油”。他的童话总是有一个线索清晰、语言简朴的故事让孩子可以接近,当读过这些童话的孩子长到忘记它的时候,它却会在某个情景中再现,而再现的时候它似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味道。即使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也有过类似的阅读经历,他曾和高尔基说到过这种经历:“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10年前我没读懂;10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也许,只有托尔斯泰读懂了安徒生渴望征服成年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孤独。
链接一: 重返皇家剧院的快感
在成为童话家之前,安徒生已经是丹麦最为著名的诗人。19世纪20年代也许是安徒生童话人生的结局阶段,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1826年,安徒生写下了《弥留中的孩子》,奠定了他作为诗人的基础。三年后,安徒生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就读的第一年就出版了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一版销售一空的纪录令出版商愿意用优厚的稿酬买下第二版。这部作品的出版不仅使安徒生第一次摆脱了经济窘境,而且当时丹麦文艺界举足轻重的文艺批评家海伯格还为他颁发了一纸证书,授予了安徒生“真正的诗人”的称号。
短短几个月之后,安徒生的轻喜剧《尼古拉塔上的爱情》在皇家剧院上演,获得了观众“作者万岁”的致意,他感到了空前的满足。皇家剧院是他的痛。当年,他在工友的点醒之下,怀揣狂热的明星梦来到这里,请求做一名演员。经理霍尔斯坦打量了一下他瘦得像鹳鸟一样的身材:“你长得太瘦了,演起戏是会被观众嘘下台来的。”少年安徒生坚定而诚实地建议道:“这个好办,只要您给我10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我很快就会长胖的。”经理恼怒了——这个穷小子不是白痴,就是特意来捣乱的,于是,他二话没说就把安徒生赶走了。这不仅断了安徒生的明星路,而且险些断了他的生路。其实,这种事情本来是找工作时常见的,但安徒生一直牢记在心。今天,自己的剧本在这里上演,他感觉报了一箭之仇,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此后安徒生不间断地创作诗歌与戏剧。1835年,从意大利旅游回国的安徒生出版了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几天之后,德文译本在汉堡出版,并很快有了瑞典文、俄文、英文、荷兰文、法文等版本。这部几乎是自传体的小说令安徒生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加上不断有他的剧目在皇家剧院上演,这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链接二:阴暗性格下的“追星族”
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为丑小鸭的变身欢呼,为美人鱼叹息,为不穿衣服的傻皇帝嬉笑。安徒生那些美好的童话陪伴着无数孩子的成长。然而,它们的作者却并不如幼儿园老师一般亲和,也不如圣诞老人一般阳光,他也有性格阴暗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很多人都有自卑情绪,但是这种阴暗的性格存在于安徒生身上就不得不引人注目了。幸亏这种自卑情绪并没有被安徒生带入童话中,并影响到孩子们。
从对安徒生恋爱和与人交往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安徒生不仅对自己贫困的出身和卑微的家世感到自卑,而且对自己的外表和没有钱也感到自卑。在安徒生博物馆里,收藏着很多安徒生的自画像。因为据说安徒生非常注意自己的外表,但是他也常常因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自卑。
极度的自卑导致安徒生对于成功极度的渴望,从他写给朋友的信中能体会到这种渴望有多么迫切:“我的名字开始熠熠生辉,这也是我活着的唯一理由。我觊觎声名和荣耀,与守财奴觊觎金子如出一辙。”
这样的渴望使他即使在有钱以后,在受到儿童和成年读者的拥戴之后也仍然不满足,他渴望成为上流社会的明星,赢得最高傲的人的尊重。于是,他开始像追星族一样讨好同时代的名人,成了一位“追星族”。
在结识狄更斯后,狄更斯邀请他到乡下的寓所做客,可是他一住就是5个星期,这也太不知趣了。狄更斯的女儿凯特后来回忆,他父亲最终摊牌说:“汉斯·安徒生在这屋子里睡了五个星期——好像要在这个家永远过下去了!”狄更斯把他骂走了,随后与他断交——而安徒生到死也没明白个中缘由。海涅也说:“他的举止就是王子们喜欢的摇尾乞怜的奴才相。”而安徒生在自传里提到他与名人交往时的情景正好印证了海涅的话。在自传中,安徒生对巴尔扎克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他对大仲马的膜拜更是让人立马感觉到他的卑微,他说:“我常常看见快活的大仲马甚至在中午过后很久还躺在床上,他和纸、笔、墨水躺在一起写他的最新的戏剧。有一天我看见他这样躺在床上,他亲切地向我点头说:‘坐一会儿,我的文艺女神刚拜访过我,她正好要走了。’他继续写,大声讲话,高呼‘万岁!’从床上跳下来说:‘第三幕完成了!’”
安徒生的追星旅程也遇到过尴尬。他在作环欧旅行时遇见了雨果,他向雨果索要签名。雨果对这位素昧平生的丹麦青年心存怀疑,担心其日后可能在签名上方写一个债务承担书,或者利用签名来做什么坏事,为防万一,他将“维克多·雨果”几个字签到了一张纸上方的角落里。
安徒生,这个极端自卑的“王子”,是因为没有基本的自信才丧失了自我,终其一生,他都强烈渴望着别人对他赏识,渴望得到他想要的尊重和地位。这位拥有世界上最多读者的“童话王子”本该有足够的自信,可是……也许这样的自卑足以解释他爱情的失败,解释他对童话的轻视,解释他在名人面前的低三下四。虽然这样的阴暗性格并没有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但它毕竟是为“童话王子”抹黑的一笔。
链接三:首先要打败《格林童话》
安徒生在1835年开始写童话,而早在1812年,德国语言学家格林兄弟就已从他们收集的民间文学中挑选了216篇,汇编成一部《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这就是《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将流传于欧洲大陆几个世纪的传统童话基本一网打尽。童话这种体裁被视作是民间口头流传的哄小孩的故事,格林兄弟虽然只是将它们作为语言研究的资料,是研究过程的副产品,但这客观上占用了资源,“挤压”了安徒生的创作空间。安徒生创作的童话要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首先打败《格林童话》。
安徒生没有走童话收集的老路,而是开辟了童话创作的新路。他清晰地坚持童话创作的两条原则:不要把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弄得呆板乏味,不要把它塞进书面语的框框里,要很好地保持那种自然的格调;要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丰富多彩的细节写进故事里去。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至今仍是孩子们枕边不分伯仲的伙伴。其实,对于童话来说,格林兄弟的贡献或许在于他们为欧洲童话保存了足够丰富的原型;而安徒生则迈出了童话创作的革命性一步。
链接四:睡着了,不是死了
安徒生是极富想象力的童话家,他的脑子里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而根据历史的经验,这样的脑子是容易出毛病、偏离正常轨道的,就像凡·高一样。还好,安徒生的一辈子未出现过精神失常,不过他也表现出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病态行为。
丹麦国王设立的“旅行奖金”是安徒生早期出行的主要经济资助。他的日记和游记中记录着一次又一次陷入“经济危机”又得到“旅行奖金”的欣喜若狂。他的游记就是用半是写实半是想象的语言写的,最先使他在国内引起注意的正是他的游记。
也许是太能想象了,安徒生似乎有两个精神世界,他时而在这个世界,时而又在那个世界。他在旅程中也像他在学校里一样,充满了各种假设。只是,如果这种假设怪得出奇,而且让他采取行动的话,大概就算是精神问题了。安徒生总是怕自己耽误火车,通常会提前数个小时到达车站,即使上了火车,他还会怀疑自己乘错了车。在安徒生博物馆里,有一捆安徒生随身携带的9米长的绳子,安徒生如此做的原因竟是为了在旅馆失火时,他可以用这根绳子从窗口逃生。据说,为了防止在他沉睡时被人当死人埋掉,他竟然在床边写了这样一条纸条——“我睡着时看上去就像死了似的”, 类似这样荒唐的想法还有很多,所以有人怀疑安徒生得了妄想症。对此,我们只能说,只有上帝可以理解天才的一些行为。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年),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他发明了炸药、雷管引爆、无烟火药等军火制品,曾拥有Bofors军工厂和一座钢铁厂。他有30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大部分是有关炸药的,所以他被称为“炸药大王”。他将自己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这是具有国际影响的荣誉奖项。
诺贝尔的父亲也是一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还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的影响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虽然他爱好和平,但他一生的主要成就还是集中在炸药上,这为他谋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然而,也许正是在弹药军火上的贡献使这位热爱和平的军工生产商内心备受煎熬,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而且可能是他身上的弹药味儿吓跑了美女们,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
文艺青年造军火
诺贝尔1833年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个有发明天才的人。父亲的精力主要都投在了发明创造新东西上,对于他来讲,生活的目的就是创造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的东西。小诺贝尔9岁时与母亲一起去了俄国,他的父亲那时在俄国经营金属零件、建材等,生意兴隆,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没有送诺贝尔去学校,而是请了两位家庭教师单独教他,一位教化学,一位教语文。语文是语言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在教他语文的基础上只给他开了一门化学课,父亲这样的安排很显然是想让他走上科学发明的道路。但是,这个小孩子太聪明了,两门课程学得游刃有余,都很精通,他既爱上了文学,又对发明创造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诺贝尔渐渐长大,这两个兴趣也随之更加浓烈,并不见他想放弃哪一门。他用英文写诗,还动笔写过小说,心中似乎有无数的情感和思想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俨然一副文艺青年的样子。他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他还喜欢阅读拜伦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甚至对英国不怎么著名的作家作品也极为熟悉。对于法国文学,他与雨果有直接交往,喜欢阅读他的作品,莫泊桑、巴尔扎克、左拉等人的作品他也尽收囊中。对于俄国文学,他喜欢阅读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对于包括他的祖国瑞典在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文学,他阅读过易卜生、比约恩森、加博格、基兰等人的作品。对这些作品他都有过独特的评价。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青年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英明的父亲给了他一个只有一个答案的自主选择的机会,而且是让他在充分掌握一切信息的情况下——父亲给他两年的时间,让他周游世界,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两年中,年轻的诺贝尔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大博物馆,接触先进的科学事物,拜访了许多大科学家,参观了各种科学研究所和实验站,科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顺理成章地,诺贝尔在回家以后,决心做一个发明家,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造福。由此,诺贝尔全心全意投入到科学发明中。父亲是研究炸药的,发明了地雷、水雷,得到了俄国沙皇颁发的勋章,但公司仍然因订单缺乏而破产。诺贝尔的发明研究就从父亲的炸药开始。1858年,25岁的诺贝尔已经获得了三项发明的专利权。
诺贝尔吸取了父亲破产的教训,在研究发明之余,学习经营管理,开办了工厂,并且越做越大,走出了瑞典国门,成为世界上第一批跨国公司。这位卖军火的先生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