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34100000004

第4章 写在前面

一九九七年三月(事件发生整两年后),我出版了《地下》一书,书中收有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证言。在序言中我也说了,写那本书的最初起因,在于有关地铁沙林事件普通受害者的具体事实作为信息只被公开报道了——而且几乎异口同声地——极少一部分。至少我本身是切切实实那样感觉的。

在清晨拥挤不堪的地铁车厢里毫无征兆地遭遇沙林毒气——这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呢?它给一个个受害者的生活带来了(或没带来)怎样的变化?作为一个小说家,我想知道这些,并且认为我们“市民”(近来这个词所受评价似乎有点儿不好)应该有必要知道得更为具体些,不是作为知识,而是彻底作为实感,作为切肤之痛,作为刻骨铭心的悲痛。如果不从这样的日常性地点开始,恐怕就很难立体地、完整地推出相应的透视图——地铁沙林事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或者奥姆真理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那并非出于站在“健全”的受害者一边谴责“不健全”的施害者这样的固定动机——或者——也不是以再次结合这一事件追求社会正义为目的。当然以这样明确的目的撰写的书恐怕也是为社会所需要的。但那至少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并非制造一个明确的观点,而是为读者提供制造明确观点所需要的“材料”。这同我写小说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说实话,在作为一个规则(rule)执笔写《地下》过程中,我决心尽量不搜集奥姆方面的信息。这是因为,脑袋里好不容易没有坊间信息进来(实不相瞒,媒体报道奥姆真理教事件最热期间的大部分我都是在美国度过的,即置身于信息这顶蚊帐之外),如果可能,我很想在那种一张白纸状态下取材。换句话说,我想最大限度站在和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的受害者相同的立场,即在莫名其妙的时间遭受来自莫名其妙之物的致命袭击这一立场。即使为此我也要在《地下》写作上有意摈除奥姆方面的视角——我怕这一视角使得我原来的视角变得模糊不清。在这一阶段,我要避免“那边我清楚,这边也在一定程度上清楚”那样模棱两可的态度。

虽然因此受到“单方面视角”的批评,但是,将摄影机位置固定于一处就意味原点本来就是摄影者有意设定好的。因此那样的批评恐怕很难作为对于这本书的有效议论而得以成立。我原本就想写一本“精神上接近”我采访的人一边的书(这同偏袒当然不是一回事),想尽可能把他们当时的所感所思作为活的文字记录下来。我认为那种形式的参与(commitment)应该是那一阶段自己作为文笔家=小说家的职责,而决不是将奥姆真理教那一存在所具有的正负两个方面上的宗教意义、社会意义从脑袋中扫荡一空。

不过,在这项工作得以结束、书已出版、种种样样的风波已然过去而事态告一段落之后,“奥姆真理教到底是什么”这个问号开始在我心中膨胀开来。作为我,本来就是为了校正一种信息的失衡而集中搜集受害者方面述说的事实的,而在那一作业大体完成的阶段,这回开始渐渐怀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果真把关于奥姆方面的真正正当的信息搞到手了吗?

在《地下》里边,我是把奥姆真理教那一存在作为日常生活中毫无征兆的突如其来的“来历不明的威胁=黑匣子”来把握的,但现在我想以我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把那个黑匣子打开。我觉得,通过将黑匣子里的东西同《地下》那本书推出的透视图加以比较对照——换言之,通过将异质性与同质性进行解剖——很有可能获得更有深度的视角。

除此之外,我之所以打算从正面对待“奥姆方面”,也是因为我持续怀有这样一种深切的危机感:尽管发生这么严重的事件,而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问题却一个也没解决。日本不存在接收从日本社会这一主体制(main system)滑落之人(尤其年轻人)的有效而正常的次体制(sub system)=安全网——这一现实在事件之后也全无改变。只要如此重大的本质性缺陷如黑洞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纵然在此摧毁了奥姆真理教这一集团,结构与之大同小异的吸附体——奥姆性存在——也迟早还要登场,同样事件说不定卷土重来。这样的不安,我在进行这次采访之前就不断感觉到了。而在结束采访的此刻,感觉更加强烈更加具体(就拿一连串普通初中生“突发性闹事伤人”事件来说,恐怕也是可以作为后奥姆状况的一环来看待的)。

这促使我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恐怕只能用和《地下》基本同样的形式听取和记录奥姆真理教信徒(原信徒)的心情和主张。这样也才能在更深的层面以更好的形式获得我最初怀有的“公正疑问”的平衡。

但是,找到肯接受我采访的奥姆真理教信徒(原信徒)和找到肯接受我采访的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同样不是件容易事——尽管意义不同——到底应以怎样的基准来选择奥姆信徒(原信徒)呢?也就是说,这里有个不无根本性的疑问:到底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般的、标准的奥姆信徒”?谁能判断那是正确的样品(sample)呢?况且,即便顺利找到了那样的人,而若将信徒方面的话语原封不动收集起来,在结果上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宗教宣传。情况能不出所料吗?

可是,这种事情一开始考虑再多也理不出头绪。因此,我决定作为开头先找几个人采访一下试试,然后再考虑不迟。说实话,采访受害者时也是这么孤注一掷的。

同意接受采访的奥姆信徒(及原信徒)是通过《文艺春秋》编辑部相关途径找到的。采访程序基本沿用《地下》时的形式。总之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进行采访。作为形式,首先由我发问,然后请其就此畅所欲言。一次大体用三四个小时。录音带整理成文后请其本人阅读确认。为了保持谈话的自发性,希望其尽量不要改动。但与事实有出入或容易招致误解的表达则请其修正。删除不便用文字表达的部分,补充采访时忘说的要点。在对方明确表示OK之后才付印发表。名字尽量用真名实姓,但对方希望匿名时则用假名。至于是假名还是实名,文章中并不注明。这样的条件在申请采访时一一告诉对方。

关于所讲内容是否属实,除了知晓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基本不予查证。这方面或许有不同看法,但我的工作只限于听取对方的讲述并将其尽量整理成容易阅读的文字。即便其中有若干事实性误差(毕竟记忆是不稳定的东西,若从理论上下定义,那不过是事实的个人重组罢了),那种在个性物语累积基础上产生的“集合性物语”中也含有一个强有力的确凿的真实性。这是我们小说家每天都感同身受的。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才认为这乃是小说家的工作。

不过,对于《地下》中的事件受害者的采访和对于此次奥姆有关人员的采访,在内容上、形态上并非毫无二致。二者最大的不同,是这次采访时我对采访对象的发言常常插入自己的意见,有时还表示怀疑或加以反驳。《地下》的采访,我尽可能躲在幕后,注意不让自己的色调和意见出现在字里行间。但这次——终究是比较而言——则有意登台亮相。倒是尽量注意不多嘴多舌,但我以为如此登台亮相还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接受采访当中的发言在某种情况下难免流于教义的说教,即使为保持采访的平衡也显然是不应该听之任之的。这是同采访受害者时的最大区别。

但有一点要交代一下,我一不是宗教专家,二不是社会学者,两方面都不通晓,而仅仅是个单纯而缺少教养的小说家(世间不少人士想必都知道这并非美丽的谦虚)。我所具有的宗教知识只比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多一点点。所以,倘若同千锤百炼的宗教实践者一起登上教义争论这个狭小擂台,我可能没多少获胜希望。坦率说来,在开始采访信徒之际我也并非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但另一方面又觉得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若有不懂的,届时说不懂即可。如果觉得对方的想法与众不同,恐怕也只能直言不讳,表明“道理上如何另当别论,但普通人大概是不容理解的”。而且实际上也是那样做的。这并非随机应变。较之适当使用专业术语哼哼哈哈任其滔滔不绝,还不如在基本或起步地方打断问清楚为好。这样一一发掘谈话内容,作为交谈莫如说更为得当。

不过粗略说来,以物物交换的方式交换常识性一般性层面的意见或见解足以使双方得以沟通,我也得以大致理解了采访的基本模式(接受不接受当然是另一问题)。至少就我所做的这种采访而言,此即足矣。这是因为,细细剖析对方的精神、具体品评其气场的伦理或逻辑上的正当性并非采访的直接目的。关于宗教上的深刻论点或其社会意义的追求,由各方专家在其他场合讨论好了。那样也才万无一失。与之相反,我在这里尝试提出的,乃是从“地对地”这一视角把握的他们的形象。

但与此同时,在同他们促膝交谈过程中,我不能不深深感到小说家写小说这一行为同他们希求宗教那一行为之间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共通点。那里有极其相似的东西,千真万确。话虽这么说,但不能将二者定义为完全同根同宗——因为其中既有相似性,又有某种根本不同。同他们交谈当中激起我个人兴趣的也是这点,让我产生类似焦躁感的有时也是这点。

不管怎样,我总是多少有这样的感觉:正因为自己心中有这样的观点,才有可能在不同场合下或顺利接受他们讲述的话,或果断予以拒绝。如果补充一句,常识(common sense)这个东西才通过这一系列采访而最终——终究不过是我常识性感想——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果允许我诉说个人心情,我作为用一年时间采访《地下》的采访者,对于引起地铁沙林事件的奥姆真理教当事人(现行犯及以各种形式参与那起事件的人),至今仍深感愤怒。我实际目睹了遭遇那起事件、现在仍以种种不同的形式遭受其折磨的人们,实际目睹了被夺走所爱之人的生命的人们的无尽苦恼。对此我不能忘记。同时认为,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有怎样的缘由,那样的罪行都是绝对不应饶恕的行为。

但是,关于作为总体的奥姆真理教团体实际上或精神上抑或结构上参与那起事件参与到何种程度,我想一来各执一词,二来对于事实判断还是要公正地交给读者。换句话说,我采访奥姆信徒(及原信徒),既非为了谴责他们,又不是为了以新的观点重新评价他们。这点还请诸位大体给予理解。在这里我想提出的,一如我就《地下》所说的,并非一个明确的观点,而是为推出多个明确的观点所需要的有血有肉的材料(material)。

《地下》出版后和这部《地下2》连载(《文艺春秋》月刊)也结束的时候,我两次倾听了河合隼雄先生的谈话。虽然形式大体算是“对话”,但实质是我(村上)提出疑问而由河合先生就此解答。在做完《地下》和《地下2》两次漫长的采访工作之后,总是觉得烦躁,心情无法安顿下来,而河合先生出于心理疗法专家的立场对此给予细致的(并且富于深刻暗示的)解答,我因之得以“茅塞顿开”。作为我可以如此坦诚相问的对象,除了河合先生,我还想不出更合适的人来。

当然,作为小说家(fiction maker),我以后必须经过种种样样的物语程序来一一立体式验证和处理自己心中遗留的东西,但走到那一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就在这个阶段,我得到了一种启示,使得自己在心理上姑且画上一个句号——对此我要对河合先生致以深深的谢意。

此番采访连载于《文艺春秋》一九九八年四月号至十月号。对于提供如此场所和机会的平尾隆弘总编和替我逐一耐心处理接踵而至的烦杂的现实问题的编辑部大松芳男(作为“奥姆一代”的一员,他每每提出有益的意见),我要深表感谢。在出版单行本之际,又得到了出版部村上和宏先生的帮助。

另外想说的是,连载当中用的总标题是《后地下》(post underground),后来偶尔读得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的诗《一个老人在自己的死中醒来》(An Old Man Awake in His Own Death),心中忽有所感,从中得到《应许之地》(The place that was promised)。诗是村上翻译的。

同类推荐
  •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本书以台港地区、东南亚地区、北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华侨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散点透视和个案解读。这些作家,大多具有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从而决定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主题,即表现两种文化传统的对抗、共处或融合,表现了华侨群体复杂而暧昧的“文化认同”。而无论在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呈现出开放的多元书写特征。通过以上解读,从而能从总体上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一些共性特征。本书同时也对大陆经典作家在台港暨海外的接受进行深度研究。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股市大亨自白

    股市大亨自白

    大学没考上,我在家里逛荡了一年半,后来父母托人,把我送进了北京东郊的一个大工厂。第一次走进那里,差点惊呆了!哪见过这么大的工厂啊——足有十几里地,走一圈累得腿都疼。这个厂里居然还通着火车,有好几个铁路道口。厂里的马路比外边的马路还宽,并且设立了跟外面交通岗一模一样的红绿灯。我第一次对父母产生了敬意。我对他们说:“这个工厂不错,我以后不会到处乱跑了,我就在这个厂子好好干,好好学一门技术,为‘四化’做贡献。”
  •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热门推荐
  • 无敌是

    无敌是

    想知道无敌的感觉吗,想体验碾压的快感吗?点进来看看吧!生活本来就很压抑,不顺心了,我便在写了一本疯狂yy的小说,放松一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狂君宠妃撩上瘾

    狂君宠妃撩上瘾

    左边是美人,右边是才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喜欢一个人,如此的毁灭,爱一个人,却是要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神是间谍

    大神是间谍

    许夏是一位小透明作者,偶尔会在网站上更新下,她的粉丝重来不会超过3位数。每一次微博更新,下面回复的留言都少的可怜,可是在那些留言中,却有位一直支持她的粉丝,马甲叫(天然呆)的,第一次看见这个评价许夏还笑过。后来在一次闺蜜的介绍下,许夏了解了CV圈并迷恋上了大神许下有知(乔然)。只要是许下有知的广播剧,许夏都有收藏。由于迷恋大神的作品,许夏已经好久没更新自己的文,根本不知道在自己文下的留言发生了什么。
  • 我的祖先叫蛇

    我的祖先叫蛇

    最近,田思程老是被一种意象弄得满身痒痒的,只要一瞌上双眼,就有一种东西悄然地滑进来,那是很光滑的东西,滑得亮透透的,好像是蛋,又好像不是蛋,伸手去触碰却一点感觉也找不到。田思程的双手就那样毫无目的地伸着。在那个时候,田思程就浮起来了,好像是在云雾里,又好像是在水里。就这样,田思程好像失重了,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和穿越。只是有一点,就是田思程的手老要那样伸着。那光滑软亮的东西跟田思程若即若离,自由自在地飘浮着。田思程总是在这个时候,头脑一下子明白过来,他又做梦了。田思程醒过来时,阳光透过窗帘,光线把眼睛晃得痒痒的。
  • 剑啸千年

    剑啸千年

    明月清风一世仙,曲水流觞梦千年。千年前,“明月清风”相伴,逍遥一世,当灭劫降临,人间存亡悬于一线,无数人慨然赴死,一往无前,万剑刺破苍穹,无惧无悔,他与她亦裹挟其间……千年后,“曲水流觞”同行,幻梦千年,但千年前的灾难真的过去了吗?一声跨越千年的剑鸣,将开启新的篇章……这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关于反抗、挣扎、守护、等待的故事,这里有仙气、侠气、邪气、妖里妖气……有兴趣的点进看一下,喜欢的收藏、推荐一下,谢谢~!
  • 亿万新娘:总裁狂宠妻

    亿万新娘:总裁狂宠妻

    一夜之间被父亲赶出家门,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林家千金。带着病重的母亲还有肚中的骨肉,求助结婚一年的丈夫,却被连夜逼着签下离婚协议。她带着孩子努力忘记一切,可偏偏那个男人执着的纠缠……
  • 媳妇,你好萌

    媳妇,你好萌

    她,天之骄女,手段凌厉,在商海中不落下风,在军中更是无人敢惹,以一己之力扛起家族产业,养成淡漠之性。他,身世坎坷,不善言辞,成长经历造就他谨慎小心,左右逢源之作风。但当这样圆滑的他,碰到这样凛冽的她,随之而来的,却是翻天覆地,排山倒海的命运转变。初见她想,这男人真够矫情的,真不像个男人。他想,这女人怎么这么粗鲁,是女人吗?再见她说,你陪我演一场戏,我保你半生无忧。他答应了。从此,开始了鸡飞蛋打,哦不,是勾勾搭搭的生活。小剧场关于吃醋一天,某男躺在床上,等着某女的到来。结果,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某男憋不住了,蹭蹭蹭的跑到书房控诉。“晓晓,你现在怎么只能要他不要我了?你每天都陪着他,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云晓默,她不就是忙着工作吗?看着某男声嘶力竭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怎么着了他呢。关于妹妹一天,某男正和小包子玩耍,心血来潮的说了一句,“爸爸再给你要个妹妹好不好啊?”小包子斩钉截铁,“不好。”某男很是疑惑,别的小男孩都吵着想要个妹妹,怎么这熊孩子不要呢?再接再厉的问道,“为什么呢?不喜欢妹妹吗?”小包子羞涩,“也不是啦,就是担心有个妹妹对我未来媳妇不好。”某男目瞪口呆,他家宝宝真有前途。Ps: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伴君千万世

    伴君千万世

    他是强者,却因一场大战而转世,在他最后的三年里,只有她陪伴着他。她是一只普通的狐狸,因为他,她得以脱胎换骨,成为族中最耀眼的天才,得到了她曾经想得到的一切,但却没来得及报答他。为了还他的恩情,她决心去追寻已经转世的他。你给了我三年,我便还你永远。
  •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