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8800000009

第9章 诗体与国体

在唐代诗人中,如果宋之问不是与沈佺期在诗体声韵上的贡献,而并称为“沈宋”,宋之问的诗史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不过,客观地讲,宋之问虽然不是大诗人,但他到底还有好诗,不应忽视。

宋之问善写孤独情怀,他《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惜兄载酒人,徒把凉泉掬”,抒写病中心怀,质朴感人。宋之问似乎总是郁郁寡欢的,易于伤感和寂寥。他《使之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由慨然而发,却落于感伤,“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自哀自怜起来了。宋之问的“慨然”就这样常常走向感伤,他《至端州驿兄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结句还是“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这样的感伤诗人羁旅客思,闻猿啼而涕泪沾裳,就是自然而然的了。“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寒食江州满塘驿》),开阔而凄清,诗人的感伤由己达人,他的哀悯情怀便广远起来,不再局限于一己情感了。

看起来宋之问也活得并不开心。只要他是诗人,还有诗人的赤子之心,他纵然为官一时,也终究难以欢天喜地,他哀愁伤怀,那是必然的。在“自怜能得几人归”的诗句前头,宋之问尚有“千山万水分乡县”句,后世曾化用为“万水千山只等闲”,虽说是情怀不同,而宋之问的胸襟倒也值得敬佩。他没有豪壮,却沉郁过,沉郁自也动人。他的《有所思》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生命感沧桑感弥漫绵延。林黛玉的《葬花词》可以由此找到源流。一代诗人,能有三二诗句为后世诗人化用模拟,足可自慰了。

正因为在世间不如意,所以一代代诗人羡慕起世外桃源来了。陶渊明以降,多少诗人慕仙慕道不成,渴望归隐林泉了。可是真正弃官不做,回归田园的诗人却并不多,他们只是在诗里写写罢了。为官为宦的好处舍不得丢掉,归隐田园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那至少要有几亩地种着,养家糊口。想来,像宋之问这样的官员,家里几亩薄地总会有的吧,可他仍然是只在诗里写一写田园向往世外追慕,也就算了。《陆浑山庄》“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有陶潜之风了。《寄天台司马道士》“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不能修道,便自惭起来,自是代代诗人共有的心理趋向。

宋之问最好的诗《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寻常却奇崛,平实质朴地道出了游子归来的忐忑心怀,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无的,宋之问此诗一出,便成名句。宋之问是善于在这种微妙的心理中流转腾挪,以成诗篇的。他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极天极地,苍凉茫远;结句“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浅”,似乎又一转而为春色即来,不必绝望了。到了他《新年作》“又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以贾谊自况,又彻底沦落,跌到了谷底。诗人的心情就这样大起大落,难以平静,新年也不得安宁欣快。唯一的办法也许就是秉烛夜游彻夜狂欢吧。《广州朱长史座观妓》“歌舞径连夜,神仙莫放归”,正是一时欢乐以求不止的写真了。唐代诗人好多人都写过“观妓”诗,诗中不涉淫秽,只道饮宴作乐,是诗人们的一时逃避,并不能久长。一夜观妓之后,随之而来的仍是无尽无休的寻常日子,世间磨难,官场倾轧,为宦维艰。

作为同代诗人,宋之问能够理解陈子昂的“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可是他自己为官,也与同僚争宠竞胜,“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谀辞谄媚,把沈佺期比了下去。行走在朝廷之上,规行矩步,宋之问的诗人气质失去,俗人俗气来了,“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经过了千年驯化,臣子们在朝廷上行走,已经中规中矩,再不必汉皇帝时的叔孙通来制定规范,教臣子们如何趋走如何下跪了;臣子们自觉地趋步丹陛,长跪在地,何假叔孙通教化。到这里,宋之问有谀,也有自得,他把朝廷上的规矩森严用诗来美化了,这就难怪他宫廷侍宴也会诚惶诚恐了。“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宋之问的媚态仿佛无可救药了。不,还不能遽下如此断语,他的《龙门应制》诗最易写成套话谀辞,堆砌罗列,俗不可耐,宋之问此诗却可读可诵,结句有劝农桑之意寓焉,可惜仍落脚在捧皇帝了:“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诗人们大都是矛盾的,他们比常人更多了一些心理负担情感负荷思虑忧患,他们要下决心做什么事情,其实很难。陶渊明归隐田园,也是几经矛盾,才毅然决然的。后世诗人能像陶渊明那样决绝的很少,宋之问自不能例外,他自怜而又自得,自哀而又自适。他《下桂江龙目滩》“溟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到底还是怀愁而入眠,白云悠悠睡过去了。矛盾可以原谅,不能决绝也不必苛求,要不得的是动摇,朝秦暮楚。武后当朝,蓄面首张易之,宋之问与沈佺期等媚附张易之,及败遭贬,后又依附武三思。景龙年间,宋之问谄事太平公主;等到安乐公主权盛,又去巴结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因而深为嫉恨。等到唐中宗时,将用其为中书舍人,太平公主发其脏,便下迁为越州长史。再一代皇帝睿宗登基,便以其狯险盈恶,下诏流放钦州,不久又赐死。诗人被皇帝赐死,宋之问不是首例,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过,像他这样今日依附这个,明日依附那个,在权贵之间周旋巴结,为人为诗,都有失品格了。诗史上并称“沈宋”的沈佺期,没有宋之问这样为人的劣迹。他跟宋之问争胜的那次作诗,根子本不在他,细究起来,也与宋之问没有多大关系。唐代皇家是好诗文好风雅的,皇家宴集,常会令臣子们作诗奉和,大量的“应制诗”便是这样制作出来的。那一年正月晦日,唐中宗驾幸昆明池赋诗,臣子们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上官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新曲。片刻间,纸落如飞,臣子们的诗作纷纷掷下,唯沈、宋二诗不下。又过一会儿,一纸飞坠,乃沈诗。及此沈乃伏宋,不敢复争了。这也就是在说,由于一次的奉和应制作诗,决出了高下,沈有逊于宋了。

皇家的评判且不管它,也不必非要把“沈宋”重排为“宋沈”,具体到沈佺期的诗里看看,沈佺期作诗好像的确不如宋之问。他的《兴隆池侍宴应制》是典型的沈诗,对仗工整,没有声病,却并非好诗。他常被选家看中辑入各种选本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棲玳瑁梁”,声韵浏亮,华美丰赡,是沈诗中最好的了;但还是差强人意,无惊人之语,显得平淡了。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有意为诗体作范的,他们要纠正诗中的声病,自己的诗自然作得严整漂亮,不能从技术上挑出毛病。但是,诗到底不是纯技术的,而首先是关乎才情的。沈佺期有意规范诗体,他作的七言律诗较多,是开风气立规格之人,在诗体的完善上,其贡献应予肯定。在他之前,七言诗少,七律就更少。沈佺期与宋之问联手纠正诗病,“沈宋”的地位不应轻易否定。

沈佺期的好诗也是写困顿便好。《入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自从别京路,颓鬓与衰颜”,已经透出了后世杜甫的信息。也许诗到底是穷而后工的。《代魑魅书寄家人》“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也是穷后而诗,抑扬顿挫,字字有力的。至于“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忆昔日荣光,也情属难免。“喜逢今改旦,正着复归唐”,承宠称颂,感恩戴德,官员诗人走俗的路子,要求沈佺期避开,也不大可能。他《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也不忘称颂皇帝一声,“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实在难为了皇权之下的诗人们了。在那个时代的诗人中,好多人都有过夜宴安乐公主宅的诗。想来,安乐公主当年似乎夜宴不休,廷臣们是以侍公主夜宴为荣的。沈佺期“自有金杯迎甲夜,还将绮席代阳春”(《夜宴安乐公主宅》),也是欣欣然陶陶然,乐而忘归的。

有一些诗原本不错,可是往往会被忽略了。沈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因在旅次,又作挽诗,便有凄凉语,惨切动人了。他在此诗的序中说,“所恨迁窜有期,行迈在远,哀不展旧,礼不申悲,流恸斯文,冀通幽路”;生死契阔,天人相隔,诗人哀恸的是阴间与阳世的不能打通,却冀冀有望。“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涕泗湘潭水,凄凉衡峤烟”,琴断弦绝,抚剑长叹,人无能为力的就是这生死相隔啊!万千诗文,谁知道远逝的亡魂收到了几行文字呢?人世间又是这样的吉凶莫测,前途未卜。沈佺期《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君看鹰隼俱堪击,为报蜘蛛收网罗”,“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也是自哀自怜,可怜巴巴的。他纵然为诗体完善做出了再大的贡献,也还是无用;皇家关心的是政体,是国体,是皇家的规矩,而不是诗的声韵格律。

沈佺期也是因交好张易之而获罪,遭流放的。女皇帝蓄一面首,为了她个人的欲望满足,廷臣诗人们不敢得罪女皇的相好,依附相交。女皇帝死了,面首随之完蛋,倒霉的还是诗人廷臣;这天下实也没有多少道理好讲。在诗体完善上做出了同等贡献的沈佺期和宋之问竟是同样的命运。诗体与国体是这样的不可相容。诗人们不可过于天真。

2014年7月2日

同类推荐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深歌与谣曲

    深歌与谣曲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深歌》、《组歌》、《歌集》和《吉卜赛谣曲集》是其第一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本书选取诗人创作前期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深歌》、《歌集》、《吉卜赛谣曲集》等。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毛姆如是说。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作家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 亲历五月

    亲历五月

    这是一本难得的纪实散文。对于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来说,它能牵动你那段对爱与死最为集中与敏感的记忆;对于没有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来说,其中的故事和场景极具震撼力;对于救援人员来说,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是一本优秀的救灾类读物。
热门推荐
  •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出生那年,京城雪灾,我靠着狗奶活了下来,却眼睁睁的看着母亲死于非命。我发誓血刃仇人,不料遇见了他。我偷偷爱慕却被利用,差点万劫不复。再见时,我早已双手染血,抛弃七情六欲。他却拥我入怀:“阿欢,我爱的至始至终只有你。”宫墙琉璃花,美人埋骨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朱颜祸妃

    朱颜祸妃

    自小在战场上凌厉狠辣的亲王郡主,一夜间父王失踪、亲弟昏迷,自己沦为异国质子,且看她如何在逆境之中搅动风云。慕修薄唇紧抿,鲜血溅在他的面上还未来得及擦去,本就生的清冷入骨,如此更显出几分邪魅,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形勾勒的颀长而孤寂,仿佛上古的杀戮之神,遗世独立。
  • 昨日瘦刀

    昨日瘦刀

    冬雨过后,燕子湖畔竟是笼上一层淡淡的白汽,蛰伏水下的鱼儿此刻争先恐后地潜上湖面,都争着呼吸雨后的新鲜空气。这可乐坏了一直候在湖畔的几位垂钓老者,手中长长的鱼线便纷纷落下,静等鱼儿来吻。白雾之中,燕子湖心的那块巨岩,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小小的湖中岛。乐着的垂钓者,却有些焦躁起来,湖中的鱼儿在鱼钩前转来转去,就是不咬钩,似是和老人们嬉闹一般;这一情景吸引了一对年轻的情侣。女子指着湖中,小声对身旁男子说些着什么,男子听后不住点头,又回了几句,女子脸上却腾起两片羞红,抡起一双秀拳就打;男子则是满面春风的与女子一前一后在燕子湖边跑闹起来。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九州长风纪

    九州长风纪

    天帝历9981年,天庭崩为无数碎块,四散九州。天帝及一万八千神王神将灰飞烟灭,人间修行进入大发展期,王朝、世家、教派、巨寇、流民、凶兽、大妖纷起争霸。我们的故事从望海山下一户普通人家的成长讲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权宠之惑世妖妃

    权宠之惑世妖妃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心狠手辣小妖精与清贵腹黑美太子的故事】她是南诏妖女,撑一把六十四骨节紫竹伞步步生莲娉婷而至,一袭紫衣风华绝代,衬着额间一抹血色蔷薇缠枝缭绕,皓腕之间一串银铃叮铃做响,行来尽是凉薄,笑靥之间俱是妖娆。传闻南诏妖女甫一入京,便是言笑晏晏拆散了一对好鸳鸯,毁了一出众人艳羡的婚事儿,分明是她不知廉耻勾了新郎的魂儿,转头却是反将一军将那可怜新娘贬为了人尽可夫的荡妇。又传闻这妖女心血来潮勾引了姜家子嗣,姜家之人拒不同意,她凉薄一笑美色如刃,于是姜家一脉血流成河,九族殆灭再也无人生还。自此一事儿,南诏上下都心道此女风流浪荡,却是慑于其心狠手辣之威含怒不敢言。再后来这妖女色胆包天缠上了南诏冠绝天下清贵无双的太子殿下沈慕辞,众人一愣,随之便是冷笑一声,只道这妖女敢与夜家圣女抢夺夫婿,当真是嫌命长了。红鲤闻言也是心惊胆战,磕磕巴巴的对着自家主子科普:“主子,九洲圣僧曾有预言,说是‘朝辞白昼隐归夜’,方可护得天地衡严,也就是说,太子殿下乃是九洲天命之女夜芙兰的姻缘。”这句话,可不仅是沈慕辞,还有东冥凤朝歌,南诏苏珞白,西凉迟昼,北疆卿离隐,总之九洲之上几位绝世公子,全数与这夜家圣女有着命定姻缘。所以天下皆知,夜家圣女亲事儿未定之前,这五位公子,谁也觊觎不得。红鲤劝道:“主子,夜氏乃是九洲大族,夜氏圣女更是九洲之中最为尊贵的女子,饶是咋们倾力以抗,也只怕是两败俱伤。”一个女子便可锁住九洲绝世公子的姻缘,可见夜家实力实在是不可小觑。然而夜荼靡闻言,却只是妩媚一笑,妖冶夺目:“夺夫之仇不共戴天,便是两败俱伤又如何,姑奶奶也照样要将阿辞抢回来。”紧接着她凤眸微微一眯,锋利逼人:“更何况,这九洲之下,可是不止她夜芙兰一人姓夜。”……于是那妖女为了夺得南诏太子这位美夫君,便是越发肆无忌惮纵横九洲祸乱天下,夜家果然怒不可遏,将人拖到了南诏太子跟前想让这妖女好生打脸。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那位不近女色不听天命的清贵太子,竟然是心甘情愿成了南诏妖女的裙下臣。后来的后来,那本该是夜家圣女的几位姻缘公子,尽然也是悉数成了这妖女身边的绯色桃花。于是世人终于知晓,原来传闻之中尊贵至极的夜家圣女,压根就不是那什么冒牌货夜芙兰,恰恰便是这位九洲之上妖孽无双的风华荼靡。
  • 天庭重案组

    天庭重案组

    時間是靜止的…時間是靜止的…時間是靜止的…
  • 我在木叶冲会员

    我在木叶冲会员

    “经济,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而系统,需要充钱。只有充钱,你才能变的强大”日向俊彦:“那个,我有个问题。”“少年,在问问题之前,先想想你冲了多少钱。”日向俊彦:“····”这是一个穿越到火影世界,不断氪金变强的故事。《火影忍者》同人
  • 伪装街区

    伪装街区

    女主在学校自愿伪装成普通人只是为了减少干扰。男主在学校伪装成阳光男孩,只是想增进感情,达到目的。开始,街区的伪装与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