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700000043

第43章 萧何功人非功狗,为法讲划一

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出身小吏,佐刘邦起义灭秦。入成阳时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掌握全国情况。楚汉相争时,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兵员、粮饷。汉朝建立后,推行与民生息政策,并制定《汉律》。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用“萧规曹随”成语评论了西汉文景二帝的安于守成。萧规曹随,即指萧何在任丞相时为朝廷制订制度、规章,打下基础,萧何死后,继任丞相的曹参就一丝不苟地照着办。

毛泽东称赞萧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他非常认同刘邦对萧何的评价:“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楚汉相争时,刘邦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兵力和粮食。毛泽东对萧何在关中开拓生产,积蓄人力,大加称赞。1959年底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时,就粮食生产问题谈起了萧何故事,他说:“《项羽本纪》说,刘邦同项羽打仗的时候,萧何曾经实行‘耕三余一’的办法,即男子从二十一岁到二十三岁,在家种三年地,有了粮食积蓄,到二十四出去当兵。那个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地多人少,土地肥沃。现在我们的东北,有些地区也还可以种两三年地,多余出一年的粮食来。但是,全国现在很难做到‘耕三余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下。”(《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他称赞了萧何的办法。古为今用,甚至还以此作为参照系,提出来供后代人认识。

毛泽东喜欢萧何,有时把自己得力的部下比喻为萧何。1947年7月,他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在与彭德怀、贺龙等谈话时,就把长期率部保卫延安的安全,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的贺龙,比喻为是守卫边区大后方的“萧何”。

同类推荐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英国文学名人史中的“一家三姐妹”:“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在少年时代起就博闻强识,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 大清一秘

    大清一秘

    本书以历史的笔法,书写一代传奇。看绍兴师爷如何通达做人、端方行事。师爷的行当是一门艺术,师爷,起于明,盛于清。本书在欣赏一代有趣师爷的背后,更能了解一段历史、学习一种为人处事的艺术。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验像是一条穿船上的尾灯,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但是,如果能够清晰地透悟他人的100条成功经验,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亮起一个灯塔,都能照见未来的成功!此书就立意如此,从礼多人不怪、善识时务成俊杰、妙言巧语少纠纷、忍耐处世好做人四个方面精选出了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奉给读者,让读者轻松拨开“厚黑”与“薄白”的荆棘,开辟一条没有后顾之忧的成功之路!
  • 西游之路之我的王者真身

    西游之路之我的王者真身

    倪轩宇跟公孙莫在玩王者,原本要赢的局输了,气恼的两个人,打闹在一起,两个人在打闹的时候不小心把汽水不小心倒在了手机上,却误打误撞带着王者系统跑到了,西游记里了,看倪轩宇如何带着自己的兄弟公孙莫闯西游世界。
  • 周恩来交往纪实

    周恩来交往纪实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名字早已为每一位中国人耳熟能详。而关于他的人际交往,更是被人们所称道,在周总理光辉的一生中,他接触过的人数不胜数,但是,无论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教师还是战士、售货员,无论是将军、部长还是学者、社会名流,无论是外国元首还是普通官员,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他高超的交往艺术所赞叹。特别是在文革的黑暗岁月里,他总是尽可能的保护无辜的受害者,使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而周恩来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历史上,关于他的交往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遇到她时天很蓝

    遇到她时天很蓝

    从懵懂到年少,从校服到婚纱,时光荏苒,一路有他。冷漠独立的少年,霸道腹黑,从不与人亲近,可是有一天,他却被萌妹缠上,扬言要和他回家,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文1v1高甜养成文。】【四岁,她摔了一跤邂逅一位帅哥哥,他冷漠孤傲,她呆萌粘人。】“大哥哥,你的床好软。”“别吵。”“大哥哥,我要你和我玩。”“大哥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十三岁,她三级跳归来,成为校草学长的心尖宠,一滴眼泪,换来深情告白。】“丫头,你不需要多么的优秀。”“我只希望你不要那么败家。”“败家?那我以后少吃一点。”“笨丫头,你的眼泪比钻石还要珍贵,掉在地上我捡不起来,你这样是有多败家。”【二十岁大学毕业,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只是小小的娱乐记者,他却把她宠上天。】“以后不要出去跑采访。”“那我的任务怎么办?”“你可以采访我,顺便公开下我们的婚期。”“可是……”“没有可是,以后你只可以采访我。” 【新文,豪门宠婚之总裁娇妻升职记】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一生中还有多少个你

    一生中还有多少个你

    你,我,他或者她,抑或者他们。人生中穿行,我们都在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每个人都被贴着身份标签,可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标签是重叠的、交织的、模糊了边界的,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其中,不知道应该将自己归类在哪里,在哪里找到依托。年届不惑,忽然看清楚了一些事情,在生计与爱好之间做了一个权衡,以出走的姿态,回归少年时的初心。人生际遇里的流转积累了这二十八个故事,有的说的是你,有的讲的是我,还有一些是从他或者她,抑或者他们的故事里路过。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说,只是希望在这么多各式各样身份标签之中,记住那个最真的自己。
  • 宫女为后之妃常有喜

    宫女为后之妃常有喜

    【文艺版】从康熙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盛宠遮眼,仇恨迷心,她终于幡然悔悟,以身为刃,杀尽天下负我狗!从康熙二十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渐行渐远,渐无言,他却已深陷情网,卿本佳人,做贼……朕也喜欢!【搞笑版】人人皆言道乌雅贵人狐媚惑主,惹得皇上不近六宫,牵肠挂肚,狠踹房门(嗯?)不过,让我走宫?皇上,山不来就我,我也不会就山的,请皇上自己走宫。若能替亲子报仇,从前不肯做的、不能做的,我不过放手一搏。后宫不干政?那我便藏杀机于笑颜之后,蕴锋刃于无形之中,誓要将名震海内的纳兰明珠拉下马!后来的后来,胤禛握拳:额涅,儿子也想要那把椅子。九龙夺嫡?德妃眯眼一笑:儿砸,不着急,先把你地里种的水稻收割了,再提夺嫡之事吧。本文通篇第三人称,双渣设定,男主花心渣(玄烨否认三连:我没有!我不是!我不敢!),女主无心渣(流璧斜眼:呃……),前期甜爽,后期渣爽,女主黑心莲设定,划重点,黑!心!莲!宫斗高手,没!有!新!手!村!全程高能,女主后期雷达系统遍布后宫,金手指文(还好,没那么厉害吧?emmm……)没有出轨绿帽情节(所以期待男二的妹纸们就,嘿嘿嘿……)
  • 儿本平常

    儿本平常

    儿子的入学通知书送来的那天,陈有贵正和张学义在田冲里看水。这一年旱得凶,也热得古怪。自打立春到小暑,现在又过了立秋,半年下来硬是没落一场透雨。也不起风。老榆树顶上那近乎呼救的知了叫喊不分昼夜没完没了,吵得人格外烦乱,仿佛连心窝里都生了痱子。每天清早爬起来就恨不得赤膊上阵,褂子刚套上身顷刻就湿了半截,汗珠子甩到地上嗤嗤冒烟。人这样受罪,畜牲就更要命。鸡终日伏在树下的灰堆里按兵不动;狗坐在墙根处伸长了舌头苟延残喘;鹅和鸭因为塘里没了水被迫滞留岸边与鸡为伍,辜负了劈波斩浪的豪情。十塘九空,塘泥全都开裂了起壳了,一道一道如饥渴的嘴唇。
  • 我于天之上

    我于天之上

    强者的世界,弱者只能在屈辱中苟延残喘,就如陷入泥泞中的寒夜如果前方断崖已绝路,那就踩地踏空行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