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1400000003

第3章 那些孤独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没朋友”的人

受访者:人际关系专家、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

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后,日本人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谊”,唤起了人们对各种场合下“与某人、某些人建立关系”的重要性的理解。于是,SNS等“用来确认人与人之间纽带关系”的工具打破了年龄界限,在各个年龄段迅速流行开来。

可是,当我们鼓励他人多交朋友、多与朋友来往的同时,几乎没有一位朋友的“孤独者”的数量,也在当今社会中悄然增长。

关于朋友数量的统计有很多。据说每位成年人拥有的朋友数量平均约为10人,可是,无论从哪种调查结果来看,其中都存在5%—6%“没有朋友”的人群。而30—40岁的人们虽然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充实的阶段,既有值得信赖的同事,也有需要保护的家人。但他们极少拥有甚至没有“朋友”。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在“纽带关系全盛期”的当下,没什么朋友之人的人生价值也会因此而降低吗?

——坦白地说,那些缺少朋友、或是没有朋友的人的身上,是否都存在着某些“缺陷”呢?

诸富:“没有朋友”也是分为许多不同情况的。有的是因为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讨厌被各种过剩的人际关系侵占了自己的时间,于是开始清理朋友圈,时间长了,朋友越来越少,独处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有的则是本身非常渴望交朋友,非常想参加各种朋友聚会,却被周围的朋友排挤、讨厌,从而被动地走向了孤立位置,郁郁寡欢。不知道您今天所说的,是哪一种情况?

——是前者。不是如今成为社会话题的“SNEP(Solitary Non-Employed Persons,孤立无业者)”,而是那些已经工作了10—20年,经历过种种曲折后已经过上了较为充实生活的人,他们既有值得信赖的同事,也有需要保护的家人。可是,年轻时尚且有时间与朋友来往的他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抚养子女上,参加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周末有点自己的时间,也不太愿意花在天天见面的同事身上。仔细一想,能称为“朋友”的人已经所剩无几甚至为零了。我指的是类似这样的人。

诸富:啊啊,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的话,是没问题的。

——可是,我认为社会上普遍蔓延着“朋友少不好”“没有朋友的人往往不太正常”这样的氛围。

诸富:不对不对,在我看来,“非要通过与谁谁谁交往才能获得安心感,并且认为不这样做的人都有问题的人”才有问题呢!

“拥有度过一个人的时间的能力”,也就是“承受孤独的能力”,是坚强地、平和地、积极地生存于当代所必备的能力,而且会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个层面来说,不仅是商人,也可以说所有能够抵抗孤独的人在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难道现实社会中没有洋溢着“人际关系狭隘并不好”这样一种氛围吗?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地与人合群,看不起那些“落单者”。职场中也是如此,残留着认为“没有朋友的人没有价值”“不和同事一起吃饭的人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喜欢单独行动的人比较自私”等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价值观。

诸富:的确,所以才引发了像“午餐同伴综合症”这样的现象。

——就是没有午餐同伴的员工,尤其是女员工,患上抑郁症甚至是精神病的现象吧!这是当事人乃至其周围的人都认为“没有朋友的人,人品肯定有问题”的观念所引起的吧?可是,一味追求“朋友越多越好”的话,反而变成了强制部门所有员工每天一起吃午饭了,造成了时间、金钱上的浪费,令一些员工苦恼不已。

诸富:这样很不好。如果连午休时间都不能“一个人静静”的话,那么怎么会有精力想出好点子呢?因为真正的好想法,都是在与自己内心深入沟通的过程中产生的。

日本人如此喜欢结伴的真正原因

——日本人认为“孤独是寂寞的,是不好的”,渴望结伴的倾向非常强烈——拥有这种观点的人好像不在少数。假如真是如此,原因是什么呢?

诸富: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幕后黑手,是遍布整个日本的“做任何事都不愿突出,必须与周围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若不与朋友、职场中的同事保持相同的价值观、采取相同行动的话,就无法安稳地生活”。对于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来说,“与周围的人形成一个小团体,结伴而行,一起做同样的事”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为什么日本社会会存在如此强烈的的从众心理呢?

诸富:我认为,多数人从小学到初中经历的都是集体生活,是形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时,班上会形成几个“排他的小集体”,孩子们若不加入其中某个集体的话,是无法安稳地度过整个学校生活的。

而且,为了能让自己安稳地在小集体中待下去,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做“与周围人同样的事情”。于是,许多人便在这一时期,下意识地形成了“如果采取了与周围人不同行为的话,后果会很严重”的认识,并由此迎来了青年时期。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应该会有人形成这样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父母也会对我们施加“从众压力”,虽然他们嘴上说着“要有个性”“要努力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可是一旦真的照做了,又确实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想必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不过,类似体育精英这种个人能力远远超过团体中其他孩子的就另当别论了。

诸富:其中也会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摆脱掉从众心理这一强迫观念的人。但与此同时,始终持有这一价值观,成人后,心理上也依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的人也很多。

——原来如此。对于那样的人而言,那些“不与周围人保持一致的人”依然会被他们认为是“不正常的人”“有问题的人”甚至是“异类”。在他们看来,“朋友少的人”自不必说,就连“不一起吃饭的人”“不积极参加公司旅行、同事聚会的人”也都是“融入不进集体的可怜人”。

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可怜“朋友少的人”的同时,还会害怕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变得有些神经质,总想着如何增加“朋友”的数量。

结伴能麻痹自己,轻松生活

诸富:加上在当今社会中,即便只是一些面子工程,也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让自己活得轻松,而想方设法地拥有广范的人际关系、日复一日地忙于各种应酬。只要活着,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苦恼。可是,若能通过聚会、SNS等不断地与他人在一起、不断地填满自己的日程安排的话,就可以“经常使内心处于麻痹状态”。如此一来,就可以把那些只能在孤独状态下通过与自己的内心深入对话才能解决的问题抛在脑后。

于是,“成群”“结队”成了打消每天不安情绪的便捷工具,而“成群的对象”“结伴的对象”越多,当事人便会认为“自己越有价值”,从而产生莫名的自信。

——可是这么做的话,人岂不是无法成长了吗?

诸富:当然无法成长了。更有甚者,因过分要求自己与周围保持一致,从而把自己逼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老师您的著作《孤独的课程》(NHK Books)中,就提到了一位身陷这种情况的女中学生。她甚至冒出了这样的念头:与周围的朋友保持一致太痛苦了,可是即便如此,我还要强忍着控制自己,明明不开心,却要假装很开心地聊天,傻呵呵地与他们在一起……继续这样忍下去的话,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恨不得杀了我的朋友。

——如此严重的情况,真的越来越多了吗?

诸富:的确在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因为手机、SNS等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他们受到的从众压力威胁也越发严重。以众所周知的“三秒内不回信息者出局”为代表,只要谁稍微做出一点违反团体“规定”的行为,就会立刻被其他成员排斥出局,简直就是“朋友地狱”。

——成年人应该还没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吧!

诸富:不不不,根本情况应该是差不多的吧!毕竟成年人比初中生成熟,不至于发展到想要杀人的地步。但是,他们反而会逼迫自己。如今,上班族中患上“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我想这应该不只是劳动强度大造成的吧。

——也就是说,“明明不想交却硬要勉强自己交朋友会有损身体健康”。

诸富:不仅仅是这样。“强迫自己合群”的危害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会渐渐体会不到自己的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这样的人走到人生的转折点时,尤其是发生偏离人生轨道的情况时,他们会很难重新站起来。当那些“没有自我的人”迎来退休时又会怎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如果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话,那么迷失自我的老年人也很可能增多。

诸富:与此相反,给自己提供充足独处时间的人,常常能够与自己坦然相对,深入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无论何时,都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前面提到的那些“不知不觉中选择孤独的人们”,其实是内心渴望变成如此,才会在下意识的过程中梳理了人际关系。

当迎来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时,会渴望更加了解自己,想要认真思考今后的人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深层意识,才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给自己制造更多的独处时间。

发生不测时,表面上的朋友不会伸手相助

——原来是这样。不过,在那些想要孤独生活又有些犹豫不决的人中,也会有人担心“如果与他人过于疏远的话,一旦发生什么不测,会不会没人伸手相助啊”?

诸富:啊,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你觉得那些表面上的朋友,真的会在你遇到困难时伸手相助吗?当朋友痛苦时,恨不得想尽一切办法提供帮助的情谊,只会在“彼此都体会过孤独的朋友”之间产生。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只能沿着各自的人生之路前进。只有承受得住孤独的人,才会换位思考,才会为了相互理解而努力。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孤独的人之间,才能够相视而笑,结下深情厚谊。

——也就是说,在从众压力下,即半胁迫状态下建立起的朋友关系是经不住任何考验的,根本无须期待这样的朋友会为你提供帮助。在听您讲述的过程中,我发现“朋友少、没有朋友”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有很多好处。至少比那些“非要通过与什么人来往才能安心,不这样做的话就排斥他人”的人活得更加健康长久。不用整天为了与那些“表面上的朋友”维持形式上的关系而损耗精力,既对健康有益,又无须担心迷失自我。因为了解孤独,或许还能等到与“真正朋友”的相遇相知。

诸富:没错。或许在真正的相遇相知中找到的“一定不会抛弃我,无论他身在何方,都会想尽办法守护我”的朋友很少,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找到。如果那些为人际关系苦恼的人具备了承受孤独的能力的话,那么未来的每一天将会变得无比舒畅。

——我明白了。我想很多不善于结伴的人,会因为您的这席话而重新燃起勇气的。

结论:

“零朋友”之人的末路是什么样的?无须任何担心。

真正的朋友都不是硬交来的。

解说:

人世间,既有“喜欢结伴的人”,也有“不善于结伴的人”。正如采访中所提到的那样,因为日本是一个具有极其严重的从众压力(因必须与周围人保持一致而产生的压力)的国家,所以擅长(喜欢)结伴的人变成了主流,不善于结伴的人反而被视为异类、奇怪的人。在以SNS为首的“交友工具”在不同年龄层中大为流行的当下,这一趋势似乎变得越发强烈。

可是,听了诸富老师的话,我已经彻底明白了一点,就是“不想结伴的人没必要勉强自己与那些喜欢结伴的人在一起”。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做,不但对在今后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几乎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有很多坏处。

结伴的好处——

麻痹内心,变得轻松(幻想)。

通过增加朋友数量证明“自己具有价值”,因此获得自信(没有根据的自信)。

结伴的坏处——

无法实现个人的成长(无法磨炼承受孤独的能力)。

因从众心理而被迫陷入精神层面的压力。

即便年龄增长了,也感受不到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日本人“喜欢结伴的气质”,其实是阻碍激发日本经济活力的一块不小的绊脚石。

一企业年均30万个小时——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这是某大型企业,为了每周一次的经营例会,所有管理层、员工“进行无用讨论”“参加无价值会议”的合计时间。

这一数据到底有多么不正常,我们通过与世界知名企业的比较便可一目了然。比如美国的谷歌公司。据OB方面消息,谷歌研发部需要部门全体成员出席的会议,每一个季度只有两次(若每次1小时的话,全年一共8小时)。由此可见,日本大型企业从上至下的所有员工,是何等喜欢号称“会议”“讨论”的结伴(为了分散责任)。

继续结伴下去的话,将无法在世界取胜

但是,这样做,根本不利于日本企业与善于通过速断速决制胜的海外企业较量。即使在发达国家中,日本企业的生产率也是位列倒数的,据2014年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工人的人均生产率,在34个成员国中位列第21位。在7个主要发达国家中,竟然排到了最后一位。

为了改善这一毫不光彩的局面,我认为日本企业的员工,应该尽快改掉结伴的毛病,养成能够在孤独状态下独当一面地完成工作的习惯。可是,我们根本无从判断,在依旧残留着“中午必须与同事一起吃午饭”这样不成文规矩(规定)的职场文化中,这一愿景究竟能够实现到什么地步……

想到这里,我越发感觉到,诸富老师所说的“必须与周围人保持一致”的从众压力,不仅影响到了日本人的交友、工作,还成了影响日本人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应该再好好想一想!

不生孩子的人

受访者:女性职业生涯咨询师朝生容子

为缓和少子老龄化持续加速发展的影响以及维持国家发展活力,日本举国上下都在为“建设支持育儿型社会”努力着。日本政府为实现零待机儿童[1]、幼儿教育无偿化以及支援不孕不育症治疗等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与此同时,企业也为“完善育儿职工工作环境”不遗余力。

不过,在“育儿至上主义”的浓浓气息包围着整个日本的氛围中,有那么一群人似乎体会到了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他们就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没能)生孩子的人们。“育儿很了不起”“没有孩子很可怜”——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他们不禁同感“自己人生的不幸”,从而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据说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没有孩子之人的人生结局真的是不幸的吗?

——虽然与很久以前相比,日本社会对各种活法的包容度已经开放了许多,但是依然感觉,类似于“不生孩子不正常”“没有孩子很可怜”这样的思想深深残留的人也还有很多。

朝生:与年轻时的预想不同,我踏上了一条没有孩子的人生之路。为了思考“未来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我在Facebook上开设并运营了“无孩人生思考会”。虽然运营得比较简单,却意外收获了大量粉丝,从留言的情况来看,我感觉“有了孩子的人生才是幸福的”这样一种价值观依然是根深蒂固的。

注释:

[1]指儿童因父母工作或者疾病等原因符合保育园入园条件,却因为保育园满员而无法入园。

没有孩子的人难道属于“多样性的范围之外”?

朝生:我时常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场合,迎面撞上“有孩子乃理所当然”的价值观。2015年,我参加了某团体主办的以“多样性”为主题的研讨会,不过,该研讨会其实是“支援有孩女性的集会”。

主办方最后进行总结发言时说:“我们今后将继续发扬多样性精神,努力为拥有孩子的女性朋友提供帮助。”虽然我也认为这一表态很了不起,但是一想到“没有孩子的女性竟都被排除在外了”,心里难免就有些不是滋味。“多样性本来不就是无论有孩子的人还是没孩子的人都能够彼此包容、彼此认可的一种精神吗?”

——原来如此。

朝生:没有孩子的原因因人而异,不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想要孩子的人;不是不想要,但最终没有生孩子的人;想要孩子,也努力接受了不孕不育治疗,但还是没能生出孩子的人。我属于第二种与第三种类型的混合型。

在最后一种类型的人群中,在终止治疗时苦恼不堪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反而成了加重苦恼的助推器。每当一些女性在治疗失败后想要放弃的时候,却总被婆婆劝说要不要试试某种新方法,从而进退两难,苦恼不已。生不生孩子,明明是夫妻两个人的问题,可是现实中,生孩子的压力却常常集中在女方身上。

——也许是这样的。

朝生:此外,我还听说有些自愿选择做丁克的女性,因为常被身边的人逼问“为什么不生孩子”,从而故意回答说“自己接受了不孕治疗,可是不管用”。在她们看来,如果假装“自己是一个可怜人”,或许身边人的“逼问”能够减少一些。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即便有意坦诚说出“自己不想要孩子的理由”,恐怕也很难如愿,最后不是演变为与不同意见者的争论,就是演变为现场版的说教。

朝生: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影响到了人们对于是否应该怀孕生子的观念。在《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1986年颁布实施)颁布以前,女性生育后通常会辞掉工作、回归家庭、专心抚养孩子。但是,对于企业开始实施育儿假后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实现工作与育儿的两立已经逐渐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处于过渡时期的均等法一代及其后一代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当时的日本社会首度出现了鼓励女性生育后走入职场的声音,但是因为育儿假并未普及,以至于许多女性都必须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做出艰难选择。于是,有些人不得已选择了“不要孩子的人生”。与其他年代的人相比,他们或许体会到了更多过渡时期所特有的无力感。

——是那种被婆婆热切盼望抱孙子,被后辈以不可思议的目光质问“为什么不生孩子”的无力感吗?我听说每当休育儿假的女职工带着孩子来到公司时,那些没有孩子的女职工便会觉得很没面子。

朝生:这是相互影响的事情,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了。在我看来,没有孩子的女性会在不知不觉中给有孩子的女性带来压力,有时还会伤害到她们。在我接受不孕治疗的时候,有位因照顾孩子而辞掉工作的朋友对我说:“你真幸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听到这句话后,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当我还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次,我与一位必须要去幼儿园接孩子的同事商量傍晚开会的事情。当时,我一不留神,说了一句:“哎呀,我忘了需要您参加的会议是不能安排在傍晚的”。虽然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无他意,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她或许会因此认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

——您说得没错。

朝生:有孩子的人也好,没孩子的人也罢,都会有彼此“羡慕”亦或“觉得对方很不容易”的时候,有时还会在相互比较时担心起“我的人生这样下去真的好吗”。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只能按照自己的人生活下去。即便相互议论彼此的活法如何如何不同,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不过,从您讲的内容来看,至少前者是拥有社会这一后盾的,可是后者就不然了。有孩子的人即使苦恼,也可通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们都是这么说的”等说辞来安慰自己。但没孩子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没孩子的人生是不幸的”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没有孩子之人的人生,很可能永远得不到认可。下面,该进入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了。谈了这么多,请问没孩子之人的人生真的会很不幸吗?等待着他们的真的是悲惨的结局吗?

有无孩子并不会影响到人生的幸福度

朝生: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无孩子并不会影响到人生的幸福度”。这一结论是普林斯顿大学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科研团队得出的,为了找出“有孩夫妇与无孩夫妇谁的幸福度更高”这一问题的答案,他们依据美国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2008—2012年期间对约180万人实施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可是,英国公开大学针对约5000人开展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却是“无孩夫妇比有孩夫妇的夫妻关系满意度高”。

——也就是说,有时甚至会出现无孩夫妇反而更幸福的情况?不是说“孩子是夫妻的纽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朝生: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称,有孩子的夫妻更容易经历动荡。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中,虽然有很多快乐,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有很多痛苦。

——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不是孩子没能按照父母的预期长大成人?我听说最新的发展心理学中有观点指出:孩子最终形成怎样的人格、具备怎样的才能,是由“基因”与“年幼时期的朋友关系”决定的,养育本身对此并无影响。若真是如此,对于那些把理想教育视为人生价值的人,养育子女反而容易变成压力。

朝生:可能是这样。若以家长内心的期望值与孩子的完成效果判断是否幸福的话,那么对孩子的抚养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的幸福感吧!

——还有,最近发生了许多亲子纠纷之类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对“有孩子的人生很幸福”这一价值观产生怀疑。每当看到这类新闻,我都会不禁想,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有孩子的人生=幸福”“没孩子的人生=不幸”。

朝生: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事情多是他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揣测,但我认为,其根本上还是与社会上流传的“幸福亲子形象”“没有孩子是不幸的”等价值观息息相关。若与社会上常道的“幸福亲子形象”相比,自己的孩子没能抚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么做父母的将很容易感觉到压力,甚至变得易怒。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断言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幸的。或许,没孩子的人对于自己年老后该由谁来照顾的担忧,会比有孩子的人强烈些。但是,我认为这是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

——虽然只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社会上蔓延着“无孩冲击”思想的大环境下,还是出现了“没有孩子的人,没有参与建造社会未来”的指责声。若现实中没有孩子的人被那些拼命养育孩子的人指着鼻子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你们都没有为创造未来社会的纳税者做贡献,简直天理难容”的话,肯定会有人无言以对吧!

对未来社会的贡献亦可通过“育儿”以外的事情实现

朝生:对未来社会的贡献,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育儿才能实现,还可以通过工作培养年轻人,给予年轻人希望和梦想,为那些有孩子的人提供育儿帮助……这些方式,也足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或许真如您所说的那样。原来如此,我已经明白了。不过,仅仅通过我们这样的一番讨论,也许还会有一些人觉得难以信服。这时,就需要借用一下“具有影响力之人所说的话”了。在讲谈社发行的生活类杂志《REaU》的2016年3月刊中,有一篇对于女演员山口智子的采访,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借此机会,我必须提一下。

朝生:不错,我认为您的提议很好。

——下面,请允许我引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请看:

“我一直在追寻的,不是生子育子的人生,而是另外一种人生。一路走到今天,我从未有过一丝的后悔。每个人,都理应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当然,我也相信,有些感动,只有生了孩子才有可能体会到。虽然我明白,不生一个孩子的话,是体会不到那种感动的。可是,我还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能够与丈夫坦诚相对、真心相伴,用另一种方式构建起彼此之间的纽带,这样的人生,真的令我无比幸福。”(《FRaU》2016年3月)

朝生:是因为这句“从未有过一丝的后悔”吧!

——这句话,给多少人带来了勇气啊!

朝生:在我看来,这句话不但从水深火热之中拉起了那些为没有孩子而苦恼的人,还给了有孩子才是理所当然的传统价值观一记响亮的耳光。

结论:

不生孩子之人的末路是什么样的?

人生因人而异。

只要能体会到“无孩人生的幸福”,便没什么不可。

解说:

在少子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过程中,是否生育子女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虽说每个人都有各自选择的权利,但是在从众压力向来较大的日本,一旦大部分人达成了某种共识,社会中便往往容易形成“不照着做的人有问题”这样一种氛围。对于那些一边忍受内心煎熬,一边努力接受不孕不育治疗却依然没能成功生下孩子的人来说,亲人源源不断的施压以及同事的无心之言,都成了这一氛围的有力印证!

虽然,人们一直在努力宣传社会、公司中拥有多样性是多么重要,可是,若真想创造出一个能让“大家”轻松工作的社会,就要努力实现让所有人都能舒服生活、工作的环境,无论有孩子还是没孩子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应该明白,将“有孩子的人生才会幸福”这样一种价值观强加于人的做法是不对的。

话说回来,正如采访中所提到的那样,“没有孩子的人生=不幸”的说法显然与事实相反。恕我直言,甚至还有“没有孩子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没有孩子才有可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而“没有孩子的人生最大的幸福”,便是可以大幅提升自己人生的自由度。

能够自由设计人生的奢侈

若疲于社会生活,决定在45岁提前退休的话,共需要多少资产才可做到?我所在的《日经商业》曾于2012年进行了相关估算,结果显示,若有“毅力”的话,拥有5300万日元便可以在90岁之前的45年间生活下去(以夫妇二人生活为例,未考虑通货膨胀、增税等情况,按平均退休金计算得出)。

这里所说的“毅力”,指的是如下意思:

据总务省实施的家庭收支调查结果显示,当家庭成员为2人时,月平均消费支出约为25万日元(2011年平均)。若单纯以此计算并且退休金能够正常支付的话,那么45年间所需要的生活费约为8000万日元,若从25万日元中扣除“家具、家务用品”“服装和鞋类”“汽车等相关费用”“教育费”“文化娱乐费”“社交费”“香烟费”“理发美容服务费”的话,那么总金额将下降至5300万日元(房租按照全国平均值的57738日元计算,依据全日本租赁管理商业协会调查结果,两居室)。

虽然这些数据是推算得出的结果,但是,如果是无须支付房贷的租房派,而且不开汽车、不进行其他任何多余消费的话,用5000万日元也是能够生活下去的。

如果以这种方式实现人生经济独立,那么随之而来也就有了为他人着想的从容。既可以在业务、爱好等方面培养后辈,也可以去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可是,有了孩子的话恐怕就很难做到这些了。

从目前情况来看,培养一个孩子至大学毕业所需教育费的总额如下:全上公立学校约为1000万日元,全上私立学校约为2300万日元(念文科时,文部科学省《孩子学习调查(2010年度)》·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教育费支出的实况调查结果(2011年度)》)。

如果有两名学前子女,而且希望他们上私立学校直至大学毕业的话,那么无论夫妇二人如何节约,在45岁到90岁之间至少也需要具有将近1亿日元的资产才可实现。若如此生活的话,单是维持生计就足以用尽毕生精力了,哪里还有功夫去考虑别的事情。

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更有意义呢?或许正如山口智子女士所言,“每个人,都理应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

其实,对于当今有孩家庭而言,教育费已然成了超出我们想象的巨大负担。若由此展望未来的话,继续支付越发不成比例的教育费将很可能成为未来家庭的末路。

大手笔投资子女教育的家庭

受访者:精通教育投资的金融理财师小屋洋一

考虑到孩子的未来,为人父母者想让孩子多上一些补习班、培训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最近这一情况不断升级,庞大的教育支出甚至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中长期陷入濒临破产的边缘。

某年收入1300万日元的家庭,让女儿上了双语幼儿园。即便是这样令人艳羡的名流家庭,在某些情况下,20年后,也有可能陷入夫妻双双走投无路的境地。

“教育费破产”的可怕之处,在于孩子尚小的时候很难察觉到其征兆。从孩子开始备战高考时,家庭才真正开始面临支出压力,父母退休时这一压力会进一步凸显。比起不怎么富裕的普通家庭,那些家庭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左右的“中等富翁”家庭反而更容易掉入教育费破产的陷阱。我们就相关现状及应对方法,对专家进行了采访。

——具体来说,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面临教育费危机呢?

小屋:比如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家里的男主人与女主人都是38岁,还有一个4岁的女儿。丈夫在某外资公司上班,年薪约为1000万日元,妻子也在工作,年薪约为300万日元。

中等富裕家庭可能在20年后面临破产危机

——全家年薪约为1300万日元的话,税后收入也就是将近1000万日元。这已经是收入相当不错的家庭了。

小屋:可是,如果依据该家庭目前的收支来推测未来资产情况的话,那么从其女儿开始备战高考的时候开始,家庭存款余额也将随之急速减少,整个家庭的收入也将在男主人迎来退休的55—60岁期间大幅减少。

结果等到夫妇二人60岁时,家庭存款余额很可能会逆转为负数。从此以后,即便夫妇二人能够拿到预计的退休工资,恐怕也会因为贷款金额的逐年增加,于65岁背负1000万日元、70岁背负3000万日元的贷款。

——这岂不就是以贷还贷的多重负债状态吗?

小屋: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只能通过变卖资产勉强糊口了。

——一个年收入1300万日元的家庭,居然会在20多年后陷入这般境地,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吧!

小屋: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为女儿支出的高额教育费。这对夫妇对女儿的教育极其热心,让女儿进入了双语幼儿园,支付了每月14万日元、每年合计170万日元的托儿费。小学、初中、高中也都让女儿上了私立学校,大学还计划让女儿出国留学。若将补习班的费用也全部计算在内的话,可知其花在女儿身上的教育支出总额将超过4000万日元。因为夫妇二人的英语很好,妻子也曾在外资企业工作过,所以二人一致认为,“为了让女儿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比他们更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具备与不同文化阶层的人平等交流的能力,必须让女儿好好学习英语以及赴外留学”。

——虽然想法不错,但是若要以夫妻双方年过70以后“居无定所”为代价的话,也未免太过本末倒置了吧!

小屋:本来,如果想制订如此高额的教育计划的话,那么应该在孩子教育支出开始大幅增加的高中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存款准备。可是,该家庭除教育费以外的支出也比较多,所以他们的存款并没有多少增长。

——的确,从推算的情况来看,女儿16岁时家庭的存款大概会达到不足2000万日元吧!夫妇二人当时约为50岁出头,从年收入、年龄来看,他们的存款的确算比较少的。而且全家的存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逐渐减少了。

小屋:因为从那时开始,女儿的教育支出才真正进入了大幅增长阶段,所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事人不认为这是超出能力范围的投资

——虽然也会有类似“在孤注一掷的教育投资下,孩子长大后事业有成,不但能够照顾父母,还能为父母解决包括住房、零花钱在内的一切问题”这样一招制胜的情况出现,但是在我看来,这依然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计划。当然,夫妻本身应该知道自己今后将支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教育费吧?

小屋:不,他们并没有很强烈的危机感。将来教育费究竟会给家庭收支带来怎样的压力,他们并不知道,也并没有制订中长期的生活计划。只是考虑“本来打算要两个孩子,如今既然只要了一个,那么投入2倍的其他家庭的教育费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以您推测的结果为依据,他们应该开始重新审视教育费这项消费行为了吧?

小屋:并没有,如今他们依然没有采取任何具体行动防止事态恶化。

——明明知道这样做有可能引发破产?

小屋:因为教育支出真正开始大幅增长是在孩子的高中时期,所以他们很难在此之前切实感受到自己投入了超出能力范围的教育费。

——的确,从预估结果来看,在孩子年满16岁之前,家庭的存款的确是在稳步增长。“教育费破产”的可怕之处是否在于,家长很难在孩子小的时候发现危机的征兆?类似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吗?

小屋:这样的家庭正在不断增长。原因很简单,正如我们刚才谈及的那对夫妇一样,因为很多人都对“何时花多少钱”没有具体的印象。

从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等来看,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全上公立学校的话,那么教育费的平均支出为550万日元,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全上私立学校的话,那么则需要1600万日元。

——一个孩子念到高中竟然需要1600万日元……?

即便是“普通的升学之路”,3个孩子总计也需4500万日元

小屋:还要再加上上大学的费用。若念公立大学的话,每年约需要130万—150万日元,若念私立大学的话则要200万日元。这是从自家以外的住处往返于学校的情况下,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平均值。若把这些数字加起来的话,从幼儿园到大学全上私立学校的话,将需要1600万日元+(200万日元×4)共计2400万日元的教育费。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是初中之前上公立学校、高中以后上私立学校吧?

小屋:这种情况约需要1490万日元。不过,这些说到底都只是一个孩子的教育开销,如果有三个孩子的话,那么就像开头列出的案例一样,简单计算一下就超过4000万日元了。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什么双语不双语,全都选择普通升学之路的话,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也是很容易引发因教育费而导致家庭破产的情况吗?

小屋:从估算的结果来看,是这样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勉强自己,让孩子全都上公立学校不就可以了吗?

小屋:在我看来,这样做是没问题的。其实在当今的日本,高等教育的确算得上一项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据推算,大学毕业的男生比高中毕业的男生一生所挣的工资多出约7000万日元,女生的差距更大,可多出约1亿日元。所以,让孩子上大学的决定,本身的确是一项合理选择。

——可是,让孩子上公立学校还是上私立学校,这个想法难道没有问题吗?

小屋:对于孩子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补习班,而是家长的姿态。大部分教育其实应该在家庭中完成。只要父母能够坦诚地与孩子相处,认真地教导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么无论上的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从学习意愿来看,如果父母作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家中真实表现出孜孜不倦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姿态的话,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原来是这样。

小屋:不过,接下来我要说的才是问题的重点。在教育支出负担过重的家庭中,很多父母都认为“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教育品质不同”,认为“孩子在私立学校比在公立学校能够学到更多接近于教育本质的东西”。

我也认为,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话说回来,日本公立教育是“二战”后国家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工业劳动者而规划确立的。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时间和纪律,听从上级的指示,优先与周围人的行为保持一致,不可以思考任何不该思考的东西。出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变成如此”的想法,的确会有一些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上私立学校。

难以向孩子说出“公立学校也不错”的原因

——听说,为了不让孩子遭遇校园霸凌而放弃公立学校、选择私立学校,这样的家长也很多。

小屋:尤其是在初中及初中之前的阶段,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私立学校可依据其教育方针劝退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分子”,以此排除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而属于义务教育范围的公立学校就无法这么做了。

——也就是说,如果班上出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私立学校可以采取对策防止问题发生,而公立学校只能在问题真正发生之前干瞪眼。

小屋:所以一些家长会简单地认为,孩子上私立学校的话不但会变得非常优秀,还可以免遭校园霸凌。不过,为了孩子的教育考虑,想尽量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父母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

——可是这样一来,父母就会想给孩子制订一套“昂贵”的教育计划,若按照计划执行下去的话,很可能在自己年迈时由于入不敷出而走投无路,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小屋:“因教育费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从而导致家长年迈后极有可能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这样的家庭可以选择的解决办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通过跳槽等方法提高目前收入,第二种是通过合理运作增加资产,第三种是重新调整教育计划,降低支出水平。

——与增加收入、运作资产相比,我认为第三种调整教育计划的方法是最切实可行的。不过,如果孩子小学之前上的一直都是私立学校,初中时突然转学到了地方的公立初中,岂不是很可能让孩子遭受文化冲击?

小屋:如果因为钱的原因而不得不改变孩子学校的话,我认为越早越好,而且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必须在征得孩子的同意之后再具体实施。

坦诚地告诉孩子家庭收支的实际情况,让孩子理解现实,如果在孩子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依然表示哪怕申请借贷型奖学金以后自己还款或是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也要继续念私立学校的话,那么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想法。

大学的费用让孩子自己承担也未尝不可。从现实情况来看,日本借贷型奖学金的本科大学生比例已经超过了50%。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即便自己承担学费也依然在所不辞,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待大学学习的态度变得比以往更加认真了。

——原来如此。

结论:

难堪教育费之重的家庭的末路是什么样的?“老年破产”的可能性很大。

应尽快重新调整“教育计划”。

解说:

读了采访中提及的教育费过重的中等富裕家庭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不可思议地问道“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到那种地步呢”?

男主人在外企工作,年薪1000万日元,女主人也曾在外企工作,一看便知这是一对优秀、聪明的夫妻。所以依据家庭目前的收支情况,用Excel表估算出未来家庭资产,想必对于他们而言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至于随着终身雇用与年功序列制的崩塌,今后上班族薪资难以增长的日本经济现实,想必他们也是理解的吧?可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不计成本的教育投资,一往无前地朝着“老年破产”的方向前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若真是为自己的女儿考虑的话,他们是不会做出“哪怕自己未来破产,也要把孩子培养为国际性人才”这一决定的。因为他们的女儿不会置自己年迈破产的父母于不顾,只考虑自己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对培养孩子的过度热情,导致了一些父母看不清周围状况了。如今,这样的家庭正在日本全国范围内不断增长。

比如,社团活动过热便是日本各地愈演愈烈的问题。虽然文部科学省规定,初中每周需有2天以上的休息日,高中每周需有1天以上的休息日,而且要求各个学校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可是,与相关规定顽强斗争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梦想孩子成为运动健将的家长们”。

为寻求所谓的“平等”,不惜牺牲孩子安全

此外,像这些“对育儿过于热情的人们”,往往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失败或受伤。这些家长的压力,其实来源于蔓延在日本全国教育一线的“过度平等”主义。

“赛跑时,所有参赛选手要一起手牵手通过终点”“汇报演出上,所有参演学生都演主角桃太郎”······很早以前,就有声音批判减负教育引发教育一线出现了过度平等主义,可是如今,这一“病状”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还在恶化。

举个例子。虽然致学生受伤事故频发,但各个学校的啦啦操(叠罗汉)依然越搭越高,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当我们向学校相关工作人员提问时,他们回答说“为了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为了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可是,相关专家就此指出:这么做是出于“平等化的考虑”。

若叠罗汉的层数比较低的话,那么参加的人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毕竟校园里也不可能搭出好几个叠罗汉,所以无奈之下只能让多出来的学生在罗汉周围担当拼出“扇形”等的绿叶了。不过,一部分家长对此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只好牺牲学生们的安全,尽可能搭出更高的叠罗汉(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叠罗汉中)。

培养孩子充满热情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一旦该热情过了度,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回到“难堪教育费之重的家庭”这一话题,如果父母真想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不让家长“老年破产”为孩子添忧,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先前的教育计划。小屋老师说得没错——只要家长能与孩子坦诚相对,认真教导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么即便没有投入大量的金钱供孩子上学,孩子也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租房派

受访者:精通房产投资的咨询师石川贵康先生

到底应该买房还是租房,是困扰年轻上班族的一个永恒命题。如果是工作的问题倒还好说,可一旦牵扯到房产的问题,即使询问长辈,也很难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已经买了房的“买房派”主张,“无论交了多长时间房租,租来的房子终究还是别人的东西。既然花的钱差不多,那还不如贷款买房,使房子成为自己的资产”。另一方面,租房派则指出了买房派所面临的风险,声称“未来是难以预测的,用贷款买房风险太大了”。两方的主张宛如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仿佛这一问题永远得不到定论。

不过,在一片争论声中,却出现了一位明确主张“上班族不能买房子”的咨询师,房产投资专家。他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作为租房派的软肋——晚年生活,又该如何解决?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他。

——您在自己的著作《上班族千万不要买房子》(东洋经济新报社)中提出,公司职员贷款买房是有风险的。如果现在这里就有一位打算买房子的公司职员,你会如何说服他呢?

石川:首先,我会问他“在未来的35年内,你认为自己能否一直拿到比现在高的薪水吗”,即便他不被解雇,也有可能因为健康问题而无法工作,即便他可以一直工作,也有可能因为工资下降而还不上房贷。

听到这些话,买房派一定会如此辩驳

——已经下决心买房的“买房派”,应该不会因为一个问题就轻易改变决定吧!我想他们会回答:“若真发生什么问题,直接把房子卖掉不就可以了”。

石川:若真是在房产热的那个年代,这么做倒也未尝不可,可是在房产行情持续走低的当下,即便卖掉了老房子,发生资不抵债的概率也是相当高的。若真是如此,即便卖掉了房子,改为租房生活以后,也还是要继续过着还债的生活。房租与余债的双重压力,将使生活陷入更深的泥潭。在普及了Non-recourse loan(无追索权贷款)的国外,如果还不上房贷,那么银行顶多有权把房子收走,可是在日本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想买房派一定会说,“事态恶化到如此地步只是极少数情况。就算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么租房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石川:这么想就错了。如果是租房的话,那么只需搬到更便宜的房子里就可以了,完全不会陷入类似又要支付房租又要偿还余债这样需要同时背负双重压力的境地。而且,因贷款买房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火势,不但会烧到中途失业的人,而且已经蔓延到了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家庭。因为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人们的薪酬不但没有像贷款时所预想的那般增长,反而还比以前减少了。

比如这样一种情况。某上市公司员工在东京23区内买了一套房子。他的年纪在45岁以上,有两个孩子。因为收入减少,在孩子学费以及房贷的重压下,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要靠支取存款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状态。如果今后两个孩子还要继续上高中、大学的话,那么他将很可能面临还不上贷款的情况。也就是说,哪怕是不会被解雇,一直正常工作的大企业员工,都有可能陷入这样一种境地。

——听您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问题不在于买房,而在于贷款买房呢?

石川:如果拥有一定的资产,能够全款购买一套房子的话,也是一种考虑。

贷款买房其实就是碰运气

——我们一起来回顾下社会中关于“买房派vs租房派的得失争论”,比如有A先生与B先生两个人,他们手头上都有5000万日元的存款,A先生用这笔钱买了套房子,B先生则用这笔钱买了有价证券。从这一阶段来看,尚不能明确指出谁赚了钱谁赔了钱。假设房产与有价证券的回报率都是5%,那么A先生可通过房租每年获得250万日元的收益,B先生则可通过有价证券的分红获得250万日元的收益。

石川:因为A先生的房租收入是假设自己支付给自己的,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与真正的投资行为还是有差距的。但是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倒是可以的。

——不过,如果是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贷款购买的话,那可就要另当别论了。

石川:硬要通过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贷款方式买房,与企图利用高杠杆购买投资产品的行为并无两样。

——如果用刚才的例子来说,就好比手头上明明只有1000万日元,却硬要贷款投资5000万日元一样。如果是类似外汇等衍生性金融产品的话,倒还有可能实现。可是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硬要拿出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才存下来的1000万日元去做赌注的话,反正我感觉是挺难想象的。

石川:可是,一旦到了给自家买房子的问题上时,人们往往很容易一拍脑门,做出大胆的选择。毕竟是一种高风险的选择,所以一旦当初的预想难以为继,便会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绝不仅仅是还不上贷款这一个问题。买了自己的房子,就意味着无法逃避。真正可怕的,其实是贷款买房之后的环境变化。

——比如一个不太正常的人搬到了自家旁边?

石川:应该是比这更严重的灾害吧!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不少受灾群众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房子。可是据我所知,在家庭财产险中,“核辐射”造成的损害是属于免责条款的。所以,这就使许多受灾群众很可能陷入既要继续为事实上根本无法居住的房屋还贷又要为新房还贷的双重贷款状态。

——原来如此。

使人生的可能性缩小的贷款买房

石川:这种硬要勉强自己买房的行为,不但会提高人生的风险,还极有可能缩小人生的可能性。人们关于居住的价值观,会随着人生所处阶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如果买了自己的房子,那么就很难随着这一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了。

那我自己来说吧!年轻时,我住在东京的荻洼,因为我非常喜欢它周围的环境。可是结婚生子以后,我强烈地希望孩子能在“一个可以直接于街边巷弄嬉闹玩耍的住宅区”长大,于是,我们搬到了根津。如果当时我在荻洼买了房子的话,恐怕这一愿望就很难实现了。所以单纯从无法按照“我想这样活”的想法生活来看,买房便已经是人生中的一项巨大压力了。

如果家人生病,或是父母需要陪护时,租房的人可以灵活地改变生活环境,更为轻松地适应种种变化。比如孩子过敏而需要转移到其他地区疗养时,一家人可以搬到郊外居住;父母年迈衰老时,也可以搬到父母的家附近居住以便照看。如果某一天突然萌生了想出国工作或是想去国外念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念头,若你是租房一族的话,完全可以毫不犹豫地飞往国外。对于上班族而言,租房战略才恰恰是使人生获得更多机遇的不二选择。

——可是,如今依然有许多人憧憬着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所以即便顶着巨大的压力,也要咬牙贷款买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石川:我想应该是出于经济合理性之外的理由。比如,有为了给孩子一种“家乡”的感觉,而想要买房的父母。这也是一种考虑。除此以外,还有认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真正实现了独立”,从而想要买房的人。归根结底,买不买房都取决于每个人各自的价值观,如果基于某个强烈意志而想要买房的话,是绝不会因为周围人的游说而轻易改变的。

——我明白了。想必关于买房派vs租房派的争论,今后还会持续下去。不过从某种程度来说,我认为您的观点还是给租房派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与此同时,租房派也必然会在贯彻永久租房方针的道路上遇上一些难题。比如,年纪大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石川:继续租房住不就可以了。

——可是人们都说“等年纪大了,没了工作了以后,会很难租到房子”。

“老年人租不到房子”的说法不可靠

石川:的确,我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可是,每当我听到类似说法时,心里的潜台词却是“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至少,如今单单以“老年人”为由而拒绝出租房子的房东已经是少数派了。在少子老龄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若仅仅因为是老年人就拒绝出租房子的话,恐怕房东们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其实,无论是退休工资也好还是生活补助也罢,只要有足以支付每月房租的现金流,只要你想租,愿意出租的房东还是大有人在的。这与年龄、社会地位无关。重要的是拥有现金流,外加你不是一个爱惹事的人的话,还是很受大多数房东欢迎的。

——原来是现金流啊!那如果没有现金流的话,是不是就租不到房子了?

石川:没有现金流的话,用什么支付每个月的房租呢?

——这种情况的人该怎么办呢?有些40—50岁的人会想,“我实在不想继续工作了,虽然距离发退休工资还有一段时间,但我想提前退休,可以靠存款生活,读读书、散散步,过过毫无压力的生活”。这样的人,当然既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现金流,他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可以直接拿出存折给房东看,或是一口气支付6个月的房租吗?

石川:这样做反而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当然,租房这件事毕竟因人而异,只能如实地与房东或中介交涉。但是说到底,无论你有多少资产,无论你多大年纪,只要具备一定的现金流,对租房来说肯定是有利的。这与资产的多寡无关,因为存款余额减少带来的压力,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而且人生本就是未知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何时何地会突然产生一笔巨大的开支。

——如果现金流是必要条件的话,那么用非劳动收入可以吗?

石川:这是可以的。

“最后的安息地”实乃幻想

——我明白了。也就是说,关于租房派有可能面临的难题——“年迈后、辞职后能否顺利租到房子”的问题,只要有现金流,就完全无须担心了。既然如此,岂不是完全可以“一辈子租房生活”了?这样做不但轻松,还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不过没有“最后的安息地”,还是会让人感觉到些许遗憾。

石川:虽说是“最后的安息地”,但是近来在自己家中度过人生最后一刻的人其实是很少的。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即便身体不再灵便,但依然可以“活着”的年代。就算家人可以照看自己,就算可以定期请护工到家里帮忙,也终归是具有一定限制的。

当自己无法用双手吃饭时,无法外出买东西时,肯定会非常不安。这时,很多人也就不得不选择在养老院、老年公寓度过自己的余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租房的人,还是买房的人,大家的结局其实都是一样的。

结论:

租房派的末路是什么样的?

人生的自由度反而比“买房派”更大。

解说:

2000年以后,苦于业绩难以增长,“规避风险主义”之风开始在日本社会中蔓延,导致研发一线呈现保守化趋势,削弱了日本企业“领先于世界的创新能力”。这是本书第一章“彩票中奖1亿日元的人”中写到的内容。其实,日本人的这一规避风险主义意识影响到的并不仅仅是研发一线。比如,有人指出日本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半数以上都是现金存款,还有人指出由于日本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内向,所以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因“奇怪的海外留学”而造成的“洗刷学历”并不包括在内,详情见后文第三章)。

可是,有这样两件事,却始终能够让如此胆小的日本人将风险置之度外,果断行事。一件是买彩票,一件是贷款买房。

正如采访中专家所提到的那样,在当今日本,贷款买房的风险可谓不胜枚举。

贷款买房的风险?贷款破产、灾害、坏人搬到家附近、人生自由度低……

其中,石川老师强调了“贷款破产”与“灾害”的可怕后果。但是在我看来,随着今后贫富差距社会、孤独社会等问题的进一步严峻,必然会增多的“危险邻居”反而是买房一族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2015年11月,千叶县馆山市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凶手是一名76岁的男子,受害者是他的邻居,一名73岁的男子。可是,公审时,包括当地居民在内的1000余人却联名上书要求对凶手实施减刑。

据当地媒体报道,凶手与受害者之间的邻里纠纷已经持续了长达20多年,令凶手苦恼不已。受害者以“生活污水流入自家院内”为由,要求凶手赔偿,而且每天都拿着镰刀威胁凶手。一旦凶手锁起房门、拉上窗帘,受害者不但会站在门口破口大骂“居然还有人在农村锁门的,真是可笑至极”,还会不停地给凶手拨打骚扰电话。受害者的扰民行为已经波及了附近的许多居民。公审上,凶手坦白杀人动机时称“不希望他再给周围的居民添麻烦了”(判处9年有期徒刑)。

在日益严峻的邻里纠纷接连发生的当今日本,你如何保证“自家附近一定不会搬来危险的人呢”?

改变团块世代、泡沫世代所信奉的“老观念”

在此之前,许多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贷款买房,最主要原因在于土地的价格一直在走上坡路,所以即便年轻时需要吃点苦,但只要买了房子,最终总能得到一部分可靠的资产。

可是,在这一土地神话早已化为泡影的当下,我认为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贷款买房。类似“有房才算出人头地”这样陈旧的价值观,将在未来社会变得越来越荒谬吧!

不仅是买房的观点,如今,日本或许已经来到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多数人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各种老观念的时代。如何发展商业如此,如何选择求学之路亦如此。

租房派最大的不安就在于,年老之后想搬家时可能会找不到可租之处。如果真如石川老师所说,此乃杞人忧天的话,那么选择租房生活似乎就没有任何缺点了。

同类推荐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在中国,博弈思维自古就有,博弈论这个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英文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的理论。《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就是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进入职场后,除了待人以诚,有一副好口才也是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面对上下级关系,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既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又能够让他人第一时间理解你的意思,这样的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问题找方法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工作态度。欧俊编著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既是一部心灵励志书,它告诉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地面对问题和困难,不妥协、不后退;同时又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方法总比问题多》教会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开动思维的动力火车,寻找智慧、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 活力上班族

    活力上班族

    本书不同于市场上一般简单拼凑的办公室健康书籍,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容,从最系统的人体器官入手,系统解读了如何通过锻炼、保健、饮食摆脱办公室压力、改正不良习惯,由治病到养生塑性,最后每章节结束再配以相应器官的瑜伽健身指南,有效的针对办公室人群各方面的疾病,更能由表入本,用更积极健康的方式解决身体问题。
热门推荐
  • 盛世凰谋:半负浮生半轻尘

    盛世凰谋:半负浮生半轻尘

    上一秒,她还在后现代的枪林弹雨中拼杀下一秒,她就穿越到了刀光箭雨的古战场最为原始的争斗,一时间让她脑袋一片空白“还真是哪里都不安生……”她喃喃的说了一句,拿起了手里的武器为了活下去,她选择了战!战!!战!!!为了生存而战!为了尊严而战!为了百姓而战!她看向身边俊逸非凡的男子:“可愿与我一起?”他微微一笑,看着她的目光暖如春风:“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闺谋:嫡女复仇手册

    一品闺谋:嫡女复仇手册

    她原是名动京城的世家贵女,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一朝魂归,竟成了三朝元老家的长房嫡女。薛家老太爷忠肝义胆,救下颜家稚女,却损了自己的亲孙女儿。自此,薛兰兮每天都活得很愁苦,因为仇人实在太多。上至庙堂,下至三房。听说卫陵侯位高权重,杀人如麻,多年前抄了未婚妻的家,连眼都不眨一下。薛兰兮卯着劲地想做侯夫人,为的就是能杀掉枕边人。谁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她这个深闺女子算计着朝堂时,有一个人,用尽了一切,在算计着她。
  • 两生牵绊两世殊途

    两生牵绊两世殊途

    世间的相遇恐怕都离不开这缘之一字百年流逝,当过往被提起时留下的是谁的爱与恨人这一生有多少的牵绊是不得而终,又有哪些是相守终生他只道她怨恨,不知她深情她只道他所守,不知他所爱这纠缠的红线,难断,亦难解她转身的泪他不见他守一人的心她不知他的天下失了她这两生,这两世,恩恩怨怨纠纠缠缠这世事无常,愿来世,可共相安
  •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初见时,后院纷争,她伶牙俐齿,虐渣女斗后妈,他只袖手旁观。再见时,雪落屋檐,她诚心躲避,左推辞右嫌弃,他却心思暗动。穿越而来,她风华尽显,素手针落,毒姐狠母皆退散,腹黑王爷骗到手。
  •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在细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最美的花儿献给您

    最美的花儿献给您

    在小小说界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作家陈勇,已经用自己对文学的执着,为自己的家乡,为年轻人谱写了一曲曲赞歌。作家很多处都描写了老~江河的如画美景。像“此时的老~江河,水天一色,被黑夜融化了”(《鱼鹰》);“雨中的老~江河,一片灰蒙蒙的,这是老~江河最寂寞的颜色”(《水嫂》);“旭日东升的老江河,渔船碧水相映,白云与渔民共影”(《水姐》);“傍晚时分,老江河神奇莫测,气象万千。晚霞的光芒,依然将江面上细小的波纹映得熠熠生辉,几只洁白的鸟儿舒展双翼,自由地翱翔在江天之间”(《吹萨克斯的男孩》)等等,这样描写老江河美景的句子俯拾皆是。
  • 邪王宠妃无下限

    邪王宠妃无下限

    齐墨儿,现代的异能特工,画物成真是她的强项,睚眦必报,卖萌装傻是她的特长。一朝穿越成和亲公主,她在殿上公然拒婚:“我来,只是想要告诉你,这亲,我不成了!”他,帝国家喻户晓,令人闻风丧胆的燕北世子,从无一物入他眼,却强势霸道的缠上了她。薄唇轻勾,邪肆妖娆:“我可宠你上天,疼你入地,所以,你,只能是我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