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400000050

第50章 艺术典型的个性(5)

也许人们会说: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等等,会造成不同的个性,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同一历史时代、同一阶级、同一民族、同一家庭……总之,看起来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会造成如此千差万别、面貌迥异的个性呢?不错,同一历史时代、同一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同一阶级、同一民族、同一家庭等等,会形成个性之间的许多共同的东西,这是必然的。因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对某一历史时代的个性来说,是在他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之前就准备好了的,不能任意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历史时代、超越阶级、超越民族而存在。例如,李自成具有皇权思想,是三百多年以前的农民阶级共同具有的思想,有人因此而责备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同志,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李自成超越了他那个历史时代、超越了当时农民阶级的局限而具有了今天社会主义农民的思想,那倒是不可思议的。在创造典型形象的时候,艺术家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并精确地描写出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必然性影响,认识到并描写出一定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个性的必然本质规律。但是,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对个性的决定性的必然影响,又是通过每个个性无限多样的充满各种偶然性的具体生活环境、千差万别的生活道路在起作用,在能动的个性与社会环境之间,会发生千种百样的不同情况、不同关系。当每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之后,他将走着怎样具体的人生道路,将有着怎样特殊的生活遭遇,他将以怎样的方式和形式,在怎样的程度上承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哪些方面对他影响特别深刻,哪些方面对他影响比较微弱;从个性方面来说,他将在怎样的程度上和范围内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给予社会环境怎样的作用,哪些方面作用力量大,哪些方面作用力量小;等等——这一切,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必然性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人们到处可以看到社会环境的必然性影响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例如,同一阶级内部,还可能有不同阶层,即使同一阶级、同一阶层,每个个性还可能承受不同的家庭影响,具有不同的文化教养,在不同程度上承受传统的思想、道德的熏陶。在社会转型、异常复杂的环境里,在新与旧斗争非常激烈、犬牙交错的情况下,此一阶级的人常常会转到另一阶级中去,或者受另一阶级的影响而具有该阶级的许多特征。从新的方面转到旧的方面去,或者相反从旧的方面转到新的方面来,都是常有的事。处于转变中的人物,其个性往往同时具有新与旧两方面的特点,同时具有两个阶级的特点,表现出所谓“二重人格”。出现这种“奇异”的个性,是完全正常的、合乎规律的现象。譬如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所描写的林道静这个人物,在她从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转化过程中,同时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特点,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同样的道理,处于同一民族生活环境里,完全可能产生个性迥异的人物,处于同一历史时代,也完全可以产生彼此对立的个性,生活在同一家庭的人,甚至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其个性也可以极大的不同。例如,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中,写了觉新、觉慧、觉民三兄弟。应该说,他们出生在同一家庭,又在大体相近的环境中生活,但是个性却不同。大哥逆来顺受,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传统的重负把他压得直不起腰;他的痛苦遭遇也令他对封建家庭不满,他却不敢反抗,只是把泪水吞进肚里,委曲求全;直到最后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他才有所觉悟。老二、特别是老三,更多地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观念,追求自由、平等,要求个性解放,向往光明,他们竭力挣脱封建枷锁,反抗罪恶的家庭。在这里,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的必然性影响,是通过这些人物偶然、独特的生活经历表现出来的,因而形成了彼此不同的个性。因此,艺术家绝不可将复杂的情况简单化,而是既要写出不同历史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环境里的不同个性,同时还要写出同一历史时代、同一阶级、同一民族、看来相近的社会环境里由于无穷无尽的偶然性在起作用而形成的不同的个性,甚至还要写出在各种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奇异”的个性。总之,要写出现实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的独特面貌,个性的全部复杂情况。读者和评论者不应该对作家发出这样的责难:如果写了一个落后的、具有某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工人,就说是歪曲工人阶级的形象;如果写了一个具有不正之风的老干部,就说是歪曲干部形象;如果写了资产阶级的改造或转化,就说是美化资产阶级;等等。艺术创作中那种一个阶级只有一个典型(实际上是只允许一种个性存在)的主张以及它的各种变种,是到了丢进垃圾箱去的时候了!

事实上,中外艺术史上凡是有才能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尽全力写出各种各样的独特的个性,通过偶然去表现必然。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我国杰出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同志在《〈武则天〉导演杂记》一文中,更进一步认为艺术创作的规律“就是作家寻找偶然性来表现必然性的规律”。列夫·托尔斯泰在一封信中谈到他准备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时的情况,说:“您简直不能想象,这种在我不得不播种的土地上进行深耕备种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多么地艰苦。反复考虑眼前这部极庞大的作品中所有未来的主人公身上所可能发生的一切,考虑一百万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以备将来采用其中的百万分之一,这是困难得可怕的工作。而我现在搞的正就是这种工作。”这里说的也是选择偶然表现必然的工作,所谓“一百万种可能”,不过是极夸张而言之。但是,任何艺术家,或是有志于从事艺术创作这一崇高事业的人,都应该像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那样,坚持不懈地搞这种“困难得可怕的工作”,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塑造出前所未有的独特的个性。而且,应该说每当艺术家在写一部新的作品,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形象时,他都好像是第一次从事创作。他的每一笔,每一个艺术形象,都不会重复自己以前的任何形象。因为生活洪流永远滚滚向前,不断有新的个性出现;而新的个性必须用新的艺术形象来反映。

个性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个性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是丰富多样性。

所谓个性的丰富多样性,可以就两个角度、两种意义上来说。其一,就所有个性的总和来说,世界上存在着无限丰富多样的个性形态,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人是各种各样的:这个人喜欢饶舌,那个人沉默寡言,这个人执拗而自负,那个人羞怯而缺乏自信;文学家仿佛生活在吝啬鬼、卑鄙的人、热狂者、野心家、幻想家、愉快的人和阴郁的人、勤勉的人和懒汉、善人和恶人、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人等等的轮环舞的中央。”如果有人企图对世界上存在着的所有个性进行现象形态上的描述,那是费去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做完的,而且还不断有新的个性产生,永远有新的个性产生,个性越来越丰富多样。事实上,艺术家当然没有必要去描述每一个个性;但是他必须以无限丰富多样的个性为原型、为原料,进行选择、集中、概括。在这方面,艺术家有无限广阔的天地,英雄有用武之地,他面临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可以发挥的潜力是无限的。现实中的个性既然是无限丰富多样的,艺术所反映出来的个性也应该是无限丰富多样的。艺术家只要扎根到现实生活中去,勤于劳作,深入发掘,艰苦耕耘,在现实的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他总可以创造出个性独特新颖的艺术形象来,这是一个诚实的艺术家的本分。但是,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却有那么多千部一腔的作品、千人一面的形象出现。懒于创新、惯于摹仿、满足于按照某种公式、模式进行“创作”的作者,面对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着无限多样的个性,应该是问心有愧的吧。

所谓个性的丰富多样性,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就另一种意义来说,那就是每一个个性本身,其内容都是丰富多样的。既然个性是由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个性;那末,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有多么丰富多样,个性也就应该有多么丰富多样。在人与环境辩证的交互作用下,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会在个性上面程度不同地打下自己的烙印,化为个性内在的多方面的社会特质,其中阶级特质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他社会特质,如民族的、历史传统的、时代的、家庭的、职业的……等等,也不容忽视,不能认为个性只是“阶级性的具体表现和特殊表现”——这样就否定了个性的丰富多样性。俗话说,从一粒砂可以看到大千世界。同样,从一个典型的个性上面,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可以看到各种社会关系,如黑格尔所说,个性像一个焦点那样,反映出“球面”(整个外在世界)的丰富内容。譬如,鲁迅笔下的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我国南方农村的具有独特个性的雇农,从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社会特质,反映着多种社会关系。通过阿Q表现的那些革命要求和革命行动,我们看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农民由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革命性,要求改变悲惨的现状;但是,通过阿Q的革命要求的被否定和革命行动的幼稚可笑,我们看到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因此必然不彻底并且最终失败。阿Q是个农民,但他思想性格中却有“男女之大防”一套观念,由此我们看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的思想,农民阶级的思想也不能不受其影响。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们看到当时社会中落后的农民以及其他被污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不觉悟,受到欺凌不去反抗而只寻求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进而,我们想到当时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面前表现出十足的阿Q相,生性懦弱而又寻求精神胜利。通过阿Q式的偷萝卜的闹剧和恋爱的悲剧,我们看到阿Q也是一个有着普通人的饮食男女要求的肉体的存在,然而他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处境,使他这些正常的要求也完全被剥夺了,那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不合理的社会!请看,阿Q个性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呵!

此外,我们说某一个性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还包括这样的意思:他具有多种品德,他的脾性、气派、作风、爱好……等等也可能表现出多种形态,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是温情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在战场上完全可以猛虎一般的英勇;一个大无畏的战士,在一个姑娘面前完全可能缺乏表白爱情的勇气,表现出少女般的羞怯;等等。

凡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其个性总是丰满的、甚至是复杂的。艺术家在塑造典型形象的时候,应该力避个性的干瘪、贫乏、简单化,黑格尔就非常强调个性的丰富性。他说:“一个真正的人就同时具有许多神,许多神只各代表一种力量,而人却把这些力量全包罗在他的心里;全体俄林波斯都聚集在他的胸中。”黑格尔把个性中的每一种品质或每一种特点,都看作某“一个神”或一种“普遍的力量”也即所谓“宇宙精神”的表现,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的。但是,如果我们对他的上述的话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把他所说的“神”和“普遍力量”如客观事实本身那样理解为社会关系的表现,理解为内在于个性的社会特质,那末,黑格尔的见解对我们就是很有借鉴作用的了。所谓“全体俄林波斯都聚集他的胸中”,就是说个性内部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聚集着所有社会特质,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黑格尔曾经举荷马作品中的阿喀琉斯作为例子说明个性的丰富性,说荷马借种种不同的情境把阿喀琉斯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如果荷马在两千多年以前对古代人的性格尚且描写得如此丰满;那么,在今天,现代艺术家描写复杂得多的现代人的性格,就更不应该简单化了。我们的艺术家决不要把人物写得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像个瘪三。

所谓个性丰富多样,具有多种品质,并不是说个性内容的各个方面、多种品质是杂乱无章、群龙无首,如同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随便堆放在一个菜筐里;而是“多”中有“一”,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个性的多种内容必须凝聚于一个主体,具有一种主导因素。例如,林道静,在前期,小资产阶级的东西是她个性的主导的方面,到了后期,无产阶级的东西则成了她个性的主导方面。艺术家在创造典型时,必须抓住个性的主导方面。例如,电影《小兵张戛》中的张戛的形象,“戛”——精明、机灵,就是张戛个性中的主导方面。张戛个性前后有发展,他从打架时咬人、堵人家的烟囱,不愿执行联队长的命令交出他所缴获的敌人的手枪,最后成为一个自觉遵守纪律,主动把藏在老鸹窝中的手枪上缴,作战十分英勇的无产阶级小战士。但是他的个性中始终有一种突出的“戛”劲儿:对敌斗争有对敌斗争的“戛”劲儿,对自己人有对自己人的“戛”劲儿。他的个性非常丰满而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典型的个性就是应该表现为这种“多”与“一”的统一整体。

同类推荐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究竟之旅

    究竟之旅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重走玄奘路,从中国到印度,美国记者记录穿越中亚的千年之旅。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沿着世界上千年来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躇、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
  • 初衷

    初衷

    初衷,就是自己最初的念想,就是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状态的梦想,它不是一个特别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概念或者框架,它是一个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初轮廓。就像愚公移山之初的想法,我要前面的路便利了,就像共产党人最初要把人民解放出来的想法一样,后来到底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形态,不会有实貌,也正是这样,初衷才不应该忘记,因为它不是死板的,但却是你要实现什么样人生的最初设想。初衷,是可塑造的,但其内核很难改变,不过我们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东西覆盖,在你短暂的人生中,可能都不会再现,所以千万不能忘记,因为这是你人生的根,唯独属于自己的根。
  • 两生花

    两生花

    沈星随笔的第一个文学亮点,是对自己初恋的描述。一个大一女生对于一个大帅哥的单相思,她写得非常节俭。例如,哪一天大帅哥又打篮球了,她会主动地把全寝室打开水的任务全都承担下来,因为去水房的小路要经过篮球场。——这很普通,不普通的是,她一趟趟地走,居然红着脸却不看篮球场一眼。又如,当大帅哥终于发现这个小妹妹的心理,便约她一见。她看着他,他却避开目光,只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说完还是不看她。她自始至终一直在笑,笑到最后,笑出两行泪,却还在笑。为什么在任何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提着水瓶来来往往一下午都不看球场一眼?为什么明知自己已经失恋却始终在笑?这些怪异,就包含着文学意味。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沈从文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种,精选了沈从文经典散30篇,如:《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箱子岩》《常德的船》《云南看云》等。所选作品代表了作者不同时期散文创作的风格与特色、成就与辉煌。为读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了一部极有价值的阅读与欣赏范本。
热门推荐
  • 真想一直爱着你

    真想一直爱着你

    三年婚姻,他步步为营,她倾尽全力。三年感情,他胜券在握,她一败涂地。她说,“顾廷琛,你当真没爱过我?”他冷漠,“你可真看得起自己。”——沈韵桐从来没想过,原来爱也能成为一把刀,无情刺进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她痛到极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顾廷琛,如果可以,我真想没有爱过你。顾廷琛,如果可以,我真想一直爱着你。
  •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怀宁公主干尽了所有公主不该干的事,养面首,乱朝纲,仗着皇上的宠爱到处强抢美男……于是如此招仇恨的她挂了。重生而来的李月筠不仅继承了怀宁公主的无数面首,甚至……继承了许多排着队要杀她的仇人!不仅如此,更有无数渣渣在她面前蹦跶,第一天,某白莲妃子试图利用她,第二天,某心机公主在她面前虚情假意,第三天,某绿茶千金上前挑衅,第N天……她只是想要回来复仇的,却没想到被一群渣渣挡了道!没有不成功的虐渣,只有不努力的虐渣……李月筠势必在虐渣的道路越走越远……
  • 盛唐皇师

    盛唐皇师

    你相信这世界存在时光隧道吗?李明也不相信,但是现实却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竟然穿越回到隋唐时期,还附身在了大名鼎鼎的袁天罡身上,那如此乱世他又如何搅动风云,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帮助李世民一统山河?又如何让武则天疯狂爱上他,他又如何帮助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呢?最终成为左右历史走向的一代皇师呢?答案就在盛唐皇师!
  • 梦粉蓝镇

    梦粉蓝镇

    “小朋友,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要认真回答我好不好?”“好。”“你有见过这个小姐姐吗?”“有,她刚刚还在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那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她被抓住了。”“你能带我去找她吗?”“可以,不过你要和我们玩捉迷藏。”“好。”
  • 时光若笺

    时光若笺

    〔新文《奶狗捕捉计划》已发〕本文微玛丽苏,不喜勿喷。——苏笺作为异世女皇,一朝夺舍,变成了被人欺的小可怜?不不不,苏笺反手就是显赫家世,绝世美男,身边个个是大佬。苏笺:“我真的只是随便玩玩儿。”某男:“那请你也对我随便随便。”(微玄幻成分)(冬瓜汤:825354462敲门砖:小冬瓜)
  • 长生奶爸

    长生奶爸

    一个活了无限岁月的长生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宠妻护娃的故事~~PS:不是快节奏小说,希望大家谅解,越往后越精彩
  •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一于1878年发行,在这一卷中法布尔以平实、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 少林剑侠传下

    少林剑侠传下

    “姑姑,是你吗,易儿好生想念师父!”“什么姑姑,我叫绝情不复。乃镇南大将军的义女,你见我应当敬我三分。”骏马载她一骑红尘而去。“褚贤姊姊,一别多年,没想到你还如此挂念着易儿!”当年之事,贤儿断不敢忘,哪知春草明年绿,王孙却不归。
  • 漫威之奇异魔术师

    漫威之奇异魔术师

    一个对漫威并不是很熟悉的普通大学生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穿了漫威迷室友本该穿的越,来到了神奇的漫威宇宙。并没有剧情先知的他,在拿到金手指后,又会迎来怎样的故事和生活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