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200000008

第8章

16

1941年,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在泪水和苦水中煎熬度日的冬环终于遇上了一次命运的转机。

当时已在战时陪都重庆工作的二伯父刘子谷,得悉老家家破人亡的惨景,日思夜念,忧愤不已,不顾路途险阻,只身潜回汉川刘家大湾,为生前未能尽到人子孝道的父母和手足情深的三弟料理后事,并接走了留在老家的女儿刘安。

二伯父共有三个子女,儿子刘宁和刘滋一直跟在他身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和妻儿曾回到汉川老家,在县城住了一段时间,湖北沦陷前夕去了大后方重庆,只有女儿刘安还留在老家。他和三弟(冬环父亲)自幼一起长大,感情非同一般,见三弟唯一的亲生骨血冬环长得聪明伶俐,又初识文字,而且和女儿刘安也特别要好,就想把她一起接出去,只是念及弟媳身边就这么个相依为命的独生女儿,又不忍开口。想英虽是农村妇女,但却深明事理,也一直在考虑女儿的前途,得知二伯的心思后,思想斗争一时非常激烈,但在经过几个辗转不眠的夜晚之后,最后还是横下一条心,在二伯离开老家前几天,极认真地向他提出,希望他带女儿逃出苦海!她对二伯父说:“姑娘一天天长大了,我这个当妈的心一天天都是悬着的呀!鬼子烧杀奸淫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得了呵!如果这姑娘真像二伯父说的那样,还可以培养造就,出去读读书,见见世面,说不定以后还真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呢!那样的话,你三弟九泉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二伯父对弟媳的话很是感佩,但仍担忧地说:“我当然愿意接冬环出去,她伯妈肯定也会欢迎,但冬环一走,把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留在这里,万一有个三疼两病的,身边连个端茶递水的人都没有,那又怎么办呢!”

冬环母亲说:“只要冬环跟着二伯父出去能有条生路,我这辈子就无所遗憾了……”说罢已是泣不成声。

冬环当时虽只有13岁,但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清贫,已经相当懂事,她也想跟伯父逃离日冠残暴统治下的沦陷区,但却又难以割舍母女之情。

当母亲郑重其事地告诉她,她已跟二伯父商定让她跟安妹一起走时,她不禁泪如泉涌地扑倒在母亲怀里。母亲连更连夜地亲手为女儿缝制了两套换洗衣裳,两双布鞋,千叮万嘱:出去之后要听伯父伯母的话,好好读书,争取将来能有出息。

离家的日子终于来到。为防不测,二伯父决定不走陆路走水路,避开鬼子的碉楼和巡逻队。他们趁清晨悄悄地上了一条雇来的小木船,送行的只有冬环母亲和大伯父等少数几个至亲亲友。当船工用竹篙将小船撑离湖岸时,想到从此就要远离骨肉亲人和家乡故土,坐在船上冬环不禁叫喊着“妈妈”放声大哭,岸上的母亲也“环儿,环儿”地喊着她的小名,哭得跟泪人儿一般。随着木船越行越远,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哭喊声也越来越弱,后来冬环看见母亲瘫坐在地上,两只手仍然拼命地朝前伸着……她痛苦得心都快碎了。

为了避开鬼子,离开刘家大湾后,他们的小木船一直在芦苇丛中躲藏穿行,登岸后二伯父带着安妹和冬环昼伏夜行,爬山涉水,于数日后终于进入了四川万县境内的中国军队防区,然后搭轮船逆流而上,总算平安抵达重庆。

17

抗战陪都重庆当时正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市民们几乎天天都在跑警报,到处都是被日本飞机轰炸倒塌燃烧的房屋和横七竖八的尸体……触目惊心的惨酷景象令冬环终生难忘,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深入骨髓。

当时二伯父一家住在青木关教育部的简易宿舍里,地点虽然偏僻,但却相对安全一些。二伯父将女儿和侄女在青木关家里安顿下来。二伯母陶翠英时在青木关国民政府教育部蒙藏司任职,对她们俩的到来非常欢迎。她是江苏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学美术教师,画得一手好油画,抗战爆发前夕,她和二伯父回到老家探望祖母(安妹就是那次留在老家的),曾摆开画架专门为二老各画了一幅肖像,当栩栩如生的肖像在二伯母的横涂竖抹中神奇地出现在众亲友眼前时,令大家惊喜不已。

家中两个男孩子,大弟弟刘宁上初中,小弟弟刘滋上小学,对家里添了两个小姐姐非常高兴。

二伯父在主城工作,每月回一次家。有一天伯父从主城回来告诉她们,前些时延安的卫生部门来重庆招幕一批女青年那边去学护士,不久前才离开。二伯父遗憾地说:“可惜消息知道得晚了,如果能去那边就好了!”

当时冬环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话的含意,只以为是错过了一个学习就业的好机会,很久以后她才明白,如果她当时真赶上那个机会去了延安,一生的命运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二伯父和二伯母对侄女关爱如同亲生儿女,几个孩子在生活上都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冬环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新家。因她只读过两年私塾,就认得一些字,算术等其他学科完全没接触过,直接上学跟不上,伯母就抽时间专门给她补习,使她一点点地跟了上来。冬环从小劳动惯了,在新家里也闲不住,主动承担起生炉子烧饭,抹屋扫地等家务,减轻伯母的负担。在弟妹们面前也拿出当大姐姐的样子,每天早上叫唤弟妹们起床,替小弟弟穿衣,待弄他们吃早饭,送他们出门上学。伯父伯母怕她累着,常拦着不让她做,她总是笑着说,比起在老家干的活儿,这就跟休息差不多了。

当时,教育部在青木关八庙堂办了一所战区学生进修学校,专门收容从沦陷区逃难来的流亡学生,学校设有初、高中各年级,学生的吃住和一切费用都是免费的。经过一段补习之后,伯母为冬环申请进了这所学校的初中班。学校里的集体生活,给了她一种令她感奋的全新的生活体验,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的流亡学生所汇成的国难悲情和抗战热忱,每时每刻都在激动着她那颗年轻的心。经过两年的努力,冬环终于赶上一般的同学,完成了初中学业,并顺利进入国立社会教育师范学院附属师范学校学习。

这是一所比较正规的师范学校,校址就在离青木关不远的璧山县温家湾一处被临时征用的地主庄园内,学生大多也是不同时期从沦陷区逃难来的流亡青年学生。冬环进校不久,就发生了“重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为躲避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数千名平民百姓在较场口大隧道里被窒息而死,从隧道里拖出的尸体堆成小山,一时呼妻唤子,哭爹叫娘的哀叫悲号淹没了整个山城!学校号召同学们踊跃捐钱捐物,还组织起自愿服务队,慰问、帮助受难民众和家属……在校园里同学们群情激昂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等抗战歌曲,从沦陷区来的同学们触景生情,对仍在日寇铁蹄下的故土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怀念愈加深切和强烈,当大家唱起《松花江上》时,来自东三省的同学们不由得痛哭失声,特别是唱到“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爹娘呵!爹娘呵,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身旁”时,歌声完全变成了泣血的呼喊。在场的女生们泪流满面地紧紧拥抱,男生们慷慨激昂地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要求拿起枪杆奔赴战场,洗雪国恨家仇。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紧急动员大后方的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到抗战最前线去杀敌报国。一时,“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大标语占据各个报纸的头条位置,学校里掀起参军热潮。附师的男同学纷纷报名参军,踏上征途。学校里隆重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夹道欢送应征同学走出校门,女同学们纷纷拥上前去,含泪带笑地与哥哥弟弟们握手告别,那动人情景,冬环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批同学后来被全部送到缅甸受训并补进中国远征军,他们在缅北战场与盟国军队并肩作战,痛歼日寇,立下不朽战功,许多同学也永远地埋骨在异国他乡。

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抗战,终于获得了最后胜利。喜讯传开,普天同庆,遍体鳞伤的重庆城瞬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冬环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里忘情地唱呵,跳呵,欢呼呵,直至通宵达旦。

这一年,冬环正好17岁,民族的解放和人生的花季同时来到了她的面前。她第一次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灿烂!

好消息不断传来。为了避免内战,寻求和平,中共毛泽东主席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展开谈判,签定了着名的“双十协议”。

中国有希望了!在一片“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庆气氛中,二伯父复员回到上海,参与接管上海公路局,并安好了家。冬环和安妹同川康公路局的一批家属乘汽车绕道东下,一路走走停停,历时一月有余,经贵州、湖南到达武汉。趁在武汉等船去上海的空隙,冬环回到汉川老家探望了多年未见的母亲。

踏上满目疮痍的家乡故土,眼前的一草一木都在唤起她儿时的伤痛回忆。当她走进阔别五年的刘家大湾,急切地跨入破旧的家门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时,她怎么也没想到,仅仅五年不见,母亲的一头青丝就变得雪打霜染的花白一片了。

冬环心痛万分地抱住母亲--母亲才只有四十岁呵!

母亲抱着已长成青春少女的女儿,不禁悲喜交集,泪如泉涌。

冬环一边为母亲擦着泪水,一边端详着屋里的一切:住房还是跟从前一样顶上漏雨,四壁透风,门框和墙角上结满蜘蛛网,朽坏的木纺车和木织机上积满尘土,泥糊的灶台一角已经垮塌……她不忍再看,更不敢细想:这些年来母亲孤独一人守在这个破烂的家里,是怎样度过那些无望的白昼和不眠的长夜的呵!

自女儿五年前离家远行之后,母亲靠门下的几分薄田难以糊口,主要靠纺纱织布卖钱为生,遇上生病或有什么难事,都是舅侄女胡中秋前来看护和帮忙。有一次她上角楼取东西不慎踩虚了脚,跌在地上昏迷了大半天,后来被邻居发现才救醒过来。还有一次她被感染上恶性痢疾,没钱看大夫,眼睁睁地拖了十几天,人瘦成皮包骨,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幸得舅舅女儿的悉心关照,吃了些偏方中草药,才从命悬一线中活了下来……

冬环这次回家的时间非常紧张,仅住了三天就离开了。也许因为已经有了那么多孤熬苦守的日子垫底,母亲没有像上次那样大悲大恸。走的那天,她一路叮嘱着,把女儿一直送到汉口。因为等船,母亲又陪女儿在汉口待了两天,两天中,冬环听母亲讲了她这些年所受的苦,暗下决心等将来成人自立了,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加倍回报母亲,让她过上衣食不愁的温饱日子,享受骨肉亲情的天伦之乐!

五天之后,冬环来到了具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大上海。

上海十里洋场的畸形繁华和内地穷乡僻壤的萧条贫困的强烈对比,在她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她不明白这种天上地下的差别是如何造成的,但却本能地接受不了。因为当时许多学校都还未复课,伯父和伯母暂时将她安排在一所教会学校里就读。

1946年,社教师范学校从重庆迁回江苏常熟,并在报纸上向失散的学生们发出了复学通知,冬环见了,立即赶去复了学。老师和同学们别后重逢,激动欣喜异常,大家都认为今后可以安享太平,潜心读书了!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很快就在形势聚变中烟消云散了。随着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刚从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战中挣扎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喘一口气的中国老百姓,又被卷入硝烟弥漫的内战之中。一时国统区里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学潮四起,反饥饿反内战的呼声响彻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冬环于第二年在该校毕业并被校方介绍到苏州附近的一个镇中心国民小学任教。这时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二伯父担心侄女的安全,安排她回到上海,在一所私立学校里教书。

那所学校名叫愚园路小学,校长是一位姓洪的未婚女士,治校严谨,思想开明,二伯父和一些不明身份的人经常来到学校碰头聚会,颇为神秘地商谈事情。冬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里像是共产党的一个地下联络点……这种感觉令她兴奋不已,尽管二伯父从来没有在她面前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从来不给她过问的机会,但二伯父当年在家乡的经历她是知晓的。她不事声张地观察着,甚至暗中担当起站岗放哨的角色。她羡慕那些人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以至不时地滋生出要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的强烈愿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无情地挡遏了她的这门心思--1948年初,冬环不知怎么竟染上了伤寒,当时这种可怕的疾病是需要严格地隔离治疗的,她不得不离职住进医院,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往来。对她视同己出的二伯母不顾自己被传染的可能,日夜陪护她。她的不少同事朋友一直以为冬环就是她的亲生女儿。

当冬环病愈之时,解放大军的炮声已经春雷般地隆隆而至。

19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将红旗插上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楼顶,由蜀中“还都”金陵仅三年的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解放大军乘胜挺进,横扫江南,于5月29日进入上海市区。这座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的大都市宣告解放。

当时冬环和二伯父一家住在外白渡桥和苏州河桥之间的一幢公寓的6楼上,他们亲眼目睹了国民党败军丢盔弃甲,惊惶逃命的狼狈情状和解放军列队入城,夜宿街头,对百姓秋毫无犯的文明之师的形象。一去一来,天壤之别,怎不令人感触万千!那些天,上海的大街小巷,可说是家家挂红旗,处处闻鞭炮,“解放了!天亮了”的大标语点燃了万千百姓的心。全家就像天天过节一样欣喜若狂。二伯父成天忙进忙出,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直与姐姐同床而眠的安妹当时在上海中正中学念书,在前两年的“反饥饿,反内战”的学潮中,她就与学校的地下党组织有接触,并经受考验加入了共产党,时年仅15岁。

上海解放,百废俱兴,亟需一批有觉悟有文化的新干部。军管会为此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干部培训班,大量吸收青年学生参加。冬环由伯父介绍报名进了上海市青年干部培训班。

同类推荐
  • 大路朝天歌

    大路朝天歌

    打地球上有了文明史以来,人类就从历史的羊肠小道上蹒跚走来,一直走向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的文明自什么时候启始?如果历史老人今天稍稍停顿一下他的脚步,回首凝望太阳系中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不知他会告诉我们哪些动人的故事。当然,有关那个迷雾般的问题,历史学家们已经做过了许多悠远的畅想和莫衷一是的界定。不过,当采访了安徽省界阜蚌高速公路的工程,当对今日的“公路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忽然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联想,不论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 我读:我想和你一起虚度时光

    我读:我想和你一起虚度时光

    《我读:我想和你一起虚度时光》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用理性、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寻找溪水的源头

    寻找溪水的源头

    全书分五辑:辑一感怀先祖、父母及回忆青年时代仅有的一点家庭生活的乐趣,《读祖父雨三公文》《我的父亲汤用彤》《父亲给我的三封信》《记我的母亲》等篇都写得风格质朴,笔墨含情。辑二追忆童年时代最初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并因大妹的早夭而过早触及死亡问题,祈盼失去的亲人能像花草一样再生。辑三回忆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从中学时代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聆听父亲吟诵《哀江南赋》而感受到士人的家国情怀,到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从沙滩到燕园,终其一生与北大结缘,与哲学结缘。辑四探讨我国传统思想中上天、天帝的观念,以及世代以来儒家先贤所以安身立命之基。辑五追念废名、周一良、冯友兰等前辈学人,历历如画。
  • 求变记

    求变记

    这是一部叙事诗,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非洲部落的故事;在那之后很久很久,才有第一批欧洲人踏足他们的土地。它将带领读者神游那片遥远的大陆,见证那些在其他地方从未发生过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你还要我怎样

    你还要我怎样

    她喜欢他他折磨她暗恋逾越十年,爱情在不到两年的婚姻里渐渐消失殆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期而至

    无期而至

    相遇便是一种缘分,无论最后我们是否在一起,那都会是我们最难忘的回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幻血星辰

    幻血星辰

    银白色头发,星辰阵阵的眼眸,他是主角——龙星辰!纯白色头发,血红恐怖的眼眸,他是主角的仇人!后者,是一个超越了天级的超级强者。而前者只是一个被人称之为怪物的人类,而这个人类要杀掉这个超级强者,他必将走上一条嗜杀之路!
  • 人间弃儿

    人间弃儿

    曾经风流得意的陈盒子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危机会来的这么快,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但面对注定的悲剧,他没有气馁,而是努力求得新生的那一丝渺茫的机会陈盒子,当借贷撑起的悠闲生活因信贷危机崩溃后,为了求得上岸做正常人的一线机会,努力地去计划实施计划,在他从头再来的人生路上,他认识了更多朋友,在他们帮助下,成功翻身。从一次次失败中成为了一个小说家和创始人,也见识了与过去人生不同的风景,彻底和过去令人失望或是被人唾弃的生活告别。而他五年来的孤独只是因为一个人,当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他决定去找回她。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包秀秀等一行人一路之上,虽然包秀秀女扮男装,假扮巡按,为民请命。替皇上代天寻授,为了丈夫八府巡按文必正的冤死而复仇。阴差阳错的被皇上真的封了包秀秀为八府巡按。管尽天下不平事。二夫人孟如忆熟背三从四德,扶左包秀秀和文必正的独子文小宝长大成人。孟如忆的好姐妹风尘出身的风四娘也获罪了。皇上下令师爷刘非,三年之内必须考取状元。为国效力。众人谢恩。一路之上的坎坷与磨难,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阴差阳错,刘非遇上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两人居然喜结良缘!秀秀该如何决择?
  • 斑斓小事

    斑斓小事

    这个故事从小仔这个人说起。小仔偷偷上网被父亲发现了小仔是他家里人给他取的小名,从小家里人就这么称呼他,所以他家里人也很难说准他的真正学名。他的学名只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才知道,叫潘峰。小仔今年十六岁了。小仔的家在斑斓村。斑斓村有点特殊,是政府统一称呼的城中村。小仔不懂“城中村”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们村里人盖了很多私人的房子,而且都是三层五层高的,而且有的人家有两三幢。他在学校听同学说他们家只住一间房子,而且是租人家的房子住,小仔简直有点像听故事,怎么会有这种事?他自己就是一个人一间房子。
  • 君子三诺

    君子三诺

    夏熙柔站在观众席的最上方看着,颜铭川迈着修长的腿走上发布会的舞台。主持人的话已经到了结尾,许久,主持人回过头来问颜铭川:“颜先生,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女孩?”颜铭川接过话筒,仿佛是在宣誓一般答道:“她是法莱妮尔的公主,我等了五年的女孩。”舞台上的颜铭川突然抬起头,视线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夏熙柔的身上,微微勾起嘴角。夏熙柔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她想起来,早在今天之前,她和颜铭川一起看过了这一生最期待的一次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