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000000002

第2章 在T2(1)

A组

领到首都机场通行证后,我正式上岗。穿过T2一层的出港大厅,进入隔离区,走到国际行李提取转盘北侧,就是中转区了。两排深蓝色的值机柜台遥相呼应,最东侧是一扇绿色的自动感应玻璃门。中转旅客取完行李后,在这里换取登机牌,重新托运行李,然后走出玻璃门,去二楼登机。

中转柜台有两个值机小组轮流上班,班制是上两天休两天。我分到A组,云尚被分到B组。值机室的孟经理亲自迎接我们。她四十来岁,宽额剑眉,印堂发亮,走路大步流星,说话铿锵有力。要在古代,应该是个女侠。她说:“我不知道公司是什么用意,既然你们要在我这儿锻炼,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她带着我们去柜台参观,正巧是A组在上班。这个时段旅客很少,七八个穿藏蓝色制服的员工见到孟经理,刷刷起立。经理回头对我和云尚说:“我的孩子们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岁,最高学历是大专,但是非常能干,非常可爱!”语气里满是幸福和骄傲。她打了个响指,员工们迅速跑出柜台,围成一圈。一个个桃红柳绿的,非常鲜嫩,让我觉得自己蹉跎无比。

孟经理把我和云尚隆重介绍给大家,让一个叫小坤的男孩当我的师傅。他是A组的领班,帅得无法无天,一米八几的个头,宽肩长腿,浓眉亮目。他冲我微笑,露出两颗虎牙,主动给我介绍组员:虎头虎脑的小宝,天真烂漫的ET,美若天仙的格格,活泼憨直的小付,温柔沉稳的小雅……女员工们化了淡妆,盘着整齐的发髻。

“姐姐,你们好棒哦!”小付一把拉住我和云尚的手。云尚挤出一丝笑容:“哪里棒?大家都一样。”小付扑闪着眼睛说:“当然不一样啦,你们是横牌儿,我们是竖牌儿!”我才发现,我和云尚的机场通行证和孟经理一样,是横向的矩形,而这些小员工的证件是竖着的。小宝说:“你们是正式工,我们是劳务工,说白了就是临时工,没奖金没房贴没车补,说开(除)就开(除)!”孟经理对小宝说:“扯这些干啥?人家读了多少年书?”大家都笑了。

突然,我看见值机柜台里还坐了个女职员,枯黄短发,一双阴郁的眼睛逼视着我们。孟经理转头对她喊:“小崔,看见了吧,新来的高材生,多关照!”她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小崔?我看她的年纪比孟经理还大呢!她抱肘而坐,红色的领花耷拉在胸前,额头和眼眶的皱纹刀刻般纵横交错,嘴角呈弯曲的嘲讽状。她是我们的主管。

小坤领我进入柜台,介绍值机操作系统和行李传送设备。他说值机很简单:先询问旅客乘坐哪个航空公司的航班,然后查验证件和机票,再看托运行李是否符合规定,最后打印登机牌。他指着最左侧的柜台说:“看见鲜花了吧,前面还铺着红地毯。那是头等舱和公务舱旅客专用柜台,俗称1号柜,最清闲。”

面孔

初入职场,每到高峰时段,我就被汹涌叠来的面孔压得喘不过气来。

即使在人头攒动的景区或车站,也不曾有过这种眩晕的感觉,因为大家的方向是分散的,都在寻找空隙逃脱。他人只是抽象的障碍物,迎面而来也不会真正进入视野。

站在柜台里,我成了目标,成群结队的旅客向我奔来。站在远处的人,眺望到我,就像找到了北极星。面孔以惊人的速度转换,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圆蛋脸、方块脸、长条脸,貌美如花的,风烛残年的,各种各样的胎记、黑痣、色斑和疤痕。还有千姿百态的手:枯瘦如柴、青筋暴露、白皙温软、红光圆润、黝黑粗壮……有的手像一把攫取的钳子,有的像衰落的空巢,有的像凌厉的鹰爪,有的像芬芳的枝芽,每个掌心都刻着独一无二的纹路,每片指甲盖都闪着不同的光泽。我接过他们的护照,跟真人对比,总觉得不像。因为照片平静如水,而眼前的面孔被各种情绪支配,不同程度地发生扭曲和改变:眉飞色舞的、焦躁不安的、诚惶诚恐的、不可一世的……疏密不同的眉毛纠结在一起,薄厚不同的嘴唇一张一合。眼珠在转动,鼻翼在抽动,胡茬在颤动。

一开始,我听不清他们的言语。很多人同时跟我说话,很多人打断别人的话,很多人在互相争执。我无法在瞬间把一张面孔与其相应的声音联系起来。看着幼童扑闪的双眼,耳畔却残留前一位老者颤巍巍的声音。大概是我的表情茫然,激怒了几个旅客。他们怒形于色,我却听不到斥责的声音,脑中像塞满了杂草,还有数不清的飞虫在吱吱乱撞。想起有个朋友在电话呼叫中心当接线员,刚开始上班的那两周,他头痛欲裂,晚上睡不着觉,脑子里是各种混杂的声音和语调,而且总是幻听到电话铃声。

我以为在老员工眼里,这些面孔像机票般千篇一律,闪现、消失,不留痕迹。其实不然。他们能在人潮中准确无误地找到某位在自己柜台办过手续的先生,能在闲聊时提起某位两周前去往法兰克福的女士。我问他们是否记得客人的面孔。他们说,普通客人记得不清晰,但再看到肯定能认出来。

这样短促交替的面孔可以进入记忆么?我一直很怀疑。直到某个半梦半醒的时刻,我眼前突然浮现出一位数日前在我柜台停留过的旅客。没有惊人的外貌,没有特殊情况,甚至没有跟我交谈过。我给他登机牌,他说谢谢,然后走远。可是,他的面孔就像油画般清晰,那淡然的目光、轻咬下唇的神态近在咫尺。原来记忆力这么强大!那千千万万个面孔已经被我的大脑自动储存了,只不过藏匿在暗处,静默地等待着召唤。

遇见

每天,在柜台前要遇见百余位顾客。有些人一见如故,有些人令我怦然心动,然而他们来去匆匆。这里像一个小小的驿站,在“您好”和“再见”之间,往往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而“再见”,基本上意味着永别。我们曾深深地对视,愉快地交谈,紧紧地握手。当旅客挥别转身,我知道,那一丝微妙的缘分燃尽了。他们带着新的希望,奔赴下一段的旅程。我们此生在地球上唯一的交集成为了过去,那些面孔将隐埋在我的记忆里。我有点伤感。

起初我以为伤感的,永远只是那留下的人,而非离去的。其实不然。有个法国人办完手续后,慢慢把护照和登机牌收起来,冲我耸耸肩,说:“一切都很顺利,什么都不少。我似乎没有借口呆在这儿了。”我说:“想回来的话,永远都有理由。”他走出好远,还频频向我招手。有个小女孩,趁她爸爸整理行李的时候跑进柜台玩,我就抱了她一会儿。结果爸爸要带她走的时候,她大哭起来,两只小手紧紧地扒住柜台。还有个高挑的男人,深棕卷发,灰绿眼珠。我不知道他是哪国人,只知道他要乘坐北欧航空公司的飞机,就告诉他应该去二楼的外航柜台。他诚恳地说:“虽然我走错了地方,但是在这儿碰到了你,真是愉快。”

我们望着彼此,恋恋不舍。于是,不少旅客留下了电话、邮箱和地址。他们说,如果你有机会来某某国家,一定要找我。我说,期待我们再次相见。起先,我们兴冲冲地通信,他们说平安地到达了目的地,我问候并祝福他们。我们的信重复着相同的内容,介绍自己的居住地,希望对方能来旅游。后来我发现,我们几乎没有再见面的可能。自己身边的朋友都联络不过来,哪有精力去维系一个远在天边的陌生人?

我们的缘分注定只有那么浅,像鸟儿轻轻擦过天空,不留痕迹。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前世纠葛,能让地球上那么遥远的人,在某个时刻降临到我面前,投来欣喜而友善的一瞥?

“我不是中国人”

那天旅客极多,我作外围引导服务。

一中年男子走过来,说:“我去大阪,在哪办?”

我说:“这些柜台都可以,请排一下队吧。”

他嘟囔:“还要排队?我不是中国人,是日本人。”

起初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或是疲劳产生的幻觉。结果他提高嗓门:“我不是中国人呐!”

我反问他:“您说这话想表达什么意思?第一,我从没说过您是中国人;第二,不管哪国人,都得排队!”

他一时无语。轮到他办手续,我特意瞟了一眼他的护照,非常不解:“您既然是日本人,为何用中国护照?”

他振振有词:“我全家马上要定居日本,以后都不回来了。”

我说:“谢谢,那最好。”

有一类旅客让人抓狂,虽然是黄皮肤,黑头发,但举着外国护照,诸如美国绿卡或加拿大枫叶卡,像举着稀世珍宝,优越感肆意流淌。他们对机场设施、航空公司的服务乃至周围的人群都挑剔有加,频频摇头、蹙眉叹息,好像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你们公司太差劲了,人家美联航/汉莎/加航可不是这样的。”

“再也不坐你们国家的飞机了。”

“唉,中国人的素质何时才能提高呀!”

曾经有员工让一个衣着时髦的加拿大移民托运手提包,她乜斜眼睛说:“看清楚点,这可是LV的包包。”员工说:“作为手提行李,它超重了,限额是5公斤。”她气得大嚷:“要是包磨坏了怎么办?把你卖了都赔不起!”主管赶紧过来协调。最后,她极不情愿地办理了打包托运手续,临走之前指着我们说:“就你们这德行,还办奥运会呢,丢人!”

可事实上我们不仅办了奥运会,还成功办成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这事儿发生在一个外国航空公司的代理员身上。我们叫他小鹏。

小鹏坐在柜台里,看见不远处一女的给一男的送行。两人絮絮叨叨缠绵了半天,挥手道别。那男的直奔柜台,把护照递给小鹏,用英语说:“Im going to NewYork 。”(“我要去纽约”)一个美籍华人。

小鹏问:“您喜欢什么座位?”

那男的眉头一皱,问:“Can you speak English?”(“你能讲英语么?”)

小鹏纳闷了,刚才明明听见这男的跟女友讲了半天中国话,他肯定是懂汉语的,干吗非得说英文呢?于是,他继续问:“先生,您选择什么座位?”

那男的面露愠色:“If you can speak English, then speak to me in English! If you cant, call another staff for me!”(如果你会说英语,就用英语和我交谈!如果你不会,叫其他员工过来!”)

这下小鹏也急了,心想,你一张黄脸,装什么洋蒜呀?今儿我偏不吃你这套!他对那男的说:“我会讲英语,但只对不懂汉语的外国人讲英语。”

那男的一拍桌子,吼道:“Where is your manager?”(“你的经理呢?”)

主管赶来后,那男的用英语告状,说小鹏态度恶劣,不跟他讲英语。小鹏拉过主管,气呼呼地辩解:“这旅客明明会说中文,我听见他跟别人聊了半天!”主管为了息事宁人,训斥小鹏:“你别管人家会不会讲中文,旅客要说英语,你就得说英语!”说罢,又跟那男的道歉。那男的不依不饶,挥着护照质问小鹏:“You said you only speak English to foreigners. See here!Im American!Why dont you speak English to me?” “(你说你只对外国人讲英语。听着,我是美国人!为什么不跟我讲英语?”)

主管连连替小鹏说“Sorry”,给那男的打印了登机牌,陪他去登机口。过安检时,主管实在忍不住问了句:“先生,您真的懂中文?”那男的终于讲中文了:“当然,但我说英语更顺口。而且,我是美国旅客,选择的又是美国的航空公司,理应得到英语服务。你们的员工太差劲了,一点都不国际化。”

一位旅客办值机手续的时候忘了出示会员卡,事后到值班经理柜台补积里程。名叫棋子的值班员在系统里一查,回答:“这趟航班已经关闭,您的里程暂时加不上了。”

旅客面无表情:“那我怎么办?”

棋子说:“有很多办法呀,您可以给会员俱乐部发邮件,或者到会员卡服务柜台去补……”

旅客不耐烦地打断她:“那等于是让我放弃。谁有时间为了这点小事到处乱跑?”

棋子知道碰上了一个难缠的客人,不做声了。

旅客滔滔不绝:“我在国外的时候,即使航班系统关闭,还可以在登机口补积里程。到了你们这儿,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变得那么困难!别想蒙我,你们值机那套我全懂,几台电脑,几个指令,其实航班关闭也可以再打开的,就是不愿意给旅客行方便,一点都不人性化!”

棋子说:“确实不够方便,我们也希望能尽快改进。”

旅客却越说越激动,用会员卡敲击着柜台:“每次来中国都让我失望!这就是为什么我办了美联航的会员卡!你们的服务让我为国人感到耻辱!”

此类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辄上升到民族高度,因为肤色相同,只好以国籍来努力地与我们划清界限。他们表情痛惜,慷慨陈辞,不遗余力地彰显自身的优越感。如果要享受一流的服务,还是选择世界顶级航空公司吧,当然,票价也是一流的。如果对中国真是那么的失望,还是加入其他国籍比较好。毕竟,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猜猜我们的关系”

两个英国人来到我的柜台,要回伦敦。他们看起来三十多岁,身体结实,肤色健康,一个方脸,深棕色头发,另一个下巴很尖,金色头发。他们热情地冲我打招呼,递上护照,然后一直兴奋地交谈,周身洋溢着快乐和满足,每个细胞好像都在歌唱。

我一查座位图,已经没有两个相邻的空座位了,不得不有点扫兴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什么?哦,不,我们得坐在一起。麻烦你想想办法。”棕发男子说。

“我们可是亲兄弟。”金发男子挑挑眉毛。

我看看他们的护照:“别逗我啦,你们的姓氏不一样。”

“因为我们是同母异父!”棕发男子抢着说。

“是的。我妈妈,应该说我们的妈妈刚生下他不久,就抛弃了他的父亲,嫁给了我父亲。他比我大两岁。”金发指着棕发,咧嘴笑道。

“听起来不假,可你们长得一点都不像。”我意识到这是一对健谈的客人,在不忙的时候,能给我的工作带来不少乐趣,还顺便练练口语。

“猜猜我们的关系!”金发说。

“同事。”我不假思索。

他们一起摇头。

“商业伙伴?”

摇头。

“同学?”

“好朋友?”

“可以这样说,但是不确切。人和人很容易成为朋友,比如你和我。”棕发说。

猜了一圈,连老师和学生、病人和医生、雇员和老板、被告人和律师等关系都猜了,还是不对。他们亲昵地相视而笑。

我心里已经明白了九分,便拨通了值班经理柜台的电话,申请解开两个已被锁住的座位。

“你认输了?”金发还有点不依不饶。

我差点脱口而出,你们是恋人!但我忍住了,以免惹是生非。我把登机牌给他们:“特意为你们申请了两个第一排的相邻座位,我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对方。”

棕发望着我的眼睛,虔诚地说:“真的谢谢你,我们有理由坐在一起。”

在他们离去的时候,金发突然回过头,幸福地冲我眨眨眼,说:“We are couple.”(“我们是一对。”)

非洲之星

这天,来了个高大的黑人,穿白西装,戴墨镜,看起来像爵士歌手。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手五指戴满亮闪闪的戒指。他刚从杭州飞过来,航班晚点了,误了去旧金山的飞机。小坤告诉他,今天已经没有去旧金山的航班了,只能改签到明天,得在北京住一个晚上。黑人连连摇头,在柜台上重重砸了一拳,说:“你们浪费我的时间!”我们都知道麻烦来了,解释很无力,只好傻站着。他抖落着杭州到北京的登机牌,说:“你们的错,你们负责,我今天一定要回旧金山!”

我们沉默对峙。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寒气逼人。他用指尖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粗大的金指环,每个都镶着亮丽的宝石。

我忍不住发问:“先生,您手上戴的是钻石么?”

同类推荐
  • 黄帝外经之滇南虫谷

    黄帝外经之滇南虫谷

    自古天地万物有阴就有阳,有内就有外。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流传至今成为华夏瑰宝,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仍旧下落不明。山村小子俞飞,在父亲临终前得知自己是上古神医俞跗的后人,背负着寻找外经,悬壶济世的家族使命。游历途中,面对古老家族的追杀,民间奇人奇术的暗战,俞飞利用神奇医术破解了“背疽之症”“鬼胎之症”“血僵之症”等一系列奇难杂症。
  • 我在北京有张床

    我在北京有张床

    四川某小城青年戈海洋,大学毕业后变成了专业倒霉蛋,先后失去教职(干部身份)、下岗、失恋、生意破产、痛失家父……内外夹击,濒临崩溃之际,靠写作虚荣灵魂……世纪之交,戈海洋以三千块钱和一部书稿,像外省人于连去巴黎一样来到京城,以卑微之躯,做最后一搏。北漂族的残酷生活远超想象,竞争的惨烈,体制的阻击,猝不及防的遭际,使北漂的壮士们步履维艰。戈海洋遵循鲁迅“要韧性地战斗”的斗争精神,以我不入地狱谁出地狱的乐观态度,折腾了八年,除了一张床垫、几段爱情、半腔叹息和一桩“不成功”的罪名外,一无所有。正当戈海洋嗷嗷抓狂之际,赶上了夜场奇缘,戏剧人生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的命运……
  • 神秘的照片

    神秘的照片

    在众多的摄影杂志中,最早创刊的《相机·日本》一年一度的摄影大奖赛最受欢迎。它的奖金为30万元。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这点奖金似乎不那么诱人。但它之所以受到业内人士的欢迎和重视是因为每年的大赛可以征集到国内一流的作品。入选者也颇为荣耀。特别是社会派的摄影师们大多是这个大赛的获奖者。当年活跃在越南战场,进行大量的现场照片报道推动反战活动、战后又以公害为题呼吁环境保护的K氏就是获奖者之一。在今年的第30届大奖赛中收到了彩色、黑白照片2000多张作品。
  • 神秘的钱包

    神秘的钱包

    小胡同饭馆的员工两男两女。两个男的是掌勺的二来子和采购的胡小开;两个女的是半个老板宫小北,迎宾小姐会儿。二来子跟会儿好,胡小开跟宫小北好。他们四个人住同一个村子,现在又在一起打工,关系相当不错。只是胡小开追宫小北,会儿追二来子,这样一来,就有点“不一样”了。不过,这两对儿的关系都还悬着,哪个也没最后定,因此四个人的友谊仍然不错。明显定不下来的是二来子和会儿这一对。会儿一心要“纠正”二来子抻脖子、扬下巴的毛病,二来子不乐意。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热门推荐
  • 初雪

    初雪

    我退休前执教的滨海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建院六十周年院庆,出版历届专家的文集是院庆活动的一部分。黄昏时分,一个年轻人把一本装帧精美的纪念文集送到了我家。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雪,如果是真的,这将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尽管急着赶回去,但年轻人对我的保姆说他想见我一面。尽管我已多年不曾会客,但这个风雪来临前的黄昏让我有些不明缘由的不安。“好歹也算是打发时间。”这么想着,我把轮椅滑离书桌,整理了一下盖在我那失去知觉的双腿上的毛毯,让保姆把年轻人请进了我的书房。这是个面容和善、苍白瘦弱的青年。年轻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旧呢大衣,袖子有些短,露着一双青白而骨节突兀的手腕。
  • 赤潮

    赤潮

    傍晚时,美灵和佳霞从镇上回来了。国强站在楼上,看着那辆蓝色的摩托车沿着村道开进来。摩托车开得很快,不时颠簸一下,佳霞的头发在风中飘了起来。佳霞这一年小学毕业。国强对镇上的中学不放心,虽然养鲍鱼还欠着钱,可和村里稍微像样点的人家一样,国强还是咬咬牙,选择为女儿交一笔不算便宜的择校费,让她到城里去读书。佳霞从摩托车后座上跳了下来。她穿着条花裙子,长得长手长脚,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和女儿相比,美灵又黑又瘦,眼眶塌陷着,曾经娇嫩的脸蛋现在显得有点儿憔悴了。国强从楼上下来时,他的小儿子佳敏也从屋里跑了出来。
  •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许崇德是资深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少年时值日军侵华,为避沦陷区奴化教育,他辗转艰苦求学,抗战胜利后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建国初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适逢新中国制宪盛事,他跨进中南海在田家英的具体领导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他献身法学的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作为《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经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做过积极贡献。为配合普及法制教育,他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及部队军官讲过宪法课。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世界文学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者典型,并通过他的发家,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历史,描述了贵族的产业如何逐步转移到资产者手中,满身铜臭的暴发户又如何成为地方上权力的象征和众人膜拜的对象。
  • 名望手册

    名望手册

    一起案件,其结果令人绝望。一个故事,只为了追逐目标。如果有了可以改变的契机,是不是可以多留下一条道路
  • 超凡救赎

    超凡救赎

    每个人都能拥有力量,区别只在于你能付出多少。疯狂的内心带来强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最后只能带来毁灭。
  • 妖妃嫁到:九爷,慢点宠

    妖妃嫁到:九爷,慢点宠

    新书《国师这只小妖精》~重生前,冷画屏对她的梅林公子就心心念念的,直至死去的那一刻也想要知道他是谁。重生后,冷画屏执念更甚。但是这一份执念让她护亲人、斗后娘、打庶姐,用尽全力避开上一世如蛇蝎的楚王。可偏偏楚王对她百般纠缠,直到有一天,有这么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一本正经的对她说道:“花花,我喝了一大瓶的醋,你闻到没有?”“九重,我闻到的只有梅林的风雪。”
  • 苦婚甜爱

    苦婚甜爱

    为了这个家,她受尽冷落与虐待,仍是咬牙坚持,可命运偏偏捉弄于她,让她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从此平地起波澜,爱、恨、情、愁,挥不去,抹不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大口才课

    北大口才课

    百年北大的智慧积淀,通过北大名师、名家睿智的思维,告诉你如何说话才有底气,如何说话才有气场,如何才能说出笼络人心的话,如何才能巧妙地说出切中要害的话,如何说服他人,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如何拿捏好分寸、得体表意……《北大口才课》以全新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阐述拥有好口才的技巧,同时结合具体个案,深入浅出地与读者共同探讨锻炼口才、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