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300000022

第22章 趣味生活

我从未想过,一旦自己曾拥有的兴趣爱好消失了,还会再有什么爱好。当然,人有了什么兴趣爱好,每天早上醒来便会活力十足,不会像被唤醒之前一动不动睡着不起吧。我认为,总结每天的生活,我们的思想不会为无聊的事而平添忧虑,心思会自然放在有趣的事上,兴趣爱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创造出来的愉悦让人十分惬意。

然而,虽然在精神愉悦和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我知道应该需要兴趣爱好,但是,一个是我的性格所致,或者是职业的原因,我没有感觉到业余兴趣能带给我安稳。因为,我在日常生活中足够享受着自己的乐趣,其中最让我倾心不已的乐趣便是发呆似的看着别人的面容。对我来讲,世上没有比注视人的长相和表情更有趣的事情了。通常,打算学点儿什么我便开始阅读,从阅读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大概只占我阅读总量的五分之一,另一种阅读即是,观察人的面容。不管是多么枯燥无味的面容,也不管自己是否注意到那张面孔,那张面孔只要在我眼前一亮,便能捕捉到。从脸部可以阅读到的是,人们说话的时候,牙齿时不时从嘴唇中露出来,真是深奥莫测时隐时现;眼睛中水汪汪的晶状体冲破污浊的眼帘,注视着外面日复一日神秘的世界;即使没有像《萨朗波》中用苍蝇的腿混合起来描长眉毛,但眉毛长成一簇的滑稽可笑;还有高耸的鼻梁骨与隐藏在其中的鼻孔间伸缩自如的奇妙;脸颊两旁不知为什么冒出的耳朵,其形状千奇百怪等等。

而且,人们内心的美好也隐藏在面孔中,难以获知,不可思议,人的面孔真可谓是趣味无穷。但是,读懂一个人的面容,其难度或许是拥有其他爱好的人不可想象的,但我却乐此不疲。要说为什么,这是因为所谓的爱好。可以说,我爱好观察人脸,是因为人们在心底里已经不愿意多看看别人的脸了。所谓兴趣爱好,也一定是排除在人脸以外,人们自己的兴致或关切,因而也可以说是脱离日常琐事,在感性上的风雅之事。像我这样从人的脸上感到乐趣的人,在趣味生活之中自得其乐,只要年龄不是太大便不会有什么困难。潜心地看别人的面孔,将这种嗜好作为一种被赐予的奖赏,能对人的面孔不以高低贵贱来区分等,这些都是我从中获得的快乐。由于各种地域的划分,某些法规应运而生,人们的面部表情被束缚为一个模式,每张脸上都含着纷乱复杂深层次的内容,能从每个人的面部表情中感受到,脸,真是可以说话且变化多端,应该说这便是兴趣之极致了。我观察别人的面容,有时会觉得自己深迷其中,其他的所有的事情都无关紧要。然而,看别人的脸孔最不便的是自己也有一张脸。因为不可能目不转睛地看着别人,所以,碰巧路过此地的人,便快速瞟一眼看其侧面,强记于心。我的眼睛就像阴天使用照相机一样连续快闪。在我构思小说有一定眉目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喜欢到人群中去寻找适合人物的那张脸,常常是四五天地寻找。凑巧没有发现,心里顿时就很怅然,因为确定不了人物的长相,描写就不生动,心情甚不安。好多年前,在长崎,一位人力车夫从警察署出来,我见到了一张很有趣的面孔,我站在街这边相隔近四十米,一直注视着那张脸。不一会儿,车夫发现了,立即拉着车朝我这边跑来。这次,因为是车夫,他没有发怒。但我仍感觉有些过意不去,自此以后便特别小心谨慎了。当然,也有看不到面孔而困惑的时候。即使见朋友和熟人,最初见面,我尽量不观察,不一直盯着别人看,那人脸上的鼻子、眼睛、嘴巴,刹那间都在我的视线里处于游走状,看不见的那张脸整体似的裂开,让我很苦恼。三四年前去看法国电影《圣女贞德》,银幕上显现了很多人的面孔。我认为无声电影的杰作就是催生了有声电影,人们可以用声音去阅读表情了。不仅仅是电影,在任何生活的映象中,当人的面孔浮现在你眼前时,那般如期而至的真切是我的乐趣。这个时候,怎么做好呢?随着对人面容的观察,去观察思考人。这就是趣味生活的核心。

同类推荐
  • 成年人的童话

    成年人的童话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讲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威廉·布拉塞(1917-2012)在纳粹集中营的真实经历。威廉·布拉塞,一位波兰摄影师,于1940年8月31日被纳粹逮捕,随后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编号3444。自1941年2月15日起,他被调入鉴定科,被迫为党卫队拍摄照片,不仅包括犯人的档案照,而且还记录下臭名昭著的“医学试验”。透过取景器,他看到的是瘦得皮包骨头的犹太儿童、用于“人种研究”的赤裸着身子的犹太少女、用于“医学试验”的双胞胎……是一双双充满恐惧的眼,一张张去日无多的脸,而他能做的太少。
  •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文学理论建设对当前中国文艺学界来说是一个迫切而又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书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作者认为,主体性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都不足以对文学理论中的全部问题作出解答,对文学的本质也无法作出完整的阐释。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本书采用的是清文学家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的选本,篇目、排序一概未动。翻译成新诗是本书的重点。为了读者阅读和理解方便,还增加了诗人简介、对原作思想与艺术特色简要平析的“说明”,以及词语典故的注释。本书由吴坤定、陶文鹏、张厚感三位先生合作完成,但大体上又有分工,因而在翻译风格上自然有所差异。有的译作,在诗行乃至用韵上尽可能贴近原诗;有的则驰骋想象,作了一些合理的发挥。这样也是考虑到无须人为地设定一个模式,避免千篇一律,希图达到清新活泼、“异彩纷呈”的效果。
  • 典型文案

    典型文案

    本书对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按事例的发生发展进行仔细梳理。将典型性事件好典型性人物与中国当代文艺政策好部署的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勾勒了一幅当代文学,特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9)文学与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的“关系史”。
热门推荐
  • 重生成为泉

    重生成为泉

    一朝重生,成为山泉。为了自保,他悄无声息,缓缓进化。突然有一天,灵气爆发,世界危在旦夕。山村,泉水,闪起了耀眼的光芒。数万只异兽发出咆哮,共同下跪,迎接自己的主宰。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掀起了滔天巨浪的——山泉水。书友群已解散,剩下的以后再说。
  • 致我最爱的你

    致我最爱的你

    本书已出版上市,书名《致我最爱的你》,签名版当当有哦,速度去抢咯~“老公,我今晚肚子有些不舒服,求休假!”“老公,我今晚好像有点感冒了,求休假!”“老公,我今晚要去朋友家陪她,求休假!”结婚前的顾倾城,总想着怎样推到唐时。结婚后的顾倾城,却想着怎样让唐时放过她一晚。然而事实证明,不管她找出的借口有多无敌,他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老公,我现在在马尔代夫,今晚你好好看家!”既然躲不过,那她跑~竟然想擅作主张给自己放假?唐时沉思了一下,对着助理吩咐了两句。当晚午夜十二点,酒店的门被人敲响,隔着门板顾倾城听见唐时的声调轻飘飘的传来:“老婆,开门。”
  •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她叫王沐,18岁妹子一枚,竟然一朝成了14岁的王府弃女王慕儿,不过这副躯体也太弱鸡了吧,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 前朝曲,王爷独宠倾城妃

    前朝曲,王爷独宠倾城妃

    乌玡,一个普通的名字记录着一个女子不普通的一生。她由一个后宫丫鬟,渐渐成长为颠覆整个王朝的女将军。她坚强,却会在深夜里痛哭不止,她软弱,却会素手杀人,战场拼搏。她以为这一生,她都将活在复仇的阴影中,没想到......在她所不见的地方,还有人为她遮挡了阴翳,余留了一片天空,也余留了一个,那个还无所顾忌的自己。
  •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这是女主重生文(双重生)!!!这是男主重生文(单重生)!!!这是萌宝文(正太是人类,公主不是人类)!!!这是宠文(除了萌宝外,该虐的还是要虐的)!!!这是套路文(反套路)!!!【一句话简介: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 逾渊

    逾渊

    凝视深渊太久,会被深渊吞噬。距离深渊太近,总想凝望深渊。当前路变成深渊,选择只是卑微的名词,生存才是唯一目标。时光流逝,从平凡到传奇,陈朔每次临近深渊,凝视深渊,都只能被深渊裹挟,被迫选择。终有一日,他看清了一切的真相,回首过往,深渊已在身后,前方又会是怎样的风景?
  • 一婚成瘾:娇妻休想逃

    一婚成瘾:娇妻休想逃

    两年前,她一代清纯小明星,却被扔进监狱,自此,成为所有人不耻的对象。两年后,她绝地重生,挽着他的手强势归来。她要报仇,他帮!她要事业,他帮!她要逃走?“慕总,我们只是合作,现在合作完了,我该走了。”被男人逼到角落,却不甘示弱。“慕太太,你想都别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魔山(上)

    魔山(上)

    20世纪伊始,德语文学诞生了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这部仅用四年时间写成的“伟大小说”,不仅奠定了年方二十六岁的作者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坛地位,还开启了德语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一批世界级的大师随之崛起,特别是原本薄弱的长篇小说创作园地里更可谓人才辈出,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加硕果累累。于是在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学出现了一个堪与歌德、席勒时代媲美的高峰,而托马斯·曼本人,则被誉之为这一兴旺发达时期的“火车头”,并且于1929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农门女医

    农门女医

    现代的她被陷害感染致死菌株,一朝重生至瘟疫横生的时代。爹爹娘娘早一步病死,家中两个稚子嗷嗷待哺,还有一群恶亲戚虎视眈眈等着吃绝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上山、采中药、怼恶亲戚。撩汉、秀技术、巴结权贵。财富如云、势可敌国,稳扎稳打入主庙堂之上,搅弄时代风云!对不起,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我就是比你们都优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