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9000000003

第3章 我以青春荐诗歌

——1987年“青春诗会”记忆

钢盔和迷彩服上的弹洞

张大嘴巴合唱:

让世界充满爱。

蝴蝶咬破庄周的梦境,

落在康定斯基的花朵上

一只死去的眼睛盈动泪水。

红蝙蝠黄蝙蝠优美了二十岁的

夏天,六月的少女很鸽子。

慈父给爱子买了一副玩具手铐。

酒窝布下生命的陷阱。

慈善机构为筹集残疾人福利基金,

举办惊心动魄的拳击赛。

红地毯上的踢踏舞,

噼叭噼叭踩着乡间音乐的节拍。

艺术家争论孤独气氛热烈。

——《某种状态》

如果说中国诗歌在八十年代闪耀着无比璀璨的光芒,青春则是其最绚烂的一抹色彩。提及“青春诗会”,还是先得说说诗文本,《某种状态》是我发表在《诗刊》1987年11期“第七届青春诗会”小辑上的诗之一,如今回过头去看,这首诗很明显带有哪个年月“第三代”写作的某些特征:口语化,反讽、调侃的口气,嘲弄他者与自嘲。似乎一开始我的诗也具备了个人写作的某些特征,那就是关乎世态人生,不那么私人化、琐碎化。“一直执着于对中国本土性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进行审视,既有效地整合了这个时代的全息图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活现场的鲜活与丰富,又在内在价值观念上显示出高度的历史理性。”(赵思运语)这也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的,写“真感情”,亦要写“真景物”。大约是1994年,一个美国诗人问我:“KEYANG是你吧?”我方听说这首诗早就被收进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中国诗歌英译选集中,迄今我尚不认识那个译者。2005年11月我第二次赴日本参加国际诗会,某天与汉学家佐佐木久春聊天,他突然想起很早前就翻译过我的这首诗。于此说来,它应该是我第一首被西方汉学家翻译为英语和日语的诗,借助了“青春诗会”这个当时广被注视的平台。

“青春诗会”风风雨雨,如今已进入三十届。被公认为“梦幻”“黄金组合”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后三届,那就是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王小妮、徐敬亚、叶延滨、杨牧、梅绍静等参加的第一届;于坚、韩东、翟永明、吉狄马加、宋琳、车前子、潞潞、晓桦、张锐锋,阿吾、伊甸等参加的第六届;再就是我们第七届,我参加的这届有西川、欧阳江河、陈东东、张子选、简宁、程宝林、郭力家、力虹等诗人。巧合的是,第一届和第七届都在秦皇岛举办。这硕果累累的三届与当时自由碰撞的宽松大气候有关,但《诗刊》社主事者个人诗学立场亦不应忽视,那就是第一届的邵燕祥和第六、第七届的刘湛秋,他们能够接纳作品带刺且敢于探索的“先锋派”青年诗人。而好多届“青春诗会”之所以不够“显山露水”,在我看来过多挑选了沉稳、温情、中规中矩的“好诗”。其实从北岛们开始,中国诗歌与世界文学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的原创精神,与他人不一样的元素。而小说主流,从莫言、格非、余华、阎连科、苏童、毕飞宇,包括虹影、林白们,到王安忆,韩少功,阿来、方方这些作协主席们,都是有艺术精神的。这就是八十年代读者认同诗歌,如今还认同主流小说家,却不认同主流诗歌的原因——因为体制内主流诗歌写作,非政治层面仅就艺术层面而言,往往也是安全性的,有意忽略狂飙突进的探索精神。“冒犯俗世几乎是艺术家的天然特权。”(萧瀚语)后者恰恰才是一个优秀青年诗人的根本。

1987年从南方乘坐火车到达北京,需要三十个小时,转车再到秦皇岛,已是三更半夜。下车后找水龙头抹了一把脸,我没有丝毫睡意,车站外黑咕隆咚的,出去瞅了一眼,要天亮后才有公共汽车。于是就在候车大厅里瞎晃悠。写诗或许就是一种精神病,那年头患病的人一个个都很有精神,在人来人往中显得跟其他人哪里总有点不同,直觉认定有个旅客行迹很像同道,大胆上前一问,果然是来参加青春诗会的,他就是欧阳江河,交谈中说起前不久出版的《诗选刊》我俩的诗选在同一期,彼此有印象,立即结伴同行。八十年代《诗选刊》十分火爆,是雁北和阿古拉泰在内蒙古办的公开刊物,青年而先锋。我被选的诗出自《青年文学》,当时发行量六十万。后来该组诗在1989年夏天获了“第二届青年文学创作奖”,获奖的小说有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朔《橡皮人》、张炜《秋天的愤怒》等,诗人有李晓桦、廖亦武等。很微薄的奖金是香港庄重文给的港币,那年头港币很吃香。获奖作品也并不都出自《青年文学》,比如张炜那篇小说好像出自《当代》。颁奖会因故没有如期举行。去年在黄山,遇到去国多年返归的晓桦,特意与这位高大的汉子合影,以志纪念诗歌的青葱岁月。晓桦离开太久,九十年代以后进入诗坛的人可能很多不了解他了,他可是八十年代最火的军旅诗人,《收获》这家几乎从不发诗歌的刊物,在晓桦返归时破例发了他的长诗。

天亮后和欧阳江河一起去吃早点,然后转了几路车前往指定的招待所报到,被安排同屋。直到写这篇文字的2014年秋天,与欧阳江河在一个诗人的书画展见面,他开口就说:“哈,青春诗会我们‘同居’十几天。”

诗会期间我交往最多的是简宁和老木,编《新诗潮诗选》爆得大名的北大老木毕业后在《文艺报》工作,他是报社派来采访这届“青春诗会”的。我们三人嘴馋,常一起去吃宵夜。在海边的排挡,边大嚼螃蟹边吹着啤酒,大赞海鲜在这地界实在是便宜。渤海的螃蟹跟南海的品种不太一样,在这里我还平生第一次吃了驴肉。诗歌加吃喝的友谊高雅而接地气,自然天长地久。在两年后的纷乱日子里,我收到老木寄给我他的油印个人诗集,其后他就消失了。之后二十年间,简宁是全国所有诗人中接待过我最多的了,他是个热心肠的厚道人。我去北京很多时候都住他家,或空政招待所。简宁在空政创作室供职,这招待所一则便宜,二则离他家很近。我也多次去他开的“黄亭子酒吧”免费吃喝,这位仁兄是恢复高考后首届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那一批学生备受关注,大多毕业后留学深造,如今在美国名校当教授,学飞机热物理的简宁可能是唯一成了诗人的例外,因为身份特殊,也许他至今未出过国门,也不知人生选择是对是错。1998年有次我到京城,他特意叫了西川、欧阳江河几个人一起小聚,美其名曰“同学聚会”,这是1987年后我参加过的唯一以“青春诗会”名义的回望。

当时《诗刊》来了三位编辑,副主编刘湛秋主持工作,他比较随意,对诗人要求甚少,经过一个球场的围墙,他会爬上去往里面瞅一眼,郭力家经常与他开玩笑,说开舞会的话要跟他抢舞伴。诗会住的招待所啤酒尽可喝,王燕生常显醉态,他喜欢跟我们说起首届青春诗会如何发现农民诗人才树莲。王家新是诗刊社聘用的编辑,他说的则是面包中乌云翻滚一类的诗句。

东北来的郭力家,这个以一首美国电影“特种兵——第一滴血”为题的诗扬名的家伙是真正的“莽汉”,讨论诗歌时老是找茬和挑衅,对主张“知识分子写作”的欧阳江河他没什么举动,却老跟西川过不去。给西川起了一个绰号“庞德秘书”,因为西川发言时常引用西方大师的话。他还叫程宝林“地主孙子”,因为程宝林的简介开头第一句就是“我祖父是个地主”。程宝林是大学生在校时就出诗集的,在八十年代可谓全国头一个。十年后他先是去美国读书,再全家移民,都是到广州美领馆签证,我给找的住处。张子选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在西北漂泊的他似乎发生过很多爱情,在诗会上好像也有绯闻,夜里与女诗人穿过玉米地去看海。我一直觉得他的诗很好,还有一个没有参加我们诗会的郑单衣,他们俩确实是不该被当下的诗歌界忽略的诗人。诗会后我们跟张子选都失去了联络,我编《中国新诗年鉴》,曾特地到网上找来他的《藏地诗篇》。力虹几个江浙诗人常凑在一起,他的样子斯文而高挑,其后他的人生十分坎坷,到广东找工作的日子,似乎带话让我帮忙,却没了下文。力虹过世时,我在新浪微博的消息上跟帖了悼念字样,祭奠一代人消逝的青春。

欧阳江河常在屋里念他的诗给我等人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用拆字法写的《手枪》:“手枪可以拆开/拆作两件不相关的东西/一件是手,一件是枪/枪变长可以成为一个党/手涂黑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党”如此巧妙的嵌入西方“长枪党”和“黑手党”,令人赞叹。这样的诗《诗刊》当然无法通过,幸亏没过关,他必须重写新作。上午我们全体诗人参观了耀华玻璃厂,晚上他写到半夜,就有了他的代表作《玻璃工厂》。可见哪怕直到今天评奖,要是因为某首诗你未能通过,我觉得可以祝贺你,也许随后的那首恰恰是杰作。

我拍摄了与王家新和欧阳江河等参观耀华玻璃厂的照片,也保存了全体诗会人员在南戴河沙滩上的留影。十几年前《诗刊》出纪念专辑,让我提供照片,拿去发表了。我要求诗刊社必须归还我的照片,记得他们也给我寄回来了的,我却不知放在家里那个角落了,尚未翻箱倒柜查找。

每天要经过一大片高粱地玉米地才能到达海边。西川喜欢独自望着大海沉思。那片一望无际的田野让我这个南方人很震撼,写下了一首诗《北方田野》。据说之前参加“青春诗会”的诗人中有当编辑者,承诺回去后在自己编的刊物发与会诗人一个小辑却没有兑现,我立誓一定发出《诗刊》之外另一个“青春诗会”特辑。回去我在《广西文学》上编发了,除了全体与会诗人,还有欧阳江河另外给我推荐的钟鸣。我那首《北方田野》就发在这个小辑里。

这个小辑能发出来,我特别要借此小文感谢《广西文学》当年的副主编张辛,一当诗歌编辑我就能在《广西文学》上编发西川、阿吾、陶天真等在校大学生的处女作,还有任洪渊《东方智慧》、吉狄马加《一个彝人的梦想》等他们的代表作,包括他让人编发林白等人那些探索性的小说,和我的诗歌《走向花山》。《广西文学》短暂的辉煌完全依赖于张辛。他是我的恩师。他让我很早就明白,别光拿体制做借口,同一本刊物,同样的体制,在不同的人主持下,完全可能是另一个面目。

北方田野

鸟儿的鸣叫消失于这片寂静

紫胀的高粱粒溢出母性之美

所有的玉米叶锋芒已钝

我的血脉

在我皮肤之外的南方流动

已经那样遥远

远处的林子,一只苹果落地

像露珠悄然无声

这才真正是我的家园

心平气和像冰层下的湖泊

浸在古井里纹丝不动的黄昏

浑然博大的沉默

深入我的骨髓

生命既成为又不成为这片风景

从此即使漂泊在另一水域

也像茧中的蚕儿一样安宁

秋天的语言诞生于这片寂静

同类推荐
  •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

    本书收录了石绍平57篇散文,分为“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书房中的幸福、正气不可无、白发新娘、传奇的钟祥”五个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从他笔下汩汩的流淌,铁肩、道义、正直在他文字中悄悄的诞生。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献给你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颗悲悯的心”。
  • 唧唧复唧唧

    唧唧复唧唧

    这是一本写俗世的书。写的是俗,所以许多地方不能当真。不能当真,不是说书里的故事和观点不真,而是说,每一个小世界,映照在众人眼里,总是千差万别。一人有如是的经历,在一时一地,生起如是的觉受和情绪,而他人未必领会。不久前,我喂流浪猫,被它咬了。有人说,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去同情那些命更硬的动物了。我由此知道,与他不相契。怎么能因为要付出些代价,就放弃了所爱之事呢?岂有落得千般好处而不消忍受一点委屈的便宜事。世间一切俗气,终究因为不够勇敢。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露水的世

    露水的世

    这是一本回忆性质的散文集,作者忠实记载了他从两岁到九岁的一段时光,将幼时情景和明治风俗,娓娓道来,文字朴素,但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天真温暖的回忆。书中所写大多是温馨的事,幼时即使有诸多不愉快,也在暖色的滤镜下,多了柔性的调子。父亲带我去看的活人形展览,隔了四十年回忆起来依然清晰。古屋氏叔父的腌菜店,英夫哥的风筝,一个人在山野里呆过的时光,在温泉沐浴时偶然遇到的艺妓雪白的裸体......这些都被记忆完整地保存,隔了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往事如昨。故乡、渔村、蚕豆田,系成了文泉子心中一根扯不断的线。那里是他记忆中的童年,在那个有着带木槿的篱笆,有着古旧瓦屋顶的大门,有带着凌霄花的老樟树的小城寓所,那个有着绢姑、阿幸、多代……也有着雏人形、酒颠童子、鱼鲊……的童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他的生命里穿行,又渐渐淡去。通过“我”的眼睛,把市井描绘得热闹又别具温情,质朴中道尽纷繁众生百态。这是主人公纯真温暖的童年。平中见喜,淡定舒缓。洋灯、昆布、单衣,这是透在骨子里的温润。流淌在血液里的诗意,变得和老房子一样浑身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引人向往本书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人看的。如同中国的《城南旧事》,它也不是儿童自己来写自己,而是一个成年人回望童年时留下的一点回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文章传达出的趣味是一种经过历练、经过省察的趣味,如果说这里面也有童趣的话,那它也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成年人的童趣。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热门推荐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篮坛魔术星

    篮坛魔术星

    一个篮球,一位少年;一个篮球,一群少年。“林星宇,一个小小联赛的冠军值得你那么努力?”“值得,因为这个是我梦,是大家的梦。”没有功利名禄,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一群少年不断拼搏不断努力,追求他们眼中的冠军。少年们眼中的冠军,对他人来说不重要,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无尽的荣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讲述了年轻夫妻和孩子与双方老人一共七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故事。崔浩与林莉属于北漂族中的佼佼者,有体面的工作、可爱的儿子,但因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的父母退休后,都希望来京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由于立场不同,性格各异,婆媳之间、亲家之间,摩擦冲突不断,上演了一连串的生活麻辣烫。故事与《双面胶》一样真实,一样虐心,但人物却更复杂,结局也更温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农妃有点闲

    一品农妃有点闲

    《本文已完结》 新书《魔帝的狂妄毒妃》已经发布,大家多多支持! 一朝穿越,家穷人丑,一米五九,破屋三间,良田半亩,没有文化,农村户口,上有老母,下无米油,长得骨瘦如柴,却要养家糊口,蓝七月仰头望天,在心里画了无数个圈圈,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老天才派她到这个地方受折磨!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挑个水还能被美男缠上,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体力的,蓝七月笑的合不拢嘴,每天当着指挥官,可谁知有一天美男翻身把歌唱,摇身一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殿下!我滴个乖乖!这下可不好玩了!(甜宠文,大家多多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恐怖的“玩偶之家”

    恐怖的“玩偶之家”

    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女性在家中的一间小屋里死了。这是某个夏日,在一幢木头建造的二层白色洋楼里发生的惨事。一楼大厅的隔壁有一间小屋,满满当当地布置着整栋楼房的模型,世称“玩偶之家”。它的四周环境、地形地貌以及建筑样式都和原物一模一样,只是原物十二分之一的缩小版,死者的遗体就横躺在“玩偶之家”的庭院里。这个小屋没有窗。如果从里面锁上唯一出入口的房门,通向外面的只有安装在小屋墙壁上的“玩偶之家”的两扉正门。
  • 我一重生就被灭了门

    我一重生就被灭了门

    我是因为死了才重生的怎么重生以后还要被灭门啊?不周大陆,万里河山掌太古神器,修旷世之法,立苍生宏愿弱肉强食的世界,我偏要做堂堂正正的英雄!
  • 我是仙界大玩家

    我是仙界大玩家

    这是虚拟游戏测试员齐禹,忽悠地球玩家征战仙侠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