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300000016

第16章 三纲五常:中国古典伦理政治之规范化和运筹准则(3)

孔子期望人人有仁爱之心,复以礼治秩序作为外在制度保障。《管子》一书则论述了培养民众具有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品质(四维)是治国之本,而义廉耻三德以礼之德规范之。书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启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避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避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牧民》。礼既作为治理方法,作为制度,是从外部约束人,礼也是内在品德,礼内外机制一体化,促进、保障义、廉、耻三种规范就礼一个轨道做人做事,肩担道义,行廉洁、有羞耻心,人人如此,或绝大多数人如此,国家还担心不能长治不能久安吗?

中国古代几千年讲究的三纲五常之论理中,特别注重倡导家庭伦理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孝,皇室政治伦理与皇族伦理一体的臣子对君父的忠。理想境界是忠孝两全,忠孝一致,侧重养成民众孝顺父母的道德品质,打造国家治理的社会、群众的思想道德基础。如《吕氏春秋》所言:“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教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

古圣先贤之所以倡导孝与忠一致,期望人们树立忠孝两全观念,其目的是将血缘亲情伦理关系与君臣间的政治伦理关系融为一体,鼓励人们像孝敬父母一样忠于君主。孔子弟子有若论说孝与忠的关系:“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楚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历史上,一般孝子在政治上都是忠顺良民。统治者领悟到这一点,在庶民道德教化中便大力以孝促忠。武则天在其主编的《臣轨》中宣称:“欲求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夫非纯孝者,则不能主大忠。”《臣轨·至忠》。汉代已举孝廉为臣,其理在此。

期求孝与忠一致,但孝的对象是父母,忠的对象是君主,孝与忠有别。孝是父母子女间血缘亲情,发于内心;忠是君臣关系的单方面对臣的要求,是外在强制性政治关系规范。人们期望忠孝两全,事实是两全者极少。儒家为调和两者,竟将一切行为都归结为尽孝,《礼记》中说:“居处不在,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礼记·祭义》。这样一来,居处庄、事君忠、朋友信、战斗勇敢、做官谨敬,就都成为孝行了。所谓“明王以孝治天下”就不难理解其良苦用心了。

2.三纲五常论理的政治理想诉求

中国古代思想家、学者论证、宣扬的三纲五常是现实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要遵循的准则,也代表一种政治理想诉求。三纲五常论理对政治领导人(在古代即帝王及高官)的道德素质、统治方式、政治价值追求提出了理想境界目标,总的期求是天下德治,筑起道德高地。三纲五常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其指向即以三纲五常整合社会,治理天下。三纲五常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主旨,同时也预设了帝王将相的行为戒条。具体地说,三纲五常的政治理想诉求主要有圣王人格期望、道德治理治国方略、社会和谐政治价值理念、政府纲常教化之义务。以下分别简论。

其一,三纲五常论理的可圈可点之处首要在要求君主塑造君子那样的圣王人格。这是中国古人从贵族到平民的普遍人格追求。如果我们把君主转换为一国最高政治领导人,我们希望赞扬他的高尚人格,不希望他爆出人格缺损丑闻。儒家开山始祖孔子答子路问君子时提出了圣王人格的基本要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对君主的内在道德要求“修己以敬”和外在政事诉求“修己以安百姓”二者统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的圣王人格。历代君主都以成圣王人格为理想,虽未尽至,此理想至今亦可应期。三纲五常,三纲有偏君父夫之虞,五常则无可挑剔。就人格论与制度论统一而言,三纲五常要求人们在道德品质、伦理关系、政治关系三方面顺而不逆、正而不邪,且三合一体,在君主、高官人格素质要求上,一要道德高尚,二要依伦理道德而治世治国,这两点,永远是正确的。其作用在树立供人效仿的人格榜样。孔子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又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自董仲舒始,即以此人格标准批评君心之非,劝说君主正心、诚意,务民本务,限己私欲,把这看做国家政治头等要务。

至于君主要依据伦理关系实行政治统治,早在西周即有此论,而讨厌六亲不认的刻薄无情政治。《尚书》记载圣王尧治国理政的情形时说:“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它指明尧自身“克明俊德”,提升道德境界,“以亲九族”达致“协和万邦”的事功,合二而一即尧在人格上为内圣外王。

圣王人格的终端追求是通过君主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对此,儒家经典《礼记》综述为“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其二,三纲五常向往的理想政治是伦理道德政治,它要求具有圣王人格的君主实行道德治理统治方式。先秦时期从春秋至战国,法家的法治主张和儒家的德治主张争论不休,类如今日硬权力与软权力理论之争。战国至秦统一,认法治为上策,儒学被压抑,人遭坑、书被焚。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德主法辅被奉为上策,以孔子德治论指导治国理政,实为实行德、政、法、礼治者综合治理,以德为统帅。孔子当年有一段经典表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的意思是以德治为主导,兼以政治、礼治和法治,实行德、礼、政、法的综合治理,礼、政、法均以德为导向。这样全面体现了三纲五常论理的理想统治方式。孔子的这一治国方略思想理论,至战国时被孟子和荀子分别继承、发展为仁政和礼治的治国理政理论,为后世兼而用之。

以史为序,孔孟荀分别论述了德治、仁政、礼治,将道德、伦理、政治构造成和谐统一体,特别重视道德教化、伦理习俗和礼仪典制在治世治国中的作用,重在教育民众道德自律。孔子有言:“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又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礼记·祭义》。可见,孔孟荀德治、仁政、礼治三位一体统治方式被后世称道为王道政治,体现纲常导向的政治实践上的治世业绩。

其三,三纲五常论理追求人际和谐、社会安定,奉行重义轻利政治价值观。义本写作谊,其基本意义是适宜,在政治上指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什么样算合理,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三纲五常论理指符合三纲五常要求的即合理,合于天理,与之悖反者即为非理。利、功利合于义可取,见利忘义则受谴责,因为忘义就是放弃了伦理道德,就是乱伦,乱伦即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就不只是一般的忘义了。

儒家崇仁贵义,义离不开仁,常仁义并称。仁义并称有正义、道义的蕴含。孟子认为,去仁义而一切唯利是图是不可取的。为正义、道义而舍生忘死才是大丈夫。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崇仁贵义之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还告诫执政者,如果去仁义而求利,必定败亡;相反,去利而怀仁义理政,行仁政、王道,就会成功。三纲五常论理政治价值观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维护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天下一统局面,即使在暂时分裂情势下,终归会众望所归为一统。当然,重义轻利政治观有其偏颇,应以义统率利,义利兼顾,因为轻利会影响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一个人得到合情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应该被尊重的。

其四,对民众进行三纲五常教育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整个封建国家机器依赖讲三纲论五常的社会基础系统运行运作,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利用国家政权之力广泛地向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进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教育,批判、抵制、摒弃各种反纲常名教的谬论和邪说,把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理念统一到三纲五常轨道、规范上来。孔孟都主张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同时主张将三纲五常以礼入法,对严重违背纲常的行为进行惩戒。亚圣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希望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在当时争战不已、生灵涂炭的形势下,发出如此大声,以民为贵,民德归厚为高,义不容辞,不辱亚圣之名。今日视之,当引为深省。

荀子讲纲常不厌其烦,主张人们就纲常话题讨论、交流,表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荀子·天论》。汉代立纲常名教,陆贾为此不遗余力建言:“君子之为治也……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于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新语·至德》。自秦汉以至明清,三纲五常之教成为帝国政治史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三纲五常论理的多重影响

三纲五常的论理,无论作为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理念,还是作为行为规范、指导政治实践的理论,都广泛深刻地渗透到政治、法律、文教等各社会生活领域,其影响的广度可谓无所不及,其影响的深度可谓无孔不入。考察其广深影响,不仅有利于从制度建构上理解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结构,而且也有利于从三纲五常实行的利弊得失中探寻其历史和现实价值(重点在于古典忠孝观之现代转换),把握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意涵和民族文化的历史特色。

1.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换:夏商西周是邦国联盟统一国家的贵族统治政治,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割据的官僚政治,秦汉帝国至明清帝国是君主一统天下的专制集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三纲五常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这里讨论其影响,时限在帝国时期。首先看其在帝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影响:皇权传承之依据和制度化运作之论证,官吏选任之标尺,国家确认父权对社会基层之控制。

其一,中国帝制创始于秦朝,汉代及之后创立三纲五常之制渗透到皇权传承之中:一则以之为依据,二则为皇权运作作制度化论证。

中国古代皇权传承方式有法无定制的三种——禅让、诛伐、篡夺,禅让是尧舜时代遗迹,秦之后绝迹,诛伐和篡夺偶尔有之。合法方式只世袭一种,即一姓皇族世代袭承帝位,这种父子相传的世袭帝位制,从纲常论来说,是父子伦理关系结构的最高权力转移,而以名教而言,子袭父位,在太子皇储期间要接受政治教育,合格就正式立为太子,不合格则易人。所以这种世袭制并非完全由自然生理决定。它要遵守世袭规则,还需要皇权的保养。世袭规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即皇权要交给家族中与现任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男性子孙手中,伦理关系占首位,年龄长幼、品德贤否在其次,立储之后,再教育。皇权的保养即皇权不为皇帝一人所有,而为皇族群体共有,而且为养成皇帝的德性才能,通过太子教育让其继位后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保全皇权,指导皇权的动作符合“为政以德”传统的要求。

需要指出: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在政治权力等级制分配关系上表现为君主的绝对专制,臣必须片面顺从至高无上的皇权,臣对君只有绝对顺从、竭尽义务,没有任何权力上的可诉求。坊间有谚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是众臣的绝对主宰,生杀予夺全在君主一念之间。

其二,朝廷及地方各级官吏的选择任用都以三纲五常论理为依据,并以之为考核官德的标尺。皇权行使需要百官备用,以官僚政治机制辅佐皇帝进行国家治理、管理。秦帝国以来,帝国政治运行中,选择任用官吏以中唐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为荐举,之后为科举,两个路径,一个标准:三纲五常,并不因为选拔方式的变化而改动录用的标准要求。

荐举制盛行于中唐之前,汉惠帝时以“孝悌”、“力田”为选择人才标准,“孝悌”为德行标准,是三纲五常的核心要求。隋唐创行科举制,北宋加以定型、规范化,成为士人进入仕途的主渠道。科举选拔人才的根本标准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倡行的政治价值观,即选拔那些自觉遵循三纲、具备五常道德品质的人才任官。除荐举、科举两种选任官吏形式,还有荫庇制,一些拥有特权的高官在职或退休推荐自己子弟不经考察,直接依靠伦理关系进入官僚机构,荫庇制同样渗透有纲常论理精神。

被选任而获得权力的官僚保有权力的方式同皇权保有方式一样具有浓厚伦理关系色彩。封建官僚分配他的权利和利益时,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亲族、乡党人士,借伦理关系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在行使自己的职权时,必须遵循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不论是否心甘情愿,均须如此。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走近冯友兰

    走近冯友兰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与中国整个现代化命运相关联,其经历与著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本书的作者,多为冯门弟子、冯学专家和一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对冯先生的研究、介绍,能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一代哲学大师的真是风貌和人生思考。腰带(正面)读懂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做人为学的必读之作海峡两岸学者陈来、翟志成等研究还原一个真是的冯友兰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我的父亲不孤独腰带(后面)父亲就是这样,各项运动榨不死他,诽谤、攻击毒不死他,谩骂谣言压不死他。他活下来,不仅“照着讲”,还要“接着讲”,写哲学创作,创造新文化。在没有任何言语空间的时代,也要从砖缝里冒出一点点生命的绿色。——冯钟璞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女纨绔

    至尊女纨绔

    天纨绔,地纨绔,比不上夜家的女纨绔。夜轻舞本是二十一世纪,黑金帝国的大小姐。居然好运地成为接连遇到两次穿越的倒霉蛋儿。最后很苦逼地成为了点苍大陆,天星帝国,夜大元帅府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嚣张,跋扈,好色,烂赌,败家,草包,花痴,废物……种种光辉的名头,让她名动天下,无人出其右。草包就草包,纨绔就纨绔,谁让咱的出身好呢?上有并肩王的爷爷护着,下有大元帅的爹兜着。中有当将军的哥哥罩着,你能拿我怎么样?这就叫做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姐儿就是典型的白,富,美!羡慕,嫉妒,恨?闪瞎了你那钛合金的狗眼!可是草包,纨绔,居然也不断地被人算计,陷害。真以为我夜轻舞,当真一无是处?真以为我夜家,就好欺负了?我的亲人,我来护!于是当纨绔的外衣褪下,那是一个何等风华绝代的人儿啊。比歌,一曲,倾尽天下男儿心;比舞,一舞,九宵风云动;比鼓,一击,战鼓震苍穹;比武,一武,光芒毕现从此纨绔不再。至此后,掌乾坤,佐命运,笑傲云间。炼丹师很牛逼,鼻孔可以朝天开?真是可惜,我是药剂师,各种药剂淹死你。驯兽师也牛逼,眼睛专门向上翻?不好意思,我勾勾手指,万兽奔腾吓死你。铸造师更牛逼,走路都得横着走?对不起了,我召天雷火,灵器火中出砸死你。从此后一双纤纤玉手就那么生生地把这片天地搅得天翻地覆。“夜轻舞,你黑心黑肝,居然还穿着一件白衣?”“呵呵,不穿白衣,如何能显得我的心肝黑!”注:此文中,只有你想不到的美男类型,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在文中找到。【游游出品,坑品保证,此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身心干净!】爽文,一爽到底!吼,吼,吼,亲们,收藏吧!绝对不会让亲们失望的!☆☆☆☆☆☆☆☆☆☆☆☆☆☆☆☆☆☆☆☆☆☆☆☆☆☆☆☆☆☆☆☆☆☆☆☆☆☆☆☆☆☆☆☆☆☆☆☆☆☆☆☆☆☆☆☆☆☆☆☆☆☆☆☆☆☆☆☆☆☆☆☆☆☆【声明】1.本文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求的是内容精彩,不求过分考据。请看文的各位亲,不必太较真,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委婉提出。读者看文求一乐,作者写文求个心情,大家开心为上。2.不喜欢的亲,请点右上角小叉。作者非玻璃心,接受一切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的意见和建议,但辱骂和人身攻击的评论,将一律做删评和禁言处理,谢谢。最后,祝大家看文愉快!☆☆☆☆☆☆☆☆☆☆☆☆☆☆☆☆☆☆☆☆☆☆☆☆☆☆☆☆☆☆☆☆☆☆☆☆☆
  • 大佬一直爽

    大佬一直爽

    新书《这次穿越我是拒绝的》已上传,求收藏,求支持。无意间进入神秘404群的叶然如同一只误入狼群的哈士奇。“他们以为我是同类,我快装不下去了怎么办?”“只要我这一枪下去,这个群里就只剩大佬了。”还好咱有地球做后援,集十亿脚男之力征战诸天,第四天灾之名终将响彻万界。(走火的书友群:874026531。欢迎大家来聊天,灌水。)
  • 夜行

    夜行

    一宗发生在雨夜大巴的凶杀案,牵引出了一个神秘的青年唐研,没人知道他年龄几何,也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有人在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上看到过他,也有人说他在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同时出现过。而随着他的出现,各种离奇事件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种种挑战认知的超能力犯罪也层出不穷。人迹罕至的荒岛频繁产生异响。巨大的天然湖泊突然变成了温泉。古老的岩石上突现栩栩如生的人形壁画。这一切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唐研究竟是谁?他真的能不老不死,化身千万吗?一切终将迎来一个震撼人心的答案!
  • 寒王追妻妃你不可

    寒王追妻妃你不可

    一朝穿越,本以为是个废材,却不知是个宝。他与她相识与钻狗洞,他追她跑。本以为这辈子没有任何瓜葛,谁料到世事难料,却成为了自己的王妃。
  • 江少今天又重生了

    江少今天又重生了

    今天,江少又重生了。而且不止一次了,他原本是女的,重生两次变成男的,当他已经习惯自己是男人的时候,他又变回女人了。江问:“……”准确来说,应该是她了,还得顶回以前的名字,北笙。她重生成富婆了,还是个继承爹妈遗产的顶级富婆!!!觊觎她家产?拿钱砸死你信不?
  • 异海

    异海

    一场没有硝烟的别样战争,在一片有别于三维空间的异海展开。知晓全部秘密的美国人、以卧底身份参与其中的中国人、后来居上的苏联人、先下手为强的德国人,他们都明白:谁控制了异海的陆地,谁就能重建一个世界秩序。谁拥有神秘的怀表,谁就能在不同空间任意穿越,经历不同人生,体验不同时空。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复存在,究竟谁能在异海争得生存空间?如果有诺亚方舟,到底哪些国家能够获得珍贵的船票?
  • 吞噬星河

    吞噬星河

    一觉醒来,亦是百年之后。当年的敌人,如今却早已成为神话,被世上塑像尊崇。往昔的兵王,今朝的废物。且看兵王李墨如何在百年后重踏当年的修仙之路,将当年的敌人一一赶尽杀绝!
  •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学声乐的大学生,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返城的知青。当我回忆起他们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青衣》和《玉米》的源头就在这本书里,安安静静的,一点蠢蠢欲动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一种多么美妙,多么值得期待的期待。
  • 子明探案(第二辑)

    子明探案(第二辑)

    中学生余寒竹惊闻父亲被自家豢养的藏獒铁虎咬死,悲痛之余,她内心疑窦丛生。那铁虎平时温顺忠诚,怎么会突然攻击主人?她本能地将怀疑重点集中在继母白吟春及其姘夫身上。在男友诸葛勇的帮助下,她终于发现了一系列蛛丝马迹,但仍缺乏直接证据。于是,诸葛勇找到了临渝警察学院的资深教官陈子明。由于铁虎失踪,证据缺如,陈子明亦感此案十分棘手;他经过慎重思考、巧设计谋,大胆采用钓鱼执法的手段,将白吟春与其姘夫的关系分化瓦解,终于成功找到关键证据,将那一对奸人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