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000000011

第11章 《周礼》的治官思想(2)

《周礼》中法的种类很多,除上述治法、教法、刑法等之外,邦之大事皆有专法。《大宰》郑注引郑司农云,“官职主祭祀、朝觐、会同、宾客者,则皆自有其法度”,《小宰》职云,“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所以,孙诒让认为郑司农所举,还应加上军旅、田役、丧荒,甚是。七事的礼数、规格、程式都有严格规定,通谓之“法”。如宰夫的治朝之法,司会的九贡之法、九赋之法、九功之法、九式之法,大司徒的地法,小司徒的比法,载师的任土之法,大司马的战法,司勋的六乡赏地之法,量人的建国之法,士师的国之五禁之法,司刑的五刑之法,司盟的盟载之法,等等。这类官法由爵秩较高的官员所掌,并由他们授予下属官员,孙诒让《周礼正义·大宰》云,“一官秉之,以授众官,使各以法共治之”,这就是授法。

为了保证法令条文的正确,避免在授受过程中抄错、讹传,因此,法令均由专门官员抄写。《春官·御史》云,“凡治者受法令焉”,郑注,“为书写其治之法令,来受则授之”,孙诒让《周礼正义》云:“法令,谓应行之条律。其文繁多,故为书写授所司,使受而行之也。”《秦律》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县各告都官在其县者,写其官之用律”,可见,秦时各官府所遵用的法律,也由各县的都官负责抄写。法令是由中央制定的,下级机构必须原文照录,不得有丝毫走样。

《周礼》中的授法,极为郑重,地官记之较详。如《大司徒》云,正月之吉,“施教法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乡大夫》云,“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大司徒颁教法,乡大夫受之,退而又授予其乡之吏,可见六乡之吏均如此层层向下授法。再如。《小司徒》云,“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辇”,乡大夫以下各级官员均按比法登六畜、众寡等,可见比法亦层层下授。《夏官》中也有授法的记载,如《司兵》云,“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郑注,“从司马之法,令师旅卒两人数所用多少也”,可见,授兵的数量多少也有定法,必须由司马授之。由此可以推知,司甲、司戈盾、司弓矢等官也必定有司马所授之法。其他与军事有关的官员,也必须从司马处受法,如《县师》云,,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戒,则受法于司马”,郑注,“受法于司马者,知所当征众寡”。《周礼》为行文简捷,往往不面面俱到,而于互文中寻绎见义,此又一例。

此外,还有许多更具体的“法”,如典妇功所掌之妇式之法,是关乎女工用财数量的法则;司弓矢所掌之六弓四弩八矢之法,是关于弓弩矢曲直长短之数的法则;土方氏的土圭之法,则是测日影的法则,等等。这是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的官员必须熟记的法则体。

“法”是百官行事的依据,又是课验其善否的标准。为了能够“一断于法”,《周礼》的法极其详密、具体,这是《周礼》治官思想的一大特色。

(第三节 联事与制衡

严格的定分固然可以明确百官的职责,但是也容易产生两种弊端,一是各部门职而不通,彼此暌隔。“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坠)”,彼此之间缺乏会通,必然要影响某些活动的进行;二是每官独司一职,容易舞弊,尤其是一些身居要害部门的官员,要欺上瞒下,甚至矫命窃符,亦非难事。这些问题,先秦政治家都未曾解决过,为此,《周礼》的作者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提出,官联”的概念相应对。官联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小宰》职云:

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敛弛之联事。

六者均为大事,故《大宰》郑注引郑司农云:“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联读为连,古书连作联。联谓连事通职,相佐助也。”大事需要会同众官联合处理,此即所谓“官联”。孙诒让《周礼正义·大宰》认为官联有异官之联事与同官之联事之别。异官之联事,如大祭祀,天官大宰赞玉币,地官司徒奉牛牲,春官宗伯视涤濯、莅玉鬯、省牲镬、奉玉,夏官司马羞鱼牲、奉马牲,秋官司寇奉明水火等,此为六官之长相与为联事。又如,春官之典祀,征役于秋官之司隶;地官之鼓人,诏鼓于夏官之太仆;秋官之掌戮,参与天官甸师之杀;秋官之蛮隶,执夏官校人之役;地官之乡师,考辟于司空;地官之稍人,听政于夏官之司马,等等;均为异属官员共举一事。同官之联事,如凶荒施惠,同属地官的遗人、乡师、司救、委人等相与为联事:遗人主掌粟米之积,委人主掌薪刍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之积,司救掌以王命施惠,乡师掌其乡之施惠。又如天官之阍人与宫人同掌王宫之扫除,阍人掌五门之庭扫除之事,宫人则掌王路寝之内扫除之事。

《周礼》中,事无大小,皆有联事。《小宰》职云“凡小事皆有联”,曾钊云,“凡非祭祀、朝觐、会同、军旅、田役、丧荒之事,皆谓之小事”。因此,《周礼》的官联,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上下左右皆有之,甚至一官分别与数官联事,如天官宰夫在正朝位时,与夏官司士、射人为官联;掌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飨牵与其陈数时,又与秋官大行人、掌客为官联;而掌百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时,则又与天官司会,夏官司士、职方氏,秋官司民为官联;掌治法以考百官府之治,则又与司会、天府为官联;三公六卿之丧,则又与职丧相联事。再如天官玉府,掌良货贿之藏,与内府为官联;大丧供含玉,与春官典瑞为官联;复衣裳,又与春官司服为官联;供角枕、角柶,则又与天官掌皮、地官廛人为官联;合诸侯共珠盘玉敦,则与秋官司盟、夏官戎右为官联。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官联的作用有二,一是作为对官常的补充。孙诒让说,,官常主分,与官联主合,义正相反”,若只强调定分,势必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而辅之以官联,则能使六官互相贯通,融成一体。二是能制衡百官。一事由数官共举,往往可以相互牵制,防止舞弊,下面试举数例。

《周礼》中涉及人口查计的官员很多,或主调查,或主记录,或主庋藏记录,或主钩考,不一而足。潘光旦先生认为《周礼》中有两套查计制度:

第一套是地官乡遂系统的查计,第二套是秋官系统的查计。查计情况造册呈报,并且分别由天官司书与春官天府掌正本,大宰和天官司会、春官内史掌副本。所有这些官员都相为联事,但在同时,主天下之大计,司书则掌计会之簿书,职内主入,职岁主出,官府均不能从中取巧。瑞节是使者身份的凭信,事关重大,因此由春官典瑞、地官掌又显然有着互相制约的目的,否则就不需要用两套人马来做同一件事。潘光旦先生说,“两套查计工作是老老实实的两套,并且是故意的不相为谋的,为的是深怕地官的一套不免于妄滥,而必须有秋官的另一套作为查计的主体,作为按覆的张本”,这样,任何一套的书官员都不能从中作弊,官员个人要营私,就更是难乎其难了。

在财务管理中,互相制约的现象同样很明显。司会为计官之长,主天下之大计,司书则掌计会之簿书,职内主入,职岁主出,官府之币余之财则由职币掌管,五者相为掣肘,缺一不可。《职岁》云,“凡上之赐予,以叙与职币授之”,王与冢宰若有赐予之用,由职岁掌管财出之数,但所需之财又由职币供,职岁管账,职币管钱,均不能从中取巧。

瑞节是使者身份的凭信,事关重大,因此由春官典瑞、地官掌节、秋官小行人共同管理。典瑞授使者瑞节,然后掌节辨之,确认无误后,再以英荡与传辅之,而两官所授,均须合于小行人所颁达的法式。三方交验均合,方可通行。从文献看,直至战国时代尚无此种制度。当时通行的虎符之制,右半在王,左半在将,两者相合即可,故信陵君窃魏王之符,即可调动晋鄙的军队;秦长信侯作乱,假造秦王与太后之玺,即得以征发县卒与卫卒等;都没有《周礼》这样复杂的程序。据《掌节》文,节又有玉节、角节、虎节、人节、龙节之分。楚为泽国,如其说,则当用龙形之节,然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有车节、舟节两套(均残),都是铜质竹节形,每套由五枚同样弧度的铜节合成一个竹筒形,上书文字,可见是单独使用的,无需刻有文字的,英荡”配合使用,凡此均不与《周礼》合,《周礼》所说,纯为想象之制。

《周礼》对官员的制衡法,是一种高超的驭官之术。法家的法与术,往往不易区分,混言之,法可该术;析言之,则法者所以治民、术者所以治治民之人者。韩非将两者糅而为一,法中即有术。《周礼》治官之法,处处浸透着这种“治治民之人者”的“术”。叶时赞

“六联”云:“有同寅协恭,而无叛官离次;有联事合治,而无分朋植党。成周之官所以内外相统,小大相催,而无旷官者,六联为有助焉。”他把六联当做西周官制来颂扬当然不对,但对其功用却说第四章《得很明晰。

(第四节 官成,官计与考课

国君对官员的考核,至战国时方形成制度,称为“上计”。方法是官员将一年应完成的各种数字(如赋税数等)写在木券上,交给国君,国君剖之为二,君臣各执其半,年终再合券,以之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不佳者收玺免官。西门豹初治邺,不事左右,就曾被收玺。从文献看,对官员的考核,都在年终进行,《荀子》说,“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又如《商君书》云:“十二月而计书以定事,以一岁别计,而主以一听见所疑焉。”《管子》中也有月计的记载,“是故岁一言者君也,时省者相也,月稽者官也”。“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管子》非成于一人一时,这些记载是否当时之实录,难下断语。总的说来,战国的考课制度尚在初始阶段,合券责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周礼》在总结这些做法的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更为周密的考课制度。

对百官的考核由大宰总负责,小宰佐贰。六官正贰按法定时间命令属官呈报治绩。所谓法定时间,是指旬末、月末和岁末。《宰夫》职云:“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官员每隔十天要做一次工作小结,称为日成;每月又有一月情况的小结,称为月要;年底则有全年情况的总结,称为岁会。孙诒让说:“通言之,成、要、会通曰计,而会为岁计,校成、要为大,故云大计。”日成、月要、岁会,即日计、月计、岁计,司书又作日成、月成、岁成,其义相同。

日计由各官当官之长负责,月计则需向小宰呈报,《小宰》云,“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时。《大宰》云,“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小宰则“赞冢宰受岁会”。《大宰》贾疏云,“百官致其治政功状,与冢宰听断其所致之功状文书,而诏告于王”,即听岁而考吏治得失。此外,每隔三年还有一次大计,《大宰》云;“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要”,要即月要。岁终为考课百官之,

考课的依据和标准,是大宰八法中的官成和官计。《大宰》云,“五曰官成,以经邦治”,郑注引郑司农云,“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孙诒让《周礼正义》云,“郑所谓成事品式,即谓凡官事之有文,籍可稽校、案验者,”官员所掌之职事完毕后,大宰、小宰要根据其文籍簿书,考其品数法式。文籍簿书有八类,即《小宰》之官府八成:

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本书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精华于一炉,将他们立世、做人、修身密切相关的语录精华采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辅以经典的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秘本诸葛神数

    秘本诸葛神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ing Henry VIII

    King Henry V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小姐的星辰大海

    南小姐的星辰大海

    这是一场预谋。南知惜终于无法再沉默,“你早就知道我会找上你对不对?”“南家公司面临破产人人皆知。”“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在北城,你觉得谁能一口气拿出五千万?”“北城富豪很多,我不一定就会找你。”堇非远眯紧了眼眸,捏住了她的下巴,“但你忘了,北城是谁的地盘,除了我没有谁敢碰你。”
  •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全景式展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画面,那是一个激情似火、岁月如歌的年代;以新闻记者视角看大千世界人生百态,职场、商场、情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半个多世纪四代人的命运轮回,到头来都走不出情和爱。他乡,故乡;相聚,分离;相爱,背叛;欢喜,忧伤……孤儿寻亲,鳏夫再娶,人生道路从来都是坎坎坷坷。男主性格多面,女主各领风骚。几十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部人生大戏。
  • 人类的生存:生命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生存:生命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快穿之大佬属性不一样

    快穿之大佬属性不一样

    凤笙是时空局的超级任务者,终于凤笙可以每天玩玩乐乐。但是时空局突然来了一大堆奇怪属性的单子。emmmmm凤笙拿着单子思考,【世界】:减不下肥的胖橘胖橘要减肥,可能吗???胖橘:“有被冒犯到。”【世界】:有梦想的橡皮擦凤笙:“……”橡皮擦需要梦想?你需要什么梦想!!!不!你不需要!
  • Notes on Life and Letters

    Notes on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忆往事,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对于理解、评价作者及其著作具有重要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品花都

    医品花都

    少年秦昊意外穿越。万年之后,被天下强者围堵在天元山巅,最终含怒自爆元神,却意外回到了自己穿越天元大陆的时候,从此开始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武功?崛起的秦昊利用无数药材吸收灵气一路小跑。医术?诡医宗主医术并非浪得虚名赢得无数赞赏,慢慢的恢复了自己的实力。因那本残缺功法而逆天改命,修得无上大功,重返天元大陆后,却意外的发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那里,高手云集。而他在天元大陆横行的实力到了那里,也不过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