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21700000021

第21章 21.紫烟登舟

忽船体晃动,杯中酒撒,李运使脸有不快。一副将打扮者进,他抱拳行李。

“大人。”

李运使一脸不耐烦地摆了下手。

“说吧。”

“江心停了三船,挂江陵水军旗号,为首副将打扮,挥旗语,要求停船,小人不敢造次,故命人先停船,还请大人定夺。”

江陵水军?李运使听之,一皱眉,他右手托腮,思量了一下,对副官说道。

“让他上来,看他怎么说。”

副将退下后,师爷行礼。

“大人,兵部与三司素无瓜葛,这江陵水军怎会在此?”

李运使冷笑一声。

“不知。我平素最厌与莽夫为伍,在这舟上与这些武夫待着够恼人的,这八竿子打不着的江陵水师又跑来坏我的雅兴。”说罢,他站起身,对师爷说道。

“我也坐久了,你与我去船头,我倒要听听这位拦船副将有何说辞。”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船中央指挥楼,往来兵士见之,纷纷行礼。

李斯鸣对此极不耐烦。他带着师爷走至船头空地,刚站定,一身着轻甲年轻军将,几步近前,行了一大礼。

船上穿朝服者,行大礼。

韩莲生的嘱咐,杨清记得清楚。他刚登船就见一官员穿着朝服出了指挥室,他也顾不上迎接他的副将,直接跑过去见礼,迎接杨清的副官在他身后跟着。

“江陵水军正五品王将军账下,六品副尉杨清,拜见大人。”

这官话杨清念了数遍,早烂熟于心,说得煞有介事,让人不得不信。

李运使听杨清的话,脸色微变。这一营副手亲自前来,事必不小。想至此处,他摆了摆手。

“杨副尉,不必多礼。在下李斯鸣,此次的运使。不知你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多谢李大人。”杨清礼毕,站直说道,“昨夜一票贼匪袭了我水师主营。”

李运使听之,一惊,他问道。

“损失可严重?可有人员伤亡?”

“劳大人费心了,人员无损,仅仅损了些军需,局势已稳。”

“如此甚好。”

杨清继续说着来因。

“匪寇来势汹汹,我与我家将军新至,人生地不熟便通报了江陵刘知府,商议联合剿匪。不敢巧,赶上大人您过江陵。这漕运事重,刘大人谨慎起见,不留船队过夜,请大人换防后,赶赶时辰,到潭州歇脚。”

“哼,区区匪寇,竟让一州大员慌张至此。”李运使摇了摇头,“他刘大人小心得过头了吧。”

杨清陪着笑。

“刘大人有他的考量。大人有所不知,这匪寇怕是温琦的旧部,不能怠慢。”

“温琦?”李运使念叨了一句,问道,“他是何人?”

“据刘大人言,以温,温琦为首的贼匪在这江上盘踞多年,颇有势力,应小心为上。”

差点说错,杨清额头微微冒汗,他悄悄观察了下李运使的脸色,发现他脸色无变,顿觉安心。

“他说得倒也有理。”李运使答道,“那杨副尉此行前是为了换防?”

“正是。”杨清点头,他接着解释道,“刘大人剿匪需船工,人手吃紧,此次换防船工由我部出。事出紧急,也合朝规。”说着,他掏出官文递给李运使,“大人请见,这是刘大人所书官文。”

李运使拿过,瞄了一眼,看到官印无误后,就合上,随后给了身后的师爷。

杨清看状,心中窃喜。这人果如韩先生所言,是个草包。

“那就换吧。”李运使懒洋洋地随口说了一句,“你带了多少人?”

“四十人。”

李运使听后一皱眉。

“这人也太少了吧。”

“只腾出了这么多人手,大人勿怪。”杨清解释道,“这四十人只是船工,且只换两船,剩余三十由潭州地方出。刘大人已写了手书给了潭州通判。”

“真麻烦。”李运使小声抱怨了一句,他扭头问道师爷,“这到潭州需几个时辰?”

“回大人,三个多快四个时辰,要入夜了。”

李运使一听,眉头紧锁,脸拉了下来。

杨清一看他脸色不悦,笑曰。

“大人,因地方琐事,辛苦了大人,刘大人很是抱歉,特命下官给大人带了一份薄礼。”

“什么薄礼?”

“大人稍等。”杨清走到船侧,三击掌。

掌音声落,琵琶声起。江上风波静,两船距离又近,这战舰上的众人听了个真切。

一时间,船上再无人动,江上再无他音。琵琶声至,耳皆被捕。

杨清不通乐理,听不出门道,只觉好听,他瞄了一眼李运使,见那李运使神情痴醉,他暗自窃喜,此事已成。

紫烟此举只为炫技,一曲《六幺》掐头去尾,只奏了两个花拍,便停了。

这兴致来了,岂是那么容易消的?

这李运使听得正酣,音一落,顿觉失落。他下意识地往琵琶声传来的那侧走了几步。

师爷一看形势,提醒了一句。

“大人。”

李运史一下晃过神来,他站住,整了下朝服,又拿起了官架子。

杨清看着暗笑。他满脸赔笑,再施一礼。

“李大人,刘大人特意去浣纱楼求紫烟姑娘挪步至此.....”

李运使听到名字后一愣,杨清话未说完,他便急不可待问道。

“你说何人?”

“浣纱楼紫烟姑娘。”杨清答道。

李斯鸣转回身,看了眼师爷,师爷会意地点了下头。

坊间言怕是不虚,这技法就配得上花魁二字,李斯鸣心中窃喜。

“大人,不知紫烟姑娘可有幸登船?”杨清问道。

“快请,快请。”李斯鸣赶忙说道。

杨清心中大喜,他再击掌,示意安排登船,撑船兄弟得了讯号,点头,进舱中禀报。趁这段准备的空当,杨清与李运使寒暄了几句。

“不知刘大人这礼物,大人可满意?”

“满意,满意。我李某人何德何能,竟得刘大人如此费心。”

杨清摇头。

“此次大营失火怎么说也是我家将军失策,也怪刘大人平日疏于防备,害得大人您多奔波了,是该意思下的。大人到了潭州可放心歇息一日。明日,刘大人和我家将军会在潭州与大人相见,另有孝敬奉上。”

李斯鸣一听,大悦。

“如此甚好。”

“这薄礼若得了大人的意,还望大人在京城贵人面前帮着说下我家将军和刘大人的好话。这话那二位大人不好明言,大人见谅。不图别的,只图此次失策能大事化小。”

“好说,好说,这都好说。”李运使打了保票,“我记下了,我在东京城里有些贵友,朝上说的上话,这匪寇神出鬼没,一时没防备,不算大过,麻烦杨都尉转告两位大人,官家面前自会有人替二人美言。”

杨清又施了一大礼。

“我先替两位大人谢过李大人了。”

李运使一摆手。

“举手之劳而已。”

两人正说着,紫烟已登船了。她轻纱遮面,抱琵琶碎步缓行,两小生一人抱琴一人持萧一前一后跟在她身后。

李斯鸣本能地扫了两小生一眼,注意到两人相貌后,又多看了两眼。

这二人长得的确出众,眉眼相似,却各具特色。

抱琴的白衣小生,年纪稍大,稚气未脱,举止间透着一股子傲气。他嘴角眉梢挂着笑意,却没分毫热情,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持萧的黑衣小生,年岁尚小,童容未退,眉宇上挂着三四分英气。他举手投足干净利落,虽面无表情,却无孤高之感,让人备觉亲近。

李斯鸣暗叹,这佳人带着的童子都这么不一般,这江陵果人杰地灵。他打量完两小生后,就把目光全放这紫衣丽人身上了。

这紫烟似过了碧玉之年,但未及桃李之岁。轻纱照面,看不全花容,引人无限遐想,增了丝丝神秘。柳叶弯眉下,一双杏目,若盈盈青泉。今日她这乌发像是随意梳的,只简单拢了一下,单别了一只蝶形玉簪,透着几分慵懒。这紫衫,料绝佳,却无刺绣。

自古丽人多配饰,紫烟走起步来却无环佩叮当之声。她虽有耳洞,却未见环饰。纤纤右腕上带了一白玉环,在腰间挂了一莲型青玉佩。从头到脚,饰不过三。

李斯鸣看之微微摇头,暗自思量。这紫烟不似风姿丽人,更像出尘修士。他瞬间也明了,江陵人推崇这女子有慕才之意。

紫烟与卓昭卓尚三人走至李运使身边,三人行礼。

“草民韩氏女紫烟,韩氏谢卓昭,颜氏谢卓尚拜见大人。”

“紫烟姑娘不必多礼,起身。”

“谢大人。”

“你们两人也起来吧。”

“谢大人。”两兄弟异口同声。

“你们两人兄弟?”李运使问道。

“回大人。”谢卓昭双手抱拳行礼,答道,“一母所生。”

“怎进了两家?”

“大人有所不知,我父辈谢家家主与韩,颜两家交好,有换子之约,故我与我弟卓尚进了两家。”

“原来如此。”李运使得了缘由,不再深问。

“赴潭州一路下官欲求姑娘同行,不知姑娘可愿意?”

紫烟并没言语。李斯鸣看紫烟似有为难之色,连忙说道。

“姑娘休要犯难,李某人但求一曲。姑娘将刚才曲目奏完即可。”

紫烟听罢,松了口。

“既如此,小女子愿同行,求大人照拂。”

李斯鸣大喜过望。他连忙命师爷下去安排,拉着紫烟就要回指挥室走。

杨清一看,赶忙行礼,他问道。

“大人,这换防.....”

李运使一脸不耐烦地指了指迎接杨清的副官。

“杨都尉与他安排即可。”

“遵命。”

杨清领命,心中大喜。诸事皆如韩先生所料。

一切就绪,只待入瓮。

同类推荐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大明壹四四玖

    大明壹四四玖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朱祁镇带着数十万大军撤到土木堡之上。迎接他的本来是一场大败,但历史的车轮因为一人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那个男人就是林潘!
  • 南明死局

    南明死局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幻想破灭了,自诩国士无双,如何四处奔走,只为挽救南明危局,在历史的潮水中,如何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是该系列的第六部,书中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热门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永久栖息地

    永久栖息地

    在这烟波浩渺的宇际,她有两个故乡,他也有两个故乡,然而人生,只有一个归宿……
  • 王爷慢爱,盛宠小逃妃

    王爷慢爱,盛宠小逃妃

    她,是来自21世纪高端顶级的医学人才,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没事的时候顺带偷偷国家骨灰级文物,堪称小偷界学术第一人。他,是北辰少负盛名的战神王爷,风华绝代,俊美无双。新婚之夜,他冷冷的扼住她的脖颈,“女人,你不配活在这个世上,更不配张嘴与本王说任何一句话!”她不怒反笑,素手轻抬,反把他压在门后,“王爷,你说我是一巴掌拍死你呢还是一把毒药毒死你呢?”“女人,你还想往哪里逃!”他邪魅一笑,负手而立,直勾勾的看着她。某女一窒,喏喏答,“呃,其实我没想过要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邪皇照样做妻奴

    邪皇照样做妻奴

    貌丑无盐?痴傻疯癫?无灵废材?一朝穿越成就逆天存在!后母虐来妹妹害,吃定我是个傻子了?想太多了!全系天才,惊天医术,艳冠大陆,亮瞎一众钛合金狗眼!远古神兽很稀有?走着走着捡到了!全系灵师灭绝了?不好意思,我就是!神品丹炉很难得?别人送了一打呢!修炼晋级很艰难?睡着睡着就晋级了!赐婚傻王,是痴王傻妃的组合,还是邪皇才女的配对?邪皇在外叱咤西灵大陆,在内也得乖乖做妻奴!“奚儿,为夫跪得可还算标准?需不需要再改进一下姿势?”"别废话!榴莲举高点,脚放低点!靠边站!”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陛下你家妖妃爬墙啦

    陛下你家妖妃爬墙啦

    单木兮一朝魂穿成了个妖艳太后。守身如玉的姑凉家,却被六岁萌娃追着叫“娘亲”。不想在皇城活守寡,单木兮就想着逃跑。苏衍是摄政王家的二公子,人生一直开了挂,拼爹,拼颜值,拼智商,就这么一路走到皇帝的宝座。关键他还是忠犬型暖男!这样的男人不收了,不是犯傻吗?妖妃终于放弃爬墙逃跑的计划。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苏衍,抓获这只妖妃,其实你也赚大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当心理师的那几年

    我当心理师的那几年

    我原本只想普普通通的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可当我意识到,我拥有超能力,并且开始使用它以后,我的生活就以开始转变。我似乎从一个咨询师,变成了一个侦探。也由此发现了,32号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情王爷非常妃

    薄情王爷非常妃

    十二月初八,宜婚嫁,柳丞相府。原本以为婚约真的会取消,可是等到的却是王府的花轿,屋子里,柳雪儿笑眯了双眼,看着镜子里粉妆玉琢的影像,至于三天前和水沁柔的一幕却已然忘记而来,她一定是嫉妒自己可以嫁给王爷,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诋毁羞辱自己,如果真的如水沁柔说的那般,今天她就不会上花轿了。锣鼓声响彻震天,伴随着鞭炮的喜悦声,大红的花轿从丞相府出发,向着东边的轩辕王府行去,花轿里,低着头,满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