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0800000013

第13章 维尔弗莱德·欧文(Wilfred Owen)

“本书不写英雄。英语诗不适合描写英雄。

“本书也不写功绩,以及祖国之类有关荣誉、威望、权力、威严、统治之类的主题,本书的主题是战争。

“总之,我不关注诗。

“我的主题是战争和对战争的怜悯。

“诗存在于怜悯。

“然而,这些挽歌对这一代而言完全不是安慰,对下一代或许是。今天的诗人能做的只是警告。所以真正的诗人必须真实。”

这是维尔弗莱德·欧文给自己的一本诗集写的序言,旨在向英格兰和不宽容的世界揭示战争的愚蠢、残忍、恐怖、野蛮和荒唐;为了让所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序言旨在暴露那些冠冕堂皇的谎言,老一代欣然让年轻人充当炮灰,还有战士们的漠然、不幸和灵魂。

这本诗集,维尔弗莱德构思于战壕、弹坑和医院,构思于战场精神病院和病假期间精神郁闷和崩溃的状态之中。书没有问世,然而许多计划收入诗集的诗歌留存了下来,它们的苦闷没有减轻,它们的美感永存,它们的警示无人理睬。

维尔弗莱德·欧文生于1893年,1918年阵亡,时年25岁。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诗人。也许在未来,假如还有人读书——我的本意是假如那时还有人——他当属所有战争中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是,只有战争本身才能解决他的诗和其他人的诗的终极问题,那就是战争,或者止战。

用一位美国批评家的话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地球上的观众们目睹着极可能是自己本身悲剧的最后一幕,却仍然坚持要麻木的主要演员们表演一场灾难剧。而此时,维尔弗莱德·欧文却走下三十年来的旋转舞台,以振聋发聩的新意和力量,用诗的声音向我们诉说。我们不曾忘记他的诗,但我们或许曾把他的诗看作是特定时代、地点或特定战争的声音。现在是“原子时代”的开端,这是未来的历史学家所不知道的——因为显而易见未来不再有历史学家,此时,我们重读欧文,我们知道,他是所有时代、所有地点、所有战争的诗人。只有一种战争:人与人的战争。

欧文给我们留下不到六十首诗,很多是完整的艺术珍品,有些是片段,还有些拥有几个修订稿,最后一首在诗行的中间戛然而止:“现在我们睡去吧……”我无意回溯他短暂的一生,从最初模仿他热爱的济慈的作品到他最后一句“睡去吧”,循着这轰然的低语走进那“奇怪的相会”的深邃而发出回声的隧道。在诗集也许是最终版的序言中,序言作者埃德蒙·布兰登先生已经老练而饱含爱意地回顾了诗人的一生。在这本小小而宏大的集子中,诗人愤怒地挥洒着,绚烂的语言、模仿的旋律、真挚的情感、黑暗而钝重的谐音、干净而实在的词汇、愤怒的怜悯和预言般的叙述。

以上是我的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诗,让我们从一个使人豁然开朗的视角,看看法兰西和地球上的战场。诗的标题是——

揭露

无情刺骨像刀割一样的东风中,我们的头在剧痛……

困了,我们还得醒着,因为夜晚寂静无声……

低空划过的照明弹模糊了我们的记忆……

因为寂静而担忧,哨兵们低语着,好奇,紧张,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警戒着,我们听见狂风撕扯着铁丝网,

钩刺里发出仿佛人痛苦的呻吟。

北方,闪烁的炮火隆隆不断,

远远的,就像另一场战争的模糊传闻。

我们在这儿干什么?

清晨的剧痛开始加剧……

我们只知道战争在继续,雨水浸透大地,乌云压顶。

清晨在东方集结着自己阴沉的军队,

再次猛攻着战线上瑟瑟发抖的灰色的士兵,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突然子弹接连不断地划过寂静。

一样危险的是飞雪中瑟瑟发抖的黑色天空,

雪片横飞,倾泻,暂停,又继续,

我们看着雪片在冷漠的风中翻飞,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苍白的雪片像手指一样偷偷地抚摸着我们的脸——

我们蜷缩在弹坑里,回到遗忘的梦中,凝视着雪光中

草色更深的壕沟。我们打起瞌睡,

炫目的阳光,花儿飘落,画眉聒噪。

我们要死了吗?

我们的鬼魂捱到家里:快要熄灭的炉火泛着微光

就像起壳的暗红色珠宝;蟋蟀在唧唧叫;

一连几小时无知的老鼠们欢呼着:它们是房子的主人;

门和窗,都关了:大门对我们关上了,——

我们又回到临死的过程。

我们不相信会烧起仁慈的火;

太阳也不会真诚地对孩子、田野和果园微笑。

我们的爱天然畏惧上帝的神泉;

我们为此甘愿躺在这里,我们为此而生,

上帝的爱似乎正在死去。

今晚,上帝的寒霜结在泥沼和我们身上,

许多干瘪的手,皱纹累累的额头。

掩埋尸体的人们,他们颤抖的手中的镐头和铲子,

俯身对着尚可辨认的脸。他们的眼睛都是冰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这是谁写的?一个二十三四的男孩,生于富裕之家,受过良好教育,严肃,“文艺”,腼腆,所经历过的“大事”无非是穿过海峡,喜爱希腊神话《恩底弥翁》和郊游,刚刚得到一份教职。早前,在1917年那个地狱般的冬天,他在索姆河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在法国有一种英勇的感觉,我感觉好极了……”提到他的战友们时,他说:“他们是我打过交道的最粗野的家伙了。”第一次听到枪声时,他说:“这种声音不乏一种崇高的意味。”

这个年轻人,起初和别人一样追捧“上战场的光荣”,不久后就对其大加挞伐。这首诗竟是这个年轻人写下的吗?就是这个年轻人,头戴钢盔,身穿皮夹克、胶皮靴,在冰雨中,在灌满水的战壕中,在黏糊糊的烂泥中,这个年轻人写道——

年轻炮灰之赞歌

牛马一样死去的人的丧钟是什么?

只有凶狠愤怒的枪炮。

只有嗒嗒作响的步枪的连射

才能应和着他们匆忙的祷告。

祈祷和丧钟里没有嘲笑,

没有哀悼的声音,只有合唱,——

悲泣的子弹疯狂而尖厉的合唱,

还有悲伤的家乡召唤他们的号角。

拿什么蜡烛给他们送终?

不在孩子们手里,而在他们眼中

闪烁着告别的神圣的微光。

姑娘灰色的眉毛就是他们的棺木;

安静温柔的心就是他们的花儿,

还有每个慢慢来临的黄昏拉下的百叶窗。

这并不矛盾。这个喜爱诗歌、勤奋健康的年轻人,有着良好的中学大学教育背景和安稳的教职,跟《年轻炮灰之赞歌》中那个亲历者和讲述者正是同一个人,他悲伤,无私,声讨,歌颂,温柔,谦卑。这两者没有差别。只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了。正如叶芝曾经说的,一切都发生在光焰之中。

这一切都发生在他身上了。这一切都在他身边和内心流淌。他对人的恐惧、痛苦和悲伤所饱含的深切的怜悯得以充分抒发。他知道,他对这些话语很肯定、很有把握,就好像有人曾听到过这些话语,虽然这是伤口的话语、死者的身躯、鲜血的颜色;他知道自己要挺身而出,为他们的痛苦呼号,抨击无知、傲慢、宗教和国家的幕墙。他是无人区仅存的人:“这是牙齿永远撕咬的地方;它任何一个弹坑都是绝望的泥沼;索多玛与蛾摩拉的天火也点不燃它的蜡烛,以找到通往堕落的巴比伦之路。”在这个地方,他写下了下面的诗——

更大的爱

红唇不再鲜艳

就像英国死人吻过的污石。

善良的求爱双方

好像羞于他们纯洁的爱情。

爱神,你的眼睛失去了力量

凝望你双眼的是我的瞎眼。

你纤细的身体

就像插进刀子的躯体不再剧烈地战栗,

扭曲滚动着

那里上帝并不在意;

直到他们汹涌的爱神

让腐朽的死神把他们攥紧。

你的歌声不再轻柔——

即使在风儿吹过椽子的时候——

你优美的声音不再优美、

优雅、夜晚般清澈,

还比不上他们那谁也不听的声音,

此刻泥土已经封住了他们呛住的虔诚的嘴。

心脏,不曾发烫,

不再硕大,不再像填进铅弹的心脏那样充盈;

你的手依然苍白,

更苍白的是你穿过枪林弹雨的路程:

哭泣吧,你会哭泣,因为你再也碰不到他们的身体。

他不可避免地要分享痛苦。他不可能去记录别人的创伤。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很难想象假如欧文活下去又会怎么样。二十六岁左右,他已目睹了虚假和平的歇斯底里和破裂的价值观。要是欧文活到今天,五十三岁了,而半个世界还在挨饿。你找不出年纪和诗歌的关系。诗人的诗,只要是好诗,必定比诗人成熟:有时候诗歌是永恒的。我们知道,他的诗的形式和特质永远在变化,但其目的却毫无改变;诗人永远在技术上试验,就这样一步步越来越深入地接近语言最终的力量:词语背后的词语。本质上,诗歌就是实验。一切诗的冲动都是为了创造历险。历险就是推进。每一次历险之后,会产生新的冲动,向创作推进。假如欧文活着,他绝不会停止实验。他的作品背后的动力是如此巨大,他对词语越来越强的驾驭是如此的精致和奇妙,他一定会继续影响当代人的作品。假如他活着,英语诗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诗的历程为偶然所控制。即便如此,他也是对身后的诗人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四位诗人之一。其他三位是: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后来的W. B.叶芝和T. S.艾略特。

这些不过是我们的猜测、归纳和提取。我们必须回到欧文的诗歌本身,回到短暂而英勇的生命和不朽的语言。因“神经衰弱”而住院时,他观察和经历了那些活死人遭受的种种折磨,以令人不快的诗表达他们的“人生观”——

致土地

(这是许多士兵的人生观)

坐在床上。我瞎了,三块弹片。

要当心;不能挥手;再也不能。

两只胳膊不听使唤——该死。

手指哆嗦着,就像十个不听话的小人。

我想勇敢地走出去——没用!

你死于战争,就像死于古老的疾病。

绷带就像放在眼睛上的硬币。

我有勋章?——那是让我闭眼的铁片。

我的绶带?——那是从我自己背上撕下的

深红的肉条。(做你诗歌的素材。)

短暂而快活的一生,伙计!

过去说不愿活到衰老——

而今……我甘愿臃肿、秃头、

爱国。老年人从孩子们那里

至少还能得到嘲笑。而我呢

我教给孩子的,只是打斗、

射击、战争、追击,所有伤害的技巧。

唉,我学的就这些——还有赚钱。

你活了五十年不算太多?

我才活了多久啊?上帝!只要一年

我别无所求,只要空气!

一个春天!一个春天也太宝贵,太长?

春风自会吹进我的肺,

双腿就像丁香枝条那样快速生长。

我的用人尽管跛脚,但你听他的叫声!

把我拖出去,他还有力气办到。

困在这木乃伊壳子里,你要知道我的想法

我多希望永远为他扫地,

享受灰尘。自己的手满是灰尘,

像光柱中的扬尘那样了无生气,

像胳膊上的灰尘那样冰冷,

你怎会瞧不起别人脏污的手?

此刻,我愿做一把扫帚,像城市一样黑暗也行,

是的;要么拉粪车的人。要不我必须成他的粪车?

哦,人生,人生,让我喘口气——一只被揪出的老鼠!

老鼠过的日子也比不上我们的糟糕——

夜晚它们吱吱叫着跑过安全的阴沟,

在烂掉之前找到了安全的巢穴。

死人也羡慕奶酪上的活蛆,

甚至健康的细菌。微生物自有其乐趣,

它们分裂,永远也不会死去。

花儿在地上也有安逸的时光。

“我愿做一朵花,陪伴自然、草儿、石头。”

这是雪莱的话。雪莱也会震惊:

最大的傻瓜果然实现了这个愿望。

“顶起雏菊”是它们的目的,这你懂的。

我的脂肪滋养种子,我的体液培育花蕾,

还可以用来熬制肥皂。

你相信德国佬会熬制人油肥皂?

有一天,会的,如果……

朋友们请相信

和植物相伴我会过得很好

我们更和平地分享草地和雨露。

细雨抚摸我——我能得到一次抚摸,

只有太阳让我担心。

枪炮在我身边轰响。我听不见;

即使我退缩,我也不知道我在退缩。不要拿我灵魂可怜的安慰作为笑料。

士兵化作小草也会长出灵魂,

这就是最好的东西留给家乡的朋友。

我灵魂的小小悲伤抓住你的胸膛,

爬上你抽泣的喉咙;你的叹息让我悲伤,

抹掉悲伤的,唯有清新的风。

带走我哭泣的灵魂,直到它枯萎

带走它,只留下这些伤口的血。

从战火照亮的角度观察他,背景是千疮百孔的战场,看他在刀子一样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困在冰冻的沙漠,在泥糊的小火炉旁叫喊“我的感觉都烧焦了”,这一切,就是看一个人在表述毁灭的过程。他用烧焦的双手掩埋自己打烂的头颅,他自己就是葬礼上祈祷的牧师、自杀、落日。他是众人的心声。他是为残缺尸体敲响的教堂的钟声。他为不识字的死人写情书。像残忍的军队的其他人一样无知、麻木、不幸,他是他们的代言人,炸弹休克患者的声音,尽管别人听不懂。他甘愿充当死亡国度的不体面的先知:他说过,名誉是他最不想要的病症。

欧文在世的时候,这些诗都没有发表。真的,他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付印。但是,我不想让大家感觉到他总是在精神的孤独中写作,也不想让大家觉得他的诗一直是无人能识的秘密。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曾回忆到,在当时所称的“弹震性神经病”康复中心住院的时候,自己还不认识欧文,欧文拿着萨松刚出版的诗集走进他的房间,怯生生地问是否能为他签个名。萨松和欧文一起聊起了诗歌。萨松亲口说,是自己为这个谦逊害羞的年轻人立下了诗作的规矩。欧文告辞的时候,把自己的几首诗交给萨松,请他看一看他的诗写得行不行。萨松发现诗写得很好。他还把诗交给其他几位诗人和学者,他们也说好。大家做了安排,要把这些诗集结出版。欧文没有看到这本书。

欧文生平和作品的许多方面我还没有涉及。通过这些评注和作品,我一直要表达一个观点,那是作品内在的观点。对我而言,我希望对你们一样,欧文的语言展现出对灾难的立场,这是他并非通过理性所做出的选择。但是,要知道,在寻找真正的信仰之路这个意义上说,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不相信有一条真正的道路,因为所有的路都有无知、不公和麻木的岔道、沟坎和坑洼。他自己就胆怯而多疑。他不得不扭曲、生涩、时而做作、模棱两可、困惑。最后,就像所有人那样,他只好独自和整个战争作战。他输了,他也赢了。在许多人已经死去,他生命走到尽头前写下的一封信中,他引用了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一句话:“在我离别之际,这就是我的遗言,我之所见,无与伦比。”

1918年11月4日,他阵亡。以下是在他的遗物中发现的最后一首未完成的诗。

奇遇

我似乎逃出了战场

沿着早就开挖的漫长昏暗的隧道

花岗岩拱顶是一次次大战筑成。

隧道里横睡着的人们呻吟着,

沉思着,或许僵死了,睡得很沉。

我察看他们,有一个跳起来,凝视着

直直的眼睛露出悲惨的神情,

举着可怜的双手仿佛在祈求。

看他的微笑,我认出这凄惨的大殿,

看他死人的微笑,我认出这是地狱。

那影子的脸上刻着千万种苦痛;

地面上的鲜血流不到这里,

没有枪炮的轰鸣,也没有管道的呻吟。

“陌生的朋友,”我说,“没有理由悲伤。”

“没有,”他说,“除了找不回的岁月,

还有绝望。希望都是你的,

我也有过那样的生活;我四处追逐

世界上最狂放的美丽,

它不在安详的眼睛,也不在束起的头发,

它嘲笑时光不停地流淌,

即使有悲伤,悲伤也比此处丰富多彩。

我的快乐曾遭许多人嘲笑,

我的哭泣却留下了一点东西,

现在这些都得死去。我是说未说出的真相,

战争的遗憾,战争凝结的遗憾。

如今人类会满足于我们糟蹋的世界。

他们也可能不满足,热血沸腾,精力过剩。

他们身手敏捷,就像母虎一样敏捷,

谁也不会打破战线,虽然国家还会慢慢进展。

我有过勇气,我有过秘密,

我有过智慧,我有过秘密;

我要离开这个后退的世界

走进没有城墙的虚无城堡。

当许多鲜血阻塞了战车的车轮

我会走上去用甜泉之水把它们清洗,

以埋藏很深不会玷污的真相

我会毫无保留地倾泻我的精力,

不是经过伤口;不是通过战场。

额头没有伤口却流过鲜血。

我是你杀掉的敌人,我的朋友。

在这黑暗里我认识你;所以你皱起眉头

昨天你刺穿我的身体,将我杀害。

我躲开了;但我的双手厌倦、冰凉。

现在,让我睡吧……”

(1946)

同类推荐
  • 剑桥往事

    剑桥往事

    本书是格温记录其剑桥生活和整个家族轶事趣闻的回忆录。由于家庭的关系,格温一家与剑桥精英们的交流来往可谓独树一帜,全面呈现了“美好的老英格兰”的时代万象。本书语言隽永,风格鲜明,充满智性的幽默和趣味。书中贯穿的那种优雅、俏皮又不掩纯真的风格,虽年代久远,却令人回味无穷。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它是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举办高考作文大赛,延参法师、作家巫昂、出狱青年夏龙、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斑马齐参与,与2017年高考同题,高考阅卷组名师评分。抛开应试的紧张压力,经历了生活的消磨与考验,你是否能写好这篇人生中最重要的作文?看看这些社会人重回考场,写下的是青春不悔,还是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雷霆白虎

    斗罗大陆之雷霆白虎

    封尘魂穿来到斗罗大陆,在一次意外之中获得了雷霆白虎的力量,在斗罗大陆封神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贪念回忆

    贪念回忆

    一个女孩青春里的故事,有悲有喜,不过再次想起来只剩下满满的回忆。
  • 亡灵法师复仇记

    亡灵法师复仇记

    世间一切言语,不过都是利益。世间一切仇恨,不过都是命运。
  • 九阳战皇

    九阳战皇

    百年前,他是让武神都忌惮的帝域天才,丹武双绝,然而,兄弟背叛,让他身死道消。百年后,他从一位纨绔少爷开始崛起,一切重头再来,从此,天下多了一位逆天妖孽。“老大杀人的样子,比凶兽还凶残!”“大哥最重兄弟情义,他是我永远的兄弟!”“炎哥哥,不管多久,我都等你,非你不嫁!”“千万不要招惹那个煞星,那家伙简直不是人!”“马勒格壁的,老子就是龙炎,谁不服?”
  • 重生校园:全能娇妻黑化啦!

    重生校园:全能娇妻黑化啦!

    【甜宠+爽文+虐渣+娱乐圈+系统+1v1双洁】堂堂世界排行第一的杀手血魅,医学界的神级大佬,挨过无数刀子,吃过无数子弹,喝过无数毒药,蜀黍撒娇卖萌打滚都抓不住的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竟被一只老鼠吓死了!重生成苏家的唯一废物继承人大小姐,意外获得远古神兽。那些渣男、渣闺蜜、白莲花都去死吧!虐渣途中,又获得帝都第一大少的宠爱。从此以后,苏紫芯只有三件事:睡大佬,修炼,虐渣!【小剧情】苏紫芯求着她的爵哥哥:“爵哥哥,你就让我去嘛~”酥软萌的少女音让人想不答应都难。“好好好,拍戏可以,但是男主必须是我!”于是,帝斯爵拿下了影帝这个称号。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弑魔战争

    弑魔战争

    在平行宇宙的另一端的地球上,有一个处在“悬崖”边上的国家,在这个国家的边境有一群契约军,他们本是人类,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魔族签订了契约,魔族给予他们非人般的能力,而他们替魔族称霸世界,契约军连连战捷,这个国家危在旦夕。一名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强力的武器,而这个武器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此时,这个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 老茶馆笑话

    老茶馆笑话

    这是一本中国当代的笑话作品集,收集了笑话故事200余篇,分为《少城笑话》、《都市笑话》、《白领笑话》、《老板笑话》、《江湖笑话》、《夫妻笑话》……
  • 海贼之忍界降临

    海贼之忍界降临

    火影五大村居然是海贼世界的一个岛屿,当两个世界相连时,大海上会发生什么呢?顶级科学家大蛇丸和海军贝加庞克联合,多能力者、人造恶魔果实、战斗机器人横空出世,这对大海的局势造成什么影响?八百年前的伊姆和一千年前的大筒木辉夜姬谁才是最终Boss?虎视眈眈的大筒木一族袭击,世界又会何去何从?鸣人和路飞大战,雏田的归属到底是哪个太子?在这地狱模式一般的海贼世界中,主角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