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5900000069

第69章 蔡戈尼效应

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出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写完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着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其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

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开它,因而一起潜藏在大脑里。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被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关于这种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泰克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3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彩,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症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的工作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我们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及要花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账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等等。

同类推荐
  •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你演说的能力决定了你事业成就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质的高低。主持会议需要演说,商务谈判需要演说;接受采访需要演说,鼓励员工需要演说;凝聚人心需要演说,化解矛盾需要演说;宣传动员需要演说,改革创新需要演说;汇报工作需要演说,加薪晋职需要演说;竞聘上岗需要演说,工作述职需要演说;问题解释需要演说,说明情况需要演说;介绍产品需要演说,自我推荐需要演说;沟通思想需要演说,建立人脉需要演说;激发士气需要演说,征服他人需要演说。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本书《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从计划、执行、时间、整理和简化、人际关系、心理建设、听、说、读、写、衣、食与行等角度,为你列出了最终的参考方向与解决方案。
  • 越努力,越幸运:世界顶级学府的精英培养课

    越努力,越幸运:世界顶级学府的精英培养课

    人常说:三流的学校教授课本,二流的学校教授知识,一流的学校教授精神。而那些世界顶级学府教育的核心,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的是培养什么呢?本书立足世界顶级学府先进的教育理念,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带你进入精英的摇篮,和那些优异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一同聆听百年名校的生动教诲,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人生,注入生生不息的拼搏力量。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热门推荐
  • 顾云柒

    顾云柒

    [1V1,男强女强,双洁]白族嫡女白云染,忽然死亡,死因不明,魂入异身。她,是镇国将军之女。五岁丧母,六岁被卜命中带煞,被迫前往无望山苦修十年。十年之后,盛势归来。她用实力向所有人证明,她就是个煞星,遇谁克谁,谁惹谁倒霉。他,是傅家独子,少年天才,却在七岁时为救皇太子摔下悬崖,九死一生保住了性命,但记忆全失,且自此体弱多病。他们,相逢于太平盛世,情定于风云之间。*****如果,不曾爱而不得,就永远不会明白两情相悦的珍贵……人,只有经历过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 纵拳

    纵拳

    “你的拳头在你看来是什么?”“就是拳头。”“难道不是力量,或者权衡?”“那是我父亲的拳头,我的拳头就只是拳头。”我要一拳轰开恶障,再挥拳时荡散不平。三拳正清善恶,四拳公正人心。五拳止了风雨,六拳挥出云也息。拳拳皆是拳拳心,哪还会有人间大夏将倾!
  • 无限大降临

    无限大降临

    世界开始复苏。远古的神秘,于沉眠中苏醒。“无限”又一次降临世界。无尽的次元开始向真界进发。天使与恶魔,开始了又一次的圣战。诸神与神仙的争斗,是否已经开始。人类与异类,又开始了新的种族之战。只是这一次,已不复远古之威的人类,又该如何赢得胜利。而在最终的破灭降临时,这一切又会走向何方?(开始会穿梭次元,型月,弑神者,机巧,噬血狂袭,恶魔高校,以及国漫,妖怪名单,狐妖,超神,等等各种动漫,日常也包括。后期会在魔改地球展开大乱斗。)
  • 铠甲世界的浪客

    铠甲世界的浪客

    白沐秋,一个在雷雨夜晚赶回家的大一学生,伴随着一道闪电落下,他,居然穿越了,昔我往矣,矣之刑天,天之飞影,影之金刚……Q群:637344370
  • 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每一天都保持快乐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迷惘,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爱过当下正在做的这件事。如果你真的喜欢它,你自然就会找到明确的方向。无论结果成败,无论他人如何看待,仅仅因为自己喜欢。
  • 际迷宇宙

    际迷宇宙

    宇宙,永远是人们追逐而又不得结果的区域,2035年,联合国发射注宇宙第三行星。此次发射,发现意想不到,人类发现新的文明,然而文明并不像想像的那样……
  • 总裁破产时

    总裁破产时

    “如果我永远都成不了总裁了怎么办?”“那就当经理!”“如果连经理都当不了呢?”“那就当助理!”“那如果连助理都当不了呢?”她笑眯眯地摸摸他的头:“那你就废了!”“……”“不过我可以养你!”“……”“我负责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反正被骂小白脸吃软饭的也不是我!”“……”颜小默不算是个有毅力的人活了二十几年能让她始终坚持下来的事只有两件——游泳喜欢齐如风———颜小默:暗恋你这件事,是从明白什么叫喜欢开始的,想让你知道,却又害怕让你知道。我们是朋友。齐如风:我看到一束光在面前来了又去,忍不住伸手抓紧,手张开的刹那,光笼罩了我。
  • 叶少你老婆超甜

    叶少你老婆超甜

    他和她,从相遇到相爱,便是命中注定!一见钟情,一眼万年,从此我爱的人只有你!可爱情并不一直是幸福快乐的……
  • 皇朝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