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800000007

第7章 《霍比特人》的魅力在哪里

前不久,3D高清(甚至4D)的电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在世界各地上映,票房奇佳,大大赚了一笔。然而从艺术审美的眼光看,这实在是一部失败之作。此片是电影《魔戒》的原班人马不愿放弃上一次的成功红利,利用人们对《魔戒》的喜爱与怀旧之情,对原作者另一前期作品的改编和拍摄。不仅导演和许多演员是老的,音乐和场景也沿用《魔戒》,而且在全剧分为三集这一点上,竟也如法炮制。但《魔戒》本是三卷,《霍比特人》一共才一卷,现在分三部拍,就硬要把故事拉长,于是外加的打斗场面层出不穷,表面的热闹难掩剧情的空洞;所以这第一部拍得有头无尾,未看小说者真有点不知所云。在作者托尔金心中,这两部小说的读者是不一样的,《霍比特人》本是他为孩子们讲的故事,一如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先有故事后有文本,性质上属儿童文学;《魔戒》则是写给成人看的。现在电影只考虑市场,哪还管那么多,于是,情节拖沓冗长,暴力场面堆砌,其实已很不适合儿童观看。关于小说与电影的水平高下,还可举一小例说明:电影中有一幕是矮人们已被三位巨大无比的食人兽擒获,他们商量要烤熟矮人充饥,在最危险的时刻,巫师甘道夫出现在山顶,用长剑撬开山岩,山石崩裂,一缕阳光照过来,食人兽本是石头人,一见光,马上变成了三具石人。而在小说中,是甘道夫躲在树后,模仿石头人的声音,引起他们三个的争论和对立,石头人力大无比但头脑简单,又固执好斗,于是一次次争吵不休,不知不觉天亮了,阳光出来,他们变成了石头。二者一比,哪个更有趣、有味、合情理,又更儿童化?似已不须赘言。

我是先看电影,然后再读吴刚先生翻译的小说。先已带了一点失望和不信任,但读着小说,竟又一点一点喜欢起来了。终于感到,这是一部有特色的书,它不合于现代小说的写法,却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它能抓住你,感染你,让你容忍情节上的粗疏和叙述上的随意,并不得不承认这是座无可取代的文学丰碑。

先从小说语言说起。虽已经过翻译,但从语境和语调看,原作的韵味犹在,它是那样地与众不同,那样质朴、稚拙,有一种天真的趣味,娓娓而谈,体现了父亲对幼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节奏。这种叙述,说不上严密,也没有特别的夸张渲染,却有特别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它不是舞台上的戏剧性的叙说,却是壁炉边、饭桌上、睡榻前的话语。这样的稚拙也延伸到了故事情节上。整个故事也是朴拙的,粗线条的,有一种口述故事边编边说的趣味,显得特别天真好玩。当然,情节本身还是跌宕起伏的,有很强的故事性,也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想象力(正是这一点后来直接影响了J.K.罗琳,促成了《哈利·波特》的创作)。但不同于小说家的精心结撰或说书人的纵横开阖,叙述者并不处心积虑要打动人,而是沉浸于一种氛围中。这氛围是那样统一、和谐,相信孩子们会喜欢,我们这些远隔大洋的几十年后的读者也同样被它打动了。这使我想到西方早期的童话,包括法国的贝洛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也包括丹麦安徒生如《打火匣》那一类的作品,它们大多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但又经过了作家的再创作,它们的情节也都不甚合理,但显得特别好玩、有童趣。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蓝胡子》等,严格说,故事都有点经不起推敲,可一代代的母亲和孩子就是喜欢,这是为什么?在拙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我将它们归入“母爱型”童话,这些童话不只以故事取胜,讲故事时的语境和氛围,是这些作品中更重要的元素。它们是母亲们传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的文本,故事里处处蕴藏着母亲的担心和愿望。母亲是最熟悉低龄孩子的接受心理的,所以,这类故事往往有巧妙的节奏感,故事循环往复,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叙述者、倾听者的心理十分合拍。当然,同时,它们还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喜爱这样的叙述氛围,看到孩子在听故事时的满足的脸,就是母亲们——她们是这些童话最初的创作者——最大的安慰。《霍比特人》和《魔戒》一样,不是从民间收集的故事原型,而完全是由作者原创的。但民间故事和早期童话的氛围被完整地接受了,作者很自觉地忠实于这种文学传统,这就形成了它的奇异特色。

读着小说,我还想到另一部西方经典,那就是《圣经》。汉译《圣经》也有这种特殊的韵味,即它的质朴、天真,讲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似真似幻,朦胧曲折,虽并不合于现代人的逻辑,未必经得住推敲,叙述也不刻意渲染,很多本可大做文章的情节常被轻轻淡淡带过,但却是那样动人,读来古老而又新鲜。《霍比特人》的叙述,与《圣经》确有一种神似。其实,《圣经》作为早期的宗教经典,与早期的“母爱型”童话,也有一种同构的关系。那时的教民,不是也像孩子在母亲身边,接受着、享受着那样一种语言与感情的交流吗?基督教里本来就有“信徒要像新生儿那样感受教义”的劝谕,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这一人名的法文原意,就有这层意思。我后来知道,作者托尔金正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对《圣经》的喜爱,一定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据说,小说《霍比特人》与《魔戒》的遭遇很不同,后者在西方评论界颇受赞誉,前者则从出版之初就不被看好。学院派批评家所反感的,一是它叙述风格模仿《圣经》,二是它在情节上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一本幼稚的、信口编造的习作;而同时,他们也对它如此广受读者欢迎,大表不解。这些批评家所反对的,恰恰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批评家当然是成人,但正如周作人在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所说,他们是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儿童时代的心情”,“早失了‘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虫’的变了蝴蝶,前后完全是两种情状:这是很不幸的。”他们不知道幼儿喜爱这种粗线条的、不甚剧烈却有童趣的叙述,很享受这样的交流而远胜于观看那种大起大落大打出手的所谓情节剧。现代的商业片的制作者和道貌岸然的学院派批评家,在不理解儿童审美心理这一点上,居然如此相似,都有这种主观、浅陋的一面。但作为批评家,有一点更难令人原谅,即我们通读小说《霍比特人》,如果不带偏见的话,那从文本中不难读出一种高雅、沉着、自信的风范,这和读梅里美的作品,或读茨威格作品时的感觉,颇为相似——此即学人风范,是作者气质的体现;所以,这部作品虽充满童趣,情节也编得不甚严密,本身却是成熟而有味的。将一本语调稚拙的写给儿童的书当成是稚拙的习作,那就只能表明自己眼拙了。

二〇一三年七月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谚语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共收集了广泛流传在回族民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一千余条谚语,内容丰富翔实,涉猎面广,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广大回族群众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赋予他们的高超的艺术天才。其中有些谚语看起来似乎和其他民族的相同,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一省、市、区往往聚居着好几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影响、互相渗透,于是出现了这一情况。
  •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小吃店,大学问

    小吃店,大学问

    《小吃店大学问》就开“小吃店,大学问”这一话题展开,就特色小吃店的开店调研、店铺选址、店铺装修、人员聘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且详细的阐述,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创业的大戏已经开锣,谁甘寂寞?行动起来。开一家小吃店,让它成为我们梦想的起点!在众多经营项目中,小吃店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吃店投资不多,只要有特色,赚钱很快。基本不存在赊账欠款。为了帮助那些想开或正在开小吃店的人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不入歧途,作者编写了本书。
  • 重生之我要出名

    重生之我要出名

    当苏昊遇到一个猥琐老道以后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本书收录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霍达谢维奇的诗歌160余首。霍达谢维奇是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高尔基称其为“白银时代”最好的诗人,毫不讳言从其诗作中汲取过文学营养,纳博科夫则自称因霍达谢维奇的诗而走出江郎才尽之窘境,别雷、布罗茨基等都对他非同寻常的诗思与诗艺做过非常高的评价。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
  • 中国散曲史

    中国散曲史

    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介绍了中国散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情形,包括散曲起源、形式及特质,元人散曲,明人散曲及清人散曲四部分。明散曲独特地以昆曲流行为前后期分界,清散曲以清丽、豪放派分别阐述,并专论清小曲与道情。全书资料广博全面,论点独特、勾勒清晰,在研究中国散曲诸家之中独树一帜,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极深厚。
  • 我的极品绝美校长

    我的极品绝美校长

    他,是天狱之主,励志成为一名最伟大的教师。“老师我想学太极!”“老师我想学泡妞!”“老师我想……”“想个屁!什么都想学,你们咋不上天呢!”他是教师界的传奇,他是商海中的巨枭,他是战场上的王,也是花丛中那一抹最极品的风骚。(已完本《特种护花高手》《神级全能高手》Q群:578974628)
  • 魔狂之人间道

    魔狂之人间道

    世间浮沉诸多事,万般不由人,天命已定局难改。从来不存在逆天改命。
  • 少爷别太酷

    少爷别太酷

    从他第一眼看中她,她就注定要成为他的!那年她八岁,他十一岁,车内车外的擦过,将他们紧紧的困绑在一起,在他眼里,她不过是世上最廉价的,只配供他游戏,她从最开始对他的憎恨,到爱上别人到嫁给他,到为他生孩子到爱上他……
  • The American Claimant

    The American Claim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奴隶太疯狂

    这个奴隶太疯狂

    穿越之后变成了奴隶……慢着,奴隶?还是金发碧眼的大小姐的奴隶,到底怎么回事,嗯?八神图?!跟着穿越过来了?!
  • 365夜故事:冬

    365夜故事:冬

    1.《365夜故事》是由鲁兵先生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以孩子的视角为选择眼光,以儿童的口语来裁剪语言,便于年轻父母的口述。一经出版,好评如潮,风靡全国,总销超700万册,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读物一等奖”,堪称中国童书出版史上的奇迹。书中的故事饱含智慧,纯真童趣,具有永恒的美与韵味,是享誉全球的华语儿童经典。2.本书获得鲁兵先生的作品授权,在选编故事篇目时,因循鲁兵先生的指引,询访诸位儿童文学名家,叶圣陶、赵冰波、野军、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