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700000021

第21章 虞洽卿:三分运气 七分苦争的上海闻人(2)

虞洽卿、徐润等19人代表上海工商界致电清政府,称“华官敞昨侮辱,商民之受辱必日甚一日”,要求政府据理力争。上海道台袁树勋、会审公堂正会审官关炯之,屡次向英方交涉,提出释放黎黄氏、惩办肇事英捕头等一系列要求,以平民愤,但英方态度十分蛮横,不肯接受这些要求,双方互不相让,谈判陷入僵局。此时适逢出洋考察的载泽等五大臣途经上海,与袁树勋几度磋商,担心风潮继续扩大会一发不可收拾,故主张派请“公正绅商”出面调停。

朱葆三、周金箴、施之英和虞洽卿4人被选中,前往工部局与英方商谈。开始时英方还是不肯让步,几个回合下来,朱葆三等三人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再多过问,只有虞洽卿仍照常奔走,坚决干到底。他一方面支持上海市民的罢市斗争,发动为外国人服务的厨师罢工,以给英方施加压力;一方面持续与英国人谈判。他几乎每晚都邀集各行各业领袖二十多人聚会,商议调停办法,白天就去工部局与英人“争持磋议”,力争实现中国方面的条件。经过反复交涉,终于迫使英方作出让步,商定善后办法五条,包括对肇事英捕头撤职查办,释放黎黄氏和因罢市而被捕的华人,由工部局向中国官方道歉等,谈判的成功,使上海市民欢欣鼓舞,大放爆竹,以示庆祝。

谈判结束后,为了劝喻商人开市,作为商界代表的虞洽卿和官方代表袁树勋、关炯之步行整条南京路,向路旁所有商家逐一打躬作揖,解说劝导开市。渐渐地市场重开,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这件大闹公堂案由于虞洽卿的全力奔走,多方游说,总算得到了解决。人们纷纷称赞虞洽卿在处理重大问题时能干,摆得平,他的声望在上海市民中更加提高。工部局的洋人也觉得他头脑灵活,处事得体,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会审公堂案使虞洽卿认识到中国商民没有自己的武装,就会不断遭欺压。于是,他发起组织了“中华商团”(万国商团中华队),开始时叫“中华体操会”。虞洽卿亲任体操会会长,邀请各界领袖做会董。考虑到华商对军事技术一窍不通,虞洽卿先在闸北辟出一处操场,聘请中外懂军事操演的人担任教练,训练志愿参加体操会的青壮年华商。

一开始热心加入体操会的商人很多,报名踊跃,但一看到操练时需脱下平日穿的长袍马褂,换上黄布做的紧身操衣,就不大情愿了。虞洽卿见状便以会长身份,与会董胡寄梅、袁恒之等人带头穿戴起操衣操帽,参加操练。这样一来,队员们折服了,都换上操衣操帽,定期参加操练。一年以后,入会人数增加到500名。

1906年3月,虞洽卿向工部局申请在万国商团中设立中华队,费了许多周折后,工部局才勉强答应试着办,但定下一些歧视性的规定。对这些规定,队员们极为不满,虞洽卿力劝大家暂时忍耐,要以自己的表现树立信誉,逐渐争得与别国商团同等待遇。在他的带动下,全队上下齐心,刻苦训练,不断取得好成绩,射击测试成绩尤其突出,几次名列第一,令万国商团中的洋人各队折服。虞洽卿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再次与工部局商量,要求获得与洋人各队同等的待遇。几经波折,终于达到了目的。

交道

早年,蒋介石在上海依靠的白道人物具有代表性的,那就是虞洽卿。蒋介石投靠陈其美,在上海搞武装起义时,还不认识虞洽卿,当陈其美被刺身亡时,蒋介石因失去靠山而苦恼,一下子由一名革命志士沦落成上海滩上的小混混。他本是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现在却连一口饭都难吃上,万般无奈之下,急于寻找新靠山。在他走投无路时,遇到了陈果夫,陈果夫是陈其美的侄儿,这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差。他建议蒋介石到股票交易场去“淘金”。虽然此建议很好,可此时贫困潦倒的蒋介石身无分文,建议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望梅止渴而已。陈告诉蒋介石,要带他去拜见巨商虞洽卿。

蒋介石初见虞洽卿时,虞洽卿对他并不好感。只是有碍于陈果夫的面子,给了一个小差事让蒋介石做,纯属打发应付。蒋介石请虞介绍他与黄金荣见面,他顺水推舟,将蒋介石介绍给黄金荣。

蒋介石联系上白道,又通过白道转入黑道,本可在上海商界和黑道大干一番,但自幼都有极强的权利欲望的蒋介石既看不起商人,更看不起黑道。后来,他又投靠孙中山,继续与革命党人为伍。中间因为筹措革命经费,曾以敲诈的手段要求虞洽卿资助,得到经费后南下广东。虞洽卿曾因此气愤极了,吩咐手下人警告蒋介石,要他不要再到上海捣乱。

谁知蒋介石这个曾被他嗤之以鼻的落魄者,几年后竟然成了位高权重者。虞洽卿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对蒋介石看走了眼,为此而后悔,虞洽卿虽然不一定想走仕途之道,但还是要高攀权贵,为自己留条后路。他急忙找黄金荣商量对策。1926年7月,北伐前夕,广东国民政府电邀上海商界派代表赴粤参观,虞洽卿派自己的女婿前往广州,结果受到蒋介石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不但专门陪同吃饭,而且还陪伴游山玩水,言谈之间对过去在上海所受到的照顾多有谢词。回沪后,虞洽卿得知此事称赞蒋介石是一个重乡谊,重感情的人。

遇险

虞洽卿对上海滩上流社会已有所认识了解,但对上海基层统治中青红帮的黑恶势力,尚未领教。寒冬一天,虞洽卿买了一顶高价兰呢大帽,戴在头上,讨了黄包车,过外白渡桥去北四川路公干,黄包车行到外白渡桥中间高处,迎面来了一个彪形大汉,他举手拦住虞洽卿坐的黄包车,顺手飞来一个耳光,把虞洽卿的那顶新买的花呢大帽打落在桥上,虞洽卿摸摸滚烫的脸,正想与那大汉讲理,那顶大帽已被另一个小流氓抢走了,抬起头来,大汉也不见了,虞洽卿高呼“警察警察”,桥上巡逻的那个警察对虞洽卿说:“乡下佬,尝尝上海滩的味道,这叫‘抛顶宫’,你那顶帽早已给几个流氓卖了作点心钱了,下次小心些。”虞洽卿吃了这个小亏,回来与老板说了,老板笑笑说,这种事外白渡桥上一天要发生几十次,我托一个朋友给你去讨讨看,不过要花一条香烟做小费。不几天,那顶大帽完好无损回到虞洽卿手中,这次给虞洽卿上了一课,上海滩上的青红帮,是上海基层的实际统治者,谁得罪了他们没有好果子吃,老板还说了一句惊人的话:“平时不给青红帮烧香,说不定哪一天会大祸临头。”“那么政府呢?”“政府官员与青红帮穿同一条裤子。”“啊——”,虞洽卿倒抽了一口冷气。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虞洽卿背后也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她就是母亲方氏。

这是一个出身贫寒,相貌平平的女子。粗糙黯淡又加上点点雀斑的脸,使她在江南秀气美丽的众多女子中如鸡立鹤群。然而生在骨子里的智慧却让她通过计谋获取了相对美满的婚姻。

在女大当嫁的年岁里,她如意地嫁给了山下村的那个心仪已久的聪明人虞裁缝,并生下了一个天庭饱满、煞有福相的男孩,取名瑞岳,又名和德,字洽卿。只是天不遂人愿。虞洽卿五岁时,父亲因病离世。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也许会摧毁家里其他人的生存意志。然而,灾难并没有击垮这位坚强的女子。她化灾难为坚强,毅然用自己薄薄的肩膀和灵巧的双手支撑起了家。有人说,上天更是给这个陷在贫困中的家以眷顾和庇护。眷顾和庇护的结果是虞洽卿出落成了一个聪明懂事、孝顺勤劳的孩子。

方氏的细致入微、勤劳持家、身传言教和眼光长远,濡养着孩时的虞洽卿,并将他铸成大器。

且不说方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小的虞洽卿有怎样具体而深刻的影响,单看这位母亲在培养儿子读书和闯世界上的胆魄,就足以让后人敬佩。

看着儿子在风雨里长高,方氏极想让儿子去私塾念书。无奈家境贫寒至极,地痞流氓长期欺压,靠她替人缝补赚来的一点小钱,连吃饱穿暖都不够,怎么可能让儿子读到书呢?虞洽卿已经11岁时,还没有上私塾读书。方氏知道,错过这一时,就是错过一生,儿子将成为目不识丁的人。而一个连字都不识的人,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于是,一咬牙,她恳求同族塾师虞民世,在雨天不干活时,免费收他跟读。留下了读“雨书”的佳话,成就了贫苦人家执意求学的样本。虞洽卿读了三年书。短短的三年读书生活,在别人那里是不起眼的,在虞洽卿的一生中却是至关重要的。按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的俗语,这三年的私塾老师的领路,为他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上海滩里赫赫有名的大佬级的人物,连蒋介石都拜他为爹的显赫地位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虞洽卿15岁了,出落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但裤腿里挂满了补丁,棉袄上破絮飘飞,腊月里赤脚下地,没一双鞋穿。公子王孙们摇着扇子,纷纷笑话虞洽卿的穷酸。笑话变成了剪刀,直剪得方氏心窝发痛。总不能让聪明乖巧的儿子在偏僻落后的山下村穷苦一辈子吧。唯有把儿子送到大城市里,让他在惊涛骇浪中经受考验,获取宝贵而先进的经商经验,丰厚人生的履历,才能让儿子由小鱼儿成长为劈波斩浪的大鱼。方氏又咬咬牙,托族人把儿子带到了上海的瑞康颜料行当学徒。临行前,方氏给儿子做了生平第一双布鞋。这双包含了拳拳母爱的鞋,少年虞洽卿哪里舍得穿,而是常常夹在腋下,以致雨天乍入瑞康颜料行时,老板竟把天庭饱满、生相富贵的他当做赤脚财神的化身呢!

在花花世界般的十里洋场,虞洽卿深深感受到了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才有的机会、挑战和刺激。他牢记母亲“勤快节俭,出人头地”的叮咛,在老板手下干得机巧卖力。同时,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又促使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在精通了英语之后,他开始去荷兰银行等供职,因智慧高超、仗义执言、善于斗争、敢于弘扬民族正气,渐渐在上海滩出名。后独立经营航运等生意,赚足了黄金白银,并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和全国商会副会长,又断然拒绝日本人授予他的伪“上海市市长”之职,表现出了一个民族资本家的胆魄与铁骨。

在人生道路崎岖坎坷时,时刻想着母亲的叮咛;在商界海阔天空后,不断思考如何感恩母亲,这就是虞洽卿。发迹后,对站在背后,生他,养他,送他,爱他的母亲,他始终抱着极大的孝心。

有一次回到浙江龙山的山下村,他替母亲建起了气魄豪华、中西合璧的建筑“天叙堂”,希望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能安享晚年。并问母亲有什么心愿。这位看似平凡的母亲,却说出了一番落地有声的话:你在外面发达后,应想到回报桑梓,造福乡民。我提三个愿望——在龙山造铁路,开码头,办学校。

虞洽卿听后,立刻应允。从此,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东海边的小渔村,就有了铁路和轮埠码头,村里的孩子们全部免费进入山下小学就读。虞洽卿的女儿亲自担任校长。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山下小学还对每个来读书的学生提供奖励和经济补贴。送孩子读书,竟成了村里那些贫困家庭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一种途径。

虞洽卿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乃至老年的一次次超凡脱俗的成熟,与始终站在背后的母亲的调教和指引是分不开的。方氏作为一个母亲,不仅仅是停留在为儿子进行的物质操劳,而是升华为精神的引渡和理性的超拔上了。她从闭塞的小村庄里走出来,却能拨开落后的思想雾霭,为将来儿子的大有作为奠定磨砺的基石。

婚姻

虞洽卿十六岁时在瑞康号当学徒,家中的母亲不盼他挣钱多少,只望他能尽早了却婚事,她做母亲的就不用日夜牵挂他了。虞洽卿和妻子奚梦竹的结合有朦胧的爱情,也有利益的因素。适逢望平街东头的天翔号老板来暗中请虞洽卿去,不仅高薪,而且许诺把他的婚姻大事一块包办了。他虽没答应他,但心里却很踌躇,便去找好友、万泉号老板舒三泰叙谈。舒三泰是个很机警的人,不及虞洽卿说完,便已明白他的用意了。他拍拍虞洽卿的肩说:“阿德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凡老兄我能为你办到的,你尽管放心就是了。”话虽然说得含蓄,但虞洽卿已听得明白。眼下的事就是想办法和奚家的小姐联姻,舒三泰话中的意思也就在此。至于奚家那边的情况,舒三泰了如指掌,估计问题不大,因而大包大揽下来。

一天,舒三泰请瑞康号的老板奚汇如喝酒。刚一坐下,便将天翔号老板来“挖”虞洽卿的事同奚老板说了,惹得奚老板勃然大怒。这时,舒三泰见酒菜全上来了,奚老板还余怒未息,就绕其道而行之,把他那天同虞洽卿叙谈的话一一复述给奚汇如听。末了,他由衷地赞叹说,“奚老板慧眼识珠,善待重用一个小孩子,着实好眼法,瑞康号的财源滚滚,怕是挡也挡不住了。”

奚汇如这人爱听好话,听到舒三泰这么说,才放下心来。两个颜料行的老板已谈得十分投机,彼此称兄道弟的,有了些许醉意。舒三泰这才把话题绕回来,说那虞洽卿精明强干,会做人,善经商,固然是可遇不可求,但人心还是不可测。就算他舒某人不挖瑞康号的墙角,也难保别人不来挖的。据他所知,仅望平街上,就有好几家铺子对他们瑞康号的小赤脚财神虎视眈眈的了。他本人虽然没能用高薪动摇虞洽卿,可保不住他在更惑人的诱饵面前,也不动摇的。

“更惑人的诱饵?”奚汇如的心里刚有所放松,闻言又戒备起来,吃惊地说,“什么更惑人的诱饵?”舒三泰故意不答,只是吊起他的胃口,把话题岔开了说:“不知膝下令爱年方几何?”

奚汇如越发吃惊,不知舒三泰此言何出。只照直回答了他的话,说:“小女适龄二八”。舒三泰就说:“这就对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令爱业已到了出阁的年纪,我们当前辈的理应早做安排。而虞先生在贵行劳苦功高,你这个当老板的,不想为他操办一桩婚事么?”

奚汇如机警地问道:“舒先生的意思是?”“奚先生是明白人,”舒三泰笑望着他,讳莫如深地说:“自不需要舒某饶舌的。但如果别人设计把虞先生挖走了,我可是要为老兄叹惜的哟!”奚汇如当然是明白人,他不仅明白了舒三泰话中的意思,还想起了近来的一些奇怪事:夫人方氏及女儿梦竹,本是两个向来不问家事生意的女人,却忽然关心起虞洽卿来,常有事没事就向自己打听他的消息。至于虞洽卿本人,无论业务多么繁忙,只要夫人或小姐吩咐,他都会欣然前往,或购物或买书,忙得不亦乐乎。他刚有所警惕,准备阻止,孰料舒三泰就又提出这件事。难道他们早已有了某种默契,只瞒着自己?

这时,只听舒三泰说:“奚先生的隐衷,舒某当然也心里有数。令爱乃名门淑女,大家闺秀,配阿德委实屈就了。但人应该往前看。三五年后,没准你我还要仰仗虞先生的面子而脸上有光呢。”

虞洽卿的潜力如何,奚汇如当然更清楚,不然他何以会如此地怕他走?只是小女梦竹向来视如掌上明珠的,就这样许嫁了一个店伙计,别人会怎么说?一时很犯难,低了头喝闷酒。

同类推荐
  •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找到活力的方法,绝不是猫在被窝里睡懒觉,也不仅仅是晨跑那般枯燥乏味。只要愿意,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直到迈进办公室之前,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找到N种方法来提升的活力,让自己精神充沛。或许一时之间我们还想不出什么特别适合自己的“醒活”方法。没关系!翻开本书,我们会看到里面介绍了45种提升活力的方法,它们简单易行而且相当有效,其中肯定有适合我们的妙方。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里到处乱窜的是一群似曾相识的“动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事的影子,主管的影子,老板的影子。正是通过他们,作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职场性格模型”。希望读者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来认清自己、也看清别人在职场中的位置和角色,从而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这本书想给你的,不是一面易碎的镜子,而是一把钥匙,去开启那扇曾经紧闭的职业成功之门;或者说是一根绳索,帮你从职场的泥潭中脱身出来。
  • 善待自己:改变命运的N个人生哲理(珍藏版)

    善待自己:改变命运的N个人生哲理(珍藏版)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追捉物质生活的时候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少了一些关注和爱护。《善待自己》向读者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无论生活有多么疲惫,也不要忘记抚慰一下自己的心灵。让心灵做一个深呼吸,多爱自己一点点。人要学会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让生活多些快乐和色彩。内文中收录了众多隽永优美的小故事,内容涉及心态、亲情、友情、爱情和事业等众多方面,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启迪和温暖。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 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 快乐中老年的人生哲理枕边书

    快乐中老年的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到老年最高的追求无过于“多福”和“长寿”。福寿,自直以来便是人们向往的人生价值。其实,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拥有了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幸福的人。《快乐中老年的人生哲理枕边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心态养生、运动养生、交友养生、精神养生、身体健康警报。《快乐中老年的人生哲理枕边书》在阐述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知识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非常方便中老年朋友阅读。《快乐中老年的人生哲理枕边书》是儿女孝敬父母的最好礼物。
热门推荐
  • 寻觅柳永

    寻觅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风拂面。我和作家陈旭驱车去武夷山上梅乡白水村探访柳永遗迹。不料遇上修路,汽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却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村口,我即到一农家问路,一位20多岁的农民兄弟得知我的来意后,执意要为我做向导,领着我们借着手电筒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依山傍水的路边自然村,他比画着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说:“柳永曾住在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已无证可考。”眼前视野开阔,溪水潺潺,绿波荡漾。不远处,朦胧可见两棵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树旁,两棵罗汉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枯燥乏味的任务任务生活

    枯燥乏味的任务任务生活

    饶是温柔如喃禾也抵不住男女主的作死魅力本想穿越各个世界收集世界因素完成家族大业[系统:你确定不是自己爱财?]不料偏偏对上主角团队挂BGM本想安分做任务[你确定你没有拆世界的想法?]不料遇上世界任务者作妖追着她叫姐姐。好吧喃禾一挥手:世界的秩序就由我来守护吧![系统:恩?!宿主你快放下主神的投屏器!!]
  • 新婚无爱,替罪前妻

    新婚无爱,替罪前妻

    新文已发《贵女重生:侯府下堂妻》继妹刚死三个月,她执意要嫁给准妹夫。全世界都认定楚氏掌门人楚律的新婚妻子害死自己的继妹,勾引了自己的妹夫。她的亲生母亲残忍的说:别叫我妈,我没你这么恶毒的女儿。她的新婚丈夫在婚礼:我不会吻你,你让我恶心。闪光灯一片记下她所有尴尬局面。他羞辱她,夏若心,你不就是为了搭上我?我会让你生不如死。后来,她真的生不如死,他为了自己生意,将他送到另一个人的面前,他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女人正名,将她送到一堆人的面前。后来他再婚,洞房花烛,而她在一个冰冷仓库,生下了一个女孩。那一年,一颗大树之下,男孩说,长大了,我会回来找你,娶你做我的小新娘。
  • 泰坦神途之王权

    泰坦神途之王权

    女猪林小芽,一个身体被下了生长禁锢咒术一直停留在十一二岁身形样貌的人类女孩,目睹了养育自己的精灵族地分崩离析,逐一被异族侵吞,混迹在战区的流民当中,凭借着特殊的技能与法宝,与当地的族民一起抵御外敌,一步步地收回失地,直至后来逆袭成功,一统精灵族,并被众人簇拥着登上王座。
  •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4月出版。「白凤之眼,朱雀之眼,白虎之眼,青龙之眼,唯我兄弟,得登颠毫,再临之日,重见阳光。」这几句刻铸在得来不易的二十五块钢板上的字,文气毫不连贯,令人摸不着头脑,却指示了多年来不为人知的七帮十八会钜额宝藏地点,引领了卫斯理、白素、白老大、白奇伟、宋坚、宋富及红红等人来到胡克党大本营的泰肖尔岛上,展开一场你争我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本书冠以《卫斯理与白素》之名,因为写的是真正以他们两人为主的故事,也是《地底奇人》的续集。
  • 九转炼魔心

    九转炼魔心

    繁华的都市,平淡的山村。被村里人视为灾星,八岁开始乞讨为生,十一岁之后觉醒心魔。以人性的弱点在只有仙佛的传说中,练就一颗九转魔心...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这只系统有点萌

    这只系统有点萌

    到底是谁把井盖撬了?五好青年温柔到现在都还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她就不会死,也不会来到什么死不瞑目空间,绑定那叫什么弱智白的系统。看着系统弱智白一天天长大,温柔表示被坑得越来越惨!什么墙上爬,地上滚,上天遁地简直不在话下,完完全全就是家常便饭!什么系统,什么重生,什么爱情,让我流泪,让我心碎。——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