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83300000004

第4章 范仲淹·成功人士的负能量

关键词:

划粥割齑

警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很多人都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道范仲淹的,我却是在很小的时候,从一本以古人勤学为主题的连环画里认识他的。

那本连环画里收录了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很极端的故事,而给我那幼小心灵以最强烈冲击的,首推范仲淹的故事。

如果范仲淹生活在今天,绝对会成为成功学的典范人物。每家书店的中心展台上都会在最醒目的位置摆上范仲淹的传记或访谈录,他的半身照片会铺满整个封面,照片上的他双臂环抱胸前,目光垂向斜下方,一副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派头。他确实是凭借惊人的勤奋而成功的,一切天资、机遇、时代大势都在他的勤奋面前不值一提,所以他的成功经验当真很值得人们花上一辈子的心血来学习借鉴。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拖着这个还不记事的孩子在贫困的家计里一筹莫展。还好她终于挨到了幸福来敲门的时刻,一场婚姻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改嫁到了一个富裕的朱姓人家,对方不仅接纳了她,还毫无芥蒂地接纳了她和前夫所生的孩子,而唯一的要求只是这个孩子要改姓朱,今后就当作朱家血脉来养育。

这当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也算是为了今后的家庭和睦而采取的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于是这个尚在懵懂中的范家孩子就以朱说这个名字开始新生了。继父待他不错,等他长到读书的年纪之后,对家庭的唯一不满就是:生活能不能不要这样富裕啊?!

2.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范仲淹早早就认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他坚信富裕、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而解决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自讨苦吃。

范仲淹于是到山寺里寄宿读书,刻意用苦行僧的生活标准来磨砺自己。他每天的伙食只有稀饭,而为了把稀饭当干饭吃,他总是等稀饭晾凉、凝结之后用筷子划成四块,早晚配着咸菜各吃两块,大约就像今天吃果冻一样吧。所以流传下了“划粥割齑”这个典故,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齐名。

这已经算是勤学苦读的极致了,但命运偏偏还要给他一点刺激:

少年朱说意外得知自己原本是范家的儿子,这些年一直靠着继父的接济度日。少年人的敏感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那一刻起他便下了决心,将来一定要自立门户,靠自己的双手搏出一片未来。

那么可想而知,他今后读书一定读得更苦。是的,他不顾母亲和继父的苦苦阻拦,只带着最简单的行李辞家而去。他不再想要继父的哪怕一点点接济,他相信自己有本领闯出一片天。

3.

二十三岁那年,范仲淹如愿进入了应天府书院。这里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书籍齐备,精英如云。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古代书籍的稀有,那时候虽然印刷术已经成熟,但印制、流通成本不菲,即便是富家也很难置办起几部像样的书籍,所以书香门第才有令人艳羡的教育优势。

范仲淹如果进不了书院,确实是很难获得知识竞争力的。

书院里的书籍可以免费借阅,这是一座何等的宝藏啊。范仲淹任由自己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在同学们看来,图书馆里似乎具备了这个穷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以至于他不需要吃饭也可以生存下来。

当然范仲淹还是要吃饭的,只不过他吃的东西在同学们看来完全玷污了“饭”这个神圣的字眼。

有官二代同学受到了感动,拿自己的高级点心分给范仲淹。然而几天过去,却发现这些点心完全没有被人动过,只在静默的空气里孤独地发霉。范仲淹这样安抚官二代的恼怒:“我不是不识抬举,只是担心一旦吃过这些高级点心,今后就再难挨得住吃糠咽菜的日子了。”

这是何等的定力啊,如果这样还不能出人头地,恐怕所有人都会三观尽毁。

那时候范仲淹写过一首明志诗赠给同学晏殊,最后一联是:“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寒门子弟如同山涧深处的松树,长得再高也没法从山涧里露头;官二代、富二代如同山顶上的小草,才一露头就站在最高处,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但是,只要天下大道没有彻底沦丧,涧底的松树就总会有出人头地的日子,何必向官二代、富二代们抱怨命运的不公呢?!

这真是很励志的诗句啊,当初孔子和孟子也是这样靠着对天道的笃信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的信念其实一点也站不住脚,但人总是需要信念,需要精通自欺欺人的本领,才能够在困难面前不至于畏缩或心理崩溃。哪怕你相信猪八戒是宇宙真神,只要你一往无前地笃信下去,对你的生活也一定大有裨益。

4.

皇帝也有信念,宋真宗的信念是修道升仙。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大驾出巡,朝拜道教太清宫。

盛大的车马仪仗经过应天府书院,全城轰动,书院的学生们也抛下书本,狂迷一般地挤进看热闹的人群里去。如果你在北京奥运会那年清早起床,奔到几公里外,挤在人群里守候火炬传递的队伍,还跟着火炬疯跑过一段,你就能够体会宋朝人对真宗皇帝的车队抱有怎样的热情。

整个应天府书院里,只有一个人岿然不动,如往常一样钻在故纸堆里,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似的。当然,这个人一定就是范仲淹了。

有好心的同学提醒他,千万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瞻仰皇帝真容的机会,他只淡淡答道:“将来有机会的。”

这就像同学们拉你去看奥运火炬传递,你淡淡然说“将来有机会的”,于是四年之后,你在所有火炬传递者的簇拥下气定神闲地出现在奥运会的主席台上,而范仲淹仅仅等了一年就以新科进士的身份站在金殿和御宴上目睹了真宗皇帝的真容。

这算是踏上了功成名就的第一步,从此范仲淹正式加入了帝国管理者的精英集团,出将入相,风光无限。姓氏也终于改回了范,他不再是朱说,而是范仲淹了。

5.

官场凤凰男有固定的人生模式,因为早年太苦,拼搏太勤,所以一朝得势,很容易沉溺在权力和财富的世界里不可自拔。范仲淹是个例外,他自幼追求的是孔子之“斯文”,是天地之至道,在如此高远的理想之下,一切功名利禄当真只是过眼云烟。他要的只是理想,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他是一个富于实干精神的理想主义者,而恰恰是这样的人,非但出身苦,做官也做得很苦。官场通则是多表忠心,多结人脉,少做事,范仲淹却是个甘愿多做事的人。多做事就意味着多受累和多犯错,总之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镇守西北边疆、抵御西夏入侵,这种武将都做不来的事情会交给他这样一个文官去做,而他居然也做得不差。戍边期间他填词以寄托情怀,在那个还无所谓婉约词与豪放词之别的时代率先唱出了豪放的歌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样的《渔家傲》,范仲淹一共填过多阕,皆以“塞下秋来”起首,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阕而已。词的意境很悲,是在边城的秋色里感叹离家万里而功业不就,自己熬出了白发,士兵在无眠中留下思乡的泪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安还乡。

范仲淹填词来排遣心底深处的愁苦,却不小心犯下了政治错误:

身为边防主帅,非但不去激励士气,反而散布负能量,这怎么可以?

所以欧阳修讥讽这几首《渔家傲》是“穷塞主”之词,不是大元帅该说的话。

事有凑巧,后来又有一位高官外出守边,欧阳修便也作了一首《渔家傲》相送,词中尽是“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这等正能量爆棚的句子,还说什么“此真元帅之事也”。

欧阳修这首词仅仅流传下来这几句,仅从这几句来看,不过是一派官场混账话罢了。但事要两说,欧阳修的意思无非是要将文学与政治区分开来,文学上正确的未必政治上正确。换言之,词的创作应该合乎身份和环境,如果你是职业词人,不妨为艺术而艺术,但如果你是国家大臣、一方元帅,写出那么悲悲切切的东西来就是不合适的。

官场的话和词人的话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其间的疆界不能逾越。当然,如果范仲淹有机会回敬欧阳修一句,一定会说:“你做官做得那么舒服,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6.

范仲淹很可能真会那么讲的,因为他这一辈子最不晓得的事情就是圆滑,为此没少开罪当朝权贵。假如不是他个人能力太强,又十分踏实肯干的话,早就被排挤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这就和现代职场里的生存法则一样:如果你处不来人际关系,不懂得阿谀奉承的话,就必须有过硬的个人能力和老黄牛一般的吃苦耐劳精神。

范仲淹是从小拿黄连当饭吃的人,不介意一切逆境。他当然也有愁苦需要排解,而诗歌又是一种太严肃的文学,一切愁绪就尽情放在词里边吧。

他也写过很婉约的词,那愁绪的味道不是悲壮,而是缠绵。比如那首《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写得凄婉,越读越有百感交集、百转千回的味道。同样类型的还有一首《御街行》,后人很诧异地评价说,想不到他这等铁石心肠的人还能写出这般销魂的话语。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品味词义,似是在思念一位远隔天涯的女子,这铮铮铁汉的心里怕也在最柔软的一寸藏着些许缠绵悱恻的爱情往事。词背后的故事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即便真有怎样的情愫,对于范仲淹而言也当是可以忍心悬置的吧?

7.

当晚年的范仲淹真的和欧阳修在筵席上饮酒赋诗的时候,他将毕生积蓄的负能量尽数填在一阕《剔银灯》里。欧阳修当然不会表示任何不满,毕竟这只是私宴,何必再背负什么政治正确的大包袱呢,既然是朋友,彼此自然就有着做对方情感垃圾桶的义务,就随他抱怨个够吧。

这首《剔银灯》仿佛真是酒醉之后写的,通篇只用口语,插科打诨,全没有一点达官的架子和文人的风雅: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1]、老成尪[2]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这首词通篇都是牢骚,是因为政治改革的流产而向战友欧阳修发出的牢骚。词义是说昨夜读《三国志》,只觉得曹操、刘备、孙权纵然机关算尽也只得到个天下三分的局面,实在徒劳可笑。仔细想想人生诸般辛劳皆无谓,倒不如尽情饮酒作乐的好。想人生不满百岁,一小一老时都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只有青壮年一点宝贵的时间而已,但这点时间又怎能浪费在功名上面呢?就算官居一品,富有千金,也逃不过这样的自然规律啊!

8.

和理想主义者一起生活是痛苦的,他的理想越高,潜在的痛苦就越大,因为理想战胜现实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明智的人不会把人生赌注押在这上边,正如在今天不会去买彩票一样。当然,也正如今天买彩票的人从来没有少过,靠概率判断来审慎生活的人也从来都是少之又少的。

理想主义者最受不得岁月迟暮,因为他们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触最深。其实在旁人看来,以范仲淹的出身能做到后来的成绩已经足以骄人,但范仲淹介意的偏偏不是骄人,而是自我实现。他在理想的荆棘路上已经走出了很远,但只要没达到终点,他都是伤心的。

范仲淹名字考

范仲淹,字希文。“仲”字一般表示“伯仲叔季”的排行,但考虑到范仲淹的仲兄名叫范仲温,所以范仲淹这一代取名的规则应当是“仲”字加一个三点水旁的单字。从名与字的关联来推断,“淹”在这里是广博、精深的意思,“希文”表示对“文”的企慕。“文”并不是现代汉语里文化、文学的意思,而是周代政治特色的概述,是所谓“忠、敬、文”三大政治之一。《史记·高祖本纪》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司马迁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特色,即:忠、敬、文。这段文字大意是说:夏朝的政治忠厚质朴,其弊端是老百姓粗俗无礼;所以等商朝接替夏朝之后,政治上便取庄严虔敬之道。庄严虔敬的政治作风也有流弊,老百姓会迷信鬼神,所以等周朝接替商朝之后,政治上便强调尊卑等级。强调尊卑等级也有流弊,老百姓会变得不诚实。如果要扭转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采用夏朝的忠厚质朴之政。三王之道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周代之“文”是孔子最推崇的政治风格,所以笃信儒学的范仲淹字“希文”正是延续儒家的思想血脉。

同类推荐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铁如意

    铁如意

    围绕着书画、鉴赏的话题,讲述名人名器的故事。《铁如意》主要内容包括:范曾的雷同与慎密、青虬如有意,白虎无此心、从赏评八大山人《孤松图》说起、何家英收藏的汉陶凫、黄辅周奇人奇画、“誉虎先生正拍”、成亲王的字、一朵寒云吹不尽、王世襄迟撰的挽联、溥雪斋和九格格的紫檀插屏、又见雪斋贝子的集锦扇、芙蓉花发满器红、志宽陶、印象少杰和铁如意等。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共和国之最

    共和国之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积弱百年的文明古国,从此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新纪元。今天,历史推进了半个世纪,共和国经风雨而茁壮,历磨难而弥坚,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它的五十华诞。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可谓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热门推荐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80剩女的艰难寻婚之路,刻画剩女的内心,展现当代青年的恋爱观、人生观。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因男人而翻脸;两个步入社会努力奋斗的青年因高房价而变得生活艰辛;美女小惠终因游戏人生而被生活所戏。
  • 十八线上位手册

    十八线上位手册

    前一世,她是十八线小艺人。每天混迹片场,任人欺辱,却只能拿微薄的薪水,最后连奶奶都因她的无能去世。再世为人,她说:“既然命运给了我再一次的机会,我绝不能白白活着。”她要弥补她犯下的错,她要用行动告诉那些狠狠伤害过她的人,她陈燃有这个资格站在最高最大的舞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很努力地拍戏接广告,很努力的夺资源,很努力的往上爬,很努力的不去爱上那个叫萧林默的男人。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田园农女倾天下

    田园农女倾天下

    推荐新书【农女狐妃:妖孽夫君宠上天】QQ阅读发布,免费连载中,欢迎小可爱们前来~21世纪小恶霸沐四喜作恶多端,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了,一道惊雷把她劈到了古代,还是架空的。可是这家也太穷了吧,好吧,来就来了,怎么也得想办法发家致富才是。原以为给家里捡了个免费劳动力,怎料捡了个大麻烦啊,好吧,看你这么顾家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了吧!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仙途烟云录

    仙途烟云录

    神秘少年踏上武道仙途,探身世之谜、补真灵之血,历万险、排万难,终成正果。
  • 人生的再一次搏击

    人生的再一次搏击

    “打拼才会赢。”这是奋斗者的宣言,更是现代社会激烈生存竞争的普遍共识。如今在中国,在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各个年龄段,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为生存与发展以不同的方式打拼着、奋斗着。虽然打拼、奋斗不一定就真的会赢,然而他们深深懂得,人只有一往无前,才能寻找到希望。CPA考试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虽然放出了灾难,但是盒子底上还深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潘多拉依照万神之父的告诫,趁希望还没有飞出来的时候,赶紧关上了盖子,因此希望就永远关在盒内。如果CPA考生继续深入探索,希望还在。正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之宏大罕见其匹。他是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天才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是一位德业双修、情感与理智并富的可敬可爱的哲人。本书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解读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门传奇。
  • 庶女毒后,紫衣侯爷追妻忙

    庶女毒后,紫衣侯爷追妻忙

    “都说相府庶女乃是孤星转世,您要离她远点,虽说那四小姐美貌无双,可……”“住嘴,本侯爷是那种肤浅之人吗”仆人刚宽心一笑,便见他家侯爷摸摸下巴,看着不远处的美人儿,勾唇一笑,“美艳无双是真的,只是这孤星之说,本侯爷可是从不在乎。”一朝穿越,她成了相府庶女,本想安生度日,却总有贱人欺她,辱她,爹不疼,娘不爱,姐姐相争,慕含烟冷冷一笑,贱人无天收,她收。初相见,他是风流侯爷她是惊马美人本是无法相接触的两人,唇颊相碰间,从此在他心里,有了一个女孩的身影。被逼入宫,慕含烟用纤弱身体,搅动这皇城夺位之争。本文双处,女主不傻白甜,有心计,也对敌人狠毒,宠文,爽文,双处,1v1,结局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