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76500000265

第265章 最后的暗示

就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余耀忽而想到,这特殊文物调查局,知不知道鬼眼门的往事呢?

按说应该是知道的,但料想不可能有自己知道的多!特别是鬼眼门秘藏,他们不知情的可能性更大。

如此,不能提及任何鬼眼门的事儿。

和他们的合作,限于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也算是自己参与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靠上了一棵大树,以后若有什么别的麻烦事儿,是可以借力的。

杨四海点点头,“行,我答应了。你的人脉,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解决了这件事,余耀转而问道,“这里面还有一些疑点。比如,即便这个玉工王孙寿胆大包天,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私藏了两块小玉料,问题是他是如何得手的呢?再比如,他为什么要私留玉料?这东西私留了,万不敢示人,就为了带进棺材里?”

吴臣应道,“这些谜团,怕是很难解开了。因为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王孙寿的记述都太少了。我们得到这两方铜印之后,曾经重新探查王孙寿的墓葬,是发现过竹简残留的,不过他的墓葬除了隐蔽性还可以,各种措施并不到位,竹简已经朽烂,无法辨认字迹了。”

杨四海沉吟道,“为什么私藏,原因说不定很简单。一个玉工,见到从未见过的玉质,如果又非常喜欢,甚至到痴迷的地步,铤而走险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假设原料是和氏璧,那体量远大于传国玺。除了这两小块,至少还有二十八块碎料,打磨后被用在秦陵地宫镶嵌二十八星宿。也正因为碎料较多,使得他私藏两块小玉料,不易被发现。”

“秦陵地宫从未被发掘,谭家怎么会臆测地宫穹顶镶嵌了二十八星宿?”余耀不由接着问道。

“这张图,肯定是根据王孙寿墓葬里的东西推论出来的。竹简朽烂,玉雕石刻金属器却能留存,说不定会留下线索。”

吴臣进一步说道:“谭家关于传国玉玺的线索,多半是来自王孙寿的墓葬,甚至有可能大部分东西都被他们给收了,只是留下了小玉印的遗憾。”

杨四海踱步之后顿停,“小玉印和小玉人,是王孙寿墓葬里最重要的东西,小玉人应该是盗掘之时就丢失了;小玉印成了唯一的关键,谭家只得到了一角,那得到主体之人必不简单!”

说着,杨四海望向余耀。

余耀想了想,“原主去世几十年了,现在的持有者只有小玉印在手,却知之甚少。我若知道详情,不会隐瞒的。”

杨四海点点头,“我信你。这一点,现在也不必强求了。出自王孙寿墓葬,这个终极源头知道了,其他过程暂时没必要浪费精力。”

这时候,吴臣拿出了浮雕了“听琴图”的玉板,就是琴棋书画中的画。

之前杨四海告诉过余耀,玄机在于那个“天下一人”的画押,这个画押,是镶金而成。

吴臣用特殊工具取下了这个类似“π”字形的黄金小件。余耀看了看玉板上的空隙,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吴臣拿着黄金小件对余耀说道,“这个玄机,不在于暗藏东西,而在于金镶玉本身!”

余耀恍然大悟,“琴棋书画,有原料,有地宫里的二十八星宿图,有玉工的铜印,而这个金镶玉,却是最后的暗示!彻底指向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曾被摔缺角,后镶嵌黄金补全,也是金镶玉!而且,这个画押是‘天下一人’,指代传国玉玺最合适不过!”

吴臣点点头,“还有,传国玉玺遭遇过火劫,这个画押是花式签字,就是流动的字形,应该是暗示,其实传国玉玺上后镶的黄金,已经不复原形,甚至不可能找到了。”

“谭家煞费苦心,却一直没找到传国玉玺;谭如肃后来去了台岛,更不可能找到了,却留下了这么一套东西······”余耀叹息。

吴臣却忽然转了转眼珠,“关起门来可以这么说。但这套东西,现在准确定义是国家公物。”

余耀笑了笑,“这个我自然明白。不过,谭如肃的曾孙谭心定,此时正在燕京。”

杨四海毫不惊讶,“他经常来,他的父亲谭羽纶也来过。谭家虽然现在还在做仿古,但有个最大的特点,真东西从不外流。”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若真是这样,倒比谢家强。”

“谢家不做仿古生意,只做真品,但他们不管买主是哪国人,只管利益。”杨四海皱了皱眉,“不过,这两大家族的势力,因为所处地域的特殊,我们干预的力度有限。”

“古玩生意你们也管啊?”

“一般的当然不会管,但要是涉及特殊文物,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杨四海道,“谭心定这次来,是想和宝荣画廊的老板交易元代王蒙的《秋山湖光图》!这幅画我们有关注,不过传承有序,属于可以合法买卖的古玩。”

余耀点点头,“原来如此!想必他们昨天就已经交易了。这么说,您知道这是一幅真迹了?王蒙的真迹,我记得最高拍出过四亿的天价,不知道这幅《秋山湖光图》成色如何,但至少也得是几千万的东西吧?”

王蒙的名气确实不小,和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其中的黄公望,就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若套用现在的词儿,王蒙是个技术流画家,以解索皴和牛毛皴的创举独树一帜。

他还有名气更大的外公,赵孟頫。欧柳颜赵,跨时代的名头,比元四家可要牛多了。

“《秋山湖光图》的价值,没法具体估量,要看货主的胃口和买主的意向。不过,这幅画,目前的货主,并不是尹宝荣。”

“啊?难道尹宝荣是想骑驴?”

“具体我就不清楚了。尹宝荣拿走这幅画,是抵押给货主一套四合院的房产证的,他们之间应该也会限定交款时间。但到底是个什么数儿,我们不掌握。”

“这货主听起来也不简单呐!”

“是不简单,他手里有两幅王蒙的画,都是立轴,出手的这一幅,是尺幅偏小的。”

同类推荐
  • 华夏最佳编剧

    华夏最佳编剧

    秦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却有着一个想要成为“华夏最佳编剧”的梦,为了这个梦想,即使一次次跌倒,他也会勇敢的站起来。【菩提劫】,【古城浪子】,【大圣归来】,【亡魂塞曲】等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剧本在他的手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每一个平凡的故事,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编剧体验系统”伴身的秦栎,在一个个系统随机选定的剧本中,演绎着不同的人生,不管是为爱入魔的小和尚,或者是偷鸡摸狗的熊孩子,亦或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乃至那无法无天,再踏凌霄的孙大圣!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演绎,每一个不平凡的剧本,背后都是秦栎拼了命的演绎。说到底,他就是一个编剧,体味着人生百态,演绎着不一样的剧本,对于他来说,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既定的剧本……从野生编剧,到享誉全球的“华夏最佳编剧”,秦栎,依靠着永不服输的毅力,走出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蓝莹莹带女儿林小雨到超市购物,小孩子因调皮撞到了年轻女子戴小芳,使两个女人彼此认出了对方,并找家清静的咖啡屋坐下细聊,蓝莹莹对戴小芳好友讲述了自己在校园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罗曼史……那天,林春雨自驾车返校来到交叉路口问路,与蓝莹莹邂逅相遇,被她的那双迷人眼睛深深地勾住了魂。蓝莹莹是名大学女教师,性格活泼开朗,豪气大方,美丽贤惠,喜欢捉弄人。知道林春雨是名新生,自驾车上学,误认他是名官二代或是富二代……
  • 大完美主播

    大完美主播

    最完美最无解让人不得不喜欢的主播,奋斗,逍遥,享乐的人生!
  • 我的系统是菜地

    我的系统是菜地

    别人的系统都是装逼带飞,而我的却是一个菜地。……过了很久之后,白逸凡发现了,当个菜帝也不错吗?我种的白菜,被猪拱了,连猪都会说话了,;我种的萝卜,被兔子啃了,它竟然会跳着飞了;我种的菠菜被王八吃了,没想到它都会放龟太气波功了……这菜地系统竟然还能让白逸凡进入到一些奇怪的地方,当个邮递员。某处的太上老君说道:“我要的灵草怎么还不来,炼丹就差那一样了。”某地的赤炎魔君说道:“这菜帝怎么回事,我的魔草怎么还没到,回来就说他。”某处……白逸凡说道:有我带领出来的修仙世界,吃了我菜帝种的菜,不光美颜还长寿,还能御剑飞行,毁天灭地哦,物美价廉,只要十万块钱的玉清白菜,只要……这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是一个现实和修仙的世界……
  • 都市全民奶爸

    都市全民奶爸

    【宠文】 本书以熟,可以宰了。退休都市当奶爸,建立文娱帝国。。“爸爸!琪琪想拍电影?”“ok,爸爸这就给你写剧本!”……“老公……”“ok,知道了!”……读者群:143397437 老作者开新书,三年写书经验,质量保证!
热门推荐
  • 烛下之争

    烛下之争

    世家弃子,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活下来,知晓自己还有另一重身份的他,被命运一步一步的推着走。
  • 万界逍遥神医

    万界逍遥神医

    来历神秘的少年,会修真、医术、透视、预知未来…一名全能装逼高手,来来来,且看全能装逼高手教会你几招装逼技能。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得恰时遇见你

    幸得恰时遇见你

    一场意外,她被迫离婚。她看着搂着另一个女人的他,痛彻心扉:“陆琛,你当真不信我?”他未曾看她一眼,冷冷道:“苏苇,我从未信过你。”
  • 位面地主婆

    位面地主婆

    曾二姑娘穿越在落魄书香之家,上有祖母继母和大哥,下有缺衣少食的十二个弟妹。她利用穿越位面金手指致富,曾家成为了本朝世家,弟妹各有了好的归宿,甚至,间接影响了整个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文坛大师

    重生之文坛大师

    花有重开日,人可再少年!重生到与地球类似的平行世界中。方景以一本《斗破苍穹》开启了网文新时代的大门...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古巴老人桑又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而被人嘲笑,就在出海的第85天,终于出乎意料地捕到一条大枪鱼,老人在与它周旋了两天后终于将其杀死。但是在归途中,大鱼在海上留下的血腥踪迹引来了无数的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回港时,捕到的枪鱼只剩一副骨架。
  • 玛丽亚的舞毯

    玛丽亚的舞毯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青砖街巷

    青砖街巷

    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走过青石街巷,粉墙黛瓦的屋舍楼阁,在江畔边错落有致,烟雨小巷的深处,又传来飘渺的琴声,那依阁临窗的身影,在南亭下,眉目凄楚的遥望远处!
  • 一千零一则经商智典

    一千零一则经商智典

    懂得经商的人,气定神闲,就可以腰缠万贯;而不懂经商的人,即便是整日忙得焦头烂额,也有可能负债累累。在许多成功商人的眼里,经商是世界上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认为,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学会应时而动,掌握其中的技巧,成就财富的梦想就会水到渠成。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经营故事,寓深于浅,通俗易懂,内容既有经典的哲理故事,也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经商智典。这些经商的哲理曾经并且正在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从商的创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