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6700000006

第6章 受活(6)

乡长说:“真的哩,桃树上结了红枣你见过没?一条腿的人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瞎子能用耳朵听出东西南北在哪你信不信?还有聋子的手指头,他摸着你的耳朵垂,就能听见你叽叽喳喳说了啥。还有一个人死了七天在墓里埋了四天,他又活了的事情你见过没?乌鸦能在家里养熟得和鸽子一模样,这些你都不信吧,车到受活庄时我让你看一看,让你长些见识行不行?”乡长说:“石秘书,这些都是耙耧山脉里的常识哩,亏你还是大学生,我真想在你们大学的课本里拉上一泡屎,想用尿把你们的黑板洗一洗。读了十几年的书,每月钱比我拿的多,女人也比我搞得多,可你竟连耙耧这里夏天气温会降到零下四五度、冬天气温会升到三十四五度都还不知道。你说我该不该在你们的课本上拉泡屎,用尿把你们大学的黑板洗一洗?”秘书说:“乡长呀,你的嘴和茅厕一模样。”

乡长说:“你让县长说我说的不对吗?”

两个人就一同把头扭到车前的县长身上去,看见县长的脸色有些紫,浑身冻得哆哆嗦嗦哩。县长在县上是单穿了一个汗衬来的哩,这会儿他的身上、胳膊上,都有一层鸡皮疙瘩了,两条胳膊在胸前交着抱了肩,人冷得牙都打了架儿了。再往车前一看呢,车前竟大雪纷飞了,玻璃刮子在车上叽叽喳喳刮着叫个不停了。

山坡上也一片皑皑白雪了。

乡长说:“柳县长,你冷吗?”

县长哆嗦一下没说话。

往魂魄山上去,是要路经耙耧山脉的,要路经受活庄的顶道的。过了受活庄,再约行七十一里路,也才能到魂魄山的脚下边。可是呢,在这大夏里,他们坐着一辆年岁老大的小车子,前窗后门都开着,各自的汗都泉涌水流地往外冒。一路上的麦浪,火热腾腾地扑进车子里,在麦田猫着割麦的庄稼人,在车外像物什样倒隐在麦田里,消没在车外边。车从县城到耙耧山下上百里,上百里跑了大半天,司机生怕跑快了车轮要爆胎,然到耙耧山下时,开过一片槐树林,竟有清风了。天气变得凉爽了,熟麦的香味转淡了。渐渐地,大夏天就成了秋天的味。接下来,车在山上疾走着,凉爽越来越浓呢,竟也有些寒冷了,不把五窗七门闭合着,人会冷得如大冬天走在寒野里。

司机说:“天越变越冷了,咋回事儿哩?”

乡长说:“日他八辈哩,这儿就是这天气,三月会下桃花雪,深冬常有曝日头晒。”

司机说:“×,还真是下雪了,得用雨刮刮雪了。”

秘书说:“柳县长,你冷吗?”

他说:“你管他冷不冷,让天热热死他,天冷冷死他!”

县长说:“在双槐,天冷了我到哪还弄不到一件衣裳穿?”

他说:“穿了衣裳焐死你,脱了衣裳凉死你。”

乡长说:“这雪天,走,得给县长弄件棉袄穿。”

秘书说:“把车拐到那边的村里去。”

县长说:“×,我就不信这天还能冻死我柳县长。”

说着哩,车就拐到了山腰上的一个村落里,停在一家麦场上,借了袄,借了军大衣,让司机留守着,他们一行就爬到耙耧高处了。

也就住在受活庄的客房了。

雪是终于住了的。

气象可还是一个劲道儿的冷。一早起床,天还阴沉着,寒冷的雪气还在四处弥漫着。县长一夜没睡着,他住在那供男敬女的老庙客房的上房里,关公、菩萨和那老哑婆都已不在了,那三间瓦屋里砌了两道隔子墙,房子也就一分为三了,他住在北一间,独自一张床,铺了两床褥,盖了两床被,暖也还是上暖哩,可一整夜他却没睡哩,他在想着十八年前他当社教员时在这受活的一些事情哩,想着一个女人如何竟会孕出大孪胎。想着如果最后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安置搁放到魂山[7]上,一个县的游乐轰隆一声起来了,一个县轰隆一下大富起来了,他就不是一个县长了,也不是地区的副的专员或者副的书记了,那时候,他成了一个人物了,成了世界上的风云人物了,怕地委的书记也非他莫属哩。他已经想好了,这个地区的十几个县,有四分之三都是贫极的县,等他当了地区专员或地委书记了,他要让那些贫极的县,每个县都盖上一个纪念堂,把列宁的遗体一个县一个县地轮流去安放,把各个县的游乐业全都带起来,让各个县都轰的一下富起来。他要在地区所在的九都市,搞一个世界性的列宁节。在列宁节的日子里,把列宁的遗体安放在市里广场当间的处地儿,让全世界所有崇敬列宁,了解列宁,读过列宁和马克思、恩格斯,当然还有毛主席的书和文章的人都到这儿来集会。那些崇敬斯大林和读过斯大林著作的能来不能来,他还有些拿不明清主意哩。他听说,中国和外国,对斯大林都有些不相同的看法哩。柳县长在这一夜想了很多的事,他听着乡长和秘书在另一个屋里热暖烘烘的鼻鼾声,像听着乡间的老二胡的弦子声,嗡嗡啦啦的,他恨不得过去把他二人的鼻子用棉花、破鞋塞起来,在各自的嘴里堵上一双臭袜子。

可他是一县之长哩,也就忍了呢。

也就在蒙蒙里早早起了床。

庙客房的院子有半亩那么大,院里有几棵古柏树,有一棵新榆树和两棵中年桐。桐树的枝叶被雪压下了一满地。柏树上的老鸦窝被雪压落在了院落里,一片枯枝散在院墙下,还有刚从盛夏中生出来的几只小鸦儿,摔死了,也冻成了一团一团的冰蛋儿,只有尖嘴还露在雪球外,像鸡雏儿把头伸在壳外边。老庙客房的院墙是一圈土坯墙,墙上苫了玉蜀黍秆,那秆也都枯干了,纷纷从墙上断落在脚地边。是风吹雨淋了那一围院墙了,院墙也就无可奈何地在日月中塌了几处豁口儿。

县长披着军大衣,立站在院落当间扫望着这院落的各个处地儿。

街上有起床挑水的瘸子从井上挑着水桶、拄着拐杖走过去,他走在雪地上,不是匀称的吱喳吱喳响,而是扑——喳、扑——喳,先是一声瘸腿轻轻落下去,再是好腿用力地抬起来,有力地落下去。声音轻重不一,细听倒也是有着韵律呢。县长听出了那韵律,像远处的哪哪儿,有一个大木槌、一个小木槌在雪地里轮换着一下一下地砸敲啥儿呢。脚步走远了,无声无息了,他又抬起头,看见东山外的天边上,云后边有汤汤水水的白,似要流出来,却又被云彩堰住了,只有在云缝的稀处才流出银白白的几丝汁水来。

县长盯着那些汁白水。

汁白水流将出来了,像水银摊了一地儿,可又都被云彩覆了去。

盯着那越来越少的汁白水,县长又瞄一眼庙客房的大院落,看见南墙角靠着一张锈铁锨。他过去从雪中抽出铁锨来,在地上磕磕雪,将锨把架在院墙的豁口上,锈锨面贴着紧挨脖子的大衣领,就对着东边挡了银白的浓云瞄起来。且瞄着,右手的食指还不间断地如钩着扳机样,猛地一下一下朝着怀里扣。每钩扣一下儿,他的嘴里就“嘣!”地叫出一声枪响的音。

瞄着,扣着:“嘣!”

瞄着,扣着:“嘣!”

瞄着,扣着:“嘣!”

瞄着,扣着:“嘣!”

那白烈烈的银汁前的乌云竟就在他的“嘣!”声中,疏散开来了,让银汁流出了一大片。

县长听见了那白汁从云中流出的响动声,脸上溢满了鲜灿灿的红,于是他就扣得更加快捷了,嘴里的嘣声也一连彻[9]的响声不断了。日头也就相随着出来了,银白变成金黄了。金黄黄的一片世界了。

“柳县长,天晴了。”秘书在他身后揉着睡眼说,“你朝东边一瞄天就晴了哩,日头就立马出来了。”

“它敢不出吗?”县长回过身,像将军样挂了一满脸因了胜利的笑,他说,“过来,石秘书,你试试。”

秘书便像县长一样端着铁锨,架在院墙的豁口朝着东天瞄,和县长一样钩着右手指,嘴里“嘣!嘣!嘣”地叫,可他愈扣愈叫,那流散的云彩倒愈往中间聚合着,把露出的席一片大的金黄银白的汁水又遮拦回去大半儿。

秘书说:“我不行。”

县长说:“让乡长来试试。”

乡长就从风道后的茅厕走出来,忙急急把裤子系完全,还那样把铁锨当枪瞄着日出的东山顶,嘣嘣嘣地连开十几枪,那分开的云彩便彻底合上了,银白汁水又彻底没了呢。

又是一片云雾蒙蒙了。

连庙客房的院落里,也都又潮湿雾雾了。

县长就拍了拍乡长的肩,说:“这能耐,你还想等列宁遗体买回来当游乐局长啊。”又接过那铁锨,换个姿势瞄准着,噼里啪啦连开二三十枪,云雾竟真的又裂开一条缝。

枪响了,云散了,日头出来了。

又开了十几枪,东山顶便又是席样一片银白了。

再开十几枪,便有几领席样的金黄了。

还开了十几枪,金黄、银白便如麦场一样大小了。

天便晴了呢。云开日出了。东山上转眼一片黄爽朗朗的晴天气,原来那未及散去的乌云白金、白银的凝在原处了。日光下的雪,也都亮白出了耀眼的光。树上的枝丫都如银条样横七竖八地举在半空里。山脉上的田地间,雪白中还有偶或的几棵小麦擎在白中央,像荆草荆刺扎破雪白露在大地的铺盖外边了。空气是少有的新鲜哩,吸几口,嚼一嚼,一回味就觉到人的嗓眼原来以为好好哩,却其实不清透,就想借那清新呕嗬呕嗬咳几声,把脏污一笼统彻彻底底咳出来。

一个庄子就满是咳声了。

咳完了,那些起了床的人,就都把手棚在了额门上。

男人们说:“呀!天晴了,弄不好还可以弄出几分收成哩。灾年还能救回几分呢。”

女人们说:“呀!天晴了,发霉的被子可以晒晒了。人有灾了,不能让被子倒霉呀。”

孩娃们说:“呀,天晴了,再下几天多好啊,天天下雪我就可以天天钻在被窝不去上学了。饿死也比那上学好。”

也有的人,就在庄子里望着老庙的客房子,说:“呀,县长来了,天就晴了哩,这县长就和咱们百姓不是一样哩,连天都能管着呢。”

县长是隔墙听到了这些话儿的,他把铁锨从庙院落墙上取下来,抓一把雪塞到因了“嘣嘣叭叭”干渴了的口里边,想一会儿,扭头望着乡长问:“热天下雪这耙耧经常吗?”

乡长说:“从庚子鼠年到癸卯兔年那三年天灾之前是有过一回的;丙午马年到丙辰龙年那十年大灾也是有过一回的,可那两回都没这回下得大,是五月落的毛毛雪,来日里日头一出雪就化了呢。”

秘书说:“这么说这耙耧热天落雪还是百年不遇的新闻哩。”

乡长说:“×,这么大的奇事那不是新闻是啥呢。”

县长就对乡长说:“我要在这儿救灾了,你去魂山上让那些人把汉白玉从茅厕墙上给我拆下来,拆下来让他们用水洗干净,再用那洗水烧饭吃。”又对秘书说:“你回县上让各局委饿死也要一人给受活庄捐上十块钱,把全县全力救灾的事立马写成材料送到地区和省里。等救完了灾,我再让受活庄搞几天感谢政府的受活庆。”

罢了早饭,乡长就往魂魄山拔雪走去了。

秘书也就回了县里了。

县长就留在受活了。

絮言:

[1]购列款:特指购买列宁遗体的专用款项。这是双槐县自决定购买列宁遗体后最为常用的一个专用词。

[3]头堂:即头脑。

[5]娇娇子:意为撒娇。

[7]魂山:即魂魄山,是双槐和耙耧人对魂魄山的简称。

[9]一连彻:即一连串。彻在这儿并非彻底之意,是指多。

受活庆:一种只有受活庄这地方才特有的每年麦后欢庆丰收的盛大仪式。

第五节 戊寅虎年闰五月的受活庆

农忙也是过去了。

忙而不乱地走将过去了。

终归也还是夏天呢。日头一出来,雪就切急切急地赶着化了去。可是雪化了,脚地上水润着,抓一把土能挤出十几滴的水,在田里正需要烈日暴晒的机关上,却又一连大雾天。白日竟不比黑夜亮多少。尽管县长又用铁锨每日里都对着天空瞄,那雾天也还是铺天盖地呢。第一日瞄,第二日瞄,每日都在没人时候拿起铁锨、锄把对着天空瞄。到茅厕蹲在粪池上,县长把右手捏成手枪对着有日头云的处地儿开了无数枪,那雾天也还是川流不息地涌来着。熬至第五日,县长急得嘴上起了燎泡子,就用庄里真的铁管火枪朝着云雾连开三枪儿,霰弹全都打中了半空的云和雾,没有一粒铁砂不中在云雾上。

就彻底地云开日出了。

把能挤出水的田土晒得能落脚收拾了。

小麦粒是都霉黑在了麦穗里。淀是青的颜色了,人吃了中毒可就要上吐下泻了。麦棵也都随跟着麦粒霉腐了,变暗变黄了,有了腐气了。那牛也是饿死也不会去吃了。来年冬天里,喂牛的没有麦秸了,各家各户都没有小麦细粮了,不能三天、五天就吃一顿雪白的干捞面条了,过年要吃的扁食[1],也没有白面了。连秋后落种都没有小麦种子了。

同类推荐
  • 前尘:民国遗事

    前尘:民国遗事

    文学对既往的书写,与历史教科书的臧否扬抑,着眼点不同;文学对人物的书写,尤看重的并非其端正的思想,标准照似的行止,而是被大时代话语遗忘的栩栩如生的个性。那种率见性情、俯仰自由、我行我素、癖好不遮、胸臆无碍的面目,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不过,大时代的火车轰轰隆隆过后,路边的野菊花狗尾巴草之类,要么零落,要么被遗弃与遗忘的居多。这也是已故作家汪曾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意在勾沉扶奇的动机。
  • 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

    那天一早,吴卫的眼皮就跳个不停。据说,眼皮跳要有大事发生。吴卫当然不信。他不炒股,没买过基金,股市风云变幻与他无关;他不是彩民,几百万的大奖不会砸到头上;他没贩过毒没嫖过娼没抢过银行,不担心手铐等着他;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生活简单得像一沓白纸,翻一页如此,翻两页也是如此。他能有什么大事?
  • 碗

    《碗》是金宇澄继《回望》之后的另一部非虚构力作。一老友在聚会上追忆三十年前的岁月,引发了一场千里赴约的温故之旅。在历史的斑驳印记中,辨认早已碎裂消失的苍凉青春。非虚构的记录与三十年前的小说相互映照,小说笔法与真实事件相互渗透,展现文学技艺的世故与讲究。 “姑娘,你长得多像你妈妈。” 三十年前,在农场,上海青年小英死于井中。三十年后,一名女孩忽然出现,原来,她就是小英的女儿——小英生前,从东北赶回上海,秘密生下了一名女婴。面对年轻的生命,这些历史的幸存者们才终于面对不愿追述的往事,并且承认:曾经至为重要的东西都已经纷纷碎裂、消失。只有青春的回忆,和早逝的同伴一起,无法平静,不能安息。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金董事长与余小姐在晚饭前,看了会儿盘子,金董事长研究了666的走势及成交情况,又查看龙虎榜软件中666成交的主要账户,不觉微微一笑。他问余小姐说:“有关666的消息发出去了没有?”余小姐说:“今天下午二点多钟,已将消息发了出去。”金董事长满意地说:“没错,从二点十五分起,从盘口上能看出发生了异动。从操作手法上看,也已不是程兴章的风格了。”“程兴章与新娘一起到四川度蜜月了。”余小姐回答说。“那很好,程兴章远离上海会省却我们不少麻烦。”金董事长高兴地说。
热门推荐
  • 我买了个地狱

    我买了个地狱

    三百块的只卖一百多,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盈利只有亏的买卖,你愿意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如何与“麻烦的人”不麻烦的相处

    如何与“麻烦的人”不麻烦的相处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时常会遇到爱抱怨的人、木讷的人、不讲诚信的人、行事拖沓的人,还有的人自私、狭隘、功利、猜忌、城府很深……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麻烦人。对于麻烦人,我们如果选择忍受,那么自己就会痛苦;如果选择逃避,又会感到孤独。本书从从古代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独特的角度去思考和揣摩麻烦人的心理特点,详细描述了我们与各种麻烦的人相处时遇到的种种麻烦,分析了产生这些麻烦的原因,并提出了与他们打交道的实用建议。翻开本书,看透麻烦人的本来面目,正视人性的弱点,理解和包容他们,增进彼此了解,从而与他们和谐共处。
  •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清代世情小说,酌玄亭主人著。本书仅存6回残本,原书回数不详。小说叙述福建漳州,举人林鹍化为人正直,与新举人邬云汉等三人不投缘。林进京会试,船停苏州,富户陆家失火,其家小姐匆忙中赤体逃入林船,为林救护。陆未婚夫沈天孙亦为举人,闻此退亲……
  • 魔桶

    魔桶

    《魔桶》收录了马拉默德的十三个短篇故事,地点有纽约也有罗马。他以强烈的城市现实主义色彩融合意第绪谚语和少许艺术魔力,诉说着鞋匠、鸡蛋对光检查员、媒人等小人物的生活。主题承袭了一贯的失败、挫折、疲惫、孤独、衰老等元素。这是一份可悲的清单,然而每个故事都带上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感和果敢的幻想。作者伯纳德·马拉默德曾获两次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奖、罗森塔尔奖等奖项。该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等奖项。
  • 我有一只天道眼

    我有一只天道眼

    这本是一个传统的古代世界!在这里,有浓郁的灵气,千载的古武...但突然有一天,天灾降临,整个世界都变了!异世界的科技与武道文明,驾着那满是金属感的机械战舰,乘着那无尽魔法的科技天体,跨越星河而来,冲进了这一方古代世界当中!一时间,天道崩塌,山河尽毁,恐怖的硝烟,带着死亡笼罩了这古世界...末日之下!徐太平!望着那制霸天空的金属巨兽,看着那嘶吼挣扎的饕鬄大军...开始了,属于他的求生路。因为他明白...在这场末世当中,活着!便是最大的成功。(浩劫将起,末日求存)活着!便是一场战争。
  • 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

    籽月出道八年来首本讲述整个成长历程的自传式专栏合辑。从最初的孤苦迷茫孤注一掷,到《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突然间的夸张爆红,风头无两。从一夜成名的畅销书作家,到从零开始的大电影编剧。籽月和夏木的整个青春,全全刻录。
  • 荆棘花开

    荆棘花开

    沙滩上,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荆棘。春可以使它萌出绿绿的嫩芽;夏可以使它开出美丽的黄花;秋可以使它结出累累的硕果;冬----却可以使它的果实变成又尖又硬的刺----刺伤他人的同时----也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了沙里……
  • 我在电影里修仙

    我在电影里修仙

    三千年前,伊莫顿被处以虫噬。二千年前,龙帝被紫媛封印成石俑。一千年前,容玉意盗走地阴魔珠跨越时空。五百年前,草芦居士和扶桑鬼王激斗不见踪影。四百五十年前,德古拉伯爵向恶魔出卖灵魂变成吸血鬼。两百年前,麻衣老祖和地藏鬼王同归于尽。中日战争,日本九菊一脉夺走茅山赶尸术。清末,白莲教五鬼道为祸,被龙慈法师镇压。民国初,茅山掌门在祖庭苦练《闪电奔雷拳》,九叔在义庄帮人看风水,师弟四目道长在山间与一休大师为邻,以赶尸为业,师兄麻麻地眼高手低,一直想做出一番成绩出来。这是最坏的时代,末法将至,灵气微弱。黄晟携带着《植物大战僵尸》系统穿越而来。向日葵凝聚灵光团,丧尸祭炼成僵尸大杀四方。这是黄晟最好的时代!(推新书《我真没想决斗啊》)
  •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全集)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全集)

    1789年,三个省里的年轻人来到了巴黎,各自心怀豪情壮志。命运的手指在这三人身上信手拨动,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却就此改变:患有口吃的德穆兰在一阵有如神助的慷慨演讲后,激动的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丹东的果决成为了革命的象征——处决路易十六,指挥抗击欧洲列强……然而,罗伯斯庇尔的眉毛微微耸动,臭名昭著的恐怖统治时期开启。1793年,遭到处决的人数迅速增长……革命最终将走向何方?断头台上的利刃寒光森森。在法国大革命的激荡浪潮之中,这三人各自品尝了令人上瘾的权力的快乐,同时也必须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希拉里·曼特尔结合精确的史实与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三位主人公——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卡米尔——不为世人所熟悉的生活侧面,透过三人的眼睛,重现了大革命前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崩塌以及恐怖统治巅峰时期的种种历史事件。1763年至1794年,上百个历史人物粉墨登场,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媲美大仲马和狄更斯,希拉里·曼特尔运用20世纪的敏锐触觉重现了风起云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个更安全的地方》造就了一次文学与历史的伟大联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获1992年《周日快报》年度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