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800000019

第19章 兄妹间的团聚

母亲有一张照片,是他们兄妹三人的合影。

那是抗战胜利后,他们在云南昆明相逢时的一张照片。

就在这年的秋天,日本人宣布投降了。当时是举国欢庆。到处都是鞭炮声。母亲说,当时她在湖南的益阳,听到这个消息的声音,哭了。是激动得哭,哭得满脸是泪。心里的那份高兴劲,都不知道怎么表达了。整个益阳城里,到处是鞭炮声,一直放到了第二天天亮。

李家文在昆明,他正躺在医院里呢,他的一条腿被炸断了。他是在缅甸境内和日本人打仗受伤的,后来转移到了在昆明野战医院。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医院里也是一片欢腾。如果不是不能动弹,他真想从床上蹦起来。他们终于可以结束战争了。在内心里,他们真的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事实上,他们当时心里是有长期准备的。谁也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前方的战事正紧,那边日本突然宣布投降了。美国人的一颗原子弹,结束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战争以这样的一种突然的方式结束,怎么能让人们不喜出望外。战争结束,大家就可以回家了。李家文一直想回家看看。他想家,想父母,想祖父,想所有的亲人。他也想女朋友。他有了一个女朋友,是在武汉认识的。她还不知道他受伤的消息。如果她知道他残废了呢?她会怎么对待他?他的情绪低落过,但是,听到了日本人投降的消息,他还是特别的开心。国家的兴亡,才是天大的事!

在上海的李家武,也是开心的。他几乎是一个晚上没睡,给在老家的父亲李玉楼写信。他要把这份喜悦,和家里的人分享。他怕他的父亲不知道,--老家里的消息总是得到的很迟。当然,他们什么时候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这份喜悦之情传达回去。他希望战争结束,他可以到美国或者欧洲去继续读书。在上海,他认识了一个美国的教授,对他比较赏识,愿意帮他联系美国的大学。他还认识一个传教士,一个长了很长胡子的,个头很高的老头。那个严肃的传教士帮助他学习英语,条件是他必须做他的助手。当然,他这个助手是有报酬的。所以,李家武是很愿意的。

传教士叫亚当·斯坦顿,他要到云南去。这个洋人很有意思,他不仅传播福音,还在帮助那些因为战争原因而流离失所的孤儿。这样,李家武就随他一起到了昆明。在医院里,李家武就看到了哥哥李家文。他们已经有好些年没联系了。李家武是在昆明街头,碰上哥哥李家文当年的一个同学,得知他的情况。

母亲说,她是后赶去的。她是在一个月后才接到了哥哥李家武的来信,然后就连夜从湖南的益阳出发,经过了连续一个星期的奔波,才到了昆明。两天后,她找到了她的两个哥哥。这样,就有了他们兄妹三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影。

照片上,我的大舅李家文个头最高,头发有些乱,浓眉大眼,面相有些粗鲁,但也最英俊。也许,和他身上穿着的军装有关。军装有些皱,看不出颜色,也没有任何徽章,和后来五、六十年代人们穿的普通的正装没什么区别。李家武是西装,白衬衫,打着一个黑色的领结。他梳着三七开的分头(这是当年很流行的青春发式),个头要比他哥哥李家文矮一些,面孔也白皙些,一双眼睛很明亮。

他是个比较机灵的读书人。

他们当时心里也想到了另一个人,就是我母亲的姐姐,他们的另一个妹妹。他们回过头来想,也许当时真应该说服家里人,同意她的选择。那样做有什么不好呢?显然,他们家是个旧家庭。未来,他们要迎接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人生。男女可以自由地恋爱,靠劳动生活。如果她现在好好的,说不定他们可以生活得不错,他们想。

但是,时光是不能倒流回去的。

现在,他们所能感觉的,就是遗憾和感伤。

她是一个很极端的人。

他们那次一起闲谈(也是他们第一次那样很亲近、平等地谈)说,她的极端也许和他们的家庭有极大的关系。他们出来了,才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的家,是有问题的,与一般贫苦人家的不一样,是属于“极少数”。“极少数”的家庭,当然是有问题的。如果她也像他们一样,出来读书,可能就不能那样极端了。就算她不出来读书,就嫁给那个姓张的人家,又会怎么样呢?

他们都认识姓张的佃户家的那个儿子。

那人叫张大春。

张大春的年龄比李家文还要大。

母亲说,她的姐姐出事后,张大春就逃走了。他害怕了。其实,她是可以不必走那条路的。如果她的父亲知道实情,也许就会作另一种无奈的选择。可是,谁也不知道当时事情的真相。更主要的,是家里人太意气用事了。他们全都竭力地反对她和张大春的恋情。她的祖父甚至说,如果她敢那样做,他就要打断她的腿。而且,还要把租给张家的地全收回来。

那年冬天,家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顶。母亲说,她在家里是亲身感受到了的。而她的两个哥哥,都不在家。在家里的人,大家都感到不快乐。而她的姐姐决定以死抗争。其实不是以死抗争,而是以死了结。她自己放弃了斗争。她绝望了。她觉得全家人,都在和她一个人过不去。因此,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她投入了黄河。

母亲说,她的祖父曾经吼着说:黄河又没盖子,你跳进去好了。没想到,她真的跳进去了。而且,在她跳进去后,黄河就封盖子了。她跳下去的那个河段,上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且,冰面上还落了一层厚厚的雪。第二天清晨,全村的人都出动了,他们费了整整半天功夫,才把那片冰面砸开。

冰面下的河水是黑色的。

母亲说,一直打捞了两天,才把她姐姐从河底捞了上来。在那两天的大多数时间里,她一直站在雪白的雪地里,不停地颤抖。当看到她姐姐的身体从水里拉上来的时候,她一下就冲过去,整个扑在雪地里。

很多年过去了,母亲说,她一想起那样的情景,她就会不住地颤抖。

母亲说,她和她的姐姐性格反差很大。为了她上学的时候,姐姐甚至是妒忌她的。但她知道,姐姐只是一时妒忌罢了,她并不是真的恨她。她所有的怨恨,其实都是来自她恋爱自由的受阻。她们俩其实内心是相通的。比如说,她们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对颜色喜好,对衣服的式样的讲究,以及对某个人的评价,都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她们有时候异想天开,要去做什么事,都是一致的。她们心有灵犀,简直就像是一对双胞胎。

很多的事情,是非常奇怪的。它们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合理,但它偏偏就是存在的。

她们就是心灵相通,但却是性格不同的两种人。

就在这兄妹仨团聚后的一年,李家庄又发生了些变化,--少部分得了李家地的人,又悄悄地要求把地还回去。在有一些地方,分了地的农民,又被地主家逼了退回去。那些地主家,有人在外是做了大事的,有权有势的。他们不能忍受一帮穷泥腿子就这样把他们家的财产分了,回乡后,就把一些当初带头闹事的人抓起来,甚至有打死的。如此一来,就又恢复了原样。

李玉楼和他的父亲以及别的家人,肯定也是希望这样的。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想到采取什么胁迫措施。甚至,当有一些胆小的佃户上门提出要归还时,他们还有点犹豫。

他们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这次兄妹团聚,还是有后果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因为有了这场团聚,李家文就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回老家进行看望,而是柱着拐杖去了武汉。如果他回李家庄,也许会让他们的父亲,更积极地表明立场;母亲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相聚,不是因为受了两个哥哥的深刻影响,也许她会早点回李家庄。

她要是回一趟李家庄,也许会改变事态的发展。

当然,只是也许。

时间不可以假设,不可倒转,更不可更改。

同类推荐
  • 给我一个说爱你的机会

    给我一个说爱你的机会

    我叫陶晰,是妈妈的宝贝女儿,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别好奇,我也有父亲,而且他还是个活雷锋。或许由于打小缺少父爱,我总是很凶,至少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脾气不大好的女生。我的家境算不上阔绰,只能勉强维持我与母亲的生活,可前些天,妈妈傍晚下班回家时,不知从哪个垃圾堆里带回了个流浪小男孩。我清楚地记得,妈妈把他领回家时,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黑漆漆的小手,灰蒙蒙的脸。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恶心。当母亲给他洗了个澡,换上一身新衣服,再站在我面前时,我不由吃了一惊,眼前的小男孩竟然异常的可爱,幼稚的小脸蛋上却也彰显出帅气,只不过他才四五岁的样子。
  • 好日子

    好日子

    一个乡下人想要有出息,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当兵,二是读书,第三是做生意。李明亮最初选择读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不肯费脑筋去读书,宁愿扑在田里下死力气。所以当李明亮说他想读书考大学时,他父母亲高兴得差点流泪,勒紧裤带省钱供他上学。他娘在灶台上炒菜倒油时,大拇指按住油壶的口子,让菜油像一条丝线般顺着她的拇指滴出一点点,随后迅速止住。全家人嚼着没油味的霉干菜,一点也不感觉到难过,相反还挺自豪。按照李明亮母亲的话说,我们家明亮读书考大学,将来要做官的,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李明亮第一次参加高考,分数差了五六十分。
  • 金陵密码

    金陵密码

    该书稿为原创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记者的受命去调查一个陈案为契机,将读者带到渡江战役前夕,地下党在南京策动了一个代号为“金陵之春”的总起义,谁知,就在这关键时刻,起义的主要人物——罗世英神秘失踪,起义也随之流产,整个事件成为一桩悬案。经调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起义主体太极会成立不久,便被国民党军统发觉,多方势力都派人打入了楔子,一时间暗流涌动,错综复杂。最终,起义失败,领军人物被害,但这些草莽英雄为渡江战役、为解放军占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大臣号遇难者

    大臣号遇难者

    全书由57篇日记组成。大臣号是一艘漂亮的三桅九百吨帆船,从南卡罗来纳州的查理斯顿到英格兰的利物浦作商业航行。航行途中,船长改变航线,决定从百慕大群岛方向航行。这个不祥之地似乎引发了大臣号的一系列灾难。先是船舱里的棉花发生自燃,接着发现舱里有烈性炸药,再后来是大臣号触礁搁浅,而遇难者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 天崩地裂(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大全集)

    天崩地裂(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大全集)

    一次谋杀引起世界大战;一场谋杀有36种版本,没人知道那一个才是真相;针对一个人的暗杀计划多达638个,付诸实施的多达164个.智力、毅力、耐力和运气的角逐,尽在每一场谋杀中。
热门推荐
  •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本书以日志的形式展现了一位访问学者在牛津大学访学时对牛津学术精神的感悟、对异文化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在异国的见闻与生活趣事、遭遇的文化冲突与碰撞、只身他国的沉思,以及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她是一只鬼,于人界与地府游荡千余年,未曾知晓自己所追寻之物。一朝为人,又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在等待?前世今生,鬼域梦影,千年之恋,今生梦回。前生,那人是她的一切,却消逝在记忆深处。今生,青梅竹马的他,是恋人,是亲人,还是终究成为陌生人?懵懂无知的爱情,惊为天人的身世,暗波汹涌的朝堂,一切的一切,落幕之后,又将与谁人相守一生……命运轮回周转,黑夜终将过去,迎来黎明。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最强女帝在校园

    最强女帝在校园

    她是修仙界第一女帝,却没想到新婚夜被人毒死。一朝重生到地球的高中生身上,亲父不爱,继母恶毒,任谁都要踩她一脚只因她是顾家的白痴女。当白痴变为天才,重新绽放光芒,左手修仙右手医术,尔等全部跪下!当那个最最腹黑的男人,宠溺笑道:“女人,玩够了咱就回家。”
  • 暴击之神

    暴击之神

    (智商在线的热血爽文,剧情流)荣耀大陆,炼师横行。狠人炼制法器,戴甲藏锋。毒人炼制丹药,逆天改命。而又狠又毒的人,则在默默炼制暴击宝石……
  • 顾少强势来袭:萌妻太抢手

    顾少强势来袭:萌妻太抢手

    “九十九门大炮准备,只要里面的死女人说一句我愿意,立刻炸了那礼堂。”某礼堂外坐着一名男人,语气十分的嚣张霸道。“顾北城,我看你丫就是欠收拾了是吧?”一名身着婚纱的女人从礼堂里走了出来,一脸怒色。顾北城看着一袭婚纱走出来的纪温暖,唇角微勾:“来,把你们的少夫人接回去。”说完不忘瞥了一眼跟着出来的新郎官,“至于其他的人,看什么看?抢婚抢媳妇没看过?”于是不久后,快看,顾大少的媳妇儿又跑了!
  • 名人奇闻趣事

    名人奇闻趣事

    阿红编著的《名人奇闻趣事(彩绘典藏版)(精)》把众多名人从耀眼的光芒里请出来,展现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甚至离奇的小故事。他们有的名垂青史,小时候却总是闹笑话;有的成就卓著,生活中却常遭遇尴尬;有的建功立业,叱咤风云,可又童心未泯……他们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计谋;他们庄重严谨,却有机智妙语世代流传;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小情趣、小爱好……这些奇闻趣事,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让我们领略有血有肉的名人本色,从中得到无限启迪。读本书之前,我们因为崇拜而敬畏他们;读完本书,我们会因为理解而热爱他们。
  • 快穿之宿主她可盐可甜

    快穿之宿主她可盐可甜

    (1v1,苏爽宠!)一代妖神霓彤挂了,众女神欢呼!终于不用担心男人为这个小妖精茶不思饭不想了!她们不知道的是,霓彤只不过是被司命轮回系统选中,前往N个小说世界替那些伟大的反派角色们完成心愿去啦!然而……霓彤发现那些看似恶毒的反派们除了要改变悲惨命运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谈!恋!爱!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撩汉子是霓彤最最最擅长的事了!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个系统随时随地发布沙雕附加任务是怎么回事?某系统:给金主洗个头,可获得10积分!某系统:给隔壁小哥哥贴个面膜,可获得15积分!某系统:给影帝涂个指甲油,可获得20积分!霓彤:……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未来探案之藏天

    未来探案之藏天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宇宙的认识一样渺小,一样知之甚少。女探员关青这段时间睡眠一直很差,很难睡着,即便是睡着了也会做些奇奇怪怪的噩梦,随之马上惊醒。她知道,这和她办理的上一个案件有关。那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案子。一个野心家试图用纳米机器人控制人们的记忆。她破了案,却被凶手删去了一部分记忆。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记忆应该像液体,各种回忆如不同颜色的水,汇入大脑后是会混合在一起的。然而当她失去了部分记忆之后,她才发现不同的记忆之间居然存在清晰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