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500000070

第70章 服丹西去(2)

那罗迩娑婆罗旋般转进来,与前几日相比,他已经判若两人,不但衣衫亮丽,人也变得精神焕发,一股土财主捡了大量黄金的得意神情,毫无遮拦地留在肥嘟嘟的脸上。

“拜见皇上!”经过这几天的调教,那罗娑婆已经熟悉了大唐王朝的礼节。他跪伏在地下,行君臣大礼。

“大和尚请起。”李世民客气地说。

“臣已经写成了一个配方,请皇上派人将有关的药材采来。”那罗迩娑婆起身,双手举起药方。

李世民从侍从手上接过药方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黄金龙鳞、白猿头骨、火鸦唇尖、紫灵石、熊脚甲等奇异物品,不由问道:

“寻常术士炼丹,多是用硝石、硫磺、铅矿等金石药物炼制,和尚所要的药材,何以如此怪异?”

“不是臣的药怪异,是臣的炼丹术比他们的高明。”那罗迩娑婆分辨说:“一般的术士只知道一般的炼丹物品,炼出来的丹药,非常一般。我知道的炼丹物品非同一般,炼出来的丹药,不仅可以消除百病,更可以使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只是,大和尚炼丹需要的这些物品,在朕的大唐属地,是否都可以找到?”李世民问道。

“只要尽了力,差不多都能找到。”那罗迩娑婆说。

“好罢,你先下去,朕这就派人去采集。”李世民说完,愣愣地望着案头上这张他第一次看到过的丹方。他心里明白:这里面的物品,有许多是特难找到的。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有了这些物品,能不能炼成消除百病,长命百岁的丹药?如果能够,就是再难,朕也要让人采齐这些物品。李世民在心里对自己说:或许,可能吧?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要不这和尚怎么能活二百岁。对,不管怎样,只要有一线希望,朕就要争取。朕的天下,朕的江山万物,朕的妻妾美人,都需要朕。更主要的是,朕也需要他们,离不开、也舍不得他们……

想到这里,李世民抬起头来,低声说:

“宣兵部尚书崔敦礼。”

不久崔敦礼进来,君臣大礼之后,李世民招手让他来到身前,将那罗迩娑婆的丹方递到他手上,说:

“朕要发使天下,不惜一切代价,采集到丹方上的物品。从今日起,令你做丹方采集的主持与总监,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好此事。”

崔敦礼领旨,匆匆地出去。李世民望着他的背影全然消逝,伸了伸腰站起来。自从印度和尚来后,李世民一心热衷于印度和尚炼丹一事,近日已不再服用国内术士给他的金石丹药。由于徐贤妃力劝,李世民仍然不断服用御医给出的药剂,病一时似乎好了许多。安排妥采集丹方的事宜,李世民心情爽快,让徐贤妃陪着,也想去山前眺望一下“烽火台”,刚出翠微宫,便遇上了匆匆赶来的太子。李治因为没想到父皇会来到宫外,加上心里正想着即将可以见面的媚娘,以至于险些与李世民撞了个满怀。

李世民静静地望着他,担心是不是宫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皇!”李治呼唤着父亲。

“朝中,有没有什么事情?”李世民目光一刻也不离他的问道。

“没什么事。”太子回答。

没什么事,竟然这么魂不守舍,这哪里是一个皇帝的作为。李世民心里这么对自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太子之所以如此,竟然是为了他曾经临幸过一次,如今留在翠微宫里的才人媚娘。

“跟朕去前面的山上,那儿可以看到‘烽火台’。”李世民说完往前走去。

他们到了山上的一处空地,朝北面望去,远处果然有一个石块砌成的围柱。

“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李世民问太子。

“烽火台。”

李世民点点头,感慨地说:“昔日,周幽王为得爱妃褒姒一笑,曾在那里燃起烽火戏弄诸侯。结果,不久犬戎真攻骊山时,幽王的烽火无人再信,西周由是灭亡。”李世民说到这里问太子:“此事你有何感想?”

“做一个君王,千万不可以戏弄诸臣,否则诸臣将不为君所用。”

“你这里理解,也是对的。”李世民爱怜地望着李治,说:“不过,你更要看到,言而有信,是一个君王立威的根本,同时还要看到,施恩于臣,是一个君王立恩的根本。君王要让天下臣服,首先要让身边的臣子臣服,要使身边的臣子臣服,就必须对臣子恩威并施……”

李世民缓缓地讲着,太子恭敬地立在他身旁,非常认真地听着。李世民讲得累了,停了下来,望着懦弱的李治,苦笑着摇了摇头。

文臣,朕已经给他安排了一个班子,这班子有长孙无忌领头,是不会出事的。武将呢?李世民在心里问自己。现在,天下虽说已经太平,但战争总是会有的。一个皇帝,总会有许多敌人。皇帝必然随时准备投入战争,而且一定要打赢……李绩是个军事天才。在这几十年里,要论打仗,除了朕,恐怕没人能与他相比。对,朕就把李绩留给我的皇儿,让他成为李治江山的保护神。李世民想到这里,让李治靠近他,轻声地说:

“明日,朕要设法斥贬李绩。”

李治听了,不由大吃一惊。

19

东征高句丽归来,由于太过劳累,李绩也曾大病了一场,李世民听说,特意让御医来诊视,随后送来大量药品。李绩一边吃着皇上送来的药,一边对家里人说:

“我不过是山东的一个农夫,幸得皇上眷顾,能有今日,滥居富贵,位极三台。如今仅一小疾,又蒙皇上赐药,如此厚恩,你们一定要牢记于心,告之后代,效忠于皇上。”

家里人听了,纷纷跪下,发誓一定牢记皇恩,誓死效忠。没过几日,李绩的病有好转,想亲自去向皇上谢恩,奈何皇上已久不上朝,他李绩也就无缘再见皇上龙颜。正不安时,忽有宫里侍臣张扬来到李绩家中,报:皇上要在甘露殿招见他。李绩听了,欣喜万分,不敢有半点担搁,随了张扬,匆匆赶往甘露殿。

到了肃章门前,李绩本能地站住了。因为他知道,进了肃章门,就是内廷。这内廷可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朝中大臣是不可以随便进去的。正犹豫着,张扬催他说:

“请宰相速去,陛下正等着您。”

李绩再不犹豫,跟着张扬走进肃章门,向甘露殿走去。到了殿前,张扬朝李绩点点头,说:

“宰相请稍等,容小臣进去禀报一声。”

李绩站在甘露殿前,等候张扬出来唤他进去。等了半日,也不见张扬出来,自己又不敢擅自进去,只好在殿前慢慢地走来走去。就在这时候,有一队内廷的巡逻过来,走到李绩跟前。

“你是何人?为什么在这里?”带队的小队长问他。

“老臣是李绩,在此等候皇上的召见。”

“抓起来!”小队长大喊一声,眼瞪着他说:“皇上在翠微宫,怎么会在这甘露殿召见你。什么李绩,竟敢私闯内宫。”

李绩听了大吃一惊,正要解释,巡罗兵却不容他再说,押着他进了宫中死牢。这时差不多已到午时,李绩在徒面四壁的牢房里,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些,可又不全明白。当初汉高祖刘邦杀大功臣韩信,那是因为韩信重兵在手,威胁他的皇权,可我李绩如今闲赋在家,手中早无一兵一卒,皇上何以如此对我?从来是凡事高人一筹、有谋善断的李绩,陷入了沉思。眼前的情形,比起以往他指挥过的最麻烦的战事,似乎也更加的扑朔迷离。

第二天,刑部尚书张亮打开沉重的铁门,来到李绩的面前。

“李大人!”张亮对他深深地一揖,不无挽惜地说:“李大人,你何以如此莽撞,不请自到要去私闯内宫?”

好一个不请自到!李绩眯细了眼望着张亮。望着他肃然的面孔,在心想问自己,这个刑部尚书,是奉差办事呢,还是与皇上作谋来加害自己?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李绩似乎已经明白,这是有人在害自己,至于要将他怎么处置,却还不是很清楚,这会儿听张亮的问话,又见刑部尚书能来看他,心里明白不会置他于死地,不由得在心里替他的妻子儿女松了口气。李绩此刻知道:此刻他无论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无论解释的多么有理,也没有人信。既然如此,不如听之任之,什么都不说。于是,他微笑地望着张亮,那目光分别在问:“要带我到哪里去?”

张亮见李绩一声不吭,微笑地看着自己,便苦着脸说:“李大人,皇上听了非常震怒。大臣私闯禁宫,按律当斩,此事大人比我更加清楚。可是,皇上念你昔日有大功于朝廷,法外开恩。”说到这里,张亮故意停下,想听听李绩会说出什么感激的话来。不料,李绩此时却闭上了眼睛。张亮微微地摇了摇头,突然提高声音:

“李绩听旨!”

待李绩跪下,张亮宣读李世民的圣旨:

“李绩擅闯禁宫,本该死罪,念其昔日有功朝廷,免去原来所有官职,出任叠州都督,即刻到任。”

毕了,张亮上前扶起李绩,说:“请宰相大人见谅。”

李绩还是不说半句话,接了圣旨,一步一步地走出牢房。

19

因为昨日朝中有些议论,太子今日带了长孙无忌一同来看李世民。因有长孙无忌在后面看着,到了翠微宫前,太子不能如往日一般与媚娘交流一番,远远见媚娘欣喜地要过来,他机警地往后面看了看。聪明透顶的媚娘,见了太子不远处的长孙无忌,只好停了脚步,留迹地远望着太子。

在翠微宫门前,太子稍微停了停,等长孙无忌来了,俩人一前一后走进宫里。李世民这段时间精神好了许多,酸痛一直没有再出现。此刻,他正在书房里欣赏一卷古人的墨宝,见太子与长孙无忌进来,待他们行过君臣大礼,李世民指了指墨宝,兴趣溢然地问道:

“不知,这是不是真出自王羲之的手笔?”

长孙无忌与太子赶忙上前,都认真地看了,却是说不出话来。对于书法,他们实在都还不入门。看着他俩一幅茫然的样子,李世民笑了:

“这种事,怎么能问你们两位?太子,明日让褚遂良来,朕要与他谈谈这幅墨宝。”

“儿臣遵命!”

“听说,昨日朝廷上有些争论?”李世民突然转过话头,问太子。

太子听了,扭过头来望望长孙无忌。

“你说说看,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目光严肃起来,逼视着太子催问道。

“有大臣议论说,宰相李绩私闯禁宫之事,一定事出有因。”太子吱吱唔唔地说。

“你是怎么看的?”

“儿臣以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是父皇的旨意,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是不是长孙无忌教的?李世民听了,脑子里闪出这个想法,扭头去看长孙无忌,却只见长孙无忌微闭双眼,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李世民又问太子。

“儿臣不知?”

“长孙无忌,你认为呢?”

“臣以为没有原因,事情就是如此。”长孙无忌睁开双眼,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以为他的话回答的对吗?”李世民又问太子。

“对!”太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看来,太子开始的回答并不是长孙无忌教的,太子是从心里崇敬朕,会不折不扣地遵从朕的旨意去办事的。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而且,长孙无忌在太子心中也建立了威信,取得了太子的无比信任,这也是朕需要的结果。能够如此,大唐的江山,是可以沿着朕制定的治国方略继续繁荣昌盛下去了。李世民这么想着,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

长孙无忌见了,一颗提起的心放下许多,也微笑着说:“陛下的身体看来好多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回到朝堂上去,许多大事,需要皇上处理。”

“有你长孙无忌在,哪里有处理不好的大事?”

“真是羞煞臣了。”长孙无忌说:“如今朝上的大事,都是太子亲自断理,如果不是皇上时时给太子以教诲,只怕朝中的许多事情,不会处理的这么有条有理。”

李世民听了,不再言语,只望着书桌上展开的那卷墨宝出神。长孙无忌见了,双手一揖说:“如果皇上暂无他事,臣请告辞。”

李世民点点头,待长孙无忌出去之后,目光温和地望着太子,问道:“朕上次与你说过,朕要设法斥贬李绩一事,可与他人提起?”

“没有。”太子老老实实地回答。

“好!只是,你怎么就想不到李绩私闯禁宫,是朕一手安排的?”

太子有些儿惊慌地望着他的父皇:“儿臣想都不去想,父皇会这么做。”

“为什么?”

“父皇如要斥贬李绩,下一首圣旨就可以。”

“许多事情,不能简单从事。”李世民说完再问太子:“你可知道,朕为何要斥贬李绩?”

“孩儿不知。”

“你应该知道啊!”李世民感慨地说:“朕问你,上一次朕说过的,一个君王要使臣子心服口服,靠的是什么?”

“恩威并施。”

“好,你对李绩有恩吗?”

“没有。”

“朕如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你今后能有恩于李绩。你现在懂我的意思了吗?”

“懂了。”

“说说看。”

“父皇是要儿臣今后再重用李绩。”

“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李世民高兴地说:“当今天下,统军人才,唯李绩最能。他是朕的开国元勋,位极宰相,朕还想把他留给你,做你的保护神。可是,你对他毫无恩惠,待朕死后,恐难服你。因此,朕才如此而为,贬他为一小州官,让他在那儿养息。在我死后,你再重用他,升为仆射。记住,千万记住。”

“儿臣一定谨记。”太子说着,有感于李世民的一片苦心,竟然跪倒在李世民的脚下,唔唔地哭了起来。

李世民见了,欣慰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李世民死,太子继位,是为高宗。按照李世民生前的嘱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李绩为尚书仆射。后在平定高句丽的战斗中,李绩再次出马,指挥唐军,一举而灭高句丽,扫清大唐东方的隐患。李绩大功归来,不仅不要封赏,还自动远离朝中是非,安居家里。为了告诫儿孙在他死后能保持兼恭地做人态度,李绩临终之时,让弟弟李弼置酒宴乐,使堂下子孙满排而立。大家正尽兴时,李绩严肃地对他们说: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到“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的历史。在北宋朝廷走向消亡之际,王室宗族康王赵构在一众文武大臣协助之下南渡长江延续宋室宗庙。然而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并在一帮奸臣的操控之下,设计陷害抗金的将领,最后重蹈北宋的覆辙。在蒙古大军步步进逼,三个皇帝或被俘,或死于逃亡途中,或葬身大海……
  • 叶罗丽精灵梦之悠久之歌

    叶罗丽精灵梦之悠久之歌

    想当年,混沌与世界一战……所有世界不大会按照原剧情来,1V1
  • 侠道至终

    侠道至终

    江湖上侠客众多,但他们能带来什么?只需要轻轻的一个动作,故事就会偏离原本的轨迹。谁能笑傲江湖,中土九界任人纵横。一个过客,将会留下自己的印记。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

    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

    这是相门才女搅弄风云,盛世王妃玩转江山的史诗。这是明君圣主为酬红颜,一代天骄成就霸业的故事。前世生为孟氏嫡女,她习得祖父与父亲一身治国之才,弃红妆,入朝堂,走沙场,扶持新君,入宫为后,受万民拥戴,最终竟落得举家被抄,深宫受辱,一缕香魂被那帝王踢入火海,冤魂不散的下场。一朝重生,成为敌国右相府被弃在外的嫡女,阮弗韬光养晦,蛰伏多年。借势回府,阴谋诡计重重而来;此身卷入皇子夺嫡之争,惊起京门风云;相争不让的各国权贵,纷纷上前的皇族子孙,威逼利诱的各方势力……素手芊芊,她挑起皇权深处风云诡谲;秋眸如波,她淡看天下浮沉起落。这一世,她定要这浩瀚江山,这中原大势,这皇族权柄,尽在掌握之中。原以为报仇雪恨,实现前生遗愿,此生不复红妆。然而……前世那个屡次交手难缠至极败于她手的男人,不知何时,已入心底……剧场一?据说这是告白——浓云满天,阴风阵阵,腐臭的味道充斥风中,乱葬岗里,埋葬的,不知多少岁月几多孤魂野鬼,站在场外高处,清丽卓绝的女子眉目平静,如蝶翼的睫毛覆盖眼中机敏与清冷,“为什么?给我一个理由。”气质卓绝,长身玉立的男子,轻袍缓带,气息似雪如兰笼罩身前的人,轻轻牵起女子微凉的手,“因为,普天之下,唯有我知,阮儿此身,不在男儿列,阮儿之心,却比男儿烈,世人千万,独吾解汝,此心,当知之解之珍之重之爱之护之念之永不负之。”剧场二?据说这是醋王爷的日常。清雅花园,男子闲手落棋,看着女子举棋凝眉,声音清雅如满园玉兰。“阮儿,听闻稷歌昨日来京?”“唔……许久不见稷歌了。”女子心不在焉,观察棋局。“听闻前日十二邀请阮儿去三哥新马场?”“嗯……新马极骏。”女子继续举棋,犹豫不定。“听闻阮儿今日答应了舞阳来王府借住几日之求?”“舞阳很可爱!”女子终于落棋,眉梢生喜,抬头粲然一笑。男子表面平静,柔目含笑看女子眉眼如画,继续举棋……第二日,据说京城发生三件大事:稷歌公子无故消失于京,一年无法再入京;清王殿下的新马场连同马儿,无故易主,十二皇子突然离京游历;舞阳郡主因不得出府哭闹竟惊动陛下……【男强女强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专爱宠溺远虐恋,欢迎入坑加收藏】【——这个故事,献给每一个姑娘……愿你有信仰,遇见生命中的五彩温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五灯全书

    五灯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配穿成了反派的小宠包

    女配穿成了反派的小宠包

    顾欢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小说里。身份是一既美又作,为了得到男主不惜一切手段的恶毒女配。面对虎视眈眈的女主,以虐她来推动剧情发展的男主。她淡定表示:想渣我?没结果!对于包吃包住,总在她危机关头挺身而出的帅气小叔叔,果断抱紧大腿不松手呀!
  • 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下)

    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下)

    本书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后来含冤屈死的可歌可泣的一生。全书的主旨秉承自宋以来延续数百年的忠君爱国思想,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将的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岳飞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他比武扬威初露头角,岳母刺字立誓报国,单身探敌营智勇救友,收服山贼水寇壮大抗金队伍,屡破敌阵连胜金贼,奸臣构陷命丧风波亭,大败金兀术岳氏一门沉冤得雪……一幕幕故事读来酣畅淋漓,让人击节叫好,又令人扼腕叹息。作者吸取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写入书中,使本书更加吸睛,如“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高宠挑滑车”、“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王佐断臂”、“牛皋扯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牛皋,他刚直憨厚,勇猛鲁莽,是个李逵式的草莽英雄;而他又总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个福将。这一独具特色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本书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后来含冤屈死的可歌可泣的一生。全书的主旨秉承自宋以来延续数百年的忠君爱国思想,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将的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岳飞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他比武扬威初露头角,岳母刺字立誓报国,单身探敌营智勇救友,收服山贼水寇壮大抗金队伍,屡破敌阵连胜金贼,奸臣构陷命丧风波亭,大败金兀术岳氏一门沉冤得雪……一幕幕故事读来酣畅淋漓,让人击节叫好,又令人扼腕叹息。作者吸取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写入书中,使本书更加吸睛,如“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高宠挑滑车”、“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王佐断臂”、“牛皋扯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牛皋,他刚直憨厚,勇猛鲁莽,是个李逵式的草莽英雄;而他又总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个福将。这一独具特色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