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00000016

第16章 学做势: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人这样说过:“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势,就是趋势,就是事物发展的走向,就是财富流动的方向。掌握了趋势,就等于在财富一定要流过的地方提前放好了一个盆子,等待财富的到来。一代商圣胡雪岩在做势方面自有一套独到的方法,我们看看胡雪岩是如何做势的。

1.东风未来备好船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一段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

在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心急如焚,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说自己要在坛上做法以借东风。周瑜将信将疑,可是诸葛亮登坛做法之后,果真“借”来了东风。

周瑜一见异常高兴,就派出部将黄盖,趁天黑之时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火攻曹营。借着东南风的“威力”,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被打得落花流水。

赤壁之战,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后悔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

然而我们知道,这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而是他“预测”出来的。诸葛亮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他是掌握了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所以才准确地做出了“天气预报”。专家都认为,诸葛亮在初冬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

掌握天气规律,预知东南风会出现,这就是凭势而为。但是,在东风到来之前也要做好准备,若是没有周瑜事前安排好的火攻船,仅有东风是没有用的。这一点在做生意时很重要,既要看得出东风即来,又要在风没有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东风一到,则势不可挡了。胡雪岩在这方面,既有诸葛亮的“天气预报”的能力,又有类似于周瑜的提前的策划与安排。

我们知道,王有龄在胡雪岩挪用的公款的资助下,捐得了海运局的坐办。当上官之后,王有龄找到失业下岗中的胡雪岩,自然就会为胡雪岩的前途着想,于是关于胡雪岩如何“再就业”的问题,两个人展开了探讨。虽然王有龄很看好胡雪岩,打算把他拉入政坛,但是,胡雪岩却要“哪里跌倒了,哪里爬起来”,还要做老本行。王有龄以为胡雪岩还想回到信和钱庄去,因为当年胡雪岩私自借钱给王有龄,被信和钱庄开除了,可是当王有龄光鲜地回来之后,并把钱还上了,信和钱庄对胡雪岩的态度也大为改变,这时胡雪岩要想回信和钱庄,他们那里一定是列队欢迎的,但是胡雪岩却不想吃回头草了,他看到了更好的“一片草地”,他从王有龄身上“预测”到了即将到来的“东风”。

按照经验来判断,胡雪岩料定王有龄不会长期待在浙江海运局坐办的位置上,一定会外放州县,如果到了州县,可能就会是当地的一把手,说话相当地算了,当地财政大权肯定抓在手中了。那个时候,当地的钱存在哪家钱庄,完全由这个“一把手”说的算了。到时候他可以代理王有龄所任州县的公库。按照惯例,代理公库不付利息,等于是白借了公家的银子,来做自己的生意。

胡雪岩意识到,这个东风一定要借,但是不能等东风来之后再备船,也就是说,胡雪岩等王有龄当了州或县的一把手之后,他再开始建立钱庄,并让王有龄把当地公库的钱存到这里来,那肯定会招致非议。因为很多钱庄或生意人都会盯上这块肥肉,王有龄不把钱存到别的钱庄,偏偏等着胡雪岩建钱庄,然后存到这里来,大家一定认为这是以公谋私的。那样会招致非议,不但不能借着东风“火”起来,搞不好可能会惹“火”烧身了。

胡雪岩要抢在“东风”到来之前备好船,他的计划就是先把钱庄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一切准备停当,在外面看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大钱庄,其实内部是空的,只是一个架子而已,只等王有龄放了州县,当上了州县的一把手,虚的就变成实的了。

说干就干,胡雪岩立刻着手开办了阜康钱庄,开业那天,同行们都来庆祝,场面不小。果然,王有龄很快得到了做湖州知府的肥缺,这时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已经建立起来了。王有龄当了湖州的一把手,选择哪家钱庄代理公库的收支完全由他说得算,于是,就是让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全权代理了。胡雪岩从湖州得到了大笔现款,但是,他并没有把这笔款直接带到杭州,而是“挪用”公款,在当地买丝,把丝运到杭州之后再卖掉,把公款再存到自己的钱庄。他通过买丝卖丝,又赚了一笔,而公家的事也没有耽误。他的阜康钱庄吸收了湖州公库的公款之后,有了实力,才大张旗鼓地发展了起来。

由此可见,做生意要有超前的眼光,既要有预测东风的能力,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万事俱备等东风,这样东风一来,就可以借势发展起来了。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说过:“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2.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

胡雪岩在经商的过程中,不但有观测东风的能力,还善于观察一些细节。他知道,最珍贵的机会不会是摆在大街上的,人人可见的,而是一些别人不重视、忽略掉的细节。这些细中的机会要是不去仔细观察,并不能立刻做出反应,那么可能会稍纵即逝。

胡雪岩借力于王有龄,再加上他自己经营有方,几年时间,阜康钱庄就跻身于同行之首,银钱业务往来超过任何一家钱庄。这一年冬天,胡雪岩看着钱庄的生意越来越好,很是高兴,有事没事就到钱庄里坐一坐,看着店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心里高兴之余,盘算着如何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大。这一天,胡雪岩正坐在钱庄一角的太师椅上,忽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顾客,递给伙计一张银票,伙计满面带笑地迎接着,可是接过银票一看,愣了一下,随即又满脸堆笑,将顾客请进厅堂落座,并沏了一杯好茶。

从伙计这种待客表现来看,这个顾客肯定是非比寻常。胡雪岩就偷偷地去问那个伙计,是怎么回事。伙计告诉他说,这个顾客要支取5万两现银,数额太大,钱庄里凑不齐,必须去库里搬运,因为得需要等一段时间,所以才请他喝茶等候。

胡雪岩一听,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个顾客,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露出一股英气,一看就是场面上的人。又见他风尘仆仆,行色匆匆,看上去像是远道而来,并且急着去办重要的事情。胡雪岩决定跟这个人套套近乎,探听一下他的底细。胡雪岩也算是江湖人物,对一些帮会暗号是很熟悉的,于是他右手端着茶碗,三指并拢,大拇指翘起,做出青帮询问的暗号:来者何人?一边做着暗号,一边慢慢踱到了来客的身边。

胡雪岩果然没有猜错,来客一见他的手势,明白了他也是“道”中之人,也端起了茶杯,三指散开,大拇指向下,做出回答的暗号:帮中弟兄。

暗号对上了,大家自然就亲近了许多。胡雪岩热情地询问来客的姓名,来客回答说叫高老三。熟知江湖规律的胡雪岩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高老三是帮中管钱的人物,因为在一个帮派中,排行老三的,都是系帮中管理钱财的执事,这是“行规”了。

胡雪岩没有猜错,这个高老三正是苏南青帮“同福会”的管家,专管钱财往来,到阜康钱庄来取银子,正是他的“份内”之事。

确定了身份之后,胡雪岩就与高老三亲热地交谈起来,他有点担心地说道:“银子多了扎眼,路上也不安全,何必一次取那么多。”

高老三回答道:“胡老板说得对,但这笔钱立刻就要分给兄弟们做安家费,不会多余剩的。”

“安家费?”虽然高老三回答得很轻松,但是胡雪岩听了却很震惊。要知道,青帮弟兄需要流血拼命,才发放安家费给眷属,以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甘心赴死。如此看来,同福会要大开杀戒了。

胡雪岩就此事谨慎地向高老三询问,高老三知道胡雪岩不是利害关系人,告诉他也无妨,于是说道:“安福会将替太平军护送一批军火从上海到金陵,途中官军重重设防,难免有冲突,所以会里选了百多位敢死的弟兄,去完成任务。”

高老三走后,胡雪岩反复琢磨这条信息,他知道,太平军是从洋商手里购买军火,然后高价雇青帮会的人出面护送。这是太平军与青帮会的交易,和胡雪岩无关,可是他像一条嗅觉灵敏的狗,从中嗅出了商机。

他知道,军火买卖是“暴利”生意,回扣不菲。太平军在上海购军火,必然与洋人洽商,自己一直垂涎军火生意,却一直苦于无处着手,不知道何处寻找货源,今天,可以借青帮会的耳目,联系到卖军火的洋商,把太平军要买的军火夺过来。他之所以想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太平军与清军对峙多年,不但太平军想买军火,清军也同样要购买军火。

既然现在能找到货源,那只要清军也要货,自己就可以做成这笔军火生意了,于是他立刻去找王有龄。王有龄一听,也是很兴奋,高兴地说道:“真是太好了,刚才抚台黄大人召见我,商议要海运局拨一笔款子购置500条毛瑟枪,加强浙江绿营军的装备,我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你若想做,就交给你去办好了。”

胡雪岩大致算了一下利润,毛瑟枪每枝50两银子,500枝需25000两银子,回扣一分以上,起码可获得3000两银子,值得做一回。于是他立刻答应下来,并请王有龄开了一张3万两银子的官票,预备到上海花费。然后收拾行装,雇了一只小火轮,连夜奔赴上海。虽然从高老三口中,胡雪岩得知太平军欲购的这批军火数量巨大,洋商不可能有现货,不可能现在就能交易完毕,但是世事无常,机会来了必须立刻行动,稍有懈怠可能会坐失良机,他必须立刻到上海办成这笔生意。

到了上海之后,胡雪岩先拜访了上海青帮首领廖化生,说明来意,他指望廖化生帮忙,引见给洋商,并承诺事成之后,分给其三成利润,算是合伙生意。廖化生当下答应下来,并把外语流利、深谙洋商底细的欧阳尚云派给了胡雪岩。

第二天,欧阳尚云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馆会晤洋商麦得利。见面寒暄之后,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开门见山地同麦得利谈起了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这个老外还颇讲信用,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一听,就面似诚恳、实则威胁地说道:“知道你同谁签的约吗?那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啊,他们买军火是为了叛乱,反对合法政府。”麦得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胡雪岩接着说道:“你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吧,那是外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如今你们同反清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这就不会受到任何保护。如果朝廷发现你把军火卖给乱民,派兵没收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被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你还不明白吗?”

一席话点中了麦得利的命脉,商人做生意只看利润,若是血本无归的话,可是致命的打击。麦得利苦笑着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价格。麦得利双眼一亮,连连点头。可是他对胡雪岩的底细并不了解,也不敢贸然交易,于是他转向欧阳尚云,询问一下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麦得利惊得张大嘴巴,连连伸出拇指比划,金钱的力量立刻降服了他,麦得利明白同胡雪岩这样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乱民”太平军来往有利多了。

胡雪岩为了确保军火生意顺利成交,特地向麦得利允诺把每支枪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洋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从这笔军火生意中胡雪岩轻松地获利5000多两银子。

一个本来与己无关的行业,一个在常人眼中看似不经意的消息,却被胡雪岩从中看出了生财的门路。他通过对时局的分析,再加上他商人的“精打细算”,便看出其中不可估量的利润。俗话说“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先占”,但若是想占先,必须有灵敏的嗅觉,能发现机会,这是最为重要的,在这方面,胡雪岩可以说是一位高手了。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十分重视对商机的把握,他说过:“商机抓住了,就能带来滚滚财富;抓不住,财富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

3.转“危”为“机”是本事

有人这样说过,聪明的人能够发现机会,果断的人能够抓住机会,勇敢的人能够把机会变为成功,而愚昧的人则不敢将机会变为胜利和果实。其实,这些能力对于胡雪岩来说,都不算什么,胡雪岩还有一个更强的本事,能从“危”中看到“机”,能转“危”为“机”。

依仗王有龄的官势和自身的努力,胡雪岩的事业发展得很快。阜康钱庄顺利开办,而且蒸蒸日上。胡雪岩在上海所做的丝业生意也理好了头绪,他准备“全面进军”这个行业。

可是,正当胡雪岩准备在八月丝茧生产的旺季大干一场时,传来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胡雪岩在上海做生意,派出了很多耳目,打听上海的市面情况,上至政府的政策,下至各帮派的活动,还有市场上的行情,他都要了熟于心,这样做起来才有把握。可是打探的人虽然都说蚕丝的市场很好,有利可赚,但是“小刀会”将要在八月起事,如果“小刀会”一闹,人心惶惶,那是没有办法做生意的。而且“小刀会”一闹事,也会影响交通运输,在这个时候做生意,风险太大了。

生意还没有开始做,就陷入了“危机”之中,手下人都力劝胡雪岩暂时不要做了,等上海的市面平静下来之后再说。可是胡雪岩却决定不但要做,而且立刻就做,不等到八月了。因为他从这个“危”之中看到了“机”:“小刀会”一闹事,上海肯定会乱一段时间,因为影响交通运输,也没有人愿意冒风险做生意,所以外面的丝茧很难运进上海来。那时候,要是手中存有丝茧,则是奇货可居,尽可以高价出售了。所以这是一个好机会,要抢在“小刀会”起事之前,大量吃进丝茧,留到平息之后再卖,定会大赚特赚。

胡雪岩打定这个主意之后,就与手下人商量,可是大家并不同意,他们担忧一个问题:如果“小刀会”闹事,没有几天就被平定下来,那样上海的市面就受不到太大的影响,囤货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搞不好还会赔本,因为现在买茧丝价钱会很高的,那时若卖不上高价,自然就会赔本了。听到这里,胡雪岩又开始犯愁,并打算放弃了。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发现了其中的机会。他知道“小刀会”是洋人暗中支持的,即使“小刀会”闹事的时间长不了,二三个月就被政府“摆平”。但是,政府不会便宜了洋人的,而他们惩治洋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止与洋人通商,那时,洋人有钱买不到丝,丝价必会大涨。因此他大肆倾资从杭嘉湖一带购进蚕丝运进上海。这是胡雪岩自立门户以来的第一笔大宗生意。为了做好这笔生意,他调集了几十万银款,其中大部分都是向钱业同行借贷的。因为大家都信任胡雪岩的商业才能,相信胡雪岩的判断。

事情发展果不出胡雪岩所料,“小刀会”很快被镇压了。两江总督上书朝廷,力主禁商并惩罚洋人,朝廷立刻批准。因而,胡雪岩从生丝生意中大赚了一笔。

这种情况,在别的商人眼中都会认为是危机,都会躲得远远的,唯独胡雪岩从中看到了机会,并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为自己在丝业的发展垫定了基础。

要想在商界做出成绩,就应该有胡雪岩这样的眼光,不是躲着危机走,而是能从危机中看到机会,并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机会。1995年,潘石屹创立SOHO中国公司。然而仅仅过了两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推出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又促使房地产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投资锐减。许多人都不敢再投资房地产,他们认为前景黯淡,危机四伏。潘石屹却在这个经济周期中看到了商机:一方面是他所谓的“储蓄指数”,即随着居民储蓄增长,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现金,而现金意味着购买力,另一方面则是土地价格低廉。潘石屹坚信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只是一时的现象,快速成长才是大势所趋。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大规模收购土地,反周期性地储备公司资产。2001年,潘石屹将SOHO现代城项目引入市场,由此跻身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行列。可以说,潘石屹的做法与胡雪岩当年在上海的丝业发展,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危机之中看到了机会。

胡雪岩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对每一桩生意运作中的时势、商情的充分了解,他能从危机之中看到机会,并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勇气不是莽撞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最后决定。因此,胡雪岩能在各个机会来临时勇敢地把握住,并稳赚巨额利润。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说过:“越是乱世,机会越多。我经商之所以比较顺利,都是和把握机遇和与时势结合起来有关。”洞悉时局,从而乘势而上是胡雪岩走向成功的通天捷径。

同类推荐
  •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分为“说话”和“做事”两部分。说话部分聚焦于训练说话的态度和方式,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婉转,讲究分寸和策略,争取做到话语既出即到位,一句话就能打动别人。做事部分则聚焦于指导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如不轻信各种场面话、打破思维定式、善于变通和创新等,在充分展现自我能力的基础上,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做事大方得体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对做对》所提供的说话办事技巧涵盖工作、交友、恋爱等各个方面,因而可以帮助你更加自信地在任何场合说对做对。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本书总结了106条成功的人生经验,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以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迹和典故,不仅可以让你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能学到做人的经验与道理,同时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书中列举的大量事实说明了,做为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前进途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如何调整自我等。与其他讲述人生经验的书相比,本书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那就是敢于发挥怀疑精神和反向思维的作用,挑战在多数人心目中习以为常的观念,指出其不合理性,揭示了为人处事的种种法则。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本书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资料介绍了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口才知识,从日常口才到职场口才,从演讲技巧到语言艺术等,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场合与不同人说话的艺术,练就娴熟的交谈技巧,从而在激烈的社交竞争中拔得头筹。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 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 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曾国藩和胡雪岩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们都会给人留下一个意蕴丰富的剪影;从任何一个方向去思考,他们都会给人留下一个弥足珍贵的智慧空间。与曾国藩相比,胡雪岩的一生则极具戏剧性。人们说他“游刃于官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廷朝野的巨商大贾。在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金石可镂

    金石可镂

    穿越后如何准确地与男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别问尹早,这个骚操作她真的不知道啊不知道!!傍身技能为零情商为负的贫乳女,究竟该如何一步两步三四步,在异世找到那条通往爱情的路?
  • 维瓦兹英灵录

    维瓦兹英灵录

    血月从西界缓缓升起,黑暗之门在世间重现,血雨腥风再次笼罩瓦隆大陆。当古籍中冰冷的文字重现世间,被历史尘埃掩埋的事件和真相缓缓浮出水面,身上流淌维瓦兹最后血脉的维伊.维默塞拉,如何重现祖先的辉煌?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冥少的暴力天师

    冥少的暴力天师

    上古真神一族的墨家是有名的天师一族,而墨天幽更是墨家天赋最高的一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墨天幽生在一个战乱的时代,还是天性本就如此。反正她生来就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作,往死里作。生前作魔神,死后作地府,作的魔神大战提前爆发,作的整个地府都动荡不安,作的地府鬼帝天天头疼不已,终于在墨天幽成功炸毁了地府中第七十七个鬼殿之后,被鬼帝一脚踢去投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鬼帝老爹太过着急而忘了让她喝孟婆汤,还是因为孟婆因为她的离开乐的忘了让她喝,反正再次醒来的时候,墨天幽发现她是带着记忆投胎的,最重要的是神灵根完好,可……那附赠的妖灵根是什么鬼。作为一名标准的职业天师,她竟然还带着妖灵根,对此她表示也是没谁了。就这样,因为鬼帝的这一脚,从此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名为天师的作妖儿神。对于在上古界生活了几百年,在鬼界又生活了上千年的墨天幽来说,这一次她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名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当然那也只是表面罢了。而且她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弃婴。为了填饱肚子,她只能重拾老本行兼职神棍,虽然作为一名弃婴,她也算上有很大背景的弃婴。天生天眼,知过去,看未来,金口玉言,童叟无欺。抓鬼驱魔,降妖收魂,一代天师横空出世。然而一直以来都是随心所欲,能怎么作就怎么作的她,在那个用命保护自己的人受到敌人重创之时,终于爆发了。那个好似永远都没心没肺作神瞬间化成了地狱死神,亲手为鬼帝老爹补充业绩。
  • 异世妖缘

    异世妖缘

    天生有煞命的米多多,从小父母双亡,连照顾她多年的爷爷,也为保护她而亡,由此揭开了隐藏多年的家族之谜~注定这一生要与妖纠缠不休,神秘傲娇具有绝世容颜的妖王蓝擎轩,机缘巧合陪伴身侧的妩媚狐王云霁焱,还有各种妖魔鬼怪源源不断~自古以来,人妖殊途,且看捉妖师与妖的爱恨情仇~本文幽默中带些小恐怖,总体温馨,不虐,属中甜文~
  • 罪与罚

    罪与罚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天地之灭天

    天地之灭天

    洪荒过后,天下三分。亿万年后,修道界再起波澜,万族纷纷显现,无数强者应时而生。无数人为了追寻传说中的境界——天帝,纷战不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能否有人登上亘古以来最强的宝座?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一个天地不容的人,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冷石仰天咆哮……
  • 千佛杀

    千佛杀

    奚朝元康三年四月,安阳巡抚梁恒突然暴毙而亡,死因不明。皇帝擢安阳辖下通州府府尹徐远松接任巡抚一职。徐远松接任不足一月,也暴毙而亡。死因,也不明。皇帝决定起复已退休的老臣白鹤。白鹤说自己年迈无力,恐有违皇帝的重托,不能履任;但推荐自己十九岁的小孙子白小舟替他去当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