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34

第34章 粮食统购统销 (1)

1953年末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史书中并不彰显。但实际上,笔者认为,就人数之众与时间之长而言,看似"平平淡淡"的"统购统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实际超过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

背景

1953年上半年,局势有两个重要变化:一个是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个是粮食供销出现全面紧张,城镇和缺粮农村地区的粮食供应得不到保障,粮价上涨,人心开始浮动。

这两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薄一波指出:"新中国诞生伊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就十分尖锐。如果说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是促进大规模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动因之一,那么,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则是当时粮食供求矛盾发展的产物。"

粮食的供求矛盾在当时已成为突出矛盾。据国家统计局数字,城镇总人口由1949年的5765万增加到1954年的8249万,5年增长了43%。粮食部统计的1953年城镇人口为9182万,这是从粮食供应的角度统计的。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国家对粮食的征收和收购数由1950年的355亿斤增加到1953年的721亿斤,3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但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当时中央14个直辖市(京、津、沈、旅大、抚顺、鞍山、本溪、长春、哈尔滨、西安、上海、武汉、广州、重庆)的粮食销售量比率,以1950年为100,则1951年为147,1952年为228,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在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这个粮食年度内,国家的粮食收支出现了40亿斤的赤字。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继续大幅度增加,粮食供应形势日益严峻。1953年6月的全国财经会议的粮食组的结论是:问题很大,办法不多,真有点难以为继。

1949年以后,由于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加上土地改革,粮食产量是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比率以1949年为100,则1950年为117,1951年为128,1952年为145,1953年稍高于1952年,1953年粮食产量已超过战前最高年度的10%。但是,国家征购的增长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而国家征购的增长又赶不上对粮食需求的增长。1953年,需要国家供应商品粮的人口为24788万人,需要商品粮总数为659亿斤,此外还有军粮和出口粮食。1953年,国家征购粮食721亿斤,和1952年相比,产量只增加1.44%,而征购数量却提高了20.1%。

粮食紧张,除了城市人口和工业用粮增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停止了城市的粮食进口。1949年以前,大城市的面粉工业的原料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口小麦。据交通大学研究所的调查统计,从1922年到1930年平均每年进口洋麦2516956担,上海面粉工业所用的洋麦占其面粉产量的28.78%,即每年有三个半月用洋麦做原料。自1931年以后,洋麦入口激增,低价倾销我国。上海进口洋麦数逐年增加,到1933年,每年12个月中有10个月用洋麦做原料。粮食部长章乃器1954年9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自豪地说:"我们扭转了50多年来依赖洋米、洋麦的进口趋势,米麦反而有一些出口。"

为了搞好粮食供求平衡,1952年成立粮食部。像财政部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一样,粮食部保证粮食收支平衡,尽可能多收入,尽可能少支出,按月、按季分析粮食收购和销售情况。粮食部成立之初,还没有进行城乡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搞统购统销,还有粮商,有粮食市场。因此,国家必须和私商争粮。来自公粮征收和市场收购的比例,1951-1952年度为39∶61,1952-1953年度为44∶56。当时估算,1953-1954年度,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多亿斤,除了农业税可以拿到275亿斤以外,还需要收购431亿斤(上年度实际收购243亿斤)。只靠挖有限的库存来弥补,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靠市场收购这么多粮食也不可能。农民在土改后生活改善,对粮食消费的需要提高了,有余粮也不急于出售。当时粮食市场是自由市场。农民上缴农业税(即公粮)后,粮食可以自由上市。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有些粮食商甚至在一天内把当地市场上能购买到的粮食抢购一空。在他们活动频繁的地区,一般市价高出牌价20%至30%,并且还在上涨。私商的投机活动,又助长了农民贮存观望、惜售看涨的心理。

由来

1953年,粮食购销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东北等产粮地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紧张。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1953年10月的国家收购计划只完成38%。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需的口粮,造成人心惶惶。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的最重要的商品。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拖延下去,势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动乱,大规模经济建设也很难进行。

怎么办?那时,公粮收入已不能再增加,粮食收购严重不足,而市场上的粮食销售又不能减少,处在两难的境地。毛泽东让中央财经委员会拿出办法。中财委负责人陈云顾不得养病,1953年7月23日急忙赶回北京。中财委开始提出8种方案,最后选定统购统销的方案。陈云1981年回忆说:"我下决心搞统购统销,钻了两个礼拜。那时候许多同志不赞成......到了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我跟毛主席讲,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

陈云认为,要解决粮食问题,应该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国家跟农民的关系,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国家跟商人的关系,中央跟地方、地方跟地方的关系。他考虑了八种处理办法:(1)又征又配,即农村征购,城市配给;(2)只配不征,只在城市配给,农村不征购;(3)只征不配;(4)原封不动;(5)"临渴掘井";(6)动员认购;(7)合同预购;(8)各行其是。

在经过反复比较后,陈云认为:"上面这些办法,看来只能实行第一种,又征又配,就是农村征购,城市配给。其他的办法都不可行。"他的基本理由是,"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

"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实行征购,一个是不实行征购。如果不实行,粮食会出乱子,市场会混乱;如果实行,农村里会出小乱子,甚至出大乱子。我们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跟农民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如果我们大家下决心,努一把力,把工作搞好,也许农村的乱子会出得小一点。而且,这是一个长远的大计,只要我们的农业生产没有很大提高,这一条路总是要走的。"

经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同意后,陈云在1953年10月10日召开的全国粮食会议上,将曾设想的八种办法逐一进行比较,用来说明不得不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举例来说:

只配不征。就是只在城市配给,农村不征购。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听到"征"字就害怕,说是不是可以慢一点征;至于城市配给,他是赞成的。实行这个办法,那只是关了一道门,就是说,我们在城市里面,只准一个人买多少,不准囤积,也不准拿到乡下去。但是农民也有眼睛,也有耳朵,看到城市在配给,他就会不卖粮食。所以,只在城市配给,不在乡村中征购,我们就会买不到粮食。

只征不配。在城市工作的同志欢迎这种办法,他们说,农村征购是要的,城市配给可以慢一些。日本帝国主义在它侵占的地方搞过配给,国民党也搞得天翻地覆,现在人们一听到配给就头痛。我说,如果只在农村征购,在城市里面不配给,结果一定会边征边漏。你在农村中征购,换给他钞票,他拿到钞票以后,一转身就可以再跑到城市的粮食公司里去买,结果,你征购到的粮食便会统统漏掉。所以,只征不配不行。

原封不动。所谓原封不动,就是照现在这样做下去,自由卖出,自由买进。结果必乱无疑。有的同志说,就准备乱它一年,看一看再说。但是,如果在乱了一年后再来征购,那就要比今年就开始征购困难得多。

陈云认为,农村"征购"与城市的"配给"是配套的。他采纳粮食部部长章乃器的提法,将"配给"改称为"计划供应",并与日伪时代的"配给"作了明确区分,强调"那时是油、盐、酱、醋都配给,现在配给的只是粮食。那时的配给量是填不饱肚子的,我们现在的配给量可以吃饱"。他将在农村征购粮食、在城镇配售粮食的办法定名为"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可见,陈云最初提出对粮食实行"统购"政策,是经过反复比较和慎重考虑的。他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主要是迫在眉睫的粮食供销矛盾问题。

同类推荐
  • 党员学党建

    党员学党建

    作品把党建读物由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服务式教材,努力为广大党员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创造条件。作品旨在激发广大党员的自觉学习兴趣,为此,行文尽量简单平实,力求做到语言生动流畅。版式设计和编排考虑了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阅读,尽量做到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体现了作品最求人性化阅读的出版理念。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重要会议与文件,收录了对2018年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收录了2017年各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的内容;中南海讲座,收录了2017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用主讲专家的一些论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透视;2018政策热点解读,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对2017年及2018年一些新的政策热点的阐释和解读;国际形势与对外开放,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对2017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阐述及对2018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展望,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大势、把握世情。
  •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俄国士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把不同时间段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曲折的。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涌现出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申不害、赵武灵王及商鞅这样的改革家。这些改革先行者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进行了革故鼎新。他们名垂千秋,永载史册。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臣相夫人很嚣张

    重生之臣相夫人很嚣张

    本来以为这燕都没人敢娶她的,她狠辣无情,这燕都中被她谋害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个俊美无双的臣相是怎么回事。真稀奇,这世上竟还有人敢娶她……
  • 斗破苍穹之丹药帝国

    斗破苍穹之丹药帝国

    萧索带着斗破手游的外挂穿越了,面对必须要完全四个主线任务中的三个,萧索很纠结最后一个任务是选择完成【红颜录】身体力行,放萧炎一马;还是选择【天命者】不祸害红颜,转头怼死萧炎;亦或是我全都要……
  • 心有灵犀之我愿做你永远的MT

    心有灵犀之我愿做你永远的MT

    初遇时他九岁,她十五岁。再遇时他十五岁,她二十一岁。多年后重逢,他二十岁,她二十六岁。那一夜,她有了他的孩子,可她却嫁为他人妇。“杭玄霜,成为最耀眼的星星吧!”“好。”“不要再和我纠缠了,去成为最好的自己。”“阿筱,我答应你,五年,五年后,我会成为最耀眼的星星。”“老婆,你有个承诺,失约了二十年,没想过兑现兑现吗。”小奶狗将手机屏幕上的游戏推到乐正筱面前提示。“这游戏不是不运营了吗?”乐正筱有些惊讶面前手机屏幕上出现的游戏。“我买下来了。”“杭玄霜,你这个败家子,爷爷要知道你这么败家,迟早要收回启辰的。”“收回就收回,我有老婆养啊。”说完略带循循诱之的说,“我只想你能兑现承诺。”“杭玄霜,二十年的事情,你怎么还惦记着。”“我要不惦记,能娶到你吗?”“我不知道我的账号还在不在,毕竟这么多年了。”乐正筱马上自己的手机,在应用商店下载那游戏,“你等下,我下载一下。”“好。”
  • 网王之菟丝子之歌

    网王之菟丝子之歌

    拥有极度优秀家庭且有点自闭和社恐的星野游是个热爱网球,发誓要站在女网顶端的绘画天才,从事体育活动的大家闺秀。可惜缺乏天赋的她总是跌跌撞撞地走弯路,却还在努力,她也迷惑过,自暴自弃过,是选择完全不上道的网球还是天赋异禀的绘画呢?常年缺乏家人陪伴的她,因为极强的自尊心和小小的报复心理,同时为了摆脱家庭的光环自立自强,小学五年级时跳级考入了远离家庭的网球强校立海大。入住家里的别墅就这样和立海大男子网球部的部长成了邻居。有用的网球知识增加了!与此同时,相性十分合拍的两人开始了青梅竹马式甜甜的双向暗恋和单方面救赎引导的故事~
  • 快穿系统之大人加油啊

    快穿系统之大人加油啊

    系统什么什么?让我去什么?桃苏一脸懵逼地看着系统要求她去死,心里无限崩溃。结果就这样进入了某小说,被逼无奈的开始完成一系列任务……
  •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她是一名异能者,拥有杀伤力极强的雷电,却落到被人解剖做实验的地步!一场爆炸,她成为逐月皇朝的“天才”。十年没有长进,痴痴傻傻,分家小姐处处刁难,皇宫的凶杀谜案……竟然全都将凶手指向她!她,该如何在这个帝国立足?一次意外激发魂力,她不再是软柿子。金尊魂师?NO,NO,NO,她是九星元素师!浑身雷光,所向无敌,御兽斗智,不在话下!谁知半路杀出了一个妖孽美男硬要立她为妃,靠,赶紧跑啊!美男奸笑:跑不过我,就从了我吧。某腹黑女瞥眉:早告诉你了,本姑娘不是你的菜!某男妖孽一笑:我的小名就叫菜菜。某女一听,晕阙过去……【读者群:﹏葵花殿堂°548738502;微信公众号:kuiqi77】
  • 福运娘子山里汉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季妧第一次出嫁,花轿临门新郎就挂了。季妧第二次出嫁,吉时刚到新郎的坟被雷劈了。一而再被退货,凶名传遍了十里八乡,眼看是要砸手里。重男轻女的奶奶拍腿恸哭:“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哟,你一两银子都卖不掉!”季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将来要有大福运。”咿!还有“年十七不嫁者使长吏配之”的规矩?不怕不怕,找个假夫君应付一下就是。那个村口的流浪汉收拾收拾还能看,就他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超级废墟商城

    超级废墟商城

    “我那淡淡的忧伤啊,这是哪里?”看到身旁三十米高巨型怪物,刘单来不及感慨了,撒腿就跑,临跑还不忘抱着身旁靑褐色的巨蛋。“离商城开启,还有98个世界。”话音刚落,刘单就被一只脚踩死了。全书完。。。。。。。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