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03

第3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当中,明确规定,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进取的政策,不建立任何关系。与此同时,孙中山对自己的信念和力量也充满自信,对中国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刻意模仿苏俄的做法不以为然。但现实是残酷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相当强大的力量,只靠少数人孤军奋斗,或是几种力量分散地各自为战,都难以把它们打倒。

因此,国共两党自然的产生联合和合作的需要。这是共同的要求,共产党方面有,国民党方面也有。由此,第一次国共合作逐步形成,并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代。

共产党走向合作之路

共产党方面,在二七大罢工失败后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如果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凭着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势力是办不到的。所以,它要寻找朋友,首先就看到了国民党。

那时的国民党也不很景气,他们在屡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大力量,内部成分相当复杂,还严重地脱离群众。但它有三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第一,这个党在当时中国社会内有一定威信。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共和国政体,是在它的领袖孙中山领导下实现的。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北洋军阀手里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孙中山始终高举革命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坚持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军阀势力的斗争,在人们心目中是革命的象征。鲁迅曾评论道:无论如何,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第二,这个党在南方已经有了一块根据地。孙中山在广东曾三次建立根据地。陈炯明在1922年6月叛变后,支持孙中山的一些军队在1923年1月又逐走陈炯明,收复广州。孙中山在2月回到广东,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控制了从珠江三角洲到粤北韶关这块比较富庶的地区,还有几万军队。有这样一块根据地和没有这样一块根据地,大不一样。那时在全国,只有在这里可以堂而皇之地高举革命的大旗,可以合法地发展工农运动,共产党也只有在这里可以公开地进行活动。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在国民党内有一些忠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分子,如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邓演达、柳亚子等。他们的世界观和对革命的认识,跟共产党有区别,但他们对革命是坚决的,并且愿意跟共产党合作。通过他们还可以团结相当大一批国民党内的中间分子。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党跟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当然共产国际也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它的代表马林,在印度尼西亚工作时曾有过跟民族主义政党合作、甚至让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民族主义政党的经验。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已经表明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中共二大又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几乎和中共二大同时,马林从中国回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提出"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的建议,得到共产国际的同意。中共二大结束后的下一个月,也就是1922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开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有转折意义的一次决策性会议。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来实行合作。

陈独秀于第二年6月在中共三大的报告中讲到西湖会议前后的情况:"在上届代表会议上,我们同意远东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问题的决议。情况的发展表明,只有联合战线还不够,我们又接到了共产国际关于加入国民党的指示。在上届党代表会议以后,我们不能很快地再召开代表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起初,大多数人都反对加入国民党,可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说服了与会的人,我们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从这时起,我们党的政治主张有了重大的改变。以前,我们党的主张是唯心主义的,不切实际的,以后我们便更多地注意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并开始参加现实的运动。"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专门就中国问题作出的决议,也可以看到,国共关系被它看做在中国有着头等重要意义的课题。

对国共关系的推进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件事都是在共产国际作出这个决议的下一个月发生的:一件是令人震惊的二七惨案。历来比较激进的蔡和森讲道:"这次失败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教训就是孤军奋斗。此时在政治上是曹吴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之时,故政治上的压迫很严重,因此第三次大会无论客观上与主观上都有加入国民党找得政治上的同盟者的条件。"马林在三大前给共产国际等的工作报告中讲到:"我们听不到如果我们共产党把国民革命看做主要任务并让党员参加国民党,我们党就会消失的说法。"可见中共党内经过长期争议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已趋一致。另一件事是孙中山在2月21日回到广州,就任大元帅,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这不仅使实行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而且也使中共三大有可能在广州公开举行。这两件事表明,召开中共三大、正式确立国共合作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30多人,代表全国党员420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十多个重要文件。《议决案》强调:"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接着,作出几项重要规定: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这样,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这个重大决策,就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方式确定下来。这是当时孙中山和国民党所能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它既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和发展,又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从原来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加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中得到锻炼和壮大,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中共三大对国民党内的复杂情况和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估计不足,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此时还处在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幼年时期。

国民党走向合作之路

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双方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方有这种要求,而另一方没有要求,只对一方有利,而另一方不能得到什么利益,这种合作仍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还需要考察一下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为什么要同共产党合作。

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就个人而言,历史上早有交往与合作。中共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早在辛亥革命时就曾与国民党(当时还是同盟会)人合作,做过革命后安徽省都督、同盟会会员柏文蔚的秘书长。中共另一创始人***也早就与国民党人张继过从甚密,在李当年好友白坚武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李与张继曾常相来往的情形。只不过,最初两部分人主要是意气相投,不存在组织之间的问题。正是由于意气相投,当中共最初成立时,国民党中的个别骨干或国民党前身老同盟会的成员,还积极协助,甚至参与其间。如沈玄庐、林伯渠、吴玉章、谭平山等,原本就曾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中共早期组建活动的邵力子、戴季陶等当时就是国民党党员。因此,即使中共初创,双方一些主要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并未改变,相互交往、合作的事情也仍有发生。

1921年12月,马林得到孙中山同意,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前往桂林孙中山大本营所在地,在那里停留了9天,与孙三次长谈,并广泛接触国民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孙中山明确告诉马林:他对苏俄革命的经验很感兴趣,但对中国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刻意模仿苏俄的做法不以为然,因为这些年轻人只对社会主义感兴趣,他们的小集团"对于中国的政治生活却毫无用处"。

但是,发生了陈炯明叛变事件,孙中山在白鹅潭的永丰舰上坚持了50多天。他请陈友仁转告留在广州的少共国际代表达林:"在这些日子里,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朋友是苏俄。我决定赴上海继续斗争。倘若失败,我则去苏俄。"

在说服中共中央之后,马林相继与张继和孙中山等再度讨论,孙中山很痛快地表示愿意亲自接纳陈独秀、***、张太雷等人入党。在孙中山委托张继等与在沪各负责人商议,并通电国民党相关支部后,国共两党终于就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达成协议。9月初,经张继介绍,孙中山"亲自主盟",陈独秀、***等先后正式加入国民党。

同类推荐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第一批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顺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本书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结的理论支撑点,旨在展开以人为本的新实践与科学发展观的新体系及其有机统一。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与思考之作,具有把握时代精华、突出体系完整、富于理论创新等显著特点,适合专业理论工作者阅读。本书文字简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也适合广大干部群众阅读。
热门推荐
  • 爱你如命:霍少,别过分

    爱你如命:霍少,别过分

    本以为和男友两情相悦,可没想到山洞遇险男友扔下她逃跑,还和她闺蜜搞在一起。大雪纷飞被解救出来,她从未感觉人的肩背这么温暖,霍雨城,我缠上你了,你要宠我一辈子。
  • 狂海侠影

    狂海侠影

    蜀地两位少年,蜀山派楚一笑与富家公子柳诗云于“不知春”酒馆相遇,引为知己。熟知深藏的江湖暗涌将两位年轻人卷入“天殇剑谱”的争夺当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娇气公主的坏毛病

    娇气公主的坏毛病

    “夕阳过后,就是暗夜无眠。”她堂堂一位娇气的公主殿下,看似具有世间一切美好的她,然而最大的坏毛病就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装出来的。一个宁愿倾尽生命,却也只为换得一个答案少女,可是后来当爱情撞上了枪口,她会选择义无反顾的抛下爱情堵住枪口吗?一场大型甜美虐心恋,一个长达十一年的皇室仇恨,在那阴险、暗沉的笑容背后,恶又真的是恶吗?沉封了十一年的秘密,最后在爱情与生死不可兼得的她,又会选则死吗?~~~~快乐分割线
  • 天道系统逍遥诀

    天道系统逍遥诀

    有一天,浩天的爷爷老道士撒手而去,伤心过后的浩天,本以为可以离开自己那破败不堪的道观还俗,娶妻生子,体验红尘种种。可谁知,竟然被天道选中成为人间代言,为了老道士生前的遗愿,浩天随身被捆绑了天道系统。故事就从这里开始……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面对功法、功德、金钱、诱惑,如何应对重重未知的考验,最终一步步领悟天道法则,教化世人,携手红颜。
  • 御制官箴

    御制官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旅行舍

    时空旅行舍

    在世界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有一名曰“时空之乡的旅行舍。它可以接收到来自各个时空中他人的求救,并让人前去解决——所以,它的责任便是维护整个时空的正常秩序。???????但,当别人接触到其有关事情时,相应的记忆便会被无痕迹地抹去。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地方,时空之乡也被蒙上了一层难以揭开的面纱……
  • 你一个人过得好吗

    你一个人过得好吗

    16篇疗愈故事,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如果不能拥抱你,这些文字可以温暖你。在没有遇到对的人之前,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愿你天黑有灯,雨天有伞。愿你独闯的日子里不觉得孤单。他说:不管你已经长大成熟了、度过迷茫期了、还是你已经找到另一半幸福生活着,陈末都会永远在这里,如果能想起我们彼此温暖的时光,你回头,我一直都在。他说: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好像都在做梦一样。教室里、操场上、工作中,写下每一段话,我都站到了记忆中那个场景里,生怕错漏了每一个细节,害怕没能让你们与我感同所感、知同所知。
  • 私人订制大妖王

    私人订制大妖王

    主世界洪荒,封神之后百万年,西游之前八万年。主角拥有私人订制大妖王系统,可以用世界源力改造自身,随意更改自己的种族和设定,并且可以穿梭诸天世界。穿越世界顺序:长生界(已完成)==极道天魔(正在进行中)==阳神===龙珠===神墓===???
  • 君思南兮

    君思南兮

    “倘若天下负我,汝当如何?”“杀尽天下。”“倘若我负天下,汝又当如何?”“天下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