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14

第14章 百团大战 (1)

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了日伪军5万余人,缴获枪支6000支,摧毁敌据点2900多个。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百团大战",日本人哀称此役为"挖心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然而,这场打得日本人心痛的大胜仗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争议最多的军事战役,对它的评价亦大起大落,指挥此役的彭德怀也遭到暴风骤雨般的批评。

百团大战的酝酿和决策

1940年上半年,德国***军队横扫欧洲,英、法军队陷入被动,意大利趁机对英、法宣战,企图夺取地中海的霸权与北非的战略要点。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急谋解决中国问题、迅速南进和夺取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

为此,日本一面扶植汉奸汪精卫傀儡政权粉墨登场,并派人与蒋介石政府代表进行代号为"桐工作"的秘密和谈,加紧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一面于6月至7月逼迫法、英相继关闭了滇越(南)铁路和滇缅(甸)公路,切断了中国的西南国际交通运输线;侵占了沿长江入川的重要门户宜昌,直接威胁并猛烈轰炸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还声称要进攻西安,企图切断中国西北国际交通线,从而在军事上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一时间,国统区大后方人心躁动,中间派对时局悲观,亲日投降派又异常活跃起来,造成中国国内空前严重的妥协投降危机。

同时,日军继续以主要兵力打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尤其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使八路军控制的完整县城由1939年春的103个,到1940年夏时锐减至几个山区小县城,而且八路军活动地区和物资供应日趋紧张。

中国战局的发展和华北敌后抗日战场的严重敌情,引起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和左权等的极大忧虑。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的妥协倾向,争取华北时局的好转,朱德、彭德怀于1940年2月7日告诫八路军各部指挥员:"敌人的筑路行动有战略上和战术上的重大意义,丝毫不能忽视,要提醒大家从总体上来认识和对付敌人的阴谋。"从此,一个大规模的以交通破袭战为重点的进攻战役,开始酝酿。

与此同时,朱德、彭德怀要求八路军各部队,要详细侦察日军筑路的起止地点、方法和沿路设施及兵力部署等,并从4月10日起,发动一次对日军交通线的总破袭战。但由于需分兵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反共摩擦,因而各部分散出击,未能形成统一的战役。

1940年4月中旬,朱德奉命离开山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经洛阳、西安等地,于5月下旬返回延安。这样,八路军前线指挥的重担,就落到了彭德怀的肩上。但八路军总部发出的命令和指示一般仍由朱德领衔,与彭德怀、左权共同签发或下达。

4月底,左权受彭德怀之托,来到山西黎城县谭村第一二九师师部,与刘伯承、邓小平和尚在此的聂荣臻等,集中讨论了华北敌后形势,分析了敌情,研究了对策。大家一致认为:横贯在晋察冀和晋冀豫"两区间的正太路是日军控制山西、河北的交通命脉,也是阻隔我两区联系的重大障碍。要是切断正太路,既可使日军在山西的运输补给失去可靠的保障,又有利于我两区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互相支持和帮助"。同时,"提出聂和刘、邓可以一个负责破袭东段,一个破袭西段"。

经过几个月对敌情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的决心日渐形成。彭德怀认为:日伪军"深入我根据地后,普遍筑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敌后的敌后。主要是交通线空虚,守备薄弱,这对我是一个有利的战机"。7月中旬,八路军总部召开军事会议,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出席,正式决定:发起破袭正太铁路战役,切断日军由平汉铁路通往山西的运输补给,并逐步将太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7月22日清晨,由朱德、彭德怀和左权签发的破袭正太铁路《战役预备命令》(以下简称《预备命令》),通过无线电波,传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指出,关于情况和任务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路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8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消息。似此,一大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同时,"敌寇依据各个交通要线,不断向我内地扩大占领地区,增多据点,封锁与隔截我各个抗日根据地之联系,特别是对于晋东南,以实现其'囚笼政策',这种形势日益严重。"因此,"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关于参加战役的总兵力,《预备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计:聂区(冀中在内)应派出10个团;一二九师派出8个团;一二○师派出4至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预备命令》还要求参战部队于8月10日前完成战役准备工作。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和左权,向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发出了《战役行动命令》,作出了战役部署。《战役行动命令》还规定:"上列各集团及总部特务团统由总部直接指挥之。"同时,"限8月20日开始战斗"。

8月20日22时,"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同一时刻,平汉、同蒲、德石、沧石等铁路和公路干线上,枪炮声、炸药的爆破声震撼着华北大地。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等,向日军侵占的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展开了全面攻击,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打响了。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没有变动。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第一次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王政柱。1940年8月22日即百团大战发动的第三天,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岢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改称为百团大战。

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共百零五个团"。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五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未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

百团大战结束后,则出现了103和115个团之说。1944年8月上旬,彭德怀在向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7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情况时,指出:百团大战使用兵力达103个团。1945年3月,八路军政治部在《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中写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出动115个团发起了百团大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回忆百团大战时说:共有104个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仍有多种说法。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一节中记述为105个团。持105个团之说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袁旭认为,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以往的统计把参战团次算做参战团数,以至出现误差,百团大战"实际参战部队约80个团左右"。周小宁就此提出质疑,发表《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一文,认为:"袁文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计算,既有重复,也有遗漏、疏误的问题,应该是共计105个团。"

综合上述说法,可以认为,叶剑英于1940年8月27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和朱德于9月20日的讲话中,均认为是105个团,这种说法,是在当时战役刚刚开始且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可信的,应确定为105个团。

百团大战结束的时间

同类推荐
  • 党务工作1000问

    党务工作1000问

    本书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问答的方式,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工作制度规范和方法、工作实务和事例等串连起来,按照国有企业党群工作部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编写。问答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指导性、知识性、针对性、实用性。可作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工作、学习、培训、考试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维度探析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维度探析

    过去的50年间,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充斥了全世界众多学科中的文化和知识领域,从流行迄今,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论述对象,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概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后现代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这种缺席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研究力图在以往学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弥补当前学界大多从哲学思潮或文化思潮的意义上去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局限,着力凸显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维度。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总裁强追霸道妻

    总裁强追霸道妻

    她,家境富裕,却由于继母计算,一夜之间跌落云端,她带着卧病在床的外婆,毅然离开了那个让她绝望的“家”,她处入绝境,却意外被一个恶魔缠上!他富可敌国是[MT]集团总裁,莫家大少爷:莫庭爵,却独独爱上了流落在外的她,却有一次意外的误会,他暴怒了!派人带走了她的外婆!她心死,终于有一天她消失了,不留一点痕迹,他慌了,寻找了她两年,却始终无果,有一天,她突然回来了,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冷漠无情,要让所有欺负过她的人付出代价,她虐继母,撕绿茶独自建立公司!却始终不肯原谅他!他却叹了口气,追妻路漫漫,还要继续努力!!!
  • 老公大人早上好呀

    老公大人早上好呀

    “唔……不要了……”苏笙欢抱着肚子,头摇的像拨浪鼓。男人端着精致的瓷碗,不为所动,一步步朝女孩逼近。“喝药的时候知道不要,刚才吃冰激的时候怎么不知道不要?”“可是老公,真的好苦啊……”男人用勺子舀了些,凑在女孩嘴边,“乖,你这么不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生出小笙欢来?”车祸昏迷后意外醒来,更是得知保命的关键就是要和她老公一辈子保持亲密的婚姻关系,苏笙欢立马抱紧自家老公大腿。可是说好的走肾不走心呢?为什么最后又走肾又走心!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我们同居吧

    我们同居吧

    楚吟应聘到梁氏工作,莫名被梁氏的老二看中,提出要跟她“同居”,楚吟三十岁,带着个十来岁的儿子,梁老二说自己会给她钱,楚吟答应了但,梁氏的老大莫朗对这个女人十分鄙视,觉得这样的女人根本配不上自己弟弟,提出自己加钱,让楚吟不要跟弟弟同居,改而跟自己一起,楚吟又答应了。于是,莫朗蔑视道——女人,你太蠢了!结果两人住到一起后,莫朗后知后觉的发现,蠢的那个,似乎是自己……
  • 孽缘

    孽缘

    她是年轻的已婚妈妈,他是人近中年的业界红人,一场偶然的相遇开启了危险的情感游戏?真爱还是其他,这是一次都市情感的历险,这是当下都市人的爱情困惑,再现已婚人走进婚姻围城、走出婚姻围城的无奈!
  • 荒岛种田大户

    荒岛种田大户

    新书病床快穿的日子已经发布,欢迎大家点击收藏,荒岛野外求生这类型故事一定有,只是在后面等着 叶落秋一夜之间从人人羡慕的白富美变成了穷屌丝……家族企业被没收父母飞机失事未婚夫转身离开最让人难过的事是她心灰意冷坠海都那么难 且看她怎么在荒岛上独自开荒种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大齐悍卒

    大齐悍卒

    陈华是一个倒霉的穿越者,因为他一穿越就是乱世,因为他穿越的时候亲眼目睹身体主人的父母被人砍死。陈华又是一个幸运的穿越者,平行空间的四国乱战死了几百万人,他没死。教蒙童、驱北狄、打皇子、弃公主,他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 魅力女孩

    魅力女孩

    青春期的女孩都憧憬着异性的青睐。本书详尽告诉女孩们如何打扮自己,如何了解男孩心理,怎样处理恋情,以及女孩需知的恋爱秘诀,帮助女孩们成为男孩眼中的魅力魔女。
  • 高墙风欲息

    高墙风欲息

    多少年的时光才能将那些英雄故事沉淀在历史长河之中:没有尔虞我诈的权谋,那就不叫庙堂!
  • 大唐末帝

    大唐末帝

    后唐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的坎坷的戎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