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600000026

第26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2)

离中考的时间越近,各类测验就越频繁。需要交的费用也零星不断。有一个星期,桔年就问姑妈要了两次资料费,所以,当学校要求交考试费的时候,她想起姑妈上次掏钱时骂骂咧咧的样子,怎么都开不了那个口。到了交钱的最后一天,她也没处借,实在着急了,也不知怎么地,突发奇想就生出了回家问爸爸妈妈要的念头。

桔年上次见爸爸妈妈和弟弟是在两个多月前,爸妈一家人来姑妈这里串门,弟弟都会走路了,不怎么认得她这个姐姐。大概是距离让人亲近,见面时,爸爸妈妈对她还是表现出了关心的。

她下了这个决心,中午放了学,就匆匆忙忙搭上了回市区的公交车,在市郊生活了五六年,桔年对检察院大院已经有点儿陌生了。

回家的路途需要在市中心转车,正赶上下班放学的高峰期,交通不是很顺畅,桔年在后排的座位上发呆。她前面的位置上并排坐着两个穿校服的同龄人,女孩唧唧喳喳说个没完,男孩耳朵里却带着耳塞。

引起桔年注意的是那男孩的衣领,要知道,校服是隔天轮换着穿在身上的,新不到那里去,大多数人的校服近看都是黄黄的。巫雨算是个干净的男孩子,他自己洗衣服,从来不会显得邋遢,可是洗得多了,校服的衣料又不怎么样,就会变得薄而透。

现在桔年前排的男孩的校服,从衣领到全身,是不可思议的雪白,崭新的一般,领沿笔挺,熨烫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桔年开始还咋舌,市里中学的校服质量就是不一样,不过后来她又留心看了看一直锲而不舍跟男孩说话的女生,那女生的校服跟男孩明显是同一款,但色泽和干净的程度是正常的,跟男孩相比打了不止一个折扣。

什么人会在穿校服的时候都这么讲究?在桔年看来,所谓校服,就是要彻底穿到残,穿到作废为止。男孩后脑勺的头发也修剪得短而清爽,耳朵的轮廓很完美,耳垂丰满,相书上说,长这样耳朵的人是很有福的。桔年想着想着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人的命运真的是天注定的吗?

前排的女生实在让人佩服,在没有人配合的情况下,她自己一路自说自话就没有间断,什么叫境界,这就是了。饶是桔年这样发起呆来如老僧入定的人,都不能阻止偶尔的零星片语飘进耳朵。

“哎,我说,你真的不知道信是谁塞到你抽屉的,那字迹到底像谁?会不会是我们班的人,我们班的人谁那么大胆哪。对了,你看到刘艳红的表情没有,她可生气了,好像你是她的财产一样……也好,气死她……”

公共汽车终于靠站了,桔年背好书包站了起来,她本想经过前排男孩身边的时候装作不经意地回头看一眼,纯属好奇,长着那么有福气的耳朵的人,面相究竟会是怎样,会不会像如来佛?

谁知那男孩反倒先她一步起身,跟他身边的女生说了句:“我到了,再见啊。”

看来他们下车的地点是同一站。

检察院家属大院的前门就在公共汽车站往前直走200米处,桔年低着头,边走边想,待会儿见到了爸妈,第一句应该说什么。

大院的保安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批,早就不认识桔年了,自然拦下了她。

“找谁呢,小姑娘。”

“找我爸……哦,找谢茂华。”

桔年老老实实地回答,这时,她居然看见那个“雪白校服”先她几步顺利地经过了门卫亭,听到门卫的问话,那男孩还回头看了一眼,不过转身太快,看不清模样。没想到他也住在这儿,说不定还是爸爸同事的小孩,她离开这个院子太久,新来的人肯定多了去,旧时的同学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门卫放行了,桔年一路走过办公大楼,幼儿园,沿着林荫道一直走。谢茂华前年分得了新的住房,搬离了原来的筒子楼,桔年只来过两次,希望不会走错。

午休时间,林荫道上的人并不多,绕来绕去,“雪白校服”还是走在桔年的正前方。桔年久未回家,又是为了要钱而来,近乡情怯,走得心事重重,脚步犹疑,也无心顾忌别人的面相如何这种闲事了。甚至那男孩回头打量了她几次,她都没有注意。

新职工楼就在眼前,桔年穿过草地,右前方忽然蹿出一个人影,冷不防差点儿把神游的桔年吓得魂魄归天。

“你是谁?你跟着我干吗?”不速之客用质问的口吻说道。

桔年缩了一缩,偷偷环顾四周,没有别人。她才确认自己确实是对方质问的对象。

来人个子比桔年高一个头,校服白得欠揍。桔年终于看清楚了他的五官,不错,天庭饱满,主富而寿;鼻梁挺秀,意志力强而富活力;唇色丰泽,食禄丰裕,能言善辩;眼角微微上挑,命中桃花不断,略显轻狂;下巴略尖,有小性子。总的来说眼前这张脸长得得天独厚,巫雨也是好看的男孩,可眉目间总显得福薄。

桔年还注意到,这男孩左眉上还有一颗小痣,书上怎么说来着,她努力想了想,对了,草里藏珠,主智慧,但他的那颗“珠”长得稍偏了一些,只要再过去一点点,就成了主“淫贱”之象。好险好险!她替“雪白校服”庆幸,没有因为一颗痣毁了一副好皮囊。

她并不知道,她盯着对方看的样子有多诡异。

“你从公共汽车上跟着我到这里干什么,我早就发现你一路上走得鬼鬼祟祟的。看,你看什么看?”

男孩又是一番抢白。

桔年语塞,她一向是个脑子比嘴巴快的人。况且,她总不能告诉对方,我在看你眉毛上那颗差点儿变成“淫贱”的痣。

“支支吾吾的……噢,我明白了!早上我抽屉里那封肉麻的信就是你写的?”男孩恍然大悟,又看了她两眼,充满狐疑和嘲弄,好像在说,你这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可毕竟他还是个小男孩,面对纠缠的爱慕者,理直气壮的同时掩不住有些脸红。

“啊?”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桔年一头雾水。

“你不是我们学校的?大老远就为了这种事?你不觉得无聊吗?”

桔年算是听懂了。“雪白校服”的推理能力和对号入座的本领一等一的强。她说不出什么话来,只给了他一个叹为观止的眼神,游魂似的绕过了他往前“飘”。

“站住,你乱走什么?”

桔年不想跟无谓的人纠缠,只想向爸爸要了报名费就走,返程还需要四十分钟,她下午还要上课。对方在后面越叫她就跑得越快。

一层,两层,三层……到了,爸爸抽签抽中了一个好户型,她掏出了钥匙往锁孔里插,一次不行两次,然后忽然停住了手。看来她是被“雪白校服”吓傻了,自己哪里还有爸妈新家的钥匙,她还当这是以前的筒子楼吗?这旧钥匙早该扔了。

“雪白校服”阴魂不散地跟了上来,脸上的警惕性益盛:“你在别人家门口干什么?”

“我,我回家!”桔年也有些受不了他看贼一样的眼神。

男孩嗤笑出声来:“你回家?那钥匙怎么都插不进去啊?”

“我爸爸就是住在里面。”桔年转身用力地敲门,爸爸妈妈快出来解围吧。

“你就装吧,使劲装!谢叔叔给我爸开车七年,住在我们楼下两年,你是他女儿,她女儿这儿有毛病,已经送去住院了,他现在只有一个领养的儿子。”男孩一边指着自己的脑袋一边说。

女儿?脑子有毛病?住院?

桔年把这几个词串联在一起,慢慢地咬紧了自己的下唇。

爸妈家的门终于慢腾腾地打开了,从午睡中醒来的爸爸半眯着眼睛站在门后。

“谁那么吵啊,咦,是你,桔年?你怎么来了?”

桔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她今天回来是错误的吗?

“桔年!你……不会是谢桔年吧!”男孩惊讶得差点儿没跳起来。

“韩述,你们这是……”谢茂华看向男孩,表情明显缓和了过来,甚至带着一丝讨好,桔年想,假如可以,爸爸大概恨不得叫他“韩少爷”。

原来他是韩述。对了,韩述,她老想不起名字的男孩,幼儿园学前班时桔年还跟他共读过一年。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岂止是刮目,皮都刮掉了几层。当年戴着眼镜又瘦又可笑的小矮人长成了女孩钦慕自信飞扬的翩翩少年,而曾经的白雪公主成了一个跟踪白马王子的痴呆少女。

“爸爸,我能进去说吗?”桔年揪着她的书包背带,很多时候,她都告诉自己,人要学会放过自己,但是,并非每次放开都那么容易。

“谢叔叔,你不是说桔年的脑子有毛病吗?”韩述直言不讳,他仿佛看不到谢茂华的慌张和骤然变色,也许在这个大院里,他从来就不需要看谁的脸色。

桔年不等爸爸回答,直接从爸爸的身躯和门的缝隙里钻进了屋子,临进屋之前,她扭头看了韩述一眼。

那个眼神,让因为自作多情而无比尴尬的韩述觉得,许多年不见的谢桔年面对他时,充满了智商上的优越感。

同类推荐
  • 我的生活与冒险

    我的生活与冒险

    本书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遗失165年后,最新被发现的一部小说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惠特曼甚少有小说创作留世,而此次本书的发现可谓意义重大,震惊文学界。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孤儿白手起家曲折离奇的故事,有点象典型的狄更斯式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惠特曼似乎融入了自己人生的印记。本书也让我们看到,惠特曼的小说写作与诗歌写作以一种我们从未知道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其小说创作的高度与他的诗歌一样展现了无限的广度和深度。
  • 黑贵妇

    黑贵妇

    新生派对举行现场,一位不请自来的女生死在了门口,为她开门的派对主办者会是凶手吗……经营着两家店面的老板娘,每天会限量提供三份甚至不写在菜单上的特别料理——鲭鱼寿司,只有在开店时间迅速杀到才能品尝。原本对于匠仔他们来说,享受这份美餐不是什么难事,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每次到店时都能碰到一位“白贵妇”,总是吃完鲭鱼寿司就走的她,是专门来跟四人组“抢”吃的吗……受邀出席老师的婚宴本是美事一桩,可吹奏乐部的女生们却在婚庆现场偷走了礼金,她们为何如此明目张胆……
  • 婚姻症候群

    婚姻症候群

    作为妇联任命的“公益律师”,姚遥的任务似乎永远是为在婚姻中历尽不幸的女人争取最大的权利。凡是找她的男人女人,她只有一句话:离吧,不要找任何理由凑合。而无论身处怎样的婚姻危机,女人们对姚遥说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我不想离。这是为什么?一个多年不见的心理咨询师同学和一个特殊案件的出现,让姚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姚遥忽然发现,自己的老公——另一个律师庄重正在做着令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是给自己起草一份离婚协议?还是按照心理咨询师说的去做?姚遥突然明白,离婚并不简单,她想起无数女人说过的“我不想离”。这四个字的含义,她终于明白了。
  • 翻案

    翻案

    主编说,要珍惜,詹周氏快90岁了,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媒体人。这算激励还是抚慰?没任何意义。我估计连主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采访她,无非是在哪里翻档案,看到了民国三大奇案,发现这三个案子,百十来号人,好像就詹周氏还活着。盯着民国时期的影印照她突发奇想,如果这周末把我派过去,拍一张她90岁的样子,彩色数码的,贴在她30岁的黑白照片旁边,一定很有趣。可是这对我很无趣,上海到大丰农场来回600公里,主编只批我500块经费,况且两地不通火车,早上一班从人民广场出发的大巴,晃悠到下午才到,晚上就要从那边再折回来。
  • 乞力马扎罗山下(全集)

    乞力马扎罗山下(全集)

    海明威是一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受我国广大学者推崇和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他的《老人与海》为广大教师推荐给学生,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但是海明威早成名是靠他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他以陈述句为主,以精确的描写和简短的对白给读者以直接生动的印象。可以说,自此以后,世界许多现当代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本书精选他有名具代表性的短篇,如《乞力马扎罗的雪》,《大双心河》,《杀手》等,从中可以窥见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全豹。译文全部经过认真校订,力求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贴近原作。
热门推荐
  • 韩少今天单相思

    韩少今天单相思

    “夏七夕,你为什么要离开?”韩纪伦看着再次出现在眼前的女孩。“我,我,要你管!”“呵呵,好的很”最终看到她遇到麻烦,还是忍不住管她。“夏七夕,这次帮你,就算是撇清关系!”“好啊!”我靠,我真是疯了,又多管闲事。“韩少,为什么又帮我?”“……”
  • 礼忏文

    礼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示弱的力量

    示弱的力量

    《示弱的力量》是一本讲述示弱智慧的心灵成长书,书中用成功学和心理学的方式,与迷茫和倔强的年轻人分享示弱的姿态在生活、工作乃至两性情感中所蕴藏的无穷力量。示弱,是一种礼让、尊重和宽容,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用柔韧的姿态对待坚硬的世界。很多时候,坚强往往伴随着粗暴,而降低姿态、有意示弱,却能巧妙地避其锋芒,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示弱,不是软弱可欺,不是退缩不前,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自我贬低,而是从此开始学着放弃本能性的反击,去体谅,去相信。世界之所以那么粗暴,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怎么与它温柔地相处。强者之强,不在于表面有多坚强,而在于能否把粗暴而坚硬的态度化为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容易受伤,不是内心不够坚强,而是表面太过张狂。不必张牙舞爪地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温柔地与世界相处。
  • 如果东京不快乐

    如果东京不快乐

    晋江大神级作家纯白经典短篇集。她最美是在十几岁,在那少年的眼中。他想要看顾她,收藏她,请动诸天神佛来护佑她。走在校园里,悄悄地拉着她的手。眼角眉梢都是笑,根本藏不住。少年情怀总是诗,纯白用清新隽永的文字生动演绎残酷而美妙的青春。夹杂着甜蜜与遗憾的故事,让人遥遥想起,记忆深处那场年华如歌,岁月如刻。
  • Krapp's Last Tape and Other Shorter Plays
  • 九星诛开

    九星诛开

    盘古开天劈地后四圣兽降临一少年的崛起之路开始了
  • 金牌经纪人攻略

    金牌经纪人攻略

    海皇娱乐是华国最大的演艺公司,旗下知名经纪人无数,可若说最强的那一个,那绝对是有着点石成金之名的陆满清,据说只要是被陆满清签下的人,哪怕是快石头,那也一定能成了精。不过,听说陆满清,她只签小鲜肉。加入陆满清麾下条件最是简单,第一要帅,第二要帅,第三还是要帅。知名选秀节目的舞台,主持人:“陆老师,听说只要被您签下的艺人都能大红大紫,是不是您对挑选新人,有着超强的敏锐性呢?”“不不不,只要够帅,红,不是问题。”
  • 怀揣商场混初唐

    怀揣商场混初唐

    我叫李黑,不是李白,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唐初,变成了快要饿死的地主了。还好我随身还带来了一整座商场。摆脱了被饿死的危机后,我决定要成为大唐首富,顺便报答某人的一饭之恩。
  • 女人要学会放弃

    女人要学会放弃

    翻开本书,你会在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中,在富于深刻哲理的讲述中,轻松地学会放弃。同时,在掌握放弃的技巧、把握好放弃时机的过程中,你也会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此时,你或许正在为无法抉择而犹豫不定,或许正在被困境侵扰而焦灼不安,或许正因心灵羁绊而黯然神伤,或许正由于外物得失而懊悔不已……关于这些问题,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和帮助,并伴你顺风远航,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 往生

    往生

    本书为“长江边的古镇”系列之五,是作者2013年夏再度走访三峡淹没区故人故景时所撰写的散文。往生,便是从逝去中生发出新生的过程,它既是逝者的解脱,更是生者的智慧。作者王以培先生的此番创作缘起于母亲的故去,昔日的追忆与当下的哀思化作了对往生的思索。十余年来在长江三峡淹没区的行走、采风,历经若干物是人非之后,激发了他对生命、人生的全新感悟。作品文辞优美、含义隽永,收录的民间歌谣更是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