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6500000002

第2章 商业社会,没人在乎你的自尊

商业社会,没人在乎你的自尊

有一天,我的合作伙伴突然跑来告诉我:“Lydia,我可能要离职了,不过你的项目会有很厉害的同事继续跟进的,你不要担心。另外有什么工作机会帮我推荐一下吧。”

我倒是不太担心我的项目黄了,就是觉得很好笑,我一个业余时间收费给别人做职业规划咨询的,这小家伙也不想着充分压榨一下再跑。工作机会有什么稀奇的,思路对了,路才会越走越顺。

于是我主动请缨,问问她的打算,她一开口就把我雷晕了:“我想去做活动策划。”

我的天,这是什么清奇的思路?活动策划并没有让我看出是什么特别诱人的美差,基本就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干体力活儿加急活儿,功劳小、责任重的一个岗位,这小家伙怎么就好好的想不开呢?当然也有人就是适合做这行,在此不展开,至少对于这个以毫不相干的专业出身,啥经验没有的妹子,这绝对不是一条明路。

我笑笑问:“你为什么要去做活动策划?你知道那是做什么的吗?”她笃定地说就是给企业服务,做年会、季会、团建活动。

我再次晕倒:“这么繁琐没有创造性的工种,会磨灭你的灵气,消磨你的棱角……”

“可是赚得多啊,是我现在的一倍多呢……不瞒你说,我现在的薪水太低了,实在太憋屈,伤自尊,我好歹也是985高校毕业的……”她忙不迭地打断我,一股脑儿地向我倾诉着委屈和烦恼。多么熟悉而无奈的青春烦恼啊!四年前,我不也是这么傻愣愣地彷徨着忧伤着过来的吗?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明白,没有人教,直到我们一次又一次撞得头破血流,独自舔伤,我们才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和我们所接受的“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有光明的未来”的理论大相径庭,我们才终于一夜长大,如涅槃的凤凰。

我放下手中的事,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准备给她讲个长长的故事。

首先,没人有空伤你的自尊。这是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你有核心竞争力,你就多拿钱,你如果只能贡献普通劳动力,那只能是无例外地被压榨。从资本家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非常合理,非常公平。只要他们按照相关法律给你缴纳五险一金,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就无可厚非。毕竟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你之所以接受这个offer,就是因为当初没有更好的offer。这和你是海归还是文盲没有关系,老板只关心你出售的劳动能不能让他赚到钱。

伤你自尊的是你自己,是你觉得自己努力学习获得了很好的学历,却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薪水和社会地位,你觉得这是不应该的。然而,这两者间,原本就没有必然逻辑关系,尤其是在你的工作和你所学并不完全对口的情况下。就好像你今天穿着一件阿玛尼喷着香水踩着Jimmy Choo来上班,老板也没义务因此给你多付一倍的薪水,当然你打扮得精致些,大家都会更乐意与你一起工作和合作。

其次,如果不看钱的话,你喜欢你现在所处的行业吗?你喜欢你想要去的行业吗?如果还不至于揭不开锅,毕业的头三年,钱真的没那么重要。说起来是翻倍,也就多个两三千的事儿,两三千,还不够你买个机票出国玩儿的,它并没有彻底改变你的财务状况。

当然,我是外人,我可以说这话,因为真的是站在你的利益角度为你着想而提出的建议。如果老板这么说,很大程度上是为自己的压榨找理由,那是听不得的。分清楚对方说话的出发点,也很重要。

小家伙有些被打动了,懦懦地问我:“那我熬一熬两三年后能去大公司吗?”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误区。我有些激动地大声说道:“熬的不是时间,时间你熬个五年八年都没有用,熬的是你的资历和你的项目经验,有的人只用一年,有的人十年也一事无成。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没法为你负责。再说大公司也不是一味地就适合你。你现在脑子里一团糨糊,实在不适合做任何决定,搞不好从一个坑跳去另一个坑,最后回过头看,肠子都悔青了。”

首先,如果你现在的困扰仅仅是薪水,你要搞明白为什么薪水低,整个行业的标准是什么,你是不是达到平均线了,如果明显低于行业标准,那么就去直接向老板争取,争取不到再走也不迟。

另外你才毕业一年,你为老板创造了多少价值和收入呢?你们的项目周期较长,一年后才能出成果,可是你要知道,一年的周期,算是非常短的了。多少游戏公司研发两三年,一款游戏就是上不了线;多少人写了大几十万的免费文字,就是红不了;多少人创业七八年,也没一个成气候的。毕业的头三年,可以说有大把的试错成本,随便你浪费,只要你做的是自己喜欢并且觉得有希望的事业。

当你想要跳槽的时候,除了看公司大小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能否拿到核心岗位和核心资源。你一个还不成气候的毕业生,是很难担当要职的,多半是在打杂、学习、培养,可能一年过去还在边缘部门毫无成长。除非你是校招的“阿里星”这种,以及作为管培生进去。否则,哪怕你在大公司混了三五年,出来也没有多少竞争力,别人一听你没有多少成功的项目经验,一样看不上你,到那个时候,你又怎么办呢?很快就会有更便宜、更听话的应届生来顶替你了哟。

你现在的工作虽然薪水不高,公司不大不正规,各方面还很坑爹,但是如果这个事业本身是蓬勃发展的,你手上有这么多有潜力成功的项目,你就这么拱手送人了,不可惜吗?任何公司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呀,你不在这个低谷期埋伏进去卡位,想等人家功成名就了摘桃子,可能吗?当然,既然是创业公司,股份和期权去要一点是有必要的,不管是展露给老板你要和他一起奋斗的决心,还是试探老板对你的认可度,不管最后能兑现多少利益,起码这是一个态度。

在你还弱小的时候,换一家公司一样欺负你,不是在薪水上欺负你,就是在工作量上欺负你。活动策划为什么起薪高?因为苦啊,你个傻孩子。

你现在的行业是整个生态链条里的上游,所以你可以较早地介入,去谈很好的项目,握在手里。如果你选择切入中游和下游,你不见得就能接触到优质项目,谁都不傻,有好坑都自己或自己人占着了,凭啥让给你?这样到你手里的都是一些烂尾项目,你确定你会为了那多出来的千把块做这种没有希望只消耗青春的事情吗?

你现在还很年轻,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好男朋友,另外男朋友有没有可能分手。你需要一个敞口型的工作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很多工种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只需要和自己的老板沟通,到了后期,这种纯技术性的工种就会出现资源短板的大缺陷,连对象都不好找。你要趁着年轻多积累资源,多认识人,带着资源跳槽才有可能拿得到好位置、好项目,这也才是能给你积累长尾效应的核心竞争力。

你还没有积攒出来自己的代表作和项目经验,想要更多的薪水,唯有赚辛苦钱。而辛苦钱除了跳槽以外,完全有别的路子可以解决,比如下班之后做写手给人写稿,学设计给人作图,学珠宝设计做首饰,开个微店或者淘宝店,找好货源卖东西等。只要你勤奋、肯学、肯吃苦,有的是辛苦钱可以赚,当然我不认为这是最优选择,但是为了避免让你觉得我何不食肉糜,我也不阻拦。

我不建议大部分应届生一毕业就去小公司,除非以下三种可能:

1.实在找不到其他工作了,那么有聊胜于无,先工作着,步入社会,不要在家闲着。

2.行业在飞速蓬勃发展期,公司有巨大潜力在短时间内飞起,这个一般学生看不出来,以我对你目前的行业和公司的了解,我的判断是有机会。

3.如果创业公司的老板在业内还算出名,那么你的经历可以约等于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我有个朋友是锤子手机出来的,找工作非常吃香,因为大家都觉得能在老罗手底下存活是非常考验人的,基本上别的困难都不是事儿了。

回到活动策划,你以为多给你几千块就是尊重你的学历了?我告诉你,屁嘞!他们只是看重你吃苦耐劳的年轻体力而已,和你的学历毫无关系。当你积攒几年工作经验以后,月薪大概到一两万的时候,你告诉我,老板为什么不去雇佣更年轻更有朝气的年轻人呢?这份薪水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你怀孕生子,需要顾家但又要面对出差的时候,毫无商量,就是不能胜任,你除了走人别无他选,否则整个项目进度都会被你耽误,这个责任你担不起,你也不会想担的。

我知道在北京,你现在的薪水可能连生存都困难,没有年假,没有休息,很辛苦,但是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呀。我刚毕业那会儿做老师,只有春节休息了几天,平时都是全年无休,每天从早上七点上课到晚上九点,周末还要去补习班和带家教。

刚毕业的前三年,激进点说,我认为没有人权可谈。

那时候做家教,一个小时150块,已经很高了。中秋节、端午节我都没放过完整的假期。我父母特别不理解,问我你缺这150块钱吗?搞得我们家穷得揭不开锅似的,这么拼干吗?但当时我是一门心思要做老师的,在我眼里,这不是150块钱的事,我在赚口碑,我需要抓住这个生源,希望他在我手上能考上名校,辅导的竞赛能拿到好名次。而这个家长不是仅仅贡献150块钱给我,他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家长关系网,可以为我带来更多的生源和名气,当我积攒得足够多的时候,我就可以开辅导班啦。

这个动力支撑着我,大雪天也好,三十八度高温的南京暑假也好,都要坚持出门上课。所以我希望你也能抱着这样的眼光去选择工作,你现在不是在为了几千块而工作,你是在为了抢夺和争取这么多优质项目的机会而工作。而这个项目最好能诱人到哪怕没有工资付给你,你也愿意倒贴三千块给老板拿下的地步。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就说明你是真正地认可你这个行业、你这个事业,那么当你在遭受一些委屈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值一提了。

去大公司混个两三年,这对于所谓换工作时看的工作背景毫无作用,做人事的都是人精,你做没做过实事儿,一眼就能看出来,到那个时候你剩下些什么呢?除了一年一度的旅游年假、虚高的光环,你一无所有,只剩年龄。

这些年,我遇到好多个曾经错过我的人,有面试官,有相亲对象,有前领导。有的人对我说,Lydia,你这些年变化居然这么大,早知道当初就不放走你了。言语间满满的酸劲儿。

我笑了笑,自尊是什么,好像我和对方都想不起来了。

丛林社会留给优等生的残酷陷阱

在开始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前提——什么叫优等生,什么是成功。相信大部分人眼中的优等生是那种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是品学兼优,985、211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的佼佼者。他们轻轻松松,人生如开挂,或者继续做学术研究,或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闯出一片天,获得世人眼中配得上他们学历的成功。但是,优等生必然人生开挂吗?优等生必然成功,耀眼夺目吗?事实是,更多的优等生毕业后没有继续做学术研究,没有选择体制,而是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并没有获得学历上的竞争优势,也没有再成为杰出的人才(优秀的创业者—500强外企中高层及其他特殊人才)。此篇文章讨论的就是这样一群人。

我不是说这样平静的生活不好,但是我觉得它本可以更好。

我的朋友是真学霸,在麻将桌旁写作业长大,从来不上任何补习班,高考那几天都在打游戏,在山东这样一个高考大省排名前0.1%,属于天才型选手。念书阶段没遭遇过什么挫折,人生是Easy模式。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去了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开头三年的人生应该是所有年轻人都羡慕得要死的状态,打游戏是日常,市面上所有游戏都要试玩一遍,写写文档,做做方案,开开会,回家后继续打游戏,游戏上线之前也没有什么紧急任务需要加班。一年有个小几十万,福利优渥且齐全,住的地方离公司只有五分钟路程,真正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结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端游项目全部被砍,只留下他这一个最有前途的核心项目,他觉得自己很幸运,继续高枕无忧。我建议他要不要和几个朋友业余做个手游或者页游,攒个独立作品出来,他给我的回答是:“手游太Low了,看不上。”

终于,最后一轮裁员,连负责裁员的人事都被裁了的情况下,他终于拿着N+X的补偿金走了。但这时,市场上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大多游戏工作室都在缩招,而且全部做手游。他的端游经验毫无优势,但是名校学历的红利还在,所以猎头的橄榄枝和面试机会不断抛向他,他依然信心满满。

然而梦寐以求的知名游戏公司的面试,他止步在最后一轮。他和我复述面试对话的时候,很懊恼,说自己没提前准备好,有些问题没答上来,最后归结于自己运气不好,做过的项目市场不认了。我摇摇头。典型的学生思维,或者说所谓的优等生思维,到了今天依然有些单纯和天真。

或者说,这是Book smart败在Street smart的一种典型案例。

首先,面试只是业务方判断候选人的业务能力、性格和气质能否和岗位相匹配的一种沟通过程。他们有些问题并不是真的很想知道答案,比如“你爱看什么书”“你觉得某两款游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哪怕你的回答并不是面试官预期想听到的,也不要紧,只要你的回答过程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能体现个人特色,展现你的一技之长,就很好了。

其次,面试官也不见得就有多厉害,他们的认知也有盲点,很多业务人员沉浸在本公司的事务上,对外界也知之甚少。你作为候选人,完全可以在回答问题之后,引导对方到自己熟悉而健谈的领域来,反客为主,态度上谦虚,谈吐上压制。面试官大多都会欢迎一些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自己的业务团队,而不仅仅选在他们原有的认知领域里能做到九十分的螺丝钉。

学校里的一张试卷,题目是什么,你就要答什么,不然就是答非所问。老师知道什么,就会考你什么。社会上可不是这样,社会需要的是主动创新型人才,“超越”才是永恒的需求。

除此以外,过去看似顺风顺水的生活,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所有的大型公司,无一例外都有些臃肿,人浮于事,跟国企并无二致,但以公务员的状态在私企里生活,就是在谋杀自己的青春。想想诺基亚倒台后,那些失去竞争力的塞班程序员,是不是一如当年粮站、邮局、供销社里的高薪白领?优等生们都在被动地等待老师/老板布置作业,他们能满分完成,却没有意识到,老板可能是错的,公司甚至于行业都可能会输。没有危机意识,不做两手准备,没有突出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

在清闲的工作状态之下,不对市场保持敬畏、多学习一些硬技能,或者储备一些软资源、刷新一下知识库,难道等去了一个繁忙到每天凌晨下班的公司再做吗?

朋友终于意识到问题,准备着手改变的时候,我立刻汪峰老师上身,问他:“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他想了一会儿说:“没有。我就想安安心心地工作、生活,也不想发财,除了打游戏以外没有其他特别的爱好了,赚的钱也够生活,这样的状态就挺好的。”

可是社会不像学校,你不想改变的生活轨迹,社会会逼着你改变。就像游戏每通过一关,难度都会加大,需要的能力会更强,如果你的学习速度没有跟上,必然会止步不前。而整个行业、整个人生没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参考书目,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如星辰大海般无穷无尽,没有毕业,没有突击过关的可能,每一天都在厮杀。

为什么三五年后,同一个班里毕业的人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原来只有一百分的卷子,你们都在九十分,相差不过一点点,然而社会的考卷可能是一座金矿,你以为挖一袋就够了,他召集了四十大盗开着大货车来拉。不在一个赛道上,规则都不一样,你拿什么赢呢?

没有人会再像上学时那样,仅靠工作时间内的学习和经验就可以顺利通关了,你的行业经验、人脉,阅读的行业严肃报告,独立制作的项目,都在不停地扩大你的能力半径。当主业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要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将工作以外的能力调动出来续命。

腾讯从QQ到QQ秀、QQ空间,到网游,再到微信,全都是边缘部门做出来的,也都是高管们原本不看好的,没有人知道公司运转的正确方向在哪里,都是不停地试错,保持警惕,拥抱变化,及时掉头。个人亦是如此,没有可以高枕无忧的行业和工种,今日的懒惰,日后必然十倍补偿回来。

聊到这里,我朋友已经比较燃了,他丢给我一句让我更加崩溃的话:“你说得对,我这就去买点××证的书,考个证,充个电。”

我目瞪口呆,老娘费这么老半天劲,你就是准备去看书考证?这不是我大学时最爱干的事儿吗?那时候不了解社会,没有明确的目标,证多不压身。现在不一样了,又不是初级岗位的人,你有啥证都不管用啊,能带来业绩才是根本。

他很茫然地问我,那现在该做啥呢?我摆摆手,你们工科生的事情我哪里知道。但是我可以带你去找一些行业大佬吃吃饭,跟他们交流一下,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要什么,他们的事业状态是不是你想要的。你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标杆,细化到具体的岗位和具体的人身上,你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他有点抵触,他说我不想听人生大道理,我就想去一个靠谱的公司做靠谱的项目,我知道该怎么做。我哈哈大笑:“这不就和‘我去清华北大就会好好念书了’一样的逻辑吗?”这世上,哪来现成的靠谱项目等着你来落座,哪来的明星游戏只差你临门一脚,都是掠夺、厮杀,夹缝里求生存拼出来的,都是绝处逢生、破釜沉舟。一个靠谱的项目里的人傻吗?都那么靠谱了会有人放弃这个坑再招新人吗?你要做的就是去一个“合格”的公司,去一个“勉强看得上”的项目,化腐朽为神奇也好,吸取精华自己默默成长也罢,这多出项目以外的价值才属于你个人的溢价。否则你在一个天才团队里,外界也只会归咎于你运气好、平台好,你个人的能力并没有被凸显和认可。

我也曾经被公司坑过,招我进来的是行业内鼎鼎有名的大佬,空降之后要自己招兵买马组团队,做的是全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当我信心满满地进去之后,就因为各种高层换血,业务调整,融资并购,将我分配到一个业务非常寡淡的部门里,连招我的老大也跑路了。我定定神,很快就找到当前业务里我的知识盲区,如饥似渴地吸收和学习,也梳理了一下我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做了简单的适配,和团队共同开发了一个新的项目,在类似的业务部门人事变动后,顺利地顶替上去,捡起曾经的明星项目。在等待的调整期和动荡期,我写了两本书,将自己的职场经验做了更系统的整理和补充,提升个人的影响力。两条腿走路,未来怎样的趋势我都不怕。

而这种危机意识,优等生没有,他们太顺利了,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作业不写都没关系,反正永远第一,校长、老师都会为他们开道让路。他们不需要自己谋发展、求生存,这也正是二十年的求学生涯给他们带来的最大陷阱。

但事实上,拿个部门优秀员工的奖励和独立创业的小老板的收益,根本就不是一个段位。赛道多元化了,睁开你的眼睛,赶紧先看清楚游戏规则再说吧。

势均力敌才有交易和爱情

以前有个室友,是白富美,各式各样的纨绔子弟都见过。最后被一个穷小子文艺青年追到手,穷小子人虽然穷,但是品位不错,长得帅也会打扮,甜言蜜语情书吉他一套套的,白富美很快就沦陷得无法自拔,她每天都满面春风地犯花痴:“Lydia,你知道什么是真爱吗?我觉得这就是真爱,不沾染一丁点物质,太美好了,像童话一样!”

于是白富美决定回去向父母摊牌,两人正式谈恋爱,讨论白富美的爹能不能培养一下穷小子,将来做个接班人什么的。临上门之前,白富美叮嘱穷小子:“你记得要向我爸好好表忠心,说你有多爱我会对我很好,你家房子会写我的名字,钱都交给我……”

话音未落,穷小子突然惊恐地打断她:“啊?那是我家唯一的房子,我妈肯定不能答应写你名字,万一咱们将来分手了,你把房子分走,我家怎么办啊?”

白富美一听就蒙了,强忍着不爽解释道:“你放心吧,我不会要你的房子和钱,我家有的是房子,但是你都不表示一下,我爸爸怎么能信你会对我好呢?”

穷小子还是皱着眉头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嘟囔:“做不到怎么能撒谎呢?万一你爸当真了呢?”

白富美即刻暴走,取消了这趟回家之旅,不久他们俩就彻底分手了。白富美失恋了,一整个学期每天以泪洗面,有时候骂骂人家奇葩,有时候又喃喃地倾诉想他,想听他弹吉他唱歌。我们看她难受,劝她要不复合算了,她死命摇摇头:“无法沟通,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他就捂着他们家那一亩三分田当个宝,根本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人穷志就短,烂泥扶不上墙。”

我们讲究门当户对的爱情,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能强强联合,更多的是因为两个人只有背景相似、三观相合,才有酝酿情愫的土壤。泰坦尼克号的爱情之所以旷世唯美,是因为它在还没一地鸡毛前就夭折了。不然你能想象Jack在Rose的豪华闺房里一个惯性吐痰的时候,Rose还能若无其事地陪着啐一口的画面吗?

商场上也是这样,抱着占便宜和单方面索取的心态永远无法达成一致,在商务洽谈时,对方经常对我提出想要某网站负责人联系方式之类的需求,说想和那边洽谈业务,我说他们网站上有商务合作联系邮箱,你按那里写的方式递交需求就好了,对方往往一听就没了兴趣:“哎呀,我想着有熟人走个后门多方便啊。”听到这里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将他拉入黑名单,一个不懂得尊重商业规律、不尊重合作伙伴时间精力、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习惯消耗人情的行为模式的人,一定会让我和我的朋友不舒服,这种事,不能揽。

你的项目再有价值、再厉害,也得是对方认可的情况下。你本身不够有名,没有人来主动找你洽谈,这本身就说明你在社会资源中是处于弱势的那一方,弱势的一方是没有和强势的一方平等对话的权利的。你只能申请、争取,以期获得对方的慧眼识金。当然人和人之间有缘分和感情的话是会有破例情况出现的,但这是恩情,不是义务,你没有资格提出要求,没有人该天生对你抱有善意和热情。如果项目本身是完美匹配甲乙方需求的,作为中间人自然会有成人之美的动力,临门一脚落个美名。否则前路曲折,寻求他人过度的支持只能是异想天开。

就像一个追求姑娘的小伙子,满口都是:“我是真心爱你的,你为什么不考虑我一下呢?”却完全想不到姑娘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自己能不能满足她,能不能给予她。爱情和交易,本质都是共赢的交换,有些是纯物质,有些是纯感情,有些物质和感情掺和在一起,有个均衡的配比,却从来都没有单边交易。

有的人觉得我富有,我强大,我愿意帮助弱小的人,但是,往往最后就会像我开头的白富美室友一样,落得一个哑巴吃黄连的后果。更有“请神容易送神难”“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等民间血泪做参考。

有个老掉牙的笑话,有个人经常给路边的乞丐十块钱,过一段时间只给他五块钱了,又过一段时间只给两块钱。乞丐实在忍不住了问他:“请问先生,为什么你给我的钱越来越少了?”这人回答道:“兄弟,我原来是个单身汉还挺富裕,后来我讨了个老婆,手头开始紧张,前不久我老婆生了孩子,我还得给孩子买奶粉呢,所以只能少给你点啦。”乞丐听到这里很愤怒,大声嚷道:“你怎么能用我的钱养你的老婆孩子呢?”

这个讽刺幽默故事我记了十几年,小时候觉得不可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充满寓意。到了今天,除非是举手之劳,我越来越谨慎对待认真帮助别人直接解决一件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愿意告诉他路径和方法。如果他没有能力和毅力自己执行,那么除非他花钱雇佣我,否则我不愿意耗费自己的精力在伸手党身上。也许一些被我拒绝的人心里会记恨我的现实和功利,可是我自己很清楚,我宁愿将这个时间精力投射给自己或者更值得帮助的人身上,我问心无愧。

有的朋友会有一段时间经济拮据,我如果想帮他渡过难关,我会转给他一点钱,告诉他我需要助理,让他帮我打理一些琐事,人工费从这个钱里慢慢划。出来聚餐该AA的时候我依然会让他交钱,因为我不希望因为彼此都模糊不清的需求和想法伤害了友情。让对方用劳动来换取报酬,人情往来与劳动报酬划分开来,对方才会明白善意有界限和距离。他也才能更珍惜,而不会背负过多心理压力。

人和人之间一直存在着感情利益守恒定律,多想想你们之间的交往是不是平等的。如果你在初始少费了点心思,那么你一定会在收拾烂摊子时精疲力竭。

有人也许会觉得很沮丧,寻求帮助的时候谁都是弱势方,那照这么说都没办法借力打力了吗?记住,再牛的人也有需求和弱点,多用点心,你自然会找到撬动杠杆的支点。比如一个在制造业功成名就的大佬,可能身价上亿,但是他想向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就会需要我去帮他做基本的概念科普,这个时候我们就暂时平等了。同样,律师、医生、老师等一切具有普世技能的人,只要在本专业上出类拔萃,都会因为自己的职业技能获得一些珍贵的社会资源。

如果你没有这类高门槛技能,那么你想一下你能贩卖的有哪些软技能呢?你是不是特别会说话、会来事儿,能帮别人出去谈合作,炒热饭局气氛;你是不是对某一领域,如电影、足球、美妆、动漫、汽配等,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有些钻研,能获得一些与别人不对称的信息,而这也是你有所求的那个人所需要的;你能不能先给自己一个社会标签,比如网红、作家、××项目负责人、脱口秀达人等,让别人对你能迅速有个直观认知和辨识度,对你的潜在价值有所期待,再去开口寻求帮助。如果你觉得“哎呀,这实在太功利了”。亲爱的,如果你不先功利地寻求他人的价值,你现在应该在游山玩水,采菊东篱下呢。

这世上成功的人这么多,没有一个是因为会占便宜。只有平衡和有趣才是永恒,我不愿意欠你的,我也不愿意你欠我的,没有互相亏欠,就不会有埋怨、失望、愤怒、忧愁、不平等诸多情绪,我们就能更专注于我们的内心,去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我们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愿能心安理得地离开。而所有的传奇,都源自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别拿人情世故不当知识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工科男生,我很喜欢和他们交往,他们单纯、直率、热心、聪明又上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两个人一言不合就分道扬镳的事件发生之后,我开始反复思考大家的误会和隔阂发生在哪里。

他们一致的指责口径都是:“这个人太功利了!她怎么能告诉我们,我们要多去结识贵人、多去社交和人家吃饭呢?我们有自己的双手,连老板的眼色都不用看,有人求着我们改bug(漏洞),你认识一堆人有什么用?这个世界还不是拿实力说话的!整天熬毒鸡汤、吹牛,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们看不上!”

而他们往往是看到了只言片语就群情激昂,抓住一点漏洞就义愤填膺,真正的钻营之技,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大多数鸡汤所建议的,无非是讨喜一点,机灵一点,在自己吃饭的硬本事之外,能够产生一种所有人都想来帮你的暗能量,俗话说叫“有家教,会来事儿”。

技多不压身,光会写代码做个极客是很好,也没必要对人文科学充满不屑。如果科技可以让这个世界进步,变得更美好,一个人格魅力爆表的人,一样可以。即使周杰伦在音乐上已经是跨时代的巨匠,如果在人品上能让知乎、天涯的评论高度统一地交相称赞,不更令人敬佩吗?

崇尚科学、知识、“干货”没什么问题,但是也别把社会学、人情世故不当回事。傅里叶变换是知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很牛,孔孟之道更牛,你能让阿法狗创造人工智能的神话,他能在饭桌上让所有大佬如沐春风,没必要厚此薄彼。人的一生是由多种因素铸成的,两者都很重要,两者都值得学习,讽刺别人谄媚的,不过是自己懒惰,只愿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何不学会让自己尊敬的人甘之如饴地倾囊相授,给予别人一个好为人师的契机,前提是你也得配得起。

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人类文明的场景发生了变迁。于是我们小时候被父母教育的基本礼仪,到了新场景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知乎或者微博给人发私信请教问题的时候,尽管很多答主都很友好地尽力回答,那作为索取方,有没有想过最起码关注下对方,给他的答案点个赞?你是否在提问之前做了基本的功课,已经搜索出基本常识,对答主擅长的领域有所了解,提一个刚刚好在别人能力范围之内并且举手之劳就能回答的问题呢?

我反问和追问过不少提一个宏大命题的人,为什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类似于你教教我怎么才能考上清华北大,刨根问底一番之后他们都有点惭愧地说,因为我偷懒了。

是,你提问都可以偷懒,对回答者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别人为什么要花费时间精力认真对你呢?

还遇到过朋友在群里嚷嚷:“谁有×××(某著名投资人)电话?”正巧我有,但是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十分不舒服,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要个微信或者邮箱先发送一下请求试试?我给了你电话,如果别人并不想接怎么办,我岂不是得罪人了。

他一脸惊讶,微信和邮箱多慢啊,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看到,效率太低了,电话一分钟就说完了。

我问他,这些著名投资人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需求,为什么一定要接你的电话呢?你是一分钟把事儿说完了,对你来说一分钟很短,那么别人也跟你一样吗?说不定对他来说一分钟就是几十万上下,耽误人家多少精力呢?

我有个朋友想找个知名公司谈合作,请我介绍某公司的员工帮他牵一下线,征得人家同意后我将名片推给了他。结果他加了人家之后好几天啥也没说,连个基本的自我介绍也没有,突然在某个周日凌晨一点多,噼里啪啦发了好多段语音,意思是希望对方周二的时候带他参观一下公司,把我朋友从睡梦中惊醒,非常无语,冷冷拒绝了他。回头把我说了一顿:“这样的人我要是引荐给老板,这么不礼貌,不顾深夜打扰不说,也不谈任何好处,好歹你说出来吃个饭套个近乎,再给我提需求我也舒服点,不然我根本不认识你,凭啥帮你?这样不懂事的人,老板回头觉得我不靠谱,以后我还怎么再给别的朋友拉资源?”

我把这个例子讲给要电话的那个朋友,他也连连点头说,大半夜,太不像话了。我反问他:“那你怎么知道你打电话给这个投资人的时候,就不是打扰人家呢?也许人家在开会,在休息,你一样可能是在骚扰,最后人家恼了,断了任何想和你合作的可能啊。”

有人会问,发语音怎么了?他睡觉时调成静音不就不会被打扰了吗?首先语音和文字不一样,文字可以扫一眼一目十行,收听语音的时候,别人做不了任何事只能听你说话,除非有一定的必要性,比如两人已经在进行认真交谈的时候或者关系特别熟,你拿捏好分寸的情况下,否则就是在省自己的事,浪费别人的时间。其次别人睡觉时调了静音,不是你打扰别人的理由。没有人应该怎样,当你任性自私地为人处世,自然会碰一鼻子灰,得到不好的反馈。

新的时代场景下,不要说没人告诉过你这些规矩所以你不知道。古往今来,所有的行为礼仪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以己度人”,懂得克制、谦逊、换位思考,一定会在任何未经历过的场景下都随机应变,总是充满绅士风度。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会看到别人趋炎附势,谄媚阿谀;有的人却会看到别人识人有方,嘴甜心诚,长袖善舞地整合资源,而不是只会死板地埋头做事,选错了船,再努力地划桨也很难乘风破浪。看得透别人虚伪的人,化为了互联网上的“喷子”骂一骂;看得见别人精明的人,早就学到手变成了自己的暗能量。

做个攒局人,三倍提高你的职场竞争力

因为机缘巧合,我作为受邀演讲嘉宾,第一次参加了TEDxZhuhai的活动,民间组织的力量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震撼。

TED作为全球知名的公益演讲,成立于1984年,奉行“Ideas worth spreading”(值得传播的创意)的理念,每年邀请社会各界杰出人士举办一次极高质量的大会,要求每位嘉宾在18分钟内陈述自己的观点、经验和见解。这些演讲嘉宾包括了比尔·盖茨、克林顿、杨澜等知名公众人物。

2009年开始,TED开始接受申请执照的方式,交由世界各地的TED粉丝独立组织和运营具有当地特色的TEDx大会,门票和经费以及内容都会受到总部的监控和审核。虽然质量无法和TED年会相提并论,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也总能从国内的TEDx的各个分支组织里,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演讲内容和广为流传引领舆论的视频。

贺嘉是TEDxZhuhai牌照的拥有者,从我的角度看到的贺嘉,在待人接物、组织能力、演讲水平、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明显超出绝大多数工科背景的程序员一大截。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坚持做这样一场劳心劳力非营利性质的大会。当单凭自己的技能无法杀出重围的时候,跳出来做个攒局人,是一条可以学习和复制的捷径。

第一,获得牌照,举办大会,约等于有一项自己的事业,可操控和覆盖的范围远远大于日常工作的权力半径。邀请嘉宾、洽谈赞助、联系媒体、招募志愿者、选择供应商、和观众互动接触,每一个环节背后都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予机遇和缘分一片生长的土壤,这是考验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很多人苦恼的地方在于自己怀才不遇,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那么何不考虑自己创造一个机会出来呢?

第二,运营这样一个顶着牌匾的活动,是有一定压力的。在压力和规则之下,无论是对于运营者本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还是通过监测嘉宾的表现收获启发、切身学习,都要比日常琐碎的重复性劳动要有含金量得多。

他们交给我的记录表非常详细,有细节。我在参与策划和组织其他的线下活动中,尽管运营人员也会紧盯嘉宾的PPT质量,但是如此规范细节的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流程不论是对于大会本身、嘉宾个人,还是运营者自己都是有极大意义的复盘材料。

任何一个演讲者技能点的全面性,都比不过一个久经沙场的面试官。

第三,技能的特殊性和个人品牌,是职场上最吃香的竞争力。

我在《没有门槛的事情,不如不做》一文里表达过这个观点,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较少人做的,并且有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和长尾效应的事情来做,它会成为你简历中的里程碑。贺嘉自己也说,通过举办TED x Zhuhai这样的活动,收获了各种职业机会,包括现在的腾讯云布道师的工作,这份工作在国内较少听到,但是在硅谷技术圈内较为盛行。它不仅仅在薪水上要超过一般程序员一大截,在行业地位上也远超后者。毕竟你影响的是你写的代码,他们影响的是无数像你一样写代码的人,谁的影响力更大,一目了然。

第四,对活动策划和执行本身的技能来说,它具备更残酷的市场筛选机制。普通的互联网公司办活动,要么是免费性质的,花着公司的钱,要么自己人搭台唱戏,要么找会展公司执行,来参加的人也不会太挑剔,也没有明显的对比,毕竟个体活动的目的性和组织形式差异较大。而TEDx这种同类大会在全球都有,类似分舵一样的存在,使得平级组织之间非常容易比对,而且门票的售卖也直接显著地反映了策展人的推广能力,加上视频后期会在互联网上传播和留存,质量和人气都是真刀真枪的近身肉搏,如果质量严重不合格还会有牌照被收回的可能性。哪个更考验人专业的活动策划能力,显而易见。

第五,通过活动连接的每一个嘉宾,都是绝佳的学习榜样。晚宴后安排了第一次彩排,坐我邻桌的是FT中文网的副总裁,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她有些焦虑地说:“哎呀,怎么还不赶紧彩排呀,我还想一会儿出去跑个步呢。”那一刻我惊呆了,在这样一个舟车劳顿的时候还能有心思锻炼,旅行箱里还记得带双跑鞋,顿时脸红地看了看自己的肚腩,不好意思搭腔。彩排过后有的嘉宾改PPT改到半夜两点发到微信群里,早上醒来我仔细一看,整个排版和布局都在精益求精,这种近身的刺激让我一个上午憋出两个“新包袱”加到了演讲里,避免输人太多。这些平时的大忙人,即使认识也大多是泛泛之交,但能在活动合作的过程中近距离地体会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作为活动组织者,必然是受益最深的一个。

其实类似的案例有很多,攒局算是一个高阶的技能了,初级阶段的是交际花和掮客。但是交际花只能保证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或者性格优势,获取到一些便利和社会资源,但是撑死了只能到达占点小便宜、找个工作的地步,而且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掮客呢,也大多是辛苦的体力活,比如猎头和销售,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很难量产,形成长久的事业。而攒局者能够使场内的几十人、几百人彼此之间都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效应,影响力的量级是以次方形式递增的,且作为平台搭建者能够真正地沉淀出一份事业,再经过合理的分工协调,就能够将一个小的规模扩展到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里。众筹咖啡馆、自媒体联盟、××商学院都是当代攒局者的标杆案例。

我自己也在玩儿知乎的初期就开始搭建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很多人不明白我的意图,因为微信群的建立和管理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还很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我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其实最初的想法就是我一个人没办法和陌生的网友们一一聊天认识,于是我把看起来跟我最气味相投的人聚到一起,我就可以一对多地认识他们,他们彼此之间也能互相密集地碰撞思维。等到这个池子积累大了,它就变成了一个小生态,有律师、医生、程序员、公务员、交易员、教师、互联网各个公司各个岗位的从业者,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跨界的脑暴小团体,互相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对方的生活,从线上迁移到线下的各个群聚会面。他们的交流让我可以最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和路径,在瓶颈处能够获得至关重要的点拨和启发。

正因此我也才能够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洞察这个行业的全貌、潮流和风向的变更,以及执行人员在工作中受到的掣肘和期待的愿景。而这些,都是我网感和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来源。这并不难做到,只要你拥有一颗服务大家的热心,任何人都可以开始尝试将自己家的客厅变成朋友们交流的大本营。

做个攒局人,而不要做个旁观者。这个时代,只有掌握主动权的人,才有未来。

面试如相亲,逮着机会就秀肌肉

我朋友桃子是个学霸,毕业后一直在知名企业做着基础职位。但是三四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突出的业绩,没有带过团队,就是安身立命的状态。不料企业高层人事变动大换血的时候,因为她不是任何一个领导的亲信,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就被迫领着补偿金走人了。她来找我聊未来规划时,正巧有个外地公司的业务负责人给她打来面试电话,听筒声音很大,围观全过程的我,一边听,一边动笔记下了满满一页纸的槽点交给她。

面试官:你好,我这里是××××,收到你的简历,很感兴趣,想和你详细沟通了解一下,你能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桃子:我叫桃子,毕业于××,之前的工作经历是××××,现在负责的是××××……(省略简历上的一些基础信息)。

面试官:请问你过去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说一件你觉得最引以为豪的工作成果。

桃子:(有些艰难……)我主要做的是一些日常的维护工作,完成老板交代的需求,支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公司级年度项目一直都没有上线,所以我只能尽快地找出问题,并且努力推进它。我负责的几个模块,几乎没有被别的部门投诉过。

面试官:好吧,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没有投诉这样的结果呢?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化解,以至于不会被投诉呢?

桃子:(内心:因为老娘优秀啊,就很容易做到啊!)因为我性格比较好,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去主动地寻求对方的支持和谅解。在公司里人缘不错,团结同事。而且我是比较负责任的人,项目推进到我这里的时候我都是第一时间处理和响应,不会耽误别的部门的协作。

面试官:好的,那你对我们这里的业务有了解吗?你准备怎么做好它?

桃子:有一点了解,入职后我会迅速搜集各方面的需求,理解公司的战略和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计划。我相信以我专业负责的工作素养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我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前期也能避开很多雷区,减少你们的试错成本。

面试官:好的,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桃子:你们这个业务的前景是什么?

面试官(有些艰难地)描述了一番。

然后双方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的桃子呆呆地望着我,忘记了回避,此时的气氛有点微妙,尴尬的我把僵硬的脸揉了揉。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面试,我让桃子做好心理准备,既然来找我就是聊工作,那我就给予一些更切实的建议。

批斗会就开始了。

首先,对方会打电话来,说明桃子的简历已经过了基本的门槛,不论是学历,还是工作经验和年限,以及一些基本技能,都满足对方的最低标准。所以打电话来,是想了解更多简历之外的信息,并且对桃子的个性和能力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再决定要不要惊动部门老大进行二面和三面。

所以,当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除了简单重复一下简历里的基本信息,更多的是要进行更丰满的解释,比如对目前这个工作和行业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倾向选择,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陈述一个更鲜明立体的自己。

其次,桃子最为难和心虚的地方在于,她一个好学生,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所以并不知道如何包装和突出自己的技能,讲出对方真正想听的信息。公司项目没有上线,没有关系,这真的不怪谁,对方也不是很关心这点。他关心的是你这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和可迁移的技能,能够为新公司所用。比如为这个没有上线的项目积累了大量的行业资源(可带走);制作了很多精美的素材和文案(可复制),得到了公司大老板的认可,并且年终绩效拿了S(或者其他什么结果和表彰);能够保证原型图和方案一次性过关,修改次数为两次以内(没有赚钱的技能点,有省钱或者省时间的技能点也可以)。

零投诉率,良好的同事关系也很重要,但是用性格好这样的理由解释会显得非常不专业。这是加分项而不是录取项,而有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模式和流程,确保多部门的需求点能够在前期就达成一致,避免后期的扯皮和纷争,就是上级看重的工作素养了。

打算如何做好所应聘的工作岗位这一点,对方更想听到的是具体的方案而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证。例如实习生最爱说的就是我勤奋好学,一定能完成任务。其实老板真的不是老师,他不是为了让你学东西而招你来的,他更关心你如何给他把活儿干了。至于你是拼命学,还是找资源解决,还是其他什么手段,他并不关心,他更关心这个思路和行为模式。不要担心老板偷你的点子,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点子,执行力才是关键,所以大胆地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比如从某某渠道搜集各方面信息,按月出具竞品分析报告,从哪几个维度给予方案供领导决策。

当面试官让你问他问题的时候,除了问业务前景外(因为这个东西其实面试官自己也说不好),可以更多地问问该业务在公司布局内的作用和地位,能够获得的资源和支持。这个一方面对求职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避免跳进一个大坑;另一方面也是在向面试官传递很积极的信息,表示你对职位很感兴趣,很在乎如何能够做好它。想做成这件事儿,而不仅仅要一个饭碗而已(哪怕你真是这么想的,也请不要表现出来)。

桃子听完有些不服气:“可是对方问我的问题我都很好地回答了,还算顺畅和得体呀。你说的这些东西有的他都没问我,我怎么主动说呢?”

这是一个大大大的思维误区!!!

这是社会,不是学校,不是老师问什么你就答什么,社会的课题没有及格分,只有成王败寇,只有最优秀的人能够获得最好的机会和资源。所以你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展现你一切的机会和优势,掌握主动权,对方给你个杆子你就可以往上爬。对方如果是你的上级,会觉得你很主动,比较省心,不会踢一脚才挪一步。

更何况,其实打电话来的如果不是HR(人事专员),很可能对方自己也就是个平时干活儿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面试人,如何能问出他想要知道的。

那么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主动进攻,总之面试的目的就像相亲一样,希望双方看对眼,那么你就换位思考一下,对方最看重和想得到的信息究竟是什么。表面上他问的是: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实际上潜台词是想问: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能不能也为我们解决问题,解决多大的问题。他问你做出过什么样的突出业绩,可能就是想给你贴个标签,知道你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所有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绝不是核心竞争力,尽管这很重要。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东西,平时就想一想挖掘积累,否则你永远就是一个模糊的面孔散落在茫茫人海里。

应届的高材生很好用,因为他们总是能完美地完成各项指令,但是他们如果一直这样循规蹈矩下去,也会碰到很低的天花板。在接收到指令的时候除了思考对方要的是什么,我怎么满足他以外,需要更进一步想对方为什么要这个,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机灵。你逛淘宝的时候也会惊叹于他们的广告算法,把“猜你喜欢”做得无比精准,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协助中,你能不能做一个人肉版的“猜你喜欢”呢?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基本上目前的招聘市场,通过网站投递找来的工作机会都不会太好。要么是边缘部门,要么是鸡肋业务,因为最好的岗位在缺人时,一定是从内部得力助手里挑选和提拔,或者内部人员第一时间就内推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了。流到外面的,大多是被挑剩的,所以不必有太高的期待。如果遇到心仪的公司,先进去,再慢慢转岗。

最合适和合理的跳槽方式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找到心仪的合作方,通过一次次的公务合作,对方对你的能力有着充分的了解,在恰当的时机一拍即合,双方知根知底,无缝衔接地跳槽过去。如果是设计、程序员之类的技术岗位,也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接触外面的工作机会。原公司做到骨干地位的时候,联系一些优质的猎头,能够帮你谈判,要到更好的待遇也是不错的。

如果你只是个螺丝钉,说实话,去哪里都差不多。频繁跳槽的下场,就跟习惯性流产似的,再也无法沉淀出一份真正的事业了。

知识分子净瞎矫情

大半夜被《为北京难过》刷屏了,很多人有感而发,纷纷表达恨北京不成钢的思绪。然而可能人家大北京只会心里无语:“你们戏太多了吧。”

我是一个只漂了一年半的北漂。比较抱歉,我没住过地下室,也没盖过毛巾被,没睡过客厅三截的沙发。我还年轻,不需要买学区房,当然北京也还是赶我走了,因为我办不了居住证,房东不愿意借我房产证,我的小伙伴们那时候也还都没有房子。一帮穷鬼,交友不慎。

更气人的是我前脚刚走不到半年,老张就一声不吭地买了房。现在一帮北漂上演起红苹果乐园,一到周末,圈子里的朋友们就从北京的各个角落出发,进军回龙观,浩浩荡荡,去老张家吃饺子。当然,上海对外来务工人员(我),也只比北京友善了不足挂齿的一点点而已。

Blued的老板曾经得意地跟我说,他们好多程序员都是从BAT降半薪来工作的,不为啥,就为在这里活得自在,可以大中午在休息区跳草裙舞。

北京都快把我们这些怪咖惯坏了。我们可以一年换七次工作,只要我们乐意。说走就走,想留就留,戴着耳机刷着微信,一样可以把活儿开开心心干了。我们可以在望京扫码一条街,靠关注公众号活一个月饿不死。我们可以扑闪着星星眼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喝着啤酒喃喃自语,什么时候能赚到一百万啊。对面一般都会回一句“那你辞职单干吧”,而不是“做你的春秋大梦呢”。

在北京,从月薪三千到月薪一万,我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只是到了北京而已。周围还有很多朋友在各大厂写着代码,月薪三万以上,而他们之前的职业稀奇古怪,做饭的、下矿井的、消防的、卖药的……英雄不问出处,这里是所有人的江湖。

当清华北大的大神感慨自己买不了学区房时,我只能感慨他们读书读傻了。在教育体系里称王称霸,在社会上没有特殊优待就不开心要踢脚了,凭啥呀?买不起就不买,上不了公立学校就不上。你一个清华北大的学历还怕教不了小孩吗?当代学校教育只要不是睁眼瞎,都不得不承认拼的就是父母,拼的就是家庭教育,拼谁去上课外补习班。两三岁开始右脑开发、图片记忆,幼儿园大班学完汉语拼音和数独,会唱几首英文歌,会拼机器人。谁指望学校老师教啊,闹呢?

我为什么会知道,咳咳,要是不提这一茬儿我都忘记我也是当过老师的人。现在的学校老师不敢罚,不敢骂,啥重话也说不得,家长随身一个录音笔,去教育局投诉,一投一个准。你家孩子如果不学好你让人老师怎么管教,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挑好的重点培养。现在老师学乖了,准心瞄准家长,逼得家长回去给孩子检查作业,用铅笔打对错,自己亲自下海辅导,要是有错误家长没查出来,老师不说孩子说父母,看你难为情不难为情。我说你还迷恋学区房好学校,是对自己的基因遗传多不自信呢?

你说租房影响生活幸福指数,我还说家乡社交圈里的谣言和代购影响我精神健康呢,都是生活的某一维度而已,北京没对不起你多少,她给了你更多。她没有给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你就难过,你也太容易难过了吧。

我始终相信生态是有自平衡能力的,不喜欢居无定所的走了,自然会来天生放荡不羁喜欢浪迹天涯的;喜欢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的走了,自然会空出位子给自带鸡血小宇宙的。我们为他们双方都找到自我感到高兴,瞎矫情什么呀?

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一定是有起有伏,有上刀山有下火海的曲线图里的拐点,即使最后回归田园,也是回望一生中波澜壮阔的里程碑,而不会是怀念平静得如一潭死水的两点一线,以及每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的那座名为“家乡”的围城。

我敬你们,年轻的热血北漂党。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家庭都能理解和承受这份热血,他们总是在教导你们,要安定,要踏实,不要浮躁。然而他们忽略的是,作为我们的上一代,他们的世界很单纯,学习、高考、当状元、进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老老实实论资排辈,大多数人止步于科级但也平安喜乐了。他们没什么丰富的想象力,就算想发财,大多数人也只能炒炒股,做做小生意,违法乱纪的人就挖空心思以权谋私,赚了钱也只知道买房子,贫乏得很。

我们这一代就不一样了,我们从小就开始培养独立的意识,强调自我意识,互联网和留学浪潮又再一次把我们分化成不同特征的群体。二次元、游戏、极限运动、古典音乐、烹饪都变成一项爱好,而不是生活必备技能了。同时,我们成功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升官发财一种,老一辈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没有实际买卖交易的互联网公司,有人向里面几千万几千万地砸钱,不了解什么是比特币区块链和亚文化,不懂为什么在家里对着电脑唱歌跳舞就会有一堆堆的人打钱过来。我们的选择太多,所以我们开始焦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该怎么拥有真正想要的生活。甚至于在迷茫中,将自己的痛苦错怪给北京这座城市的节奏和压力,觉得是她剥夺了我们的幸福感。

小城市里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鬼混的也不少,北上广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也比比皆是。“为北京难过”的焦虑说穿了就是怕能力匹配不上野心,怕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打拼的性价比太低,不如在家里享受祖上的积累来得轻松容易。

是啊,抗拒压力和变化是人类的天性,北上广也不一定就适合所有人。交通、雾霾、拥挤的住房……没有一项比得上家乡,在四线城市一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但是你想想,你是想回去“享福”,还是想回去“建设家乡”?我们不奢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为世界奋斗和拼搏,不奢望每一个人都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但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变得越来越便利、发达,绝对不是因为那些只想着“安居乐业”的人。最安居乐业的人在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可是他们穷尽一生耕种的粮食都不一定养得活自己。我尊重每一个想要岁月静好的人,但是我更敬仰那些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去努力、打拼、能够不断突破自我的人。

有人说,我穷尽一生将自己奉献给北京,也买不了一套房子。可是买房的事情,就算你在三四线城市,也很难仅仅依靠一份当地平均水平的薪水买到,只不过你在家乡有老宅,或者父母的积蓄能帮你多供一套房子而已。说买不起的,那是他自己买不起,你为什么要参考别人的条件去假设自己的人生呢?如果你说“大部分”都买不起,可是为什么会有小部分人买得起,你为什么不去想想自己如何成为“小部分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失败者总是把别人都想得和他一样失败。

说回来,一个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可能获得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三四千块的水平,在家乡如果算两千,那么看起来差距不过一千,绝对支撑不起北京房价的差距。但是十年后,在家乡可能年入二十万已经非常值得骄傲了,而在北京年收入两百万的人非常正常。这个城市有这样的体量和平台容纳个人财富的飞跃,更别说一旦创业,拿到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可实现的财富积累是家乡不能比的。

拿破仑·希尔说:起点不要太低,越是底层,机会越少,竞争越惨烈,而且时间长了,慢慢就习惯仰视,甘于平庸。放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也是,越是大城市,机会越多。我们就不说海归精英、高科技人才在北京抓住机会,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就算是底层劳动人民、高级月嫂、出租车司机、外卖骑手,都能多积攒三四倍的薪水。就算不买房,趁青春在北京拼一把,多赚点钱,多见点世面,赌一把运气看能不能做出事业,享受便利的基础设施,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我们上山之后终有一天会回到山脚,但是那山顶的风景,是匍匐在山脚的人不会懂的。

“身在他乡,志在远方,山河湖海,都是我们造梦的地方。”那篇《生而骄傲:Uber的那些年轻人》里,这句话深深地戳中了我,希望也能戳中你们。

抱歉,我不愿意

我是一个不听话的人,从小就是,为此没少挨揍。但是我讲道理,暴力无法使我屈服,平等的鸡汤可以。

正因为这样,我的脑袋才会像高速旋转的马达一样,不停地问自己、问别人,为什么?凭什么?谁对?谁错?一定要纠结出个所以然来,才能接受事实和安排。体制内不适合我,我也不喜欢它,所以放弃抵抗,我逃跑了。

感谢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太多选择的权利,选择爱,选择恨,选择南,选择北,选择抗拒,选择服从,无论怎么选都不会到吃不饱饭的地步。你怎么舍得放弃选择并放弃坚持自己的权利呢?

情场上我遇到过一些爱用“打压”手法的男孩子,总是挑你的刺,打击你的自信,毁灭你的信心,让你困扰于自己的种种缺陷——身材不够好,穿衣不够有品位,性格不够可爱,家世不够优越。于是你难过了,自卑了,胆怯了。他微微一笑,大发慈悲地一把揽过你,温柔地对你说:“没关系,这个世界上还有我爱你。”

醒醒!爱你的人不该仅仅让你感到自卑。觉得你的衣服不好看,他会让你去尽情买,刷他的卡;觉得你胖,他会陪你去健身房一起上私教课;觉得你工作不好,他会想尽办法,给你创造机会和条件。一味地打压而不给解决方案,就像你在买菜时讨价还价是真心想买,却又不乐意付出过高的代价,一边想要一边又想占尽便宜。这个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照照镜子,爱谁谁。过几年你冷静之后回过头来看,会顿悟,我的天哪,他为什么有脸那样说我?

工作上也是这样,有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家伙,用训斥来树立威风。不要介意,配合演演戏,别往心里去。

我曾经和大老板约法三章,弹性工作时间,有需要协作的部分我移动办公,每天下班六点钟我准时拎包就走。这在习以为常的“九九六”氛围中显得特别不合群。但是我相信合群的人那么多,不缺我一个,我的工作价值也不体现在这个小小的工位里。

这时有个临时调过来的高管,在不经任何事先沟通的情况下,突然在大会上指桑骂槐地公开攻击从不在办公室加班的我,说着我的自私和特立独行,对加班的同事视而不见,不主动去为他们分担,讽刺我的工作能力和发展前途。所有人都转头望向脸色发白的我,我望向窗外,克制住摔门而出的冲动。我静静地听完,心里在一条条剖析:

加班是我的义务吗?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吗?我的工作按时完成了吗?我早上迟到吗?同事的加班是我导致的吗?我有责任吗?从感情上我愿意额外帮助他吗?是我力所能及的举手之劳吗?我在能力范围内主动提供过协作吗?领导是想赶我走吗?我依赖这份工作吗?我有更好的offer选择吗?我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吗?这件事我有错吗?

按多种排列组合和假设推敲了一轮之后,我得出结论:我按时上班,我有权利按时下班,我只拿分内的薪水,也只有分内的义务。如果因为业务需要,我愿意加班,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存在必须要我硬耗在办公室的理由,不存在伪装成工作狂的必要。同事的工作是他的职责,我没有权利也不应该插手他人的业务,我只有建议权,对方不采纳的话,我没有任何立场替谁做。

从感情上,我应该有协作精神,这点我问心无愧,就算我不够热情,也没道理遭到指摘。我又不是服务行业的人,态度热情不热情什么时候变成工作指标了?

如果高管是为了用这种方式逼迫我让我主动辞职而逃避补偿金,没问题,我平均每半个月就会收到双倍薪水岗位的橄榄枝,我不介意。如果高管是想给我个下马威,好服从管理,那么,他可能算计错了人。

第二天下班时间,我一如既往地收拾东西起身走人,抬头挺胸,堂堂正正。空气里瞬间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息,我戴上耳机,爱咋咋的。

过了大半年,有拖延症的同事一次次因为工作进度安排得不合理,而导致项目的严重失误,高管话锋一变开始拿我做正面榜样教育大家,及时跟进,高效控制节奏,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堆积到后半段,不给自己留意外状况发生的时间和余地。我尴尬地笑笑,心里并没有觉得开心和得意,因为自始至终我都很清楚自己做事的逻辑和分寸,并不会因外界的褒奖和贬低而影响我对自己的判断。我一直都是我,变化的是这个世界。

坚持自己的判断和原则,也是极为高效的方法。有个同事做事很被动,别的组丢来什么需求她都不停地满足,直到把自己累死。她觉得满足需求就是努力工作的最高原则了。所以过了一年,她的薪水和岗位也一直没有任何变化。一时的螺丝钉没关系,有了螺丝钉的心态这辈子就只能是螺丝钉了。当她也用同样的工作态度和我对接的时候,我严肃地和她深聊了一次。

我们是一个大团队,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这个项目或者这个部门做好。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来倒推这些具体需求,它们一定有个轻重缓急和优先级。在资源是恒定的情况下,我需要匹配各项需求,那必然是以能取得大成功的势能积累的任务为优先级,所以在你琐碎的需求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并且会占据我过多时间资源的情况下,我只能拒绝你,并不是我主观情绪上不愿意配合你。

其次,如果你依然有需求,不是不能解决,比如你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需求勾勒至接近成品的程度,降低我的加工时间成本,那么我就可以满足你。我将我的需求点罗列清楚,或者给予标准的需求模板,请求对方按格式提供给我。果然,从此流程畅通多了。

理清楚逻辑,讲道理,对事不对人,职场、情场不该有那么多委屈。

如果你讨厌固定的打卡坐班,反抗它;如果你讨厌应酬喝酒,反抗它;如果你讨厌室友对你的欺凌和索取,反抗他;如果你怀疑你被灌输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有问题,反抗它。你不要害怕,这个世界比你想象中的要宽容,甚至只要你敢大声地说出你的想法,对方就先缴械投降了。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打击、蔑视、阻挠,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可能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以。但是当你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并坦然接纳它们之后,你会发现失无可失,你会获得更多的勇气和自信。

来,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礼貌而坚决地练习说:抱歉,我不愿意。

弯道超车的小秘密

所有人都想走捷径,在最高的效率下一战成名。如何一夜暴富我不知道,但是在同样的工作时长里如何晋升得更快,拿到多一些的外快,结识更多你渴求的“人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后来者居上,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最近的三年,我一直奉行“唯快不破”的行动方针。

我喜欢上海也在这点,功利、契约精神、精致的利己主义。在商业上,我们不谈感情,只谈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所谓的弯道超车,一定是借用了杠杆的力量。杠杆一般分这么几种:资本的杠杆、体量(可复制)的杠杆、资源的杠杆。互联网的兴起就源于三种杠杆的相互叠加,才会在短短十来年爆发出这么惊人的能量。那么效仿一个公司和一个产品,一个人要去规划和安排得当自己的命运,也要用类似的战术去操盘。

首先,找准自己的标签和定位。一个美女,一个学生,一个北京人,一个打篮球好的人可远远不够。去采访你周围所有的亲朋好友,还有家里看着你从小长大的老人,把你最核心本质的优点特点给挖掘出来。比如我,别人给我的评价是:声如洪钟,能吃苦,爱思考,会来事儿。再结合我的职业经历等因素,那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励志的转行者,所有其他的标签都指向这个词,所有的故事、行为,都是在强化这一印象,并且给出可复制的方法论,让跟我一样背景并且渴望来大城市闯荡的青年人受到鼓舞和启发。

那你呢?你可以专业不精,性格温和,长相平平,但是你一定有你稍微特别一点的长处,比如北方人里最精致的,南方人里最粗犷的,懂美妆的包先生,说男装的董小姐,富二代里最努力的,北漂蜗居族里生活质量性价比最高的。所有的跨界、反差、错位,都可以形成一个稍有辨识度的标签,而你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这个标签做到极致。任何标签的第一名,都有的是功名利禄。

第二件事,就是大胆地标榜自己。我们知道一个产品在上市之后,会尽可能地在一切地方刷曝光,刷存在感,强化大家的品牌印象。在这个阶段层次不是最重要的,广告不要打文艺小清新、晦涩难懂的,要简单粗暴,要直截了当。那么人也一样,你在社交媒体的一言一行,每一个针缝处,都要先告诉别人你是谁、你的标签、你的社会身份,让别人认识你。如果运气好,在这个阶段别人就会来主动认识你,寻求帮助和合作了。机灵的人,加了别人的微信名片,进入微信群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详尽的自我介绍。扭扭捏捏不吭气的人,别人对你是无感的,你们并没有达成真正的社交关系。你就算给别人点一百个赞,也对增进印象毫无作用。不如在夜深人静时,别人独自感伤的状态下,给予温暖和关怀、支持和鼓励。

第三件事,尽可能地放大自己的杠杆。比如资金杠杆,你可以成为一个大方而爽快的朋友,乐于去付费咨询大V,踊跃赞赏,热情请客吃饭,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一个愿意用金钱表诚意的人。一来二去,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人物很容易就会和你成为普通朋友,允许你近距离围观他的世界。体量杠杆,则适用于手艺人。比如程序员写一套程序的软件可以为千万人使用,作家、编剧、漫画家的作品可以被无数人阅读并喜爱,电商可以依靠互联网手段将销量扩散至实体店的数千倍。核心就是找一个你擅长并且有市场的技术,再做到极致。资源杠杆,则指的是商务媒介、项目经理、创业者之类的一群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善于将各方资源对接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式和庞大网络,依靠不对称信息的良性运转迅速实现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增长。

第四件事,守得住,沉得下,吃得稳。在获得初级阶段的小胜利时很多人就会开始浮躁并且愈发激进,这个时候不栽跟头就显得更重要了,比如舍得抽出一定时间锻炼健身,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会掉链子;远离赌博、攀比、美色以及非法事宜。BAT三家大厂的廉正道德委员会隔三岔五就会通报一批职务犯罪案件,本有着光明前途的人事业就此夭折,不良的记录让他们很难再翻身,不免让人唏嘘不已。短视的人为了蝇头小利在行业内搞臭口碑,结下一堆梁子,就跟弯道翻车的下场差不多了吧。

随着阅历的增加,你会越来越确信,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远远没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大,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和运气的成分在,但是弱者信命,强者改命,万事万物依然有逻辑可寻。在看浮夸的名人传记之前,不如去观察一些背景条件相似,但是成果要强于你的同龄人的故事是怎样的。去交友,去谈天,实在不行去问出租车司机和门卫大爷啊!

我周围就有很多年入百万的90后,毫不夸张。注意是年入,不是年薪。靠做职业经理人,是非常难达到这个数额的,除非是运气特别好的带股票的程序员。那这些人究竟做了什么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拿到这个收入呢?有些是从小就爱写写画画的网红,积累人气后就可以接广告写书做代言,一篇广告两三万,勤奋点,再善于抱团就好了。他们可能看到明星分手的新闻时能噌地从浴缸里爬出来,连水都来不及擦干就要追热点赶稿子。有些是擅长期货的风险投资者,没日没夜地看盘看研报,琢磨和研究规律,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规矩。

外汇、比特币,以及各种我听不懂的金融产品,都是他们手上的武器,在资本的战场中捞尽战利品,即使一时间爆仓也能迅速东山再起。有些是进了投行、FA、投资公司,撮合着几亿的生意,拿着抽成和奖金,成为中产阶级的新兵。有的拿了一批资源就开始单干开工作室,风生水起。他们不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工作时间也都没个正形地嘻嘻哈哈,扯淡聊天,满世界旅游度假,却非常懂得在关键的节点,没命地冲,疯狂地卡位,见风使舵,见缝插针。

最大的忌讳就是去做伸手党,没有一个伸手党会突飞猛进的。不要以我还年轻、我是新人、我是学生,就觉得别人应该什么都告诉我。没人欠你的,世界也不欠你。大家都是一样的,乞讨是得不到长久的好处的,利益交换才是永恒的,永远学会换位思考,先给予,再索取。

在行事风格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同一基础的两个人,一个做事全凭直觉,想到哪算哪,另一个哪怕围观个八卦都要总结下方法论。日积月累后,自己的方法论系统被修正,打磨得越来越好使。三五年后的职场上,两个人的差距会大到让你目瞪口呆。

也不要羡慕别人的起点,一命二运三风水,但是脑子决定命运。有太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出身优越者,也有太多绝境逢生越走越顺的平凡小人物。命运的好坏,看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你一定要不停地告诉别人,你是谁,你能提供什么价值,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怎么和别人交换。这样很多时候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机遇找上你。当然,你的执行力漂亮不漂亮,决定了你能不能把你的命运女神留住。

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找到杠杆,用力撬起,绝对是至关重要的那几步。

小心那些“老男人”

我在大学期间因为经商遇到不少牛鬼蛇神。最惊险的一次,至今想来都为自己捏一把冷汗。

有一个和我有生意合作的同系女生,有天突然来央求我陪她去参加一个饭局,因为她“害怕”,说是业务上接触的几个土豪,做工程类的那种,想和脑子活络的女大学生聊聊,了解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我那时真是受用这种吹捧啊。

结果一上车,车并没有往市区开,而是掉头向反方向开去。我立刻警觉起来,大声问是不是开错了。同系女生按住我的手,示意我乖巧点,别不给面子。我虽然很不爽,但是想想我是陪客,好像确实没什么资格提意见,就暂时憋住了。车子一路向郊县开去,狂奔一百多公里,来到了下属的县城。

我镇定了一下,望向窗外,默默记着路,突然发现这车子绕着一个商圈开五六圈了。我嘀咕了一句,这儿刚刚不是经过了吗?司机回答我说找停车位。我心想,就这穷乡僻壤那么大块地,您爱斜着停都行好吗?我意识到他们发现了我在记路,于是想绕晕我。我开始迅速切换成一级警备模式,发挥人生中演技巅峰的水准,开始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角逐。

下了车,我故意当着所有人的面,拍下车牌,发给室友,尽管她们没有回我。没关系,我一个人把架势拉开!

几个大老爷们儿,当然要喝酒,一般都是上白的。问我们平时喝什么,什么酒量。其他几个姑娘愣头愣脑地说就五粮液吧。我看看,眼色不对,这是要灌酒的节奏啊!于是一直默不作声的我面无表情地接了句:“我们不喝酒,有例假。”

他们当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一个劲儿地劝:“那喝点红酒吧,没事的,活血的。”我还没说话,旁边的姑娘就接话:“好吧好吧。”

好你妹啊!

服务员开了一瓶红酒,问他们要倒多少,高脚杯,几个大老爷们儿大声嚷嚷说:“满上!满上!!”等到我这里的时候,我用足以让在座的各位听清楚,但不太高的音量对服务员说:“麻烦给我倒三分之一就行了,红酒要讲究规矩的。”

对面开始有了吃苍蝇的表情。

敬酒了,一个不识相的端起他满满一杯酒对我说:“来,小姑娘,咱们一口闷了,可能你见识少,酒桌上啊要爽气一点。”然后咕噜咕噜就灌下去了,得意扬扬地盯着我。

我微微一笑,端起酒杯,里面浅浅的一层,晃了晃,对着灯光仔细看酒的颜色,鼻子凑上去闻了闻,然后轻轻抿了一小口,看着他说:“我没什么见识,这么好的酒都不醒一下,我喝了真是糟蹋。”

全过程都皮笑肉不笑,眼神不躲避地回视过去,背上一片冷汗。

随后一堆奇奇怪怪的老男人在那儿开始天文地理地神侃。真是不巧,这帮做工程的人,业务和我亲戚的差不多,我开始饶有兴致地和他们讨论起来,问他们手里是什么资源。这一问,他们都蒙了,只能勉强地圆着并且转移话题。整顿饭我都观察形势找借口走,快结束的时候还剩半瓶五粮液(后来还是喝了白的)。他们说酒没喝完不散场,我看看已经九点多了,实在火大,端起酒杯一个一个敬,一口闷了四五杯。这个时候他们又崩溃了,这瓜娃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看我要走,同系姑娘坚持让他们开车送我们回去,我说喝酒了别开车,自己掏钱打车走了。他们也是没想到一个女大学生,竟然舍得打车一百公里的路回学校吧。路上我一直在数落和教育那个姑娘,他们让你喝你就喝啊,怎么还能留下来陪他们唱歌?她一副无知懵懂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夸我聪明。

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她突然说,在这下车,她在外面租房子住的。我一愣,这是附近最贵的楼盘啊,女生的家境很不好才会急着做生意赚钱的,难道……

直到这一刻,我才如梦初醒,回去后就断绝了和这个女生的一切联系。可怕的除了老男人,还有这些想把你拉下水的“好姐妹”啊。

很多人应该也都上过某些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领教过那极具感染力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他们大多玉树临风,能说会道,又在专业上有着令人羡慕的学识和谈吐,不少女生陷入对明星教师的暗恋和花痴中无法自拔。教口语的年轻女老师见状,找了个机会暗示我们说:“你们不要去崇拜那些年长你们七八岁的男人,他们有钱有事业,看起来很吸引你,然而这些你们终将会有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将来真让你们嫁男老师,你们都不乐意了。”花痴中的我仿佛被点通了任督二脉,开始自信满满,渐渐摆正心态,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题,不再受他们讲故事和段子的干扰。六七年过去了,我意识到当时女老师的那番话说得多么正确。

而培训机构男老师睡了一个个学员的丑闻,在那之后不久就开始散播开来……

“老男人”只是一个代名词,我指的是一切看起来有着你梦寐以求的资源和光环的人,以信息差和阅历优势吸引着你的倾慕,在你三观不健全、认知肤浅的时刻,以各种你所期待的诱饵去征服你的人。这些诱饵可能是浪漫的情话、高档的西餐和演奏会,也可能是你深造和发展的“机遇”。他给你画各种各样的大饼,占你的便宜。

要识别是诱饵还是真的机遇很简单,你要详细地询问路径和进度。

场景一:

A男:我有很多哥们儿,非常挺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就好,你的工作不成问题。

问:我写份简历给你,麻烦你帮我转交一下好吗?对方的反馈也告诉我一下,哪里不足的可以改进。

欣然接受并且真实回馈的是机遇,打哈哈就这么过去了的是在泡你。

场景二:

A男:我有很多生意,很多钱,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买给你,平时我随便送人的都是阿玛尼。

问:你送我那么贵重的我可回不起,我希望我们是平等的,能够彼此付出。所以我更希望你能跟我讲讲生意经,说说你遇到过的有趣的事。

开始认真和你聊细节和真事,并且着手给你介绍资源的是机遇或谈恋爱,继续满天胡吹理想情怀以及讲大话的是在泡你。

场景三:

A男:你衣服品位不行,你身材不行,你见识不行。

带你去改变、直接给你买衣服、陪你去塑身、带你去旅游的,可能是机遇或谈恋爱,光打压和冷嘲热讽、不行动的是想泡你。

具体语句在实际情况中会口语化和自然很多,希望你们能领会一下。

老男人的套路虽然多,但是来来回回也就那么老三样:摆见识,摆资产,摆人脉。一个真正强大、自信、品行端正的人根本不需要像孔雀开屏一样给你展示,他浑身上下都会透露出靠谱的讯息,你自然会看得见。而需要告诉你你才会知道的“实力”,多半是装的。

我们难道就只能找同龄的黄毛小子吗?可是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没几个不沉迷在游戏和懒觉中的,优质青年太少了,我就是喜欢成熟稳重的大叔不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但是你得先确认你欣赏的大叔是不是真材实料,很多三十五六岁一事无成的老男人,就会在女大学生面前寻找优越感和雄性魅力。本事没有,架子派头倒是挺大。如果你实在分辨不出来,就带你爸爸去见他吧。

最后有句话,尤其要小心那些跟你唉声叹气抱怨说夫妻感情不好的老男人,他们更危险。因为他们不仅坏,还。

自尊心不是都值得歌颂

我的祖籍是广西,熟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里有多么重男轻女。我爸爸有七个兄弟,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儿子,只有我家是一个独生女。据我妈妈说,我出生时爸妈写信给奶奶家报喜,等了两个月,没有一封回信。直到我上高中了,还听到大伯撺掇我爸妈回广西再偷偷生一个,不然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人”。

我爸承受着的压力,总是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爆发出来,他总是恨铁不成钢地斥责道:“为了你,老爸多么不容易,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爸爸挺直了腰板呢?”这些话像针一样扎进我的心里,导致我产生极度缺乏认同感、急切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扭曲心理。为了不再被他诟病,到了大二之后我就尽可能地不再要家里的钱了,吃穿用的都是自己一分一分赚来的。我比同龄人有着更强的自食其力的欲望和动机,为了尽早攒到第一桶金,我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和省钱。大学生家教大约是六十元一小时,所以我也只舍得去买一两百的衣服、鞋子还有包包,公交车都要算计着是不是不坐贵一些的空调车。

寒假的时候,我刚拿到驾照,去我爸公司帮他开车想练习一下。当我穿着八十块钱的棉袄出现的时候,他的员工窃窃私语:“老板的女儿怎么穿得这么寒酸,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呀?”

2008年的时候,房价刚刚开始冒头上涨。有个大学同学立刻就让家里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自己也不住宿舍了。我们纷纷投之不屑和鄙夷的目光,表示这种纨绔子弟还没念出什么名堂呢,就开始啃老挥霍,享受先行了。结果大学毕业的时候,买房的同学把那套房子卖了出去,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学费全扣完了还有一大笔结余,等于白住四年又赚了一笔零花钱,我们目瞪口呆。

开始工作后,爸妈给我一张银行卡,让我去买点高档衣着。我傲娇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买的包包一定是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我才不要学那些月光族承担着跟自己实力不匹配的虚荣心呢。结果我背着粉红色的MK去谈业务的时候,半途冲进来的客户同事看着我吐了吐舌头说:“哟,你们在面试呀?”

那一刻,我仿佛被雷劈中一般,茅塞顿开。我那畸形的自尊心,根本不是什么美德。如果我父母是下岗工人,我执意装阔那是我的无耻,但是倘若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将自己打扮得体面得体,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颜面,更是他们的颜面,也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奢侈品有着它的社交属性,它能够迅速帮助别人定位到你的各种标签,尤其是商务人士,得体的装扮往往暗示着实力和可靠。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很难让别人相信你能对工作也尽心尽力追求完美,有着高标准、严要求和强大的自控力。

至于透支父母的钱买房,看似是让父母背上了房贷,但是从长远来看,尽早买房是在为家族整体的资产配置最优解负责。等到你收入上涨、通货膨胀、房价上涨、生活稳定幸福指数增强,早期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放下一时的偏执,是在避免日后家族背上更大的压力,甚至从此断了希望,望尘莫及。当然,前提是你努力上进,并对自己的前途保有信心和决心。

争一口气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皆有尺度。从零到一百万固然厉害,从一千万运作到一个亿也未尝不牛,争气这件事,看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但为了吃苦而吃苦,放着好好的资源不要,为了所谓的“证明自己”,硬是错过投资自己的绝佳时机,放弃可以施展能力的绝佳舞台和机会,才是愚蠢和幼稚的表现。

我有一个朋友,性格开朗,为人机灵,父母是国企里的高层,标准的富二代。但是他成绩不好,文凭很烂,勉强凭自己的能力在一线城市找了个月收入三四千的工作。他又爱玩儿,整天入不敷出。想转行的计划念叨了两三年,依然没有成功。动不动就向我询问,腾讯百度的某某职位能不能拿到一万块,他想去试试。职业需求上写的大多是表达能力强,善于团队合作之类的软能力,这让他十分兴奋,跃跃欲试。我给他泼冷水,学历就过不了关,硬技能也提不上筷子,不要痴心妄想了。他总是不听,不甘心,觉得某某为人处世还不如他呢,凭啥他可以自己不行。我叹口气,告诉他,为人处世再强,那也是建立在专业技能过关、社会地位中上的情况下才生效,最适合他的路就是回到父母的地盘,找一份他们能力范围内能给的最好职位,慢慢爬到中高层,这个时候有了资源和地位,就可以大施拳脚了。我这个朋友死活不听,觉得混回去“没面子”。你回去混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怎么就没面子了呢?真正丢脸的是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呀!

就这样,我不知道他还要漫无目的地“打拼”多少年,还要无谓地“牺牲”到什么地步,除了能够感动自己以外,让人连同情励志分都打不下去。认清自己,认清形势,识时务者才为俊杰。

我并不是在宣称“啃老”理所应当。南京这个城市很有意思,既浮夸又低调,非常别扭。高中时有个大姐大,为人豪爽,出手阔绰,经常请大家吃饭喝酒。有一次我去她家玩,震惊得无以复加。那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一间小平房坐落在拐七拐八的小胡同里,门口就是污水横流的公厕。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邻居小卖部的姐姐跟她似乎很熟,笑盈盈地问:“小盘膝,今天要酒不?”后来我才得知,她妈妈每个月卖早点磨豆腐脑赚的钱,就被她这么花着,买她的威风和颜面。

还有很多大学都考不上的失利者,不能忍受大专和三本,硬是让家里把房子卖了,供他们去国外的野鸡大学念书,第一年雅思没过上一年语言学校,好学校读不下去怕毕不了业再转校转专业。我工作好几年了他们书还没念完,而国内全家人都在租房子住。看他们的朋友圈,香槟美女好车,歌剧旅游蹦迪,丰富着他们多姿多彩的留学生活。

这样的自尊心,除了无耻和无知,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

我妈有个老同事下岗比较早,夫妻俩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50元,是的,你没有看错。他们每天早上在菜场开门前,先去批发市场上的蔬菜,那个时候不按斤两称,都是一把一把抓。他们的女儿成绩很好,很懂事,同学聚会的时候不肯去,说:“他们都有新衣服小靴子穿,我没有什么穿得出去的衣服。”就这样一个家庭里的人,每天将自己梳理得干干净净,一丝不乱,每件衣服都熨烫得服服帖帖。家里虽然小,但是看不到一丁点杂物,都被分门别类收拾在各个柜子里。就连洗碗的抹布,都被洗得雪白雪白的,晾在水龙头上。我妈每次请他们吃饭的时候,他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将剩菜打包回去,再带几个自己手工织就的礼物送给我们。虽然我们不用,但是放在那里,总是会萌生一股敬意。这样的自尊心,没有人会鄙夷和否认。

暴发户十个手指都是金戒指,也不会让人敬仰和羡慕,尽管他这么做,也是想通过炫富来获得他人的认同;而落寞的贵族,豌豆公主,也依然会让人向往和欣赏,区别就在于品位和审美。

我们常常被自己的自尊心折磨得两极分化,时而自卑,时而自负。而真正的大家,都是宠辱不惊,闲庭信步。如何保护好你的自尊心,并引导它走向正确的道路,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坊间的爱恨情仇

曾经的我是个爱看故事的人,如今的我是故事中的一分子,却发现人生如梦,现实远远比故事要唏嘘得多。

江湖·地域

北漂的人形形色色,出身天壤之别,有家里上亿资产的公子哥,也有全家老小住在一套四十平米房子里的赤脚一族。可是一进北漂门,大家都平起平坐了起来。这里靠本事赢得江湖地位,这里任何江湖地位的人都可以搭档合作,只要有利益。我们顺着偶然的相遇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又很可能在你换岗或换城市之后陌生得仿佛从未相遇过。圈子很小,干点什么很快所有人都知道,各个饭局仇人相见都格外尴尬;圈子又很大,你丢了的人,可能再也找不回来。

魔都的交通便利些,却很少抱团,下班后都回归到私人生活领地独自逍遥,不愿意在外和朋友厮混;杭州交通太烂,从滨江到西溪的时间都够飞到北京了,所以校区将人隔离开后,人们也只能靠内网征友帖接触新鲜妹子;深圳的人不是忙着加班就是忙着代购。唯独北京,独具一道侠气,每逢周末,三五成群拉帮结派地在三里屯、五道口、工体扯淡闲聊。天南海北,男欢女爱,唯独不谈梦想和回忆,太交心的话,不在这里说,显得傻不拉叽的。

不时出现在风口浪尖上的新闻人物,在线下接触到都会发现是独具一番人格魅力的祸害,或性格乖张,或圆滑虚伪,或油嘴滑舌,或风度翩翩。共同点都是极具吸引力,与网上口诛笔伐的人物判若两人。一个是偶然,两个、三个、四个,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这时你就会顿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谈及争执和是非,多半是求而不得,因爱生恨,同性多为争风吃醋,情敌相见分外眼红,嫉妒和威胁并存争夺江湖地位;异性多为暧昧未遂,恼羞成怒。尽管那些硝烟都冠着民愤的各种各样的大帽子,背地里无一例外都是这两者的变种。

真正的不屑和鄙夷,是闭口不谈的,谈了都嫌晦气。凡是锱铢必较,背后必有蹊跷。

江湖·行业

文人的厮杀,最为可怕,双方手握的都是操控人心的核武器,一不小心就两败俱伤。有心计的,自己电脑上有个备份,将所有人形迹可疑的痕迹截图保存,分门别类,一旦有风声就迅速调阅查档,按阵营划分敌友。一旦出现群体争执事件,你不能乱站队,因为很容易就把人得罪了,未来有些能影响你前途的人就会处处阻挠你;你也不能不站队,不然很快就会因为高冷而被排除圈外,种种聚会都没人邀请你;你也不能做和事佬,两边都得罪了,惹一身骚。凡是能存活下来左右逢源的,要么是靠作品说话的实力王,要么是人情世故登峰造极的事儿精,都不是省油的灯。

所谓的男神女神,绯闻最多,实情最少。一个是高处不胜寒,能匹配得上又能互相看对眼的比例太低,加上他们有一些偶像包袱,都是要做大事的人,不会轻易给自己授人以柄的机会,所以相对来说反而干净简单得多。反倒是闷不吭声的普通姑娘,玩个桌游都能把在场的男人全都勾搭一遍,备胎一堆,还让你以为胜券在握。

为钱出卖自己的故事,太少,因为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钱,只要想赚,有的是法子,拉得下身段卖得出脸就可以。但是红人和广告主的结合,甲方和乙方的情侣勾兑,段子手的抱团,把老东家一锅端的墙角队和姐妹天团的做作矫情显得格外扎眼。有趣的是,他们都有着美好又宏伟的梦想,想做一点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

幸好这个世界,最后没有被他们改变。小打小闹一阵子,都偃旗息鼓、分崩离析了。

靠当网红起家的创始人,死于洗不白的黑料。观众不关心真相,只关心谣言听起来够不够狗血。杜撰的人也许是创始人多年的粉丝,千里迢迢来拜访,却被拒之门外,亲眼看着他喝茶发呆而推脱不见,怒而愤起执笔,拒绝和解。有些造谣者锒铛入狱了,却留下杰作,依旧深远地影响着风向。网红老板们一般对员工又极其吝啬,觉得功劳自己占了大半,所以黑料又会源源不断地袭来。最坑的是遭遇人情冷暖变故的企业主,为了给自己灌鸡汤沉迷于修道、灵修,自己沉迷不算,又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搞成事业,好好的企业放着不管,把自己赶上传销的路数。于是原本淳朴简单的人,硬是给时代逼成扭曲的模样。

而默默无闻的企业主,又大多死板固执,控制欲极强且不尊重市场,暴力蛮横地通过举报、打击竞品、挖墙脚、安插间谍窃取秘密情报、黑客入侵服务器等手段,蛮横厮杀。入行三年内,不可贸然组局以畅谈其他大佬的方式来套近乎,因为你不会知道你对面的听众曾经和你口中的人多么知根知底,相爱相杀。

有的人红了是为了睡姑娘,有的人睡姑娘是为了姑娘捧他当网红,世间种种,千奇百怪。只要你有利用价值,你就会看到心怀鬼胎的各路人马,显露出滑稽的嘴脸。写着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的作家,背地里是个骗炮的人渣,同一个桥段对每个姑娘使还不算,卖软弱卖惨卖穷,激发姑娘母爱情结,骗吃骗喝骗炮骗钱的事情屡见不鲜。三十多岁的有才华的男人,不是离异的就是没玩够的,当然还有不少装单身的已婚男,接触时慎重,再慎重些。他们能一眼看穿你不谙世事的小眼神,用着各种熟稔的技巧勾得你意乱情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责任。留下一身伤痕的女生,开始游戏人间,沉迷酒精。记住,人渣不人渣和才华没有关系,大仲马、巴尔扎克在生活上都有瑕疵,不要把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本人太强地联系起来。接受才德分离的心理准备,你的三观才不会天天碎一地,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跑得越远越好。

江湖·法则

几乎每一个当红炸子鸡,都会遭受为期半年到一年的群众审判期,这是一场化茧成蝶的洗礼,没走过的人都难以体会这一段历程是怎样的黑暗和惊心动魄。各种旧相识、老同学、打过交道的路人或仇家,会从各个角落里涌出,一轮一轮真真假假的爆料企图将他们撕裂。任何一个未曾准备好的素人,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时,都会在舆论的潮水里面目模糊。而当你扛过了这一段岁月后,大众会开始接受事实和设定,习惯于你的存在,并且感到麻木和疲劳,过气的同时你也会真正能沉得下心来打磨作品和基本功,后续的二次发力决定了你是被拍死在沙滩上,还是真正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曾经看过一句话:如果你比周围人优秀一点点,他们会嫉妒你,如果你比他们优秀一大截,他们就会仰慕你。如果你有幸经历这一段路,请牢牢记住这一句话,不怪任何人,怪你自己不够牛。

你不会在意你远在农村的远房亲戚对你的说三道四,因为你知道他们理解不了,文化差异太大;你也不会在意黑龙江的二狗、俄罗斯的什么夫斯基对你的指指点点,因为他们跟你的生活毫无关系。如果你还是会玻璃心,那是因为你和你讨厌的人在一个层面上,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去研究他们的逻辑和想法,而是尽快、尽早地甩开他们,越远越好。同时你也要明白,此刻的你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谈资,与你真实的个体毫无关系。他们口中谈论的你,和聊起交通一样稀松平常。他们的眼界决定了自己的认知,行为暴露出了他们的幼稚,过好自己,眼睛不要向下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寓言要改写了,扮猪吃老虎不管用,谁都不爱搭理蠢货;扮兔子吃老虎比较好,白白净净漂漂亮亮,又显得一股聪明劲,就是缺少经验需要人指点的傻白甜,求助→崇拜→赞美,没几个老江湖吃得消这套。见多了伸手党学生妹被白玩一场,还被嫌弃帮不了自己的事业,高高在上的女王过于强势黯然离场,而励志努力的邻家女被众星捧月地扶持起来。新的寓言故事的背景,带着北京雾霾的味道,将阳光折射出别样的色彩。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自控力修炼

    优秀员工自控力修炼

    本书通过十个章节对自控力进行层层剖析,让你更加全面了解自控力的特点,用生动的职场案例教你如何修炼自控力。相信在看完全书后,掩卷体会,你将收获良多。在职场上循此而付出实践,你的自控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翻开书卷,开始你的自控力修炼之旅吧!
  • 总统形象课

    总统形象课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能力和尊严,是外在的视觉审美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1960年的肯尼迪,外表英俊,穿着优雅,散发着坚定、沉着、自信的魅力,这使得他不仅成为“全民偶像”,更主宰了一个时代;1980年的里根,他的声音、他的幽默、他高超的演技征服了所有美国人;2008年的奥巴马,修长的身材,剪裁合体的西装,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冒雨与选民相见的“作秀”,让选民们不得不把选票投给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 最受欢迎的哈佛沟通课(去梯言系列)

    最受欢迎的哈佛沟通课(去梯言系列)

    以精练生动的语言,结合丰富典型的案例,从沟通的基本功修炼,到沟通准则的把握,再到社交、职场、酒宴、公关、会议、演讲、辩论等各种重要情境场合的沟通策略,全面解读了哈佛沟通课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之道,让你掌握哈佛沟通课的的无穷奥妙,增强自我影响力,改变他人心意,创造双赢的沟通,轻松达成人生愿望。
  •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为人处事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人,都应该拿出一副低调的处世姿态。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事方式的取舍,可以避开许多不必要的人生障碍,人生的路会因此顺畅许多。
热门推荐
  •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明明就是为了救朋友而来的为何还要扯上这些幺蛾子什么的?其实——本文就是一个真正的宅得有滋有味的女子为救朋友而到了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古代,有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身份,最后晕头转向中发誓要找到朋友一起回家的故事。
  • 深藏难露

    深藏难露

    顾东川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林霖还是知道了他的身份。。。。。。
  •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你有没有一张再也不听的CD,一瓶混着回忆的细沙,一个流满过去的水晶球,一叠无处投递的情书?你总会有些什么的。因为你从爱的年纪过来,从爱的青春过来。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以纪念青春为主题,讲述了若干个青春故事,每个故事独立成篇,是作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亦是不断的追寻。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
  • 娇珠叹

    娇珠叹

    一场偶然的相遇,将两个人的情丝挽起,一场必然的相离,让两个人各自神伤.“小傻子,我走了,此去经年,莫忘。——玥”他看到留信,手中的圣旨掉落.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可她一语成畿,多年以后的相遇,他真的成了一个傻子.且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女子.
  • 西域余闻

    西域余闻

    日本历史写作巅峰的陈舜臣经典作品。本书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随笔集。前半部分以丝绸之路相关文物为主轴,后半部分以沿途见闻为切入点,从古都西安到帕米尔高原,从汗血马到夜光杯,两千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文物和逸闻趣事尽在其中。细腻稳健的笔致,娓娓道来的叙述,带领读者踏上跨越时空、纵横自在的历史之旅。
  • 七兄弟

    七兄弟

    本书是柳建伟电影剧本选第一卷,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主要电影剧本,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反映、记录重大事件及国家建设成就,如以宇航员飞天之梦为主题的《飞天》、以98年抗洪为背景的《惊涛骇浪》等,剧本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细节处理精彩。
  •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门嫡女策:桃花撞了腰

    名门嫡女策:桃花撞了腰

    推荐新文文:《世家女》他如莲,一池碧水才能衬得他高雅亭直。他似凌霄,步步为营璨于高处。但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我不是竹蔓,配不得那一抹青衫,我也不是那牡丹富贵种子,能种入那宫阙深处。你当明白,天涯海角之处,九山云外之间,你在哪儿,我便在哪儿。我不求神仙眷侣般逍遥美景,亦不求华阙宸寰里桂殿兰宫,我只愿你一生安好,可以让我随着你,倾心微笑。——题记木佳死了,因为梦见了自己的色狼小矮子变态上司把自己吃了。木佳又活了,带着前生的记忆成了代郡木府三房嫡女——木灵语。既然穿了,那么……我XXOO你大爷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可是,可是……为什么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姑姑舅舅甚至老祖宗都打定了主意要她跟近亲结婚?那会生出畸形儿的啊……还好,她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长大……【秦慕枫】——她哭了吗?——是,很伤心,很难过。——她痛苦吗?——你说呢?——她……有什么打算吗?——没有,她只是哭。——你去多多安慰她。——为什么你不去?——我?你觉得可能么?【慕容清】——语儿,你会后悔的。我慕容清,绝对会让你后悔的!——你问我为什么?很简单,权力,才是握在手里,唯一的武器。【秦慕杉】——你不需要这样做,你不欠我的,但若你这样做了,我到死都不会安心。——我知道你有多不舍,我也不舍。可是语儿,就算隔了千山万水,他依旧念着你,而你,又何尝不念着他。【张端睿】——咱们算是臭味相投吧?反正你不嫌弃我风流多情的,我也勉强能接受你不守妇道。要不,咱们就将就将就,凑一对儿得了?——语语,做哥哥的,很心疼。【岑耀祖】——小表妹,喏,给你,纸鸢。——我是军人,当然要报效朝廷,征战沙场,说不准哪一天就死在那儿了,或许连尸骨都没留下。语语你说过,“死得其所”,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要记得以我为傲,因为我为自己的理想,奉献了我的一生。【尚崇文】——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啊!你敲我作甚?——书、呆、子!你能不能正常点儿说话?——非也,这是圣人之言,子曰……你去哪儿?——女子曰:干你屁事!【慕容漓】——如果有困难,记得来找我。——我不会帮他,但也不会拉他的后腿。他是天生的王者,大兴的命运可能就在他的手上。木灵语,他为了胜利,牺牲了很多,你要体谅。增加几个片段ORZ~~~【片段一】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