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300000017

第17章 诗体创新铸大美 (1)

--论晓雪《两行诗一束》的诗体创新

项兆斌

2010年10月,《诗潮》卷首刊出了著名诗人晓雪新作《两行诗一束》(39首)。始读时眼睛一亮再亮,新奇得不忍释手。此《两行诗一束》美到何种程度呢?仿佛似把若干新诗每一首中类似"诗眼"的两句挑了出来,单独成诗,39首无实际标题的两行诗,以序号排列,整齐优美,犹如一串大小匀称、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美不胜收!让人不由得呼出:"串珠体·两行诗"!我当时想,世上倘若真有纯诗,《两行诗一束》就是了。后我又得知,由《诗潮》率先,随后《扬子江》、《绿风》、《红豆》、《作品》、《诗红河》五家文学刊物,也先后刊出了《两行诗一束》。此两行群诗,同时受到六家文学期刊青睐,在诗空升起一道瑰丽的彩虹,激发我对其诗美及其诗体特征进行探索研究。

晓雪的《两行诗一束》,每一首均没有单独的标题,十分像新诗中的无标题小诗;每首只有固定的两行诗,又与新诗微型诗中的两行诗相近。要研究晓雪《两行诗一束》的诗美特色,就必须首先研究其与后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两行诗一束》与小诗中无题诗的相同与不同

探讨此问题,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小诗的历史。小诗,是"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中国新诗大潮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勃兴于1921-1924年间。推动小诗运动的大功臣是周作人,"小诗"之名也多出自他文章中的认定。如他指出:"中国的新诗在各方面都受欧洲的影响,独有小诗仿佛是在例外,因为它的来源是在东方的;这里边又有两种潮流,便是印度和日本......"他所说的"东方",自然还包括短小的中国古代诗词在内。他说的"印度",系指泰戈尔的短诗集,如代表作《飞鸟集》等,他说的"日本",系指日本的"和歌""俳句"(两者均是四行以内不押韵的抒情诗)。中国小诗的时兴时期,虽然只是上述短短几年,却在当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文学潮流,对新诗从旧诗词格律的窠臼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影响至今不泯。冰心164首小诗《繁星》诗集和182首小诗《春水》诗集,就是20世纪20年代小诗潮的代表作。当时流行的小诗,一般在三五行内,也有10余行的。

晓雪《两行诗一束》,显然是受到泰戈尔《飞鸟集》和冰心《繁星》、《春水》等作品的影响。因为三人的上述群体小诗中每一首都是无题诗,此共同体态,体现了无题诗之诗体的承传关系。但晓雪此39首小诗,与《飞鸟集》、《繁星》、《春水》等又有不同之处。前者每首小诗均是固定的两行。后者中的《飞鸟集》系散文诗横排,不便分行计数;《繁星》、《春水》多数为一至四行不均,也有超出四行多至十余行的。概言之,就无题而言,晓雪《两行诗一束》与小诗中的无题诗是相同的,就《两行诗一束》中每一首都是两行而言,却又是与小诗中行数不一的无题诗不同之处。

《两行诗一束》与微型诗中"两行诗"的相同与不同

我国古代无微型诗之说。国人对短小诗作习惯称短诗、短歌、小令。我国新诗系90年前从西方传入,西方诗学理论只有小诗体的提法,未有"微型诗"之定义。前面已提到,小诗系"五四运动"后中国新诗大潮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当时不少国人称短小诗作为"小诗",就是由西方"小诗体"之名蜕变而来,叫的人多了,加之周作人在文章中不断地以小诗相提,也就约定俗成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超短诗作应运而生,直至90年代中期形成热潮。诗坛习惯将1996年重庆《微型诗》刊诞生,当作微型诗从小诗分离出来自立门户的日期。微型诗之名从此在诗坛流行。何谓微型诗?中国微型诗学会穆仁会长等领军人物界定为--三行以内的小诗。在多年来的微型诗热潮中,无论一行、两行还是三行的微型诗,中国诗坛已产生过难以计数的作品,出版过不少微型诗集,发表了诸多关于微型诗的理论文章。在此股热潮中,笔者亦写过研究探讨微型诗的两篇理论文章:一篇是发表在2010年2月《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上的《微型诗之我见--读马瑞麟诗集〈深山鸟鸣〉》,此文系以马瑞麟的微型诗作为范本,进而研究探讨微型诗的定义、诗美特色及创作方法;另一篇是写成尚未发表的《微型诗技巧16法》。

经过缜密的研究、比较,晓雪《两行诗一束》与微型诗中"两行诗"有如下相同和不同:相同处,两者都是两行诗;不同处,过去两行微型诗与其他微型诗一样,全都有标题(个别无实际标题者也以《无名》为题),《两行诗一束》中的39首却全都无单独标题。为什么微型诗全都有标题?因为其行数有限、字数特少,标题又不计算在行数内,作者绝不会轻易放弃标题文字参与塑造诗美形象。

《两行诗一束》与无题小诗的新奇美

上面已论述《两行诗一束》与小诗中无题诗的相同与不同及与微型诗中"两行诗"的相同与不同。有此基础,可以剖析《两行诗一束》的诗美内核了。

据上分析,《两行诗一束》诗美特色来源有二,一是继承了小诗中无题诗作的诗美特色,二是继承了"两行"微型诗的诗美特色。

什么是无题小诗的诗美特色?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将微型诗中有标题"两行诗"与《两行诗一束》中无标题两行诗--两者塑造诗美形象的方法进行比较,问题自会明白。

不妨先用人们都熟悉的两首微型诗来说明:马瑞麟《落日》:"满脸通红的醉汉/趔趔趄趄走下山去",如果拿去标题《落日》,此诗也就不是诗了;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倘若把《一代人》这个有特定时代指向的标题去掉,这首诗也成了两句口水话。又如2006年第2期《中国微型诗》载的三首:张励志《枯叶》:"生前/也是春的一员";老彭《影子》:"他借光而来/也被光收拾干净";黄永玉《帽子》:"戴帽子是一大发明/给人戴帽子是一伟大的发明"。再有,黑马《西红柿》:"在农田/点燃希望的红灯笼"。从以上有标题微型诗,可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微型诗如果把标题取消,往往会失去诗美,不是诗了;二是微型诗的标题,多为诗作中诗句的象征物(被说明物)。

然而晓雪《两行诗一束》中无标题两行诗,如同无标题音乐,其感觉就不一样了。无标题音乐,由于无需任何文字说明,纯粹用声音、旋律塑造音乐形象,是悲是乐,是苦是甜,是山川河流还是叙事谈古,是百花争妍还是彩云追月,是万马奔腾还是百川激流,全凭听众自身感受评判,这就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听众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想象力。同理,无标题两行诗,因为没有标题配合,只是靠仅有的两行诗句完成诗美形象塑造,诗作的诗美特征全由读者读后感知,同样会极大地调动读者审美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如果硬要塞标题给无标题两行诗,反而画蛇添足,会破坏已形成的凝练诗美。

同类推荐
  • 白玉蟾诗集新编(道教南宋研究系列)

    白玉蟾诗集新编(道教南宋研究系列)

    白玉蟾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其诗文多被收入《全宋文》、《四库全书》和唐宋诗词集各种版本中,文辞典雅、清空飘渺,后人多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宋代杰出道教诗人和道教文学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 《白玉蟾诗词集》是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的配套项目,是作者历时八年在详尽占有典籍文献和地方志、碑刻、笔记小说等史料,采用传统目录文献学方法和考据方法,通过《道藏》内外典籍文献与地方志史料和考古文献互证,整理和辑存散佚白玉蟾诗词总汇。
  • 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飞去来的滋味儿》、《第一次投稿》、《鸳鸯劫》、《语言大家毛泽东》、《文学与自然》、《北大荒的铁匠》、《随笔四题》等。
  • 军旗下的方队

    军旗下的方队

    本市包括“军事博物馆上空的五星”“永不泯灭的将帅之星”“军旗上写满了烈士的名字”“长枪、大炮也属于女兵”等内容。
  • 生命中的软与硬

    生命中的软与硬

    本书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散文随笔精品集。作者的笔就像一面镜子,观照着芸芸众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文学、人生感悟、处世哲学;权力、家庭、伦理、道德……世上万物,形形色色,引人深思。作品视觉独特,幽默精妙,博大深厚,触及灵魂,充分反映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给读者提供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穿越盛世:相公请多保重

    穿越盛世:相公请多保重

    莫名穿越,她初嫁入洛王府,洞房之夜她却独守空房。第一次进宫,方知她的旧情人居然是太子殿下,美男王爷之所以娶她,仅仅是因为和太子斗气。美男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一次偶然邂逅,她决定跟随那柔情公子闯荡江湖。数次出逃计划都被她的亲亲相公破坏,她几乎觉得这辈子再也没办法离开洛王府时,他大发慈悲的要放她离开。她本决心远离皇城,在听到他身陷围城命在旦夕时,她却毅然回到他的身边,“要死,我陪你!”
  • 你是我的万有引力

    你是我的万有引力

    以前,她对顾景渊避之不及。后来,他问:“财富,权利,你想要的我都可以给你,我只要你嫁给我,你愿不愿意?”她疯狂点头:“愿意愿意,现在去领证好不好?”放着那么优质的男人自己不要,难道还等着别人来抢?婚后顾景渊的生活是帮老婆虐渣,虐狗,跟老婆恩爱秀的漫天飞!……人前,他是风靡万千男女,权倾京都的禁欲男神。人后,只有秦瑟知道,这个男人是金玉其外,腹黑其中。
  • 灵魂漂

    灵魂漂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诸天投影

    诸天投影

    国术世界中,他国术大成,拳压王无敌!大明江湖中,他横行无忌,天下第一!手捏生死,拳破虚空!白蛇之中,画一卷万妖之图!遮天世界,魔主天下,威慑禁区!完美之中,我为魔皇!西游之中,论道太上,掌压灵山!封神之中,四圣摆下诛仙剑...........顾少伤投影诸天,一步步踏上征途,直至,霸凌诸天!本书vip书友群722975968(进群需要粉丝截图)本书普通群753202997(欢迎大家加群)新书已发《大道纪》,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 半世浮生情未歇

    半世浮生情未歇

    风吹过窗台飘来你的消息, 床前明月把相思寄去千里。 你我的缘分恰便似天注定, 猜不透的人心看不懂的你。 心神凝,心神凝, 拾叶一片红尘情, 半世浮生尽空虚, 还是那样喜欢你。假如天堂太孤单,携手地狱又何妨。此生只爱那一人,天堂陪他去,地狱我也堕,但愿梦醒不是一场空。 “我想点一千盏灯,直到我每夜从梦中醒来,它们都不会熄灭。” “为什么要点灯呢?我不是陪着你吗?你还会怕黑么?” “你往下看,每一盏灯都代表一个温暖的家。万家灯火,象征着幸福安乐。” 那时我就明白了,她想要的不是灯,而是一个幸福的家。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Drawing on life lessons from management legend Peter Drucker, journalist and scholar Bruce Rosenstein shows knowledge workers how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iversification is the key to navigating our "flat world" of zero job security, information overload, portable skills, and work expectations.
  • 蔡屋围

    蔡屋围

    有人认为,蔡屋围是深圳的二奶,虽然出身不好,却真实地存在着,谁也抹不掉。陈思年便是蔡屋围当年的村民,农村城市化后的特区居民。我们这件事情发生在陈思年做了安然后妈的第七年。这一天的黄昏,安然的录取通知书,从半空中飘进陈思年的眼帘,陈思年激动得说不出话,她感觉再等上一小会儿,自己就会爆炸或倒在地上。她想让自己眼泪畅快地流,因为安然在她这个后妈的培养之下,修成正果,上了大学,可以免除安大山的后顾之忧,再也不用担心安然将来没有饭吃,没有好生活了。尽管医生在前几分钟还劝过她不要激动,因为眼下她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可陈思年能不兴奋吗?
  •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对一个人心动,也许只要一瞬间。然后一瞬间之后的念想,让林深念念不忘十年。“我曾对你心动过”这大抵,是他这辈子听过最深情的告白了吧。林深的一念心动,便是之后十年的不相忘。“好,我等你”也许是她给他最肯定的承诺了吧。一望十年,自始至终,不曾相忘。
  • 超时空爱与战绩

    超时空爱与战绩

    公元2200年,统一后的“地球联邦”。因为人口的剧增自然资源的枯竭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低收入者和一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在联邦的政策下向月球进行殖民。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开拓那里的矿产和资源,并向地球输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后辈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在那里组建了很多新的社区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生活。在巨大的生存环境压力下迫使他们再在科技方面积极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超越了地球。在公元2340年的时候,月球上的人类出于将来发展的考虑不顾地球民众的强烈反对开始进行克隆人类的繁衍。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