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8800000005

第5章 专论 (5)

消失。是否所有遗产都注定消失?当然,大多数是会消失的,由于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壁画不可避免会剥落,建筑难免会侵蚀损坏。但是人们可能会忽略另一种消亡,那就是某种事物失去了原本的用途并演化为一项旅游特色。在威尼斯,目前冈多拉存在的唯一用途就是供游客玩赏。放眼世界,大众旅游已经把宗教朝圣的圣地变成了商业旅游的场所。全球化在使一项遗产广为人知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魅力。意大利的咖啡不再是意大利的特产。英国已经没有了需要保护的本国语言,因为英语已经属于世界。遍布欧洲各大城市的古老街区现在都被列入"遗产区",本来是为了展示该地区的独有特色,可不幸的是这些地方看上去全是一个模样。现在甚至有公司专门制造"遗产街"用的家具。人们对遗产的品位也在变化,例如在彻底世俗化的英格兰,教区教堂曾经是一个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遗产,然而现在已经被大大冷落。再如香港的一个码头,尽管具有遗产价值,但因香港政府认为它需要重建而最终不复存在。有时候,遗产因其价值连城而变成私人财产存入了银行的保险库。大量艺术品就以这种方式消失了,至少在公众面前消失了。被收藏起来的遗产几乎算不上遗产。

图2威尼斯的冈多拉

通过上文对遗产研究四扇大门的讨论,可以确认遗产研究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伴随而来的是遗产保护行业的兴起,部分受旅游业增长的推动,同时还有人类自身的需要,因为人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感到其身份认同受到威胁,因此力求保护可以证明自身身份的东西。这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问题和讨论,大多都牵涉到遗产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五、主要趋势和问题

1.个人遗产和地方遗产

因为公共遗产能提供给遗产管理者就业机会,所以他们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此,但这很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私人的、家庭的、地方的--即所有他们作为局内人的个人遗产,才更有意义。公共遗产在公众眼中通常只是"观光一日",而个人遗产记载着他们的经历和记忆。贝德福德公爵在英国贵族中第一个向公众开放他庄严宏伟的沃本公爵府。他的著作虽说现在有些过时,但却有关于各种访客的深情描述。他提醒我们,大多数访客的兴趣在于人而不在于物;他发现自己和妻子--公爵夫人才是他的财产中最吸引人的元素。访客们对与自己生活接近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更愿意讨论使用哪种电视机而非大师名画。他们安排出行也许根本不是为了去参观遗产,而是因为既然有闲暇那么就不妨出去逛逛。因此,即使是最伟大的遗产也只能被看作"观光一日",跟在海滩休闲一天和在商场购物一天的意义差不多。

对于局内人来说,个人遗产,不论属于家庭或社区,因为关系到我们的历史和记忆,因此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过,处理个人遗产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从世界遗产依次往下,在所有层次的遗产管理中,无不强调公众、尤其是当地社区的参与。这种参与一般往往局限于召开听证会,由保育专家解释他们的意图,但很少顾及当地群众的真正意见和需要。某些国家正努力在地方群体中推行"社区行动计划",即鼓励当地人提出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规划和结果。这类"社区行动计划"保育的对象往往是具有地区重要性并与当地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活动相关的遗产。但这类计划能否为高层所注意,还有待观察。

2.官方的遗产话语(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

显然,在遗产研究中,专家和学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他们能够确认某件物品的原真性,并指出相应的背景。"这是一件真正的中世纪物品"就是一次原真性鉴定;指出"这是英国此类纪念性建筑仅存的一件"这一背景,比之宣称"每个村子有二十个这样的东西",前者显然更显珍贵。教育事业也离不开专家。但专家团往往把近来"大众参与"的需求看作简单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英国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教育政策是把教育视为管理的工具,并希望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态度"。我们赞同应该教给孩子们准确的信息,但不赞同思想灌输,也就是由受益人影响孩子们的态度。

政府一般会赞同专家的意见,因此,专家的意见很快可以成为"官方的遗产话语",通常是政府及其顾问去推定何谓遗产、如何进行保护。也许政府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首先界定"遗产"这一多变的概念,然后才能进行处理。"遗产"一旦被界定,政府便用它来提高自身的声誉。对于地方及区域组织或个人而言,遗产往往与相关的人和事有关,而不仅仅是物件;但是社区或个人几乎无法引起政府部门关注他们对遗产的不同诠释。欧洲的各级立法机构和社会组织都一致认为遗产指的是具有一定价值或意义的古建筑和考古学遗迹,以及稀有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同的国家会重视不同类型的建筑和自然物种栖息地。

其他地方可能不会像英国那样对大型的乡村府第感兴趣,尤其像在爱尔兰这样的国家,人们把这样的房屋视作殖民者的住所。通常,官方的遗产话语(AHD)代表了当权者的财产和利益,主要包括教堂、城堡和宫殿等。统治者首先会考虑一座建筑能否代表他想要呈现的那段国家历史,接下来才会考虑建筑师、艺术家和园丁的技艺。不过一旦伟大建筑师的名声确立起来,政府工作人员就不用再考虑单个建筑物的相对优势,因为设计者的名声已经足够了。虽说官方的遗产话语经常变化,例如富人现在常常会购买乡村建筑作为他们的第二个居所;但在欧洲遗产研究的争论中通常包括了其他团体、特别是地方群体对官方遗产话语的攻击,因为当地人有他们的考量。

3.确认和规划

确认某地、某建筑物或某种活动为受保护的遗产,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人们立刻会在地图上画线以确认遗址的范围,因此假定在这个范围以外的一切就不那么重要了。同理,无论是确认某座历史建筑物,还是授予某人荣誉,其中的某些内容难免会引起争议。确认通常会启动商品化的过程,启动将该物品包装成为商品,赋予其价值,供人参观、买卖的过程。获得确认的场所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身份,同时成为收藏者的目标,也成为有能力住进历史建筑的富人垂涎的对象。如果这个场所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那么其商品化过程会更加迅速。

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通常赶不上社会变化。建筑遗产的确认系统原意是保护那些宏伟的建筑,如教堂、宫殿和城堡,这些都是"天生的遗产",从建成起就是需要完整保存的。随着时代变迁,乡间的小农舍变得具有保存价值,但这类建筑是有人居住的,在几百年中不断扩建,而且除了遗产功能外还有其他用途;因此,确认这类建筑往往会遇到问题。同样,一个民间乐队出现在交响乐团会显得不伦不类。因此遗产的背景很重要。

正如博物馆分为不同学科的展厅,有些国家的相当部分国土(像英国、德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划成了一片片的保护区,每一个分区都有专门学科负责,而且该地区的确认很可能是由这一学科赞助的,该学科也理所当然认为自己在知识上有权控制这一地区。因此,教堂变成了建筑史学家的知识财产,地质公园留给地质学家,具有特殊科研价值的地区留给生态学家,法定的遗址留给考古学家,国家公园留给地理学家,保护区则留给城市规划师。英国的整片国土正面临着变成博物馆展厅的危险。现在有人开始怀念那些普普通通、没有哪个学科想要将其占领并纳入自己遗产领域的地区。

4.专业化

我们现在不仅有专职的博物馆馆长,而且有专职的遗产经理,然而这种专业化本身很容易造成问题。一旦个人遗产变为公共遗产而且向公众展示,"我们的"遗产就不再是我们的,而成为了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正如把某种宗教仪式的音乐放在世俗音乐会上演奏,也许同样动听,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与此相似,原来家庭中的传统手艺如刺绣和木工,现在变成了艺术学校的教学项目和博物馆中的展览品。尽管本意是出于尊重个人遗产,事实上却把它从原来的主人手中偷走,把它变成了公共财产。

兴起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系统,现在已经推广到全世界,也很容易陷入专业化的误区。生态博物馆的出发点是"帮助本地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原意很好,但这种做法也会使他们失去这一优势。挑选遗产管理负责人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受过良好训练的候选人,他们可能来自该国的其他地区,而且受过学院的专业训练。博物馆会请专业设计师来布置展品,这看起来当然很专业。当地人本来是一心想要保护并推广他们的遗产,但因为专业人士的介入而逐渐失去了兴趣;当地人的下一代尤其如此,因为他们要保护的不是自己的历史,而是父辈和祖先的历史。

第二节 遗产的崛起 (4)

专业化误区只是问题之一。一个每年接待十多万游客的遗址当然需要高度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图像设计师和旅游经理才能取得成功。但是,正如乡村农舍具有独特魅力一样,业余人员的陈列也有其可取之处。因此,一座乡间小屋或一个乡村博物馆,其最佳展示方法是采用充满乡土气息的绘画,并请当地人做导游。他们的热情和本土知识可比专业训练重要得多。如在英国西南的锡利群岛上,一群图像设计专业的学生登陆其中一座小岛--圣马丁岛,结果惊讶地发现岛上满是杂乱无序的告示牌,为岛上各种各样的风景打着广告。然而在临近一座独自经营的小岛--特里索岛上,仅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告示牌。虽说效果不错,但立刻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商业化的主题公园。

在德文郡的一个村庄,一座苹果酒厂关闭后留给村子一大笔钱,村民们决定去买一座古建筑并把它建成遗产中心。有人问:"建了给谁看呢?"村民回答说,不是为游客,而是为村庄的新住户。参与这件事的都是世代生活在村里的老住户,他们看到村里住进了很多新人,后者在附近的城市工作,虽说可能只会在村里住五年或十年,但仍渴望了解村庄,渴望成为"局内人"。于是,一系列长期或临时的非专业性活动和展览由此产生,目的是向新住户灌输局内人的价值观。

六、遗产的历史

遗产不是一种新事物。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至少在欧洲,关于保护建筑的各种争论始于19世纪晚期。关于自然栖息地保护的讨论开始得更晚,但这也使遗产的概念局限在官方的遗产话语之内。毫无疑问,通过纪念过去以证明个人的身份认同,这种行为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在贵族家族,只要涉及财产和头衔的继承,个人的宗谱遗产就成为关键要素。古希腊人喜欢游览古遗址,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就被导游误导,他们的讲解根本站不住脚,这一点我们现在都很清楚。中世纪基督教教堂会小心翼翼地收藏、保护圣人的骨头和遗物,把它们放入特制的容器,成为朝圣的对象,这种做法跟现代的遗产旅游业极为相似。15和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遗产运动,古典时期(罗马和希腊后期)的思想被发掘出来,罗马式的建筑被大量仿制。

遗产有漫长的历史。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文明都各有其对待过去的态度。这就意味着,比如说,如果讨论"19世纪的遗产",那么就不能集中讨论19世纪的器物或建筑,而是要研究19世纪人们对待遗产的态度,分析那个时代的人们认为哪种器物或活动弥足珍贵而把它们当做遗产保护起来。

1.有关保护的四个"C"

保护有多种形式,其中之一是"原址保育(conservation in situ)",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保护建筑物或自然栖息地,尽管建筑位置有了变化,栖息地也常是人为划定的。

另一种形式是"收藏(collecting)",博物馆和动物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当然还有广泛的个人收藏,这里不仅仅指富人们收藏的艺术品或其他公认的财宝,而且包括很多人家里千奇百怪的藏品。我有个朋友喜欢收集卫生纸(当然都是崭新的),还有个邻居收集了很多犁和其他农业机器上的坐垫。

同类推荐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钱穆学术文化九讲》国学大师钱穆珍稀三书!尘封60年。
  • 回望来路

    回望来路

    该丛书将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经验、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华结集出版。本书是丛书之一种,对黄国柱委员多年来在新闻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做了梳理、汇总。
热门推荐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财富的门票。
  • 养宠成夫:妖王大大的小萌妻

    养宠成夫:妖王大大的小萌妻

    凤凰一族小公主及羿之年,在外捡到一只白狐狸,带回凤凰山饲养。却不料这只白狐狸竟然是一只修炼成精的。吃她的,喝她的,晚上竟然还要霸占她的床?“死小白,快给我滚回你的窝去。”斜长好看的狐狸眼微微眯起,慵懒的说道。“不不不,还是你的床比较舒服。”
  • 十八空论

    十八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级妖龙分身

    超级妖龙分身

    荒古大地以武为尊,妖兽遍地。叶林意外获得一具妖龙分身,吞万物化元精,从此叶林杀戮天地四海,一柄长剑力破虚空。
  • 山海雅韵

    山海雅韵

    从吴越文化的荟萃,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遗韵,金山的海派文脉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数千年的人物风流,可制皇皇巨著,而薄薄一册解读的只是金山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其中一些刹那的闪烁。跟着本书去了解、熟悉金山的前世今生,比如:明长城“金山卫”砖刻与金山的故事、上海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座渔村、妈祖文化在上海的发端演变……与此同时,可边读边走去看看:最具吴越文化交融特色的千年古镇枫泾、黄公望潜心绘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吕巷……放下书本,可以去尝美食、看农民画展、听金山故事……
  • 母亲的选择

    母亲的选择

    本书是故事家肖冰先生的一部中短篇故事结集。《母亲的选择》书写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母爱情怀,让人感动。书中故事多通过精巧的构思,幽默的语言向人们道出人性中很温暖的一面,如孝心、善良的力量、为人的实在与厚道以及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美德,等等,饱含着正义的力量。
  • 我才不是你的傀儡

    我才不是你的傀儡

    (作者不会写简介,多多包涵,脑洞有点大,文章会有一些奇特,请多包涵,如有雷同请及时联系本作,谢谢)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四象岛南部的深山里居住着远古时期留下来的家族,他们思想落后,甚至想把现代这个智能友善包容的社会改变成他们那个过去落后的时代。是时候结束了,我们不会再让你们操控我们,不会再让你们胡作非为,我们会亲手结束这一切。--单羽晟&浠茯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