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8800000013

第13章 世界眼光 (4)

国家边界和国族身份的政治敏感议题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计划中,尤其是一些涉及跨境群体的计划项目。无论如何,近年的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中国和东盟国家关联起来,使得哈节突破了过去因中越政治关系的紧张而形成的国家边界局限。京族与越南的跨国文化联系,被视为发展区域性跨国经济合作的有利工具,因而哈节的跨国性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下被肯定和宣扬。

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哈节在京族文化边界、国家行政和民间宗教之间的界线以及国家边界的问题上经历了种种变化:(1) 哈节由一些对京族社区成员而言有意义的宗教实践,扩展成为整体性文化展示,用以对外标识京族身份认同的文化边界;(2)国家行政范围延伸至节日的活动中,使国家行政与民间宗教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3) 跨国境边界的文化联系被公开宣扬。本文认为在京族地方社会和国家与国际环境的改变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计划促成了哈节所涉及的种种边界现象的变化。

这些围绕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文化、行政和国家界线问题,是一个受着种种条件变化所影响的社会过程。考察在国家和国际脉络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所涉及的种种界线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动态性社会过程。

第二节 亚裔文学的珍贵遗产

--天使岛诗歌与囚禁叙事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蓝峰

摘要:天使岛诗歌是美国亚裔文学的珍贵遗产,目前日益受到英美主流文史界的重视。作为华文囚禁叙事的代表作,天使岛诗歌不仅书写了华工的悲惨遭遇,也揭示了近代中国被迫加入西方列强主导的全球化秩序时的困境。本文对这些诗歌所表达的种族化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1)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立场是华工用来构建自我身份、认识世界的思想工具;(2)通过利用传统诗体的实用形式、确立集体主体性以及重谱民族英雄榜,天使岛诗歌成为身陷囹圄的华人移民用来激励自己、团结族群、抵抗歧视与迫害的话语武器。

关键词:天使岛诗歌亚裔文学遗产囚禁叙事种族化民族主义

一、沿美国西海岸穿过金门海峡进入旧金山湾,便能看见著名的天使岛。坐落在岛上的国家移民博物馆,是一栋两层楼的木建筑,前身是1910年至1940年间在此运作的美国移民拘留所。2010年1月21日正好是这个前移民拘留所建所一百年。此前一天,美国白宫发布了一篇"总统公告",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天使岛日",以纪念成千上万曾被监禁于此的移民。这篇由奥巴马总统亲自签署的公告,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从法理上完成了对天使岛历史地位的最终及最高规格的认可,从而使其跟纽约的艾里斯岛和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岩一样,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美国历史遗迹。在这份公告中,奥巴马特别提到了那些遗留在拘留所木墙上的"诗歌",称这些诗歌承载了美国历史上一段不可忘却的辛酸记忆。他所提到的诗歌主要就是华人移民镌刻在囚室墙上的那些汉语诗词。而正是这些诗词,使曾被遗忘的天使岛被重新发现,并获得如今的殊荣。

从1910到1940这30年间,天使岛移民拘留所是亚洲移民进入美国的主要关口。在这期间,前后大约有30万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曾被囚禁在这里,接受移民官员的审查,少则数日,多则数月,甚至数年,直到美国移民局做出是否让他们入境的决定。1940年,一场火灾烧掉了拘留所的办公楼,移民站遂移往别的地方。之后的几年中,原拘留所的木楼断断续续改作他用。"二战"后,这个设施完全废弃,小岛交由加州园林部门管理。后来,地方政府一度规划将木楼撤掉,但一直没来得及实施。1970年,园林管理处一个叫Alexander Weiss的工作人员,注意到在木屋旧墙上有很多方块字,觉得可能有历史价值,上报管理层却未受重视。于是他通过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日裔教授George Araki,将此事告知旧金山的亚裔社团。相关亚裔人士考察后发现,这些文字是以劳工为主的华人移民留下的汉语诗歌。之后,经过当地亚裔社团的不断争取,加州政府于1976年决定永久保留这栋木楼,并拨款二十五万美元加以维修。显然,若无这些诗歌,这栋木楼或许已不复存在了。

1980年,由三位美籍华裔学者(麦礼谦、林小琴、杨碧芳)整理编译的中英文对照本《埃仑诗集》在旧金山出版,书名中"埃仑"即英语的"岛",书中共收入136首天使岛木屋遗诗。诗集中唯一的长诗《木屋拘囚序》,虽不是直接来自拘留所遗址,而是先刊于1910年3月16日旧金山的《世界日报》,但也是拘留所囚民所作。其实,广义的天使岛诗歌还应包括有些华人移民离岛后所写的关于自己囚拘经历的诗歌,如1987年加州大学出版的《金山歌集》中的一些粤语歌谣。《埃仑诗集》问世后,天使岛诗歌不仅被誉为美国亚裔文学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日益受到英美主流文史界的重视,一些佳作被收入各种各样的文选。其中,颇有影响的《希斯美国文学选集》1990年初版时便收入13首英译的天使岛诗歌;牛津大学2000年出版的《美国现代诗集》收录了9首;而新泽西大学2005年出版的《现代主义:美国现代诗新选》甚至收了17首。来自中国农村的无名诗人竟能跟惠特曼、庞德、艾略特等美国诗坛大家比肩而坐,尽享美国文学庙堂的尊荣,的确令人称奇。另外,美国学者也从多方面对天使岛诗歌展开研究,逐渐加深了人们对这些诗歌的认识。

迄今为止,美国学界对天使岛诗歌研究的一大共同点,是从美国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这些诗歌,考察这些移民话语如何参与构建了奥巴马在上述公告中所说的"美国叙述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可我们知道,当天使岛诗人们被囚禁在在金门海峡边的小岛上时,他们还未真正踏上北美大陆的土地,还仍然保留着中国人的身份,他们那些饱含血泪的诗文抒发的更多的是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些诗歌更需要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解读,以考察这些移民话语怎样参与构建了"中国叙述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并由此揭示这些诗作的思想内容和审美特点。

放在中国近代史的语境中,天使岛诗歌可视为代表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中国移民文化的经典囚禁叙事(captivity narrative):它不仅记录了华工在当时欧美政府具有种族歧视的外交和移民政策下普遍遭遇的痛苦经历,更以生动的象征隐喻,突显出中国被迫加入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国际政经秩序时如入牢笼的残酷现实。构成这一囚禁叙事的意识形态核心的,是一种可称为"种族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尽管现在看来,种族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已经被时代摒弃的思想,但它却是当时大部分中国人在国家民族受到西方列强欺凌时的合理而真实的回应,其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深刻内容值得探讨。而且,种族化民族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使岛囚禁叙事的三个主要艺术特点。第一,天使岛诗歌是若干匿名诗人以一种互动创作方式经年累月完成的。

正是通过这种创作方式,天使岛诗人们在诗中弘扬一种集体主体性,将集体解放视为个体救赎的最佳渠道。第二,天使岛诗歌基本采用旧体诗形式及半文半白的语言。这与其说跟诗人们的乡村教育背景有关,不如说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凝聚民族意志之功能的执著信念。第三,这些诗歌共同的表意系统主要由汉族英雄谱系中一些形象和典故构成。天使岛诗人们借助这种英雄史诗式的书写策略建立起适合于自己的历史观,其意义在于将华工的流散命运置于一种具有历史目的论价值的时空框架中,使他们能从精神上超越个人的悲惨处境,获得一种神圣的民族使命感。因此,虽然贯穿于天使岛诗歌的种族化民族主义思想颇有问题,特别是它把华工的苦难归咎于不可调和的种族冲突,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在现代国际社会中造成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用这种思想武装起来的这些诗歌,是身陷缧绁的华工们用来激励自己、抵抗非正义势力的有效话语武器。下文将详析这些思想和艺术特点在天使岛诗歌中的具体展现。

19世纪中期,因市场需要,美洲各国一开始对华工大致还是接受的。然而,随着廉价华工大量涌入,本地劳力市场受到冲击,加上经济发展失衡,美洲新兴的民族国家对华工越来越抱有敌意。很快,美洲大陆从南到北掀起了驱赶华工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它将华人贬为一个邪恶、低劣的种族,为排华势力提供合理性。这场打击华工的跨国运动首先在美国取得胜利: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立法禁止华工入境。接着,美洲其他一些国家的类似排华法案也相继出笼。于是,在美洲大陆事实上出现了一个由各国政府主导并专门针对华人的跨国种族歧视机制。

美国学者Erika Lee把这个跨国机制叫做"半球东方主义"(Hemispheric Orientalism),其涵盖范围甚至包括澳洲。她指出:"美国和澳洲是公开基于种族原因而驱赶华人的。在加拿大,华人受到人头税的钳制。在墨西哥,地方和联邦的法律都不支持华人移民和定居。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加拿大和秘鲁几乎完全禁止华人移民。而到了1931年,墨西哥西北地区甚至强行遣送华人移民出境。"对"半球东方主义"的批判实际上也揭示了"跨国主义"实践在历史上的阴暗面。今天,很多人常常简单地把"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 看成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政治和文化融合的正面推动力量。殊不知在一个世纪前,对华人移民而言,跨国主义却充满杀机,成为迫害弱势族群的利器。而正是当时西方国家普遍带种族歧视的移民政策,迫使华人移民从种族角度构建自己的民族身份。

另外,华人移民对种族与民族的理解也受到中国当时的种族化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其实是双向的。20世纪初,大量有关华工在美洲特别是美国遭受种族歧视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国内,产生了两个结果。首先,这更强化了中国民众的种族--民族危机意识。1905年,中国之所以出现抵制美货的全国运动,除了美国社会长期对华人的敌视以外,直接起因就是美国政府在1902年和1904年延长并加强了排华法案,继续禁止华工入境并剥夺华人移民在美的入籍资格。这场运动波及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当然也包括后来被监禁在天使岛上的华工们的家乡。其次,华工在海外的悲惨遭遇深深震撼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其中的一些人,像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甚至亲眼目睹了华工在美的困境并将之报道回国。这类报道和传闻为中国文化精英们打造一个崭新的意识形态工具提供了更多依据。这个工具就是中国种族化民族主义。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热门推荐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未央时光

    未央时光

    医院的妇产科是最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地方,这里每个产妇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强迫症产妇、情敌产妇、明星产妇……身为妇产科医生的章晓,在这里守护着自己的良知,感受着她们背后的故事。
  • 萌狐驾到仙尊不太冷

    萌狐驾到仙尊不太冷

    花前月下,男子喝着酒,大声寻问,醋意酸到了方圆十里!“徒儿,你跟那个男人什么关系?”“徒儿我不开心我要喝酒!”绝色女子看着有些无语,每次都是这样,醋意太大,人前高冷,人后醋王!其他仙尊都是高冷范,只有自家仙尊假正经,腹黑吃醋!【本文男女主1V1】苏灵绾单纯可爱,在知晓人事后,最终唤醒了前世的灵识,记忆与利用同时涌进脑海,她到底如何抉择。终于等到的人不是原本之人,墨意之最终决定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 乌头渡

    乌头渡

    “公子,雨大,不如进篷子里避避吧。”“呵,急什么。你瞧瞧,这天这水这雨,连着一块儿,像不像一幅画?”“……公子,别靠船舷那么近,当心被河里的水鬼趁机逮了去,把公子的头给咬了……”“哈哈,沈莫,你又开始编故事说笑了。”“说笑是一回事,不过公子,您身上都湿透了却是当真,您当真该进船里躲躲了。”“嘘……别说话,沈莫,那边有个仙姑在瞧着我笑呢……”“仙姑?哪里有仙姑?”“看,就在渡口那里。”
  • 经商金言

    经商金言

    《徽商的智慧:经商金言》中,孔令刚试图换一个视角,通过汇集徽商与经商有关的精华言论、睿智语句,进行适当的分类,从经商追求,包括贾名儒行、利缘义取、利人利己;经商精神,包括穷则思变、克勤克俭、愈挫愈坚、有胆有识;经商策略,包括广结良缘、扩大声誉;经商理念,包括知人善任、以众帮众、审时度势、质量为本、诚实无欺,以及经商之道,包括商有商道、知难不难、谋深虑远等5个方面17个角度对徽商智慧进行释读,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徽商故事展示徽商经商历程,并以感悟和延伸阅读的形式从某个层面反映作者对这个主题的思考。感悟未必深刻,延伸阅读也只是想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期给读者朋友提供丰富阅读视野的素材。
  •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我本是娇娇女儿身,怎奈冒名三皇子?没关系啦,反正父皇是明君,母妃最得宠,还有帅帅大皇兄,伦家好幸福!突然有一天,母妃失踪,父皇病故,奸妃篡位……这一切,我发誓,要替父皇讨回来!
  •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的女主角爱玛是个“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自视过高”,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而她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别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自己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本书的喜剧结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丫头有点拽:恶魔,请接招

    丫头有点拽:恶魔,请接招

    她是神秘转校生,转学第一天就占了别人家的学生会主席大人的豆腐;她是神力转校生,转学第一天就放倒了三个男同学;她是最酷转校生,转学第一天就闹得满院风雨。是的!这些“她”都是我们的时初黎女战神!天性特立独行,爱打抱不平,家庭背景神秘无比,戏耍各路大神,无所不能。周一到周五在学院里招惹各大门会,狂耍各大门会都不在话下;周六周日到广场耍一耍,整个天下都是她的!至于那些,恶魔?恶魔学院?恶魔地下城?开玩笑,她同意了?待她一一横扫,将这些恶魔都变成天使,所以,请接招吧!各路恶魔们!只要她在,光明就在![细看女主降‘魔’的热血传奇,再看女主高情商拐走男主的套路!]
  • 伐天邪皇

    伐天邪皇

    身无脉轮,他是连修炼资格都没有的废柴;放逐多年,他只当个卖媚药的小郎中!而今天,却有家族长老亲自相接,要他这个长公子弘扬家威!一把刀,杀尽邪魔妖道;一粒丹,练就奇异身法!面对族人的质疑侮辱,面对杀母仇人的无限挑衅,他又将如何伐天道、诛异类,一登异世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