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92

第92章 故事(65)

三根断面条在罗文走后已化作了三条蚂蟥。这伙种田人吃饱了,吸好烟,就下田插秧,不一会儿,种田人的小腿上就有蚂蟥在吸血了。

后来,罗文讨到了点心,就立即回家,拿给母亲吃。母亲吃点心时,罗文向母亲说起被种田人戏弄的事情,并说蚂蟥已在叮腿吸他们的血了。

母亲说:“侬娘舅也是种田郎呀!怎么办呢?”

罗文说:“没有关系的,手指拍拍,蚂蟥掉下。”从此,种田人见蚂蟥叮上,就用手指拍拍,蚂蟥就掉下来了。

前头田钻咬,后面尸首撩

有一天下午,罗文又来到田头讨饭。

一个种田人老远就喊他:“小讨饭,快过来!这糯米饭,我吃不下了。”

罗文赶紧跑过去,跑到那人面前时,喊他的农夫立即转手,把半碗糯米饭倒在烂泥田里,那人用手一指,说:“小讨饭,侬吃吧!”

罗文气愤地说:“糯米饭,变田钻。前头田钻咬,后面尸首撩。”说着,他带着一肚子气回家去了,因为今日他已经讨了好些食物。

回到家里,娘问:“今朝回家早,已经讨了不少东西了吧?”

“讨了几块年糕和汤团,黄豆和花生。”停顿一下,他又说:“刚才,我被坏人戏弄,气死了,才早回来的。”接着,他把被戏弄的经过说了一遍。

娘听了,骂道:“侬这猢狲!给你吃的汤团和年糕都是种田人种出来的呀!侬娘舅也是种田的,他们被田钻咬死了,侬还能向谁去要吃的!”

罗文觉得娘骂得在理,晓得自己错了,对娘说:“没啥关系的,稻叶擦伤口,疼痛会驱走!田钻咬种田人是没有事情的。”

以后,姚北农夫在田里,碰到田钻咬,会用稻叶子去擦擦被咬的地方,疼痛就消除了。

由于经历了这件事,姚北人们也传讲起这个故事来,养成了怜悯乞丐,不戏弄乞丐的习俗。

车盘竖田头,种稻带日头

一日傍晚,罗文来到田头,看到几个农民在种一块田。他问:“你们今日吃啥点心?”

农民回答:“松花汤团,今日稻要种得夜,担了不少点心。我们吃过了,剩下的还有,侬到饭桶里去拿吧。”

罗文一边吃一边说:“你们在日落前是种得完的。”

农民说:13“今日,不落夜①是种勿好的。”

罗文说:“车盘竖田头,种稻带日头。”

罗文吃好点心,走过去,把放在田埂的车盘竖了起来,车盘的圆心对准着西边的太阳。然后,他说了句:“放心吧,日头落下前,你们会种好这块田的。”就走了。

果然,西边的日头落得很慢很慢,始终在车盘的圆心里面。当日头落到车盘的下沿时,这几个农民把这块田的稻也种好了。

在农民扛起车盘回家时,日头落到地下了。

草鞋到田域,变成活鲤鱼

这一日,罗文又来到田头,向种田人讨点心吃。

农民说:“叫花子,有点心也不给你吃的。”

罗文讲:“有点心勿给我吃,今日你们田种勿好哉!”

农民们听了哈哈大笑:“天介早来,只剩下这一小块田,怎会种不好呢?”

罗文弯下腰,脱掉了草鞋,扔到田里,说了句:“草鞋到田域,变成活鲤鱼。”就到别处去讨了。

过了一会儿,两只草鞋果然变成了两条活的鲤鱼,在两个种田农民的脚边游来游去。种田人见了,就去抓鱼,但是总是抓不住。他们一会儿种稻,一会儿抓鱼,不仅浪费了种田的时间,而且把平好的田踏坏了,不好种,稻种起来速度也慢了。

鲤鱼一次次游到他们脚边,农民放下秧,就抓鱼;鱼逃了,他们就拾秧种稻。这样反反复复直到天暗,鱼没有抓到,田也没有种好。然而,已经种好的稻秧,因为抓鱼也被踏歪不少,需要扶直。到这辰光,他俩就后悔起来了。

人吃油不足,蚂蚁赶快出

有一天,罗文讨饭来到横新塘下,远处香气扑鼻而来。他觉得很奇怪,就迎着香气走去,来到村子西头。

“笃——笃——笃——”的撞击声有节奏地从那间屋里传出来。原来,这里开起了一爿榨油场。罗文走到门口一看,四五个年轻人正在打油。

“叔叔,有吃的吗?”罗文站在榨油车间门口问。

“这里没有好吃的食物,要吃菜饼,侬进来拿吧!”一个靠近门边的人说。

罗文饿极了,拿起就吃,香喷喷的菜饼味道勿错,他一连吃了三大块。

“看,他吃得多起劲!”一个榨油工停下来说。

这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榨油工拿了一块布,走到木油桶旁边,一边揩来吃油的蚂蚁,一边说:“真讨厌的蚂蚁,成群结队来吃油,揩也揩不完!”

罗文一看,地上蚂蚁排成长队,从木油桶底连到门外。有的蚂蚁背着菜饼屑,正往外爬去。他不免对榨油工同情起来,吃饱菜饼,罗文思考了一下,说:“人吃油不足,蚂蚁赶快出。”

说起来也奇怪,过了一会儿,榨油车间内的蚂蚁纷纷爬到屋外去了,再没有往车间内爬的了。

“小弟弟,侬是圣口啊!”老榨油工看着此情景,惊奇地说:“你叫啥名字?哪里人?”

“我姓罗,名文,匡堰头人。”

“哦,你是三北有名的对课小秀才啊!”矮个子榨油工想起金仙寺摆擂台对课的情景,不禁称赞起来。

“是!”

“为何要讨饭?”

“只因父亲早病亡,背了好多债,家贫如洗,还有双目失明的母亲需要赡养,才不得不求乞呀!”

“菜饼要吃,你可以背一袋去。”老榨油工说着,给他装了一袋,掇起来放到罗文肩上。

“谢谢,伯伯!”罗文背着菜饼出门时说:“榨油车间不会再有蚂蚁了。”

自从那天起,在三北的榨油车间里就见不到一只蚂蚁了,而在其他地上,只要有油,蚂蚁就会爬过来吃。三北人们吃油也不像喝茶喝酒那么多,只是烧菜时放一点。

东南动响雷,大雨勿会来

时值双抢季节:早稻要抢收,晚稻要抢种。在姚北,这是一年之中农活最忙的辰光。大部分人都到田头去了,每户人家一般只剩下老妇人和小孩子。老妇人在晒场上,扬筛和翻晒谷子;小孩子拿着竹竿,来回走动,赶跑来场上吃谷子的家禽与飞鸟。唯有娃娃躺在摇篮里,因没有人抱他们,“哇……哇……”哭着,好像同树上的蝉比嗓音一般。

三伏天,

孩儿脸,

一个时辰变三遍。

一时晴,

一时阴,

一会工夫大雨淋。

这首歌谣唱出了姚北夏天多变的天气情况。这样的天气给人们收晒早稻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时候雷声隆隆,乌云密布,老婆婆就赶忙把稻谷收进屋里;转眼间云散日头好,老婆婆又将收进屋里的稻谷用畚箕畚出来晒。有时候,天空万里无云,日头高照。老婆婆已经把谷子晒了半天,午后进屋刚歇了一会儿,就听到了雷声,出门一望,半天墨黑,电光闪闪,谷子还没有来得及收进屋,大雨点从天而降,只好睁着眼看即将晒干燥的谷子被雨淋湿了。

有一日,罗文讨饭来到周塘逍路头,口渴死了。于是,他就向在晒场上正赶忙收谷子的老妇人说:“大娘,给碗水喝吧!”

“你看,东南上起云层了,我得赶紧把谷子收了,屋里桌上有茶壶,进屋去喝吧!”老妇人用毛巾擦了一把汗说,“饿了,桌旁还有黄瓜,你拿吧!”

“慢慢收,喝了水,我来帮你。”说着,罗文进屋去了。罗文喝好茶水,拿了一个瓜,出门来,就听到了“轰隆隆”一个响雷声。

“侬帮帮我吧!”老婆婆说。

“好的。”罗文边答应着,边看天色,只见东南方乌云翻滚,电光闪闪,响雷一个接着一个,眼看就要下雨了,在雨前要收进一晒场的谷谈何容易啊!

大娘有这样好的心肠,别让她的谷子淋湿了。罗文想到这里,就念道:“东南动响雷,大雨勿会来。”然后,对老妇人说:“大娘,我向雷公雨神祈祷过了,大雨不在这里下了。”

老妇人听了,拿着畚斗,疑惑了一会儿,雷声渐渐地远去了,乌云也往东南方退去了。

从那时起,周塘农夫测天气就有了“东南动响雷,大雨勿会来”这一句谚语。

胜山戴乌帽,阵雨快来到

一日傍晚,罗文来到水云浦沿,一对年轻夫妇正在河边乘凉喝酒吃饭。罗文走到他们的桌边讨道:“叔叔婶婶,行行好,给碗饭吃!”

“走开!小讨饭!”少妇人左手捏着鼻子,右手边扇动边骂。

丈夫见妻子不高兴,吃饭的雅兴也被打消了,破口就骂:“小讨饭,滚!给侬吃倒不如喂阿万。”

“阿万、阿万!”少妇人喊着,从他们的屋里跑出来一只黄皮狗来。少妇人“嘘!”的一声,小黄狗立即扑向罗文。幸亏他急忙连退几步,未被狗咬上。

夫妇俩哈哈大笑,少妇人称赞起狗来:“乖乖,阿万乖,过来赏碗饭!”话音刚落,她把一碗凉着的饭倒在地上,小黄狗就吃了起来。

罗文受到如此的侮辱,两颗泪珠从眼眶里滚了出来。他走上水云浦桥头,看到西北胜山上空,乌云铺满,电光闪闪,山头已被云层遮住。罗文向正在嘲笑他的夫妇骂了一句:“让你们吃得爽快!”然后,他默默地念道:“胜山戴乌帽,阵雨快来到!”

罗文走了。夫妇俩还没有吃好饭,大雨点就如黄豆般落下来了,打在饭桌上。他们连忙把饭桌往屋里扛,由于桌脚碰到了门槛被扳住了,饭桌不平稳了,几只菜碗滑了下来,摔在门前的石板上,碎了。

自从这日起,胜山山头如果被乌云遮住,云层又向东南极速移动,一会儿,周塘一带就要下雨了,姚北又多了一句气象谚语。至今,老人们经常还在说:“胜山乌云戴,等雨一袋烟。”

涩皮黑心肝,树龄上千年

秋天午后,罗文到山村里讨饭,来到一棵大柿子树下,坐下来休息。

一阵风吹来,一个成熟的柿子掉到了罗文的腿上。他拿起来一咬,皮的口感苦涩。然而,他剥了皮又一咬,觉得味道甘甜,很好吃。

于是,罗文说道:“涩皮黑心肝,树龄上千年。”

从此以后,柿子的皮是苦涩的,树干的芯子是黑色的,树龄都有一千年以上。

松墩流油脂,勿长新丫枝

有一日,罗文讨饭来到翠屛山麓,累了,就在一个松树墩上坐了一会儿。

由于这树墩农夫锯下松树不久,罗文休息好站起来,树墩上流出的松油脂粘了裤子。

他讨厌地说:“松墩流油脂,勿长新丫枝。”

从此,在被锯断的松树墩上,就长不出新的松树枝了。但是,杉树和柏树如果锯断了,就会长出新的树枝来。

齿叶割破皮,咬叶留痕迹

这一日,罗文在讨饭途中,内急了,要大解,连忙跑到长有葫柴的河塘沿,蹲身解裤就排便。罗文没有带手纸,他就扯来葫柴,摘下几爿葫柴叶,来擦屁股。因为葫柴叶边上长着细齿,把罗文的屁股皮划破了。

“齿叶割破皮,咬叶留痕迹。”罗文说着,摘下葫柴叶,狠狠地咬了一口。

从那以后,葫柴叶子上就留下了牙齿咬过的痕迹。

粪便落河里,化成烂河泥

初冬,庄稼都已收割了,原野空旷,一览无余。

一日,罗文搀着娘去讨饭。在路上,罗文要解手了,就跑到河塘沿去排便。回来时,娘问:“侬去哪里了?”

“我去河塘沿解手了。”罗文说。

“侬个勿懂事的孩子,屎是很好的肥料呀!怎好解到河塘沿去,把水也弄脏了!”

“粪便落河里,化成烂河泥。”罗文说,“烂河泥也是好肥料呀!”

从那以后,三北农夫就有了捻河泥作肥料的习惯。

盐篷盖煞死,雨水漏到底

一日午后,罗文讨饭来到破山江边的盐舍头。在破山江东边,他看见三五个盐民正在忙着盖盐篷,就上前向他们讨吃的。

“侬没看见西边天空的乌云吗?马上就要落大雨了,盖盐篷都来不及,没有工夫给你饭吃。”一个老年盐民一边盖盐篷一边说,“侬到别处去讨吧!”

另一个盐民说:“叫花子,走开点,别来缠!”

“要吃屎,跟我去上茅坑!”一个青年盐民解着裤带说。

罗文受到奚落,气极了,愤愤地说:“盐篷盖煞死,雨水漏到底。”

从此,破山江东边的盐篷无论怎样搭,总是要漏的,雨水淋坏了盐堆,减低了盐的产量。后来,破山江东边的人就不再晒盐了。

盐篷勿用搭,只要双手拍

又一日,罗文走到破山江边,在江西边的盐场里讨饭。这辰光,在一个个盐堆旁,盐民们都在搭盐篷。他走到一个老盐民身边,说:“老爷爷,讨点吃的吧!”

“快要下雨了,我没有空,灶头上有饭,你去盛吧!”

罗文走进盐舍,见灶上锅里有米饭,就盛了吃。他吃好出来,见老盐民还在搭另一个盐篷,就走过去,说:“盐篷勿用搭,只要双手拍。”然后,他掇来一把稻草,给老盐民做样子。

罗文先解开草结,把稻草均匀地盖在盐堆上,然后用双手把稻草拍平,说:“好了,雨水就会顺着稻草流下去的。”

这辰光,雨点下起来了。

老盐民说:“还有一个盐篷,你帮我搭吧。”

于是,他们解开草结,迅速把稻草铺盖于盐堆上,四只手把稻草刚拍平。大雨就下起来了。老盐民拉着罗文,跑进盐舍躲雨。

老盐民坐在门口,望着倾盆大雨,心里思忖:这样搭盐篷,会不会漏水呀!

雨停了。“翻开来,看看漏了没有!”老盐民和罗文走到后搭的盐篷旁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翻开稻草,盐堆干燥,没有漏水痕迹。老盐民说:“这样搭既快又好,不然这堆盐就要淋湿了。谢谢你!”

从这以后,破山江西边的盐堆只要盖上稻草,用手拍结实,就勿会漏水了。盐产量也一年一年上升,如果遇上好年成,盐堆好像一座座银山,姚北盐场也成了浙江省的重点盐场。这个双手拍盐篷的技艺也就流传了下来。

场主良心黑,盐场产量跌

有一日,罗文讨饭来到洋浦边的盐场,在盐舍里讨饭。

这辰光,盐场主走过来,督促盐民去晒盐。他看见罗文,就喊:“叫花子,到我面前来!”

罗文听到喊声,以为他要给钱,就立即快步走到盐场主面前。

盐场主说:“侬到盐场来,想讨盐吃吗?”他说着,抓起罗文的衣领,把罗文拖到盐堆旁,恶狠狠地说:“让侬吃个饱吧!”

同类推荐
  •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近两年来的文章,多发表于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诗词介绍,生活随感,影评,历史人物评传等。没有详细分类,就随便杂糅在一起,大概是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通过看这些文章,了解作者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写作很随机,泥沙俱下,当然也可能在泥沙中发现一两颗珍珠。作为一个理科生,觉得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不用非要分门别类的去编辑,那样看文章就会有到了丰台世界公园的感受,一进门是希腊雕像,再往里走,就见到埃及金字塔,一回头,哇,还有法国凯旋门在脚边,很容易惊喜…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一切为了爱情

    一切为了爱情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
  • 名人传(译文经典)

    名人传(译文经典)

    1903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深感其时欧洲文化气息的沉闷与衰败,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们的气息”,他开始用文字谱写气势磅礴的生命交响曲:《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这正是本书所收录的三部作品。三位天才而创建至伟的艺术巨匠,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战斗不息。
  •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研究秦城监狱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功德林监狱说起,它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功德林监狱曾经作为北京战犯管理所,关押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战犯,即国民党战犯。说秦城监狱是特殊监狱,源于1960年。首批特殊犯人由功德林迁往秦城,成为秦城的第一批囚徒。自此,秦城监狱作为中国第一个监狱开始了它的特殊使命。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它位于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据说之所以叫“功德林”,是因为当地曾有一座叫做“功德林”的庙宇。光绪年间,功德林古刹里设立了京师习艺所,名为“习艺”,实际上是收容罪犯,令其习艺的场所。
热门推荐
  • 殇盅

    殇盅

    一人一剑,化魔狐,聚阴阳,踏青莲,入九幽,灭万神,弑苍天。
  • 每日世界副本

    每日世界副本

    一觉醒来...世界变成了一天一换的副本?秘药丧尸、精元武道、跳出轮回的桎梏、大闹天宫的霸道...人族崛起、日常重生的大佬、觉醒的异能者、副本背后的诡秘...燕北飞,士慷慨,掌青雷,步天歌。看燕青歌如何在每日世界副本中,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步步成长为带领人族挽救文明于倾覆的绝世强者!ps.单女主,无限流,所有副本都为原创,不太监,新人求支持~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跟着妹妹去诸天

    跟着妹妹去诸天

    新书发布《老祖带你去诸天练级》 自主神空间回归的李修平便发现了两个令人震怖的事实。第一,在他离开的十五年间,地球灵气大爆炸,武道崛起。第二,在他离开的十五年间,他老爹老妈又给他造了个妹妹出来。诶,这小萝莉好像有点不一般,她居然能穿越诸天万界!本着保护妹妹的原则,李修平毅然走上了一条尾行妹妹的道路。在灵气复苏的地球上赖在家里当当咸鱼,在危机四伏的万界给妹妹当当老爷爷,不时改改剧情,是对妹妹的一种磨砺(坑害)。李修平感觉这小日子过的还有点意思,美滋滋。
  • 斗战胜佛

    斗战胜佛

    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石头有些冰凉,他才意识到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拍拍屁股下的石头,就想起过往。从石头中来,是否要到石头中去呢。天宫里的石头看上去总是亦真亦幻。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久了云淡风轻,这一点也不像他。他是个猴,或者至少像个猴吧。他决定像个猴,就猴模作样起来。端着两臂,手自然向下弯曲,脑袋向胸腔里缩。小腿一用力,身子轻轻一跃,跳将上来。他跳到更高的一块石头上,反手搭凉篷极目远眺。小手弯弯像个月牙,放在额头上,用来挡强烈的阳光。眼前一片迷蒙,什么也没看到。连南天门也看不见,他开始一如既往地沮丧。
  • 灵魂拼图

    灵魂拼图

    一场恶性谋杀案,揭开了二十年前被隐藏的罪恶。还牵扯进四个性格如春夏秋冬四季一般,迥然不同的少女。“恋爱可以治病吗?”“当然可以。爱拥有治愈一切苦痛的力量。”多重人格解离症女主,“傲慢腹黑”的心理学教授,“帅气脑缺”的刑警队长,“温柔内敛”的妇产科男医师,“霸气隐忍”的富二代雕刻师。谁,是你真正的灵魂恋人。谁,又是活到最后的那个人。
  • 东华神帝

    东华神帝

    (热血爽文,玄幻精品。)刀光灭世,剑影遮天,我自横刀向天,何惧漫天神佛!人世不公,拔剑一怒血洗苍穹!少年末路崛起,获无上造化,脚踏天帝,拳镇神魔,蓦然回首,众生跪拜!世人总自称武道通神,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正的神!这是一个不安天命,逆天而行的故事。
  • 格格千岁千千岁

    格格千岁千千岁

    首先,这是同人文!是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作为被皇阿玛和老佛爷最宠爱的格格作为协助管理后宫的掌事嬷嬷作为爱走江湖仗剑天涯的女侠艾潇潇的压力很大的自从遇见那个叫做福康安的富察大人之后艾潇潇就时常思绪混乱,词不达意,可是他对她的宠爱,他对她的放纵,他对她的霸道尤其是,那句潇潇,我定会护你一世周全!让她沉溺不已,这一沉溺,便是一生。
  • 方山先生文录

    方山先生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别名:《调戏妖孽美男》)千金小姐姜敏儿童鞋离家出走在韩国当了个廉价洗碗工,路遇醉酒美男还见色心起地拖回家上下其手。这娃实在胆大包天,为了靠近那人各种的没原则矫情装逼易推倒……偏偏还没人看得出来她是在——倒追!好吧,姜敏儿同志郑重声明:喂!美男童鞋,两年前在中国,可是你把我拖进酒店的!姑娘我可先给了你钱了……你好歹先把义务给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