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900000090

第90章 蒋经国代父出征

1949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天翻地覆的划时代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彻底推翻了在大陆的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对蒋介石本人来说,从1949年元旦他发表文告,然后回家乡奉化,退居幕后指挥;一直到12月,他被彻底赶出大陆,连头到尾正好是一年!这一年365天里,他哪一天不在火山口、地震圈里过日子?真是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啊!他几乎每一天都是在那样的心惊肉跳中打发日子。

现在,已是1950年1月,新的一年开始了。按时令,大陆上还是山寒水冰的冬天,但在台北草山,已透出缕缕春意,亚热带乔木的枝头已有春的胎动。不过气候还是春寒料峭,使人感到一阵阵的冷意。

蒋介石住在草山别墅,更有一种形影孤寒之感,身上感到彻骨的冷,如住在南极洲的冰窖里一样。别墅的壁炉里生着熊熊的炭火,他还是把裘皮长袍裹得紧紧的,包着他那骨瘦形销的身子。

自从12月10日,他从成都仓皇飞出后,一路上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他始终弄不明白:何以几十万大军,如冰山崩塌,如江河决堤,一下子稀里哗啦倒了下来,难道真有命运、天意?否则为什么几百万大军,像是鬼使神差似的,死的死、败的败、逃的逃、倒戈的倒戈呢?1949年,真是晦气星高照的一年呵!

自古说:“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民心”这两个字,在平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不如枪炮,也不如金银,乌黑黑、黄灿灿,可是一到关键时刻,民心、军心都显示出来了,起了决定性作用,什么金子银子,什么枪炮、弹药,都不在话下,顷刻间都能分崩离析、土崩瓦解……经过这一年,蒋介石尽管不愿意,是否多少也领悟到:什么国运,什么天意,主要还是民心啊!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诚者斯言。

1月5日晚,顾祝同带着刚从云南飞来的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汤尧、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和第八军军长李弥,到草山晋见蒋介石。

卢汉起义后,汤尧指挥部队进攻过昆明。所以现在一见面,蒋介石就着意把汤尧夸奖了一番:

“好!你的行动,证明你不愧为党国柱石。这次没有攻下昆明也好,留一点人情余地,将来还可以利用。”

蒋介石说完,又扫了余程万和李弥一眼,突然大喝:

“你们两个真混蛋!余程万,我问你,卢汉给你多少钱?啊?”

余程万呆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

“四万元银洋。”

“好呵,”蒋介石冷笑一声说,“我给了卢汉很多钱,他为什么只给你这么一点呢?我知道卢汉终究要谋反的,你多拿他几个钱也好。”

蒋介石知道余程万的军队还在云南,不能责之过苛。像在四川那样,12月6日,他叫陶希圣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成都的报纸上,公开责备罗广文失职,以致川东被突破,此事要严办。结果逼得罗广文叛变了。教训哪!非常时期,对在外带兵之将,要又打又拉,不可逼之太甚。

1月6日晚,逃到了台北的白崇禧,在元山饭店约汤尧谈话,作陪的还有李品仙。

他们一边吃饭,白崇禧一边对汤尧说:

“可惜哟,你们这次没有捉住卢汉。蒋先生接见你,叫你干什么?”

“总裁要我去兼第八兵团司令,死守云南。”汤尧回答。

“好极啦!赶快去干。”白崇禧趁着酒劲,一拍桌子说,“不是今天这个局面,连一个连排长也轮不到你,兵权只许可他的徒子徒孙掌握。”

白崇禧今晚似乎很激动,又喝了一口酒说:

“可是你,一隅之地,一个兵团,怎么抵挡得住共产党呢,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兄,最好还是到安南去,暂且屈居一下,保存实力,以待第三次大战起来……”

“这样,行吗?”汤尧有些把握不定地问。

“有什么不行?”白崇禧很不耐烦地说,“你们有着现成的军队,就有了前途。外交方面我已办好,你去享现成的不好吗?”

汤尧早知道白崇禧有投靠保大的图谋,也就顺口问他关于越南的情况。

白崇禧简单地介绍了越南方面的情况,接着说:

“明天就派鹤龄去越南。你到了越南,就找鹤龄接头就是。”

但是,汤尧、李弥飞到云南后,不久全部完蛋,汤尧被解放军活捉了。

蒋介石知道:在西康的胡宗南残部由于云南卢汉的起义,退路被截断了。随着成都在去年12月底的解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罗广文、陈克非等部起义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合后,正挥师西进,胡宗南残部正处于前有追兵、后无退路的情况。

3月初,他派顾祝同和蒋经国飞到西昌,召开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蒋介石自己是再也不敢飞到大陆去了。他怕这次去了再也回不来。不要说“西安事变”,就是想想刘文辉、邓锡侯,想想卢汉的情况,也委实有些后怕。所以这次派蒋经国,也是极为秘密的。

顾祝同和蒋经国飞到西昌的第一天,只有胡宗南少数几个人知道。胡宗南让蒋经国住在邛海新村的胡宗南临时官邸。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悄悄飞走后,胡宗南曾经对部下很气愤地说过:

“总裁要我们不成功便成仁,他却先走了,我们只好在成都同归于尽吧!”

12月19日,人民解放军的前锋,南面攻到新津河对岸,东面攻到简阳,北面攻占绵阳,正向广汉挺进。

胡宗南急了,决定突围逃向西昌,拍电报向蒋介石请示。

蒋介石复电:同意胡宗南率部突围,并且派20架运输机运载逃西昌的人员。

这20架飞机是从海口三亚机场调来的。原定直飞西昌双流机场,后来因气候不好,改飞海口,这样才把胡宗南接到了海南岛。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胡宗南的行踪确实秘密极了,连台湾方面都不知道。

蒋介石在台湾得不到胡宗南的消息,急了,连忙派飞机四处寻找,最后总算在海南岛三亚机场找到了胡宗南。

蒋介石很生气,本来要定胡宗南擅自脱离部队之罪,后经顾祝同说情,才叫胡宗南立即飞往西昌,戴罪立功。

12月18日,胡宗南率领一些人,分乘十架运输机,从海口飞到了西昌,下榻在邛海边上。

邛海位于西昌城东北角,距城有十多里,水面有五百多亩地宽,风景非常优美,有点像昆明的滇池,邛海新村就建在邛海的正北面。村西北是西昌技术专科学校,村东南是庐山,有古庙层楼,古树参天,曲径通幽,风景宜人。

这个新村原是蒋介石在西昌的行辕,是1938年至1940年间建筑的,都是平房,散筑在山的半坡上,有一两百间房子。这次,蒋经国就住在他老子过去住过的房子里。

1949年12月29日,蒋介石曾从台湾给胡宗南发来一个十万火急的电令:一是要固守西昌三个月,等候国际形势的变化;二是收拾川西的突围部队,重整队伍,与共军决战。

胡宗南唉声叹气地同几个幕僚人员分析了一下,认为:

一、看不出美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迹象,第七舰队到了台湾海峡,这是防卫,并不是打大战;

二、在大陆的国军基本上都已瓦解,只有自己收罗起来的几千人,虽还有云南李弥的两个军,也根本守不住;

三、西昌是个彝族区,汉人很少,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首先要有威,才能镇服他们。

“我们现在威是没有了,他们反而要收拾我们的……”

胡宗南心灰意冷地想,只好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

秘密的军事会议足足开了七天。顾祝同、蒋经国传达了蒋介石的指示。李弥、余程万也从云南飞来参加。

胡宗南在会上说:“根据侦察情况,共军正准备从金沙江、大渡河南北两路夹攻西昌。西昌不能久守,但是撤到滇西去又迟了两三个月时间,是否能如我们所愿,也很成问题。”

李弥和余程万也在会上说:

“卢汉只在昆明城内,共军也还没有到滇西……”

他们两人向蒋经国、顾祝同担保:自己先带队伍到滇西,然后请胡司令长官再去。

会议开完,顾祝同、蒋经国、李弥和余程万准备一齐飞到云南蒙自机场执行调部队到滇西的计划。

他们四人坐上飞机正要起飞,突然,胡宗南派人骑了摩托车急驰而来。来人递上一份电报,是在蒙自机场的飞机上发出的。电报上说:

“蒙自机场官兵已哗变投共……”

顿时,顾祝同、蒋经国的脸都白了,一下没有了主意。正在这时,胡宗南也坐着车赶到,气急败坏地说:

“两位下机商量一下再走吧。”

“改飞海口吧。”蒋经国对驾驶员说,“如气候不好,可直飞河内再转台湾。”

蒋经国急于想走,他怕西昌机场也会发生蒙自机场那样的哗变,到那时就更糟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长安的“酒鬼诗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萨冈,还是王小波,还是苏曼殊,伊丽莎白·泰勒……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
热门推荐
  • 宋代文章学

    宋代文章学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宋代文章学纵论”,从“范畴、体性、审美、传统、体裁、文体”等角度,专门探讨了宋代文章著作(尤其是“散文”)的性质、功能、构造等;下篇则针对具体的几部宋代文章著作进行案例式的探讨。作者希望通过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的文章学的基本文献,为建立宋代文章学的理论体系做一点贡献。
  • 无妖西游传

    无妖西游传

    列位,你却道这世间有没有妖魔鬼怪? 有妖乎? 无妖耶? 有妖也! 无妖哉! …… 各说各话,各论各理。真真假假,稀稀奇奇。 熙熙攘攘,孰是端倪?你先不要说,且听我说: 乾坤有数不可乱,哪容魔物搅翻天。 欲知人间流言幻,须看《无妖西游传》!
  • 游戏设计鬼才

    游戏设计鬼才

    在这个游戏文化贫瘠的世界,他做的每一款游戏都被无数人追捧,变成时代潮流。杨阳感觉很无奈,他只想做一款垃圾游戏捞钱,谁想竟成为经典。
  • 人生何必太较真

    人生何必太较真

    庄之鱼的《人生何必太较真》通过对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譬如伤害、金钱、幸福、得失、挫折、名利等九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结合发人深思的故事和案例,《人生何必太较真》旨在让读者在品味别人的人生经历中,领略到为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不较真。 因为太较真,认死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
  • 穿越奇迹之王爷给我看招

    穿越奇迹之王爷给我看招

    只喝了那么一丁点酒,就穿越了?悲剧!虽然美女美男遍地都是,但是古代太过恐怖,明明不想卷入是非,却最终走上了争权宫斗之路。一路走来,斗智斗勇,却最终免不了一场空。本小姐不想穿越啊,王爷你滚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还有多远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是一条真理,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又有多少时间是知足常乐的呢?于是,快乐就远离了我们。我们在忙碌与愁苦中,不知疲倦地去追求我们认为的那个幸福。
  • 连环套

    连环套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连环套》《龙卷风》《律师的太太》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我和我的的男同桌

    我和我的的男同桌

    苏乐的第一个男同桌是苏宣泽…………“那道题其实我会做……那个人其实我爱过…”
  • 我们的青春芳华

    我们的青春芳华

    你是否知道我一直都有很爱你!你是否会像当初一样的爱我嘛!你是否记得的我曾在你的心里!你是否有记得你曾经是多么的爱我!你是否可曾想过现在的我们竟会如此的狼狈不堪!你是否记得当初娶我的时候所说的那句话!自从她出现在你的生活里的时候!不你忘了,你全都忘了!你似乎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啊你是我的全部,我没有忘记那些,但我知道你恨我。曾经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是否还能在一次回去。答应你的一切我都没有忘记,能让我忘记一切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