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900000078

第78章 蒋介石请张伯苓赴台遭拒

蒋介石为了能尽可能多地网罗人才送到台湾去,还在重庆两次亲自去请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到台湾去。

1948年国民党政府改组,原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辞职,各派系都想争夺考试院院长这一空缺。

蒋介石一连三次打电报给张伯苓,想把他请出来担任考试院院长。

张伯苓那时候常患头晕病,南开校友景大夫给他诊断,张的血管有老年性硬化现象。张的夫人和景大夫都劝张不要去南京,还是留在南开大学好。

张伯苓乃致电蒋介石,表示自觉难以担负此重任,婉请蒋谅解。

蒋介石又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张伯苓,信中说:

“……行宪后,把教育部划归考试院,请先生为全国教育事业着想,再多尽一分力量……”

抗战胜利,南开复校回到天津八里台后,经费按月由教育部拨给,照理是应该没有问题,但教育部却多方阻碍,迟迟不拨。现在蒋介石既然声称要把教育部划归考试院,张伯苓觉得南开的经费就有希望了。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他抱着“教育救国”的宗旨,身体力行,为培植青年,为中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使南开成为中国很有名望的学府。但在旧中国,办教育非常艰辛,政府不管,经费无着落。特别是抗战期间,华北陷落,南开被迫迁到重庆,勉强继续开办下去,抗战胜利后搬回天津,重新复校,向教育部一再申请,经费问题还是困难重重。如果张伯苓自己担任考试院院长,南开的经费就可由他直接过问了。

于是,他向蒋介石提出几个条件:只同意担任考试院院长三个月,南开校长一职还是兼着。

蒋介石自然一口答应,派张群北上去迎接张伯苓。

张伯苓到了南京就职,但仅一个多月就又回到天津去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夫人见张伯苓回到家里,眉头紧皱,神色沮丧,就问:

“国民政府怎么样?”

张伯苓摇摇头,不住叹气,过了半天才说:

“唉!真是无官不贪、无吏不污啊!”

南京见考试院院长迟迟不回,接二连三打电报来催,要他回去任职。

张伯苓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回到南京任上。这时,淮海、平津战役相继展开,南京政府乱成一团,考试院这种有名无实的空衙门,根本无事可干,张伯苓只得闲着,为处于平津战役前线的南开大学,为天津的家眷担心。

不久,天津解放了。张伯苓回北方的归路断了,他只好一个人躲避到重庆去了。

抗战期间,南开学校一度西迁重庆,在重庆的沙坪坝继续办学,受到当时正在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周恩来同志的殷殷关切。

因为周恩来曾经是南开中学的学生,和张伯苓先生的长子张希陆是同班同学。周恩来当时在南开,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不光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而且学习成绩优秀,是学校闻名的活跃分子。他办刊物、演话剧、参加演讲比赛,才智超群,为全校师生所瞩目。他和邓颖超同志都是南开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他在南开就树立了要使“中华跃飞于世界”的豪情壮志,从而东渡日本,远去法国,寻求救国的真理。

周恩来对母校,对老校长怀着深厚的感情,对张伯苓先生一贯敬重。所以抗战时南开西迁到重庆时,周恩来常同邓颖超同志一起去沙坪坝看望张伯苓,也不时来老校长家做客,畅谈国内外形势,交换对时局的看法。

每当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来到,张伯苓老先生的心情就格外好。他为南开学校培养出周恩来这国家的栋梁、民族的俊杰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更增强了他办好南开、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呕心沥血的信心。抗战时期的重庆条件虽十分艰苦,张伯苓还是同师生们一起,尽力办好这所“流亡大学”。

现在,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抗战胜利了,南开迁回天津去了,而张伯苓却当了这倒霉的考试院院长。天津解放了,他有校难回,有家难归,却又一次流亡到山城重庆来了。而周恩来呢,现在却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离开重庆后到了延安,现在正在解放了的平津筹划新中国的成立。这个历史的大变化,怎能不叫张伯苓老先生感慨万分呢!

张伯苓这次到重庆,仍住在抗战时住过的沙坪坝南开学校老寓所。

人去楼空,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张先生耐不了这种凄清与寂寞,就想方设法辗转地把在天津的夫人和儿媳接到重庆。他听夫人讲述天津解放后的情况,便决心在重庆作长期居留的准备,不想再担任什么考试院院长这种空头职务了。

这样一住就是十多个月。这十个月来,形势变化更大,整个华东地区都已解放,现在只剩下风雨飘摇的西南了,连不可一世的蒋介石也逃亡到重庆来了。

蒋介石到重庆,知道张伯苓避居在沙坪坝,就驱车直赴沙坪坝津南村拜访。

蒋介石当然知道张伯苓同周恩来的关系。他认为,这样一位在教育界有影响的人物,决不能落入中共之手,要把他弄到台湾去。所以他一见张伯苓就非常恭敬、非常恳切地说:

“张老先生,还是请你回去担任考试院院长吧。”

“蒋先生,你来得正好!”张伯苓见蒋介石叫他回去,就推托说,“我年老多病,正想辞去考试院院长一职呐。”

蒋介石见张伯苓口气如此坚决,知道再劝说也无用,就起身告辞:“这事慢慢再说吧,再说吧。”

过了几天,张伯苓在寓所里午睡刚刚起身,蒋介石已经径自走进来了,亲切地问道:

“老先生近来身体可好哟?”

“还好,还好。”张伯苓敷衍地说着。

“最近,我将飞回台湾,”蒋介石把来意说明,“老先生是否离开重庆,跟我同机去台湾?”

蒋介石的言辞十分恳切,态度也显得很和蔼。

可是,张伯苓始终低头不语,不加回答。蒋介石坐在对面,也不好说话。室内出现了难堪的沉默。

王夫人见到这尴尬局面,就毅然打破僵局说:

“蒋先生,他老了,又有病,做不了什么事啦,也该退休了,你就叫他辞职吧。”

“退休?”蒋介石苦笑了一下,又不能断然拒绝,只得悻悻地说,“老先生要退休,就到美国去休养。夫人、儿子和孙子全家都去,不更好吗?去台湾也可以,无论去哪儿,一切生活上的安排和费用,都由我给想办法。”

“我们的三个儿子都在北方,”王夫人有些尴尬地说,“我们哪里也不去。他舍不得儿孙,更舍不得他的南开学校。蒋先生,你叫他辞职吧。”

王夫人这段情词恳切的要求,说得蒋介石无话可答。蒋介石又沉默了一会儿,不得不起身告辞了。

张伯苓默默地将客送到门外。蒋介石在大门口又站了好半晌,两人相对无言,心中各有心事,又不好明言。

最后,蒋介石向张伯苓点头告别,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反身跨上汽车。不知是神思恍惚,还是心烦意乱,上车时不小心,额头竟撞在汽车的门框上。

卫士和司机吓得面如土色,都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张伯苓夫妇也连忙上前关切地问:“撞得怎么样?”

蒋介石捂着额角,紧皱着眉头,半晌才应道:

“不,不要紧。”

回到林园,蒋介石又气又恼,心中感到非常懊丧,埋怨自己真不该屈尊,去迁就这个张老头子。自己额角还无缘无故撞了一个包,真是越想越气,恨不得对张伯苓拿出一点硬的来,狠狠发泄一下自己心头的气。

他思索了一下,还是把火气压下去了。他抖抖索索地抓过毛笔,在一张公文笺上写道:

“兹批准张伯苓先生辞去考试院院长职务。”

写好后,他套上信封,交给蒋经国说:

“你亲自送去,交给张伯苓,并且再告诉他:我给他留下一架专机,他几时想走就几时走。”

蒋介石确实给他留下了一架飞机,可是张伯苓一直没走。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派飞机来接张伯苓和夫人,由重庆飞往北京。当时周恩来已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了。

同年秋天,张伯苓回到天津,回到他曾用心血浇灌的南开校园。使他能欢度晚年并迎来新生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曾经的学生周恩来同志。

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老先生去世了,终年76岁。他死在祖国,葬在祖国,他没有离开他心爱的南开学校。当时周恩来同志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津吊唁,在这位老校长、这位中国杰出的老教育家的灵前献上一瓣心香。

同类推荐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本书分为陶行知、陈垣、晏阳初等部分。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从“翰林书生”到“东方俾斯麦”的成功之谜!晚清军政大权独揽的“铁血宰相”内心鲜为人知的起伏心路!“大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下一个“晚清第一大重臣”的起伏人生!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任弼时交往纪实

    任弼时交往纪实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并受中央委托主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46年后,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南北,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49年初,被推选为团中央名誉主席。 本书收集了与任弼时有过交往的同志和人士,撰写的回忆录和文章,追述昔日交往中的轶闻、趣事,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以身作则,默默无闻为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
热门推荐
  • 吟玄传

    吟玄传

    百万年后,天地大变,万灵沉沦。少年背负着天地复苏的使命一步步崛起踏天成帝,傲立宇宙。天道苏醒,道果被夺,沦为凡人,究竟是被天地遮了眼?还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茶酒论

    茶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我被卷入小说世界

    当我被卷入小说世界

    我被刺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在我自己写的小说里面......
  • 宿主又被自己美晕了

    宿主又被自己美晕了

    #宿主沉迷自己的盛世美颜,不好好攻略肿么办?#系统:废话!当然是哄着宠着顺着。病娇男神:“姐姐,我们只有彼此了……”苏清清:“不!我还有我的盛世美颜。”黑化男宠:“陛下,你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夺走了我的心。”苏清清:“不!我的罪,是过分美丽!”暴力魔君:“就你这张脸,哭起来肯定很美。苏清清:放屁!我不哭也很美!苏清清行走江湖的唯一宗旨:颜值即正义!而主神千邪闯荡江湖的唯一宗旨:苏清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女配拯救攻略

    快穿之女配拯救攻略

    “菏泽,我们好好商量一下你吃里扒外的事”箖熙然微笑道。“别,祖宗,我错了,下次绝对不会了”绝对不会被你发现了,菏泽说道。“你们慢慢聊,我有事先走了!”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锡箔切入江浙地区礼俗消费,从锡箔背后丰富的故事讲起,涉及思想观念、技术、国际贸易、税收、社会运动,对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历史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研。
  • 活在民国

    活在民国

    爸爸曾经教导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能无故杀人,不杀无辜之人,不欺凌弱小,不仗势作恶,做人要保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