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900000055

第55章 孙立人这块心病?

蒋介石的警卫室主任叫石祖德,是蒋介石的近亲。据石祖德私下告诉独立第五十师师长李以劻说:

蒋介石原来的计划:第一步住溪口武岭家乡;第二步迁至福州;第三步迁至厦门鼓浪屿;最后才去台北的草山或澎湖的马公岛。

后来,因上海战事节节败退,这才匆匆至马公岛,从第一步计划一下子跳到最后一步。那么他为什么不马上去台湾呢?

这就是因为孙立人驻兵台湾,不仅态度暧昧,而且据密报,他还与美方关系密切,电信往返频繁……这不能不使蒋介石有所顾忌。

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大都是黄埔出身,是黄埔军校历届毕业生。他们一谈起自己是“黄埔的”,好像就有一种优越感。同僚中也往往以“黄埔×期”作为论资排辈的标准。所以在很多场合,蒋介石不是以“总统”身份出现,而是以“校长”身份出现。他也喜欢部属称呼他为“校长”,仿佛这样一称呼就有一种亲密感,无形中成为嫡系。

孙立人既不是黄埔学生,也不是日本士官学校出身(国民党很多高级军官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孙立人与众不同,他是美国西点军校出身。

孙立人是安徽舒城人,清华大学学生,1923年到美国进柏杜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24年得学士学位后又进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到1927年才毕业回国。1930年孙立人任上校团长时,立刻被亲美派宋子文看中了,委任他为盐务税警总团团长。他是什么时候取得美国信任的,这还得从抗战时期说起。

1942年,孙立人任三十八师师长,参加赴东南亚的远征军,在缅甸前线打退了日军,使英军得以解围。从此,得到英军统帅蒙哥马利的赞赏。美国当时在中国的史迪威将军也十分器重他。美国当局称赞说:“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三十八师及其卓越的指挥官一出兵,就建立了他们的声誉。在仁安羌的战役中,英勇干练的孙立人率领他训练良好、士气旺盛的部队,完整无损地穿过了克钦邦,这真是罕见的成就。”

第一次入缅的军队因为不知道缅甸的地理环境与特殊气候,在军队经由野人山的撤退途中,全军陷入死地。雨季大水成灾,因无粮食,战士饿死、病死、溺死大半,兵员损失严重。新二十九师9000余人,到印度只剩饥疲之众3000人。杜聿明自己也差一点因回归热死在进军途中。

当时的指挥杜聿明命令三十八师孙立人跟他退往野人山。孙立人见形势不对,没执行杜聿明的命令,自己改道,用急行军,赶在大雨到来之前到达印度。所以他那一师人马,装备不但未损失,而且还收容了一部分散兵与难民,一同退入印度,怪不得史迪威连呼“OK”,对孙立人称赞不已了。

这个史迪威,是蒋介石最感头痛的一个人物。当时,蒋介石当然不可能详知史迪威的两个绝密计划:一是发动一次倒蒋的政变;一是准备暗杀蒋介石。

那是1942年年底,史迪威在给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电稿中,建议发动一次倒蒋政变,将包括蒋介石和何应钦在内的一批有亲日倾向的中国政客和将领全部排除掉,由他与亲美派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更加亲美的中国政权。

史迪威还打算让宋美龄赴美“治病”,以便为顺利实现政变扫清障碍。

这个计划后来未能实现,但是迹象是有所显露的。

1943年12月,史迪威在开罗晋见罗斯福时作了长谈,返华后,他就向助手多恩交待了一道绝密的口头命令:布置暗杀蒋介石。

史迪威将罗斯福对自己说的原话转告多恩:“你如果无法与蒋介石相处,又不能把他撤换,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选派一个对你言听计从的人去执行吧。”

于是,一个破坏蒋的座机的方案制订出来了:当蒋乘飞机在空中航行时,突然发生故障,全体乘客被迫跳伞,而蒋介石和宋美龄所得到的,将是失灵的降落伞……

多恩准备在蒋介石飞往印度视察正在那里受训的中国军队时下手。由于罗斯福一直没有授权史迪威正式动手,这个方案也就没能执行。

但是,1948年12月美国的某些人士把李宗仁抬了出来,迫使蒋介石下野。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政变吧!

在美国,史迪威的幽灵一直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蒋介石。那么在中国,史迪威的“孩子”——孙立人可靠吗?这当然是蒋介石十分关注的事。

孙立人自从在东北被免去新一军军长的职务,调任陆军训练司令后,便移驻台湾。他拥有三个军的番号和人员,美国顾问团标榜孙立人组训的部队为“新军”。

孙立人的军队既为“新军”,那“旧军”为谁,不是很清楚了吗?这样一来,哪儿还有蒋校长的“黄埔”天下?

美国顾问团常常吹捧孙立人为“伟大的军事家”“常胜将军”,开口“孙司令”,闭口“孙司令”,那又把“总裁”和“领袖”置于何地?

最使蒋介石担心和恼火的是,有人密报,美国顾问团透露:“五角大楼和麦帅(麦克阿瑟)想全力支持蒋介石,但国务院则想另外找一个人取蒋而代之。他们嫌蒋不听话,名声不好,而有意于吴国桢和孙立人。”

吴国桢是文官,不在话下。孙立人有三军人马,又有美国后台老板撑腰,如果他有个风吹草动,蒋介石是难以对付的。这使蒋介石不得不大伤脑筋。

蒋介石懊恼地想:时至今日,只能忍辱负重,先派一个特别使者去见孙立人,想法将孙请来,看看他的态度。

这个特别使者就是国民党驻菲律宾大使陈质平。

陈质平受命去台湾拜见孙立人,委婉说道:

“蒋先生不想亡命国外,但求台湾一席之地。若孙将军以为未便,则他父子径去马尼拉矣!”

孙立人听后吓了一跳,连忙昼夜开会,商量对策。

第二天,孙立人亲率部下,登舰恭迎从马公岛来的蒋介石。孙立人诚恳地说:

“台湾一切,当以领袖之命是从。”

蒋介石面露笑容,这是他几个月以来,第一次露出来的凄楚笑容。他频频握着孙的手说:

“蒋某从此息影田园,再不过问政治。孙将军将来可以出任陆军总司令。”

孙立人闻之当然受宠若惊,把蒋介石迎上台湾岛。

1950年,台湾成立国民政府后,孙立人果然出任陆军司令。1951年,又升为上将。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孙立人就被免去陆军司令职务,改任蒋介石的私人参谋长。

1955年8月20日,蒋介石突然宣布:孙立人“洞悉其部属活动,而没有看清这是由共产党策动的”,加以责难。

孙立人如遭五雷轰顶,但已经来不及了。

从这一天起,孙立人的职务全部被解除,软禁在台中,去“闭门读书,静以思过”了。

当然,这是后话。这个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孙立人,从此就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在国民党的官兵印象中,这位“陆军司令”好像是个闹独立、搞分裂的异端分子。可是,孙立人心中的冤屈又能向何处诉说呢?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大传

    曾国藩大传

    他是湖湘大儒,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创造了清廷任官奇迹;他创办湘军,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克己勤政,鞠躬尽瘁;他是功成名立的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也是杀人如麻的“曾剃头”……曾国藩的真实面孔到底什么样?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刘东(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刘东(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本卷为刘东卷,刘东是我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至今已发表各种体裁作品四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镜宫》等十部,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等六部。担任多部大型动画片及影视剧的编剧。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数十项国家及省市级奖励,多次被收录于各种重要文集中,并被翻译介绍到日本等国。其作品关照青少年的内心、成长、生活,无论内容、题材还是文字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性。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良

    天良

    本文以对大青山的一个山村的全面描绘,为我们展现了既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作品通过深层的描写,表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自然的、历史的和人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感情。
  •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完结文)第一次见面她是王后,他是小贼;第二次见面她是国君,他是奴隶;第三次见面她被人劫持囚禁,他生死作陪;第四次见面他成了她的宿敌!一切情爱化作骗局!一个是为爱人出卖自己的天之娇女,一个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奴隶将军,他们相爱,他们伤害,只因站在权利的两岸,最后是野心战背叛了情感还是情感压制了野心?(过程有虐,结局HE,1vs1)群号:340689405
  • 余生皆有我们

    余生皆有我们

    一次误会,他们便分开了,他离开后,她才知道了,有些事只有经历过了,才懂;有些人只有了解过了,才知道;懂得了、知道了、才明白了。我还喜欢你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一般意义上的德意志帝国是指从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帝国成立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经济、军事、科技都获得了飞速发展,一跃而为世界一流强国。“德意志独特道路”看似一条康庄大道,但是根植在其骨髓里的扩张基因使它迅速走向灭亡。1918年,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瓦解,其留下的残局最终交给了魏玛共和国。《世界帝国史话:德意志帝国》力图通过对德意志帝国发展轨迹的叙述,展现一个迅速崛起而又急速败亡的新帝国典型。
  • 与灵问道

    与灵问道

    张铭意外得知爷爷是天师府传人,学习了正一道之后他却和一个女鬼一起踏入江湖,一起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神鬼秘术,道学宗法!
  • 我在天庭当天兵的日子

    我在天庭当天兵的日子

    凡人升仙,成为小白仙兵,吃鸡系统,成就无上仙途……
  • 全球无限入侵

    全球无限入侵

    如果天上的“太阳”变成了主神,各种电影、小说、漫画、连续剧等等作品的剧情发生在了现实。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将每一次的全球遭遇入侵称作“大降临”;个人或团队前往异位面入侵称作“小降临”。林斌在第三次全球遭遇入侵的时候战死,出于未知原因重生回到了全球第一次遭遇入侵之前。时间回到了他前去洛杉矶见女网友,见证了外星人的第一次入侵的开始……
  • 桂院

    桂院

    不知自己因何而死,不知自己因何复生,甚至不能肯定自己的死期。闲乐伯嫡长女熊道枫知道的是,自己的确是死过一回,以及,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