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300000048

第48章 孟加拉战争与克什米尔(1966-1974) (4)

这种观点无疑很肤浅,作为一个离职的前任官员,他不能接触到当时的绝密文件。从英?甘地的作风来看,她未必没有夺取巴控克什米尔的计划。关于美国内部的分歧,基辛格认为其原因在于,“白宫是从地缘政治视角而国务院则从区域视角来看问题,在于执行我国外交政策时中国和印度谁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加以对待。”Kissinger, Henry, White House Year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p897在巴基斯坦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美国对于自己向盟国承担的法律义务,只是依靠玩弄文字游戏来加以敷衍塞责。

巴基斯坦无力与强大的印度抗衡,不能扞卫领土之一部分的东巴,并且西巴也可能被弄得支离破碎,于是向中国求援。当时,巴军总参谋长、海空军司令及叶海亚?汗总统的特使连续来到北京。据我国着名外交家杨公素回忆:“这时,中国正处于‘文革’的混乱之中。西藏同内地一样政治局势不稳定,西藏军区司令员被揪斗,……鉴于当时我国的情况,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只有在政治、外交上给以支持,谴责并声讨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侵略行动。我们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飞机、常规武器,但像第二次印巴战争那样准备出兵的设想就谈不上了。”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285-286页。

战争正在进行中,美国政府从秘密渠道获得确切可靠的信息,印度政府决心要把西巴基斯坦也搞瘫痪。英?甘地已经表明:在孟加拉获得“解放”以前,印度不会接受联合国大会关于停火的任何呼吁;在那以后,印度部队将去“解放”巴属克什米尔,并一直战斗到巴基斯坦陆、空军全部消灭为止。换句话说,就是要使西巴也遭受肢解,陷于毫无防御能力的境地Kissinger, Henry, White House Year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p901。

国际社会质疑印度干预东巴危机的目的。印度政府在公开声明中断然否认对西巴有任何领土野心,却把克什米尔地区排除在外。印度驻美大使杰哈在答复美国的咨询时说,克什米尔属于印度,其中巴控区是非法占领的。所有令人慰藉的词句加在一起,不过是精心安排的遁词。印度和苏联仍然拒绝承认西巴领土现状;他们蓄意保持兼并领土的可能性,而这种兼并只有完全摧毁巴基斯坦军队,进而使巴基斯坦土崩瓦解才有可能实现Ibid, p908。非常令人惊讶的是,早在1956年4月13日,尼赫鲁在一次公众会议上就宣称:“在我看来,东孟加拉的难民涌入印度与克什米尔问题有关系。尽管从外表看来它们是不同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它们是相互联系的。”Information Service of India, Kashmir, 1947-56: Excerpts from Prime Minister Nehrus Speeches, New Delhi, 1956, pp46-47

巴基斯坦如果同时失去孟加拉和克什米尔,就无法生存下去;一切离心势力就会泛滥起来。美国政府确认,使西巴免遭印度摧毁的最大希望在于向苏联施加压力,使它看到次大陆的事态可能危及它同美国举行最高级会谈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有可能敦促印度保持克制。在向苏联施加压力的同时,美国还命令“企业号”航空母舰特遣舰队驶向孟加拉湾,理由是要接走美国派驻在达卡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其实,当时只有75名美国人留守在那里。基辛格说,尼克松政府真正的目的是来表现美国的决心,阻止苏联的动作,以及牵制印度投入到战争中的军舰和飞机。这并不是“企业号”航空母舰首次开进孟加拉湾,斯蒂芬?科亨曾对此评论说:“这本来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对败局已定的巴基斯坦以及美国的新伙伴中国所做的一个政治姿态,但印度人却将它作为充满敌意的象征性示威载入史册,他们忘记了1962年‘企业号’航空母舰受命驶入孟加拉湾支持印度对抗中国的一幕。”[美]斯蒂芬?科亨着,《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刘满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苏联政府最后向印度施加压力,要它接受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在内的西巴领土现状。12月16日,英?甘地提议在西巴实行无条件停火。这场战争总算是过去了,基辛格终于可以放心地说:“印度这场强权游戏并未动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也没有破坏我们对中国的主动行动,虽然这种可能性本来存在,而且苏联也无疑希望如此。”Kissinger, Henry, White House Year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p915这场危机对美国而言或许是无关痛痒,但对巴基斯坦来说则是缺胳膊断腿、元气大伤,巴基斯坦前任总统穆沙拉夫就不无伤感地说:“印度自称不结盟国家,在和平友好条约的幌子下,公然得到苏联的帮助,实际上双方结成的是战争同盟。另一方面,我们的长期盟友美国,除了表示同情之外,未有行动。”[巴]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着,《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张春祥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第二节孟加拉战争结果的法律表现

一、1972年的《西姆拉协议》

孟加拉战争刚结束,印度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久久不能平息。因为它大灭了巴基斯坦的威风,确立了印度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印]因德尔?马尔豪特拉着,《英迪拉?甘地传》,施美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150页。威尔科克斯说:“从孟加拉危机中,印度以志存高远、孔武有力和手腕灵活的成功的地区强权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Wilcox, Wayne Ayres, The emergence of Bangladesh: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 redefined American policy in South Asia, Washington: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1973, p54接替叶海亚?汗就任巴基斯坦总统的阿里?布托当时也承认:“巴基斯坦已经遭受了一场灾难……巴印之间军事力量的失衡较之以前大大地加剧了……政治上巴基斯坦是孤立无援的……巴基斯坦的经济残破易碎,人民的心理黯然神伤,印度却兴高采烈地享受着胜利的快乐。”Lamb, Alastair, 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 p296

印巴之间实力的根本改变很快就在法律上得到体现。英?甘地和阿里?布托在印度着名的旅游城市西姆拉进行会谈,解决战争遗留的问题。1972年7月2日,双方签署《西姆拉协议》(全文内容参见附录4)。协议的第4条第2款与克什米尔问题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1971年12月17日停火造成的控制线,应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得到承认之立场的情况下得到双方的尊重。任何一方不应不顾双方的分歧和法律上的解释而单方面谋求改变这条控制线。双方进一步保证不以武力相威胁或者使用武力以侵犯这条线。”从此之后,克什米尔的停火线被重新划成,被称为控制线或实际控制线。协议签订之后,印度遣返了巴基斯坦93000名战俘,归还了所占领的西巴5000平方公里领土。

据英?甘地的秘书PN达尔称,会议期间阿里?布托和英?甘地之间达成君子协定在国家关系中,“君子协定”是指国家领导人或外交官之间所达成的纯粹以善意为基础而在法律上不拘束其所代表的国家的那种协定。达成这种协定的当事人有以其影响和权能使协定得到履行的道德上的义务。所以,这是个人的协定,而不是设定国家间的权利义务的协定。如果这种协定没有得到遵守,在法律上没有实行这种协定的可能性。(李浩培着,《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页。)。阿里?布托向英?甘地承诺,他将很快承认孟加拉国,以便使战俘得到遣返;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争取彻底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并将尽力不破坏它。

这就是所谓的西姆拉会议的“秘密条款”,但遭到巴基斯坦官方的否认。由于印巴两国就这一谅解并没有发布过任何材料,PN达尔的谈话尚无佐证。斯蒂芬?科亨对这事评论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西姆拉协议》背道而驰的解释,给印巴此类会谈又增添了一分不可信性。……在印度人心中,《西姆拉协议》作为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一项参考,已经取代了联合国决议。此外,印度领导人认为,双方已保证相互直接运作,绝对放弃超地区外交手段。而巴基斯坦人却说,《西姆拉协议》只能作为补充,并不能取代仍然有效的联合国有关克什米尔的决议。……在不同诠释的指导下,印巴双方一有机会就继续强调各自的主张。”[美]斯蒂芬?科亨着,《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刘满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大多数解决国际矛盾的协议的内容都是含混的,留给当事各方不同的解释空间,《西姆拉协议》也不例外。印度方面认为,《西姆拉协议》终结了在克什米尔进行公民投票的选项,把巴基斯坦因素从克什米尔内部政治中驱逐出去了Navnita Chadha Behera, State, Identity and Violence: Jammu, Kashmir and Ladakh, New Delhi: 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2000, p133。但是,1972年7月3日,阿里?布托从西姆拉回到拉合尔机场时宣布:“在至关重要的克什米尔问题上,我们没有做出妥协。

我们告诉他们……克什米尔人民必须绝对地实践他们的自决权。这是一个只能由克什米尔人民才能决定的问题。巴基斯坦和印度在该问题上都没有发言权”。换句话说,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问题或许不再是激烈的领土争端,但该土邦人民想要他们的未来成为什么样子的问题绝对没有结束,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内部政治将依然是巴基斯坦政府的最大利益所在。布托在那个时候给印度带来的挑战是明确的。现在轮到印度向世界证明,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居民愿意接受印度提供给他们的东西Lamb, Alastair, 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 p297。

同类推荐
  •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中,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不平凡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方面。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书特全面回顾这五年全面从严治党的非凡历程,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辉煌成就,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古巴:本土的可行的社会主义

    古巴:本土的可行的社会主义

    古巴的贡萨洛·德格萨达将军曾赞扬道:“在古巴,没有一个中国人当过逃兵;在古巴,没有一个中国人当过叛徒。”古巴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中关系更被誉为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古巴是当今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在古巴发展至今的每一历程,都值得我们认真阅读。本书从古巴的概况谈到古巴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所涉领域广泛,乃是读者了解古巴政治、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在古巴的不二选择。
  •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对于广大青年来说,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这套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 俄罗斯对外战略研究(2000~2016)(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丛书)

    俄罗斯对外战略研究(2000~2016)(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丛书)

    本书梳理了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生态、政治思潮及政治体制的演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包括如何应对北约东扩、欧亚联盟战略、软实力外交战略、公共外交战略等;并进一步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制裁背景下的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研究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外交战略,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俄罗斯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深层原因,也能够对清晰地判断俄罗斯未来的国家战略走向提供帮助。
热门推荐
  • 消失的翁仲

    消失的翁仲

    “是因为乙未亭,所以叫夷亭。”在大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唯亭镇街上一家豆腐坊的楼上,张泰正仔细地往一张黄裱纸上刷着浆糊,准备补一下被昨天的暴雨打破了的窗纸,突然说着。坐在桌子一头,正往嘴里不停地扔着豆腐果的少女一下睁大了眼,吃惊地道:“咦,你怎么知道?泰哥,你真会算?”张泰仍然刷着浆糊,头也不回地说道:“你一直在咵哧咵哧地吃东西。刚才楼下走过的那两个人在说什么‘明明是唯亭,为什么叫夷亭’,你的嘴就一下不动了,我猜你定然也在想为什么这地方有两个名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丑妻难驯,皇上要崩溃

    丑妻难驯,皇上要崩溃

    前半生她是九州乱世四分五裂的弱势嫡公主,为了勇敢追爱,将一切抛弃,只为了能和心爱的男人双宿双飞!岂料,洞房花烛夜,她收到了巨大的意外彩蛋!一颗血淋淋的头颅!还是她的父皇!!来不及悲痛,又被新婚夫君一剑送上西天!她承认,前世是猪油梦了心,眼睛长歪了!这一世!她就当个丑八怪吧!吓死人不偿命,还能换个模样来找仇敌报仇。
  • 萌宝驾到:送了妈咪要爹地

    萌宝驾到:送了妈咪要爹地

    盛传厉氏的总裁神秘而又冷酷,没什么人见过他的真面目。直到那个算计了他的种的小女人出现,厉总从神秘变成陪女人逛街是常态,冷酷变温柔,妥妥的一个宠妻狂魔。小包子眼看着妈咪要被抢,愤怒的一掐小腰,“爹地你要不要脸?”某人微微一笑,“要人不要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还我天下

    还我天下

    作为一个飞机工程师,苏凡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与前两本的**丝主角不同,这本的苏凡虽然算不上高帅富,但是作为一个西飞的科学家...好吧只能算是边缘的研究员,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了。这样的人才当然有一个很不错的工作环境了--绝对干净的环境、无尘的空气以及数十万一套的工作服绝对是壕的级别了,当然如果自由一点就更好了,苏凡是西飞驻部队的一个研究员,工作就是监控飞机的工作状态,说白了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不过这个仓库里面的东西可不是棍子筷子之类的东西,而是一个庞然大物。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 大鱼归矣

    大鱼归矣

    在一个虚拟的游戏里投入太多精力已经是不被理解,而在游戏里投入这一生最用力的感情的林诗汀大概是不值得被原谅的。离开时念着对方的好,不胡搅蛮缠也没有大哭大闹,因为彼此都知道这段感情没有回旋的余地,好像命运的绳索牵着两个人走,走着走着就开始背道而驰。那种无力挫败感就像在沼泽地里挣扎,越想往上就越陷越深,只能选择,分道扬镳我还是很喜欢你,尽管我们不能在一起
  • 关于魔王这件事

    关于魔王这件事

    “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而身处于这个世界的生物,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为了力量,去毁灭吧,去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带来苦痛,带来无可述说的绝望!”“一个人的话,不会觉得无聊吗?还有,我那么懒,毁灭世界什么的,真的太麻烦了……”成为魔王,毁灭世界,但真司只想说,让世界自我爆炸吧,因为他,懒——得——动!
  •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汇集了加缪的四篇文章——《荒诞推理》《荒诞人》《荒诞创作》和《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篇幅最短,但却是一篇提纲挈领、体现加缪思想要义的文章。他指出:“西西弗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在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在他渐渐潜入诸神巢穴的每分每秒,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其他几篇长文,实际上是从各个侧面充分阐述和充实了加缪的这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