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200000030

第30章 谁的“局”更巧妙,谁就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3)

这位业务员听说董事长决定御驾亲征,不禁吃了一惊。他一方面担心董事长不相信自己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担心董事长亲自上门推销,万一又碰不上那家单位的负责人,岂不是太丢一家大企业董事长的脸。他越想越怕,急忙劝说:“董事长,您不必亲自为这些具体小事操心,我多跑几趟,总会碰上那位负责人的。”他其实没有理解董事长的想法。

第二天早晨,士光敏夫真的带着那位业务员亲自来到那位负责人的办公室,果然没有见到那位负责人。当然,这是士光敏夫预料之中的事。他没有因此而告辞,而是坐在那里等候。

等了很久,那位负责人回来了。当他看了士光敏夫的名片后,慌忙说:“对不起,对不起,让您久候了。”

士光敏夫毫无不悦之色,反倒微笑着说道:“贵公司生意兴隆,我应该等候。”那位负责人非常清楚自己企业的交易额不算多,只不过几十万日元,而堂堂的东芝公司董事长亲自上门进行洽谈,觉得十分有面子,因此,很快就谈成了这笔交易。

最后,这位负责人热切地握着士光敏夫的手说:“下次,本公司无论如何一定买东芝的产品,但唯一的条件是董事长不必亲自来。”

那位陪同士光敏夫前往洽谈的业务员,看到此情此景,深受教育。他知道董事长此举不仅是帮他做成了一笔生意,而且教他以坦诚的态度赢得了顾客。

《圣经·马太福音》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在他人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里子。

搞定重要人物的两个重要渠道

当今精通跑关系、通关节、深谙办事之道的人,各自都知道关键在何处,主事者的喜怒哀乐固然要放心上,枕边、车上、门口、餐桌,大人物所到之处都有着机会;贴身秘书、打字小姐、汽车司机,都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便利。

搞定重要人物,第一个渠道就是“枕边风”。

有人说中国社会是大男子主义,其实这实在是太冤枉了中国男人。幽默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一向是女权社会,女人总是在暗地里对男人施加影响,左右着男人的心理情绪和处事态度,无形中便决定了事态的发展。一些老谋深算者更是谙熟此道,求人时专爱在女人身上做手脚,结果真的是事半功倍。

宋朝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罢相,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多方活动,以图东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嘱托亲信内侍求郑贵妃为自己说情,又请深得徽宗信任的郑居中伺机进言。一切妥当之后,蔡京再让自己的党羽直接上书徽宗,大意是为他鸣冤叫屈,说蔡京改变法度,全都是禀承圣上的旨意,并非独断专行。现在一切都否定了,恐怕并不是皇帝的本心。

这些意见的要害是把徽宗牵了进去。徽宗见表,果然沉吟不语,但也没批复。

这时郑贵妃发挥枕边作用了。她本是识文断字之人,早已看到表章的内容,又见徽宗的这种表情,就顺势替蔡京说了几句好话,徽宗便有些回心转意了。接下来郑居中出马。郑居中了解内情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约了自己的好友礼部侍郎刘正夫,二人先后晋见徽宗。

郑居中先进去向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重视礼乐教育,欲行居养等法,对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利,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

一席话只字未提蔡京,只把徽宗的功绩歌颂一番,但暗中褒奖的却是蔡京,因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于肯定了蔡京的正确。

刘正夫又进去重复补充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弦外之音不在言。徽宗听了心里很舒服,终于转变态度,第二次起用蔡京为相。

“夫人路线”之外,能影响关键人物的,就是他身边的秘书、司机等人。许多人因为眼里没有这些“小人物”,以至于摔了跤都不知道绊脚石在哪里。

某君曾在某局工作过,受尽了局长的气,后来托人调到上级部门做了秘书。按说此时“局长”应该认真反省一下,向此君表示一下歉意,因为,亡羊补牢也许未为晚也。

但该局长并没把他放在眼里,总认为小小泥鳅能掀多大浪头,小河沟子翻不了大船。所以此人怀恨在心,每当局长要找上头的时候,他总是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无法安排”。

相反,当“上头”想要了解这位局长的情况时,“秘书”又每每“下石头”,说该局长目中无人,久而久之,上下不通,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局长也就失宠了,但直到最后该局长大人也没弄清是怎么回事。

而那些精通人情世故的精明人,却是把“小人物”也当主线用的。

任何一位关键人物都有自己的人情关系网,这个“网”的形成与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要想与他攀附关系,必须先暗地里多留心和注意他的身世和社会关系网,包括他的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掌握了这些关系之后,鉴于直接与其建立关系多有不便,则可曲线救国、另辟蹊径,设法同一两位他关系甚笃的人建立关系,这样,在必要时,便可以借助这些关系的力量拿住他的面子,使其碍于某些关系的面子不好拒绝,不能拒绝,不便拒绝。

依靠关系办事已经在中国上下形成了共识。关系是一种感情的凝聚和利益的融通。有了关系也就有了路子,有了利益,有了各种随时可以兑现的希望。

与某些重要人物或关键人物关系亲密或所谓“关系铁”的人,很多都是些看似不起眼实则神通广大的人,他们不仅能把与自己或朋友利益有关的合理合法的事办得契意合心,而且还有可能越过法律和道德的界定办成一些超格越线的事。有了好的关系,正话可以被反说,反话可能被正解,黑白可能被颠倒,是非可能被混淆,尽管这样做老大不合理,但它却非常合乎一个“情”字,因为合乎了“情”字,也就合乎了“关系”,为了关系,人间绝大部分事差不多都可以办到。

话不必说得太白,为自己和对方都留点儿空间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人在很多场合中都表现出一种“含混”。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谢意时,在索取自己报酬时,在谈及自己的利益时,在表达自己的爱情时,甚至在骂人时都表现得很含蓄,这里含蓄不清既表现出他们的修养,保全了他们的面子,又充满狡猾和回旋余地。

韦文是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本市也大小算是个名人了。他的妻子从原单位下岗后,就一直缠着韦文给自己找个好工作。韦文原来以为自己是个名人,给妻子找个工作轻而易举,真到下手找,才知道困难重重。

当他打电话请人吃饭的时候,一些他熟识的单位的头头、公司的老总都很高兴,也乐于与名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但一听有事情求他们,而且是安排人事,态度就变了。也不是一口回绝,都是说“看一看”,韦文就知道这事没希望了。

后来,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总听说这件事,主动邀请韦文吃饭。酒桌上两人称兄道弟,聊得非常热乎。韦文说起妻子工作的事,那位老总大包大揽地答应了,他说自己公司正好缺一位行政助理,如果嫂夫人愿意,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又喝了一杯酒,聊了一番社会新闻,建材老总闲闲地说:“现在市里房地产挺红火的,建材行业也跟着沾光了,这也是社会热点啊!你们台里能不能做个特别节目。”韦文明白,这是要做打着新闻和经济旗号的广告了,如果回绝,妻子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了。没办法,他只好也笑道:“我们的栏目,关注的就是社会问题,我回去就好好策划一下,争取尽快拿出让‘观众’满意的节目来。以后时间长着呢,兄弟什么人,你就看着吧?”两人碰了一下杯,都感到这顿饭吃得值。

这就是中国人惯用的弹性手法,不行或者不愿意做的事,就以“看看吧”应付,然后再找合适的理由推脱。而私下的交易,也不落在实地里,全凭对方去“悟”。一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什么毛病没有,但是该提的要求也提了,应接的招儿也接了,这就是“含蓄”的功夫。

不可否认,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明确而坚定的表态也给人以自信的感觉。但我们在表态或许诺时如果总是轻易地使用“绝对”、“一定”的字眼把话说死,不留余地,就未必是明智之举了。有心计的人知道,话一出口就收不回来,为了防止授人以话柄,他们大多会选择用“模糊表态”的方式留有余地。

梁先生是河北人,多年在内蒙做羊毛生意,当地许多做畜产品生意的小收购站都愿意给他提供货源,一直以来,大家都合作愉快。

今年梁先生又一次到内蒙联系货源时,一家在当地颇有实力的公司派代表找他谈生意。饭局中,对方表示,他们有力量包揽那边的羊毛生意,希望梁先生放弃和那些小收购站的联系,两家联手做,可以很好地控制价格,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梁先生明白,内蒙的这一地区是他多年辛苦经营的根据地,若只为自己的眼前的利益,被以往的合作者和下面的百姓千夫所指,以后在这地面上就不好混了。

不答应吧,对方公司在当地底子很厚,和一些政府部门也有关系,断然拒绝,就有些太不卖面子了。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梁先生和对方代表说:“贵方这样好的条件,在我是求之不得。不过,这边的情况,你们肯定比我还了解得清楚,那么多的生意人都靠这一行吃饭,砸了他们的饭碗,万一弄出点儿事儿来,咱们双方都有损失。”

说明白了问题,梁先生话锋一转,又推心置腹地说道:“贵公司做事是大手笔,我本人是非常佩服的。等我同各方面筹划出一个妥当办法出来,只要不起风潮,我一定按你们的计划,只跟贵方一家订约。至于额外的利益,都是贵公司的。”

这番话说得很漂亮,但是对方代表也是老于世故的人,心知梁先生的“妥当办法”,花几年的工夫也未见得能筹划得出来。什么“只跟贵方一家订约”等等,无非是有名无实的“口惠”而已。

话虽如此,他仍能体谅梁先生的苦心,明明是办不到,或者说是他不肯抹杀良心,不顾利害去做的事,有他刚才前半段的话,也就够了,而还有后半段的补充,是一种很尊重客人的表现,其意还是可感的。

因此,他深深点头说:“梁先生真是明理的人,我总算也是不虚此行。”

在我们与他人的交际和交谈中,由于彼此的立场、观点和利益不同,所以我们常常必须拒绝或回绝对方的一些要求和想法。

这种拒绝或回绝对我们是必须的,不能不说,不能不做。但是我们也会因为这种拒绝或回绝,而让对方受不了或吃不消,弄得很尴尬。对于这种立场、观点和利益的问题,乍看起来似乎是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势必鱼死网破。

其实也不尽然。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不直接回话,不直接做事,我们可以用一种比较温婉的方式和说法,让对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情绪较少受到刺激。

做不成朋友的,尽量不要做冤家,留个活口,留份人情,山不转水转,没准儿以后大家又会在一起合作呢!

同类推荐
  • 工作重在到位

    工作重在到位

    由墨墨编著的《工作重在到位》一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工作重在到位》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 不是生活不美,是你快乐太少

    不是生活不美,是你快乐太少

    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什么样的心态成就什么样的事。心态主宰着成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截然不同。好心态是获得成功的无价之宝,拥有了它,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这样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对那些乐观开朗、心胸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坏机会也会变成好机会;而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一贯消极的人而言,好机会也会变成坏机会。
  • 沟通力就是销售力

    沟通力就是销售力

    营销实战派名师余尚祥与你分享信任真经,教你通过沟通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沟通力就是销售力》一书的重点是如果与客户高效沟通,如何培养你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如何力求让你遇到的陌生人成为你的客户,让你的新客户变成你的老客户。做销售,不仅要开拓新用户,更要维护老用户,尤其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传统的老方法未必管用。《沟通力就是销售力》则从时代背景出发,从允许客户不信任、做好销售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和信息传达、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答等方面,切实为销售人员介绍了经典案例和沟通技巧。
  •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制度是管理的法宝,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而用制度进行管理则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推动力。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执行力是决定团队成败和企业兴衰的关键。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胜在制度赢在执行》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并传递出这样的工作理念:执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促进企业腾飞的助力器。
  • 周末读点口才学

    周末读点口才学

    这是一本关于口才学的普及读物。书中选取了职场、家庭、公共空间等场景,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了口语交际中的原则和方法。书中将口才学的理论阐述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景有机融合,行文明白晓畅,既方便读者把握口才学的理论精髓,又有利于读者举一反三,有效提升自己的口才技能。
热门推荐
  • The Diary of a Goose Girl

    The Diary of a Goose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封尘情缘

    封尘情缘

    女主叶尘梦,穿越到异世大陆。天生废材,爹不疼,娘不在。后母带着儿女来作怪。且看废柴如何逆转乾坤。
  • 风在说我爱你

    风在说我爱你

    一段不被看好的感情,两个不会表达不会解释的人,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幸运的是,我一直在原地等你。
  • 公道大王

    公道大王

    民国初年,豫陕交界的山区,啼饥号寒的客家人中,突然树起一面“樊”字大旗。一支农民武装,如烈火冲天,照亮了班鸠城一带,给军阀、土匪以沉重打击。这支武装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农民,他被孙中山封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人称“公道大王”。他的传奇经历,至今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梦,一个历史的谜……一九一三年在河南金斗——陕西洛川一带,“客户”们忍着恐慌与饥饿,怀着侥幸与担忧,从冰窟跳到冷窟,依然啼饥号寒,受冤蒙辱,在这冰冷与黑暗的世界里抖索,挣扎……
  • 老鱼的梦

    老鱼的梦

    夏老鱼十点才从睡梦中醒来,趿拉着鞋走到村东井边,在那里洗了一把脸喝了几口水。井边有块磨盘大的石头,他坐下,摸出身上的烟口袋。村里如今没人卷旱烟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手里拿的都是中南海,要不是离了婚,夏老鱼不会重新捡起来。这是早春二月的一天。村里人都下地查看墒情,几只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趁夏老鱼不注意落到井边喝水。夏老鱼对着井口发愣。村里一对年轻人经过,手牵着手,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他一抬头,麻雀飞走了。一个胖得像水桶一样的娘儿们快步从井边走过,用怪异的眼光看了老鱼一眼,发现老鱼看她立刻把脸扭开了。这是村会计韩二旺的老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空间之重新开始

    重生空间之重新开始

    陈娇阳啪啪的打了沈科两巴掌又来了一记断子绝孙脚。“陈娇阳你疯了”“我是疯了,那也是被你逼疯的。”随后又拿着一把水果刀出来,狠狠地一刀一刀插进去拔出来。沈科因一开始的那一脚,一时没逃的了,之后就再也没机会逃走了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爱情手枪

    爱情手枪

    为了追求大城市少女,他用上了子弹、手榴弹、手枪等军火。后来,他又为了一个村姑大动干戈。把盲目视作孤勇,把时代的病态审美当作个人英雄主义,爱情让谁成疯成魔?我终于鼓起勇气问姐姐:“这人是谁啊,总往家里给你来信?邮递员这礼拜来三次了。”此前,我们姐弟间有约定:不偷看对方日记,不拆封对方书信,不打听对方私事,简称“三不主义”。这是姐姐从外国小说里学来的,当然主要是苏联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