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800000021

第21章 放下烦恼的包袱 (1)

一、烦恼无边誓愿断

随便问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没钱的有没钱的烦恼,有钱的过得也不轻松,大都烦恼一堆。

不甘心过平常的生活,总想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在人前更有地位,比他人更有成就,但是又谈何容易……人生活在无穷的烦恼之中。

佛陀曾将世间生活比作一个大海,众生犹如海水中生长的莲花。有些莲花还淹没在水里,被苦涩的海水浸泡着;有些莲花已经长出水面。那些露出水面的,将不再为海水所沾濡,远离了苦涩,为阳光朗照,幸福地开花。

人生有各种苦难,如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忧、悲、哀伤……

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境遇,并不会永恒不变的,当它改变时,就产生痛苦、苦恼、不乐。

海水是苦的。我们在生活里的烦恼,是苦的。

佛陀从来没有因为人生多苦而抑郁不乐,他总是微笑着。

佛陀希望人们能够跟他一样,“欢欣鼓舞,意志昂扬,诸根欣怡,无有忧怖,宁静和平,身心轻安”,获得慈悲、智慧,拥有快乐、宁静和满足的生活。

净慧老和尚曾指出,禅者要有“烦恼无边誓愿断”的决心。但是断烦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虽然人生多苦,但是大多数的人却把烦恼与痛苦当成了宝贝,舍不得扔掉。

古人提到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在对待事情都说要处理处理,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这里就借用“处理”这个词,一语双关:一个是说你要怎么样解决烦恼,第二个意思是你把烦恼当成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我看大家就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总是抱着不放,觉得烦恼很好,所以烦恼很多。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如果你把烦恼当成宝贝,你就慢慢地去处理,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宝贝分给别人,不要一个人独享;如果你看明白了,就会看到烦恼不过是个处理品,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会认识到不应该保留这个处理品,应该把自己本有的智慧发掘出来。

我说把烦恼当成宝贝,舍不得扔掉,大家不要觉得好笑,这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也并没有完全觉得烦恼就是处理品,也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烦恼当成了宝贝,舍不得扔掉。如果我们真是把烦恼当成了处理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烦恼障、所知障老早断掉了,老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之所以从无量劫以来轮回生死,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死死地抱着烦恼不放,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是把烦恼当成了宝贝。大家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烦恼、看待烦恼,那么我们要转烦恼成菩提会容易一点。

我们往往是自己跟自己生烦恼,一般人说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这样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没什么法律责任;但从佛教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也是不对的,因为它也是烦恼,也是生死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转化断除的对象。

二、处理烦恼的四大法门

习禅,如何处理烦恼、放下烦恼的包袱呢?

净慧老和尚开示道:

我讲处理烦恼的方法,重点针对我们人际关系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烦恼,因为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不但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家庭、社会和国家。

一般的人,对待一件事总是在把眼睛盯着别人,看你会怎样对待我,公平还是不公平,总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往往很少来要求自己,很少思考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在八风面前不为所动。一般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出家人修了十年八年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刚才开宗明义讲的,把烦恼当成了宝贝,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

烦恼就是八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风把所有的烦恼都包括在内。这八风都是一对一对的,一般人都把利看成是好的,把乐看成是好的,把称誉看成是好的。你要那个好的,别人也同样盯着那个地方,结果就发生矛盾了,觉得分配不公,觉得表扬不公,觉得赞誉不公,我吃亏了。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没有考虑他人,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我们这里有很多年青的师父,十五六岁的、十七八岁的、二十多岁的,应该说涉世未深,心地比较清静,但是在八风面前,照样透不过这一关。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跟我的利益、跟我的面子密切相关。“我”,因为有“我”在,烦恼的根本在这个地方。他不会把“我”当成处理品,把“我”当成处理品了,那就把“我”破掉了,如果把“我”处理掉了,就能证圣果了。可是我们放不下这一点。

一个人不管是为僧还是为俗,已经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了一个社会的人,因为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都是生活在人群当中、人际关系当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个自他关系存在,一切的问题都在自他的关系当中表现出来,而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彼此都是我第一,首先考虑的是我。

处理烦恼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求自己。

要学会要求自己,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人,在利益面前、名誉面前,在一切好事坏事、吃苦享乐等等面前,总要先检点自己、要求自己,吃亏上当的事我自己去做,有好事让给别人,这就是修行。这就是慢慢地在淡化我执,慢慢地在处理我。这样做,开始时是很勉强地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把这种行为叫做优化素质,或者是叫优化自身素质。怎样对待我执,是一个素质问题。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学佛的人也要不断地优化素质。优化素质实际上就是提高觉悟,增长智慧,就是在八风面前慢慢地做到如如不动。在八风面前如如不动了,我们的素质就真正达到了优化的标准。

第二个方法,就是要学会谅解他人。

谅解他人,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样很难做到。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找对方的不是之处,总觉得对方跟我过不去,总觉得任何人都在与我为敌。

有很多事情本来是无意的,但是就有那种小心眼的人总要对号入座,自找烦恼。古人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就是烦恼,天下本来是风平浪静的,我们偏偏要去找些事,自找烦恼,那就是由于不能谅解他人。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种相互的关爱给予谅解,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应该说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会善待自己,也就一定能够谅解他人。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圣贤,每一个人都有过失,我们自己老在注意他人的过失,为什么你就不回头看你自己有没有过失?你自己言谈话语有没有伤害他人?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人,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把很多烦恼当成了处理品,就不会把烦恼当成宝贝。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能够谅解他人。

第三个方法,就是要晓得感恩和奉献。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是和周围所有人、和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我们这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和整个宇宙的存在分不开的。大家想想看,如果全世界一个人都没有,就剩我一个人,你说我还能存在吗?肯定不能。每个人都这样来反问一下自己,没有全人类的人,只有天下老子第一,既然所有的人都没有了,哪里有第一呢?所以,我们要时时感恩所有的人,因为所有人的存在为一个人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提供了条件,提供了所有所有的一切,包括一个人的生命在内。如此说来,我们要不要感恩呢?我们能够以这样的心态来面对自他关系当中出现的矛盾,心态自然会平和下来,自然会有一种感恩的心、报恩的心、奉献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面对所有的事,面对一切众生,面对宇宙大地。

第四个方法就是要惜缘惜福。

我们不但要感恩奉献,还要知道我们同为人类,同生在这个地球、这个宇宙、这个空间里,都是无上的因缘,都是种了许多的善根,才有这样的一个无上因缘,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我们今天同为如来弟子,同闻佛法,一起来修行,这个缘分更是不可思议。所以不管是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弟子,我们彼此之间都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佛缘、法缘、善缘、人缘,时时刻刻想念阿弥陀佛,我们就能够真正地珍惜这个缘分。我记得过去学过的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说得很好,同样可以用来鼓励我们大家学习佛法,惜缘惜福。

惜缘是指我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这个缘分,惜福是指我们要晓得珍惜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为一切的物质财富不仅仅是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而且它本身又是地球的资源,地球的资源有一些是可以再生的,有一些是无法再生的,即使能再生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再生得出来的。像煤炭、石油开采了以后不可能再生,即使再生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两代人、十代人、百代人能够享用得到的。像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或者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再生的资源,总是用一点便少一点,所以我们要晓得节约,晓得惜福。

我们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烦恼,要晓得惜缘,还要懂得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时时刻刻有一种节约的精神,时时刻刻想到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不可以过分地享用,总有一天地球上能吃能喝能用的东西会用完。

我讲的第一条叫优化自身素质,第二、第三、第四条加在一起,就叫做和谐自他关系。这些方法加在一起就是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优化自身素质靠智慧,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我们化解烦恼的最好方法。

在禅者眼里,烦恼不是智慧的敌人,而是智慧的朋友。烦恼是我们获取智慧的门扉。有烦恼的人,只要生起觉照,就拥有了获得智慧解脱的机会。

转烦恼为智慧,在于一念之间。

有一个老婆婆常常哭泣,因为太好哭,大家都叫她哭婆。

有人问:老婆婆!你为什么喜欢哭呢?

老婆婆说:你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人做媳妇,每当太阳出来,我就想到大女儿的雨伞卖给谁呢?没有人买雨伞,就没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么办?我不禁就要为大女儿哭。

老婆婆又说:我的二女儿嫁给卖米粉的人做媳妇,每当下雨,我就想到二女儿的米粉没有太阳晒;没有米粉卖,就没有生意,那生活怎么办?你们说,出太阳我要为大女儿哭,下雨天则要为二女儿哭,我怎么能不哭呢?

有一天,刚好来了一个僧人,他听完老婆婆的话,对她说:“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观念改变一下嘛!以后当你看到太阳出来,就想二女儿的米粉一定晒干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赚了很多钱。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伞店里的大女儿,雨伞生意一定很好,这样你就不用哭了。”

从此,每当看到太阳出来,老婆婆就为二女儿欢喜;下雨了,则为大女儿高兴。

她变成一个会笑的老婆婆,大家改称她笑婆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上

    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上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热门推荐
  • 话痨球王

    话痨球王

    他是NBA历史上最话痨的天王巨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炮灰收集气运

    快穿之炮灰收集气运

    (无CP)米云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院长妈妈捡到她时身上唯一的信物是一条吊坠。吊坠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星空球,一次意外血流到了吊坠上开启神秘的时空穿梭器,去往不同时空…融合古神血脉后…她到底是谁?本文无cp,无男主。
  • 快穿之Boss总是在黑化

    快穿之Boss总是在黑化

    【前提是,不要招惹那个人,死都不要。】意外成为了穿越旅行家,系统要她不要去招惹那个人,然而总是那么个机缘巧合,从此再也摆脱不掉。系统你听我解释,是他自己撞上来的,和我木有关系啊!
  • 你是我的触手可得

    你是我的触手可得

    顾里本想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谁知遇到了盛长安。她是他的贴心秘书,他是她的霸道总裁。她笑着,他看着。她闹着,他陪着。他说:“从今以后,赚钱养家我来,洗衣做饭我来,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我身边就好了。”某天顾里问盛长安:“公司的人都在说,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你怎么看?”某男轻笑一声“说的不错,这个月全公司的人工资翻倍。”————————————————你是我的触手可得,也是我的遥不可及…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李佩甫评传

    李佩甫评传

    该书将李佩甫置放于一个漫长的人生过程来观察、分析,细致描绘出一个作家的成长史,从出生到下乡,从回城到进工厂,从初学乍练的写作到日趋成熟……作者提炼出李佩甫文字生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对应着他的具体创作,绘制出他写作过程中起承转合的发展图谱。作者贴合着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与把握,理性与感性融和,文字舒展从容。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华集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武聖政記

    洪武聖政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本书是茨威格小说集,书中除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还收录了茨威格另外11篇经典小说。它们有的波澜壮阔,有的细腻温婉,都蕴涵着对时代和人性的深深的自省和忧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