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700000044

第44章 黄巾起义

而这时候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便想趁着这个时机起兵造反。

原来,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道,碧眼童颜,手执藜杖,此人将张角叫到一山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予张角,道:

“此三本书名叫《太平要术》,你得到后,当代天教化百姓,普度众生。望你能善用这三本书,造福百姓。”

张角听了来人的话,忙下拜问老人道:“小生不才,承蒙老先生看重,授予天书,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希望老先生留下姓名,可以让晚生早晚参拜。”

这老道听了张角的话,微微颔首。答道:“我乃南华老仙。”

说完,那老道便化阵一缕清风,一吹而去。

张角得到三卷《太平要术后》,日夜攻读,几年后,便渐渐的能够呼风唤雨了。

而这时候,恰逢黄河绝地,瘟疫泛滥,张角便带着弟子散施符水,为人治病,并且以“大贤良师”自称。

张角本来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但是随着张角慢慢的名气大震,徒儿和信众就更加多了起来。于是张角建立了三十六方,用来管理信众。其中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又建立了渠帅,这些人自为将军,专门负责各地黄巾信众的军事活动。并且暗地里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没有多久,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便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当张角看到黄河决堤,瘟疫四处流行,百姓纷纷造反的时候。便觉得已经到了消灭汉室王朝的时候。

于是派遣心腹手下马元义,暗地里贿赂,结交宦官封谞,并且让封谞做内应。想要在适当的时候,一举消灭汉室,建立自己的黄巾王朝。

然而,大汉虽然衰微,却也依然是令很多人向往的殿堂。让张角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张角的弟子唐周就是这么一位,向往有朝一日能够加入大汉庙堂,矗立其上的人。

就在张角派遣唐周带信给封谞,相约共同造反的时候。唐周却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进入汉家庙堂的道路而暗自庆幸不已。

于是就在不久之后,唐周便向汉室告发了张角一伙的企图。而在京城准备和封谞合作,一举拿下汉室朝廷的马元义等黄巾精锐,便因为唐周的出卖,全部被汉室斩杀。

张角知道事情败漏后,便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三第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四方百姓闻听张角之名,也都纷纷响应,裹黄巾相随。一时间,便聚集齐了四五十万之众,相继攻取各处州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

这日吕布刚来到丁原书房,就见到丁原手中捧着一卷文书,发呆,满脸的愁容更让丁原显得苍老了许多。吕布忙上前问道:

“父亲大人何事烦劳,还是让孩儿为父亲分忧吧。”

丁原听见吕布进来,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道:

“现如今,黄河睡在刚过,”

“如今黄巾造反天下已然大乱。哪里知道那不学无术的何进,居然怂恿皇帝下诏,让各地自己募兵防御黄巾。这样一来,地方诸侯拥兵自重在所难免。黄巾消灭之时,怕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啊。”

听了丁原的话,吕布先是一惊。这黄巾之乱已经开始了么?看来吕布也该为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做点什么了。

和丁原的满脸担心不同的是,吕布心情激动,却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不过这一点吕布是不敢让丁原看出来的,要是让丁原知道吕布期待着乱世的到来,不好好说说吕布才怪呢。

此时,吕布也作出满脸担心的神情,向丁原道: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父亲也不用过于担心,必定当务之急,是先消灭了黄巾乱党才是。朝廷也是因为黄巾猖獗,官兵一时难以招架,才想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办法来的。”

听了吕布的话,丁原显得略微轻松了一些。自我安慰道:“希望我的担心是多虑了吧。”

而此时的吕布却接过话茬道:“无论父亲是否多虑,做些准备倒是应该的。朝廷不是让各地募兵守备么,父亲不如趁这个机会多招募些兵马,万一到时候朝廷用得着的时候,父亲也可以为朝廷锄奸,为陛下分忧。”

听了吕布这个建议,丁原深以为然。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们是因该多做些准备了。”

吕布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想的是,趁着自己在并州的时候,能多掌握些兵马,就多掌握些兵马。这可都是吕布以后争霸天下的资本啊。

就在吕布暗自打算的时候,却感觉到一道凌厉的目光望向了自己。吕布抬头时正好和丁原望过来的目光相触。

看到了那个自己感觉到的凌厉的目光的主人,丁原的时候。吕布心中暗自叹息了一下。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吕布和丁原一起生活了这几年,以丁原的老成持重,难道就一点没有看出吕布的野心么?吕不觉得丁原已经发现了他的野心,只是一直没有确定。

而吕布刚才,急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的表现实在是太明显了。这就不得不会招来丁原的怀疑。想到这里,吕布向丁原一拱手道:“父亲大人,孩儿久在军中,对于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知道的很少。现在黄巾作乱,好在并州并没有什么大事。孩儿想趁这个时候,出去走走,多了解一些百姓的疾苦。顺便也好好历练历练。还请父亲大人应允。”

听到吕布要离开军队,出外历练丁原便是一愣。见吕布望着自己,丁原便掩饰的笑了笑道:“我而想要出外历练,当然是好事。只是现在黄巾作乱,四处战乱不休,要是并州有事,我岂不是无人可用?”

听到丁原这么说,吕布微微一笑道:“父亲大人,高顺统兵,练兵之才,都胜出孩儿千万倍。并州一旦有什么战事,有高将军在定可无忧。我的几个部将魏续,宋宪,侯成,都有点本领,也可以给高将军打打下手的。父亲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其实,吕布决定离开并州一段时间,也是临时决定的。本来听见黄巾造反,吕布是想利用这个时候好好扩充兵力的。去不成想被丁原看出了吕布的野心,吕布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和丁原有什么冲突。谁知道丁原这个忠君爱国的老人家,会不会为了大汉王朝,先灭了他这个养了几年的儿子呢?

反正吕布本来也是打算找个时间,去各地寻访一下,那些三国名将的。倒不如趁这个机会,出去寻访名将。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又可以消除丁原的戒心,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吕布肯定的目光,丁原呵呵一笑道:“好,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儿有此想法,为父就祝你历练有成。”

得到丁原的同意,吕布忙一抬手行了一礼,告退而去。

看着吕布远去,丁原才摇了摇头,暗自肺腑道:“难道是我错了么?这吕布竟然会自愿放弃兵权。可是那个时候,我明明看到了他的野心。”

说到这里,丁原有叹了口气道:“也许是我最近太操劳了,总是疑神疑鬼的,难道人老了就会多出几分猜忌不成?”

吕布回到住处,找来侯成,魏续以及宋宪三人略作安排。道: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下令各地募兵守备。这一招看起来可以迅速增强地方势力,让地方有能力对付黄巾军的进攻。可是细细想来,一旦地方上掌握了巨大的兵权,就会形成割据势力,到那个时候,朝廷再想削藩怕是更难了。再加上朝廷上本来就争权夺利,怕是乱世即将到来。”吕布说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希望这三人能够对局势心中有数,在军中多培养实力。吕布虽然离开了军队,但这只是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并不是想真的交出兵权。

但是以这三人的素质,听了吕布的话,却是有些不明就里。只见魏续眨了眨眼睛,问吕布道:“既然天下就要大乱,将军为什么不留在河内好好发展呢?却要离开并州?如今黄巾作乱将军一人出去,怕是很有些不妥吧。不如我和将军一起出去,倒是也可以有个照应。”

这个魏续到是会说话,趁着这个时候关心了吕布几句。

看着魏续的表现,一边的侯成咧着嘴道:“以吕将军的武艺,普天之下难逢对手,这次出去了,也只有虐人的分,那里需要你魏续照顾啊。说不定你去了不但不能照顾道吕将军,反而成了拖累。”

听着二人打趣,吕布也是哈哈一笑道:“你们不用争吵,这次我出去,除了想见识见识天下英雄之外,还想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恰逢乱世却正好也是英雄辈出的时候。”

听到吕布说要结交天下英雄,一旁的宋宪忙道:“我听说城南有个好汉,叫做臧霸,颇有勇武,不知将军想不想去看看?”

一听说宋宪提起臧霸,魏续先是显出一脸的鄙夷道:“不过是个村野匹夫,那里入得了吕将军法眼。这等小人物,有我魏续去请就是了。”

吕布一听到臧霸的名字,便觉得很熟悉,便哈哈一笑道:“宋宪这个提议很好,我出城后,就去城南看看。以后再有这种人才,你们要第一个通知我。如果我不在,你们也要想办法把人给我先请过来。”

说到这里吕布话题一转道:“我离开后,你们要听命与高顺将军,好好保卫并州。也替我好好照顾父亲。”

一听吕布这么说,三人忙恭敬的答道:“将军请放心,我们会听高将军的将领,把一切处理的妥妥当当。”

吕布离开河内后,径直向城南奔去。吕布准备现在河北转一圈,看看能不能和河北四庭柱搭上关系。只是这河北四庭柱的出处吕布却是不太清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吕布来到城南一个小村庄,见这原本安静祥和的村庄,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显然是遭到了什么变故。

ps:感谢书友阚虓提出的错误,已改正。

同类推荐
  • 江南塞北

    江南塞北

    五王叛乱,北方外族入侵,三百年大唐危在旦夕。少年青衫出洛阳,背负着昔日家族忠魂的期望,国破山河依旧在,擎起手中枪,救国于危难之间。
  • 中国文化小史

    中国文化小史

    这是一本专讲文化的通俗史书,分门别类讲述18种文化现象。比如,婚姻是从零禁例开始,其后逐渐增加禁例,缩小通婚范围而演变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关于族制,古代因为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却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穷困的原因;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若不防势必导致泛滥不可收拾。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而反过来,文化不同又使得环境不同,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自然就养成不同的性情。
  • 我绝不当皇帝

    我绝不当皇帝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艾玛,真香啊!
  •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节点,把发生在普洱大地几千年的历史,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加以叙述,从商周到现代、从文化到产业、从自然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这里有上苍撒落在人间伊甸园的生动故事,也有民族民间的美丽传说;有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激情,也有保护陆地最大的绿洲的强烈意识。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色才女:傲世天下

    穿越之绝色才女:傲世天下

    她,冷酷腹黑,阴险狡诈,现代高科技的首级职业杀手!在一次任务中意外穿越,沦落为令世人耻笑的废柴庶女!什么情况?这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世界,看她如何一步步的走,当上嫡女,成为万众瞩目的强者!一代新君,他,冷血无情,残忍嗜血,手指一动,千万人头皆可落地!却在遇见她时,不知沉睡了多久的心,终究只是为了一个人而跳动。千年夜星的陪伴,少了你,照样冰冷无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电竞女神:萌宝买一送一

    电竞女神:萌宝买一送一

    经纪人抢了我的男友,黑了我的钱,居然还敢让我学狗叫!失去事业爱情的我偏不认命!天降冰山总裁给我两百万,要我给他生孩子?萌宝出生腹黑女将身无分文。将我丢在异地。五年归来,只为手刃仇敌……
  • 美人一笑

    美人一笑

    此书宛若一份四川麻辣水煮鱼,你一边流着眼泪,抱怨它的尖锐与无情,一边却被这份刺激味蕾的鲜香麻辣,一路诱惑着,随文字的妩媚一笑,荡舟生活深处,撞开虚伪人生光鲜吵嚷的外壳。关于爱情、婚姻、朋友、职场、两性、江湖骗子、恶俗广告,且看安宁如何用文字的匕首,剜出其俗烂的内里。这是当代80后读者的喜欢的图书。
  • 相识不如相忘

    相识不如相忘

    烟梨:“成婚三载,你可信我?”辰轩:“如果你好好的呆在这院子里,我可保你平安,可你为什么要把璃儿推下水!”烟梨:“哈哈哈哈,说来,你还是不信我!”我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如果有下辈子,我再也不想遇见你,我们各自安好,
  • 穿成校园女神

    穿成校园女神

    一觉醒来,发现之间穿成《校草心尖宠》的女配林南竹,一遭变女神,而自己竟然是女汉子,怎样才能保住女神称号。1v1不虐渣也没有渣,不黑原男主女主
  • 快穿之神来助攻

    快穿之神来助攻

    实习月老绯彤为了转正,开始了漫漫艰难助攻路。从人到猫,从扇子到丝巾,无论是活物还是死物,只要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绯彤无所畏惧!而作为实习月老的前!夫!墨夜也开始了漫漫追妻路。你是人,是我的!你是猫,也是我的!你是折扇,更是只属于我!反正漫漫岁月,总要为一个人浪费一些。且拭目以待,绯彤与墨夜谁会先转正?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涵盖了可谓是人类的全部历史,浩渺无垠。为了方面读者朋友们阅读,《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家小福女

    农家小福女

    周家的四哥赌输了钱,母亲病重,赌场的人还想让满宝卖身偿债。村里人都说周家的宝贝疙瘩好日子到头了,老娘也握着满宝的小手哭唧唧。满宝却手握系统,带着兄弟嫂子们开荒,种地,种药材,开铺子……日子越过越好,嫂子们却开始忧心满宝的婚事。满宝抿嘴一笑:“我早就想好了,就选被我从小揍到大的竹马白善宝。”书友交流群:307547705,回答问题进入坑品有保证,已完结的作品有《林氏荣华》《重生娘子在种田》等六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