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1600000039

第39章 打造炊具

这个时代大户人家往往几十上百口人,多的甚至会有几百口,小锅做出来的饭肯定是不够吃的,所以做饭的炊具一定要大。

大有大的好处,大也有大的劣势,那就是加热以后,外壁温度太高,极难挪动。而留有铜环或者双耳,那就方便多了。比如说用木棒往双耳中一插,两个人便可以将之抬下灶台。

张韬将所有炊具看了个遍,不由摇了摇头。

若使用铁锅的话,由于锅圈外围都会用青灰或者泥浆将缝隙密封,所以在灶台下烧火的时候,厨房烟雾很少。而眼前的灶台,无论是甗还是釜,都会留下一定的缝隙,而且由于此类炊具受热面小,加热时间便会无限延长,导致在过饭的过程中,大量烟雾滞留房中。

“这个灶台,需要重新砌一座啊!”张韬摇了摇头,又去观察一些配料品。

这个时代的“酱”分为“醢(hǎi)”与“醯(xī)”。

所谓的“醢”便是肉酱。人毕竟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与其它食肉动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人”之本身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食物。

比如说《吕氏春秋》中说,“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便是说纣王将梅伯杀了以后剁成肉酱,将鬼侯杀了制成肉干。而《史记》中亦记载,“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这里的“九侯”便是“鬼侯”。由此可知,无论是“醢”还是“脯”,除了体积不一样,制作过程也差不多了。

人从上古而来,在打猎的过程中,将吃剩下的肉类剁碎,用盐腌着保存起来,以便在动物减少时或者自己有个三灾两病的时候,还能够拥有食物。

也便是在这个过程中,留下的盐水被反复利用,最后发现味道好像还不太坏,“醢”也即是“酱油”因此被制作出来。

只是人类开化以后,虽然逐渐不再同类相食,但在灾荒之年以及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人仍然避免不了成为别人口中的食物。

官渡之战时曹军缺粮,程昱便曾经将人肉做成干粮备用。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酱油,叫做“酱清”,那是相对于“肉酱”而言。最初的酱油是用肉制作而成,比较浓稠,后来从肉酱中分理出汁液,便称之为“酱清”。用豆腐沾着“醢”吃,便是当下一道著名的菜式。

至于“醯”,则是酿酒过程中,将粮食发酵后,留下的酒槽继续发酵而产生的酸性汁液,称之为“醯”,也便是“醋”的前身,又叫做“酢( cù)”。由于“醯”来源于酒槽,所以也经常成为酒的代称。

当然,除了“醢”与“醯”以外,还有葱、姜、蒜、花椒、八角、胡椒等配料,而且在闲逛的过程中,他又从香料铺中得到了丁香、茴香等物品。这些东西往往被制作成香料抹在身上,却很少见到有人用来作为食物的调料。

几日下来,他收集到了十几种可以作为配料的东西。有些东西已经作为日用品进入大众家庭,但有些东西,比如茴香(孜然),由于从西域传来,产量往往不够。一旦酒楼做起来,这些东西都需要量产才能够保证酒楼的持续供应。

炊具有了、配料有了、接下来便是寻找常用蔬菜进行菜式的前期探索,亦或者进行大棚种植以丰富蔬菜品种。想到兴奋处,他的喉咙之中忍不住露出“咯咯”的笑声,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让厨房的下人们毛骨悚然,要不是他持续没多久便意识到失态,估计会被当做鬼上身。

一趟厨房之行,让他大致掌握了当前的条件。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在城西的李铁匠处定制的铁锅,今日应该会制好吧?而后日,便是除夕了。

张孟一家自从在洛阳县衙门脱了奴籍,原本可以不用再去张府做事。只是考虑到小公子身边一时半会无人照料,张孟还是暂时留在了府中。

他离开张府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再也不用受到张府家规的束缚,且三代以后便可以让子孙有出仕的机会,也便是“身家清白”。哪怕这种所谓的机会虚无缥缈,但至少拥有了可能性不是?

当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便是离开张府以后,他们要自负盈亏。除了每年上交朝廷赋税,还要时不时地服徭役。到了灾年时节吃不上饭的时候,免不了卖儿鬻女,让子孙后代走上自己的老路。

尤其是今年朝廷出台“占田令”,好田几乎已被开垦殆尽,剩下的大多都是产量不高的劣田。他现在脱去奴籍,实际上已晚了一步,想要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田地,只能朝更偏僻的地方开垦。也幸亏现在大雪封路,暂时不用去忙活农事,这也是张孟主动留在张韬身边的主要原因。

只是等到来年,他这一家子开垦任务很重,一个成年劳动力是七十亩的指标,他这父子五人便是三百五十亩。更别说还有老婆以及四个儿媳妇的。

毕竟五百亩的土地无论能否占足,他们家都需要从规定的土地中课税,每亩八升,便是二百八十斗的上缴量,实在是一笔很重的负担。但哪怕负担再重,他们还是要竭尽全力将指标都占全了。毕竟现在人口过少,还有荒地供他们开垦。一旦时日久远、人物繁滋,那就未必有荒地了。这是为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当然,毕竟四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他若想减轻负担,完全可以让四个儿子分家单过。

张韬将张孟一家脱籍,也不是没考虑这个问题,他看中的是张孟父子的忠诚度以及劳动力。若是让他们去种地,自己岂不是忙前忙后,最终反而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只是这个问题暂时还不能跟他们说,酒楼八字还没一撇呢,说又有何用?将来若是将他父子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将酒楼做起来,那点田租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张孟的大儿子名叫张大牛,为人憨厚朴实,倒是跟张孟很像;二儿子名叫张二牛,为人灵活多变,操持庄稼尤其是一把好手;三儿子与四儿子则叫三牛与四牛,为人年轻力壮,做起事情来也很干练。

四个儿子均“牛”为名,实际上也体现了张孟内心对于土地的渴望,这也是为何他能够下定决心从张府脱离的根本所在。

当天下午,张韬便从李氏铁匠铺拿到了提前打造的铁锅。为了这口锅,他前后跑了数十趟,今日终于如愿。而在一干下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在厨房中另砌了一口灶台,为了搭建烟囱,甚至指挥张孟父子将厨房的墙上开出了一个洞。

张氏父子本身就是泥瓦匠,做起这种事情可谓得心应手,天还未黑下来,一口灶台便搭建完毕。张韬让大牛将铁锅放进锅圈上,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从结果上看,他很满意。

——〇〇〇——

腊月二十八日晚上,张府东院。

崔氏喘着粗气,偎依在张祎身旁,二人方才一番云雨,春意至今尚未消退。她仰起头轻轻道:“夫君,你说小郎这几日都在鼓捣什么,妾身怎么看的如坠云里。”

“我这三弟确有几分聪慧,只是年纪尚幼,又得大人宠爱,只要没惹下大祸,那就暂且随他去吧。”张祎搂着爱妻,不复平日严肃。

“前几日小郎送来二十万,说是给说给妾身的脂粉钱,小小年纪便知道如何讨人喜欢,长大以后那还了得,只怕我们家阿舆要被这个叔叔比下去了。”

崔氏口中充满赞叹,又有一层隐隐的担忧。小郎如何赚到一百八十万钱,那可是发生在她眼皮底下的事情。如此年纪便这般聪慧,将来又会取得何等成就?

与夫君的口不言利相反,她虽然出身清河崔氏,却知道日子里离开钱财不行。夫君作为一家之主可以不用过问生活琐事,她需要操持家世,又如何能够忽略?

尤其是将来公婆故去,夫君继承封爵,到时候整个家族的开支都将需要她来平衡,离开了钱,张府也便距离没落不远了。

感受到妻子情绪低落,张祎忍不住将之搂在怀中,柔声道:“父亲如今春秋鼎盛,若非荀勖冯紞之流阻挠,已是朝廷首相。父亲年幼时,有术士说父亲有异人之相,将来必登三公之位。若是此言属实,无论阿舆如何,作为长房长孙,这爵位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岂是阿韬能比的?”

“是妾身多虑了。”

感受到夫君的爱意,崔氏忍不住一阵感动。这种感动随即化成一股浓浓的渴望,她挤在张祎臂弯之中,怯怯道:“妾身……妾身尚能承受……”

“那就再给为夫生个孩子好了。”张祎见微知著,顿时翻身而上,房间内开始传出一阵旖旎之音。

正堂之内,刘氏忙碌许久,终于开始歇下。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之日,府内不但要准备过节的吃食,还要前往家庙祭祖,而且到了晚上还需要是守岁,以待“正旦”的到来。若是休息不好,只怕很难撑得过去。

只是此时此刻,刘氏想起白日之事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张华感受到妻子的不安,不由扳过她的身子,安慰道:“夫人,还在想着阿舆的事情呢?”

“哎,想想我的小郎真是命苦,出生的时候洛阳城大疫,死伤数十万,当时的洛阳城,几乎家家有丧事,巷巷有哭声。当时为妻就想,若是小郎能够能活下去,此生必定不会让他受一点苦楚。只是看他如今任性玩耍、野性难驯,却不是这番宠溺对他时好是坏。”

刘氏的一番话引起张华的回忆,他淡淡道:“是啊,那已经是咸宁元年(275年)的事情了。哪怕是当今陛下,也差点……哎,冥冥之中上天自有注定。”

同类推荐
  •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偶尔神会其中,亦能神采飞扬,阅读《世说新语》,就能让人体会到这种读书的乐趣,因为它实在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收入书中的文字,就是一位阅读者与《世说新语》相遇而产生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了,真是魏晋风流多少事,更与何人说。
  •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本书写的是王阳明的经历以及心学的来龙去脉。心学在王阳明之前已经有,只是王阳明将心学集大成;“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创立了自成一体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响此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五百年。这和王阳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心学的不断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书即是将王阳明的历史经历以及心学的不断发展穿插叙述和分析,深入浅出,让人读来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心学到底有多么神奇。
  • 不二赘婿

    不二赘婿

    王大春发誓不当上门女婿,结果穿越了,不仅改名王不二,还不当赘婿不行!“那我可以提个条件吗?”“你说。”“第二个孩子跟我姓王可以吗?”“可以。不过第三、第四、第五……个孩子都得跟我姓!”……
  •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热门推荐
  •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哭泣的地球

    哭泣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夜游者

    夜游者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柳墨妍传

    柳墨妍传

    江湖!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柳墨妍双眼冒出一蓬一蓬的红心,无限向往那片可以让人豪气云干,荡气回肠的地方。因此,在她第一百零一次女扮男装,到街上乱晃,妄图抓住一点点江湖的影子时,一个天神一样的盖世大侠终于出现了~她终于见到大侠了!她终于找到江湖了!
  • 云间锦瑟

    云间锦瑟

    风起云涌似龙盘,刀光剑影晃人眼。云锦瑟孤身站在风口浪尖。身份,种族,阵营。宿命,爱情,友情。当你知道史书上的解放只是一场背叛。当你看见不知名的暗箭插入你的胸膛。在命运的转轮之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遵从弱者为恶胜者为王的法则,还是心中不曾熄灭的光芒?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本书主要记录了安妮·弗兰克遇难前对密室生活和身心成长历程,首篇写于1942年6月12日,末篇写于1944年8月1日。在被压抑和恐惧气氛笼罩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虽然有时像大人一样情绪低落,但始终心存希望。她把日记本“吉蒂”作为假想的收信人,以写信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日记中既记载了安妮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母亲)的好恶、对密室内部争论的分析和对战争的看法,甚至涉及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的见解,也记述了安妮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对人性与人生的深刻探索……安妮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鼓励下,逐渐独立和自主。
  • 战魂杀帝

    战魂杀帝

    作品基于斗罗大陆,却不同于斗罗大陆,来自于,魂师、战师、魂兽,三大势力的厮杀,却止于七十二王的互相抗衡。看似平静的世界,却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纠纷,无数兴起之秀崛起于其中,其中最璀璨的杀神之子,在卑微当中一步步走向巅峰……(第一次写简介还会改嘿嘿嘿)
  • 再见在成都

    再见在成都

    女主陈冬,名副其实的霸道女总裁;男主杜洋在面试的时候巧遇女主,被女主的面貌和气质所吸引,长时间的工作中,女主也慢慢被男主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也逐渐走出上次不幸婚姻带来的负面情绪中。但是横在俩人中间的地位、财富、家庭的差距,尤其是藏在女主心中那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男主是否能够接受?俩人最终又是否能走到一起?
  • 七十二变

    七十二变

    《七十二变》是世界知名美食家、厨师、畅销书作家左壮的首部长篇小说。它不是一个故事的延展,而是作者呈现给我们的一个生活故事集,犹如万花筒一般,轻轻一转,总有一个或忧伤或可笑的故事等着我们。一个走南闯北的厨师,用简单干净的语言,将自己几十年来在中国和海外生活的纷杂经历娓娓道来。男男、赢霄、奈哲尔、瓦妮莎、毛熊、小忌……这些都是乔身边的普通人,作者选择了他们,是意在描绘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文化交融、碰撞时代背景下,他们因生活环境改变而重新认识文化和生命的过程,即作者借老郭之口所说的“世界一直在变,而且一个地方一伙人,一个地方一个样,我们生在哪儿就要适应哪儿,生在哪个时代就要适应哪个时代”,从而勾勒出大千世界的人生苦乐。
  • 清真产业与认证

    清真产业与认证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清真认知、清真产业、清真认证,介绍了伊斯兰、《古兰经》、穆罕默德、穆斯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清真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论述了国内外清真认证工作体系。书中还介绍了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形成简史与近况。本书简明实用,可作为清真认证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清真产业的工作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