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1600000031

第31章 刘渊的烦恼(附0042章 南匈奴)

第0041章刘渊的烦恼

父亲的介绍,让张韬忍不住心生感叹。世家之间的盘根错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的更真切。张家与这些真正的豪门大族比起来,不是一般的寒微。

而那些原本史书中的人物,一个个如同跳动的字符,开始在他的脑海中变得鲜活起来。比如说历史上“闻鸡起舞”的主人公之一,郭奕的外甥刘琨,如今不过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还是贪玩的那种。

更让人唏嘘的是,太多的东西隐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就拿郭淮来说,历史上的郭淮是以诸葛亮与姜维对手的形象出现的。且夹杂在邓艾与钟会之间,是个看似清晰又分外模糊的形象。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按照父亲的说法,由于同郡的缘故,郭淮之妻乃是王凌之妹。在王凌发动叛乱的时候,郭淮想要按照约定以雍凉之众响应王凌,却提前被陈泰架空。

王凌叛乱失败后,其妹按照律法当受到牵连。郭淮为了保住妻子,一方面上书司马师请求,另一方面鼓动下属闹事,终于将妻子保留了下来。

相比之下,同样是叛乱被牵连,李丰失败后,其女李婉被判与贾充和离流配辽东,贾充只能坐看老婆遭殃。贾充能做到朝廷第一人,不是没有理由的。

更何况,当王凌失败后,毌丘俭与文钦继之而起。文钦在投奔东吴后,甚至鼓动郭淮效仿夏侯霸入蜀,与自己一道两线攻伐司马师。

也正是由于郭淮的这段污点,所以改朝换代后,其他世族有功的加官进爵,无功的按例降封,而郭淮一脉却被剥夺了阳曲侯。直到其孙郭正,才得到一个安慰性的汾阳县子。如若不然,只怕如今的郭家已经拥有了阳曲县公的封爵。

所以当初郭配郭仲南将女儿嫁给裴秀与贾充,未尝没有借姻亲消除大哥的行为对郭家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借以表明太原郭氏的立场。

毕竟无论裴秀还是贾充,都是司马氏的心腹与得力干将。

可惜这段历史,在后世注定是看不到的。因为当郭家得势后,肯定会竭力美化自己的家族,将所有的污点洗涮干净。

除了郭奕以外,坐在王济身边的一人,年纪大概在三十上下,却让张韬留上了心。不但因为此人便是后来“五胡乱华”中、匈奴汉国的建立者刘渊刘元海,更是由于他那高达两米身高。哪怕坐在那里,也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威压。

刘渊乃是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豹去年去世后,朝廷以刘渊代理匈奴左部帅。如今天下一统,朝廷想要对五部匈奴进行整顿,刘渊闻到了风声,便开始四处探听消息。

认真说起来,自从咸熙元年(公元264年,魏元帝曹奂的年号)十五岁时成为质子,刘渊在洛阳已经待了十五年。在如何对待刘渊这个问题上,虽然不是朝廷的主流,却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刘渊不可大用,毕竟非我族类,一旦授予其权柄,必然难制。另一派认为,自古天子守在四夷。朝廷既然要怀远四夷,当然要树立模板,让四方夷人畏威怀德,刘渊便是一个很好的模板。

再说是人才而不用,也让朝廷有遗贤在野的恶名。

前者有太子中庶子孔恂、国舅杨济以及齐王司马攸等人,后者以光禄大夫、祁侯李憙以及王浑王济父子为主。

在刘渊身边的,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则是他的儿子刘和,身高大概也只比他矮上几分。父子二人均是人高马大、相貌非凡,这样的人物,也难怪朝廷对他又爱又惧。

就司马炎本人来看,他是欣赏刘渊父子的才华的,但同时也对此人有着深深的戒备之心。比方说,当初秃发树机能在凉州作乱,屡折封疆大吏,司马炎无可奈何之下向朝臣求取对策。当时祁侯李憙便推荐刘渊挂帅。

他说:“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元海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

但是这番话遭到了孔恂的反对,当时就进谏道:“李公之言,未尽殄患之理也。”

什么意思呢?

孔恂直接怼起了李憙,说李公这话说的不太对,如果想要消除祸患,这么做肯定达不到目的。李憙听后顿时怒气勃勃,反驳道:“以匈奴之劲悍,元海之晓兵,奉宣圣威,何不尽之有!”

你说我推荐刘渊达不到目的?凭匈奴人的强悍,刘渊的熟悉兵法,让他们奉命去显示皇上的圣武,怎么可能达不到目的!

然而孔恂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让李憙无言以对,也让司马炎放弃了任用刘渊的打算,他说:“元海若能平凉州,斩树机能,恐凉州方有难耳。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

刘渊能不能平定树机能,我不担心。但是树机能已经这么厉害了,假如他能够平定凉州斩杀树机能,朝廷还能再收复凉州吗?

以刘渊之才能,加上坐拥匈奴部众,一旦他得到凉州,正如蛟龙得雨,已经不再是池中之物。陛下你怎么可能给他施展的空间?

如果说一件事情还不能证明司马炎的态度,那么另外一件则更加明显。那就是王浑王济父子屡次在他面前推荐刘渊出任伐吴方面军司令。

之前由于王浑一直推荐刘渊,司马炎也是动了好奇之心的。一直想见识一下这个刘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值得王浑再三在自己面前说项。

等到见了以后,他不由感叹道:“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

由余是春秋时期人,其先人由于种种缘故流落西戎,到了他这一代,也算是半个西戎人了。最终被设计留在了秦国,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即所谓“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

至于金日磾,原先乃是休屠王之子,霍去病西河之战大破匈奴,迫降浑邪王和休屠王。休屠部族人也因此被掠为奴隶,金日磾便被没入后宫养马,最后为汉武帝发现,赐姓金氏。等到汉武帝驾崩后,金日磾竟以异族之人,与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一起成为顾命大臣。

这两个人,算是西晋之前中原任用异族之人的典范。

司马炎毕竟第一次见到刘渊,对他的才能并不了解。将之与二人对比,主要侧重于他们的外在,比如说样貌和谈吐。

刘渊两米多的身高,在一众一米六、七的人群当中,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的存在。加上他长得仪表堂堂,谈吐见识也是非凡。说由余、金日磾在样貌谈吐上也未必超得过手他,算的上是很高的评价了。

即便如此,王济还是觉得司马炎对刘渊的评价太低,回复道:“元海仪容机鉴,实如圣旨,然其文武才干贤于二子远矣。陛下若任之以东南之事,吴会不足平也。”

对于王济的推荐,这次不但孔恂依然反对,甚至连弘农杨氏的杨济也站了出来:“臣观元海之才,当今俱无其比,陛下若轻其众,不足以成事;若假之威权,平吴之后,恐其不复北渡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任之以本部,臣窃为陛下寒心。若举天阻之固以资之,无乃不可乎!”

刘渊的才干在当今群臣之中,没人比得上。陛下您若是不重用他,他伐吴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但若是授予他太大的权力以树立威望,那么平定吴地之后,恐怕他就不再向北渡江回师了。

刘渊非我族类,怎么可能跟我们是一条心?现在委任他治理匈奴左部的事务,我们已为陛下您感到担心,若是还要将天然险阻之地赐给他,这怎么可以呢?

正是由于二人的劝谏,司马炎最终还是没有任用刘渊。所以说,刘渊如今在洛阳的地位很是尴尬。

他就如同鸡肋一般,想用又不敢用,不用又觉得可惜。尤其当初他是作为质子进入洛阳的,如今父亲刘豹已经去世,按照道理该放他回去统领部众。然则朝廷虽然封他为匈奴左部帅,却继续将之羁縻在洛阳。

张韬从父亲张华娓娓道来的语气中,亦能感觉到对此人的赞赏。

由于南匈奴部众从后汉初年便款塞内附,被安顿在河套地区,二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雇佣兵的存在。由朝廷出钱出粮出土地,南匈奴则出人帮助朝廷打仗。

无论是当初窦宪的“燕然勒铭”,还是班超的“经营西域”,亦或者到了后汉桓灵时期攻伐西羌、镇压黄巾,南匈奴都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南匈奴可以说是浸沉汉化日久。尤其是曹操将匈奴分化为五部之后,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不但在每部以汉人担任司马以监管匈奴部众,更采取“名实分离”的策略。

简单说,就是将匈奴首领羁縻在京城,让次一等的人物回去监国。比如说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就被曹操留在了邺城,而是派遣右贤王去卑回去监国。

也由此,匈奴的贵族子弟开始急速汉化。当初汉朝为了笼络匈奴,不断派遣公主和亲,所以这些匈奴贵族纷纷改姓刘氏,以汉朝的外甥自居。而五部匈奴的首领,也都是由这些改姓刘氏的匈奴贵族担任。

比如说,左部匈奴之前由刘豹担任左部帅,刘豹死后由其子刘渊担任。左部主要由休屠部组成,也叫屠各部。所以刘渊在洛阳,也经常被一些世家子看不起,被称之为“屠各子”。

——————

第0042章南匈奴

当初南匈奴单于羌渠是怎么死的?

就是因为羌渠乃是亲汉派,匈奴部民担心单于听从朝廷安排无限征发他们,害怕自己死在外地,于是就造了单于的反,将他杀了。

羌渠死后,已是天下大乱的前夕,其子于扶罗与呼厨泉相继担任单于。尤其是于扶罗,在董卓之乱后还曾经出兵帮助汉献帝从长安东归。

当初曹操将单于呼厨泉扣押在邺城,待以国宾之礼。派遣右贤王去卑回去监国,并且将匈奴分为五部。对于曹操的这一措施,匈奴不是没有过反抗。【注①】

呼厨泉死在邺城,去卑也在三十多年前去世。当此之时,司马氏与曹氏相争,代理左部帅的刘豹趁机将匈奴并为一部。

等到司马师专权用事后,重新将匈奴切割为左中右三部。刘豹只是左部帅,单于羌渠的儿子、也即是于扶罗和呼厨泉的弟弟刘宣,成为右部帅。中部匈奴则是从刘豹所部中析出的叛胡,以呼厨泉之子刘猛为中部帅。

这一次刘豹统一南匈奴的企图,可以说被司马师迎头一棒打了回去。统一匈奴之事,终其一生不敢再提。

他不提,不代表匈奴之中没人提。

秃发树机能在凉州发动叛乱时,在万斛堆击杀秦州刺史胡烈,导致关中震动。中部帅刘猛趁机率部叛逃出塞,朝廷以胡奋为监军,数月即平定叛乱。【注②】

刘猛死后,朝廷考虑到当初去卑监国劳苦功高,完美执行了朝廷的政策,但由于其与匈奴王族挛鞮氏关系已远,其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地位。便让其子刘训兜接替了刘猛的部众。【注③】

当初南匈奴内附,乃是因为草原大旱,赤地千里。匈奴牛马羊群冻饿而死不计其数。加上匈奴诸部之间为了争夺生存资源而导致的内讧,才让他们不得不放下“天之骄子”的骄傲,臣服于后汉。这个时候,南匈奴余部仅剩下五千余落。

一群有着相近的血缘或者利益关系的人组合在一起,称为“部”。一群直系血亲聚集在一个帐篷里,称为“落”。哪怕一落有二十口人,南匈奴此时也不过只有十万人罢了。

南匈奴虽然需要不断为汉庭打仗,但不可否认,内附的决定让他们的部族得以传承。等到曹操分匈奴为五部的时候,五部匈奴已经有部民近三万落。

虽然部落获得了发展,但无论承认与否,那个曾经与大汉争雄的匈奴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就是,匈奴就是寄人篱下,只能任人宰割。

在这种情况下,极力汉化,早日融入汉人之中,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说单于羌渠之子刘宣,作为南匈奴硕果仅存的耆老,早在后东汉末期便拜大儒孙炎为师。

那孙炎师出郑玄,乃是当代学术正宗,号为“东州大儒”。即便孙氏门下人才济济,刘宣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再比如刘渊,从小便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他的学问,比很多出身世家名门的子弟都要高上太多。再加上他猿臂善射,天生具有匈奴尚武之风,可以说是姿兼文武,也难怪连王浑王济父子以及祁侯李憙,都对之倾心不已。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王浑父子出身太原,祁侯李憙乃是上党人,与被安顿在并州的刘渊算是半个老乡。但假如刘渊本领不济,以这些高官大族的高傲,哪怕是同族之人,亦未必看得上,又怎么可能会将一个区区异族放在眼里?

就说王济王武子吧,其父王浑乃是长子,二叔叫王深、三叔叫王湛。王湛因为是幼子,年纪与王济相仿。由于他从小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一向被人看做是傻子。对于这个幼叔,王济从来不拿正眼相看。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张韬母亲刘氏在他很小的时候曾经将他抱在怀中,担心这个幼子会得到与王湛同样的遭遇,便将王氏叔侄之间的事情讲说给襁褓中的幼子听。她只是出于担忧,用故事哄儿子入睡,以为儿子太小不会懂,哪里知道早已经被儿子听了去。

如今天下一统,鉴于当初刘猛的叛乱,朝廷重新将匈奴分割为五部。除了左部以外,其它四部分别为刘涂担任右部帅,刘训兜担任中部帅,刘宣由右部帅改任北部帅,刘威担任南部帅。

刘涂与刘训兜均是去卑之子,刘威乃是刘猛之弟。虽然刘猛叛变,刘威毕竟乃是单于呼厨泉之子,在匈奴部众中威望不低。只是作为惩罚,南部匈奴也是五部中实力最小的。

在场之人除了郭奕刘舆、王济刘渊等人之外,还有中护军羊琇、弘农杨氏的杨珧,以及扶风王世子司马颀、高密王世子司马越、琅琊王司马伷之子司马繇等皇族子弟。

张韬甚至在众人之中看到了归命侯孙皓的身影,毕竟当初在东阳门外,他钻在人群之中看得并不真切,所以也就不敢肯定。

听着父亲的不断介绍,张韬心里清楚,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所以在介绍众人时,往往将此人生平重点讲出。侃侃而谈中,他再一次感到了父亲记忆力的可怖。这些人的家世、生平、人品、轶事、风评以及姻亲关系,无不手到拈来。

这边父子之间言谈正欢,那边便有一人走了过来,年纪在五十上下。他走到张华身边,淡淡道:“茂先,别来无恙?”

不知为何,此人虽然神情风淡,张韬却总觉得此人眉宇之间有一层忧色。

张华见到来人微微一愣,不由惊喜道:“元褒,你我有些日子没见了。今日既然在醉花楼相遇,可要一醉方休!”

那人摆摆手,自嘲道:“任某早已废弃在家,怎敢与当朝中书令相提并论。今日前来,不过是见识一番所谓的‘摆钟’罢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今天寒地冻,漏刻已无用处。任某在家中,不知岁月消逝。却被石季伦鼓动前来,想看看那摆钟究竟是何物事,莫非茂先也是如此?”

张华听毕,回头看看了幼子,眉目之间尽是笑意。他拱了拱手,轻声道:“不瞒元褒,此物正是小儿戏耍之作。”

那人听毕,看向张韬的眼神之中闪过一阵惊异:“唔,果真如此么?今日群贤毕至,想必那摆钟确有独到之处。令郎看上去不过五六岁,如何能够制作出这般精巧之物?还请茂先莫要大言相欺!”

张华苦笑着摇摇头,轻声道:“元褒,你我在此争论无用,庆典就要开始了,是否小儿制作,稍后便知。”

那人与张华交情匪浅,素知张华为人。见他言之凿凿,当下心中便信了七分,不由感叹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张韬见到此人与父亲谈笑风生,却隐隐猜出了此人的身份。

任恺,字元褒,曹魏驸马,魏明帝曹睿女婿,父亲乃是曹魏太常卿任昊。此人在十年前可以说是司马炎眼中最大的红人。

两汉时代,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而隋唐时代为三省六部制。后世之人均以为三省制出自隋炀帝杨广,乃是隋唐初创。却不知任何一项制度的革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月革新,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逐渐成熟。

这三省制就是诞生于三公制崩坏之后,出于皇权集权的需要,诞生于司马炎之手。

龙湖注:

①:关于去卑身份,《晋书》记为右贤王,《魏书》、《十六国春秋》记为左贤王,本书取《晋书》之说。(多提及一下,刘渊之父刘豹《三国志》记为右贤王,《晋书》记为左贤王,本书亦以《晋书》为准。)

其世系,有一种说法是其乃于扶罗之子、刘豹之弟,当是从左右贤王地位推测而来。《北史·破六韩常》中记为羌渠单于之弟,于扶罗、呼厨泉之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记为光武帝刘秀与郭圣通第二子、沛献王刘辅之九世孙。

也就是说,其他匈奴贵族是改姓,而去卑一系本身是刘姓皇族没入匈奴。具体说法是:刘辅六世孙刘进伯为度辽将军,北伐匈奴被擒,在匈奴成家生了尸利。尸利之孙便是去卑。

本书综合各种说法,倾向于去卑乃单于支系,不过与羌渠-于扶罗-刘豹-刘渊一系关系已远。

②:关于攻灭刘猛,《晋书·帝纪第三》中记载:(泰始)八年春正月,监军何桢讨匈奴刘猛,累破之,左部帅李恪杀猛而降。

《晋书·北狄传》中记载:泰始七年,单于猛叛,屯孔邪城。武帝遣娄侯何桢持节讨之。桢素有志略,以猛众凶悍,非少兵所制,乃潜诱猛左部督李恪杀猛,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

《晋书·胡奋传》则记载: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硁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

两种说法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本书取第二种说法。

③:关于刘猛与去卑的关系,史书不见明确记载。有说法是刘猛乃去卑长子,当是从刘猛叛乱后,去卑之子刘训兜取代刘猛这一说法推测而来。本书倾向于二人乃同族。从刘猛的地位来看,极有可能是单于呼厨泉之子,本书采用此说。

历史上本阶段资料杂乱,记录缺失,为小说行文方便,除非有特殊需要,本书后文不再备注。此乃小说,切勿当成史书解读,书中情节多少有作者君虚构成分。

同类推荐
  • 三国本纪

    三国本纪

    刘翼重生在三国,拥有两世记忆,却改变不了眼前的一切。那个晚上,他失去了几乎一切。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在这里活着,要不学会吃人,要不就等着被吃!
  •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本书从古希腊的光辉岁月、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史学等多方面来描写古希腊,突出了古希腊文明的高贵典雅。
  • 汉之乱世英雄

    汉之乱世英雄

    恩恩怨怨似难辨,是是非非终须平,凄凄婉婉抒忠义,轰轰烈烈展豪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间难表忠魂义,且看乱世英雄曲。
  • 少年大将军

    少年大将军

    title:少年大将军----
  • 文国战场

    文国战场

    本作品讲述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统一三国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克服困难的方法

    克服困难的方法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艰苦的环境能够造就出成功的人才,而富裕的环境只会令人堕落。
  • 穿越之鸠梦

    穿越之鸠梦

    叶宁自认为不是什么好人,任务失败,以为活不下来的叶宁穿越到了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朝代,而且被她穿越的女孩子好像并没有真正地死去……
  • 黑暗巅峰时代

    黑暗巅峰时代

    自混乱开始后,那不靠谱的老爹将蛮荒丢给了两老货之后,蛮荒从此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当边境的烽烟点燃之后,一群年轻人又是否能带领所有人获得超脱,获得自由。这是一位“修三代”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的故事(本书不是无敌文……不是无敌文……不是无敌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 南有我君

    南有我君

    人前,她高冷无双、镇定非常,“郑先生,话不多说,我们打官司吧。”人后,她借酒装醉,摔进男人怀里,“不好意思,腿崴了。”初时,狠伐决断、稳重克制的商业巨头郑彦南,对某人曾一脸不耐,“苏小姐,你可真麻烦。”后来,日渐温馨的公寓,他嫌某人只顾着小宝不顾他,“宝贝,还有我,放着我来吧。”…………郑深说,庆功宴结束那晚,她亲眼看见苏君将她大哥推进了女厕所。事实上,苏君只是想问,“郑彦南,你是不是有些怕我?”他扔了手上的烟头,“是。”苏君的眼睛瞬间黯淡。郑彦南温柔笑开,声音暗哑,“苏君,我愿意怕你一辈子。”治愈系小甜文一枚!
  • 银海指南

    银海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邪魂师

    我是邪魂师

    穿越斗罗,却成了人人都想诛之的邪魂师。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我即是正!我即是邪!
  • 送给你的情书

    送给你的情书

    不知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见到他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
  • Secrets of the Cicada Summer